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9400000008

第8章 人格心理学(1)

◎ 修女与酒——人格面具:虚伪是社会对人的必然要求

一个老酒鬼刚要走进酒吧,一个修女走上劝阻道:“酒是罪恶和毁灭的根源,饮酒会污染你的肉体和灵魂,远离酒精走向正途吧!”

酒鬼看了看修女,问道:“你怎么知道喝酒不好?”修女耸了耸肩没有回答。

酒鬼见状,问修女:“你从未喝过酒吗?”

“没有。”

“那我们一块儿进去。我请你喝一杯,你会知道酒精并不是坏东西。”

修女想了想,说道:“好吧,我试试,不过我要是进去,别人会误会的。这样,你进去给我要一杯,记住要用纸杯。”

酒鬼走进酒吧,对侍者说:“两杯威士忌,一杯用纸杯。”

侍者嘟囔道:“准是那个修女又在外面!”

趣评

可以看出,那个修女是喜欢喝酒的,但由于她自身的社会角色(修女)所限,为了避免饮酒的行为受到其他人的批判,她采取了迂回的方法,以维护自己的“人格面具”。

笑话中的心理学

“人格面具”是瑞士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师荣格所提出的精神分析理论之一,指的是一个人公开展示的一面,它是个体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的分界点。“人格面具”是靠人们的身体语言、衣着和装饰等特征来体现,人们以此告诉外部世界自己是谁,借用人格面具去表现理想化的自己。人们之所以要佩戴“人格面具”,是为了给其他人一个好的印象,以得到社会的认同,保证自己能够与其他人,甚至那些不喜欢的人和睦相处,从而实现个人的目的。从某种意义来看,这也导致“人格面具”维护了人的虚伪与怯懦,这种反应来自于自身对未知事物或人的恐惧,以致启动了心理防卫机制,使人不自觉地步入了与真实人性不同的心境。

“人格面具(persona)”的叫法最初出自希腊文,本义是指使演员能在一出剧中扮演某个特殊角色而戴的面具,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各个层面适应性的能力,它是为了使个人在社会上得到某种身份的认可而存在的。荣格认为:“人格最外层的人格面具掩盖了真我,使人格成为一种假象,按着别人的期望行事,故同他的真正人格并不一致。人可靠面具协调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决定一个人以什么形象在社会上露面……人格面具是原型的一种象征。”

“格面具”具有多重性——在家中时,人们是父亲、丈夫和爸爸,在职场上,人们又换上了“领导”和“下属”等面具,当所佩戴的面具不同时,人们的行为方式也会出现一定的差异,比如,一个出言不逊、看似冷漠、凶悍的部门领导在面对女儿时,也许会表现出性情温顺的姿态。

“人格面具”的产生不仅是为了认识社会,更是为了寻求社会认同。也就是说,“人格面具”是以公众道德为标准的,是以集体生活价值为基础的表面人格,具有符号性和趋同性。荣格认为,人格面具在人格中的作用既可能是有利的,也可能是有害的。

关于“人格面具”有利的一面,它使人们的行为更符合社会规范,在社会规范认同的范围内,有助于带来和谐的人际关系,因为真实的人们有时候是并不受欢迎的,比如,一个朋友让你评价他的新发型,你真实的想法很可能是“太糟糕了”,但是你往往不会这么表达,而是告诉对方:“这个新发型很适合你的脸型”。

不过,“人格面具”对人也有消极影响,如果一个人过分地热衷和沉湎于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认为自己就是自己扮演的角色,人格的其他方面就会受到排斥,以致人们受到“人格面具”的支配,逐渐与自己的天性疏远而背离。

◎ 原来如此——周哈里窗:到底有几个“我”

一对年轻夫妇去看画展。妻子是一个高度近视眼,她站在一幅大画前仔细地看了老半天,然后大声地喊了起来:“我的天哪!这位妇人怎么如此难看?”

“亲爱的,别大惊小怪,”丈夫连忙走上前去悄悄地告诉妻子:“这不是画,是镜子!”

趣评

如果借用“周哈里窗”模式来解读上述笑话的话,“妇人难看”的事实信息便属于“盲目我”的区域。

笑话中的心理学

在自我认知领域,心理学家鲁夫特与英格汉提出了“周哈里窗(Johari Window)”模式,用“窗”喻指一个人的心,普通的窗户分成4个部分,人的心理也是如此,人的内在可以分为4个部分:开放我、盲目我、隐藏我和未知我。

1.开放我

左上角那一扇窗称为“开放我”,也称为“公众我”,属于自由活动领域。这是自己清楚别人也知道的部分,符合“当事者清旁观者也清”的逻辑。

比如,人们的性别、外貌,以及某些可以公开的信息,包括婚否、职业、工作生活所在地、能力、爱好、特长和成就等。

“开放我”的大小取决于自我心灵开放的程度、个性张扬的力度、人际交往的广度、他人的关注度和开放信息的利害关系等。

“开放我”是自我最基本的信息,也是了解自我和评价自我的基本依据。

2.盲目我

右上角那一扇窗称为“盲目我”,也称为“背脊我”,属于盲目领域。这是自己不知道而别人却知道的部分——可以是一些很突出的心理特征,比如有人轻易承诺却转眼间忘得干干净净;也可以是不经意的一些小动作或行为习惯,比如一个得意的或者不耐烦的神态和情绪流露——自我常常察觉不到这些关于自我的信息,但是别人却心知肚明。

盲目点可能是一个人的优点,也可能是一个人的缺点,由于本人对此毫不知觉,当别人将这些盲目点告诉自己时,一般会产生或惊讶、或怀疑、或辩解的情绪反应,尤其当听到的信息与自己的自我认知不相符时。

“盲目我”的大小与自我观察、自我反省的能力有关,通常内省特质比较强的人,盲点比较少,“盲目我”比较小。

3.隐藏我

左下角那一扇窗称为“隐藏我”,也称为“隐私我”,属于逃避或隐藏领域。这是自己知道而别人不知道的部分,与“盲目我”正好相反,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隐私,不愿意或不能让别人知道的事实或心理。身份、缺点、往事、疾患、痛苦、窃喜、愧疚、尴尬、欲望和意念等,都可能成为“隐藏我”的内容。

相比较而言,心理承受能力强的人、隐忍的人、自闭的人、自卑的人、胆怯的人和虚荣或虚伪的人,隐藏我会更多一些。

4.未知我

右下角那一扇窗称为“未知我”,也称为“潜在我”,属于处女领域。这是自己和别人都不知道的部分,有待挖掘和发现。通常是指一些潜在能力或特性,比如一个人经过训练或学习后,可能获得的知识与技能,或者在特定的机会里展示出来的才干,其中也包含着弗洛伊德提出的潜意识层面,潜意识仿佛隐藏在海水下的冰山,力量巨大却又容易被忽视。充分探索和开发未知我,才能更全面而深入地认识自我、激励自我、发展自我和超越自我。

◎ 时代不同——群伙效应:为什么“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年轻的海军见习军官向战舰舰长报到。舰长是个从最低层干起、说话粗鲁的老头子,他说:“小伙子,你父母也和多数人一样,想把家里最没出息的傻小子送到海上来见识一下吧?”

“不是的,长官,”见习军官恭谨地答道,“现在的情况跟你们那个年代不一样了。”

趣评

据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越晚出生的人越聪明,如果知道这个结论,舰长就明白见习军官的回答并不仅是挑衅之语了,而是真理之声。

笑话中的心理学

一般而言,人所经历的一生,都会见证或者遭遇很多的文化历史事件,文化历史因素会在成人个体身上打下深刻的烙印。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背景总是有或多或少的差异,这些差异很可能影响到成人的智力活动。心理学家将这种文化历史因素给智力活动带来影响的现象,称为“群伙效应”。

所谓的“群伙”,指的是同一时代出生的人,如均为1950年出生者便可视为一个群伙,他们的基本背景相同或极为相似,如营养条件、受教育水平、大众媒介的影响,以及科学技术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或生活风格的改变等。

发展心理学家沙依对西雅图追踪研究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后发现,处于同一年龄的不同群伙在基本心理能力上存在显著差异。比方说,1910年出生的人在20岁时达到的智力水平低于1924年出生的人20岁时达到的智力水平。

也就是说被试者的基本心理能力水平与其出生年份密切相关,出生越晚,基本心理能力水平就越高。沙依认为,这是由于社会文化历史不断发展导致的结果。

人类社会总是越来越进步,人们的营养和医疗保健条件越来越好,接受教育的机会越来越多,受大众媒介与科学技术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人类的整体智力水平也就越来越高。

1996年,心理学家奈瑟组织了专门的研讨会对此效应进行解释。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应该排除遗传因素的影响,而从文化历史变化角度去理解这种效应的产生。因为遗传进化的效果一般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体现出来,而是要经过许多的世代。一些研究者指出,产生这种效应的文化历史因素主要体现为,随着时代的进步,人的营养状况不断改善,童年生理疾患日益减少,父母为个体成长支付了更多的爱心、学校教育条件越来越优越等。

同类推荐
  • 30岁前要学会的33堂心理课

    30岁前要学会的33堂心理课

    30岁后是人生的一道关口,30岁后的人生需要解决方方面面的问题。如果没有良好健康的心理,将难以掌控自己的人生局面,把握命运的航向。自助者天助,解铃还须系铃人,命运并非天注定,改变心理可以改变生活,30岁前的心理修炼决定你30岁后的人生格局。本书精选了33堂心理精华课,对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阐明了塑造积极心态的方法途径,提供了社交、职场、爱情、生活、财富等各种场合中的心理战术,引导读者在30岁前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提高自信,以健康的心理迈人社会大世界中,游刃有余于人生的各个场合,掌控自己的人生,创造精彩幸福的生活。
  • 预见最真实的自己:梦的心理学

    预见最真实的自己:梦的心理学

    《预见真实的自己》通过对梦境的探究,揭示心理的秘密,从而帮助我们认知内心真实的自己。本书使用生活中丰富而鲜活的例子、启发性的引导来梳理出梦境中潜藏的象征与逻辑。作者是知名心理学家大卫?方特那,他在荣格、弗洛伊德等心理学界先驱人物的成就的基础上向我们揭示梦境世界的心理规律。他向我们解释梦境的原型,揭露梦境如何用丰富的象征词汇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反映我们日常的欲望、紧张甚至焦虑。同时,他训练我们掌握记住梦境的技巧,以便叙述出梦境的故事、细节乃至情绪,从而联系起我们的个人环境进行解释。
  • 管理要读心理学

    管理要读心理学

    这是为非专业人士准备的心理学普及性系列读物,运用通俗、简练的语言,结合大量的实例,从如何理解人的心理入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与个人健康、社会现象、组织运营、人际关系、自我情绪控制等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内容几乎涉及到了生活的所有层面,是一本难得的实用心理学好书。
  • 弗洛伊德10:达·芬奇的童年回忆

    弗洛伊德10:达·芬奇的童年回忆

    此卷包含七部分内容,是弗洛伊德关于美学方面的重要论著。《戏剧中的变态人物》(1942)以精神分析观点解释了戏剧活动。《詹森的〈格拉迪沃〉中的幻觉与梦》(1907)揭示了压抑、幻觉、梦的形成。《作家与白日梦》(1908)提出了一种特殊的幻想活动。《达·芬奇的童年回忆》(1910)介绍了达·芬奇童年以来的感情生活,分析了其性心理的发展,阐释了他的艺术与科学活动的心理起源。《米开朗基罗的摩西》(1914)阐释了米开朗基罗所创作的摩西这一艺术作品。《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弑父者》(1928)探讨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艺创作。《非专业者的分析问题》(1926)指出了精神分析技术不是神秘的,更不是医生的专利。
  • 不可不知的女性心理

    不可不知的女性心理

    女人是一幅百看不厌的画,女人是一本百读不倦的书。学做男人先要读懂女人,学做女人先要读几本女人的书。
热门推荐
  • 再见,冥王星

    再见,冥王星

    单影,一个平凡的女生,一个孤独的认为自己的命运与被踢出九大行星的冥王星相连的女孩,被老师嫌弃,被同学排挤,被父母忽视,被唯一的朋友韩迦绫利用……直到有一天她走进一个男生的视线——穿着再普通不过的裙装校服,像自然光下用DV摄成的一段失色的映画,孤单又压抑,让他的心瞬间崩陷一块……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青春偶像剧:霸道阔少追爱记

    青春偶像剧:霸道阔少追爱记

    花想容没想到,他就是宋小飞。花想容更没想到,原来宋小飞,是长得这么好,英俊得如传说中的罗马王子,帅气得如日本漫画书走出来的男主角。但这宋小飞,居然是这么的蛮横,这么的无理。
  • 上海夜奔

    上海夜奔

    我们不再那么地需要上海上世纪的30年代了,至少在形式上。毕竟70年已经过去了,我们活在新的上海历史中。
  • 我只想当一个狂妃

    我只想当一个狂妃

    她是21世纪魔法杀手女王,一朝穿越成神武大陆的全能废材二小姐。银眸现,火凤起,惊世之乱,平也她,乱也她。她——驭神兽,唤灵皇,炼金丹,成战神,做圣魔;银眸初睁,俾睨天下,谁与争锋。她体内绽放红莲,他眉间燃烧火莲,她银眸,他银发,他们有着怎样的千年诺言,有着怎样的千年爱恋。他千年被囚忘川,她今世天赋被封,他为见她,不惜逃离,他说,毁天灭地,都要与你同在,她说,黄泉碧落,都要与你共存。
  • 极品修真强少

    极品修真强少

    被赶出家族的修真纨绔成为未婚妻的贴身男佣!呆萌表妹,清纯校花,热辣女贼,美女侠客全都找我干啥?我再强,也应付不了你们啊,我还得修真呢!(鱼宝宝书友1群333702438)
  • 军事探谜

    军事探谜

    本套全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中小学生各科知识的难解之谜,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中小学生在兴味盎然地领略百科知识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探索创新,并以此激发中小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激发中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爱科学、追求科学的热情,使我们全国的中小学生都能自觉学习、主动探索,真正达到创新素质……
  • 岁月诗痕

    岁月诗痕

    诗歌是中国读书人的基本功,20世纪之前,属于蒙童常识。本书收录了作者的诗歌如《七绝,毕业感叹》、《浪淘沙,食堂就餐记》、《七绝,贺年片题呈双亲》、《七绝(二首),为合影题照赠翁乃勇》、《七绝,相片自题呈寄双亲》、《忆江南(四首),咏雷锋》、《七绝(三首),出差盐源县感叹》、《七律,贺罗秉林发表学术论文》、《七律,辞旧迎新感咏》、《蝶恋花,九寨沟水景》等。
  • 锦衣传奇

    锦衣传奇

    明初,置拱卫司,秩正七品,管领校尉,属都督府。后改拱卫指挥使司,秩正三品。寻又改为都尉司。洪武三年,改为亲军都尉府,管左、右、中、前、后五卫军士,而设仪鸾司隶焉。四年,定仪鸾司为正五品,设大使一人,副使二人。十五年,罢仪鸾司,改置锦衣卫,秩从三品——《明史》历代的锦衣卫中,有一个人,被称为第一锦衣卫他就是:少年仗剑夺武第,脚踏烈火救上帝。百官战栗伏阶下,高举金瓜震廷议。手掌飞鱼慑不法,缇骑马蹄震天下,身兼三公又三孤,天朝唯我陆平湖一直绞尽脑汁沉默写书,朋友建议弄个群扩展思路,说对历史真实度审核有帮助,因此决定建个看看效果,群号:124199558。喜欢锦衣卫的朋友加进来一起交流。
  • 透视青少年科学之谜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透视青少年科学之谜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本书是献给尊重科学、学习科学,创造科学的青少年的一份礼物。过去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今天我们说:“科学就是力量。”科学是智慧的历程和结晶。从人类期盼的最高精神境界讲,朝朝暮暮沿着知识的历程,逐步通向科学的光辉圣殿,是许多有志于自我发展的青少年晶莹透明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