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9900000038

第38章 给孩子真正的爱(7)

八、把真实的世界告诉孩子

孩子是一个具备极大发展可能性的“人”,我们必须在爱的引导下,告诉他一个真实的世界,把信任、平等、尊重和需要给予他们,而不应该把他们孤立在“儿童环境”中。

——(中国)杨文

文学巨匠鲁迅先生曾经批评他所生活的年代里的文学是一种“瞒和骗的文学”,而且认为,这种“瞒和骗的文学”一定不能久长。其实,对待今天的孩子,父母也应该讲究教育的艺术,采用孩子易于接受的方法来教育他,但一定不能采用瞒和骗的方法,因为孩子总要长大,总有一天他会知道事实的真相。

很多年前,有一首流行歌曲这样唱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接下来就是“外面的世界很无奈”,其实,这正是对那些被关在教室里与外界社会隔绝的孩子的善意忠告。试想,如果父母不告诉孩子真相,不告诉他这个世界真实的样子,孩子可能就会不知道社会上还有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甚至是丑恶的一面,当他一旦面对真实的世界就会感觉手足无措,无所适从。

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一定注意把握一个原则,那就是要“让孩子面向一个真实的世界,走出家庭,融入复杂的社会”。把一个真实的世界告诉孩子,这是父母的责任。孩子只有了解了世界的真相,他才能适应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并且才能以不变的真诚去迎接人生的风雨历程。

教育家杨文在《和儿子一起成长》一书中这样写道:

在我们的家庭生活中,我没有太刻意地让孩子回避什么。我经常对孩子说的一句话是“夏杨,你来。”这样说时,有时候是我跟他爸爸或者亲戚朋友正在谈论的一件事情,我觉得他听了会对他有益。我和他爸爸白天遇到什么事情,见到什么人,包括听别人说了什么事,我们经常会以一种很随机很自然的方式,说给他听,或不介意允许他旁听。他会很认真地听,发表他的看法。无论对错,我们注意不打击他,并且会对他说我们的处理方式,给他讲我们这样做的理由。

就在这样的耳濡目染中,夏杨知道真实的社会,什么样的人受别人尊重,什么样的事情是绝对不可为的,甚至能体悟成人世界的一些潜规则。

其实孩子对任何事情都是充满了好奇心的,而且这种好奇心越得不到满足,就越浓烈。我经常听到一些父母对孩子说:“这不是你的事,你少操点心吧。你好好学习就行了。”“大人的事情,小孩子知道那么多干什么?去,去,去,一边去!”“这都是大人去的地方,你不能去。”……

禁止的结果是怎样呢?等到他有了一定的行为能力或消费能力之后,好多孩子就是带着幼时不曾得到满足的好奇,开始到那些我们父母并不希望孩子去的地方——游戏厅、歌舞厅……

在夏杨小时候,我们有时候为了应酬,也曾到过这些地方。只要有可能,我就尽量带上夏杨。歌舞厅、游戏厅、五星级酒店、路边小店、大排档、茶馆、咖啡厅……凡是有的,让他经历;凡是经历的,让他思考。让他看到这个社会的真实,让他知晓,在这个人世间,有很多种的生存方式,同时在此情此景中,告诉他我们的标准和选择。

在让他见到真实社会一面的同时,也是对他进行随机教育的好时机,即所谓的“情境教育”。孩子对那些他曾见过、有体验的东西,会更有感觉。如果你空口对他说:“那个夜总会孩子可不能去,太乱了。”他根本不知道是怎样的乱,这时你的苦口婆心,等于对牛弹琴。顶多对他起一个威慑作用,要么他会更好奇,要么他根本就不在意。那么父母要输入的观念,就很难传递过去。

不可否认,杨文是一位伟大的母亲,正是在她的悉心培养下,儿子夏杨在22岁时进入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她敢于把真实的世界孩子告诉儿子,这给今天的父母做了很好的榜样。

作为父母,应该尽可能给孩子一个真实世界,不要因为他的年纪小就可以简化、模糊甚至剥夺他体味真实社会,溶入真实世界的权利!父母的信任是孩子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1. 尽早让孩子认识真实世界

父母应该尽早让孩子认识真实的世界,不要刻意对孩子隐瞒什么,要让他明白,世界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

经历过生活的父母,面对幼小的孩子,不要把这个世界描绘得太过美丽,好像白雪公主就在身边,让孩子以为自己是生活在童话世界里。父母应该知道,理智适时地对孩子进行一些符合他成长心理的教育和引导,是非常必须的,也是让他走好人生路必要的一课。给孩子一双慧眼,让他认清世界的真实,是父母应该做的。

现代著名作家林语堂先生认为,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大课堂,在学校里能学到的东西,不如在学校外所见所闻得到的知识多。他在一个特殊的时代和特殊的家庭背景中,以他特殊的教育方式,让女儿凡事亲自经历、凡事自己学习、凡事亲自发问、凡事自己反省。童年经历的一切,成为林太乙成长的基石。

林太乙在她的《林家次女》一书中,写到了一些她小时候经历的情景:

很多年前,一个学贯中西、风雅倜傥的父亲,带着女儿在四处游历中,经历着世间的每事每物:在上海时,他带九岁的女儿去风月场所。看那些风尘女子游弋在男人的世界,女儿讶异的眼神透露着她的不解。父亲告诉她,这些人的生存方式可以给予人文的理解……

在美国时,女儿还差几个月就可以小学毕业,他又带着她去欧洲,探火山口、参观教堂、看脱衣舞……

在她高中毕业时,这位父亲不让她读大学,要她十七岁就踏入社会……

这个父亲是著名作家林语堂,那个小女孩是他的二女儿林太乙。

虽然林太乙没有上过大学,但她的气质宁静娴雅。在18岁的时候,她就开始在美国耶鲁大学教授中文,最终成为这所全球一流大学的中文教授。她曾经担任美国《读者文摘》中文版总编辑,还撰写了《林语堂传》等许多的作品。

当然,父母在告诉孩子真实世界的同时,也应该告诉他如何正确观察和认识社会,要让孩子认识到,办法总会比困难多,好人总是比坏人多,这个世界还是光明和美丽的,而且要让他坚信“明天会更好”。

2. 不给孩子制造生活的假相

今天,很多父母并没有把真实的世界告诉孩子,甚至还人为地给孩子制造了一个生活的假相。因为,这些父母把孩子当作小皇帝来对待,并且尽可能地给他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这样看似是一番好意,其实是好心做了坏事,在不经意间,父母给孩子造成了一个假象,让他误认为将来的世界就是这样的。在这种假象中长大的孩子一旦走入社会,才发现现实并非他原来想象的那样,所以就会变得迷茫,失望,彷徨,郁闷……

著名作家刘墉在他的一本书《靠自己去成功》中写到:

……我更强调的是,家庭和学校是向社会延伸的,所以既然年轻人到社会上,别人不会为他读书睡觉而关上电视,为考虑他有应酬而不交代事情,他就该学会早早适应在喧闹的环境中读书、在应酬之间工作,甚至在同一时间办好几件事。

我是很宠孩子的人,正因为宠,所以我不会为她读书而关上电视,不会怕她危险而不准她去爬山,更不会怕她受苦而阻止她去‘魔鬼夏令营’。

当有一天,她大了,要离开我,我会心疼,但不会不心安,因为我已经早早就把外面世界的门打开,让她看见好的,也见到坏的。

所以,作为父母,一定不要给孩子制造一个美好生活的假相,而要告诉他生活的真相,让他从小在思想上就有所准备,从而让他有一个适应的缓冲过程,这样,他将来走向社会时就不至于出现难以适应的状况。

3. 要注意给孩子以爱的引导

现实生活中,也有父母告诉了孩子一个真实的世界,但在孩子对这个真实世界有所体验时,父母却没有能够及时对他进行随机的正确引导,这样做的结果甚至还不如把孩子关进一个封闭的世界。父母这样的行为才是对孩子的真正的纵容。

父母应该知道,没有一个孩子会永远生活在真空里,父母一定要让他经人生的风雨,去见识一下外面的世界,这远比在让他温室里成长有利的多。

杨文说:“夏杨在十七岁那年一个人去英国读高中,在他周围有很多不良的诱惑。无论是英国的孩子,还是在英国的中国孩子,有些人和他一样的年龄,泡酒吧、打群架、男女混居……我嘱咐他不要介入,他说:‘我心里早就有数了,哪些不该碰,你们一点也不用担心。’

“其实刚去英国时,他也挺孤单的。他就读的那所中学秩序较差,但他闹中取静,潜心学习。孤独时,宁愿一个人坐在马路边,啃着面包,看人来人往的风景,自得其乐,也不会去寻找不健康的方式,宣泄自己离家的孤独和寂寞。他成了那所中学有史以来的第一个考入剑桥的学生。

“孩子是一个具备极大发展可能性的‘人’,我们必须在爱的引导下,告诉他一个真实的世界,把信任、平等、尊重和需要给予他们,而不应该把他们孤立在‘儿童环境’中。”

经常听到很多父母这样说:“教育孩子真难啊!他就是不听你的。”实际上,有这种感受的父母应该明白,不能仅仅把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只用自己的语言灌输给孩子,因为孩子毕竟不是一个容器。

作为父母,也应该孩子提供一些真实的生活场景和内容,引导他进入其中去活动、去体验、去锻炼,让他逐渐形成自己正确的道德认知和良好的行为模式,让他成为一个健全的人。

同类推荐
  • 情商系统培养方案

    情商系统培养方案

    本书介绍了:胎儿情商培养、幼儿情商培养、道德品质培养、健康情感培养、心理素质培养等方面育儿方法。
  • 儿童营养食谱

    儿童营养食谱

    《吃出聪明智慧丛书》针对不同年龄婴幼儿生理特点,系统地介绍了成长发育期婴幼儿食谱的制作方法和营养搭配知识,科学地解决了婴幼儿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等营养进食的问题。
  • 培养了不起的男孩(大全集)

    培养了不起的男孩(大全集)

    要做称职父母,先和男孩成为朋友,男孩可以说天不怕地不怕,没有安分的时候,你可以批评他、教育他,但是千万不要不理他。他们最怕的是没有人做他们的朋友,没有人理解、没有人帮助、没有人支持。从小就要男孩知道,他是个男子汉,他跌倒了,就要自己爬走来;他犯错误了,就要让他知道,好汉做事好汉当;他不听话了,就要让他知道,男子汉是不会给别人添麻烦的……让你的男孩能力超群,有的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不落后于别的孩子,一天到晚让孩子学这个学那个,其实这种观念并不完全正确。要知道,对孩子能力的培养比对孩子知识的浇灌更重要,中国有句名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育孩子时同样要加以借鉴。
  • 孩子为什么一定要“穷”着养

    孩子为什么一定要“穷”着养

    “穷孩子”,其实就是“逼”出孩子的潜能,激发孩子成长的本领。孩子长大了,早晚要离开家去自闯一片天地,与其让他那时面对挫折仿徨无助。还不如让他小经受“磨难”、“穷”出直面人生的能力和本事。所谓“穷孩子”,是要在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给孩子制造“拮据”的环境,让孩子最大限度地体验生活,从而磨炼孩子,提高其耐受力,进而促使其刻苦奋进,促使其独立自强。“穷孩子”是激发孩子自身的能量的一种教育理念。
热门推荐
  • 穿越之女帝:最是无情帝王宠

    穿越之女帝:最是无情帝王宠

    【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勿相信】唐家堡被毁七年之后,唐白银已然从一个小丫头长成大姑娘。家族灭亡的道路上唐白银带着姐姐的孩子和一个丫鬟仓惶逃离。而与大唐皇帝的结识,从七年前的一面之缘,到后来的再次相见。帝王的爱从来都是无情的,唐白银在面对李旦的真情之中,总总误解和纠缠,到最后相信那份爱,还是孜然一身,回到现代之中?
  •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奇言趣语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奇言趣语

    本书是一本融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价值于一体的、完美的语言文化读本。书中内容包括:琅琅上口的谚语,充满智慧的歇后语,诙谐幽默的精彩对联,深入浅出的日常俗语,知识丰富的谜语,意境优美的唐诗宋词,是浓缩了中华民族文化经典的优秀读本。
  • 正妻攻略

    正妻攻略

    红云想尽了办法也不能逃过这一劫,她跟这货前世好似怨家不清不楚,如今才导致两人是纠缠不清。豪门恩怨事非多,婆婆是填房,小姑是阴毒,小叔又风流……总之这是小家碧玉如何成为一位豪门小霸正妻的故事!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盗仙记

    盗仙记

    王盗,从小与爷爷相依为命,受老头子临终嘱托,为了果腹生存,他做了仙道门派的外门弟子。入了山门,却发现修道者性情冷漠,弱肉强食。为求得道成仙,王盗勤奋修炼,渐渐在修仙界展露头角。借助金手指无相宝衣,得窥天道。且看他如何杀神,除妖!纵横天下,一统三界!
  •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3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3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在这段被后人称之为春秋战国的550年间,那些空前绝后的伟大人物和传世经典井喷似的涌现:孔子述《论语》、孟子写《孟子》、老子写《道德经》、墨子写《墨子》、孙子写《孙子兵法》、鬼谷子写《鬼谷子》、韩非写《韩非子》……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四书五经铸造了后世中国人的价值观,春秋五霸开创了谋略计策的典范,战国七雄构建了现今中国版图的框架。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弗洛伊德2: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学

    弗洛伊德2: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学

    此套《弗洛伊德文集》(12卷)是中国第一部且唯一一部关于弗洛伊德文萃性的经典恢宏译著,由中国研究弗洛伊德第一人、学术界公认的弗洛伊德研究权威、著名心理学家车文博主编,经全国四十余位专家教授严谨翻译多次修订,堪称海峡两岸最权威、最完整的弗洛伊德心理学著作版本。本卷仅收录《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学》一部作品。这部作品是弗洛伊德用动力心理学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事件的一部重要著作。他从分析人们日常生活中大量的、常见的遗忘、口误、笔误、失误行为等现象入手,挖掘了潜意识过程对人的行为的制约性,说明了潜意识的活动和对潜意识的压抑不仅存在于变态心理活动当中,而且广泛存在于正常人的心理活动当中。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飞往天堂里的千纸鹤

    飞往天堂里的千纸鹤

    女人伤心、流泪,但就是不回去,就是不回去。脾气是倔强了点,但是他没来接,自己回去多丢脸啊。快过年了,女人的母亲说,嫁出去的女儿不能在娘家过除夕的,要不你就回去,要不你就离婚,还能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