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0000000027

第27章 热爱劳动——孩子人生幸福的源泉

我知道什么是劳动: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

——(苏联)高尔基

知识是从劳动中得来的,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晶。

——(中国)宋庆龄

对于富有才华和热爱劳动的人来说,不存在任何障碍。

——(德国)贝多芬

“太阳光金亮亮,雄鸡唱三唱,花儿醒来了,鸟儿忙梳妆,小喜鹊造新房,小蜜蜂采蜜忙,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 一首耳熟能详的儿歌道出了劳动的真谛。通过劳动,人才会知道如何与他人交流和合作;通过劳动,科技经济才能不断发展,因为劳动是产生智慧的源泉……

在《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中,朱德阐述了从小参加劳动对他终生的影响。朱德在四五岁时就开始帮母亲做事。在八九岁的时候,朱德不仅能够挑东西,而且还会下地种田。每当朱德放学回家,总是悄悄地把书包一放,然后就帮母亲去挑水或放牛。有时候,他上午读书,下午种地。农忙的时候,朱德便整天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

朱德在书中这样写道:“我应该感谢母亲,她给了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生活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以后的生活中再也没有感到过困难,没有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了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有感到过劳累。”

劳动可以铸就一个人的坚强,坚强的人面对困难不会害怕和退缩,他会习惯性地去突破。所以,劳动可以提升人的能力,当一个人有能力去解决身边的很多问题时,生活自然是快乐和幸福的。

20世纪40年代,哈佛大学对波士顿的456名男孩进行了跟踪调查,了解他们的生活经历和成长过程。在这些孩子进入中年的时候,研究人员发现,不管这些人的智力、家境、种族或受教育的程度如何,也不管他们遇到多少困难和挫折,从小参加劳动和工作的人,即使只在家里做一些简单家务的人,生活得要比没有劳动经验的人更充实更美满。

原因在哪里?因为人生不如意和苦恼的根本是自私,是为自己考虑太多。而劳动本身是付出和奉献,经常劳动的孩子懂得感恩,能体会他人的辛劳,不会自私地只要求别人做什么。而且,劳动不但会使孩子学会为他人着想,同时,也培养了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所以,只有从小参加劳动的孩子,才能从“我要”中解脱出来,变“我要”为“我给”,才能真正获得幸福。

劳动需要从小培养,只热爱劳动的人,在生活中越是健康向上,在社会上越是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因此,要想让孩子真正过上幸福的生活,父母就要培养孩子爱劳动的习惯。

培养建议一:让孩子在干净整洁的环境中成长

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是家庭,要让孩子爱上劳动,首先要让孩子感受到劳动带来的好处。在家庭生活中,劳动所带来最直接的受益就是环境的干净整洁,所以,父母首先要打造一个清洁、舒适的家庭氛围。一方面,父母劳动的身影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另一方面,在整洁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对脏乱非常敏感。这样的孩子一旦生活在不干净的环境里,就会不舒服,而不舒服就会导致他自发地去劳动。

一个女孩,她的母亲是医生,对家庭的干净相当重视,总是能看到母亲搭理家务的身影。等孩子上了大学,女孩就像母亲一样,经常把自己的小天地打理得干干净净,而且课程不忙的时候,女孩会主动打扫寝室。在女孩的影响下,室友们也都表现出爱劳动的品质,她们寝室经常获得好评。

隔壁的同学,有时来她们寝室串门,回去之后就开始打扫卫生,而且会说:“反差太大了,还是干净让人舒服。”

任何一个孩子在脏乱与干净中,都会选择整洁的生活环境。他之所以还在脏乱中生活,是他尚且没有感受到清洁所带来的清凉和便利。所以,让孩子爱上劳动之前,先爱上整洁,这就是在为孩子的劳动品质打最好的基础。

培养建议二:重视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

父母在为孩子营造整洁的生活环境同时,一定要重视起对孩子劳动的教育。孩子没有亲身经历劳动,他会在性格和品质上有很大缺失。一般没有参与过劳动或者没有劳动习惯的孩子都比较自私、任性、以自我为中心,因为他没有通过劳动付出过,自然会对别人的付出无动于衷,同时也不会懂得体谅家人、孝敬长辈。

孩子不参与家庭劳动但却享受劳动成果,这种“不劳而获”会使孩子变得好逸恶劳、贪图享受。而且,孩子一旦习惯了不劳动,父母再要培养孩子的劳动品质,不但难上加难,而且孩子还会对父母有怨气,殊不知,做家务是孩子本应该承担的责任。

所以,父母要尽早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不要因为心疼孩子,或怕孩子做不好,或者想到他课业太重就不让他劳动。就像父母虽然不希望孩子摔跤,但并没有因此就阻止孩子学走路,劳动的道理也是一样的。

一位教育专家曾说:“如果不给今天的孩子进行普通劳动者的教育,艰苦奋斗教育,孩子既缺乏吃苦的经历,又缺乏遭受挫折的准备,他们是很难具备良好的素质的。”父母为了孩子真正的健康成长,为了孩子以后的幸福,请重视对孩子的劳动教育。

培养建议三:打造劳动的家庭气氛

父母在培养孩子劳动品质时,不能只动嘴不动手,这样,孩子是不可能喜欢劳动的,因为人人都有比较心。反而家庭成员都表现出爱劳动的品质,孩子自然会受大环境影响。何况,大伙儿一起劳动的气氛会让每一个人都感到劳动的乐趣。

一位母亲非常重视对孩子的劳动教育。一天,吃过晚饭,母亲准备和孩子一起洗碗、打扫厨房,正准备开始的时候,孩子突然问:“妈妈,为什么每次都是我们洗碗,爸爸为什么不洗碗?”问的母亲不知该怎么回答,于是母亲说:“这个我也不知道,要不要你去问问爸爸!”

孩子走到正在看电视的爸爸身旁,问了一遍自己的问题,爸爸哑口无言。好在这位父亲有所警觉,想了想说:“这样吧,你和妈妈洗碗,爸爸来打扫房间,我们一起劳动,好不好?”孩子高兴地说:“好!”

从此,父亲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于是每次劳动都是全家总动员。之后,全家有空还会一起去植树,下雪天,一起铲雪……孩子在这种气氛中,从来没有觉得劳动是苦差事。

所以,父母不要推卸做家务的责任,夫妻间的互相推脱和埋怨会使孩子逐步产生惧怕劳动的心理,孩子会以为劳动是苦差事,会逃避劳动。而夫妻之间主动承担家务劳动、热爱劳动的精神,会使孩子学会为他人着想,形成热爱劳动的好品质。

培养建议四:耐心教给孩子劳动的方法

父母培养孩子热爱劳动,就必须耐心教给孩子劳动程序、技巧和方法,否则,孩子在劳动中东一下、西一下,自己手忙脚乱不说,不见成效,孩子也会失去兴趣和信心。比如,父母教孩子做米饭,就应该示范给孩子怎样淘米、放多少水、煮多长时间等。如果教孩子洗衣服,父母就要手把手地教孩子按颜色把衣服分类,以免染色;看看是不是有需要特殊处理的衣服,再示范给孩子如何操作洗衣机、放多少洗衣粉等等。父母一定要有耐心,孩子只有掌握了劳动的技能,他才会愿意去做。

一位小学老师,上课的之前发现有些孩子的球鞋很脏,就决定上课教他们洗鞋的步骤。

老师问:“会洗鞋的同学请举手。”有几个同学举起手来,“有没有同学告诉我们洗鞋时,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一位同学说:“先准备一盆水。”

“很好,然后呢?”

又一位同学说:“然后把鞋、刷子、洗衣粉都放在水盆旁边。”

“嗯,说得很好,接下来呢?

“接下来就可以洗鞋了!”一个顽皮的孩子说道。

全班同学笑起来,老师继续引导:“那么,洗鞋,先洗哪?后洗哪?”

……

在老师的引导和教导下,黑板上列举出详细洗鞋的步骤,包括最后一步是倒掉脏水,收拾好盆子、刷子、洗衣粉,并清洁地板。

这作为周末的家庭作业布置给孩子,并且让家长配合打分。结果,这个特殊的作业引起同学们极大的兴趣,完成得很好。

由此看来,每个孩子对劳动都是有热情和兴趣的,就看如何保持孩子的这种热情。那位老师的做饭非常值得父母借鉴,对于孩子的教导,就是要如此细致,孩子才能从中收益。

培养建议五:让孩子承担一定的家务

父母要想让孩子形成热爱劳动的品质,就一定要使孩子把劳动作为一种习惯,而不是想起来的时候动一动,想不起来的时候就算了。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把有些家务活分派给孩子,比如:饭前摆放碗筷、饭后收拾餐桌;自己的袜子和底裤自己动手洗;倒垃圾……

父母最好让孩子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完成半个小时的家务劳动,比如晚饭后,让孩子在洗碗、擦桌子、扫地、拖地等项目中自行选择一、两项,其余的由父母同时完成。父母可以把这个时间定成“全家劳动时间”。没有意外情况,全家每天都应遵守。而且,父母不要因孩子说今天作业多,就不让孩子做家务,因为轻度劳动不但不会增加疲惫,反而能调剂孩子一天的学习生活。

当然,孩子劳动的内容应从简单到复杂逐渐过渡,父母不可刚开始就让孩子去做难度比较大的家务。总之,父母要带动孩子养成劳动的习惯,这是长期的积累,等孩子一旦形成劳动的惯性,孩子会变得懂事、稳重、有耐心、思维有条理,因为劳动是智慧的源泉。

培养建议六:及时鼓励孩子的劳动行为

在教导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一定要注意多以鼓励为主。即使孩子做错了、打破了碗、碰碎了杯子、弄坏了劳动工具等,这都没有关系,因为这本身就是孩子养成劳动品质所应该付的“学费”,父母要看到孩子劳动行为的可贵,而不是一两件物品的价值。

一位母亲这样描述孩子的经历:“记得暑假的一天,一位朋友来访,孩子主动帮忙从冰箱里拿饮料并打算倒给客人喝。可能因为饮料瓶子太大太沉,一次性纸杯又太轻,倒到半杯时,杯子突然倒了,弄得桌上、地上洒了溅了不少饮料。孩子很紧张,也很尴尬,觉得自己闯了祸,又觉得自己笨手笨脚,朋友也有点紧张,怕我责怪孩子。这种情况下,作为家长,看到孩子主动劳动,主动帮助招待客人,高兴和欣慰还来不及呢,怎么会生气呢?我先反复安慰孩子,再同她一起把桌上地上清理干净。最后,我还鼓励她再为客人倒一次饮料。她先是一愣,然后使劲点了点头。当她稳稳地将饮料倒好后,我在她眼里看到的满是欣喜和自信。”?

父母鼓励和信任对孩子来说多么重要,父母一定不能在孩子做家务事时泼冷水,说一些使孩子扫兴的话,这样会打消孩子干家务的积极性。反而,父母能够说一些称赞或宽慰孩子的语言,孩子会在父母的认可中成长为热爱劳动的好孩子。

【教子箴言】

要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品质,父母首先要认识到劳动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俗话讲:“习劳知感恩。”孩子有一颗感恩心,那就是幸福的源泉。更何况,劳动本身的确可以增强孩子在为人处事上的很多能力。父母要做的就是自己热爱劳动,并常常劳动,加上对孩子耐心到位的引导,孩子会从劳动中成长为一个与众不同的人。

同类推荐
  • 女人坐月子调养食谱

    女人坐月子调养食谱

    《女人坐月子调养食谱》从饮食角度,教你如何通过合理的膳食在月子期快速恢复身体,清除恶露。炒菜、凉菜、滚汤等,营养与美味兼备。本书图文并茂,科学实用,方便易学。
  • 不可不知的天才家教智慧全集

    不可不知的天才家教智慧全集

    家教是青少年成长路上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任重而道远的。为了孩子少走弯路,为了孩子不受伤害,为了孩子多学点儿知识技能,为了孩子能健康地成长……父母有太多的理由,也付出了太多的心思和精力。家长们,少一些枯燥的说教,多一些应有的尊重;少一些强制和命令,多一些理解和支持;少一些猜测和居高临下,多一些信任和心平气和……给孩子自由的阅读空间,让他们从精彩的故事中学习和成长
  • 告诉孩子,你要有点心计

    告诉孩子,你要有点心计

    本书将教你最有用的教子法则:告诉孩子,要认清坏人的真面目,一定要做一个有心人。对孩子说,要做最好的自己,父母其实很爱自己的。让孩子明白,将来的路总得自己去走,心中有爱就不会害怕。让孩子懂得,有些事你一定要去做,因为成功是用汗水换来的。
  • 育儿圣经

    育儿圣经

    作者吉娜·福特认为,从宝宝一出生,父母就应该让他们遵循科学合理的作息规范,这样不但可以让宝宝获得充足的睡眠和奶水,也能使新手父母不至于手忙脚乱,特别是妈妈可以获得充分的休息时间。这本《育儿圣经》,基于作者照看超过300名宝宝的经验,为新手父母提供宝宝不同生长阶段的作息规范建议,告诉你:·怎样迎接宝宝的到来。从早上7点到晚上11点,什么时候宝宝应该吃奶,什么时候应该睡觉,什么时候应该洗澡和玩耍。宝宝出现睡不好、哭泣、饥饿、疲惫等状态,到底是什么原因。妈妈要想重新工作,应该做哪些准备。宝宝在断奶阶段,需要注意哪些细节。妈妈喂养宝宝时,怎样才能让自己获得休息。
  • 中国式教育应规避的16个问题

    中国式教育应规避的16个问题

    中国式家庭教育最终让孩子收获了什么?是人格缺陷、心理障碍、心态冷漠、独立性差、社会适应的能力差,以及两代人之间的沟通障碍……本书目的在于:提醒父母在家庭教育中一直重复的错误,并提供规避这些问题的方法,让父母跟孩子共同成长,最终成为一个成功的父母,让您的孩子变得卓越、杰出。
热门推荐
  • 我本情种

    我本情种

    天生多情,富家子弟李子航大学毕业后,跟志同道合的同窗好友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却也重情……--情节虚构,一路之上,而李子航本人长得是临风玉树,可谓是雅俗共赏,好比那香帅一般,请勿模仿,对女人那是怜香惜玉,处处留情,事业顺风顺水,万花丛中过
  • 复仇天使

    复仇天使

    她只是一个17岁的少女,自小与母亲相依为命,长大后离开母亲上大学。一次意外,让母亲生病住院,救母亲居然是自己的亲生父亲,而自己,居然是一个私生女?身份被获悉后,正牌老婆不断的刺激她的母亲,意外的,身体不好的母亲受刺激而离世。为了报复,她夺走了同父异母姐姐的情人。
  • 吉娃娃犬

    吉娃娃犬

    吉娃娃犬优雅、机警、灵活、精致、漂亮。然而,只有你真正拥有它、关爱它,让它融入你的生活,你才能从它们身上感受无穷的乐趣。
  • 中华成语故事(利)

    中华成语故事(利)

    成语源远流长,是汉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多源于历史典故诗词歌赋和寓言故事中。成语把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浓郁的文学色彩融为一体,堪称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精华。每个成语都是个故事,它的形式虽然简单,但却形象生动,十分富有表现力,往往几个字就能说出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发人深省,读了让人受益匪浅。
  • 古墓之冷酷血王子

    古墓之冷酷血王子

    她,陈可心,平凡的考古系学生,却是大名鼎鼎的洛阳铲传人,在爷爷的培养下她渐渐成为一个身怀绝技,了解五行八卦的,遇事冷静的女人,虽然有时候会恶搞一下,但在每每遇到生死关头的危险时刻却总是能运用自己的智慧化解。一次,在西藏发现的神秘古墓引发了陈可心一连串的意外,与自己有着相似面庞的墓主。不灭的光,穿过身体的古人,甚至心底涌起的熟悉感都让可心感到莫名的恐惧,就在这么多疑问堆积下的古墓里,可心不小心走失了,莫名其妙的被人口贩子卖到了古代的美索布达米娅,成为巴比伦的侧妃,打败了亚述的勇士,征服了冷酷的亚述血王子。巴比伦王子:汉姆拉比。成功的政治家,巴比伦王位的继承人。脸上始终挂着笑,高深的让人看不清楚想法。“我,汉姆拉比在此发誓,,让安努和贝尔神授予我治理苏尔美和阿尔德之权时,巴比伦的铁骑将扫平整个幼发拉底河,到那个时候,我汉姆拉比的意志便是神的意志,我汉姆拉比的灵魂便是神的灵魂。我要做的便是天理,我爱的女人就是天命。我将像头上悬挂的太阳,永世照耀着我的国度,权利于我,神力于我,永世不修。”……亚述血王子:冷酷,霸道。杀人不眨眼,外号血王子,号称杀光,抢光,烧光的男人,拥有痛苦的过去,却在决定爱人可心的那一刻,毫不犹豫的用自己整个生命去爱她,甚至不惜跳入“天之眼”。“如果你爱我,我会给你我的全部,除了爱。如果你不爱我,我依然会给你全部。除了爱。但是,你唯一要做的就是忠诚,绝对的忠诚。忠诚的爱我,忠诚的包容我的一切,忠诚的把自己献给我。那么从此刻开始,我尼普克斯的生命便属于你”这是他对可心标志性的告白。神秘女巫预言,梦中不断出现的男女,甚至还有那相似的古墓主人,这些都让纠缠的谜底一步一步的揭开,巴亚大战拉开帷幕,可心被巴比伦王子重新带回巴比伦,亚述尼普克斯发动了政变发誓要扫平美索布达米娅,惩罚她的背叛,血流成河……渐渐的历史的轨迹在三人手里发生了偏移。而她?是带领女性解放的人民英雄??是扫平美索不达米娅的战争神话?甚至还是美索不达米娅的真神阿尔瑟弥斯????水木家族群QQ21804822(满)美美的新浪博客http://m.pgsk.com/u/1082180670(新书安排,古墓随想,生活日志。。。。)还有推荐我一个好姐妹的书,很好看的,《汉武飞仙》大家可以去看看。她最近快写完结局了。大家期待吧。地址哈哈。。
  • 康熙后宫Ⅱ、Ⅲ:岁月如流、晚秋离歌

    康熙后宫Ⅱ、Ⅲ:岁月如流、晚秋离歌

    心系江山,开创伟业,满清帝王,坐稳中原——他是满清的帝王,他守候着满清的江山,他的心装的是天下,装的是江山社稷;他的心中也有儿女情长,也有夫情父责,他——是清朝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爱新觉罗玄烨!绵情如丝,岁月如流,默守君王,无怨无悔——她是康熙的后妃,她知道大清的君王心系江山,岁月的痕迹妆点在她的面庞、她的身体、她的心里,但有一份守候却永远流存,她——是康熙帝白发相守的女人:荣妃!本文在历史时间上,与第一部是接叙的关系,第一部讲述康熙五年到康熙二十年的故事,第二部是从康熙二十年康熙大封后宫后开始;第三部则讲述康熙最后的二十年,全书以与康熙白头到老的“荣妃”为女主,以她的视角,走过康熙后宫五十年的风雨历程,讲述一代英明帝王的后宫生活,帝王亦是凡人,亦有七情六欲,人之情感,亦有心中天平最重的那颗砝码;本文写作手法以写实为主,不追求文章的华丽,追求与史实的尽量贴尽,重新解读历史,平淡中见知真……
  • 跟奥巴马学做人做事:草根总统的成功哲学

    跟奥巴马学做人做事:草根总统的成功哲学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巨大压力下,不管受命于危难之际的奥巴马能否拯救那个超级大国,不管以后的路怎么走,从他入主白宫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经赢了。作为美国政坛上有史以来最黑的一匹“黑马”,奥巴马从一个被父抛弃的混血儿、一个放浪形骸的不良少年、一个毫无背景的政界菜鸟,到一个风光无限的大国总统,无论如何,他都是成功的。有人说,奥巴马的成功是占尽天时,这场金融风暴让他的变革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有人说是网络的巨大力量帮他赢得了竞选资金和草根阶层的支持;有人说从他身上,人们看到了“美国梦”的影子,所以愿意将选票给他;还有人说妻子是他的秘密武器……我们当然知道。这每一个因素都是他成功的原因之一。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家庭常见病饮食疗法小处方

    家庭常见病饮食疗法小处方

    在《家庭常见病饮食疗法小处方》一书中,编者搜集整理了百余种日常生活常见病症的滋补、治疗小方剂,以便于读者使用。这些方法大都是从传统医药典籍中间摘选出来的,其中也有一部分为中医临床常用药方,对一些常见病和慢性病有不错的疗效,而且无毒副作用。在摘选这些药方的过程中,虽然我们尽量避免有把握不准的地方,但还是请读者在实际使用时,最好能征求一下医师的意见。另外,还应特别强调的是,对急重病症,这种方法不可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只能在医师指导下作为辅助疗法,所以此类患者必须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以免贻误治病良机。
  •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巴斯克维尔的猎犬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巴斯克维尔的猎犬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之巴斯克维尔的猎犬》是福尔摩斯探案全集系列中最为光彩四射、引人入胜的巅峰之作。小说围绕英格兰乡下一个偏僻荒凉的庄园中流传的一个古老家族与一只充满灵异的猎犬之间的宿命传说铺叙情节,刻画了人对财富的贪欲和费尽心机图谋占有的阴险毒辣手段,并有亲情善恶爱恨的交织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