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4700000007

第7章 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1)

经济持续增长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然而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有所不同。在工业化初期,经济增长主要靠增加要素投入来实现;在工业化日趋完善的阶段,通过资本流向生产率较高的产业部门加速经济增长;而随着工业化的完成,创新则成为实现经济内涵式增长的主要因素。对于一个经济体而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需要通过企业、产业和国家三个层次来实现。

一、企业:创新决定活力与生命力

企业是国家经济活动的最基本的单位。只有企业充满活力,得到生长和发展壮大,国家经济才能够蓬勃向上。进入21世纪,企业的生长和发展已不能走传统的老路。那么,新路在何方?答案可能是多样的,但是只有一个最能通向成功的道路,那就是创新。这一概念最初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把创新看成是企业生存之路、发展之路、希望之路{1}。

(一)技术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在当代企业的发展中,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企业家的形成、企业家精神的发展常常是和技术创新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企业家精神一般指企业家所具备的创新和创业精神,也指一项创新和事业的推进和发展。

新企业在创新实施的过程中得以诞生和发展,创业和发展的需要会推动更多的技术创新活动。没有企业家精神,创新和经济发展只能在常规的管理下缓慢地进行,而缺少生气勃勃的活力。企业家精神的重要,特别表现在高技术创新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上。近些年来,一批新兴高科技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大大推动了高新技术成果的商品化和产业化,为国家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1. 新科技企业

新科技企业的蓬勃生长与发展,是技术创新的直接产物,它是近几十年来企业发展中最为活跃和最富生气的方面。在促进经济增长、就业增加、国际竞争能力提高和社会进步等方面,新科技企业正在显示出巨大的威力和潜力。新科技企业的创办必须具备三个必要非充分的条件:

(1)有现有的或潜在的市场。

(2)有一项或多项现行的或新的技术,可被包含在满足该市场的产品和服务中。

(3)有一个企业家或者一组企业家能抓住机会去实现,并在市场上取得成功。

新科技企业在美国的硅谷最先得到发展,后来蔓延到美国的各地。这种旺盛的高科技创业精神对促进美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日本和欧洲国家,新科技企业的发展十分迅速,在促进这些国家的技术创新中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新科技企业具有如下特点。

(1)创新强、风险大、成功率低。新科技企业的根本特点是从事技术创新,因为这是一项充满风险的事业,所以也有人称新科技企业为“风险企业”,失败当然是不可避免的。据美国的有关专家研究,美国的新科技企业,10个中有2个完全失败,6个经受挫折,只有2个可获得成功,成功率一般只为20%~30%。但是,也有学者认为,由于对创新过程管理和政策的改善,风险是可以化解的,成功率因而大大增加。

(2)一旦成功,社会经济效益惊人。新科技企业的创新如能成功,就能迅速扩展国内外市场,获得惊人的社会效益,从而促企业兴旺发达。据统计,在美国1970—1979年形成的1300多家新科技企业中,有72家最初总共仅有2亿美元资金,而1979年营业额达60亿美元。这些企业还创造了13万个就业机会和9亿美元的出口收入,使政府获得4.50亿美元的税收。1980—1989年的营业额累积达5000多亿美元,外销金额为1000多亿美元,所得税累积400亿美元。据有关专家研究,成功的新科技企业的产值增长率相当高,处在兴旺发展时,每年以35%~45%的速度增长。

(3)知识技术密集、高级人才荟萃。新科技企业要成功,主要依靠技术知识的优势,人才的素质要求很高,特别需要足够的有创新开拓精神的高级技术人才。新科技企业的创业者因而大多获得过理、工科的硕士学位,雇员也大多受过高等教育。

(4)信息灵、应变能力强。既然创新是向未开拓的领域进行的探索性的工作,潜在着许多失败和危险,在决策时就必须拥有足够数量和质量的信息。在创新过程中,更需要高度的信息投入,才能使研制工作不断适应变化的环境而达到成功。

(5)需要风险投资。创新有风险,同时创办新科技企业的企业家一般没有办企业的经历,因而没有原来商业成就和信誉的保证,这就很难从银行等正式金融渠道获得资金。只有有了风险投资,颇具慧眼的风险投资家才肯为新科技企业的创办提供支持。

2. 风险投资

风险投资是20世纪下半叶技术创新和企业家精神蓬勃发展的产物,是用以推动技术创新和企业家精神发展的重要手段。从广义上说,风险投资是指对风险大的项目的投资。很显然,高风险项目如果没有潜在的高收益是不会有吸引力的。在经济活动中,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活动主要体现在创新上,因此,在一些国家,人们把与创新活动联系在一起的投资称为风险投资。在创新活动中,高技术创新最具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风险投资因而大多集中在高技术创新项目上。

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的作用,并不仅仅在于它提供了技术创新所需的资金,而且在于它极大地改变了创新产生的方式。按照熊彼特主义经济学家的看法,存在公司式创新和企业家式创新两种主要方式。在企业家式创新的情况下,企业家是创新过程的推动者。他们或者利用科学形成的设想,或者采用技术诀窍来开发新产品和开拓新市场。由这类创新所引起的技术和组织上的变化会形成一股强大的潮流,推动许多新产业的产生,促使某些老产业的振兴或某些老产业的消亡。在公司式创新的情况下,大公司在专门的研究实验室内组织R&D活动,使创新过程内部化。这些公司使用内部R&D以使自己处于新技术的前沿领域并形成持续的创新浪潮。大公司的这种创新内部化使技术变化变成了一种偶然性较少、连续性较强的过程。近年来,许多分析家认为,在大、小机构之间存在着一种互补性。根据这种看法,大公司和大学建立创新所必要的科技基础,其功能作为技术变化的“孵化组织”。然后,这些技术机会,被小型企业家式公司所利用并使之达到商品化。大、小机构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两种渠道促进:一是直接渠道,如人员的流动及技术和管理能力的转移;二是间接渠道,如非正式的信息交换,研究文献的交换,及生产者、供给商、零售商之间的业务关系等。大机构和小企业因而以一种动态的、互补的方式各自在创新过程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风险投资的兴起推动了一种新的创新模式——风险投资式创新的出现和发展。这类创新把公司式创新和企业家式创新中的因素结合起来,促进二者之间的动态互补性。网络是风险投资式创新的重要特点。风险投资家位于网络的中心,其作用是促进大公司、大学、金融机构和其他各种组织之间的联系,把各种组织中的人力和资源匹配起来以促进新企业的生成。风险投资式创新可以克服企业家式创新和公司式创新的许多障碍。

比如,在企业家式创新中,创新是以一种独特的非组织的方式出现的,企业家不得不去组织创业的过程,寻求资金、购置设施等,常常是孤掌难鸣。风险投资家把资源和接触带入了这一过程,就能帮助减少创业的信息和机会成本。公司式创新常常碰到的难题是大公司组织上的僵化,风险投资式创新可以以一种相对流动和灵活的组织环境取代大公司的功能专门化和信息流动特点。这种灵活环境的特征是:经常的调整、分散的决策、高度的信息流动。

风险投资式创新已在推动美国的半导体产业、个人计算机产业和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位于硅谷的仙童半导体公司是最早的由风险投资资助的公司之一,它为硅谷创新公司的出现奠定了重要的基础。除本身对半导体技术创新做出的贡献外,仙童还成为一个“孵化”外溢型企业家和风险投资家的重要组织。据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估计,从仙童公司“外溢出去”的半导体公司达80多个。个人计算机一直是大公司所忽视的领域,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也只有几家小型企业家式公司在刚刚萌发的市场上探索。当时,“苹果电脑”的创始人乔白斯和奥斯尼雅克在一间简陋的汽车库里研制出一种计算机,在很小的市场上销售。1977年,风险投资家瓦伦西亚为这个新公司的创办提供了种子资金,他利用其关系,促进两个创办人和曾在仙童公司和英特尔公司工作过的优秀的技术经营家马库拉密切联系。然后,他又说服一家更著名的文诺克风险公司投资于苹果,因而后来有更多的投资者跟着加入。通过把企业家与金融资源和优秀经营者联系起来,风险投资在开辟个人计算机的新市场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20世纪70年代,虽然一系列的科学突破为生物技术的商品化创造了可能,但很少人认识到生物技术的经济潜力。1976年,风险投资家斯旺森与著名的生物学家博耶一起创办了“基因技术”公司,公司的迅速成功不仅推动了一批新的小公司的创立,而且也激发了一些大的化工和药物公司进入生物技术领域。由于小公司的领先地位和大公司在补充卓越人才方面的困难,大公司不得不与小公司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为了寻找潜在的战略伙伴,大公司也常常利用风险投资的帮助。1985年,美国已建起400多家生物技术公司,其中大部分是依靠风险投资起家的。

美国是风险投资发展得最早、最快的国家。l985年,美国的风险投资机构达550个,风险投资金额达200亿美元。风险投资的基金源于何处,不同的国家不很相同,有的主要来源于政府的支持,有的较为多样化。以美国为例,其风险投资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独立民间基金、公司风险资本基金和小企业投资公司。独立民间基金的主要来源是养老基金、外国投资者、公司、个人及家庭、保险公司、捐赠及基金会等。其中,养老基金最活跃,1986年提供的资金接近50%。公司风险资本基金是由主要的工业和金融业公司拨款成立的,其经济实体被称为风险投资分公司。这些分公司投资的主要动机是猎取新技术、进入新市场或从事多种经营。小企业投资公司是政府提供资金给那些从事中、小公司金融业务的民间组织。政府主管该项基金的部门——中、小企业局,以低利率贷款的形式借给小企业投资公司,后者通过风险贷款收取更高的利息。

3. 孵化器

孵化器是“孵化”创新和新企业的组织形式。它是为创新者创新和创业者在创业初期减轻风险、培育可在激烈的经济竞争中独立生存的企业的一种服务性机构。它一般由可做研究试验场地、车间、办公室的房屋和通信、打字等办公设施及一些行政、经营专家和秘书人员等构成。孵化器的主要功能是,为经过选择进入孵化器的创新项目或新建企业提供低息租金的房屋、办公设备和劳务方面的帮助,协助新企业获取技术资金和信息,帮助客户制订、评审、修订业务计划,组织必要的培训以提高创业者的各种技能,使新企业能在几年内离开孵化器独立经营。

虽然孵化器的最早创立主要是考虑到新高科技企业创办的高度风险性及科技企业家的缺少创业经验,但随着发展,更多的目标已被融入创建孵化器之中。据美国孵化器协会作的一项调查表明,美国孵化器的经营者建立孵化器的目的依次是(按重要程度排列):为新企业的创办创造良好的环境、为地方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为社区发展做出贡献、促使地方经济发展多样化、促进技术转移、加快研究成果的商业化等。由于创办或资助单位的不同,他们办孵化器的兴趣也有所不同。例如,在大学创办的孵化器中,大部分把促进技术转移、加速研究成果的商品化作为主要目的之一;而地方政府资助的孵化器,增加就业是主要目标。对于那些由营利性机构资助的孵化器,它们则很少考虑为地方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为地方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除了“孵化”新的高技术企业的孵化器之外,美国还出现了一些乡村孵化器,其目的主要是为低收入地区创造就业机会,即希望小型低技术企业能为经济上处于困境的人提供新的就业途径。

大多数孵化器都是非营利性的,以为新企业提供好服务为首要目的,提供下列主要服务。

(1)一般性服务:提供建筑物,包括办公室、会议室、研究试验场地、经营场地、仓储、业务图书馆等。提供设施,包括计算机、传真机、电话、复印机、办公设施、声像设备等。

(2)管理和专项服务:最主要的是业务计划,政府拨款和贷款手续,帮助客户获取种子资金和周转资金。此外,有的还提供研究开发、计算机精密加工、计算机培训、法律、会计、股票和债券、市场营销、国际贸易、专利代理等方面的服务。

在孵化器提供的服务中,有些是通过与外部机构组成的网络进行的。服务一般是有偿的,并且大多数服务费用是以租金的形式收取的。为了保证新企业的不断孵化,经过一段时间(一般为2~3年),孵化的企业如已具备独立生存的能力,它们必须毕业并离开孵化器。美国有些孵化器明确规定,对那些达到毕业标准或到了毕业年限还待在孵化器中的企业将逐年增加租金。

(二)企业与技术创新

1. 大企业

大企业是由小企业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其发展靠什么?靠产品,靠有竞争力的产品。正是不断的技术创新,使企业能推出一代一代的新产品,扩大了市场,增加了利润,导致企业的发展壮大。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任何大企业都是通过技术创新之路发展起来的。

同类推荐
  • 王家岭的诉说

    王家岭的诉说

    “这是一起造成38人死亡、115人受伤的极其严重的责任事故”。这是一部直赴灾难现场,用事实的真实追踪描述还原灾难的内情文学报告,是超越了新闻报道的直观表层描述之后的事实和理性思考与追问。《王家岭的诉说》是一部典型的灾难文学作品。赵瑜率队,五作家察访祸灾真相;矿工诉说,众难友揭秘国字煤田。深度解答网民疑团,王家岭上生死实录;严格拷问矿主良知,黄河赤子气贯全书。
  • 千古谚语大观

    千古谚语大观

    谚语是千百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同时也富于高明的语言表达技巧。笔者个人认为谚语的妙处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 藏谋略于只言,指迷津于片语,以微言见大义,以前车为后鉴。
  • 百喻经故事全集

    百喻经故事全集

    是印度古代佛教寓言故事集的汉文译本,全名为《百句譬喻经》,列入汉文大藏经,原文尚未发现。百喻经原著者为第五世纪印度僧伽斯那。古文汉译本为南朝齐(公元497~502)时来华僧人,伽斯那的弟子求那毗地。与其他经书不同之处在于,全书通过九十八个浅显、易懂、通俗而目幽默的故事,把佛教的基本教义,如因果报应、从正道、布施、持戒等向大众讲解得清晰明了。因此它可以说是一部典型的佛经寓言,而目也是众多佛经中少数的平民化、大众化经典。由于《百喻经》成书较早,目均由文言文译写而成,阅读起来似有些难度,因此,特将白话译文一并推出,并做相应点评,同时还配以相近相关的小故事来加以深化。希望对大家的阅读理解能有帮助。
  • 难忘又一年

    难忘又一年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2009年是共和国建国60周年。在党与共和国的历史上.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里程碑的“伟大转折”无疑是最为重大的历史事件。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它在拨乱反正,提出改革开放任务,推动农村改革方面起了伟大的历史作用。围绕这一事件,作者在深入研究后发现,邓小平主持的1975年整顿是历史转折的前奏;1976年粉碎“四人帮”的胜利为历史转折创造了前提;此后的两年为历史转折作了准备。
  • 中国人的脸谱

    中国人的脸谱

    本书是美国著名学者亚瑟·亨·史密斯先生的经典著作。
热门推荐
  • 高阳版《胡雪岩全传》3

    高阳版《胡雪岩全传》3

    讲透一代商圣胡雪岩的天才与宿命,影响中国一代企业家的经典!马云读了两遍!胡雪岩传记小说至高经典,其他版本大多是这套书的删减版或改编版。高阳版《胡雪岩全传》出版40年来无可逾越,是商人必备的生存手册。胡雪岩从店伙计到大清巨富花了30年,倾家荡产只花了5天!“有井水处有金庸,有村镇处有高阳。”武侠小说有金庸,历史小说有高阳!高阳的历史小说,注重历史的真实性,又擅长讲故事,读起来轻松畅快,有读者评为“华语历史小说不可逾越的高峰”。翻开本书,看当代历史小说巨匠高阳,重现一代商圣胡雪岩的辉煌与宿命。
  • 重生红莲

    重生红莲

    穿越到混沌时代,大洪荒纪元正式开启,和夸父追日,同盘古开天,更少不了和女娲一起造人!前世悲催的他决心在这崭新的天地中成为一尊亘古留名的圣人。于是,上一世神话中的诸神成了他今生的对手,惊涛骇浪中,他能否斩神灭圣,踏上洪荒之巅?
  • 逍遥仙侣传:天地劫

    逍遥仙侣传:天地劫

    修仙路漫漫,谁能与我相伴?纷纷乱世,孰是孰非?斩妖除魔,红颜相伴,只为心中一个信念,且看平凡少年不平凡的修仙之路。
  • 将保健进行到底

    将保健进行到底

    健康就掩藏在生活的细节之中,每个懂得保健的人,都会懂得维持自己的好心情,以心神来促进养生,正是我们所倡导的好方法。但是,具体的操作方法是什么呢?不要着急,下面小编就会跟你一起去发掘,那些我们可以轻松达成的,对身体有所注意的小事情,包括吃糖果、吃你喜欢的巧克力哦。
  • 重返猎人塔

    重返猎人塔

    数万光年的神话长卷堪称宇宙奇观,长卷中讲述着不为人知的故事……魂香谷里有座奇光四溢的猎人塔……修罗界残暴无情,在谷中大开杀戒,只为满足他们驾驭一切的野心……幸存者后继有人,他们上冲九天神殿,下入万劫地狱,横越神山魔岭,潜游无底深海,战灵斗神,弑魔杀魂,重返猎人塔!
  • 细节决定成败

    细节决定成败

    不可以背着沉重的历史上路,而是需要汲取前人的经验;不可以复制他人的成功方法,而是需要学习成功人士的奋斗精神;不可以接受单一的价值标准,而是需要认同那些有益于人生的观念;不可以热衷于某些处事计谋,而是需要改善自己的思维方式。
  • 萋萋余泪

    萋萋余泪

    她是凶狠手辣的杀手,冷若冰霜的靓寡妇,却也是甜美七妹。他是永带面具的大哥,杀手交易的接头人,却也是痴心一片。如果,那一年,一切都没有发生,他们的娃娃亲会不会实现?一场阴谋,一次阴差阳错,一个故作迷局。三个家族,七个孩子,是至亲,还是仇敌?当血海深仇遇上真心爱意,谁能坚持?
  • 巴菲特最有价值的11种投资智慧

    巴菲特最有价值的11种投资智慧

    沃伦·巴菲特于1930年8月30日出生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他从小就对数字非常敏感,而且极具投资天赋,十几岁的时候,对股票的敏感程度就超过了他的父亲——一位非常富有经验的股票经济人。19岁时,沃伦·巴菲特遵从父命到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后考入哥伦比亚大学金融系,在这里·他找到了自己:真正:的老师——著名投资学理论家本杰明·格雷厄姆。1956年。巴菲特回到家乡创办自己的公司:巴菲特有限公司:1962年,巴菲特与人合伙的公司资本达到了720万美元,其中有100万美元日疋巴菲特的私人资产。1964年,巴菲特的私有资产已经是400万美元,而此时他掌管的资金已高达2200万美元。
  • 学院传说之青春之歌

    学院传说之青春之歌

    他们是六个身份各异的姐妹,虽不同出身,却情同手足,他们的家庭都有各自的伤痛,可是伤痛终有一天会痊愈,他们坚强,独立,乖张,叛逆,他们正是青春热血的时候,为了自己的梦想,为了自己的青春,为了音乐的快乐,她们走上了舞台,结交到了一群与他们一样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的朋友……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