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6700000034

第34章 经世篇(3)

解读鲁国大夫柳下惠从不拒绝在昏庸的国君手下做宾客,他位列朝臣从不隐藏自己的才能,就算是遭到国君的罢免也从不怨恨,穷困也不忧愁,与人相处,也从不会故意近君子远小人。他曾说:“你是你,我是我,你纵然在我身边赤身露体,又哪能沾染我呢?”柳下惠的这一做派很受孟子的欣赏,他认为柳下惠风节行止,与柳下惠相处,胸怀狭小的人也会变得宽大起来,为人刻薄的人也能厚道起来。

对于柳下惠这种近朱者不赤,近墨者不黑的品格,与北宋著名学者周敦颐的《爱莲说》所阐发的精神最是契合。文中说:水里边和陆地上的草木,开的花招人喜欢的是很多的。很多人喜爱菊花,又有很多人偏爱牡丹花,我却喜欢莲花。我喜欢莲花从污泥中生长出来,自己却不被沾染,莲花在清水中洗过,却不显得妖艳。它不生藤蔓,也不长旁枝,气味清香,人们可以远远地欣赏它,但不能玩弄它。我看,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才是花中君子呀!

可是,随着思想观念的不断更新,人们对物质的欲望和要求越来越高,能做到“近之而不染,知之而不用”的人也来越少,对于那些有机会把握权力,掌握金钱,却依旧保持高洁,不因身居高位而贪污,不因手握重金而堕落的人,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了。

燠趋寒则弃,人情之通患

原文:饥则附,饱则扬;燠则趋,寒则弃,人情通患也。

译文:穷困饥饿时就去投靠人家,富裕饱足时就远走高飞,遇到有钱的人家时就去巴结,当人家衰败贫穷时就掉头鄙弃,这是一般人都会有的人情通病。

解读春秋时晋中行文子逃亡,经过一个县城。侍从说:“这里有大人的老朋友,为什么不休息一下,等待后面的车子呢?”文子说:“我爱好音乐,这个朋友就送我名琴;我喜爱美玉,这个朋友就送我玉环。这是个只会投合我来求取好处而不会规劝我改过的人。我怕他也会用以前对我的方法去向别人求取好处。”于是迅速离开。后来这个朋友果然扣下文子后面的两部车子献给他的新主子。

通过这两个故事,我们更深彻地认识到“事态有冷暖,人面逐高低”。据《史记?汲郑列传》记载:“夫以汲、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始翟公为廷尉,宾客满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翟公复为廷尉,宾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门曰:一死一生,及知交情。一贫一富,及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这里所说的“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就证明了所有这些都是一般人最容易犯的通病,因此谚语才有“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的说法。

闻牧唱樵歌,述嘉言懿行

原文:交市人,不如友山翁;谒朱门,不如亲白屋;听街谈巷语,不如闻牧唱樵歌;谈今人失德过差,不如述古人嘉言懿行。

译文:交一个市井凡俗的朋友,不如同一个山野老翁做朋友;与其去拜谒达官贵人,还不如亲近普通的平民百姓;谈论街头巷尾的是是非非,还不如多听听樵夫的民谣和牧童的山歌;与其议论现代人违背道德的行为和过失的举动,还不如多讲述一些古代圣贤的嘉言善行。

解读人要修身洁行,就应尽量少一分俗气,多一分朴实。俗人难免做俗事,但俗事也有通俗与庸俗之别。沾染庸俗之气者,巴望结交权贵,奢望从中捞得实惠,且专好听闻街谈巷语,以绯闻猛料当新闻,指望这些填补心灵的空虚。苏轼曾有诗云: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俗不可耐者,还剩几分德性可以示人?

东晋后期,陶渊明从政后,鄙视官场逢迎拍马,毅然辞官归隐。归隐后,他开始从事农业生产,并把田园生活的切身体会写成诗词,闲暇之余还和村里农民结下了深厚情谊。

陶渊明同农民的关系很好,但面对那些达官贵人之时却又是另一副样子。江州刺史王弘想结识陶渊明,可是陶渊明一概不予理睬。后来王弘想了一个办法,叫陶渊明的老熟人在半路上准备好酒食,等陶渊明经过时把他拦下来喝酒。陶渊明一见酒果然停下来。当他们两人喝得正有兴致的时候,王弘摇摇摆摆过来,假装是偶然碰到的,也来加入一起喝酒。这样总算认识了,也没惹起陶渊明的厌烦。几年后,名将檀道济做了江州刺史,亲自登门拜访陶渊明。当时陶渊明生着病,正躺在床上。檀道济对他说:“贤人安身立命的哲学应该是:世道坏就隐居,世道好就出去做官。现在你生活在光明的时代里,为什么非要隐居不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呢?”陶渊明回说:“我怎么能跟贤人比呢?我的志向及不上他们。”婉转地拒绝了檀道济的劝说。檀道济临走时要送给他粮食和肉,也被他谢绝了。

陶渊明甘于贫贱、不慕荣华和隐居的决心令人敬佩,这也是文中“交市人,不如友山翁;谒朱门,不如亲白屋;听街谈巷语,不如闻牧唱樵歌;谈今人失德过差,不如述古人嘉言懿行”的精神所在。山翁虽粗鲁却有古道热肠,山歌虽简单却单纯自然,这些最淳朴的性情才能洗去市井的污浊之气。

人奉不必喜,人侮不须怒

原文:我贵而人奉之,奉此峨冠大带也;我贱而人侮之,侮此布衣草履也。然则原非奉我,我胡为喜?原非侮我,我胡为怒?

译文:我显贵发达了别人奉承我,奉承的是我身上的高冠大带;我落魄贫困了别人侮辱我,侮辱的是我身上的布衣草鞋。如此看来别人本来就不是在奉承我,我为什么要高兴呢?本来就不是在侮辱我,我为什么要生气呢?

解读我显贵发达了别人奉承我,奉承的是我手中握有的权力。我落魄贫困了别人看不起我,他们看不起的是贫困的生活。如此看来,别人奉承自己的时候不必得意,别人看不起自己的时候也不必自卑生气。

宋朝时王安石为相,吕惠卿与王安石意见相合,王安石举荐他为官。司马光写信给王安石说:“阿谀奉承的人,他们说的话听起来很顺耳,一旦失去权势,他们必然会卖主求荣。”后来王安石新法推行不顺,失去权势,吕惠卿故意把王安石私下信件透露给皇帝,使皇帝对王安石产生坏印象。吕惠卿这种做法就是当别人显贵的时候,就巴结奉承他,当别人有难的时候,就落井下石,跟着大家一起打击他。其实说到底他巴结奉承的不过是权势。看穿这一点,当别人恭维自己的时候也就不必过于高兴,当别人由于自己贫寒而轻视自己的时候也不必过于在意。

无事宜寂寂,有事宜惺惺

原文:无事时心易昏昧,宜寂寂而照以惺惺;有事时心易奔驰,宜惺惺而主以寂寂。

译文:人在闲居无事时,心思最容易陷入昏沉迷乱的状态,这时应该在平静中保持自己的机警;人在有事忙碌时,感情最容易陷入急躁忙乱的冲动状态,这时应该在机警中保持冷静的头脑。

解读人在极无聊时,最容易产生懒散之心,致使人的意志消沉,于是就出现“小人闲居为不善”的情况,所以孔子才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因此他主张“不有博奕者乎,为之犹贤乎已”,意思也就是说:“平日闲着没事时,下下棋活动活动脑筋,也比坐在那里发呆好”。

生活中,一个人若是太过闲散,容易消磨心性;工作中,要是太过清闲很容易产生挫败的失落感导致消极的工作情绪衍生。但是一个人要是太忙碌了,又容易冲动,处理事情时难免会欠妥当,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掌控自己的情绪,遇事多动动脑子。

谗夫之毁士,如寸云蔽日

原文:谗夫毁士,如寸云蔽日,不久自明;媚子谀人,似隙风侵肌,无疾亦损。

译文:那些喜好搬弄是非的人对德行君子的污蔑诽谤,就如同点点浮云遮住了太阳一般,只要风吹云散太阳自然重现光明;而那些喜好阿谀奉承去巴结别人的人,就如同门缝中吹进的邪风侵害肌肤,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伤害。

解读荀子《不苟》中说:刚刚洗过澡的人会抖一抖他的衣裳;刚刚洗过头的会弹一弹他的帽子。这是人之常情。谁愿意拿自己洁白的身体,去接受别人污黑的沾染呢?唐代有一个检校刑部郎中,名叫程皓,为人周慎,人情练达,从不谈人之短长。每当同辈之中有人非议别人,他都缄默不语。直到那人议论完后,他才慢慢地替被伤害的人辩解:“这都是众人妄传,其实不然。”甚至,还列举出这个人的某些长处。有时,他自己在大庭广众中被人辱骂,连在座的人都惊愕不已。程皓却不动声色,起身避开,说:“彼人醉耳,何可与言?”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燃一支蜡烛。

人们受了谗言诽谤,或被人恶意攻击,心中有冤无处诉,感觉委曲,然而事实总是事实;如果不是实在的诬陷,这不过是短暂的黑暗,宛如乌云遮日,不久云散而重现光明;所以,如果被他人造了谣,最好不去理会,久而久之自会水落石出,谣言不攻而自破了。而造谣言的人如果再去挑拨离间,也就不再发生效果了。

人人喜欢被人赞扬,所有有些人专会以甜言蜜语哄人欢心,对人当面恭维,这种谄媚阿谀的风气,如果不改正过来,会犹如窗缝钻进来的寒风,在不知不觉中侵害人的肌体,久而久之人会得寒风侵袭的病症,使人受了健康的损害而不自觉。所以,甜言蜜语欺骗人的话,绝不可随便听信,以免损害品德。宁受人谤勿受人扬,受人诽谤则知所警惕,受人谄媚则败德丧身而不觉。

俗语有言“谣言止于智者”,惟有智者,才能透过阿谀奉承的厚厚云层,看清那轮清晰真实的太阳。

盈满勿再加,危急勿再搦

原文:居盈满者,如水之将溢未溢,切忌再加上一滴;处危急者,如木之将折未折,切忌再加一搦。

译文:当一个人的权力达到鼎盛的时候,就像已经装满水的水缸一样,这时千万不能再加入一滴否则就会立刻流出来;当一个人处在危险急迫的状况时,就像树木将要折断却还未折断的时候,千万不能再施加一点压力,否则就会有当即折断的危险。

解读孔子在鲁桓公的庙里参观,看见一种倾斜而不易放平的容器。孔子向守庙人询问道:“这是什么器具?”守庙人说:“这大概是人君放在座位右边的一种器具。”孔子说:“我听说这种器具,空着的时候就倾斜,灌进一半水就正立着,灌满了就翻倒了。”于是,孔子回头对跟随在身边的弟子说:“灌水吧!”弟子就舀水灌进容器里面,水灌到一半时,容器正好能立着,注满水反而就翻倒了,空着的时候是倾斜的。孔子喟然长叹:“唉!哪有满了不翻倒的呢?”子路问道:“要保持富贵的地位就如同要保持这个容器水满而不翻一样,有什么好的办法吗?”孔子说:“自己聪明智慧,就要保持愚昧的样子;功劳覆盖天下,要保持谦让的样子;既勇敢而力气盖世,要保持怯弱的样子;富可敌国,要保持谦逊的样子,这就是所谓谦让了再谦让的办法。”

“满招损,谦受益”的谚语对大众来说,早已耳熟能详,意思是规劝世人凡事都要适可而止,因为人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所谓“人心不足蛇吞象”,永远不知满足也就永远生活在痛苦之中,所以只有知道满足的人才会得到人生乐趣。当一个人官高禄厚登峰造极的时候,就应当有所准备,万一有什么不幸或变故的话,也不至于一蹶而不振。所以,凡事应留余地。俗语也说:“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人如果能够明白这其中的道理,自当好自为之,知机善退,才不会招致失败。

居官人难见,居乡人易见

原文:士大夫居官,不可竿牍无节,要使人难见,以杜幸端;居乡,不可崖岸太高,要使人易见,以敦旧好。

译文:读书人做了官以后,对别人的求情求荐书信不可无节制地回复,要让那些求职的人难以见到自己,以便防范那些投机取巧奔走钻营的人;辞官归隐田园乡村之后,要放下自己的官架子,不能表现出令人难以接近的清高自傲,要态度平和使人容易接近相处,才能和乡间的亲邻旧友保持和睦的感情。

解读刘邦称帝后,击破最后一个对手淮南王英布时,路过故乡沛邑,在那里待了十多天。刘邦回故乡,可谓是荣归故里,八面威风,与故人、父老、子弟集拢一起喝酒聊天,话旧道故,又宣布沛邑作为自己的“汤沐邑”,世世代代免除他们的田赋,还从沛中选拔一百二十名青年合唱刘邦一时兴起做的诗:“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刘邦边唱边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着实流露出深厚的情谊,无穷的伤感。纵饮狂欢十多天后,父老乡亲们硬是舍不得让刘邦回关中,众人流泪挽留,刘邦感慨不已说:“吾人众多,父兄不能给。”最终,盛情难却,刘邦又“张饮三日”,然后率着大队人马,离开了故乡。

这里刘邦的情谊虽是帝王情,不过与“居官人难见,居乡人易见”的为官之道也是如出一辙。关于位居朝堂和退休乡野的应有态度,《论语·乡党》有这样的事例:“孔子于乡里,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室朝廷,便便言,唯谨尔,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方,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意思是说孔子在家乡父老面前,态度和蔼诚恳,好像不会说话的样子,可是在宗庙和朝廷之上,就能和各朝臣侃侃而谈,即使在君主面前也表现出相当的威信,这就是一种“居官有节度,乡居敦旧交”的具体表现。

中材多猜疑,事事难下手

原文:至人何思何虑,愚人不识不知,可与论学,亦可与建功。唯中才之人,多一番思虑智识,便多一番臆度猜疑,事事难于下手。

译文:智慧与道德都完美无缺的人,对于任何事情都无忧无虑。愚鲁的人知道的不多,心中的想法也少。这两种人可以和他们讨论学习,也可以和他们一起建立功业。唯有那些才干中等的人,智慧不高不低,遇到事情考虑思谋得多,猜疑揣摩得也多,所以每件事情都难以下手做好。

解读唐太宗李世民没有继承王位时,被封为秦王。他东征西战,立下显赫战功。这些战功的取得,与他善于用人并且用人不疑有很大关系。李世民攻打洛阳王世充,尉迟敬德跟随李世民出征。不久军中有投降来的将士叛变,率众离开。因为尉迟敬德也是归降的,所以军中各大将军怕他也叛变逃跑,把他囚禁起来。还有人劝李世民把尉迟敬德杀掉。这些人说:尉迟敬德英武非凡,归降不久恐怕不是真心降服。现在把尉迟敬德关起来,他知道自己被猜疑,那么心中必然产生怨恨之情,如果一旦反叛起来,他武功高强,制服他很困难。不如马上把他杀掉,以绝后患。李世民不同意这些人看法,他认为尉迟敬德不会反叛。他命令人马上释放了尉迟敬德,并且把敬德请到内帐自己休息的地方,拿出一些珍宝送给尉迟敬德。李世明表示自己很相信尉迟敬德,微薄金宝送给尉迟敬德聊表与敬德共事的心意。尉迟敬德非常感动,谢过秦王走出帐外。不久李世明率领几百人马巡视战场,敬德跟随。来到洛阳城外北邙上处,王世充突然率领上万人马来堵截李世民。秦王被围困,正在危急时刻,尉迟敬德跃马而出,刺杀单雄信,救护李世民成功脱险。

伏久飞必高,开先谢必早

原文: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必早。知此,可以免蹭蹬之忧,可以消躁急之念。

同类推荐
  • 忏悔录

    忏悔录

    奥古斯丁的《忏悔录》是迄今为止对罪恶、神的显现以及拯救探索最为深入的著作之一,它激扬地宣告:信仰具有改变人生的力量。本书对我们思想的影响至今未衰。
  • 每天读点《道德经》

    每天读点《道德经》

    《道德经》(又名《老子》)一书分为81章,由“道经”和“德经”两部分组成。尽管全书只有五千余字,但从古至今,研究《(道德经》的文字已经有几千万字之多,注解《道德经》的名家也有数十家。可以说,《道德经》是世界文化史上最具原创性和启发性的著作之一。本书从《道德经》中挑选出近百个影响深远、富有哲理的句子,分为人生之道、处世之道、修身之道、成功之道、社交之道、管理之道、谋略之道、思辨之道等章节,其中既有原文、译文,还有后人评注、人生感悟,能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老子有关治国、为人处世和个人修身方面一系列的观点。若能把它用于实践,希冀能成就自己的事业,实现完满的人生。
  • 灵动之欲

    灵动之欲

    在科学技术走向高度发达尤其是航天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今之世,探寻宇宙奥妙及万物本源问题更加引起世人的浓厚兴趣。带着这个疑问,作者对事物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深度思考,从而得出“欲乃万物之源”的哲学结论。本书探天理、究人伦、论教育、说谋略、谈情爱、道意识、鉴历史、通未来,以欲理统御全篇,汲取并融汇古今中外哲学前辈的思想精髓,对宇宙万物、人类历史及人类意识等问题加以研究和探讨,通过旁征博引、史论结合,从不同角度揭示了“灵动之欲”在其中的根本作用。本书主旨在于进一步激发广大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爱好者对宇宙万物及人类意识的研究兴趣,以便更好地促进每个人的健康成长以及整个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良性发展。
  • 墨子与墨家学派

    墨子与墨家学派

    本书从墨子以及墨子的生平入手,详细介绍了墨家思想流派的核心思想和主要思想成就,并将墨家思想和中华侠文化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具体的分析阐释。
  • 庄子白话全译

    庄子白话全译

    ,使《庄子》更加清晰易懂。译文字斟句酌。能帮助读者更深刻地了解庄子的思想,本书的导读是对《庄子》各篇思想的总结和梳理,让读者对庄子的核心思想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其间的精妙故事,不仅保证准确无误,还力图还原庄子汪洋恣肆的语言特色,为人处世上或许于读者会有感悟和帮助
热门推荐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回到三国当驸马

    回到三国当驸马

    穿越来到东汉末年,陆浪发现自己成为驸马都尉,而且他保护的对象,正是刚刚经历了十常侍之乱的长公主刘静以及后来的献帝刘协!那个时候,典韦还是土匪,赵子龙还是无名之辈,郭嘉还是一个翩翩少年,天下诸侯还在勾心斗角。在大好机会面前,蛰伏许久的陆浪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位纵横天下匡扶汉室的超级驸马!
  • 乾隆皇帝:云暗风阙

    乾隆皇帝:云暗风阙

    年逾耳顺,乾隆依然春秋鼎盛,乾纲在握,为大清的长治久安,励精图治。但大清开国已百余年,内忧外患,树大中空。傅恒身染沉疴,伊继善病在垂危,后宫内闱风波不断,宵小太监秽乱中宫,官场贪墨婪贿成风,山东巡抚国泰借岩灾之后,侵吞库银,造成藩库亏空。奸臣和申告巴结逢迎,扶摇直上,贪受巨额贿赂,又杀人灭口,成为炙手可热的暴发户。加之天下灾荒,教匪趁机惑众,西疆又骚乱不宁。乾隆盛世难继,危机四伏。为挽救大清王朝的极盛之世,乾隆宵衣旰食,呕心沥血,下决心整顿吏治。
  • 北京的一百张面孔

    北京的一百张面孔

    这是一本展示北京地域文化的知识性写实散文集,也可以说是《修志人眼中的北京——志说北京》的姊妹篇,是北京市地方志办公室和北京晨报合作,由晨报编辑记者撰写,陆续在晨报《志书撷英》专栏发表,经两年多的辛勤劳作,在专栏刊出100期后,集结而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天巫

    天巫

    新书:我的师兄绝世无双陈落看起来弱不禁风,人畜无害,总会被误认为是吃软饭的小白脸。只是没有人知道他是巫法阵法两大领域的双绝奇才,其巫法造诣之变态,傲视天下,其阵法造诣之无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一个个天才看不惯他,惹怒之后,才知道这个小白脸是多么可怕,完全就是一个披着天使外衣的恶魔。一个个女神对他好奇,了解之后,才知道这个小白脸是多么神秘,解开一层又一层,无穷无尽,最后非但没能了解他,反而一个个全部沦陷,无法自拔。
  • 暗夜邪魔

    暗夜邪魔

    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就了时势?这是个很难解答出来的论题,但就以本部小说而言,是一位少年法师的横空出世才造就了不一样的时势格局,一个普通的农家小孩杰特•莱克走出了自己生活十几年的冰雪大陆,偶然中得到了一把神器遇到了冰系精灵使,并且借此离开家门开始闯荡,后来遇到了自己一生中的两位朋友也是本书的其他两位主角艾拉和夏星夜,一个是妖精族族人另一个是神族后裔(但是初期自己不知道),就此三人凑齐。与邪恶势力黯魔岛展开了持久地旷世大战,踏入神界开始了气盖山河的吟唱之声,就此人妖神三人组用真情破开了尘封千年的谜团
  • 偷龙转凤:碧落烟华

    偷龙转凤:碧落烟华

    一次救人得到的金针,一次交易遭遇的杀手,一次无意的相识引发的杀身之祸,一切皆因金针背后的组织。到底他们想要做什么?为何几个毫无关联的人被人刺杀,都与他们有关。到底他们的身上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共同点。一个只想好好挣钱,有点贪财的小女妖,却总是遇上莫名其妙的人,这到底是巧合,还是刻意的安排。而那些与她邂逅的人中,会不会有人成为她的真命天子?欲知详情,请看《偷龙转凤结奇缘:碧落烟华》
  • 天地颂(第一部)

    天地颂(第一部)

    “两弹一星”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的历史奇迹,不仅是增强国威的科学技术成就,也是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财富,以一种永恒的创造之魂铸成中华民族不朽的丰碑。作者以强烈的责任感和永不言老的革命激情,历经千辛万苦,经过十年打磨,推出了洋洋洒洒的巨著《天地颂——“两弹一星”百年揭秘》,为我们留下了又一红色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