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66900000040

第40章 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经济学说(5)

对此,舒尔茨指出,经济学家们虽然早已知道,人是国民财富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从劳动与生产能力的关系来看,现在人类的生产能力远远超出其他形式的生产能力的总和,但是他们却回避这样一个事实:人类是不断地对其自身进行巨额投资的。回避人力资本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传统的价值观念不允许把自由看做资本物品;另一方面是由于进行定量分析时的需要而有意把问题简单化了。这样劳动就被看做一种完全脱离资本而纯粹天生的能力。虽然历史上也有少数经济学家涉及了人力资本的问题,如亚当·斯密就曾大胆地将全体国民后天获得的能力看做资本的一部分,但是这些见解大多都被后来的人们所遗忘。因此,人力资本问题至今也没有纳入经济学的正规核心内容之中。

舒尔茨的这种观点与古典的劳动概念正相反。对后者来说,劳动是同质的,是从事劳动的一种能力,它仅需要少量的知识和技能;而舒尔茨则认为人力资源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一种资本类型,它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劳动者的技术水平、工作能力和熟练程度)来表示,并且可以通过投资而形成,其作用是生产性的。

2.来自人力资本的经济增长

舒尔茨使用人力资本的概念,对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特别是日本和西德的经济复兴)中出现的用传统资本理论无法解释的三个谜团进行了分析。

首先,根据传统理论,随着已过经济的增长,资本会集腋成裘,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便宜,因此人们会越来越多地使用它,资本—收入比率也应该不断提高。可事实却并非如此。相反地,大量统计资料表明这个比率在持续降低。这是什么原因呢?传统理论根本无法解释,舒尔茨指出,这是因为传统理论以偏概全,只考虑了物质资本,没有把人力资本的因素考虑进来。实际上,人力资本的增长不仅快于物质资本的增长,而且也快于收入的增长。如果把这部分无形资本加到有形资本上去,资本—收入比率就会随着经济增长不断上升。

其次,传统理论认为,国民收入的增长与资源耗费的增长应该同步进行,但大量统计资料的结果却显示,国民收入远远大于投入的土地、物资、资本和劳动力等资源的总量,投入与产出之间存在增长速度的差距。舒尔茨对此从两个方面进行了解释:一方面是由于规模收益造成的;另一方面是因为人力资本所带来的技术进步的结果,而且后者比前者的贡献要大得多。

最后,战后工人工资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高工资从何而来呢?这一问题反映的内容是传统理论所无法解释的一个谜。舒尔茨认为,天上不会掉馅饼,企业主也不会大发慈悲。工人阶级工资的增长,只能是源于他们对自身进行的投资,从而提高了他们自身的素质和技能,使得劳动效率大大提高。

他的分析有力地证明了人力资本在战后经济增长中所发挥的作用,同时也从侧面揭示了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的根本原因就是缺乏人力资本投资。他分析到,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吸收能力较差,向这些国家提供的新资本通常被用于建筑物、设备而没有进行人力资本的投资。因此,人的能力不能与物质资本保持一致,这就构成了限制经济发展的因素。以此看来,发展中国家缺乏的不仅仅是物质资本,更重要的是人力资本。

3.人力资本投资的范围和内容

舒尔茨区分了人力资本投资和消费,分析了人力资本形成的方式和人力资本投资的内容。舒尔茨指出,区分消费支出和人力资本投资支出,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处理上都是很困难的。可以设想三类支出:第一种是能满足消费偏好但丝毫不提高人的生产能力的支出,这是纯粹的消费;第二种是能提高生产能力但丝毫不能满足消费偏好的开支,这是纯粹的投资;第三种是能同时具备上述两种效果的支出,这类支出部分是消费,部分是投资。因此,用支出来衡量资本形成的方法,只适合于物质资本的投资分析,但对于人力资本投资就不很合适了。

舒尔茨将人力资本的投资内容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1)医疗和保障。它包括影响一个人的寿命、力量、耐力、精力等方面的所有费用。保健活动既有数量要求又有质量要求,其结果必然是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

(2)在职人员训练。它包括企业所采用的旧式学徒制。由于在职人员训练的支出是相当可观的,所以由此产生出一个重要的问题:由谁来负担这笔费用。加里·贝克尔曾就此提出了一个原理:在竞争市场上,受雇者支付自己的全部训练费用;在职人员训练最初可能使工人的净收入减少,随后会使之增加。

(3)教育。它包括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教育成本是指学校直接用于教育的费用和学生上学期间所放弃的收入。教育成本的增长非常迅速,它的增长速度分别是消费者收入和物质资本总额的增长速度的3.5倍。劳动者教育水平的提高会对个人收入产生巨大的影响,而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则更大。在1929—1959年期间,国民收入增量中有30%~50%是来源于教育的收益。

(4)企业以外的组织未成年人举办的学习项目,包括农业中常见的技术推广项目。

(5)个人和家庭为适应就业机会的变化,而进行的迁移活动。

4.政策主张

舒尔茨提出了以下9项政策主张:(1)在税收政策上应该对人力资本给予优惠;(2)防止人力资本的老化和闲置;(3)避免对人力资本的投资进行人为的干扰;(4)完善人力资本市场;(5)银行应积极主动地提供人力资本所需的费用,以鼓励私人和公共的投资;(6)政府应该承担人力资本的大部分费用,特别是资助农业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7)重视低收入者(如黑人、贫民、老年人)的人力资本投资;(8)明确教育和保健同样具有经济意义,它们是一项投资,要扭转投资在这方面的不平衡;(9)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离开大量的人力资本去取得现代化农业和现代化工业的富足是完全不可取的,因此,发展中国家更应重视对人力资本的投资。

TheSourcesofEconomicGrowthintheUnitedStates&theAlternativesBeforeus

《美国经济增长因素和我们

面临的选择》

〔美〕爱德华·富尔顿·丹尼森(EdwardFultonDenison)

华文导读

《美国经济增长因素和我们面临的选择》一书出版于1962年,该书以对经济增长的详尽的因素分析而著称于世。在该书中,丹尼森从对美国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和估计入手,试图从中找出经济增长的因素,并度量它们所起作用的大小,以此作为美国加速经济增长的参考。在美国的教育经济主义思潮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丹尼森的观点起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

丹尼森把经济增长因素归为两大类:一类是生产要素投入量;另一类是生产要素生产率。在丹尼森看来,属于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有两项,即劳动在数量上的增长和质量上的提高,以及资本在数量上的增加。属于生产要素生产率的有三项,即资源配置的改善、规模的节约和知识的进展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丹尼森在该书中认为,知识进展能使同样的生产要素投入量的产品所需的投入量减少;促进经济增长的新技术的采用,只是在知识有所进展时才有可能实现。

趣味延展

爱德华·富尔顿·丹尼森,美国经济学家,布朗大学经济学博士。他曾在美国布朗大学、加州大学布克莱校区、商业部经济处及经济发展委员会任职,担任过美国布鲁金斯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和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司副司长。他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根据美国的历史统计资料进行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和估计,以期从中寻找经济增长的因素并度量它们所引起作用的大小,以此作为美国加速经济增长的参考。

丹尼森被称为“增长核算或增长原因分析之父”。1915年,他出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1936年获得奥伯林学院经济学学士学位,1938年获得布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1941年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1941—1962年任美国商业经济局副处长。其中在1956—1962年间,他还兼任经济发展研究委员会副主任。1962—1978年,他为布鲁金斯学会研究所经济研究室高级研究人员,其后还曾担任过美经济学会副会长。

理论精读

1.经济增长的因素

丹尼森分析的经济增长因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1)生产要素投入量。属于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有以下两项。

①劳动在数量上的增长和质量上的提高。丹尼森把劳动的质量划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由于正常劳动时间的缩短而引起的劳动质量的变化;二是成年男工由于正常教育年限的增长而引起的劳动质量的变化;三是由于年龄、性别构成的变化和相对于男工来说,女工劳动价值的变化而引起的平均的劳动质量的变化。

②资本(包括土地)在数量上的增加。丹尼森认为美国土地的数量是不变的。他把能够再生产的资本(简称资本)投入分为五类,即企业建筑和设备、非农业的住宅建筑、存贷、美国居民在国外的资产、外国人在美国的资产。

(2)生产要素生产率。属于生产要素单位投入量的有以下三项。

①资源配置的改善。这主要是指两种人力资源的改善:

第一,配置到农业上的过多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去;

第二,非农业性的独立经营者和那些本小利微的小企业主、参加劳动但不取报酬的业主家属,从该企业中转到大企业,充任劳动者。

②规模的节约。这就是西方经济学中经常涉及的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报酬是递增,不变,还是递减呢?

③知识的进展及其在生产上的作用。

2.对各种经济增长因素重要性的估计

丹尼森在《美国经济增长因素和我们面临的选择》一书中,具体估计了各种增长因素的重要性。他把1909—1929年,1929—1957年间美国实际的经济增长率分解并分配到各个增长因素上去,来比较在这段时期内,各个增长因素在美国经济增长中相对地位的变化(表略),并对1960—1980年教育年限增长做了预测。

从1929—1957年的数字来看,整个增长率(2.93%)中,68%归因于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改进,其余的32%归因于生产要素单位投入量的增长。

在生产要素总投入量占增长的百分比从1909—1929年的80%降为1929—1957年的68%的情况下,增加就业和工时占增长的百分比也相应从占39%降为27%。与此相反,教育年限增加这个因素所占增长的百分比,却从1909—1929年的12%上升到1929—1975年的23%,几乎占国民总收入全部增长率的1/4。丹尼森指出教育方面的变化是巨大的。1948年,美国工商界雇用的人员的44%以上只受过8年或少于8年的教育。1969年,这个百分比降到22%,降低了一半;另外,受过4年或4年以上大学教育的人增加了一倍,由原来的5.7%增加到11.97%,而且至少念完高中的人也由35%增到了60%。由此,丹尼森认为,投资于“具体”资本的重要性减少了,而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或者说投资于接受更好教育的劳动力,相对来说变得更重要了。从略去的表中可见,美国劳动者教育水平的提高(仅指受正规教育年限增加),对1929—1957年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为23%。

3.知识进展和应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在丹尼森所讲的经济增长因素中,有一个重要因素,叫做“知识进展和应用”,它包括“知识进展”和“知识应用的迟延时间缩短”,它属于生产要素单位投入量中的项目。丹尼森认为,这种知识的进展,应归功于社会生产上的重要知识的增加。人类知识量的扩大和学校传授越来越多和更好的信息,以及受到较好教育的积极作用提高了知识的质量的影响,这些都被看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的“知识进展”因素的一部分。

(1)知识进展的范围。丹尼森认为,有关生产的知识完全是综合性的。他还认为,知识的进展包括技术知识、管理知识的进展和由于采用新的知识而产生的结构和设备的更有效的设计,还包括对国内的和国外的有组织的研究,个别研究人员和发明家从简单的观察和经验中得来的知识。

丹尼森所谓的技术知识是关于物品的具体性质和如何具体地制造、组合及使用它们的知识。所谓管理知识,丹尼森指的是广义的管理技术和有关企业组织的知识。丹尼森认为,任何一个地方的科学发现、科学理论或有关新产品、新物资、新技术和新经验的知识进展,会很快扩散。因此,来源于外地和国外的知识进展对于经济增长来说也是很重要的。

(2)知识从熟知到应用的迟延时间。丹尼森通过估算得出,美国工厂厂房和设备的平均使用年限由1925年的15.8年增加到18.2年,延长了2.4年。这就是说,资本存量使用时间的延长,增加了知识进展到其实际应用之间的平均延迟时间,也就是减慢了1929—1957年的增长率。据估计,约使增长率减慢了0.02%,但考虑到这些年中,替换旧的资本财物必然会把新知识结合到生产过程中去,加上技术情报的更好传播和教育水平的提高,缩短了“延迟时间”,从而使增长率提高了0.03%。总的来说,这些消长因素合在一起,增长率提高了0.01%。他的结论是,知识进展到其实际应用之间的“延迟时间”的任何变化,对于1929—1957年的增长率的影响都是轻微的。

同类推荐
  • 最神奇的经济学定律

    最神奇的经济学定律

    无论你是什么样的人,从事着怎样的职业,生活在怎样的人生状态里,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当然,也总有针对各种问题总结出的原理或定律。本书介绍了80个神奇的定律,从生活化的场景出发,从经济学家的视角分类解读,力图为读者呈现浅显易懂的经济学定律。
  • 18岁以后懂点经济学

    18岁以后懂点经济学

    18岁以前,你的经济条件由你的父母决定。而等到18岁以后,贫穷还是富有,就由你自己负责了。《18岁以后懂点经济学》不只是为年轻人编写的,它同样适用于所有的不分年龄段的经济学“门外汉”,以及作为大学里经济系相关专业的预科教材书,它起着开启经济学“大门”的作用。《18岁以后懂点经济学》的重点不在于要求你能掌握那些深奥的理论或者学会使用数学、图表之类的工具分析经济问题,而是在于逐步引导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学会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去思考现实经济中的各种问题,并做出决策。“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去思考”,换句话说,就是“用合理的方式去思考”。
  • 从零开始读懂经济学

    从零开始读懂经济学

    本书是一本通俗的大众经济学读物。它从最基础的概念开始,将经济理论和经济现象相结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对经济学做了细致全面的解析。引导每一位读者入门,从此让你面对经济学不再望而生畏。本书包含经济学基础原理、经济学常用术语、市场经济学、市场结构经济学、消费经济学、生产要素经济学、厂商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经济学、金融经济、经济形势11篇内容,包罗万象,是经济学爱好者的首选读本。
  • 金权博弈

    金权博弈

    本书坚持“曝光事实真相,揭示财富黑手”的原则,详细介绍了鲜为人知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对世界金融业的影响、前苏联解体及金融体系的崩溃、日本股市的崩盘、东南亚金融风暴等内容,资料翔实,论述精彩,情节跌宕起伏。
  • 败走中国

    败走中国

    今天繁荣兴旺的中国市场吸引越来越多国外企业的目光,同时也已有不少中国企业走上了海外扩张之路。进入一个新市场总会面对未知的风险,如果总是依靠自己经历的种种失败来获得宝贵教训,这种高成本的做法是一个企业的“不能承受之重”。“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阅读本书,能够启示后来者少走弯路。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一半是天堂

    一半是天堂

    一群还在结婚状态的爸爸和妈妈们,他们的老婆或老公却好像只是在结婚证上签了一个名字,从来没有尽过做父母的责任。男人或者女人,成为家长之后,不是捐献一个精子或卵子的事情。有些人,永远有说不完的理由来推卸育儿的责任,“家长”只是空有一个称谓。孩子,是天心的验证,美的极致。隐性单亲,让我们隐隐作痛……作为国内首部关注隐性单亲家庭的小说,此书将目光投向了“隐性单亲”这种由来已久、却很少被大众真正关注的社会现象,聚焦因孩子教育成长而引发的夫妻关系和家庭其它成员关系的变化,借“隐性单亲”这一主线引爆80后夫妻的婚姻大战,唤醒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对另一半的关心、对家庭其它成员的关注。
  • 好名字好前程大全集(超值金版)

    好名字好前程大全集(超值金版)

    人的姓名,由此可见,是人类为区分个体,给每个个体给定的特定名称符号,是通过语言文字信息区别人群个体差异的标志。姓名对人们来说,是何等的重要。由于有了姓名,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姓名,人类才能正常有序的交往,因此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名字。人名是在语言产生以后才出现的。姓名,由姓和名组成,也称名字。各个民族对人的命名都有很多习惯。这种习惯受到历史、社会、民族等很多文化因素的制约,一个人的名字通常都有一定的含义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明枭

    明枭

    现代人余风睡梦中穿越到古代,发现自己身处风雨飘摇的大明朝晚期,自己也成了山东一个穷困潦倒的秀才。他如何在即将来临的乱世中,拥有自己安身立命的本钱,如何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成为时代的风云儿,且看笔者为你娓娓道来...
  • 画堂娇

    画堂娇

    父母莫名生死,胞姐意外坠亡。重生时,只余年幼胞弟相依为命。寄人篱下,牛鬼蛇神缠绕,又该如何自处。低调生活,只求护着幼弟安稳长大。待日后羽翼渐丰,欠下来的债,定要你们一一偿还!
  • 与Queen B同行:将薪比薪,职场45招完美蜕变

    与Queen B同行:将薪比薪,职场45招完美蜕变

    几乎每个女孩子都梦想成为Queen(女王),因为这代表着“完美”“所向披靡”。这是个抱怨的世界,你可以抱怨遇人不淑,领导太逊,同事太假,命运里的贵人又总是无故缺席,但对不起,老天还是不会同情你!改变靠自己,职场必须要有规划,而你要做的就是认清自己!这是一本指导女孩子如何变得更加优秀,但却拒绝隔靴搔痒、纸上谈兵的职场“类小说”。对于身涉职场的小女生而言,不会有比从自己“闺密”口中言传身教更让她们感觉亲切又易于接受了。职场可以无朋友,但不能无导师!现实总是残忍的,有时候,你真的需要被骂醒!来吧,“完美闺密”QUEEN B的毒舌嘴巴,会让你在最短的时间内化蛹成蝶,45招见证“薪”奇迹!
  • 替嫁傻妾

    替嫁傻妾

    新婚之夜,新娘娶错!新郎震怒!美男疯癫告白:北堂弦孤冷:本王曾忘了你,可你又让本王记起,让本王眼里只有你,夕儿你是毒药,令我致命,却戒不掉!七夕嘲弄:我是毒药,解药在那边对你笑,找她去吧凰子渊不羁:七夕,跟爷走,小爷天天带你下河捉鱼,上山射鹰,许你自由逍遥。七夕叹息:可我想要荣华富贵金步摇北堂云痛苦:七夕,为何你总是对我忽冷忽热,这般有成见冷漠无情?七夕纠结:因为你长了一张让我又爱又恨的破脸北堂烈怒吼:你是骗子小偷负心女,欺骗我三哥感情,偷走我的心,负了我六皇叔的等待七夕冷笑:你三哥差点没玩死我,你天天找我麻烦,你六皇叔就是个悲剧夜空忧郁着:笨蛋七,你要对我负责,以前你总是欺负我,调戏我,害得那些女人没人敢要我安七夕囧了:哥们,虽然你长的很像我穿前的外国友人,但我很爱国,不接受洋货,伪的也不行!
  • 懒女怕缠郎

    懒女怕缠郎

    推荐青青的新文《总裁的宅妻》常言道:烈女怕缠郎,但莫望月却无奈地发现,懒女更怕缠郎。她确信自己是一名平凡女,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她的人生中唯一不算平凡的地方便是:她是一名穿越女。但大家不要指望她能指点江山,建功立业,她是懒女一枚,足智多谋一词今生与她无缘;更不要期望她能迷倒一大片的美男俊公子,因为她既没有惊世才华,亦不称花容月貌,还很懒。莫望月的至理名言:能躺着,就不坐着;能坐着,就不站着。可是,万万想不到,这样的她,也能引来“缠郎”。因此,在打盹儿之余,她还不忘作一个望天无语的表情。【精彩花絮】永州四公子:王锦安、南宫泽、应无求、宫湛海。宫湛海眼中含笑,盯着坐在对面打盹儿的女人,亦真亦假地道:“望月,我们成亲吧!”原本快入睡的莫望月头皮一麻,坐直了身体,“公子。”宫湛海:“嗯?”莫望月:“我无才无貌。”宫湛海:“还有吗?”莫望月:“我很懒。”宫湛海:“我知道。”莫望月:……王锦安与应无求闻言,互看了一眼,异口同声地说道:“望月,你不要嫁他,嫁我,我比他有钱。”从椅子上站起,准备走开的莫望月脚一软,直接坐到了地上。宫湛海温和一笑:望月,有没有摔疼?王锦安黑着一张俊脸:女人,连路都不会走,你长没长脑子?应无求轻轻一笑,摇了摇头:望月,我知道你迷糊的样子很可人,但你也不必做到如此地步,来讨我欢心,呵呵……最后赶来的南宫泽看也不看她一眼:女人,快给我滚起来,少在那里装可怜!莫望月满头黑线地自地上站来,想着,我怎么这么倒霉,遇到这几个神经病。随之望天无语中……本文继续青青的暖文风格,温馨清水,慢热,中间会有感情纠葛,结局一对一,喜欢的亲们收藏+投票,还可以送偶几朵花花、钻钻的,嘻嘻……****本故事纯属虚构、禁止模仿!****@领养榜@女主:望月——由【quswicky】领养宫湛海——由【elaine芦苇微微】领养(微微是个执着的孩子,呵呵!)应无求——由【浮世绝香】领养梁贤达——由【sdd860429】领养王锦安——每日更文时间:--------------------------------------------------------------------青青作品链接:《总裁的平凡妻》(完结V文)《杨柳相约》(完结免费文)
  • 爱情逃不过的三个字

    爱情逃不过的三个字

    爱情本来并不复杂,虽然它笑靥如花,但里里外外不过三个字,不是“爱你”、“我恨你”,就是“算了吧”、“对不起”、“你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