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8600000025

第25章 文化教育(7)

汉代取士无考试之法,使用举察制,朝廷令郡国守相荐举贤才,被荐举者称为举人,因此“举人”意为所举之人。唐、宋时,举人指的是参加全省范围的科举考试(乡试)及格后的人,乡试合格者才称为举人。明清沿袭,为乡试中试者的专称。举人俗称孝廉,亦称为大会状、大春元,中了举人叫“发解”、“发达”,简称“发”,习惯上举人俗称为“老爷”。

秀才

秀才是古代对某些士大夫的称呼。汉朝使用举察制时,各州推举的民间人才被称之为“秀才”。隋朝开始开科取士,最初也称取秀才。到了唐朝初年,秀才是常科考试的一种。但后来“秀才科”被废,秀才一度变成了读书人的泛称。宋朝时,凡是经过各地府试者,无论及第与否,都可以称为秀才,所以此时有“不第秀才”的说法。明清时,秀才一般指通过了科举中院试的生员,属士大夫中的最基层。很多秀才在功名上没能更进一步,只能回乡以教书等方法为生,经济不富裕,所以,这些在地位稍高于平民的读书人又被称为“穷秀才”。

贡生

科举时代,挑选府、州、县生员(即秀才)中成绩或资格优异者,升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生,意思是以人才贡献给皇帝。明朝有岁贡、选贡、恩贡和细贡;清朝有恩贡、拔贡、副贡、岁贡、优贡和例贡。清朝贡生,别称“明经”。

八股文

八股文是明清两代科举考试采用的一种专门文体,又称时文、制义或制艺。每篇文章的格式都是统一的,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落下等组成部分。在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四部分,各有两股互相对应的文字,共有八股,所以称八股文。在这八部分中,句子的长短、字的繁简、声调高低等都要相对成文,字体也有明确规定。八股文的题目主要摘自四书五经,在内容上,主要依据宋代理学家朱熹写的《四书章句集注》,此外,不得自由发挥题目,字数也有限制。这种文体极大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最终,八股文随着科举考试的停止而废除。

童生试

童生试也叫童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明代由提学官主持考试,清代则由各省学政主持,院试合格后才能取得生员(即秀才)资格,之后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其又被称为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乡试

在明清时期,朝廷每三年在各省省城或京城举行一次考试,凡获秀才身份的府、州、县学生员、监生、贡生都可以参加。考试通常安排在八月举行,因此又称为“(秋闱)秋试”。乡试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读书人成了举人才有资格进入更高层次的会试。

会试

在明清时期,每三年在京城举行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春试)”。会试由礼部在贡院举行,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会试由翰林或内阁大学士主考,录取三百名优秀者称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

殿试也叫廷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唐宋时殿试在省试发榜后十天左右举行,明清时则在会试发榜后一个月左右举行。殿试由皇帝或者皇帝委派的大臣,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一般称为“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殿试只用来定出名次,能参加的贡士通常都能成为进士,不会再有落第的情况。

及第

及第是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进士

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据统计,在我国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史上,考中进士的总数至少是98749人。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状元、会元、解元

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为科名中的最高荣誉。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王维,宋代文天祥都是经殿试而被赐状元称号的。举人参加会试,第一名称会元,其余考中的称贡士。生员(秀才)参加乡试,第一名称解元,其余考中的称举人。

连中三元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称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16人。明朝300年只有黄观、商辂两人连中三元。

鼎甲

鼎甲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

金榜

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为用黄纸书写,所以称黄甲、金榜。因其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同年

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唐代称同中进士的人为同年,明清乡试、会试同榜登科者都称同年。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顾炎武在《生员论》中说:“同榜之士,谓之同年。”

诸生

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

新闻出版

新华社的由来

新华社(即新华通讯社),是中国地区最大的新闻通讯社,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性通讯社。红中社(红色中华通讯社)是新华社的前身,于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成立,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立的最早的新闻机构。1937年1月,为了适应革命斗争形势的需要,根据中央的决定,红中社在延安正式更名为新华社。

1933年,红中社编辑部创办的《工农通讯员》,是新华社历史上第一份新闻业务刊物。1940年10月,新华社出版的《中国通讯》,是早期的对外宣传刊物,是用英、法、俄3种文字油印的。

消息的由来

“消息”最早出现于《易经》:“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意思是说,太阳到了中午就要渐渐西斜,月亮圆了就要渐渐亏缺,天地间的事物,或丰盈或虚弱,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有时消减,有时滋长。可见,我国古代就把客观世界变化的事实称为“消息”。直到近代,“消息”一词才逐渐成为一种固定的新闻体载。消息,是报道事情的概貌而不讲述详细的经过和细节,以简要的语言文字迅速传播新近事实的新闻体裁,也是最经常采用、最广泛的新闻基本体裁。

新闻的由来

新闻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新闻专指“消息”,指对国内外新近或正在发生的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人和事实的简要而迅速的报道。新闻种类较多,有动态消息、评论消息、社会新闻、文教新闻、国际新闻等。广义的新闻指及时报道新近发生的重要事件或生活现象的各种文章,包括消息、通讯,和兼有新闻、文学双重特征的报告文学。尽管新闻类型有多种,但它们都有共同的基本特点:真实性、及时性和准确性。

关于新闻一词的来历并无确切说法。《新唐书》记载:“孙处玄,长安中征为左拾遗。颇善属文,尝恨天下无书以广新闻。神龙初,功臣桓彦范等用事,处玄遗彦范书,论时事得失,彦范竟不用其言,乃去官还乡里。以病卒。”唐代诗人李咸用在诗作《春日喜逢乡人刘松》中写道:“旧业久抛耕钓侣,新闻多说战争功。”可见,唐朝时,就有了“新闻”的说法。《红楼梦》第一回中,曹雪芹老先生也用了“新闻”两字:“当下雨村见了士隐,忙施礼陪笑道:‘老先生倚门伫望,敢问街上有甚新闻么?”这时的“新闻”已经有了今天的含义。

书的由来

新石器时代没有文字,大小事都经由口传,久而久之就会忘记。于是,人们就拿绳子打上结,大结代表大事,小结代表小事,这就是“绳结记事”。那时还有一种类似的方法,就是在木条上用刀刻出一条的刻痕,越深越大的刻痕代表的事越大。殷商时期,有了用刀刻在龟甲、兽骨上甲骨文,另外,如果有重大的要事需永久记载,就记在青铜器上,这类文字叫做“铭”,也称“金文”,已经具有书籍的作用。一段时间后,人们将竹片、木片劈成狭长状,在上面用墨汁写上文字,再放在火上烤乾,蒸去水份,最后再将竹面的绿皮削去,可打洞串成一册,这就是书的最早形式了,多流传于战国秦汉期。布帛是和竹简是同时期的书写用具,质地轻软,方便折叠、携带、保存和阅读,受到春秋战国时期贵族及富人的重视。以缣帛写书固然有许多优点,但价格昂贵,生产有限,不久后,就被纸取代。

书的知识

开本:指书刊幅面的规格大小,即一张全开的印刷用纸裁切成多少页。常见的有32开(多用于一般书籍)、16开(多用于一般书籍、杂志)、64开(多用于中小型字典、连环画)。

版式:即书籍的规格式样,包括开本、版面、排式、插图等。

版本:指同一种书不同的本子。有的书一出版就有几种形式;有的书在出版后,由于进行修改,再印时改变了原来的版本。

版次:第一次出版印刷的书,写有“某年某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称为初版;如果第二次出版印刷时内容不改动,就注明“某年某月第一版,第二次印刷”,称为重印书;如果第三次出版印刷时内容经过很大改动,就注明“某年某月第二版,第三次印刷”。

版权:即版本的所有权,印于书籍的正文前后或封底。

字数:不管书中的标题多大,插图有多少,都按横格字数乘以每页行数再乘以总页数,最后求出全书字数。如果整页都是插图,就不算字数。

印张:说明印一本书需要多少张纸。因为一张纸可以两面印,所以两个印张才算一整张纸。

印数:指一种书所印的累计数。如某种书在第三次印刷时,印数为“20001—30000”,即表明前两次已印过20000册,第三次从20001册算起,又印刷了10000册,累计数是30000册。

珍本、抄本和孤本

同类推荐
  • 李劼人研究:2011

    李劼人研究:2011

    成都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李劼人研究学会,2011年李劼人研究论文集。
  • 村夫野话录

    村夫野话录

    《村夫野话录》旨在让形形色色、光怪陆离,有着怎样闪光的头衔、动听的言辞、华丽的外衣都显示出本来面目。具体内容包括《更要提倡听真话》、《重举轻落官员笔》、《善事也要讲“成本”》、《活出味儿来》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一枚钉子前进

    一枚钉子前进

    汉语诗两大精髓是意象化与音乐性,这从“神韵”两字中就可以体会到。意象化有共同的语言学、超语言学、逻辑语言哲学基础,音乐性的资源更是储藏在丰富的汉语自身,汉语新诗完全可以传承古典诗歌既要吸收异质又不能丢掉自我,既要有非凡的智慧,还要有更多“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作一句空”的人共同努力。我相信这样的努力不会白费。
  • 张中行散文:人物卷

    张中行散文:人物卷

    张中行以他独有的思想家的头脑,哲学家的智慧,国学大师的底蕴去勾勒人物,带有一种“史”的眼光,简单几笔就写出了人物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品格,勾魂摄魄。
热门推荐
  • 狂妄总裁的前妻

    狂妄总裁的前妻

    本文已入半价销售,喜欢的亲们可以点击阅读此文~“我们离婚吧。”林子欣咬着牙怕自己的泪水会不听话的掉下来,脸上的狠绝从未有过。白夜寒从她的身上跳下来,不相信的看了一眼床上的女人,衣服的凌乱证明了他刚才的粗鲁。眼底尽是冰冷,像是要把她看穿一样。随后又大笑起来,“你确定不后悔?”眼底的邪魅让人不寒而栗,虽笑但却很严厉。“是的,我不后悔。”语气坚定,眼睛第一次敢这样直视他,但心却在不停的滴血。“ok,明天我会让秘书把离婚协议书拿过来给你,只要签个字,我们就各自解放了。”像是在陈述别人的事,没有半点悲伤。原来他一直在等这一天。原来他爱的不是她,原来他爱的是自由。“你又结婚了?”白夜寒不敢相信的看着眼前的一岁大的小男儿,他们结婚两年多,她也没有给他生个一男半女,离婚之后她居然有了一个儿子。“是的,而且我过的很幸福!”她看着儿子一脸的幸福,不想和他说实话,这是他们的儿子啊。”好,祝贺你!”白夜寒语气低沉,露出迷人的笑容,但只有他自己知道,他的心此刻居然不争气的痛了。“谢谢。”林子欣不再看他,因为她的心抽痛的滴血。
  • 经营一家最赚钱的酒店

    经营一家最赚钱的酒店

    有人说酒店就是在一幢大楼里,有几百个客人正在消费,又有几百个员工正在为客人服务。从总经理到普通员工,每个人都是服务生。提供满意的服务,就是酒店管理的归宿。如何提高酒店服务水平,让顾客满意,如何提高管理能力,经营一家赚钱的酒店?阅读本书,你可以找出你酒店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对症下药。
  • 网游之幻象之城

    网游之幻象之城

    作为游戏《幻象之城》中“十大不可思议传说”之一的主人公、职业PK场NO.3的刺客、“幻象八一八”中的不可说娘娘,自带高绝技能的白宁有两大愿望:一、今天也不要让她碰到烈焰绝域那个家伙哟;二、如果碰到那家伙就让她果断地捅他肾吧!
  • 世界最具启迪性的名言格言(5)

    世界最具启迪性的名言格言(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世界最具可读性的短篇小说(3)

    世界最具可读性的短篇小说(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中华科技故事

    中华科技故事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灿烂辉煌,成为推动世界文明发展的动力之一。本书力求通俗易懂地向广大读者较为系统地介绍我国古代的科技发明和创造。本书以故事为叙述主线,以时间为序,简要勾勒出中华5000年科技发展史的大致轮廓。所选故事均围绕中华科技发展史中的重要人物、重大事件、重要成就展开。
  • 卓越员工素质修炼

    卓越员工素质修炼

    平凡的员工安于现状,却因为放弃努力,不得不过平凡的生活。而卓越的员工不安于现状,他们经过不断的努力,最终成为了一名卓越的员工。超越平凡,选择卓越。这是一句值得每一个企业员工一生追求的格言。郑一群编著的《卓越员工素质修炼》从员工的角度出发,着重从正确认识自己的位置;做一个善于思考的员工;行动是通往成功的桥梁;懂得感恩,营造和谐环境;对待工作尽职尽责;勤奋让你从平凡走向卓越;增强自己的团队意识;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在追求卓越的过程中不断成长等九个方面详尽展开。通过《卓越员工素质修炼》,你将发现,只要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你也可以从平凡的员工步入到卓越员工的行列中。
  • 用心思考未来:李嘉诚商业智慧(商界奇才谈商系列)

    用心思考未来:李嘉诚商业智慧(商界奇才谈商系列)

    李嘉诚是著名的华人企业家,他不仅创造了大量的财富,而且还具有丰富的人生韬略和经商哲学。本书详细讲解了李超人在商海驰骋六十多年不败的经营之道,分别从诚信做人、如何创业、经营管理、用人之道、领导艺术、人际关系、投资心得、危机意识、随时学习、社会责任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和总结。将李嘉诚成功体系中最闪耀、最精准的部分展示给读者,希望读者朋友能将此化为实现自我梦想的智慧资本,让自己早日成为财富的拥有者。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