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让最具有凝聚力。对付呼延灼这种有地位的将军,宋江就以位相让。此时呼延灼还是宋江阶下囚,又怎敢接话?人家讲义气,你就得知趣?这就是呼延灼入伙梁山的理由。
孔子这句话是说我们做事要像古人举行祭礼,古人入庙堂,见面相互作揖,你让我先,我让你先,就在揖让之中,已经升堂入室了。
宋江正是这样干的,他一边对人揖让不已,一边悄悄领先,不知不觉就成了老大。
“揖让而升。”
——《论语·学而》
宋江定计捉呼延
见《水浒传》第五十七回
“三山聚义打青州 众虎同心归水泊”
呼延灼别了青州知府,回到自己歇处,卸了衣甲暂歇。天色未明,只听得军校来报道:“城北门外坡上,有三骑私自在那里看城:中间一个穿红袍骑白马的;两边两个只认得右边的是小李广花荣,左边那个道妆打扮。”
呼延灼道:“那个穿红的,眼见是宋江了,道妆的必是军师吴用。你们且休惊动了他,便点一百马军,跟我捉这三个。”
呼延灼连忙披挂上马,提了双鞭,带领一百余骑马军,悄悄地开了北门,放下吊桥,引军赶上坡来。只见三个正自呆了脸看城。
呼延灼拍马上坡,三个勒转马头,慢慢走去。呼处灼用力赶到前面几株枯树边厢,只三个齐齐的勒住马,呼延灼方才赶到枯树边,只听得呐喊声,呼延灼正踏着陷坑,人马都跌将下坑去了,两边走出五六十个挠钩手,先把呼延灼钩将起来,绑缚了去,后面牵着那匹马。其余马军赶来,花荣射倒当头五七个,后面的勒转马头,一哄都走了。
宋江回到寨里,那左右刀手却把呼延灼推将过来。宋江见了,连忙起来,喝叫快解了绳索,亲自扶呼延灼上帐坐定。
呼延灼道:“何故如此?”
宋江道:“小可宋江怎敢背负朝廷?盖为官吏污滥,威逼得紧,误犯大罪,因此权借水泊里避难,只待朝廷招安。不想起动将军,致劳神力。实慕将军虎威,今者误有冒犯,切乞恕罪。”
呼延灼道:“被擒之人,万死尚轻,义士何故重礼赔话?”
宋江道:“量宋江怎敢坏得将军性命?皇天可表寸心。”只是恳告哀求。
呼延灼道:“兄长尊意,莫非教呼延灼往东京告请招安,到山赦罪?”
宋江道:“将军如何去得?高太尉那厮是个心地偏窄之徒,忘人大恩,记人小过。将军折了许多军马钱粮,他如何不见你罪责?如今韩滔、凌振已多在敝山入伙。倘蒙将军不弃山寨微贱,宋江情愿让位与将军,等朝廷见用,受了招安,那时尽忠报国,未为晚矣。”
呼延灼沉吟了半晌,一者是宋江礼教甚恭,二者见宋江语言有理,叹了一口气,跪下在地道:“非是呼延灼不忠于国,实感兄弟义气过人,不容呼延灼不依。愿随鞭镫,决无还理。”
宋江大喜,请呼延灼和众头领相见了,叫问李忠、周通讨回这匹跑踢雪乌骓马,还将军坐骑。
宋江谦让手段二十一:
假装让位,
吓你一跳。
感动之余,
听我号召。
此道要点:请求对方接受自己的让位,一定可以吓倒对方。
宋江的“让”,是三十六计中没有的;但这并不是说,让就不算计策,或者说不入流;相反,宋江的“让”是儒家的精华,是中国的国粹,是三十六计之上的第三十七计。
让,进既可以攻,退可以守,其策略已近完美 ,没有一点漏洞,简直无懈可击。你看宋江似乎是苦苦哀求呼延灼,实则不然,他让自己宝座,难道呼延灼一个新上梁山的人敢接?
呼延灼立足未稳,肯定不会贸然行事,但宋江这一让却又提高了呼延灼的声誉,使他不至于受排挤和打击,宋江这一招又摸清了呼延灼的态度,并拉拢了他,立于不败,既攻又守,实在高明。
呼延灼是一个非常忠于朝廷的人物,与梁山好汉作对的时间最长久,起初是他自己率兵来剿灭梁山草寇,后来逃至青州又跟二龙山等好汉干了起来,最后引来了梁山好汉,又大动干戈动起手来;而宋江能把这样一个人搞定,其才能确实极其出众。
不过,宋江沿用的方法仍是下跪和谦让,这个看似软弱,无能的招术,事实上几乎就像是神仙的灵丹妙药,搁在什么时候都管用。
呼延灼起初并未领会,问道:“被擒之人万死尚轻,义士何故重礼赔话?”
接着又误以为宋江想让他去“东京告请招安,到山赦罪”,多位看官,宋江手段真不一般,要不然久经沙场的呼延灼,一下子都不能搞清他到底想干什么?
当初晁盖让位于宋江,尚有几分真心,那么宋江让位于呼延灼则是绝对作秀。因为他没有让呼延灼的理由。
一则呼延灼只是朝廷将领 ,在江湖上并无义举,并无名声,不可能被梁山兄弟看好。给他一个梁山统领的位子也没人服他。
二则呼延灼也并不是叱咤风云的人物,未有惊天动地之举,凡上梁山的好汉,皆有来头,譬如林冲为八十万禁军教头,武松能打虎,鲁智深三拳能打死镇关西,就连时迁也是轻功了得,专抢富家不义之财,其余人没有大义举,也有极大声誉,如小旋风柴进,小李广花荣,玉麒麒卢俊义等,都是玩主,而呼延灼与他们比起来实在算不得什么。
而宋江对呼延灼之“让”,很明显在于表达自己招揽的诚意。此为虚假之“让”,但也是诚意之“请”,为谋略之“让”。
宋江兵法:
1.给别人不敢接受的好处,以显示度量。
2.对方虽无出路但也尊重他,以显示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