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8600000026

第26章 文化教育(8)

珍本,是比较罕见、比较珍贵的书籍或文学资料。如汉译《共产党宣言》的版本很多,但上世纪20年代党在上海建立的人民出版社印制的版本,是非寻常可见的,成为珍贵的革命文物。从版本学的角度看,属于珍本。

抄本,是指手抄的书籍。现存最早的抄本书是西晋元康六年写的佛经残卷,因为当时还没有印刷术。而《四库全书》《永乐大典》,卷帙浩繁,一时难以刊刻。抄书常因系名家手迹,保存完整等原因,非常珍贵。

孤本,是指仅存一本的图书,也包括仅存一份的某书的某种碑刻的旧拓本和未刊刻的手稿等。现存世界最早的印刷品,是中国唐代印刷的《金刚经》卷子,就是孤本。明末清初的小说《后水浒传》,就是以大连图书馆藏孤本整理刊印的珍中之珍。

册的来历

在春秋战国至魏晋时代,由于当时还没有纸张,人们只好把文字写在狭长的竹片或木片上。这种竹片或木片,通称为“简”。而一块简只能写几十个字,因此要记一件事,往往需要很多“简”。为了方便查找,人们就用熟牛皮条把这些“简”依照次序串编起来,称为“册”。纸发明后,书写的材料逐渐被纸代替,印出的文章装订成书仍沿用了“册”这个名称,现在“册”已演变为量词。“册”字就很像几片竹简用绳子串在一起,形象地反映了中国古代图书的特点。

卷的来历

古代的书写在帛或者纸上,因为要卷起来收藏,所以书籍的数量论卷,一部书可以分为若干卷,每卷的文字自成起讫,后代仍用来指全书的一部分:卷一、第一卷、上卷、藏书十万卷等等。

序和跋

序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为文章或书籍作序。在古代,序一般放在正文后面;到了晋代、南北朝,序才被移到正文的前面。作者自己写的称“自序”,一般是说明文章或书籍的内容、写作缘由、经过、特点等;别人代写的称“代序”,内容多介绍和评论该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跋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后的文章。虽然序和跋是一回事,但在语言上有所不同。其实,跋就是“后序”,一般由作者自己撰写,主要叙述书的内容或作补充说明,不会像序那样详细。

全集、选集和文集

收集整理领袖、名人、作家、画家等人一生所发表或未发表过的作品,然后按内容或年代编成出版的图书,称为全集。收集整理作者部分有代表性的文章,然后按内容或年代编成出版的单卷或多卷本,称为选集。文集是将属于同一问题、学科、范围的有关作品或评论文章收集整理出版的书。文集有楚辞、诗文评论、词曲、总集、别集之分,其中总集和别集构成文集的主体。文集有的是自编,有的是由其子孙、门人或后人辑录编成。

丛书

丛书是把各种单独的著作汇集起来,冠以总名的一套书。汇入丛书中的独立图书,称为丛书子目。一般认为,南宋俞鼎孙、俞经等所编的《儒学警悟》是中国最早的丛书。清代的《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丛书。

一般情况下,丛书有相对明确而宽泛的主题或宗旨,子目既相对独立,又紧扣主题,汇集了多侧面、系列化的研究成果。一套丛书一般有相同的书型、版式、装帧等,并且大多是由一个出版者出版。除了少数丛书一次全部出版外,多数丛书都是陆续出版的。

索引

索引是将文献中具有检索意义的事项按照一定方式有顺序的编排起来,以供检索的工具书。索引分两种:图书索引,按照其索引的对象,可以分为字句索引、篇名索引、主题索引、人名索引等;报刊索引,可以分为综合性索引和专题性索引。

具体来说,索引,是将图书或报刊中的字、词、句、书名、主题、人名、地名等著录成简括的条目,并注明其详细出处和卷次页码,然后按照一定的检索方法编排成册。利用索引,不仅有助于了解学术发展的动向,而且可以节约时间。

最早的文摘报

1895年8月17日,康有为、梁启超等在北京创办了“抄录各馆新闻”的《中外纪闻》,其最初称为《万国公报》,又称《中外公报》。创办该报的目的是在开发风气,引进西方资产阶级的一些新知识,宣传维新变法。由康有为、梁启超的学生麦梦华担任编辑。其内容分学校、军政各类,用木版刻印,隔日发行一册,每期10页,印一两千份,交京报房随“宫门抄”分送各官宅,不收任何费用。这是我国最早的文摘报。

袖珍本的来历

在出版物中,人们通常把那些版本较小的书籍称为袖珍本。如今,出版发行的一些工具书,如字典、地图、英语词汇手册、英汉小词典等,也都有很多袖珍本。早在汉、晋时期,中国就有了版本很小的书籍,称为“巾箱本”。巾箱,是古时候装头巾的小箱子,书籍也可以放在巾箱里面。可见,书籍非常小。清乾隆年间,武英殿刻印了《经史》,剩下了很多小版本头,扔掉了非常可惜,于是就仿照古时候的巾箱,刻印了武英殿袖珍本书《古香斋十种》,这就是“袖珍本”的由来。

稿费的由来

稿费是指出版机构发表作品后给付作者的报酬。稿费最早起源于隋朝。据《隋书》记载:有一次,隋高祖命令手下的一位官员起草诏书。另一位官员说:“笔干了。”一位叫郑泽的官员乘机说道:“不得一钱,何以润笔。”从此之后,那些文人把文章卖给别人所得到的报酬,称为“润笔”。而有些文人,还在各种文体上订明报酬的数目,称为“润例”。在报纸创刊之后,把作者向报纸投稿所得到的报酬,称为稿费。

杜撰的来历

古时候,有一个人叫杜默,他非常喜欢做诗。但是,他写的诗内容空泛,不着边际,没有一点儿真情实感。而且,他写的诗也没有韵律。于是,有人就说他写的东西,诗不像诗,文不像文,实在是不伦不类。因此,每当人们看到不像样的诗文就会脱口而出:“这是杜默撰写的。”后来,这句话逐渐简化为“杜撰”。再后来,“杜撰”这个词的意思,被引申为不真实的、没有根据地编造。

副刊的由来

中国报纸的副刊最早出现于清代末年,当时称为“附张”或“副张”。1921年,北京《晨报》出现了一个独具一格的专栏,当时叫做“晨报附镌”。后来这个专栏改为单页,并特意聘请一位精于隶书的著名书法家题名。但是隶书体没有“附”字,这位书法家灵机一动,挥毫写了“副”字。后来又将“副镌”更名为“副刊”,一直沿用至今。

如今,副刊已经成为中国报纸的一大特色,形式活泼,内容丰富多彩,不仅富有教育意义,而且能够开阔视野,使读者喜闻乐见,爱不释手。

图书的由来

图书,是指有图的书籍。著名出版家叶德辉在《书林清话》中说:“古人以图书并称,凡有书必有图……《清书经籍志·礼类》有‘周官礼图’十四卷。”由此可见,虽然当时没有发明印刷术,但是给书籍插图已经有了先例。

到了宋代,印刷术盛行之后,有插图的书籍更为多见。在甘肃敦煌石窟发现的《金刚经》,是唐代咸通九年所刊,卷首就有一幅非常精美的佛说法图。到了宋末以后,绘图书籍更为广泛,水平也更高。如《三国演义》的附图多达240幅,清代的《避暑山庄图咏》等书多以图文并重。

数字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是用数字技术处理和存储各种图文并茂文献的图书馆,实质上是一种多媒体制作的分布式信息系统。数字图书馆既是完整的知识定位系统,又是面向未来互联网发展的信息管理模式,可以应用于教育、社会文化、大众媒介等社会组织的公众信息传播。

数字图书馆将文字、图像、声音等数字化信息,通过互联网传输,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每位拥有任何电脑终端的用户,只要通过联网,登录相关数字图书馆的网站,都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方便快捷地享用世界上任何一个“信息空间”的数字化信息资源。

中国国家图书馆

中国国家图书馆,简称“国图”,旧称北京图书馆,前身是建于清代的京师图书馆。1987年,国家图书馆落成,设有各具特色的阅览室46个,其中开架阅览室23个。从藏书量和图书馆员的数量看,其是亚洲规模最大的图书馆,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图书馆之一,世界著名的国家图书馆。

作为国家藏书机构,中国国家图书馆不仅接收中国大陆各出版社送缴收藏的出版样书,而且还收藏中国大陆的非正式出版物,如各高校的博士学位论文。其是图书馆学专业资料集中收藏地和全国年鉴资料收藏中心。

书标的由来

“书标”是成套丛书性质的概括性的标志。20世纪50年代,中华书局出版了一套中国历史小丛书,书标的设计是最能代表中国古代文明的万里长城。1997年12月26日,时逢毛泽东同志诞辰104周年之际,第一种中国书标——《光辉的旗帜》(共3枚)问世了。

中国书标在中外出版界是史无前例的发明,它的问世不仅强化了中国出版物的标识作用,而且还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出版业的辉煌成果。中国书标获得了国家专利,同时也为收藏天地增添了一种新藏品。

书签的由来

书签,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称为“牙签”。这种书签,是用竹片制成的,每当读书人看到卷轴中非常重要的地方,就会在书的一端插上“牙签”,以方便之后接着查看。

当卷轴书改成折装以后,书签的用途就更大了。它的取材有用牛骨薄片的,也有用厚纸板的。读书人把平时很少翻阅的书籍,叫做“未触牙签”。宋朝以后,读书人对书签越来越讲究,有时就会手写一些座右铭之类的句子在书签上。现在的书签上印有诗词警句、名人格言和装饰图画,就是缘于此。

海报的由来

海报,最早起源于上海。之前,上海人通常把职业性的戏剧演出,称为“海”;把具有宣传性的剧目演出信息的张贴物,称为“海报”。如今,海报的范围变为向广大群众报道或介绍有关戏剧、电影、文艺演出、体育比赛、报告会等消息的招贴物。

海报是人们极为常见的一种招贴形式,不仅是广告的一种,也是电影、戏剧、体育宣传画的一种。海报通常要把活动的性质,活动的主办单位、时间、地点等内容写清楚。其语言要求简明扼要,形式要求新颖美观。

同类推荐
  • 当代文坛点将录4

    当代文坛点将录4

    《当代文坛点将录》共五卷,收录五十位作家。文章大都出自名家之手,或为文坛名家或传主的亲友,或同被写的传主关系密切。他们写出的关于某一名家的创作背后的故事或花絮都是第一手材料,对于了解被写名家的创作与生活均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满足一般读者对著名作家的窥私欲。
  • 马瑞芳趣话王熙凤

    马瑞芳趣话王熙凤

    本书是《马瑞芳趣话红楼梦》的延续,在这部作品中马教授以诙谐而幽默、生动而有趣味的讲述,解析了《红楼梦》中宝黛以外的至关重要的人物——王熙凤身上所潜隐的方方面面,充分显示了马教授深厚的古典文学根底和精湛的红学研究造诣。作品通过对王熙凤的全新解读,一方面是从围绕凤姐的故事及人物活动之蛛丝马迹中,探察、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真实想法;还有另一方面是探询、揣摩文本内外曹雪芹的艺术构思和创作意图。本书既是一部对王熙凤全面解密、解读、解析的美文,又是一部带有探索、悬疑意味的开放式文本;既是严谨的红学研究学术著作,同时也是一部通俗易懂的轻松风趣的学术随笔;既有学术价值,又具有可读性。
  • 四种爱

    四种爱

    一本洞彻人心的爱之经典,一部完美解读爱的文学名著!J.K.罗琳最喜爱的作家——英国著名文学家c.s.刘易斯散文作品中最脍炙人口的一本。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是你我能彼此理解、包容和帮助的唯一方式。在本书中,C. S. 刘易斯以丰富的人生经验、睿智的洞察力和厚重绝美的笔力深刻剖析了爱的种种美德与缺欠,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全面挖掘了爱,揭示了爱的真谛。
  • 诗词丛谈(马乃骝诗文集)

    诗词丛谈(马乃骝诗文集)

    卷一、诗词是非谈:凡所见谈古诗之曲解者,即予以辨析,如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有辱贫农之作,说《绝句》“两个黄鹂”是“断缯裂帛,互不联属”,说《江南逢李龟年》诗是伪作,皆一一考证,予以正误。
  • 书缘与人缘

    书缘与人缘

    《书缘与人缘》是由高为编写,《书缘与人缘》共分3个章节,旨在警示国人,大力提倡读书。具体内容包括《鹤坪印象》《谁的悲哀》《不可小觑的旧版书》《伪书盛行谁之过》《传记只读前半部》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热门推荐
  • 本妃很狂很张扬

    本妃很狂很张扬

    “师父,这么晚了怎么还没睡啊?”“傲萱,你今晚为何又来为师的房间?”“师父啊,今天的月色不错。我是来邀请你一起去赏月,所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还以为你对为师有什么企图……今夜可是没有月,改日为师陪你赏月!”“那师父夜里可要小心,说不定大师兄对你有企图!”
  • 陈桥兵变

    陈桥兵变

    陈桥兵变是赵匡胤建立宋朝的政变。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借口北汉与辽联合南侵率军出大梁(今河南开封),至陈桥驿(今开封东北)授意将士给他穿上黄袍拥立他为帝。此次兵变最后导致了后周的灭亡和宋朝的建立,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特警闲妃不安分

    特警闲妃不安分

    2月12,两天,只剩下两天就到情人节,今年的情人节对于竺心来说,是个特别的日子,她要在这一天和相恋七年的男友闵良结婚,虽然一切已经只剩下形式上的走场,可是,她少女的心却依然期待那心动的一刻,见证爱情的真挚,谁都想。阳光温暖和煦,静静穿过马路边嫩绿的树叶间,懒散的徜徉在宽阔的马路上,竺心双手捧住刚刚从婚纱店取来的婚纱合,忍不住俏丽红唇微微上扬,笑出声音来。闵良和她,初中同学开始就默默……
  • 仙在囧途:天上掉下个仙妹妹

    仙在囧途:天上掉下个仙妹妹

    她真是倒霉透了,力量最薄弱的时候一脚踩空,掉下天庭也就算了,还被一支不知从哪儿来的箭穿肩而过,还好还好,遇到个漂亮的小正太恩人救了她。呃,虽然面冷,总是讽刺她,但心地还是很好的。本以为这只是生命中的一次小插曲,没想到,十年后,她因与电之子的一个赌约,再次重返人间,阴差阳错中,又遇上了‘他’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传世经典白话小说精编:市井奇话

    传世经典白话小说精编:市井奇话

    精选于《三言二拍》中的爱情题材作品17篇,其内容大都是在中国文学史上已有定评、已为广大读者喜欢的、脍炙人口的故事,像《刘小官雌雄兄弟》《吴保安弃家赎友》等。
  • 痴恋:寻找我的妃

    痴恋:寻找我的妃

    他因为当年对她的不信任,而犯下了无可挽回的错,于是一直苦苦寻回这错过的情。她因为当年对他的痴,最后弄得香消玉殒,可是这情在她心中仍是那般刻苦铭心。他发誓要寻回他的妃,重拾这错过的情。他和她是否能重续这错过的情?她的痴恋是否依旧会付诸东流?命运的红线是否已经紧紧缠绕着他们了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行走在心灵深处

    行走在心灵深处

    《行走在心灵的深处》,更像是作者的心路历程,涵盖了这些年一路走来的所思、所想、所感、所爱。在每一篇真情流露的文章背后,都充满了作者对家人和朋友、工作与生活的由衷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