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用余数分析法对知识进展作用量的估计。知识的进展虽然对资本主义经济增长有着重要关系,但丹尼森说他无法直接估算知识进展的贡献。据他说,由于按照目前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民收入的统计方法,无法反映生产新的或更好的最终产品的质量上的改进,所以根据国民收入的增加而计算出来的生产率的增长,不能反映研制新产品等方面的技术知识和管理知识的进展对于一个国家改善生活水平和满足国防等公共需要方面所作的贡献。丹尼森是把知识进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为“剩余”估算出来的。所谓“剩余”,也叫余数,是指国民经济中得不到明确解释的增长部分,即从经济增长率中减去所有可指出的增长因素作用后剩下的余数,如1929—1957年的经济增长率为2.93%,其中资本变动因素的作用为0.43%;劳动力因素变化的作用(调整后)为1.57%;在单位投入—产出比例变化所致的部分中,企业规模、投资方面的因素的影响作用为0.34%,最后就剩下了0.59%这个不知因何因素作用而来的余数。丹尼森把这个余数归于知识的进展和应用的影响。
4.对教育的经济贡献的估算
丹尼森所采用的余数分析,尽管能使剩余的部分事出有因,得以解释,但是知识进展和应用与教育密切相关,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是教育的结果,由此而对经济增长作出的贡献可以被认为是教育的间接效益。这就是说,丹尼森在再次遇到无法解释的困难之时,实质上还是求助于教育的作用方面——这一次是教育的间接作用方面——来做说明的。
如果仍按丹尼森的假定,认为这0.59%中也有3/5来自教育的影响,则全部来源于教育水平提高作用的经济效益将约为0.67%+0.59%×3/5=1.02%。也可以这样说,全部教育水平提高这个因素的作用,在全部国民收入年增长率2.93%中的比例为1.02%÷2.93%=35%。从这个比例数值中可见,教育的经济贡献是很大的。
EconomicGrowthofNations:TotalOutputandProductionStructure
《各国经济增长》
〔俄〕西蒙·史密斯·库兹涅茨(SimonSmithKuznets)
华文导读
20世纪30~40年代是现代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时期。在该时期,对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作出突出贡献的主要有费夏、C.克拉克、赤松要、里昂惕夫和西蒙·史密斯库兹涅茨等人。18世纪中叶之后,工业部门在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进下突飞猛进,服务部门也有较大扩展。在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时期,工业部门衰退,而服务部门在经济中开始占具明显优势(从统计学上体现)。于是,人们开始回忆起17世纪中期配第的朴素思想,如新西兰经济学家费夏以统计数字为依据,再次提起配第的论断,并首次提出了关于三次产业的划分方法,产业结构理论开始粗具雏形。
《各国经济增长》一书是在统计资料的基础上,对各国经济增长的特征与原因进行的比较研究。全书共分为7章。库兹涅茨首先探讨了现代经济的高增长率的特征及主要原因。紧接着,他从截面材料与长期趋势分析两个方向,分别探讨了现代经济增长过程中,生产的产值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的变化特征。最后,他对全书进行了概述,并对现代经济总体的高增长率与生产结构的高改变率间的相互联系进行了讨论。全书对现代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数量特征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总结了一个有丰富内容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趣味延展
西蒙·史密斯·库兹涅茨于1901年4月30日,出生在沙皇统治下的俄罗斯国土上。小库兹涅茨在父母的精心照料下,在出生地哈尔科夫市度过了幼年时代。十月革命之后,他进入了列宁格勒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1920年,库兹涅茨告别故土,只身前往异邦,考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院插班学习。1923年,他获得经济学和数学两个专业的学士学位。1924年、1926年,他又分获文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受到学术界前辈的重视。美国制度经济学派创始人米切尔教授对他很赏识,把他招到自己的门下,亲自担任他的指导老师。从此,他开始了对制度经济学的研究。
库兹涅茨的主要著作有:《1870年以来美国国民收入的长期变化》、《生产和价格的长期运动》、《现代经济增长:比率、结构和扩散》、《各国的经济增长:总产值和生产结构》等。
库兹涅茨在西方经济学家界有着重要的影响,他在经济周期、国民收入核算和经济增长等研究领域里具有一定的学术成就。但是作为一个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库兹涅茨不可避免地带有资产阶级的局限性,他对经济增长的研究并未揭示资本主义发展的实质和动力,他为资本主义所做的辩护是我们应该予以揭露与批判的。
该书所采用的分析方法给后人利用统计资料研究经济增长提供了全新的有效的方法。《各国经济增长》是美国经济学专业的必修课程。
理论精读
1.人均产值高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生产率的高增长率
库兹涅茨认为,作为现代经济增长突出特征的人均产值的高增长率,主要起源于生产率的高增长率,即单位投入产量的高增长率,而不是要素投入的高增长率。他证实按常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计量的投入,在人均产值的增长中,至少有8/10来源于生产率的增长。由于现代人均产值的增长率比早先时代的高出很多,所以生产率的高增长率同样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特征。
物质资本投入的上升,如以资本回报率在总收入中所占的份额来衡量其增长,则其上升的百分比很有限。资本回报率在总收入中所占的份额,在长期过程中已从超过40%下降到20%。此外,更为重要的是,资本存量的增长率已低于产值的增长率。
劳动力与资本质量的改进是生产率的高增长率的主要原因,它们大都能归因于科学的进步。科学知识在有用发明形式上的组合与它的有效利用形成的种种工艺技术革新,以及由这种发明革新造成的新的生产部门的产生与高速发展,是生产率高速增长的有力支柱。
2.人均产值和总产值的高增长率是现代经济增长的突出特征
在库兹涅茨看来,现代经济增长是指18世纪后期以来,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广泛的社会结构与思想意识的变化,由科学发现、技术革新及其在经济生产与人类福利上的系统应用和迅速扩散推动的人均产值或总产值的持续的长期的增长。现代经济增长的突出特征是人口、人均产值与总产值的高增长率。
在库兹涅茨看来,经济增长率随时间的推移表现出的加速或减速的长期趋势,总的印象是在各国间并不存在共同的模式。因此,反映现代经济增长的经验肯定也是多种多样的。另外,他指出,虽然对一国经济的细分部分不典型,但对总体而言,不管是总产值还是人均产值,都没有出现过增长减速的趋势,这却是典型的。究其原因,他认为是由于有比平均增长率增长得更快的新兴部门的加入给整个经济的增长率所带来的支撑作用造成的。
库兹涅茨还指出,除了一个方向的长期趋势以外,在好多国家都能够看到1918—1925年间的产值、人口及若干经济组成部分的增长率的长期波动。就总产值与人均产值来说,那次波动的幅度相当大,最高的增长率要比最低的高两至三倍;就人口来说,波动幅度则要小得多。
在现代经济增长中,劳动力结构的变动趋势与每一个工人产值的部门间不等量变化、产值部门份额的差异,并不包含与生产资源的部门份额也会有相似差异的意思,因此有必要对生产资源部门份额进行单独的考察。库兹涅茨将这项考察集中于劳动力的部门份额,并且得出结论:劳动力的生产结构的转移,也如同产值结构的转移那样,远比老牌国家在现代化以前几个世纪内必然发生的转移快得多。
3.现代经济增长中产值结构的变动趋势——速度与幅度
库兹涅茨指出,在现代经济增长过程中,经济总量的高增长率是与各产业部门在总产值及总资源使用中比重变化的相应加速相联系的。生产结构变动的高速度与大幅度是现代经济区别于过去时代的重要特征。假如不能理解与衡量生产结构中的变化,是很难理解经济增长的。
(1)生产结构的三个主要部门。
库兹涅茨把生产结构区分为三个主要部门,即包括农业、渔业、林业与狩猎业等细分部门的A部门;包括矿业、制造业、建筑业、电力、煤气和水、运输、仓储和通信等的I部门;包括商业、金融、保险和房地产、住房收入及各种个人的、专业的、文娱的、教育的和政府服务的S部门。
(2)总产值中的部门份额的长期变动趋势。
库兹涅茨根据13个发达国家的统计资料指出,总产值中的部门份额的长期变动趋势是:在现代经济增长进程中,A部门的份额明显下降,从开始几十年的40%以上,下降到近年来的10%以下;I部门的份额明显上升,从开始几十年的22%~25%,上升到近年来的40%~50%;S部门的份额微微地并非始终如一地上升,尽管作为例外的美国、法国与加拿大在某种程度上有较显著的上升。这些趋势不论按当年价格还是按不变价格计算都能看到。
(3)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的比较。
库兹涅茨把这些发达国家的材料和它们进入现代经济增长以前的资料,与几个能取得长期记录的欠发达国家的资料进行对比后认为:第一,在过去一至一个半世纪的时期中,伴随着人均产值国际差别的逐渐增长,生产结构的国际差别至少在A部门份额方面明显拉大,从各比较国家初始的占40%~70%,变为现在大多数发达国家中的A部门份额远低于10%和在某些欠发达的大国中占60%、70%;第二,人均产值的加速增长是随着生产结构的同等显著的加速变动同时发生的。过去125年间,A部门份额从40%以上下降到10%以下的下降速率,是老牌发达国家现代经济增长以前几个世纪所观测到的速度的好几倍。大多数现在的发达国家在11~19世纪里的下降速度也只有60%、40%。
4.总体高增长率与结构高转换率的联系
在库兹涅茨看来,根植于知识与技术革新的大规模应用的人均产值和生产率的高增长率,在现代时期是与生产结构的高转换率历史地、逻辑地联系在一起的。库兹涅茨认为,在满足需要的先后次序与充分满足这两方面考虑的消费者的需求结构,是以对各类商品供给的丰富水平具有不同的反应为特征的。假如消费者需要结构对保证消费品增加供应的不同制度条件是持续的并大体不变的,则人均产值的增长率越高,消费者需求结构的改变也就越大:从在人均产值较低水平上的“必需品”范围移向在人均产值较高水平上的“高档”商品的“奢侈品”范围。并且,伴随“新产品”的技术革新而来的生活条件的改变,也造成新的需求压力。而需求结构的高改变率是生产结构的高改变率的一个重要原因。
库兹涅茨还指出,各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差异的扩大,改变着各国间产品生产上的比较优势,由此造成的进、出口结构变动,促使一国产出结构的改变。一般来讲,对外贸易和比较优势改变的程度是国家规模的反函数,较小的发达国家对外贸易比重的上升,往往是其生产结构的高改变率的主要原因。
在库兹涅茨看来,生产结构的改变率与人均产值的高增长率的联系还体现在和生产结构的高速改变相伴随的新知识的大量应用与有用知识和科学储存的进一步增长之间的联系,以及有用知识储存的高增长率与按人口平均产值和生产率的高增长率之间的联系上。因此,作为现代经济增长特征的人均产值和生产率的高增长率、生产结构的高改变率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也可以在有用知识的广泛应用与其储存的高增长率的相互推进的基础之上得到说明。
5.生产结构的变化会影响到经济结构
在欧洲,都市化已成为典型的现代经济增长的伴随物,而不断增大的工厂规模是都市化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但库兹涅茨强调,都市的凝集不只反映了离开农业的趋势,而且反映了非农业部门内部正在改变的结构。
经济结构的变化和人口结构,与法律和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的结构变化必然紧密联系在一起。没有社会政治的变化,现代经济增长则是不可能的。
在库兹涅茨看来,不仅生产结构在改变,经济与社会的其他方面的结构也在迅速改变,这必须看成总体增长的必要条件和可能的费用。他还指出,现代社会结构中的某些方面比以前的社会变化得更为迅速。这种非经济的非人口统计的社会结构方面的迅速变化,是发达国家现代经济增长中产生的主要问题的根源,并且也是这种增长在世界范围里缓慢展开的根源。
EconomicAnalysisofPropertyRights
《产权的经济分析》
〔美〕约拉姆·巴泽尔(YoramBarzel)
华文导读
约拉姆·巴泽尔,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毕业于希伯来大学和芝加哥大学,自1967年后,一直担任华盛顿大学经济学教授。他的研究范围包括应用价格理论、产权经济学,后来转而研究政治经济。他的最新研究是国家诞生问题,他的模型应用于中世纪的英国和法国。他在著名的经济学杂志上发表了大量的文章。1995年,他的论文被收录到英国爱德华·埃尔加(EdwardElgar)出版社的“20世纪的经济学家”系列中。他的著作《产权的经济分析》(剑桥大学出版社)已出版第2版。
《产权的经济分析》的篇幅不是很长,它以成本—收益这种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分析了产权的形成及变迁,推进了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发展。巴泽尔认为产权是一个动态的逐渐演化的过程,产权改革在短期内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这是因为产权改革依赖于自由的经济主体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
《产权的经济分析》第1章简要介绍了巴泽尔的产权经济分析的模型。第2章是对政府价格控制行为的分析,比一般的福利分析更为深刻。第3章是对租佃合同、工资合同、分成合同的产权分析。第4章是对企业组织规模的分析。第5章介绍了权力的形成与变动。第6章以巴泽尔自己的理论分析了奴隶制这种曾经的制度,他关注的是奴隶制度为什么会消失。第7章讲的是对产权的限制问题。第8章讲的是产权与非市场机制配置的关系。第9章介绍了产权理论在其他方面的运用,如反垄断、盗窃、发明、价格信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