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8600000045

第45章 天文历法(1)

天文

古代天文人物

羲和,中国远古时代天文历法学家。甘德,战国时代天文学家。石申,战国时期魏国天文学家。贾逵(30—101),东汉时天文学家、经济学家。张衡(78—139),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刘洪(约130—196),东汉末天文学家。何承天(370—447),南北朝时代天文学家。祖冲之(429—500),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刘焯(544—610),隋朝天文学家。李淳风(602—670),唐代初期天文学家、数学家。一行,本名张燧(683—727),唐代著名天文学家和佛学家。曹士为(生卒年不详),历法家,活动于唐德宗建中年间。梁令瓒(生卒年不详),唐代天文仪器制造家。苏颂(1020—1101),宋代天文学家、数学家。杨忠辅(生卒年不祥),宋代天文学家。郭守敬(1231—1316),元代天文学家。王恂(1235—1281),元代天文学家、数学家。邢云路(生卒年不详),明代天文学家。徐光启(1562—1633),明末杰出科学家、天文学家。薛凤祚(1600—1680),明末清初数学家、天文学家。王锡阐(1628—1682),明清之际民间天文学家。梅文鼎(1633—1721),清代天文学家、数学家。李善兰(1811—1882),清代天文学家、数学家。

最古老的天文台

观星台,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告成镇,建于元代至元十三年(1276年),是中国最古老的天文台。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中国后,为了恢复农牧业生产,任用科学家郭守敬和王恂等进行历法改革。首先让郭守敬创制了新的天文仪器,在登封建立了中心观测站——观星台。观星台是一座高大的青砖石结构建筑,由台身和量天尺组成。其不仅保存了中国古代圭表测影的实物,而且还是自周公土圭测影以来测影技术发展的高峰。观星台反映了中国天文科学发展的卓越成就,对研究中国天文史和建筑史具有很高的价值。

第一座天文馆

1957年9月29日,中国第一座天文馆——北京天文馆建成开馆。其主要设施有天象厅、展览厅、影视报告厅和大众天文台。天象仪能同时放射出几千条光线,投影在半球形的银幕上,演示出各种天文现象。通过天文台的天文望远镜,白天可以观测到太阳黑子,晚上可以观测到月亮上的环形山和土星的光环。该馆主要通过人造星空模拟表演,组织进行天文观测,举办天文知识展览,编辑、出版和发行天文科普书刊等形式向公众宣传普及天文学知识。

第一颗人造卫星

1963年,中科院成立了星际航行委员会,并组织制定了星际航行发展规划。1965年,中国的人造卫星计划正式开始实施。1967年12月,国防科委召开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研制工作会议,审定了总体方案和各系统方案,并正式命名第一颗人造卫星为“东方红一号”。

1970年4月24日,随着一曲《东方红》的旋律通过广播电台在神州大地回荡,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地进入了地球轨道。“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继苏、美、法、日之后,第5个能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海拔最高的气象观测基本站

一座设备先进且齐全的气象观测基本站——沱沱河气象站,屹立在长江源头唐古拉山麓。其坐落在海拔4700多米处,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气象观测基本站。沱沱河气象站成立于1956年,是中国国家气象站网中重要的测报和研究站,也是具有与全球气象资料共享资格的交换站。

沱沱河气象站坐落在地势高寒、空气稀薄的山上,这里全年的冰冻期是331天。而气象站的工作者,就是在这样艰苦恶劣的条件下,坚守岗位为人们观测风云。沱沱河气象站对中国、亚洲乃至整个世界的气象变化,有着明显的影响。

最早的风向计

132年,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风向计——候风仪,又称“相风铜鸟”。这种仪器制作非常简单,就是在空旷的地上树立一根五丈高的长竿,竿上安装一只可以转动的铜鸟。人们就可以根据铜鸟随风转动的方向,知道是什么风向。候风仪和西方装在屋顶上的候风鸡相似,而候风鸡是12世纪才出现的。

中国古代还有一种风向旗,是在旗上系着小铃,挂在高竿上,旗子随风飘动。观测的人听到铃声,再去看旗子被吹动的方向,就可以知道是什么风向。风向旗是和现代风向袋相似的一种仪器。

最早的自动计时器

唐代天文学家张遂和梁令瓒,对东汉科学家张衡创造的水运浑天仪加以改进。改进后的水运浑天仪,“铸铜圆天之象,上具列宿赤道及周天变数”,用水冲动机械让其自转,每昼夜就会自转一周,从而反映出日、月运行的周期。水运浑天仪是一架天文仪器,在仪器上安装了两个机械木人,一个木人每刻自然击鼓,另一个木人每个时辰自然敲钟,到了时间就会敲击,从而使这个天文仪器变成了世界上最早的自动计时器。

最早的石刻天文图

江苏省苏州市保存了一幅石刻天文图。图高8尺,宽3.5尺,上部分绘有一圆形星图,下部分刻有文字,图上大约有1440颗恒星。这幅图是1247年永嘉(今浙江温州)人王致远根据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的观测结果刻制的,是中国现存最早且完备的石刻天文图。

最早发现恒星运动的科学家

恒星,是由炽热气体组成的,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人们一直认为恒星是不运动的,但唐朝著名天文学家张遂打破了恒星不运动的说法,成为世界上最早发现恒星运动的科学家。为了观测天象,张遂和机械制造家梁令瓒合作,创制出了黄道游仪和水运浑象。在掌握了大量实测资料的基础上,张遂重新测定了150多颗恒星的位置和28宿在天球上的北极度数。他通过和汉代星图相比,发现古籍上所载的这些恒星位置和实际位置不符,从而打破了恒星位置永远不变的说法。

星座的起源

远古时,人们为了便于畜牧、农耕,必须详细了解季节的变化。他们注意到季节不同,天上的星星排列也不同,为方便记忆及把这些知识流传,于是运用幻想力,把天上杂乱无章的星星串连起来,据说这就是星座的起源。

中国星座的划分

中国古人很早就把星空分成三垣、二十八宿、三十一个星区。三垣,是北天极周围的3个区域;二十八宿,是在黄道和白道附近的28个区域,不仅包括各宿星座自身,落在每一块里头的星座都属于这个星宿范围。据《吕氏春秋》记载,中国古人很早就发现月球大约是27.3日走一周,黄道带被分成二十八星宿,月球大约是一天走一个宿,这样便于记录月球的位置。每七宿组成一象,共为4象,用动物来命名,分别是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象象征着四方臣民。

三垣

三垣,即紫微垣、太微垣和天市垣。各垣都有东、西两藩的星,左右环列,其形如墙垣,故称“垣”。

紫微垣是三垣的中垣,位居于北天中央,故又称中宫、紫微宫。紫微宫即皇宫的意思,故星名多以官名命名。其以北极为中枢,共含37个星座,附座2个,正星163颗,增星181颗。太微垣是三垣的上垣,位居于紫微垣之下的东北方,北斗之南。太微即政府的意思,故星名多以官名命名。其以五帝座为中枢,共含20个星座,正星78颗,增星100颗。天市垣是三垣的下垣,位居于紫微垣之下的东南方向。天市即集贸市场的意思,故星名多以市场命名。其以帝座为中枢,共含19个星座,正星87颗,增星173颗。

四象

中国古代将天空分成东、北、西、南区域,并把每一区域的七宿联系起来加以想象而成的四种动物的形象,称为四象。四象包括:东方苍龙(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龟蛇)。东方七宿,就如同飞舞在春天初夏夜空的巨龙,故而称为“东宫苍龙”;西方七宿,就如同跃出深秋初冬夜空的猛虎,故而称为“西宫白虎”;南方七宿,就如同展翅飞翔在寒冬早春夜空的一只朱雀,故而称为“南宫朱雀”;北方七宿,就如同出现在夏天秋初夜空的蛇、龟,故而称为“北宫玄武”。

二十八宿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把黄道附近的星空划分成二十八组,称为二十八宿。最初,古人为比较日、月、金、木、水、火、土的运动而选择的二十八个星官,作为观测时的标记。到了唐代,二十八宿成为二十八个天区的主体,主要是为了划分星官的归属。二十八宿按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分为四组,东方苍龙七宿是角、亢、氐、房、心、尾、箕;西方白虎七宿是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朱雀七宿是井、鬼、柳、星、张、翼、轸;北方玄武七宿是斗、牛、女、虚、危、室、壁。

北斗七星

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一部分,从图形上看,其位于大熊的背部和鼻子。北斗七星从斗身上端开始,到斗柄的末尾,按顺序依次命名为:α、β、γ、δ、ε、ζ、η,我国古代分别把它们称为: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在天空中,北斗七星始终缓慢的相对运动。其中五颗星以大致相同的速度朝着一个方向运动,而“天枢”和“摇光”则朝着相反的方向运动。其在天空中的位置随季节的变化而不同,中国古代记载:“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历法

十二时辰

古人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活习惯、生产活动,将一昼夜划分成了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形成了十二时辰。十二时辰,是由十二个特定的时间名词构成。汉代之前,这些名称有所不同,直到汉代太初年间,中国实行了太初历:“其以一日分十二时,而以干支为纪。”这才确定了十二时辰的名称: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古代三种纪时法

天色纪时法。古人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夜半(23点至1点)、鸡鸣(1点至3点)、平旦(3点至5点)、日出(5点至7点)、食时(7点至9点)、隅中(9点至11点)、日中(11点至13点)、日昳(13点至15点)、晡时(15点至17点)、日入(17点至19点)、黄昏(19点至21点)、人定(21点至23点)。

地支纪时法。古人根据太阳的运行和天色变化,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子时(23点至1点)、丑时(1点至3点)、寅时(3点至5点)、卯时(5点至7点)、辰时(7点至9点)、巳时(9点至11点)、午时(11点至13点)、未时(13点至15点)、申时(15点至17点)、酉时(17点至19点)、戌时(19点至21点)、亥时(21点至23点)。

夜间纪时法。古人把夜晚分成了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称为“五更”、“五鼓”。一更(19点至21点)、二更(21点至23点)、三更(23点至1点)、四更(1点至3点)、五更(3点至5点)。

古代四种纪年法

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按照新君即位的年次纪年,是我国最早的纪年法。如在《左传·曹刿论战》中记载:“十年春,齐师伐我。”这里所指的就是鲁庄公即位的第十年,即公元前684年。

年号纪年法。从汉武帝起开始,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记载:“庆历四年春”,庆历就是宋仁宗的年号。

干支纪年法。天干有10个,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12个,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与“支”组合就配成了60组,叫60甲子。如“甲午战争”之“甲午”是1894年。

年号、干支兼用纪年法。纪年时,皇帝年号放在前面,干支列于后面。如《核舟记》中记载:“天启壬戌秋日”,“天启”是明熹宗朱由校年号,“壬戌”是干支纪年。

干支纪年法的由来

干支纪年法萌芽于西汉,始行于王莽,通行于东汉后期。汉章帝元和二年,即公元85年,朝廷下令在全国推行干支纪年法。如今,中国农历仍在沿用干支纪年法。

干支纪年法,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纪年法。即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10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12支。将“干”、“支”组合配成60组,周而复始,循环不已。

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春秋时代,已经定出了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个节气。经过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经完全确立。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有2个节气。

每月的第一个节气称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每月的第二个节气称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

二十四节气名称的意义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立”即将开始,表示春、夏、秋、冬四季即将来临。夏至、冬至:表示盛夏和寒冬已经到了。春分、秋分:“分”是平分,表示这两天昼夜相等,正好处在夏至和冬至中间。雨水:开始降雨,雨量增多。惊蛰:天空开始打雷,气温逐渐上升,冬眠的动物开始活动。清明:天气晴朗,万物滋生。谷雨:雨量增多,谷物茁壮生长。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是还没有成熟。芒种:麦类有芒作物成熟,晚季作物抢种时期。小暑、大暑:“暑”是炎热的意思,表示这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处暑:“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暑天结束,气温开始逐渐下降。白露:气温降低,出现露水。寒露:天气寒冷,露水很凉。霜降:天空开始下霜。小雪、大雪:开始下雪,至大雪时形成积雪。小寒、大寒: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

夏历

同类推荐
  • 烟雨纷繁,负你一世红颜

    烟雨纷繁,负你一世红颜

    民国大师经典作品系列共十册,本册为民国大师张恨水作品精选集,张恨水是民国时期最受欢迎的通俗小说家,其散文也十分佳美,本书精选了张恨水的《两都散记》等精美小品文。读者可以通过这些文章了解当时社会及大师的思想,并在文章中了解大师的人生。
  • 真正的幸福是什么

    真正的幸福是什么

    幸福深处,是一种真爱。爱的表达方式不一,爱非经冬不知甜。心灵深处有最爱,不能晓悟人间温暖。有人说:亲情是一种深度,友情是一种广度,爱情是一种纯度。作家刘心武说:人生一世,亲情、友情、爱情三者缺一,已为遗憾;三者缺二,实为可怜:三者皆缺,活而如亡!失却这些情谊的人是世间可怜的孤独者,没有这些真情的社会只能是一片繁华的荒漠。
  • 我的幸福何处安放

    我的幸福何处安放

    作者通过对十几位花季少女的采访,将她们只差一步就幸福的经历用口述实录的形式展现出来,其中包括了她们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经常遇到的问题以及需要的帮助,愿与读者产生共鸣,莫要重蹈覆辙,再次踏上不幸的旅程,更愿每个长辈用温和、恰当的方式带自己的孩子度过那段宝贵的青春岁月。花季少女如同浩瀚的海洋,表面上的起伏不定,是因为内心的汹涌澎湃。每一个激流或暗礁都是她们内心面临的困惑、挣扎、挑战与无助。
  • 草原上的太阳

    草原上的太阳

    《草原上的太阳》是一本介绍尼玛先生生平事迹 的力作之一。尼玛先生仙逝之后,较全面、系统的写先生的生平事迹 的著作主要有三 部:一是1991年,由阿坝州教委徐长富同志写的《尼 玛办学模式》;二是1997年,由先生的高足之一、藏族青年学者供秋仁 青根据先生《自 传》,按藏族传记体写法,用藏文写成的史料性专著 《尼玛传》;第三本是1993年阿来同志写的这本《草原上的太阳》,这 是一本以一个藏 族青年作家特有的眼光,运用纪实文学的表现手法, 全方位,多角度反映尼玛先生不平凡的生平和事迹的书。这三本书的 共同点是,完 全忠实于尼玛先生其人其事。
  •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4)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热门推荐
  • 老婆好难娶

    老婆好难娶

    【文章一对一,男主女主绝对身心干净】这是一个都市大龄胜女女扮男装的的日常。云微是个低调的异能人,她想要低调的生活,想要交一群低调的朋友。哪知天不遂人愿,她的朋友个个不低调,十四年以男装示人做了大学教授,勉强维持各方平衡,继续走着低调的路线,不料一场相亲打破平衡,从此低调是路人。
  •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14堂心灵修行课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14堂心灵修行课

    戏曲、中医、文字、书法、诗词文赋、香茗、俗词俚语……悠悠千载,中国文化莫不徜徉在易儒释道的玄妙境界里,诉说着千载岁月中的至情至景至人,追寻着至真至纯至美的心灵胜境。在字里行间感知人生欢喜,在烦扰的尘世间修得一颗清净空灵之心,饮足幸福之泉,畅然游于红尘俗世间。
  • 穿越找来冰山夫

    穿越找来冰山夫

    若执手,定不离;静儿,你可愿陪我。不论上穷碧落下黄泉。凌风,我都会紧紧地牵着你的手。生死不离。看的见的是彼此眼中坚定地信念,相视一笑。凤栖于桐,浴火重生。
  • 千字文(国学启蒙书系列)

    千字文(国学启蒙书系列)

    《千字文》原名为《次韵王羲之书千字》,南朝梁(502年─549年)周兴嗣所作的一首长韵文。它是一篇由一千个不重复的汉字组成的文章。据说是梁武帝取了王羲之写的一千个字体,令其亲人练习书法,而后觉得杂乱无章,于是又命周兴嗣(470年─521年)编为一篇文章。千字文是用来教授儿童基本汉字之重要启蒙读物,和《三字经》、《百家姓》合称“三百千”。同时在汉字文化圈也受到重视。
  • 代嫁丫鬟

    代嫁丫鬟

    商品就是商品,即使没有价值了也会有人惦念,更何况是一件上等货品。连府的清冷的后园里,此刻指头上的夜莺不时的啼叫着,似乎在点缀这个凄凉的夜一般。连伊静静的坐在店堂内,静静的看着坐在自己面前的娘亲,不知该如何说才好。雨心泪为难的看着女儿,她的脾气不若自己这般柔弱,总是那么的坚强,挑起她和儿子两人的担子,为他们母子遮风挡雨。但身为女儿家,实在不是一件好事:“伊伊,你就听娘亲的吧!你这年岁……
  • 下堂小妾不好惹(全本)

    下堂小妾不好惹(全本)

    这也忒扯了吧,她堂堂一新世纪女性,怎么去庙里看个千年女尸就看成古人了?还是个被老公抛弃在远郊别院的三岁孩他娘?她仰天长嚎:我要离婚???第一次见到她,她和儿子满脸贴着黄瓜,躺在院子的摇椅中,惊恐的把他当成劫匪。第二次见到她,她带着儿子卖胭脂,口口声声的要为儿子创造新生活。第三次见到她,她狂舞一曲,成为名人,对着台下的男人巧笑倩兮。这个该死的下堂女人,来人啊,绑回去处理。身中奇毒的鬼族少主只有看见她才能感受到温暖,他用尽所有来爱她,将她护在心尖上,并承诺一生一世相守永不离???忠心护主的鬼族杀手为了救她不惜与她同落悬崖...温柔的佛族首领是她年少时的心仪之人...当她的身份一步步被揭开时,她竟成为他们一心寻找的‘千年舍利’,逃不开也躲不掉...当她亲耳听到他的王爷相公原意为了救自己心爱的女人而放弃一切时,她的心彻底死了...顺遂他的心意,她将自己当做换取解药的筹码,被埋入三尺黄土之下~~~直到他的世界再也没有她的存在,他才知道,他到底错过了什么~~再次归来,她心中的牵挂早已换做他人,那个愿意用一生柔情守护她的男人,她不愿再放手~~她的出现,牵动了两个情敌的身世之谜。当真相大白时,一切该何去何从?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外星合伙人

    外星合伙人

    大学毕业,杨叶找了份看管仓库的工作。却没想到上班的第一天竟遇到外星人,而且对方和他一样,也是个穷吊丝……于是二人一拍即合,在两个不同的时空,创办了同一个公司——无限梦(英文简称:ID)(新书《无象天道》上传,从都市开始的修真文,感兴趣可以去看看。)
  • 月亮的女儿(日本卷)

    月亮的女儿(日本卷)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文库:月亮的女儿·日本卷》收录了《大战大盗鬼同丸》;《日出王子和日落王子》;《海之神须佐之家族故事》;《大国娶八上姬公主》等故事。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