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盖蒂得到了一点启迪,他一直认为交通是这块狭小油田的死结,现在这位员工想出使用小一号工具挖井,那么也可以考虑使用小一号的铁路作为通向这块地的交通工具!于是,他顺着那位提建议的员工的话意说:“刚才那位员工的主意实在太好了!如果大家能找到人设计和制造出小一号的工具,我们公司就能下手在这块地开采石油。当然,接着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怎么使用小一号交通工具把那里的石油运出来,请大家出些点子。”
保罗·盖蒂这么一说,鼓励了员工们动脑筋、想办法。大家都是与油田打交道多年的实践工作人员,既知道挖井采油的方法和难处,又练就了各种克难制胜的本领,各人总有不少经验和体会。为此,大家畅所欲言,把自己的看法谈出来,你一言我一语,由小一号挖井工具谈到小一号铁路和火车问题,进而谈及找谁设计、制造这些工具的具体方案。
众人拾柴火焰高,经过保罗·盖蒂的一番激励和鼓动,员工们为开发森林里那块含油丰富的小油田找到了一个完善的答案:用小型铁路和小型器材进入那块油田。
1927年2月21日,盖蒂石油公司终于在那块地上挖出了第一口井,后来接二连三地挖出数口井,每口井都产出了巨量的原油,每天产油17 000多桶。从1927年至1939年间,这块油田为保罗·盖蒂赚了数百万美元。
这就是团队精神的真实写照!
配合有时是无声的默契
人与人之间的配合,不仅需要行动上的配合,也需要意识上的配合,意识的配合就需要你了解对方的内心思想,也只有倾听了对方的心声你才能与对方配合,因此,倾听是人与人相处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每个人都希望被人了解,急于将自己的优点表现出来,却疏于倾听,太多的人聆听的目的是为了自己获益,根本不是想了解对方。这样的人往往很难与人配合。还有些人总是希望以自己的经验来了解别人的作为,把自己的经验强加在别人身上,这种人总会觉得别人不了解自己。
和谐配合是一种最美的旋律,正如人与人之间交往也要追求一种和谐美,交谈时要配合对方谈话的重点一起进行,似乎是两人在同奏一曲协奏曲,以达到心灵的配合。
而在交谈中往往有人会忽视这一点。小李就是这样,他平时最注意和自己公司的同事搞好关系,也经常看一些社交方面的书,他知道,在人与人交谈时不能自吹自擂,也不能夸夸其谈,唱独角戏。尽量少说话,而让对方多谈谈他感兴趣的事。
小李照书中建议行事,当他和同事单独在一起谈话时,每次谈不了几句,对方就会停下来,然后便是一片沉寂,接下来为了打破那种尴尬的气氛,对方只有起身告辞了。但小李也茫然了,不知何故。后来他的同事私下议论说:“小李这个人好阴险,每次跟他谈话时他都一句话不说,专门听你说,自己的思想一点都不暴露。”这样就使同事们对他产生了误会,都不主动与他交谈了。
小李的失误,就在于因为他光学会了让别人多说,自己只当一个倾听者,而不善于配合别人谈话。只有在别人跟你谈话时多配合别人,适时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才能使你们的谈话愈谈愈欢。这也是一种交谈的技巧。
有位母亲曾抱怨:“现在孩子从来不肯听我说话。而由于孩子不肯听我说话,所以我也就不了解孩子。”
这位母亲不愿意听孩子的心声,只知道在孩子面前喋喋不休,只用自己的观点去揣摩孩子的内心世界,所以才不能理解孩子的心。这样的思想在当今社会人的心中是普遍存在的。
配合需要彼此的默契,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若要达到心有灵犀的配合,那就要将心比心地倾听,通过言谈来了解一个人的观念、感受与内心世界。将心比心和同情有些差别,同情里含了判断与认同。人际关系中也需要一份同情,但是却很容易使对方产生一种依赖心。将心比心也并不完全代表赞同,而是指真正从内心去了解对方的感情和心理世界。
倾听是为了心与心的深刻理解与交流。有专家估计,人际沟通中仅一成的内容是通过语言来进行的,三成以上取决于语调与声音,其余六成则是靠肢体语言。所以在将心比心的倾听的过程中,不仅要做到耳到、心到,更要用心灵去观察、体会,这种无声的默契将让彼此的配合达到一种近乎完美的境界。
当你能将心比心地去倾听他人说话时,便可以满足对方精神上的需要,对方也就愿意配合你的行动,这时你才能集中精神去解决问题或发挥影响力。
真诚配合源于相互尊重
目前,企业管理逐步由以物为中心的刚性管理,走向以人为中心的柔性管理。通俗点说前者以规章制度取胜,后者以奖励鼓励见长。
其实,员工之间要想实现有效协调,也必须懂得将“柔性”与“刚性”在工作中相结合。
“柔性”工作方式的第一步就是学会彼此尊重。举一个例子。不少人常常感叹:现在企业中快乐的员工越来越少,究其原因,其实是因为员工之间缺乏应有的尊重。许多员工努力工作,却很难得到其他人的认同。试想,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又怎么会有好的工作效率呢?
当然,要使员工的工作有条不紊、切实有效,固然需要清楚自上而下的利益关系,让处于不同位置的人,在发挥自己作用的同时,有一个相应的回报。但让员工之间建立良好的配合关系,取得相互尊重,更是必须要做的。
马来西亚的华商郭鹤年的管理经验,就是把严格标准与情感投资相结合,以法服人,以情感人,把“家和万事兴”的家训奉行于企业,在公司创造一种家庭式氛围,公司成员之间互相尊重。
郭鹤年认为,经营管理不能只靠制度,更重要的是靠人。只有公司上下有效沟通,合作共赢,才能调动每个人的才能,发挥其最大潜能。
工作本身应该是有趣、充实、让人激动的,这些都必须以人们彼此尊重、有效协调为前提。乐趣意味着挑战,同时也意味着工作上的成长、自由和成就。尊重总是相互的,适当充分的尊重还能赢得彼此责任上的回报。员工因为责任而拥有对企业的一种使命感,他们必然会充满干劲。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人类动机的理论》一书中,阐述了人类生存五大需求层次理论,其中第四层就是地位和受人尊敬的需要,这是人类维护人格的起码要求。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协调,只有建立在彼此尊重的基础上,才能产生“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的良性循环。
《第五项修炼》一书,给管理者提供了超越混沌、走出杂乱、以人为尊、再造组织的指引。很多时候,懂得欣赏,既是一种享受,也是一项核心的修炼。这里所说的“欣赏”,是对他人能力和成就的欣赏,也包括对自我超越的欣赏。人自赏容易,欣赏别人则很难。但是,如果学会让员工之间相互尊重与欣赏,也就迈出了有效沟通的第一步。员工懂得相互欣赏,在欣赏中互相激励提高,是员工有效沟通的不可或缺的关键的第二步。
每一位管理者都不能吝惜自己的语言。真诚地赞美员工,是促使彼此有效沟通、正常交往和更加努力工作的最好方法。每一个员工都希望得到来自上级的称赞,这种称赞实际上也是对员工工作成绩及其能力的一种承认。工作中,你会惊奇地发现,小小的关心和尊重会使员工和你的关系迥然不同。
假如你的员工今天气色不好,情绪低落,你如果适时问候,表示关切,他一定会心存感激;如果你让你的员工感受到你对他的真诚的欣赏,你们的关系就会有效协调。正所谓投桃报李,他一定会以极大的忠心和热忱来回报你。
管理者适时适度、恰到好处的鼓励不仅可以使员工信心大增,备受鼓舞,而且可以更加促进彼此关系的有效协调,上下级之间拧成一股绳,互帮互助,推动企业的高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