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夏,共青团中央的几名干部通过对我国贫困地区长时间、大量的调研发现,每年至少有100万以上的少年儿童因家庭贫困而失学,还有一些贫困地区的办学条件有待改善,教育状况令人堪忧。根据团中央的决策,经反复论证,决定开展一项动员社会力量来支持贫困地区教育的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最终,这项公益事业被定名为“希望工程”。1989年10月,希望工程正式推出。同年,团中央成立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面向海内外募捐并在全国贫困地区组织实施希望工程,以资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建设希望小学,改善农村办学条件。
春蕾计划
由于自然条件限制,社会经济、文化等发展不平衡,特别是传统习俗的原因,在我国一些贫困地区每年有大量的失学儿童,而且2/3是女童。1985年,世界妇女大会通过《内罗毕战略》,提出“要消灭女童旷课和失学的原因”。女童教育问题称为各发展中国家普遍关注的问题。因此,一项旨在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女童重返校园的大型公益活动应运而生。1989年,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决定设立专项基金“女童升学助学金”,1992年,正式定名为“春蕾计划”专项基金。
国家助学贷款
国家助学贷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金融手段完善我国普通高校资助政策体系,加大对普通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力度所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国家助学贷款是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银行、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共同操作的专门帮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银行贷款。借款学生不需要办理贷款担保或抵押,但需要承诺按期还款,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借款学生通过学校向银行申请贷款,用于弥补在校学习期间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的不足,毕业后分期偿还。1999年,国家助学贷款在北京、上海、天津等8个城市率先开展试点,进而在全国全面推开。
小学的由来
“小学”这一名称,来源于汉代,最早并不专指学校。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艺志》中把古字书及汉时所作字书列为“小学”类,并且说:“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六书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由此可见,“小学”初指学童开始读书识字和识字课本一类的书。古人认为,只有掌握了一个字的音、形、义三方面才算是认识了一个字,所以把学童的识字及有关的书类,称作“小学”。西汉时称“文字学”为“小学”,“小学”之名即由此而得。
学校的由来
我国的学校,起源悠久,一直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时代。据古代最早的教育学专著《学记》记载:“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痒、术有序、国有学。”塾、痒、序、学即是周代学校的名称。周代,百里之内二十五家为闾,同住一巷,巷首有门,门边有塾,人们长期出入,受教于此,塾便成了学校的代称;五百家为党,设痒;一万二千五百家为遂,设序;而天子之都及诸侯国则设学。后来,人们称塾为私人学校,叫私塾。痒、序则成了乡学之名。学和校合并,称为“学校”,便成为教育机构的通称,一直沿用至今。
母校的由来
我们把自己就读过的学校称为“母校”。“母校”一词是在清末时期由日本传入我国的。当时,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的前身)师范馆聘有一些日本籍教员,其中,日本近代著名教育家服部宇之吉讲授教育学、伦理学和心理学等重要课程。1870年,他在师范馆第一期毕业生讲话时用了“母校”这个词,由于它饱含着亲切感,同学们都非常乐意接受和使用“母校”这一词,所以很快就在全国流行开了。
第一所外语学校
1842年《南京条约》、1858年《天津条约》和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时,“大清帝国”找不到一个精通外语的人,任凭外国侵略者随意欺蒙。1861年,恭亲王奕诉等上奏朝廷,请求在北京设立一所外语学校,培养各种翻译和外交人才。于是,1862年8月在北京设立了第一所外语学校,定名为“同文馆”,并聘有外籍教师。学校创办时,只招收英语、法语、俄语三个班,每班10名学生,后来又增加了德语和日语班。1902年同文馆合并入京师大学堂,改名译学馆,是我国第一所外国语学校。
留学生的由来
“留学生”这一词是日本人创造的。唐代时,日本政府派使臣来我国学习先进文化,因为使臣是外交使节,在中国停留的时间不能过长,为了更好地吸取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政府从第二次派遣使臣起,就同时派遣“留学生”和“还学生”。所谓“留学生”,是当遣唐使等回国后仍然留在中国学习的学生;“还学生”则是随同遣唐使一起回国的学生。后来,“留学生”一词就一直被沿用下来。现在,凡是留居外国学习或研究的学生,也称作“留学生”。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它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当时的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的最高学府,也是中国最高的教育行政机关,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1917年,著名教育家、民主主义革命者蔡元培先生担任校长,把治校方针定为“兼容并包”,使北京大学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毛泽东、***、陈独秀、鲁迅等一批杰出人才都曾在北京大学任职或任教。今天的北京大学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核心地带,总占地面积200多万平方米,校图书馆藏书在全国高校中位列第一,现共有5个学部、43个院系、360个研究所、硕士学位授予点150多个,博士学位授予点100多个,均居全国高等院校之首。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创立于1911年的清华学堂,当时是由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1928年更名为清华大学。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南迁至昆明,与南开大学、北京大学合并成西南联和大学。1946年,清华大学迁回北京。新中国成立后,清华大学迅速发展成为一所具有文、法、理、工、医、经济、管理和艺术等学科的综合性大学。今天的清华大学位于北京西北郊名胜风景园林区,建筑面积约300余万平方米,设有学院8个,系30多个,专业40多个,另有众多的硕士、博士授予点。
古代教育
校、庠、序
校是夏朝学校的名称,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场所。庠是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序是周朝学校的名称。古人常以庠序称地方学校,或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
国学与乡学
先秦的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太学、小学教学内容都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小学尤以书、数为主。乡学是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
四学
西周时的国学,设在王都,除了“辟壅”外,还设有东、南、西、北四学。“四学”还指南朝宋所设立的儒学、玄学、史学和文学。
门人
春秋时,就有“门人”的称呼。孔子把弟子聚在一起讲学,对亲授业者或转相传授者都称“门人”。战国时,“门人”除指受业弟子外,还指寄食于贵族门下的食客,这些食客都有一定的才能,属于“士”的阶层。
门生
东汉“门生”指弟子的弟子,即转相传授者,但有一些没有实学的钻营投机者,攀附权贵为“门生”,以作升官的阶梯。魏晋南北朝时此风甚烈,门生实际已变成了豪族的扈从了。隋唐以后实行科举制,主考官称“座主”,及第者就称为“座主”的“门生”。同时,在学问的师承关系上仍然沿用“门生”的称呼。直到近代,“门生”的称呼才渐渐消失。
私塾
私塾产生于春秋时期,指私人所办的学校。私塾分为很多种,既有私塾老师自己办的教馆、学馆、村校,还有地主、商人为了子女设立的家塾,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义塾,就是指用祠堂、庙宇的地租收入或私人捐款兴办的私塾。私塾作为私学的一种,除秦朝曾经短暂停废外,它在封建社会经历了2000余年延绵不衰。私塾是人才培养的摇篮,与官学相辅相成,并驾齐驱,也为传递中华传统文化,培养人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高等学府,因设于都城临淄稷下而得名。当时的儒、法、墨、道、阴阳等各学派都汇集在这里,他们兴学论战、评论时政和传授生徒,孟子和荀子等大师都曾来这里讲学,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重要园地。
书院
书院是唐宋至明清时期出现的一种独立的高等教育机构,是中国古代具有重要地位的教育组织形式。大多是采取自筹经费建造校舍的方式,教学则采取自学、共同讲习和教师指导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并以自学为主。它的特点就是为了培养人的学问和德性,而不是为了应试获取功名。书院制度在唐代兴起,在宋朝达到鼎盛,在清朝废止,前后历经1000多年,对中国古代社会教育与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大书院
历史上的四大书院包括: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石鼓书院(抗日战争中被日军毁坏,1998年由河南登封嵩阳书院接替其四大书院头衔)、应天府书院。
白鹿洞书院在江西庐山五老峰下的山谷中。唐朝时,喜欢养白鹿自娱的李渤任江州刺史期间,在其隐居旧址建台,称白鹿洞。宋朝初扩建为书院,以后屡经兴废。朱熹、陆象山、王阳明等都曾在此建院或讲学。现存建筑为清朝道光年间所修,其中碑廊有碑百余块,刻有朱熹手制书院学规、历次修建文记及名人书法等。
岳麓书院在湖南长沙岳麓山东面山下。北宋开宝九年(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创建,天禧二年(1018年)真宗赐以“岳麓书院”门额。南宋理学家张枝、朱熹曾在此讲学。现存建筑为清代所建,存有朱熹“忠孝廉节”四字石刻。
石鼓书院在湖南省衡阳市北面的石鼓山。唐朝时李宽在这里筑庐读书,宋至道三年(997年)建立书院,景祜二年(1035年)赐“石鼓书院”匾额,柳宗元、韩愈、范成大、朱熹、张载、文天祥、徐霞客、王夫之等都曾到此游览或讲学。今存有明清碑刻等文物。
应天府书院又称睢阳书院,原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县城,因属应天府管辖而得名。最初为北宋著名教育家戚同文讲学之地。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广招学生,范仲淹曾来此任教。自元代以后,院址荒废。
太学
太学是中国古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中国古代的大学。太学之名始于西周。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在长安设太学。太学中由博士任教授,初设五经博士专门讲授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这是西汉太学建立的开始。魏晋到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或两者都设,名称虽然不一样,制度也有变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最高学府,传授儒家经典,就学的生员皆称太学生、国子生。
国子监
西晋改称太学为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从此,国子监与太学互称,都是最高学府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
学官
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如祭酒、博士、助教、提学、学政、教授、教习、教谕等。
祭酒
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唐朝诗人韩愈、明朝学者崔铣都曾任过国子监祭酒。
司业
学官名。为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大学副校长,协助祭酒主管教务训导的职务。
学政
学官名。“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京官担任。
教授
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汉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的具体事务。
助教
学官名。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祭酒和国子博士教授生徒,又称国子助教。
监生
国子监的学生。或由学政考取,或地方保送,或皇帝特许,后来成为虚名,捐钱就能取得监生资格。
察举
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公元前196年,汉高祖刘邦下令从郡国推举有治国才能的“贤士大夫”,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考察并选取人才,把有德才的贤者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后,再任命官职。察举的方法可分为特举及常举,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贤良方正、孝悌力田等。
征辟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形式,是指朝廷、官府直接征召某人当官。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孝廉
孝廉是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汉武帝时设立。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于元光元年(前134年)下诏郡国每年察举孝者﹑廉者各一人。不久这种察举就通称为举孝廉﹐并成为汉代察举制中最为重要的岁举科目,是汉代政府官员的重要来源。被举之学子,除博学多才外,更须孝顺父母,行为清廉,故称为孝廉。在汉代,没有“孝廉”品德的人不能为官。孝廉举至中央后﹐并不立即授以实职﹐而是入郎署为郎官﹐承担宫廷宿卫﹐目的是熟悉朝廷行政事务。然后经选拔﹐被任命不同的职位。在明清时期,也称举人为孝廉。
学究
唐代科举有进士、明经等科,其中明经这一科又分为“五经”、“三经”、“二经”和“学究一经”几种。经,指经书。应“学究一经”试者叫做“学究”。宋朝沿此制度,应此科举者往往只背记经文,未必通晓文义。后来,“学究”泛指书生。随着词意的变迁,“学究”一词也渐渐产生了贬意,人们开始把读古书、食古不化的人称为“老学究”。
科举
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为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来选举人才。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此后,科举成为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
最后一次科举考试
1904年7月4日清晨,在礼部会试中选拔出来的273名贡士,从中左门进入保和殿,历经点名、散卷、赞律、行礼等种种仪式礼节,准备参加殿试。这是3年一度的全国科举考试的最后一关。上午10时,试题发下,是以皇帝名义提出的时务策问,贡士们立即开始撰写对策文,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建议。这次殿试前三名为状元刘春霖、榜眼朱汝珍、探花商衍鎏。曾任民盟中央主席、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沈钧儒先生,也在这次殿试中获二甲名次。清政府于次年(1905年)宣布废科举,因此甲辰科考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科举制从隋朝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年(1904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多年。
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