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8600000026

第26章 文化教育(8)

珍本,是比较罕见、比较珍贵的书籍或文学资料。如汉译《共产党宣言》的版本很多,但上世纪20年代党在上海建立的人民出版社印制的版本,是非寻常可见的,成为珍贵的革命文物。从版本学的角度看,属于珍本。

抄本,是指手抄的书籍。现存最早的抄本书是西晋元康六年写的佛经残卷,因为当时还没有印刷术。而《四库全书》《永乐大典》,卷帙浩繁,一时难以刊刻。抄书常因系名家手迹,保存完整等原因,非常珍贵。

孤本,是指仅存一本的图书,也包括仅存一份的某书的某种碑刻的旧拓本和未刊刻的手稿等。现存世界最早的印刷品,是中国唐代印刷的《金刚经》卷子,就是孤本。明末清初的小说《后水浒传》,就是以大连图书馆藏孤本整理刊印的珍中之珍。

册的来历

在春秋战国至魏晋时代,由于当时还没有纸张,人们只好把文字写在狭长的竹片或木片上。这种竹片或木片,通称为“简”。而一块简只能写几十个字,因此要记一件事,往往需要很多“简”。为了方便查找,人们就用熟牛皮条把这些“简”依照次序串编起来,称为“册”。纸发明后,书写的材料逐渐被纸代替,印出的文章装订成书仍沿用了“册”这个名称,现在“册”已演变为量词。“册”字就很像几片竹简用绳子串在一起,形象地反映了中国古代图书的特点。

卷的来历

古代的书写在帛或者纸上,因为要卷起来收藏,所以书籍的数量论卷,一部书可以分为若干卷,每卷的文字自成起讫,后代仍用来指全书的一部分:卷一、第一卷、上卷、藏书十万卷等等。

序和跋

序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为文章或书籍作序。在古代,序一般放在正文后面;到了晋代、南北朝,序才被移到正文的前面。作者自己写的称“自序”,一般是说明文章或书籍的内容、写作缘由、经过、特点等;别人代写的称“代序”,内容多介绍和评论该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跋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后的文章。虽然序和跋是一回事,但在语言上有所不同。其实,跋就是“后序”,一般由作者自己撰写,主要叙述书的内容或作补充说明,不会像序那样详细。

全集、选集和文集

收集整理领袖、名人、作家、画家等人一生所发表或未发表过的作品,然后按内容或年代编成出版的图书,称为全集。收集整理作者部分有代表性的文章,然后按内容或年代编成出版的单卷或多卷本,称为选集。文集是将属于同一问题、学科、范围的有关作品或评论文章收集整理出版的书。文集有楚辞、诗文评论、词曲、总集、别集之分,其中总集和别集构成文集的主体。文集有的是自编,有的是由其子孙、门人或后人辑录编成。

丛书

丛书是把各种单独的著作汇集起来,冠以总名的一套书。汇入丛书中的独立图书,称为丛书子目。一般认为,南宋俞鼎孙、俞经等所编的《儒学警悟》是中国最早的丛书。清代的《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丛书。

一般情况下,丛书有相对明确而宽泛的主题或宗旨,子目既相对独立,又紧扣主题,汇集了多侧面、系列化的研究成果。一套丛书一般有相同的书型、版式、装帧等,并且大多是由一个出版者出版。除了少数丛书一次全部出版外,多数丛书都是陆续出版的。

索引

索引是将文献中具有检索意义的事项按照一定方式有顺序的编排起来,以供检索的工具书。索引分两种:图书索引,按照其索引的对象,可以分为字句索引、篇名索引、主题索引、人名索引等;报刊索引,可以分为综合性索引和专题性索引。

具体来说,索引,是将图书或报刊中的字、词、句、书名、主题、人名、地名等著录成简括的条目,并注明其详细出处和卷次页码,然后按照一定的检索方法编排成册。利用索引,不仅有助于了解学术发展的动向,而且可以节约时间。

最早的文摘报

1895年8月17日,康有为、梁启超等在北京创办了“抄录各馆新闻”的《中外纪闻》,其最初称为《万国公报》,又称《中外公报》。创办该报的目的是在开发风气,引进西方资产阶级的一些新知识,宣传维新变法。由康有为、梁启超的学生麦梦华担任编辑。其内容分学校、军政各类,用木版刻印,隔日发行一册,每期10页,印一两千份,交京报房随“宫门抄”分送各官宅,不收任何费用。这是我国最早的文摘报。

袖珍本的来历

在出版物中,人们通常把那些版本较小的书籍称为袖珍本。如今,出版发行的一些工具书,如字典、地图、英语词汇手册、英汉小词典等,也都有很多袖珍本。早在汉、晋时期,中国就有了版本很小的书籍,称为“巾箱本”。巾箱,是古时候装头巾的小箱子,书籍也可以放在巾箱里面。可见,书籍非常小。清乾隆年间,武英殿刻印了《经史》,剩下了很多小版本头,扔掉了非常可惜,于是就仿照古时候的巾箱,刻印了武英殿袖珍本书《古香斋十种》,这就是“袖珍本”的由来。

稿费的由来

稿费是指出版机构发表作品后给付作者的报酬。稿费最早起源于隋朝。据《隋书》记载:有一次,隋高祖命令手下的一位官员起草诏书。另一位官员说:“笔干了。”一位叫郑泽的官员乘机说道:“不得一钱,何以润笔。”从此之后,那些文人把文章卖给别人所得到的报酬,称为“润笔”。而有些文人,还在各种文体上订明报酬的数目,称为“润例”。在报纸创刊之后,把作者向报纸投稿所得到的报酬,称为稿费。

杜撰的来历

古时候,有一个人叫杜默,他非常喜欢做诗。但是,他写的诗内容空泛,不着边际,没有一点儿真情实感。而且,他写的诗也没有韵律。于是,有人就说他写的东西,诗不像诗,文不像文,实在是不伦不类。因此,每当人们看到不像样的诗文就会脱口而出:“这是杜默撰写的。”后来,这句话逐渐简化为“杜撰”。再后来,“杜撰”这个词的意思,被引申为不真实的、没有根据地编造。

副刊的由来

中国报纸的副刊最早出现于清代末年,当时称为“附张”或“副张”。1921年,北京《晨报》出现了一个独具一格的专栏,当时叫做“晨报附镌”。后来这个专栏改为单页,并特意聘请一位精于隶书的著名书法家题名。但是隶书体没有“附”字,这位书法家灵机一动,挥毫写了“副”字。后来又将“副镌”更名为“副刊”,一直沿用至今。

如今,副刊已经成为中国报纸的一大特色,形式活泼,内容丰富多彩,不仅富有教育意义,而且能够开阔视野,使读者喜闻乐见,爱不释手。

图书的由来

图书,是指有图的书籍。著名出版家叶德辉在《书林清话》中说:“古人以图书并称,凡有书必有图……《清书经籍志·礼类》有‘周官礼图’十四卷。”由此可见,虽然当时没有发明印刷术,但是给书籍插图已经有了先例。

到了宋代,印刷术盛行之后,有插图的书籍更为多见。在甘肃敦煌石窟发现的《金刚经》,是唐代咸通九年所刊,卷首就有一幅非常精美的佛说法图。到了宋末以后,绘图书籍更为广泛,水平也更高。如《三国演义》的附图多达240幅,清代的《避暑山庄图咏》等书多以图文并重。

数字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是用数字技术处理和存储各种图文并茂文献的图书馆,实质上是一种多媒体制作的分布式信息系统。数字图书馆既是完整的知识定位系统,又是面向未来互联网发展的信息管理模式,可以应用于教育、社会文化、大众媒介等社会组织的公众信息传播。

数字图书馆将文字、图像、声音等数字化信息,通过互联网传输,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每位拥有任何电脑终端的用户,只要通过联网,登录相关数字图书馆的网站,都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方便快捷地享用世界上任何一个“信息空间”的数字化信息资源。

中国国家图书馆

中国国家图书馆,简称“国图”,旧称北京图书馆,前身是建于清代的京师图书馆。1987年,国家图书馆落成,设有各具特色的阅览室46个,其中开架阅览室23个。从藏书量和图书馆员的数量看,其是亚洲规模最大的图书馆,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图书馆之一,世界著名的国家图书馆。

作为国家藏书机构,中国国家图书馆不仅接收中国大陆各出版社送缴收藏的出版样书,而且还收藏中国大陆的非正式出版物,如各高校的博士学位论文。其是图书馆学专业资料集中收藏地和全国年鉴资料收藏中心。

书标的由来

“书标”是成套丛书性质的概括性的标志。20世纪50年代,中华书局出版了一套中国历史小丛书,书标的设计是最能代表中国古代文明的万里长城。1997年12月26日,时逢毛泽东同志诞辰104周年之际,第一种中国书标——《光辉的旗帜》(共3枚)问世了。

中国书标在中外出版界是史无前例的发明,它的问世不仅强化了中国出版物的标识作用,而且还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出版业的辉煌成果。中国书标获得了国家专利,同时也为收藏天地增添了一种新藏品。

书签的由来

书签,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称为“牙签”。这种书签,是用竹片制成的,每当读书人看到卷轴中非常重要的地方,就会在书的一端插上“牙签”,以方便之后接着查看。

当卷轴书改成折装以后,书签的用途就更大了。它的取材有用牛骨薄片的,也有用厚纸板的。读书人把平时很少翻阅的书籍,叫做“未触牙签”。宋朝以后,读书人对书签越来越讲究,有时就会手写一些座右铭之类的句子在书签上。现在的书签上印有诗词警句、名人格言和装饰图画,就是缘于此。

海报的由来

海报,最早起源于上海。之前,上海人通常把职业性的戏剧演出,称为“海”;把具有宣传性的剧目演出信息的张贴物,称为“海报”。如今,海报的范围变为向广大群众报道或介绍有关戏剧、电影、文艺演出、体育比赛、报告会等消息的招贴物。

海报是人们极为常见的一种招贴形式,不仅是广告的一种,也是电影、戏剧、体育宣传画的一种。海报通常要把活动的性质,活动的主办单位、时间、地点等内容写清楚。其语言要求简明扼要,形式要求新颖美观。

同类推荐
  • 一日三秋

    一日三秋

    收录了著名散文家及评论家韩小蕙女士历年来散文精品凡30余篇。其中既有写老北京的生活趣闻,又有且行且思的精彩体会;既有拍案而起的意气风发,又有煎茶煮酒的闲情雅趣。文笔隽秀,构思精美,让人在享受文字之美的同时享受思想盛宴。
  • 鲁迅诗释读

    鲁迅诗释读

    本书收录其全部诗作,考证最细的鲁迅诗歌研究著作。计旧体诗六十三首,鲁迅先生写下了许多光照千秋的不朽著作,新体诗十二首,是迄今篇目最全,诗歌作品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 年轻时做新鲜事

    年轻时做新鲜事

    本书主要收录:我十五岁那年、托翁的动手能力、“托尔斯泰灯”、静的等级、解剖我自己、享受安宁、慢半拍、对一朵花微笑等等。
  • 美人何处

    美人何处

    安意如最新散文集,依然是解读古典,全书分两部分内容——解读古代美容时尚,通过赏析古代女性的经典故事,以其独有的特质为本,与当下美容话题形成对比、解析。如:杨贵妃的风韵和现今的减肥话题、金庸笔下小龙女的清新和现今的美白话题等。解读古代情商高的美女。文字隽永,将古代美与现代美给予新的注释。如:褒姒以及烽火戏诸侯的故事、牡丹亭中杜丽娘的爱情观、王宝钏一生倔强且悲凉的等待,鱼玄机与温庭筠的故事等。
  • 白洋淀纪事

    白洋淀纪事

    《白洋淀纪事》是“文革”前孙犁文学创作的代表性作品集。《白洋淀纪事》即是“非人所能以口舌定贵贱”的作品。它从1958年问世迄今已有几个版本,多次印刷,成为新中国以来广为流传的作品集之一。今次新版,除了收入可以收集到的,“文革”前他所创作的所有作品外,还特地将他的中篇小说《铁木前传》合在一起出版。《铁木前传》是他的代表性作品之一,要全面了解和认知孙犁的创作风格,不可不读它。读了这本书,读者就会很好地理解孙犁的那些自述和评论文字,同时,对孙犁和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以及他的文学创作,能有一个比较全面的、基本的认识和理解,能从他的作品中汲取宝贵的精神力量。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刘更新传奇

    刘更新传奇

    他就是村里的首富——东家刘继基。刘继基恪守耕读传家的古训,小时上过私塾,不但背诵过《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之类的启蒙书籍,且读过成担子的经史子集,年少时考过两次,未能进学,也就死了读书求仕的心。从此一门心思下田劳作,犁耙锄刨,扬场放磙样样在行。他深谙“创业好比针挑土,败业如同水推沙”的至理名言,节衣缩食,不畏艰辛。家业日盛,仍不丢农事,经常下田劳动。衣着打扮,也和种田人没有两样。他精打细算,辛勤俭朴,不沾吃喝嫖赌抽的恶习,几十年如一日艰苦奋斗,终于使父辈留下的殷实家业,在他手上日益发达,成为有好田二百亩,房舍数十间,五六头驴骡的大户人家......
  • 影无痕

    影无痕

    “影子,你在哪里?”一个无影少年心中无力的呐喊着。前世的尘,今生的果,是宿命的牵绊,还是轮回的枷锁,我的记忆,在冥冥中与影子牵连,这分迷茫,这份无奈。我要去追寻,去寻找前世的记忆。我要去探寻,去解开身上的秘密。我要变得更强,意识告诉我,只有这样,才能生存。只有这样,才能守护。逆天归影,我心无痕,六界风云,生死由命。我...来了.....
  • 盛世兽妃

    盛世兽妃

    一朝穿越,睁眼醒来,由人变狗?还摊上个痴傻新主子!——悲天跄地,失声痛哭!凭借小小狗身,意气风发大义凛然收拾府内渣渣姨娘、恶毒奴仆!——心情舒畅,大快淋漓!痴傻新主变王妃,喜大普奔奔走相告,自己却被新姑爷强行收去暖床!——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笑话!你喜欢重口味,我就得配合默契地撒盐添辣椒吗?待我寻到回魂之法,看我如何傲娇地回归人身抓毒蛇王爷过来暖床!——这是一个无情无爱毒蛇王爷盛宠灵犬为妃的温馨暖情经历温馨无虐,强宠爱人,身心干净,一生一世一双人~老天爷不靠谱儿~她说:“强扭的瓜不甜,既然你心有所属,我也目中无你,不如这样,休夫!”他说:“我只要爱犬!你,随意!”她说:“什么爱犬,这是我亲亲闺女!熊样儿,当不成我夫君就要改作女婿?说,你到底对姑奶奶我有何企图!”他说:“本王即便身材魁梧,孔武有力,却也生的风流倜傥,俊逸潇洒,你哪只眼睛看到本王像熊?还有,做本王的姑奶奶你不配,太丑!”她说:“你姑奶奶还活着呢啊......”他说:“她化成的灰也比你好看
  • 外国经济学家的小故事

    外国经济学家的小故事

    《外国经济学家的小故事》终于定稿了。该书能够最终定稿并付梓,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和汗水,编者们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的王正好、沈军两位老师给我们提供了大力的支持和帮助,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出版平台。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帝国往事:国史经典选读(大学国学读本)

    帝国往事:国史经典选读(大学国学读本)

    一个具有历史感的人,眼前常有历史“叠影”,能感受现实中的历史“脉动”。这本面向大学生的历史读本,就是为这一点历史“叠影”而来。本书聚焦于古今一脉,如周公制礼,秦废封建立郡县。这是中华社会横向联系与纵向统治的骨干,穿越二十四史,至今还活在你我之间。本书背离流行的“文化讨论”,较多注意那些“制度硬件”,如财政税收、科举兴衰、国会与立宪。全书还关注重大事变及其带动的社会转折,如“蒙古崛起”,如“东南互保”,如近代“革命”等。希望读者有所收益,有所意会,再回头观察现实,多少能感受一点历史的“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