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6700000006

第6章 修身篇(5)

机动见杀机,念息见真机

原文:机动的,弓影疑为蛇蝎,寝石视为伏虎,此中浑是杀气;念息的,石虎可作海鸥,蛙声可当鼓吹,触处俱见真机。

译文:有心机的人,能把杯子中的弓影看成是蛇蝎等毒虫,容易把伏着的石头当成是蹲着的老虎,内心中充满了杀气;心无杂念、心平气和的人,能把凶恶的石虎当成是温顺的海鸥,把聒噪的青蛙叫声当成是乐曲,能在自己接触到的东西中看出它的真谛。

解读工于心计的人,因为自己心机很深,所以往往在看待他人他事的时候,也是百般揣摩,猜忌怀疑。疑神疑鬼,总怀疑别人对他使诈,怀疑别人有不良居心。三国时候的曹操就是一个心机深重,疑心病非常严重的人。他一生之中杀人过多,所以总是怀疑别人要谋害他。为此他告诫身边左右服侍自己的人,在自己睡着的时候千万不要靠近,因为自己喜欢在睡梦中杀人。他为了使这个说法更加可信,某天他装睡,故意杀死一个想为他盖被子的侍者。他还一番做作,假装不知道,等别人发现时,他假装伤心大哭,厚葬了这个侍者。这一来大家都知道曹丞相好梦中杀人,因此没人敢在他睡着的时候靠近了。

他的疑心病对于自己的儿子也不放过,自己的亲生儿子他也怀疑猜忌。曹操曾有一位非常聪明的儿子,名叫曹冲。有一个非常出名的故事“曹冲称象”,说的就是曹操的儿子想出一个非常巧妙的方法称出大象的重量。这位天才儿童曹冲寿命不长,没有成年就夭折了。曹冲死后曹操非常伤心,因为曹操一直很疼爱这个孩子。曹操的其他儿子曹丕等人劝父亲不要伤心,人死不能复生,保重身体要紧。结果曹操说:“你们的弟弟死了,是为父我的不幸,却是你们的大幸。”对于自己的亲生儿子,他也不忘怀疑猜忌。曹操有头疼的毛病,总是治不好,为此他非常烦躁。华佗是当时非常有名的医生,曹操让华佗为自己看病,华佗说要彻底根治这毛病,需要用斧子把头劈开,之后再把头缝好。曹操一听非常恼怒,认为华佗是存心想害死他,于是他就把华佗杀死了。杀死华佗,曹操的头疼病也就没人治了。

心乱静中乱,心静乱中静

原文:扰其中者,波沸寒潭,山林不见其寂;虚其中者,凉生暑夜,朝市不知其喧。

译文:内心充满困惑迷惘的人,即使处在寒冷的深潭之中,也会感到波涛沸腾翻滚,处在深山老林中也无法感觉到寂静;心中没有杂念的人,在酷热的夏夜也能感觉到清凉,在嘈杂喧闹的街市也感觉不到嘈杂与喧嚣。

解读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心中没有杂念困扰,自然心平气和。平心静气去看待人与物,则许多令人烦躁的事情中也能发现一些美好。小周新搬了家,住在三楼。每天晚上,他都能听到楼上的人家拉琴。那琴声简直是“呕哑啁哳难为听”,每次那琴声响起,小周就像被上刑一样难受。就像人们说的,不想听就找块棉花把耳朵堵上,小周真正这样实践了。每晚那琴声响起时,他就找了棉花塞住耳朵。但是这样不行,他依然还是能听到那让人心烦不已的琴声。他又想了别的办法,例如耳朵中塞上耳机听音乐,或者是放大电视的声音,但是那琴声仿佛有穿透力,总是能很成功地搅扰小周。小周想现在的家长,真是只顾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了,也不顾及一下邻居的感受。本来他是不打算去说的,就这样忍着算了。可是他忍耐了一段时间,实在忍耐不下去。于是他决定去楼上交涉,请他们家长想想办法,不要每天准时准点扰民。当小周敲开楼上的房门时,他发现楼上原来只住了一个老人。看样子这个老人年龄很大,她头发花白,皱纹很深,不过样子很慈祥。她笑眯眯地请小周进屋,客客气气请小周喝茶。这样一来,小周不好意思说什么了,和老太太聊了一会天,他了解到老太太只有一个女儿在外地工作,老伴早已经去世。老太太因为独自一个人住,感觉很无聊,所以她学琴自娱。小周坐了一会儿就告辞了,对这样一个孤独的老人,他实在不好意思说请她不要拉琴了。他决定忍耐算了。但是自从那晚他了解到老太太的情况后,再听那琴声,他突然发觉那琴声也不是那么不可忍耐。他渐渐能从那琴声中听出老太太的琴拉得越来越好了。

欲重吾生苦,性真吾生乐

原文:羁锁于物欲,觉吾生之可哀;夷犹于性真,觉吾生之可乐。知其可哀,则尘情立破;知其可乐,则圣境自臻。

译文:被自己的物欲束缚的人,会感觉到自己的生命很可悲;悠游在自己纯真本性中的人,才能发觉生命的可爱。知道被物欲束缚很可悲,那么世俗的情怀就可以消除;知道葆有纯真本性很可爱,那么崇高神圣的境界就会来到。

解读苏东坡有首词叫《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词中所写,能引起很多人共鸣。很多人每天忙忙碌碌,却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忙什么。如果可能,相信许多人都想抛开一切,沉浸在自然之中,自由自在过生活。这当然只是一种理想,正因为它不容易实现,所以才令人们想起来时非常向往。虽然抛开一切羁绊不可能实现,但是适当减少生活中的种种束缚是可以实现的。仔细想来,其实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是可以不做的。如果人们能适当减少自己的欲望,那么人生的负担与羁绊也就能减少许多。减少自己的物欲,葆有自己的真正本性,人生会快乐许多。

非粗无以精,非雅不免俗

原文:金自矿出,玉从石生,非粗无以求精;道得酒中,仙遇花里,虽雅不能离俗。

译文:黄金是从矿石中提炼出来的,玉石是从石头中产生的,可见没有粗糙就不能获求精细;从喝酒中领悟道理,在花丛中遇见仙人,即使是高雅的事物,也不能完全脱离世俗。

解读珍贵的黄金,精美的玉器,历来是人们想拥有的东西。人们欣赏它们的华美,感叹它们的珍贵,同时却容易忽视它们曾经历的磨砺。黄金并非生来就是如此光灿灿,玉石也并非生来就是如此精美。无论是黄金还是美玉,都曾经历一番锤炼,才变得如此珍贵华美。人也是如此,要想摘取成功的果实,必先经历一番磨砺。无论是哪行哪业,要想取得成功,都需要经过刻苦磨砺。

梅兰芳是我国非常有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他在舞台上挥洒自如,往往一场戏唱下来,满堂喝彩,观众非常喜欢他的表演。虽然梅兰芳的表演给人带来很多快乐,使人们感觉轻松愉悦,但是他的学戏过程却是极其不轻松,吃过很多苦,受过许多磨炼。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句道白,一招一式,一个眼神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学戏要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一天都不能松弛。学生哪里做得不好,老师就是一顿狠打。每天早晨天刚亮就得起床,每个动作都得反复练,天天重复练。就是这样刻苦练习,才有了舞台上光彩耀人的梅兰芳。

善于操身心,收放吾自由

原文:白氏云:“不如放身心,冥然任大造。”晁氏云:“不如收身心,凝然归寂定。”放者流为猖狂,收者入于枯寂。惟善操身心者,把柄在手,收放自如。

译文:白居易说:“遇到事情放松身心去做,成败得失听凭自然。”晁补之说:“遇到事情要小心谨慎,这样能坚定信念不松弛。”放任身心容易使人陷入猖狂,事事约束身心容易使人陷入枯朽寂静。只有善于控制自己身心的人,才能自己掌控自己身心,做到收放自如。

解读自己做自己的主人,放松与收敛全在自己掌握之中。遇到事情束手束脚不好,遇到事情一味放纵自由也不好,这两种态度对于处理事情都是有利也有弊。把这两种方式结合起来使用,处理事情就能做到收放自如了。做人太过放纵自己,把握不好尺度就可能变成狂妄放肆之人,惹来世人厌恶;做人如果过于约束自己,也可能变得枯燥乏味,孤僻不合群。因此无论是做人还是处理事情,都需要有把握自己身心的能力。何时放松自己身心,何时收敛自己言行,全在自己掌握之中。

大哲学家黑格尔有一篇文章《马车声》这样写道:“一天上午,父亲邀我一同到林间散步,我高兴地答应了。父亲在一个弯道处停了下来。在短暂的沉默之后,他问我:除了小鸟的歌唱之外,你还听到了什么声音?我仔细地听,几秒钟之后我回答他:我听到了马车的声音。父亲说:对,是一辆空马车。我问他:我们又没看见,您怎么能分辨出是一辆空马车?父亲答道:从声音就能分辨出是一辆空马车。马车越空,噪音就越大。后来我长大成人,每当我看到口若悬河,粗暴地打断别人的谈话,自以为是,目空一切,贬低别人的人,我都感觉好像是父亲在我耳边说:马车越空,噪音越大。”过于放纵自己,如果没有深厚的知识积累与高尚的道德修养,很容易变成黑格尔文中所说的那种目空一切、放肆不羁的人。

理寂则事寂,心空则境空

原文:理寂则事寂,遣事执理者,似去影留形;心空则境空,去境存心者,如聚膻却蚋。

译文:事理与事物共存,事理不存在那么事物也跟着消亡,想舍弃事物而保留事理的人,就像是要去掉影子而保留形体那样不可行;人心虚空那么环境也跟着虚空,想排除环境影响保留内心空虚宁静的人,就像是一面聚集腥膻的东西一面又想驱除蚊子苍蝇一样。

解读从哲学上来说,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许多哲学家争辩不已的基本问题都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也可以说是事物与事理的关系问题。有些哲学家主张物质决定意识,有些哲学家认为意识决定物质。无论是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物质,两种观点都是将物质与意识放在一起来研究的。事物与事理的关系,人心与环境的关系,可以说就是在阐述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认为遣事执理者,是在去影留形,也就是把事物比作影子,把事理比作形体;认为舍弃环境保留虚心是聚膻却蚋,也就是把环境比作蚋等虫子,把存虚心比作聚集腥膻之物。这种观点虽然强调了事物与事理不可分开、心与境不可分,但是实质上是在强调精神性的东西更实在,更具有决定性作用。这种观点更加看重个人的修为,更强调人的精神、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积极作用。

无心不必观,物一何须齐

原文:心无其心,何有于观?释氏曰:“观心”者,重增其障;物本一物,何待于齐?庄生曰:“齐物”者,自剖其同。

译文:心中没有任何杂念邪思,又有什么必要观察自己内心、反省自己的行为呢?佛教说的观察反省,实际上为自己修行又增加了一层障碍。天地万物本来就是一体的,又有什么必要重新划为一体呢?庄子所说的消除万物差别,实际上是分割了本来是一体的万物。

解读观察反省就是要时时扫除心中尘埃,使得心空无一物,一尘不染,保持本来清净。唐朝时,神秀和慧能在同一个寺中修行。某一天,五祖召开弟子大会,要选择接替他的人,使这个人成为禅宗第六代祖师。五祖大弟子神秀写了一首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惠能听到后称赞好,又说虽然好还没有彻底了。慧能说自己也有一首偈,请别人帮他写出来。慧能念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众人听了这首偈,都惊叹不已。通过这首偈子表现出慧能的领悟比神秀高,慧能对佛教教义领悟更为深刻。五祖传授慧能佛法,慧能为逃避神秀的迫害就逃到了南方修行。慧能说心中本来就是空无一物,那又怎么会沾惹尘埃呢。庄子的齐物论,认为天下万物本为一体,是非、生死、寿夭没有本质区别,物我彼此之分没有必要。万物本来是一体,也就没有必要再强调使得万物整齐划一。强调要使万物整齐划一,那么就在无形中承认万物存在差别,正因为有差别所以才有齐的必要。

机息见风月,心远无尘迹

原文:机息时,便有月到风来,不必苦海人世;心远处,自无车尘马迹,何须痼疾丘山?

译文:心中阴暗奸诈的念头消失时,就会有明月清风到来,从此不再为人世间的烦恼痛苦;心胸开阔、心境远离尘嚣,自然没有车马行过的喧嚣繁杂,何必非要偏爱山丘而隐居山林之中呢?

解读心机深重的人,其实生活得很不自由。心机深的人往往疑心很重,以己度人,常会对别人的言行举止反复揣摩。自己心中多诡计,常疑神疑鬼,这样活得很累。心中常怀着若干心事,耗心费力,也不利于身体健康。更何况人虽然善于使心机,又怎么能比得过天。机关算尽未必能获得幸福,算计得了他人,算计不了天地。个人无论怎么样聪慧多智,毕竟智力有限,有时候费尽心机结果也未能如自己心愿,枉费了心机而已。

唐玄宗时期,李林甫受到皇帝的信任。李林甫其实是一个奸诈的人,他口蜜腹剑,说话时尽是甜言蜜语,使听的人都以为他是好人。其实他心中却怀着一肚子害人的诡计,他奉承得玄宗高兴,自己趁机会捞取各种好处。他家中极其奢华,各种财物堆积如山,府邸豪华奢靡。他因为自己好对别人使诈,所以常怀疑别人要来害他,每天出门提心吊胆,有若干人保护还不放心。每当夜晚休息时,他总怕别人来刺杀他,所以有时候一个晚上要换好几处住所。就是他的家人,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哪里睡觉休息。这样整日生活在提心吊胆,预防猜忌别人当中,即使物质生活极尽奢华,也不见得快乐。心总悬着,自己对着自己都不能坦然相处,这样的生活着实累人。

富贵德中来,自舒徐繁衍

原文:富贵名誉,自道德来者,如山林中花,自是舒徐繁衍;自功业来者,如盆槛中花,便有迁徙废兴;若以权力得者,如瓶钵中花,其根不植,其萎可立而待矣。

译文:一个人的功名富贵,如果是从道德修养中得来的,那就像在山林中生长的花,自然绵延不绝地繁衍生长;如果是从建功立业中取得的,那就像花园中以及花盆中生长的花一样,会随着移植、搬动的变化而枯萎或茂盛;如果是以手中权力抢夺而来的,那就像插在花瓶里的花一样,由于根部不在土中,不久就会枯萎。

解读虽然说荣华富贵转头空,可是荣华富贵确实有其不可比拟的吸引力。古往今来多少能干杰出的人才,为取得荣华富贵付出了极大代价。他们当中有些人并不是贪恋荣华富贵,之所以执著于荣华富贵,是因为取得富贵,光宗耀祖,也是个人能力的一种象征。这种能力又分为几等,一种是强取豪夺、仗势欺人的能耐,一种是纵横天下、建功立业的能力,还有一种是以德服人、以德服天下的能力。

同类推荐
  • 老子与道家学派

    老子与道家学派

    本书对道家思想进行了概说,并介绍了道家哲学的代表人物和道家思想的精髓及历史上的显现。
  • 沉思录

    沉思录

    本书由古罗马唯一一位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安东尼所著,是一本写给自己的书,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写成的。它来自作者对身羁宫廷的自己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种冷静而达观的生活。这本书是斯多葛学派的一个里程碑
  •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研究以意逆志诠释学的开创、拓展、限定、转换与重建的历史,力图重返中国传统视野寻求其汉语诠释学的特质,并总结其诠释学方法效应以实现中国现代文艺基础理论创新。源于儒学主题与方法的孟子以意逆志之学,奠定了汉语诠释的本体思想、方法观念与实践品质。以意逆志的汉语诠释学限定了西方诠释学的边界,开启了诠释伦理的问题意识与论域空间。以意逆志是中国传统诠释学的核心范畴与基础命题。在历代论者理解与运用的历史中出现了以意逆志诠释的种种差异,也正是在这种诠释过程中生成了以意逆志诠释学传统。
  • 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周易》

    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周易》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周易>》将《周易》的一些基本知识介绍给读者,力求能引导读者对《周易》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沉思录II

    沉思录II

    马可·奥勒留·安东尼先师、古罗马著名哲学家爱比克泰德的谈话录。此书中,作者以寻求个人的心灵自由、安宁为宗旨,主张回归内在的心灵生活,倡导遵从自然规律过一种自制,追求理想的生活。时至今日,爱比克泰德的思想对背负巨大生活压力、心灵躁动不安的现代人来说,依然具有深远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热门推荐
  • 孤星泪煞

    孤星泪煞

    因为一场无妄之灾,山庄被血洗,他成了孤儿,独自踏上艰苦的复仇之路。杀神殿,地狱式的训练,让他成为绝世高手,不但做了将军,甚至还成了武林中最神秘组织的领导者。报仇的路上总会遇上更多的事,他想抱着老婆热炕头都不行。因为,是男人,就要有责任感,有道义和担当!
  • 仙缘莲生

    仙缘莲生

    在浩瀚的银河畔,有一居所。名叫“莲居小筑”。有一天,“小筑”的莲花全部盛开了,莲香四溢,“小筑”的上方有无数的光华溢出。在“小筑”的莲池中,一朵青莲,缓缓的绽放。随着光华流转,一位身着淡绿色荷叶边下摆长纱衣,内穿白色衣裙的仙子浮立水中。身上的淡绿色纱衣随着微风拂……这朵青莲,幻化出人身后又将经历什么呢?从仙界辗转到人间,从仙子到凡人。这一切的一切,真的就是上天冥冥中的注定吗?如果是,那么青莲最后的结局又是什么呢?
  • 对症自我按摩治百病

    对症自我按摩治百病

    获得健康主要有三种途径:养生、保健与治病,在祖国医学中,能够同时发挥这三种作用的方法很多,按摩、食疗养生就是其中一种!最了解身体的莫过于自己,科学证明,手对身体具有极强的感知力,通过对经络、反射区、穴位进行按、揉、压、搓等操作,能够将这种感知传达给身体各处,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体自愈潜能。
  • 凤舞江山青宁篇

    凤舞江山青宁篇

    她是杀手界的无冕之王,一朝穿越,成为帝国的废柴太子。女扮男装,横行天下。什么?那一笑倾天下的摄政王想篡位?放马过来好了!等等,皇上下令广招天下美女,要给本太子选妃?靠!赶紧溜啊!神兽在手,重宝不愁,妖孽美男,想抢就抢!这个半路杀出的妖孽美男,本太子就选你为太子妃了!
  • 情迷异度空间

    情迷异度空间

    一本黑色封面的古老书籍,德拉科·马尔福打开后被卷入了异空间。在那里,他救出了一个魔族——雷。为了躲避追杀,雷乔装成霍格沃茨的转校生,同德拉科一起进入斯莱特林。雷的出现给霍格沃茨带来种种灾难。同时,伏地魔的新计划又和魔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千年来的秘密即将揭开。是食死徒还是英雄,是臣服还是反抗,由德拉科自己决定。
  • 圣陵妖尸

    圣陵妖尸

    这是一个围绕着渤海古国最后一代国王千年后复活传说而展开的巨大历史迷踪。清风谷的神秘守陵人,骇人听闻的渤海鬼妃,渤海古国神圣的圣陵妖尸,而古老的妖师也将会揭开他们神秘的面纱!且让我们跟随着张寻灵的足迹一起揭开圣陵妖尸的终极秘密!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妾本庶出

    妾本庶出

    宅斗、种田、爱情、雪冤、励志京城最大的扫帚星要娶亲,嫡母巧舌如簧,竟将她送入虎口。虽为庶女,可她又岂容人任意欺凌?此女,外表柔顺内心强悍,貌似单纯实则狡猾,前一世为名利忙忙碌碌,这一世,她想做的事情并不多,护着娘不被正房嫡妻欺凌,护着幼弟平安健康长大,偏偏一道圣旨令她嫁入公主府。既来之则安之,看她如何八面玲珑,舌战极品亲戚,脚踢险恶手足。只是,不论她再如何强势,却依旧改变不了丈夫面容被毁,身有残疾的事实。原本以为这一生就这般浑噩的过,却不料那冷面相公每每转身都能给自己带来无限的惊喜和错愕。——他,公主嫡子,本该是封侯拜相的天之娇子,却因为六年前一场意外,让他跌入谷底,成了皇上最避忌的人,也成了人人恐嫁的扫帚星。其实他要的不多,有她的爱,此生足矣。他求的是一个机会,一个华丽转身的机遇,亲手给她无限荣光,还有别样的完美生活……——他,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皇子,亲手将她送入他所敬佩的男人怀里,却抵不过心底的情丝蔓延。——他,恨她在自己最大的敌人身后撑起一片蓝天,到底是该将她碎尸万段,还是据为己有?◇◇◇推荐菡笑的新坑《重生之嫡女不乖》,求收藏、求包养种田、宅斗、复仇、欢喜冤家前世,她太过懦弱、太过信任他人,被心上人和至亲连手推入最难堪的境地,却原来,所有的脉脉柔情和温暖关怀,都不过是为了她不菲的财产和那个不欲人知的秘密。心碎的她,在他面前焚毁一切。自黑暗之中醒来,她竟重生到了四年前,那时,父母刚刚双亡,她刚刚踏入伯爵府,再一次,她站在了命运的转折点前。带着浓浓恨意重生的她,化身为一半佳人一半魔鬼的罂粟花,誓要向那些恣意践踏她尊严的人,索回一切……精彩抢先看:“小姐,舅夫人竟然四处诋毁您的名誉,把您说得刁蛮任性不识好歹,表小姐的缺点全放到您身上,太可气了!”忠心的丫头义愤填膺。“那又如何?”俞筱晚只是淡然浅笑,前世的她就是太过在意名声,才会处处受制于人,如今的她只想潇洒恣意地活,旁人的流言蜚语,不过是耳旁轻风。不就是怕她的巨额嫁妆流入外人田吗?她还非要将带着十里红妆,风光出嫁不可了。只不过,怎么挑来挑去,竟挑了一个跟她明显属于一类的家伙?本文复仇是必然滴,基调是温馨滴,过程是曲折滴、结局是圆满滴,男主是有爱滴,女主是表里完全不一滴,收藏了,一定不会后悔滴╰( ̄▽ ̄)╮~~~~~
  • 混血老公悍匪妻

    混血老公悍匪妻

    莫宝贝,X市行政特区海军34狮政委委员长的千金简.罗斯,某海外联合国驻X市特派国防代表她19岁,性情如悍匪,刁蛮霸道,一开始就对相亲抱着反对态度他33岁,绅士风度,斯文却腹黑,未见面就已经对她感兴趣俩人缘起相亲之事,从此一路火花带闪电当悍匪女遇见斯文腹黑男,俩人之间开启怎样搞笑的故事一切就在书中…精彩花絮一:“小四儿,去,给我一杯30年珍品茅台。”一生气就想喝酒的莫宝贝低声吼着。“宝贝,你还是喝柚子茶吧,茅台太…”罗斯准备劝教。“你说不喝就不喝啊,我老子都没有这样管我。”莫宝贝吼道。“老子?你是指春秋时期的李耳吗?他的《道德经》可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我曾经拜读过,写得非常的好,只是他为什么要管你?难道你也喜欢他的《道德经》吗?”罗斯颇感兴趣的问道。“你这个…老外,你是在讽刺我还是怎么样?”莫宝贝被《道德经》三个字给气得发抖。精彩花絮二:某父女二人针对某相亲对象进行谈论:“好男人当然要紧紧抓牢好好把握住啦,便宜了别人多可惜啊。”“好男人便宜别人怎么啦,党还教育我们要为人民服务呢,我们应该无私奉献,这么好的男人怎么能够自己独享,还是让给别人吧。”“这…宝贝啊,我说不过你,可是你总要说说为什么你就不喜欢罗斯啊,他究竟哪一点让你不喜欢了?”“没有为什么,人就看眼缘,没有眼缘的话,他再好也没有用啊。”“究竟什么是眼缘?”“眼缘就是看着对眼了,而我,只要看见他那褐色的头发和绿色的眼珠子我就觉得刺眼,你说还怎么有眼缘呢?”“那是因为他混血儿,你不是一直说不能有种族和民族的歧视吗?”“是不能啊,你看见我什么时候虐待他了吗?没有吧,老子你知道我的性格,我对于国产货品忠贞不渝,像罗斯这样的进口货,我实在难以接受,你放过我吧。”精彩花絮三:“过来。”“不要。”“听话。”“我不是遥控娃娃,听什么话?”“今夜是我们的洞房花烛夜,乖,过来。”“我很爱国,我不会堕入外国人的怀抱的。”“我已经有了中国国籍了,只是混血而已。”“那你把那绿眼珠子给我变黑,我晚上看着像狼。”“好。”某人下床,去戴有色隐形眼睛。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