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67600000010

第10章 心中的情感5

吕世国一大早就背着一只大蛇皮袋挤上了回乡的中巴车,今天是他祖母85岁生日,他必须回家祝寿。在乡政府门口下车时,姐夫胡正元骑着摩托已在路口等他。吕世国把蛇皮袋放到摩托上,用绳子捆好,说:“你先走吧,我从后山走近路来。”

胡正元看看摩托上坐不下人了,就说:“那好,我先走了,你快点回来。”便踩着摩托走了。

吕世国拐上山坡的小路,慢慢地走着,眼睛打量着两边的泥土。这次他回来还有一个目的,就是策动家里办一个红砖窑烧红砖。他在城里的建筑队有了很大的发展,每年要承包大量的建筑工程,建房子首先需要红砖,而红砖只能到乡村买。由于这几年城市建设发展很快,红砖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很快。他便想在自己家里办一个红砖窑烧砖,这样自己建筑队需要的红砖就不要到别人那里去买了,这一笔钱就可自家赚下来。而且自家劳力也有,小弟吕世新正在家里无事可做,还有一个妹夫可以帮忙。问题是必须找到一种合适做红砖的泥土,乡下做砖的泥土应当多的是。吕世国一路想着,密切地注视着周围的泥土颜色和土质。可他很失望,这一块地方的泥土都不适合做红砖,不是碎石过多,就是土质太杂。他无奈地摇摇头,往回家的路上走,走着走着,当走到离公路不远的一处高坎地时,他的眼睛亮了。他仔细盯着那高坎处的泥土看着,这可是上好的做砖的青夹泥啊!他看出来了,这丘田叫屋场丘,有两亩半大小,是下边屋里陈汉章家的责任田,当然,陈汉章是乡水电站站长,是吃国家粮的人,他是没有田的,这田是他婆娘和子女的。能想个什么办法弄到这丘田呢?这里是做砖的最好位置,离公路近,运输方便,离家近,管理劳作方便。这么想着,他就急急地往家里走,要回去同家里人商量。

吕家此刻正在进行一场争论,是围绕吕世新开展的。他的二姐夫肖长根一大早就背着一大块猪肉来祝寿,同着一家人坐在堂屋里扯闲谈。肖长根就对吕世新说:“新伢子,你没一点事做也不好,干脆到我那里去帮忙算了。”

“到你那里干什么?不是下煤窑吧?那可不干。”长禄婶问。

“我准备在河口的公路边上建两口焦炭窑炼焦,昨天乡里已批准了,只等村里把地划好就动工。煤窑那边我也准备扩建,就是自家人手不够。新伢子到我那里去当然不是下窑,做管理工作嘛,帮我打打招呼看看场地记记账什么的就行了,我每月给你1000元工资。怎么样?”肖长根笑着问吕世新。

“行啊!帮别人也是帮,何况还是你姐夫呢?1000元钱一个月,别人想都想不到呢?也好积累几个钱,将来讨堂客要好大的花费哩。”三翁妈一口帮他接下话来。

谁知吕世新却不领情,他摇着头说:“我不去!我去给你打工,还不如自己当老板。”

“好啊!那你还赖在家里干什么?去当你的老板呀!”长禄婶一阵冷笑,“你也不拿镜子照照自己,是当老板的材料么?要是我,打工都不会要你。”

吕世新低着头不做声,不与母亲争辩。

“新伢子,你莫听你娘的,你还是到姐夫那里去帮他做事算了,好歹一个月也有千把元钱,就是自己当老板也赚不了这么多的。”三翁妈劝孙子。

“翁妈,我真的自己要当老板,我想好了,自己办一个红砖窑烧砖,一个窑装5万块砖,按现在的价一块砖一角钱,一个窑就是5000元,除去1000元的煤炭,1000元的制作成本,还可净赚3000元,就算一个月烧一窑,一年就可烧12窑,可赚36000元,不比他那一个月1000元强?”吕世新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你的砖往哪里销?没有销路,就算你的砖烧得好窑装得多,也是没有钱赚的,而是越做得多越亏得多,你想过没有?”肖长根问他。

吕世新低头不做声,他确实没有想过这方面的事,他只是在陈秋红的提议下动了开砖窑的念头,至于销到哪里去,一个月能销多少,他的心里真的没有底,现在看来这还真是个危险的念头。

一阵摩托车轰响打断了他们的谈话,胡正元在家门口停下车来,喊道:“新伢子,快来搬东西!”

吕世新连忙跑了出去,帮着胡正元把摩托上的蛇皮袋解下来,搬进屋里来。

“翁妈,妈妈!”胡正元喊了两位老人,说,“这袋子是世国的,他人在后面,就到了。”

“正元哥,还是你的摩托方便。”肖长根说着,赶忙站起来,从衣袋里掏出一盒金白沙烟来,抽出一支递给他。

胡正元的老婆吕凤莲和肖长根的老婆吕秀莲都是早就回了家的,都在家里忙着搞饭菜。吕秀莲见姐夫来了,赶忙泡杯热茶端了出来。

他们坐下聊了一会儿家常,吕世国就进了门。他同祖母和母亲打过招呼,就坐到胡正元身边,笑着问:“姐夫,现在要在村里办个项目,乡里没麻烦吧?”

胡正元抽了一口烟,说:“现在乡里的政策是要大办项目,要做到家家点火户户冒烟,哪来什么麻烦。你想到要办什么项目?”

“我想建一个红砖窑烧红砖。”吕世国说。

“刚才我们在讲新伢子,他也是要开红砖窑,我们还在讲他不现实,怎么你们哥俩想到一块去了。”长禄婶笑着说。

“新伢子要开红砖窑,那好啊!他人呢?叫他来。”吕世国很高兴。

“新伢子,快来!你哥叫你。”长禄婶朝灶屋里喊。

正在灶屋里帮忙的吕世新几步跳了出来,问:“哥你喊我?”

“你准备开红砖窑?”吕世国问。

“有这么个想法,只是还没最后拿定主意。”吕世新迟疑地说。

“好!有这个想法就好,哥支持你,你的开办费由我出,烧出来的红砖由我包销,只是要把质量搞好。行吧?”吕世国盯着弟弟说。

“真的!”吕世新高兴得跳了起来。

“你别高兴得太早,怎么搞你想过没有?砖窑放在哪里?要动用的土地怎么办?请几个人?工资怎么付?还有煤炭运输道路修建等等一大串问题要解决,你今天给我拿个方案出来,我再考虑把钱给你。”吕世国冷冷地说。

“世国,这事还得你多操心,新伢子虽说30岁的人了,其实还是细伢子一样,怎么搞得这么些事清,你给他安排调摆得了。”三翁妈笑着为小孙子辩解。

吕世国知道翁妈护着弟弟,也只得笑笑了事,想了想,问:“那砖窑地址放在哪里你想过没有?”

吕世新摇了摇头。

“我刚才一路观察了一下,有一处地方,是做砖窑的极好地点,泥质好地势好,而且离公路近便于运输,就看你能不能把它拿下来。”吕世国告诉他。

“哪里?”吕世新问。

“高塘坡下的屋场丘。”

“屋场丘呀,那可是我们吕家的老屋场基地。”三翁妈首先惊呼起来。

“那里现在是陈汉章家的责任田,他会给你么?”肖长根疑惑地问。

“世国说得对,就要屋场丘。”三翁妈站了起来,情绪激动地说,“正元长根你们都在这里,你们要想办法帮新伢子把屋场丘拿到手,那可是我们吕家祖宗的基业哩。”

“翁妈您不要激动,”胡正元说,“这屋场丘现在是人家的责任田,我们不能强行去要去占,只能与人家商量,采取租用的方式,付给人家租金,只要合理,人家会租给新伢子的。”

“新伢子去租没问题。”肖长根笑着说,“前不久你还救了陈秋红的命哩,难道连丘田都不租给你?”

说到这里,大家都沉默了。

三翁妈叹口气,自言自语起来:“这秋红妹子也是,这么大年纪了还不嫁人,害得我家新伢子成不了家。”

“翁妈你说什么呀!”吕世新脸一红,冲着祖母叫了起来。

“这样吧,新伢子你找个机会同陈秋红说一说,要她给家里做做工作,我再同陈汉章扯一扯,看他有什么要求,如果没什么大的分歧,你们就把村组的领导请来,双方订一个租约合同,问题就解决了。”胡正元说着,把话题转向吕世新,“新伢子你也要明白了,30岁的人了,人家给你介绍了那么多妹子,你一个都不满意,不知你要找什么样的妹子?你翁妈你妈妈还有我们这些亲戚都替你着急,你却没事一样,不知你要等到什么时候才结婚?人家都说你被陈秋红迷住了,我也不管这是不是真的,只是要提醒你,要是人家不在意你,你就是等人家100年也是空的,人生在世有几个30年?你不能就这么白白耽误了自己的人生。”

“准备吃饭啦!”吕秀莲端着一大盘菜从灶屋出来,对大家喊。

同类推荐
  • 与君一席话

    与君一席话

    叶勐,河北省作协会员。作品见于《人民文学》《芙蓉》等期刊。小说《老正是条狗》入选《2005年短篇小说年选》。《亡命之徒》电影改编。《塞车》被译成英文。《为什么要把小说写得这么好》获2008年度河北十佳优秀作品奖。现为河北省文学院签约作家。
  • 爱不说痛

    爱不说痛

    这里有社会转型期的心灵躁动。这里有冲破围城的情感呼啸。这里有大都市知识女性的婉约涓涓;这里有高原汉子的雄强剽悍;这里有乡村少女的美丽善良;这里有为政者的内心战争,他们在生活中往往扮演引人注目的角色。时代悄然变化,新的阶层新的人向我们走来,他们是官员、学者、政客、艺术家、律师、巨商、作家、打工仔、打工妹……
  • 世界上的三种人

    世界上的三种人

    罗伟章, 1967年生于四川宣汉县,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作家研究生班。曾获人民文学奖、小说选刊奖、中篇小说选刊奖、小说月报百花奖、四川文学奖等,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被有关专家称为“活跃的同辈当中分量最重、最突出、最值得关注的作家之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居成都。
  • 心中有鬼

    心中有鬼

    究竟是阴魂不去,还是妖言惑众?鬼魅真的存在吗?如果存在,它藏在哪里?难道是……
  • 乾隆皇帝:秋声紫苑

    乾隆皇帝:秋声紫苑

    乾隆末年,盛世难继。以和申为代表的蠹吏鲸吞国财,毒杀能员,乾野上下腐败不堪。邪教趁机煽惑人心,民犯沸腾,变乱蜂起。乾隆不得不屡屡用兵,派名将福康安四处弹压:殄灭山东平邑暴动,平定大小金川,又挥师台湾,艰难竭蹶敉平林爽文之乱。派兆惠、海兰察倾尽全力平叛西疆。同时年过六旬的乾隆一边费尽心血遴选后继,随便嗣大统,让皇十五子琰历练山东,帮办军机,以求政权顺利交接;一边雄心未已,惩腐但廉,力图在文治上仪表后世。但因他年事已高,天听失聪,为谀臣佞吏所蒙蔽,致使阿桂、纪昀、李侍尧等贤臣受黜,国势更加江河日下。嘉庆朝立奏响了乾隆封建极盛之世没落的终曲。
热门推荐
  • 情圣魔发师

    情圣魔发师

    一场闹剧使亚斯、尔奇、费南度卷入“疑似杀人案”登上报纸头条。亚斯和小贝打赌输了,不但陪绸妹拍婚纱照,又要到忠南顶楼“鬼屋”住一晚。喝醉的亚斯把小贝误看成晴空,将她温柔地抱住,偏偏哲明(黄玉荣)在不知情的状况下把门反锁,于是亚斯和小贝便意外地共度一夜……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道教自然观研究

    道教自然观研究

    中国道教研究在百年的历程中,走过的并不是一条平坦的路。整个20世纪,经历了中西多元文化的激烈冲撞、一元文化的范式转化、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再一次激荡角逐,中国的道教研究在多次的浮沉和变通中,经历了排外、接受、容纳、调适的发展过程,获得了新的价值和生命力。本书考察了20世纪道教学术研究的总体概况,并以四位典型学者陈撄宁、萧天石、国符、王明为例,分析了20世纪道教研究的几个向度,概括了20世纪中国道教学术的若干新特点以及道教研究的定位问题。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高血压食疗谱

    高血压食疗谱

    本书主要针对生活中患有高血压病群体的食疗菜谱:一是高血压食疗素菜谱;二是高血压食疗荤菜谱;三是高血压食疗粥菜谱;四是高血压食疗汤菜谱;五是高血压食疗主食谱;六是高血压食疗素药茶;七是高血压食疗素药酒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告别单调的生活

    告别单调的生活

    女人的“形象”是一个女人外表与内在结合而留下的印象,无声而准确的讲述着你的故事——你的年龄、文化、修养、社会地位……本书是一本让女人找到幸福之路的散文集。想做一个幸福的女人的女人进来看看吧,一定会给你意外的惊喜。读过此书,作为单身女人你将获得意外的收获哦。
  • 毒步惊华:金牌谋妃

    毒步惊华:金牌谋妃

    她堂堂尚书府的嫡尊傲千金,护国大将军的一品护国妻,只因三年未出,受尽了婆婆的欺凌、妾室的暗害,以及丫环的讥讽和嘲笑,到头来换来的只是无情丈夫的一纸休书和庶母的狠心药而已,而唯一向善她的丫环,更是她想救也无法救的事情!
  • 公案奇局

    公案奇局

    选编者主要从三言二拍中辑录了有关古代诉讼官司题材的短篇小说17篇,其中不乏脍炙人口、在中国小说史很有影响的篇目,如《错斩崔宁》《沈小官一鸟害七命》《李公佐巧解梦中言 谢小娥智擒船上盗》等,故事曲折生动,扣人心弦,生动地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有较强的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