登陆注册
1669400000006

第6章 现代美国的“中国诗群”(6)

中国影响的一个有趣的谣曲诗人是克利斯多弗·莫利(Christopher Morley,1890-1957)。这是一个当时非常活跃的纽约文人,讽刺诗很有名气。他对新诗运动的中国热很不以为然,从1918年起,他化名约翰·卡文迪许(John Cavindish)写开玩笑的中国诗来讽刺时风,取题为《译中国诗》(Translations from the Chinese),其主角是一个“老满大人”(Old Mandarin),每年出一本。到了1922年,他的这种诗已汇编成四本集子,他回顾说:“使我大吃一惊,也使我大为窘困的是,认真严肃的文化人来了许多信。他们打听这个约翰·卡文迪许是谁?他们感慨这些译诗了不起。到哪儿才能了解有关中国诗的更多的知识?他们甚至附了贴上邮票的回信信封。”莫利说这故事说明,“人总是把印在书上的东西看得太认真”。

但是更有趣的是莫利这个讽刺家自己也认真起来了:“渐渐地,我的中国圣贤有了他们自己的声音,我不仅是他们的创造者,而且变成他们的记录人。我渐渐对这个‘老满大人’感到一定程度的尊敬,并且有感情……我开始认识到这个人物能讲多种语言,而他的某些感慨,简直与中国作品本身一样不可思议。”

为了避免再收到“求教”的信件,莫利在1922年集子的“中国诗人生平介绍”中有意把玩笑开过火,让“老满大人”在美国社会大出洋相,“使最严肃的(中国诗)崇拜者也不可能再当真”。但他这些诗依然还是受到编辑和读者的欢迎,以至于他此后整整25年一直在写这种诗,并且出了八本这种诗集。他一直保持了幽默的调子,不再对诗坛的中国热进行讽刺,而是像马斯特斯的《荔枝》那样,借中国人之口讥评美国社会。

11.桑德堡(Carl Sandburg,1878-1967)

芝加哥诗派当时最负盛名的诗人是卡尔·桑德堡。1973年印度一家杂志刊文,比较桑德堡所受的东方各国影响,其结论是桑德堡与中国古典哲学和诗歌最接近。

1926年霍尔已注意到桑德堡与中国诗的关系,他认为桑德堡的短诗《微光》(Glimmer)是用了中国绝句诗的技巧;而“冰冷的坟”这一题意是来自李白和白居易的诗。

仔细翻阅史料后,笔者发现,桑德堡在新诗运动时期,的确很关心中国诗。桑德堡在《诗刊》1919年2月号上称赞庞德的长文,其中说:“他的中国诗翻译感觉真切,富于同情。读了《神州集》,我们意识到中国精神之近,就好像是我们的隔壁邻居,是在这颗古老又古老的行星上的同路旅伴。”

他与《诗刊》副主编尤妮丝·狄任斯似乎经常讨论中国诗问题。狄任斯在《诗刊》1916年10月号上著文谈中国古诗的吟咏问题,指出中国诗的音乐性与英语诗显然不同,因此,“桑德堡在文章中如此肯定的‘中国精神离我们之近’显然是有限度的。”

连号称“中国诗专家”的狄任斯都认为桑德堡对中国诗热情过了头。

当狄任斯1917年10月到法国去做随军记者时,桑德堡以狄任斯自己的诗题《中国剪影》为题作诗送她,并在诗中赞扬狄任斯这部写中国的作品。

桑德堡1916年的成名诗集《芝加哥诗抄》即以其惠特曼式的高昂民粹主义声调引人注目,他这种诗风延续一生。但是,细读他的诗集,我们可以发现他的不少作品不见大声镗鞳的声调,而有一种对世事的细腻体验。《在秋月下》的开始:

秋月下

白银轻柔

光华欲滴

花园之夜

死,这个白发小丑

向你耳语

像一个漂亮的朋友

不能把你忘记

从大气磅礴突然转向深情婉约,这其实是惠特曼以来豪放派美国诗人经常做的事。但是桑德堡的婉约明显得益于中国诗学那特有的低调陈述与含而不露。唯其不信,我们可以再看一首诗,《单调》:

雨的单调是美的,

那长长的复合的雨

突然急骤,又渐渐变缓。

山中的落日是美的,

被俘获的太阳朝着大海

抛出火与金的旗帜。

我认识的一张脸是美的——

当天空海洋都是火与金,

当雨悠长温暖而宁静。

这首诗出现在《芝加哥诗抄》中的风景组诗中。我们可以看出它的构思,它的印象,都非常类似《诗经》中常用的比兴手法。当时《诗经》英译本已有多种,桑德堡看来读得很仔细。

12.艾略特(T.S.Eliot,1888-1965)

谈美国现代诗,当然不能不提托·斯·艾略特,虽然艾略特在新诗运动初期并不十分受人注意。

看起来,艾略特是所有美国当代诗人中与中国诗最不沾边的人。但是艾略特承认他受到庞德的重大影响,他说:“每当我最自我得意时,我总发现我只是在重复庞德诗中某种东西。”

他对庞德的评语“为当代发明了中国诗的人”,语意双关,广为人知。通过细读庞德,艾略特不可避免受到一些中国诗的感染。

据英国翻译家阿瑟·韦利回忆,在1917年这段时期,他们三人(庞德、艾略特、韦利)几乎每个星期一晚上,在伦敦一家餐馆会面,讨论诗歌。韦利认为艾略特早期诗明显受到中国诗句式影响,很少有西方诗传统的连绵跨行,而是把语义停顿放在行尾。像《神州集》那样中国式的行尾结句,在当时的英美读者读来是很新奇的。而艾略特这段时期的诗作,如《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仕女图》《风夜狂想曲》等,的确也很少跨行句式。

艾略特的另一首名诗《三圣者的旅行》(Journey of the Magi)与庞德所译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十分相似。弗莱契认为此诗开头12行中有明显的中国式对偶。

批评家芭比特·道依契也认为这首诗对旅途艰难的描写,与李白的诗相呼应,“明显有庞德印记。”1966年,K·L·古得温对这两首诗做了更详细的长篇分析,认为艾略特的诗与庞德的译诗呼应之处的确很多:两首诗都是一个老人对多年前的一次旅行似乎杂乱的回忆,都用的在当时来说令人感到新奇的散漫的谈家常式的口语(诗行常用And开头)。可以把艾略特的诗前12行汉译与李白原诗对照一下:

这一路可真冷,

正是一年中最糟的

旅行季节,而且旅程那么长;

道路泥泞,冬气凛冽

正是岁晚寒深。

那些骆驼筋疲力尽,脚掌疼痛,

难于驾驭,倒在溶化的雪中。

有时我们真想念

山坡上的夏宫,那凉台,

闪着丝光的姑娘送来果汁酒……

而李白诗:

五月相呼渡太行,

摧轮不道羊肠苦。

行来北凉岁月深,

感君贵义轻黄金。

琼杯玉食青玉案,

……

翠娥婵娟初月辉,

美人更唱舞罗衣。

那三位诗评家感觉是对的,庞德所译李白诗给艾略特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使他不自觉地(或自觉地?)采用了李白诗的展开方式。

13.波登海姆(Maxwell Bodenheim,1893-1954)

麦克斯威尔·波登海姆属于纽约“其他人”集团(The Others),早期参加美共,曾是著名左翼文人。他曾与一个日本诗人佐佐木(Sasaki)合作译过中国诗,他又写过诗向中国古代大师致敬,还写了一些仿中国诗。

某些美国文学史认为他应当被认为是美国现代诗一个先锋人物,有趣的是康拉德·艾肯对他的评语:

只有当他写比较简朴,不那么装模作样的作品,当他只是用想象工作,例如在《中国来的礼物》组诗(Chinese Gifts)中,他才变得很迷人。在这时候,这个卖弄文字者,这个故作深奥者,暂时投降,冰冷的程序被搁置,结果这样的诗分量轻但芬芳宜人,而在其他诗中,波登海姆先生繁言赘语太多,太散文化。

我们可以举其中一首为例,看这些仿中国诗如何像艾肯所说的“芬芳宜人”。

在岩石的外衣下

山在呼吸,它们的外形

在倾满碧绿的天空前

稍稍起伏——

那些人把山看作

威严、苛厉,有如帝王

只是把自己的希冀

裹上山的外形。

看来波登海姆尚未登中国诗之堂奥。但他读中国诗的些微体会,已经使他急于做一个“中国式”诗人。

14.其他人

我们无法对次要诗人再一一介绍,某些人的作品,当时造成很大影响,例如尤妮丝·狄任斯的《中国剪影》,我们下面还要详细谈到。

这批“中国诗人”究竟有多少?1928年威廉·莱昂纳德·施瓦茨(William Leonard Schwartz)在法国《比较文学杂志》(Revue de Litterature Comparée)上发表了一篇广为人知的文章《远东对美国诗的吸引力》(LAppel de lextrêmeorient dans peésie des Etasunis)。他开出了一个详细的名单,共35位诗人,但他没有引作品加上没有区分受中国诗影响与受日本诗影响的诗人,我们现在就很难检验。我们前面一一介绍的十多位新诗运动主要诗人,尚有一大批次要诗人未提及。

笔者认为受中国诗影响的“知名新诗人”当时有30多人,几乎囊括一整代。

20年代名诗人哈特·克兰(Hart Crane),诗风与中国诗缺少相似点。但是从他的通信中我们发现他竟是李白的热烈崇拜者。他写长诗《桥》时,竟然也从《神州集》中汲取灵感。

例如伊丽莎白·柯茨华斯(Elizabeth Coatsworth),新诗运动时期属于纽约派。因为倾慕东方诗,1916-1917年访问远东,1923年发表《狐的足迹》(The Fox Footprints)一书,糅合意象派风格与中国诗风味,而且善于把在东方旅行的实景结合进诗中,在美国现代诗中颇具特色。

又如美国现代相当著名的女诗人芭贝特·道依契(Babette Deutsch),早年参加新诗运动,20世纪30年代参加左翼文艺运动,1944年后任国会图书馆名誉顾问。其诗论《现代诗》(1935)是一本重要论著。她基本上是苏联文学专家,所以中国影响在她创作中比较零散,但她是个批评家兼优秀诗人,每有所作,均深思为之。

此外,本书还会提到诸如多斯·帕索斯(Dos Passos)、E·E·肯明斯(E.E.Cummings)等,本书并不把他们列入受中国影响的诗人名单中,因为中国诗影响只是偶一见之。

蒙罗在自传中写道,在新诗运动最热闹的1916年,芝加哥《诗刊》编辑部来客不断,成天在进行激动的讨论:“我们讨论美国诗,分析中国古典诗的吟咏法,评论林赛用舞蹈者与他的朗诵配合的想法……”

甚至庞德和罗厄尔搞出的“拆解”中国文字以求意象构成的怪念头也蔚为风气。约瑟夫·霍尔写道:“华盛顿大学我班上的学生着了迷,想把中国字的并列的字根意义,写成像样的英语诗。”

据狄任斯说,当时几乎每星期可在刊物上看到中国诗译文。毫无疑问,美国诗坛的“中国热”是文学史不得不处理的大题目。

同类推荐
  • 与病魔抗争的日子

    与病魔抗争的日子

    本书的作者是一位母亲,她的儿子走过了漫漫12年对抗艾滋之旅。自从1983年孩子确诊之后,她便加入了刚刚起步的休斯顿艾滋病基金会。在本书里,她讲述了自己帮助他人的故事,以及做这些事情时,她是如何怀抱着希望,想要找到一种方式,应对自己无可避免的厄运。当然了,正如您将在本书中读到的,没人能够做好准备,接受如此巨大的打击。本书记叙了作者看护独子和其他无数艾滋病患者时,自身得到的成长。就连她的志愿者同伴们都不堪这种恶疾带来的重负,更加深切地体现了那种绝望和悲伤。 本书出版后仅5个月,作者就于2008年5月31日,在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的难度图书博览会上获得了银奖。
  • 千家诗

    千家诗

    本书汇聚《千家诗》的各种今注今译成果,按照七绝、五绝、五律、七律的顺序分为四个部分编排,每部分篇目保持原有顺序。除订正讹误外,还作了详尽的注解,加入丰富的译文,使之更加通俗易懂,并尽量体现诗歌的韵律美。同时配以古典雅致的画作,使读者在诵读经典的同时,更直观形象地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浑然天成。本书为每首诗都标注汉语拼音,为孩子们扫清阅读障碍,更易诵读。
  • 唐诗宋词元曲大全集(超值金版)

    唐诗宋词元曲大全集(超值金版)

    ,又广泛借鉴了其他的权威版本。博采众家之长。宋词和元曲的选择则是对各个时期、各种题材的作品衡量斟酌。元曲包括元散曲和元杂剧,元杂剧文学成就也很高,挑选可接受性强、浅近明白之作入书,但我们尽量侧重选择活泼灵动、浅俗直白,本书所选篇目以普及性为要,并能够使欣赏者毫无间隔感的元散曲
  • 黑与白

    黑与白

    文学评论集,收40余篇,既有对卷入市场以后文学流变现状的客观描述和前景的宏观预测,还有密切追踪作家作品,潜心琢磨新的批评路向的探索。
  • 《中国治水史诗》评传

    《中国治水史诗》评传

    2010年由杨钦欢总策划,何建明、程贤章主编的《〈中国治水史诗〉评传》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评传汇集了李存葆、何建明、蒋子龙、徐坤、张炜、叶延滨等近百位知名作家的治水作品。中国治水专家对百名作家参与治水史的创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中国治水史诗(套装上下册)》弥补了中国水利史上的一个空白,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纪实价值。
热门推荐
  • 曲江歌女

    曲江歌女

    她与书生郑元和真诚相爱。又因为有人曾改用过此名。就是郑元和穷得沦为了打莲花落的街头乞丐,本书原著名为《绣襦记》。李亚仙是唐代人,将其改名为《曲江歌女》。关于它的原著者,甚至被他当太守的父亲郑儋打死后弃之而去的情况下,李亚仙仍然不变心地将他救活并爱之如初;最后,没有定论。今以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中国十大悲喜剧集》编者认定的明代无名氏。这是因为原名费解,是京城长安曲池风景区的著名歌妓。我在改写时,还劝说与激励他发愤攻读,不通俗不响亮,高中了头名状元。我认为《曲江歌女》突出了女主人公身份,并有地名界定,历来众说纷纭,通俗而又响亮
  • 少年游

    少年游

    甫跃辉, 1984年生,云南保山施甸县人,复旦大学首届文学写作专业小说方向研究生毕业,师从作家王安忆。在《人民文学》《大家》《花城》《中国作家》《青年文学》《上海文学》《长城》等文学期刊发表中国短篇小说。获得2009年度“中环”杯《上海文学》短篇小说新人奖。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东汉王朝(一)·绿林聚义

    东汉王朝(一)·绿林聚义

    《绿林聚义》一经完成,便由长江文艺出版社重金打造,而于近日全线推出的《东汉王朝》系列,一出版就引起了广泛关注。同时本书也延续了路兴录作品一直以来大开大合的气势,大情大爱的胸怀,朴素凝练的语言,令人不忍释卷的故事情节。
  • 黄面人

    黄面人

    一位年轻的蛇麻商,格兰特麦勒的新邻居让他又是害怕又是生气,同时他的妻子艾菲尔丝开始出现奇怪的举动。麦勒做了一定的观察和行动,认为他的妻子与他的邻居肯定有问题,而且有些东西让他心里发毛,为了解开这个谜团,为了彻底弄清楚那张脸,还有妻子的奇怪举动和不安,他向福尔摩斯求助。
  • 无限宠妻万万岁

    无限宠妻万万岁

    “如果我以后娶的不是她,你们都别来参加我的婚礼。”一年前,他拥着她,当着所有人的面高调宣布。一年后,他和她最好的朋友订婚,她在他的婚礼上出尽洋相。多年后,她对压在自己身上的他淡漠地说:“抱歉,严先生,我从不回收别的女人用过的破烂货。”这个女人居然胆敢将他看成破烂货?他捏紧了拳头发誓,一定要让她付出代价……
  • 雷武战神

    雷武战神

    传承世家平庸嫡子“雷宇”被逼无奈,入驻伽蓝学院,却幸得雷龙逆鳞。从此雷宇修武道,战天穹;灭天尊,驭神龙;以神雷淬体,修无上雷诀!从小人物迅速崛起,登战神云顶!于万域称尊!美女相伴,万强伏首,亿万诸天,唯我至尊!【新书《重生之武法无天》已经上传。一本很独特的玄幻,求鼎力支持!】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命定贵妃

    命定贵妃

    这是一个爱与等待的故事真是倒霉到家,相恋四年的男朋友移情别恋,还害我穿越到一个史书上没有记载的陌生皇朝----盛濯皇朝,遇见皇朝传闻中冷酷无情的三皇子,并且跟他相爱。但是重重误会让我无奈跟他分开。难道真爱都要经历过严格考验才能实现?三年后,他已经成为盛濯皇朝最尊贵的万人敬仰的皇帝,而我却流浪宫外,还带着一个二岁半的儿子!看着那酷似他的小人儿,自己真能潇洒地忘记他吗?我应该选择再次接受,跟随他,并且接受他的三宫六院?还是应该选择做武状元夫人过着逍遥惬意的生活?或者应该跟随一直对我一往情深的他去浪迹天涯?这是一本围绕着爱情而展开的书,情不自禁的爱,让人为它生为它死。让人羡慕和妒忌的女主欧阳若舞,让人敬慕的痴情皇帝濯硕,让人心酸和惋惜的濯墨……紫的第一本书,文笔或许一般,但故事情节很不错的哦。套一位亲的话:那是一个特别的不同凡响的构思!看完全书只需4块8元钱(即480点潇湘币!)值得一看哦!(*^__^*)...紫色为本书做了一个视频出来,个人感觉还可以,音乐,图文并茂,希望你们喜欢!视频地址是?prand=1
  • 总裁的天价娇妻

    总裁的天价娇妻

    她是一个即将出国的小太妹,他是一个呼风唤雨的总裁,原本,两个不可能有交集的一男一女,却阴差阳错的一夜缠绵。野性的他贯穿了她甜美的身体,给了她满身的暧昧红痕。火辣的她给了他一记狠拳将他揍晕,一顿暴打后,只留给了他一件遮羞的小内裤。她穿走了他的衣服,掰碎了他的银行卡,拿走了他的现金,藏起了他的手机,挥挥手,潇洒出国。他昏迷间,只记得一双诱人的黑眸,他一直不忘寻找这个令他出尽了丑态的女人。八年后,他被一个国际长途打断了婚礼,那边的人告诉他,他的妻子和儿子出了事,希望他马上赶过去。婚礼取消,他带回来一个只有五岁智商的女人,还有一个七岁的天才儿子。从此,他的生活乱了套:他正在开会,物业打来电话:淳于先生,你家的衣物间起火,你太太哭个不停……他帮儿子洗澡,她撅嘴:爸爸,你偏心,我要你也给我洗澡……他去参加酒会,她偷偷跟随:爸爸,你怎么跟坏女人跳舞……有一天,她恢复了记忆,他松了一口气,以为可以摆脱了……她带着孩子离家出走,找不到她的时候,他才知道,自己的生活已经变了味……再次相见,她已经变得冷漠而又高贵:淳于先生,我们认识吗?追妻的路,坎坷而又艰辛……孔令翊:萤萤,相信我,我会给你想要的幸福……“孔先生,你能像我爸爸一样爱我妈妈吗?”尹成非:萤萤,我才是你最爱的人……“尹家哥哥,你确定我妈妈最爱的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