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6700000033

第33章 经世篇(2)

解读晋朝张翰辞去大司马府高级官员的职务,对同郡的顾荣说:“天下纷乱不安,拥有盛名的人,想要退隐都很艰难。我本来就是乡野之人,性好闲适,早已不求一时的名望。你要好好的以你的聪明防患于未然,用你的智慧预留后路。”顾荣拉着张翰的手,说:“我也很想和你一起退隐,自在地去采拾山间的野菜,喝江河中的清水。”张翰有一天看到秋风吹起,想起吴中(江苏吴县)的莼菜羹、鲈鱼脍,说:“人生的可贵在于能够适情适性罢了。怎么能被羁留在离故乡数千里外的地方,为的只是虚名爵位?”于是叫人驾车赶回故乡,不久,齐王败亡,许多人都说张翰有先见之明。晋朝还有这样一件事,晋朝裴颇推荐韦忠给张华,张华要任韦忠为官,他却以疾病为由辞谢。别人问他原因,他说:“张华为人虚华,裴颇贪多而不满足,两人都不顾礼法依附贾后,我时时担忧他们会遭覆败,波及我,怎么可以再撩起衣裳,不知顾忌地来接近他们呢?”后来张华果然遭祸,如韦忠所预言一般。

张翰、韦忠两人不依附权贵,所以临祸不遭殃,保持了清白的人格。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是百年身。人的一生应修德养性,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当锄奸杜幸,须留他去路

原文:锄奸杜幸,要放他一条去路。若使之一无所容,便如塞鼠穴者,一切去路都塞尽,则一切好物都咬破矣。

译文:铲除奸诈凶恶的人,要给他们留下一条活路。如果使他们毫无生路,就像堵塞老鼠洞那样,把老鼠洞的所有出路都堵住了,老鼠就会把一切完好的东西都咬坏,奸诈凶恶之辈也会极力做坏事,把一切好东西都破坏掉。

解读俗话说“狗急了跳墙,兔子急了咬人”,铲除恶势力,也需要给他们留有一条生路。如果斩尽杀绝,把他们逼上绝路,那么他们就会尽一切所能搞破坏。《智囊》上讲,宋哲宗时,王安石变法失败,恢复了以前的旧制度。这时候跟随王安石变法的革新派等人遭受到严厉的打击,有的被贬官,有的被监禁起来,朝廷还把他们的名单公布出来。范纯仁叹息说:“这样下去,将来我们这些人怕是会遭到报复。”后来革新派又掌握了权力,果然对旧党的处理也非常严酷。对敌人过于严苛,那么一有机会敌人也会反过来更加凶狠地报复。

吕公孺在永兴当太守,部队要迁移,这时候有一些士兵因为当兵太久了,非常思念家乡。于是这些士兵举起武器要打开关门,没有成功,他们就向西边的渡桥走去,准备从那里逃走。部下请求带兵把这些逃兵抓回来。吕公孺却说:“这些人都是亡命之徒,如果把他们逼急了,就会发生叛乱。”于是吕公孺亲自前往桥边,对几个闹事的士兵说:“我知道你们确实很辛苦,但是也不可以擅自回家。如果你们过了这座桥,就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行了。现在停止还来得及。”逃兵们都停了下来,吕公孺找出带头闹事的人,对此人施以处罚。其余的士兵都回去照旧服役,从此安静服帖起来。吕公孺对待闹事的士兵,采用了为士兵考虑,并不斩尽杀绝的方式,由此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事业随身毁,精神万古新

原文:事业文章,随身销毁,而精神万古如新;功名富贵,逐世转移,而气节千载一时。君子信不以彼易此也。

译文:当人死后,事业与文章都随着人肉身的死亡而消亡,而高尚的精神却能万古如新。无论经历多少时间,高尚的精神依然大放光彩;功名富贵都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转移,而忠贞爱国的气节却经历千年如一日,不会发生改变。君子确实不会因贪图事业文章与功名富贵而丧失高尚的精神与气节。

解读人生在世不过区区几十年,长寿的人也不过百岁多光阴。几十年中,无论文章做得多么精妙,无论事业功名多么显赫辉煌,当人死后这些身外之物也随着人肉身的死亡而渐渐销声匿迹。功名富贵无论当时怎样宏大丰厚,没有人能葆有千年富贵,甚至葆有百年富贵都不是那么容易。流传下来的是高尚的精神,坚贞可贵的气节。在事业文章、功名富贵与高尚精神及忠贞气节之间选择,君子决不会为了前两者而放弃精神与气节。

与事业功名相比,更注重精神气节,无论哪个时代,中华民族都不缺乏这样的人。蔡景濂教授是一位英籍华人,是培育甜菊与甘茶蔓的专家。他在香港有着优越的生活,他的技术吸引着许多外国老板,他们想买他的技术。蔡教授拒绝了外国老板的购买要求,从生活条件优越的香港来到内地某处条件艰苦的地方,他想在中国内地培育甜菊与甘茶蔓。外国专家曾说中国无法培植甜菊与甘茶蔓,蔡教授不信这个说法,经过他的不懈努力,克服了重重困难与阻力,终于在中国培植成功甜菊与甘茶蔓,推动了中国生物工程的发展。蔡教授为此付出很多,从前他有自己的汽车、能享受各种美味佳肴、居住条件十分优越,而当他到内地工作时,一段时间只能骑自行车、吃鸡蛋青菜、住宿条件很简陋。一腔爱国热情,支持着他为祖国无私奉献。中华民族有无数如蔡教授一般热爱祖国,不计较名利和个人得失的爱国人士。

谢世于盛时,居身于独后

原文:谢世当谢于正盛之时,身宜居于独后之地;德须谨于至微之事,恩务施于不报之人。

译文:辞官隐退应当在事业兴盛、官运亨通的时候;平时处身应当选在一个与世无争的幽静之所;谨慎修炼自己的德行,必须注意细小的事情;施予恩惠,一定要包括那些不报恩德的人。

解读《道德经》言:“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然而“功成名就”虽为好事,但是处理不好的话,也会引发祸端。凡事发展到顶峰,随后而来的就是衰退和败落,物极必反也正是这个道理。所以人应当见好即收,急流勇退。

西汉人疏广,任太子太傅。疏广哥哥的儿子疏受,任太子少傅。任职五年以后,疏广对疏受说:“我听人说过,知道满足的人不会受到侮辱,也不会遭受危险,成就了功名隐退,这是一种明智之举。而今你我也功成名就,现在不离开,恐怕会后悔的。”

他们叔侄二人以身体有病为名,向皇帝上书,请求告老还乡养病,回家安度晚年。皇帝同意了,并赐给他们黄金20斤,太子赐给他们黄金50斤,大臣和朋友们在京城外举行送别仪式,送他们的共100多辆车子。路上看热闹的人都说:“这两个大夫,真是贤明的人。”

疏广叔侄二人,知道进退,一旦条件有变就退下来,以保全自己已获得的成就。他们正是知道及时归隐,不仅保全了利益,还获得了世人的称赞。

建功多虚圆,失机必执拗

原文:建功立业者,多虚圆之士,偾事失机者,必执拗之人。

译文:凡是能够建立功业成就功勋的人,多是谦虚圆滑灵活应变的人,凡是惹是生非遇事坐失良机的人,一定是那种性格执拗骄傲自满的人。

解读有一位满腹经纶的学者,为了了解禅学的奥妙,不远千里去拜访一位禅师。禅师在桌上准备了两只斟满茶水的杯子,然后坐下,开始讲解佛学的精义。学者听着听着,觉得其中某些话似曾相识,好像也不是什么高深的理论。他曾听人说这位禅师道行高深,从他的话语中能够得到很多启发,但是交谈之下并不觉得他有什么特殊之处,于是认为这位禅师不过是浪得虚名,骗骗一般凡夫俗子而已。学者越想越觉得心浮气躁,坐立不安,不但在禅师的讲道中不停地插话,甚至轻蔑地说:“哦,这个我早就知道了。”

禅师并没有出言指责学者的不逊,他只是停了下来,拿起茶壶再次替这位学者斟茶,尽管茶杯里的茶还剩下八分满,禅师却没有把杯子里的茶倒出,只是不断在茶杯中注入温热的茶水,直到茶水不停地从杯中溢出,流得满地都是。

这位学者见状,连忙提醒大师说:“别倒了,杯子已经满了,根本装不下了。”

禅师听了放下茶壶,不愠不火地说:“是啊!如果你不先把原来的茶杯倒干净,又怎么能品尝我现在倒给你的茶呢?”

谦恭有度,讲的是君子的情操和待人接物的态度。君子待人要谦,对待长辈更要恭谦有礼,但也不可谦虚过度,过谦则使人感觉到虚伪狡诈。只有虚怀若谷的态度,才能给人尊敬的印象,敬人者人恒敬之,人们也会对谦虚者抱以尊敬。谦虚是高尚者修养深厚的表现,是圣人君子的操守。

文王谦虚,渭河之滨访太公,最终成就了周朝八百年的基业;刘备谦虚,三顾茅庐请卧龙,最终天下三分一分归刘。

畏大无逸心,畏小无横名

原文:大人不可不畏,畏大人则无放逸之心;小民亦不可不畏,畏小民则无豪横之名。

译文:对于有高深道德修养的人不可不抱有敬畏的态度,因为敬畏有道德、有名望的人就不会有放纵安逸的想法;对于平民百姓也不可不抱有敬畏的态度,因为敬畏平民百姓就不会有豪强蛮横的恶名。

解读齐桓公问管仲道:“当君主的人,以什么为贵?”管仲说:“以天为贵。”桓公仰而视天,不得其意。管仲说:“我所说的天,并非苍天。君主,应以百姓为天。百姓拥护,就能安宁;百姓辅佐,就能强盛;百姓反对,就很危险;百姓背弃,就要灭亡。如果百姓聚在一起埋怨国君而国家不亡,那是没有的事。”齐王派使者到赵国去聘问威后,威后未及打开书信,便问使者:“今年收成好吗?你们的百姓好吗?齐王也还好吗?”使者很不高兴,不解地问道:“我奉命出使赵国聘问威后,现在您不先问齐王如何,而先问年成与百姓,这岂不是把微贱者放在前面,把尊贵者摆在后面了吗?”威后回答说:“不是这样。如果没有年成,怎么会有百姓?如果没有百姓,怎么会有国君?哪有丢开根本而去问细枝末节的呢?”

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荀子也曾有言:马惊车了,坐在车内的人就不安稳;百姓惊惧政事,君主在职位上就不安稳。所以,做君主的不能不爱民如子。

径路窄退步,滋味短清淡

原文:争先的径路窄,退后一步自宽平一步;浓艳的滋味短,清淡一分自悠长一分。

译文:与人争强好胜时就会觉得道路狭窄,如果能够退后一步让人先行,自然会觉得道路宽广很多;追求浓艳华丽而享受到的滋味是短暂的,如果能清淡一分,自然会觉得滋味更加弥香。

解读假如世人都能抱有“径路窄退步,滋味短清淡”的人生观,人与人之间就不会有那么多纠纷了。但事实上很难,因为好胜之心人皆有之。这就存在一个适时的问题,即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应该争胜,什么样的情况下应该退让。做人贵在自然,做事不可强求,在大是大非面前,在天下兴亡的大义面前,不争何待?在名利场中,在富贵乡中,在人际是非面前,退一步、让一下有何不好?

外国人做智力测验,在瓶子里装上三个系线的彩球,让三个孩子同时拉,看他们最短需要多少时间。走遍世界,所有孩子都不能在一秒钟拉出。但中国的孩子做到了,因为三个孩子很团结,他们先安排下顺序,然后再依次拉出。由此可见,礼让包容会使大家都得到好处,而争斗只会使所有的人都受伤害。

林肯总统对政敌素以宽容著称,后来终于引起一议员的不满,议员说:“你不应该试图和那些人交朋友,而应该消灭他们。”林肯微笑着回答:“当他们变成我的朋友,难道我不正是在消灭我的敌人吗?”一语中的,多一些宽容,公开的对手或许就是我们潜在的朋友。

进步思退步,着手图放手

原文:进步处便思退步,庶免触藩之祸;着手时先图放手,才脱骑虎之势。

译文:在事情发展顺利的时候,应当考虑以后引退的事情,以避免将来像羊角夹在篱笆中,不能前进也不能后退,陷入进退两难的窘境;开始一件事情的时候,就先考虑好什么时候放手不做,这样才能避免骑虎难下的危险。

解读人生在世需要知道进退之道,能进则进,不能进则退步。世界万物处在永不止歇的变化发展之中,任何事业都不可能长盛不衰,任何人都不可能长生不老。事业发展顺利,功业圆满的时候,应看到事业不可能长盛不衰,自己不可能一直保持旺盛精力。能够积极进取,也能够及时抽身隐退,这样才能避免危险,避免陷入进退两难的窘境。知道进退,该退步时就退步,这是一种能够认清形势,能够审时度势的聪明做法。

中外历史中有不少名人,正是由于不知道进退,最终落得失败的下场。拿破仑是一位世界闻名的军事怪杰,他出生在法国一个没落的小贵族家庭中。身材矮小,家境一般的拿破仑,建立了辉煌的战绩。他建立法兰西帝国,自己当上了帝王,不断发动对外战争。在一段时期内,拿破仑率领的军队所向披靡、战无不胜,打败欧洲各大国。一时之间,拿破仑得意非凡,他的雄心大志与野心也跟着更加膨胀。最终,拿破仑在一次对俄战争中受挫,这次失败成为拿破仑人生转折点。在滑铁卢战役中,拿破仑被打败,从此一蹶不振,被流放到大西洋一个小岛上。拿破仑的失败,是许多因素造成的,其中他只知道进不知道退是造成他失败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处理事情,全面考虑最终选择一种最恰当的处理方式,必要时学会抽身放手。

世态倏忽变,不宜认太真

原文:人情世态倏忽万端,不宜认得太真。尧夫曰:“昔日所云我,今朝却是伊。不知今日我,又属后来谁?”人常作是观,便可解却胸中罥矣。

译文:人情世态是瞬息万变的,所以不宜对任何事情都过于执著认真。邵雍说:“以前说的我,现在却成了他。不知道今天的我,将来又会变成什么样?”人如果能够经常这样看待世界,那么就能消除很多烦恼了。

解读一个老财主,年轻时候的他很贫穷,村上的富家子弟常常欺辱他。他很生气,甚至想跟他们打一架——但他的父母总是制止他,并让他绕着自家的土地跑三圈。如果他的气还没有消,他会继续被父母惩罚绕着自家的土地跑圈,直至他不再生气。

后来,他保留了这个习惯——每当与别人生气时,他就绕着自家的土地跑圈。值得一提的是,年轻时他也许要用跑十圈的时间才能消除内心的怒火,中年时则只需要五圈或者三圈,现在,他生气时,想一想这事,他的一切怒火都会平息——他已经不用跑圈了。

他的孙子很不明白,想得到他不生气的秘诀。他捋着胡须,笑着说:“很简单,年轻时,绕着土地跑,越跑我发现我的土地越小,于是我想:我的土地这么小,财富这么少,我哪有时间和精力跟别人斗气呢?后来我的土地越来越多,跑一会儿我就想:我的财富这么多,土地这么大,我用得着跟别人斗气吗?”

这是个关于如何解脱,得到快乐的故事。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瞬息万变,都不必看得那么认真。

近势利不染,知智巧不用

原文:势利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为尤洁;智巧机械,不知者为高,知之而不用者为尤高。

译文:面对世间众多追逐名利的恶行,不去接近权势和财利的人是志向高洁的,而接近了权势和财利却又能不为之所动的人,品格更为高尚;面对权谋术数,不知道它奸猾手段的人固然是高尚的,而懂得了却不去用这种手段的人,才更加高尚可贵。

同类推荐
  • 沉思录

    沉思录

    本书由古罗马唯一一位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安东尼所著,是一本写给自己的书,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写成的。它来自作者对身羁宫廷的自己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种冷静而达观的生活。这本书是斯多葛学派的一个里程碑
  • 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1卷

    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1卷

    本书作者从汉朝吕后开始,历数西汉时期著名女性的故事。吕后、窦太后、卓文君、赵飞燕……她们的故事在作者笔下幽默诙谐,又不失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历史苍凉的反思。 本书是继当年明月和袁腾飞之后又一论史巨作,那些你不知道的历史故事,那些你一知半解的历史史实,那些你好奇已久的美人的秘密,那些充满争议的女人,都可以在本书中得到答案。你还等什么?赶紧拿起此书,寻找答案吧。
  • 易经白话全译

    易经白话全译

    易经白话全译正鉴于此,我们择取古本、兼采众本,精校精审,荟萃众家之长,采用文、白对照的形式编成。《易经》的六十四卦详解,是全书主体。按经上、经下分为两章,每卦独成一节,各节皆有原文、译文、解读,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或可先窥其门户,后登其堂奥,由浅入深,从而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本书在保持了传统《易经》的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努力为读者提供可以深入阅读的平台,以期让每个读者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读出属于自己的一本《易经》。
  • 厚黑学(全集)

    厚黑学(全集)

    “厚如城墙”,岿然不动,静观其变,一旦时机来到,就需断,“黑如煤炭”,决然出击,勇猛果决。“厚”在伺机,“黑”在决胜,一件事要成功,二者缺一不可。
  • 少年中国说(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少年中国说(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本书精选了梁启超先生在政论、文论、讲演和诗词等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一些作品。可以说每篇文章都展现了梁启超先生独特而汪洋恣肆的文笔和激扬而与时俱进的思想,具有极高的知识性和可读性。
热门推荐
  • 弦音星球

    弦音星球

    仿佛听了一场真正的演奏会的故事。音乐+无法实现的爱情+坚定不移的梦想,构建出精彩紧张的剧情,人物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深深的牵绊和感情,这些都是这部小说引人入胜的基石,有血有肉,魅力无穷的人物则是感动读者的核心。
  • 艾尔菲斯种族学院

    艾尔菲斯种族学院

    生日那天,持握宝剑,推开时空之门,她来到了神奇的世界,不小心撞到一绝色美男在床上春光乍泄,当逃之夭夭成为通缉犯时,却无意得知他居然是这块异域的王!美男用风华的手指指向她,邪魅一笑,“四郎,今晚你给本王侍寝!”什么四郎啊?她的名字才没那么土!才不要做他的王妃!
  • 农家贵妻

    农家贵妻

    渣男爹无情无义不是人,可怜娘亲软弱无能任人欺,家徒四壁穷不铃铛,还有不知歪瓜裂枣未婚夫。不怕相公穷,不怕相公丑,只怕烂泥扶不上墙。为了娘亲和弟弟,一心要把家富。打到毒辣公主后娘,舅母贪婪撒泼样样精,斗倒强悍婆婆,忽悠精明公公。只要相公听我教,带着宝宝住皇宫。舅舅软弱无能耳根浅。此文乃种田文,且看,重生古代农家女,女主如何从一个不起眼的村姑,一步步走上高处吧。结局绝对的一对一,还有快乐小宝宝。亲们可以果断跳坑!
  • 从未名湖到清华园:在北大与清华听讲座

    从未名湖到清华园:在北大与清华听讲座

    追随先哲大师的足迹 聆听智慧流淌的声音。比尔·盖茨、大江健三郎、俞敏洪、林语堂等商界奇才、文学大师与你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大学者,非大楼也,大师之谓也。
  • 吃垃圾也疯狂

    吃垃圾也疯狂

    这些是发生在冬天里的故事。主人公马飞飞和他的铁杆哥们在学校里、在公园里发生了一系列有趣的故事。本书囊括了知识情感、童趣搞笑和快乐烦恼交织的成长历程。相信你在不同的角度,能够找到自己成长的影子和发生在你身边的感动。
  • 水稻病虫害防治路路通

    水稻病虫害防治路路通

    《金阳光新农村丛书》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和“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
  • 对症足部特效疗法治百病

    对症足部特效疗法治百病

    人的足部就像一个取之不尽的宝库,其中密布着经络和穴位,并隐藏着心脏、肝脏、肾脏等反射区,长期坚持对足部经络及相应脏腑反射区进行良性刺激,不仅可以改善亚健康状态,还可以对某些常见疾病起到明显治疗或者辅助治疗的作用。此外,观察足部的变化可以为自己做个体检,及早发现身体脏腑的病变,为及时治疗争取时间。为了方便读者从速对照学习,本书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了足部与健康的关系,教读者怎样通过观察足部进行疾病自查,并针对常见不适症状推荐了按摩、刮痧、拔罐、足浴、艾灸、药敷、保健操等对足部施术的特效疗法。
  • 林克

    林克

    平凡的小子,梦想做一个伟大的骑士。可是一次小小的变故,让他的美梦换了一个方向。那么,他会成长为什么样的人,他又会给这个和平的大陆带来什么?
  • 俏霸后宫:迷糊皇后冒牌女

    俏霸后宫:迷糊皇后冒牌女

    发个小誓,穿越时空;不幸被骗到妓院;嗯?一下子成了皇后;皇后……还是个“冒牌”的失宠皇后……怎么回事?<br/>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看迷糊少女如何闯荡后宫,纵横古代!<br/><br/>欢迎喜欢本文的加群:87851376&nbsp;&nbsp;
  • 一寸河山一寸血2

    一寸河山一寸血2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讲述了中国正面抗日全史。它也是离新中国最近的历史,那是个社会结构、思想经济全面动荡转型的时代,新中国就是从那里走来,而我们就生活在新中国里,我们之所以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与那个时代密不可分。了解它,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这个时代。本书以皇姑屯事件和“九一八”事变为发端,以东北沦丧为起点,再现十四年抗战历史背景下的风云人物、精彩往事。本书犹如一部恢宏的画卷,作者以或幽默、或深沉、或激越、或悲壮的笔调,带你走近张作霖,走近蒋介石,走近汪精卫,领略他们曾经有过的铁甲与鲜花,情义与权谋,眼泪与欢笑,欣慰与悲怆。本册为第2册,主要讲述了1933年到1937年,日军由局部侵华到全面侵华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