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5100000027

第27章 投资的逻辑(4)

我们的内伤在哪里?就在消费。我们长期以来的经济增长过于倚重出口和投资,消费这条短腿似乎永远也不能发育成熟。把拉动经济的力量过于集中在某一个方向是有风险的,一旦外界环境突变,就会措手不及,我们2008年的经历完美地诠释了这个真理。我们可以把历史再往前推10年,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问题最严重的国家无一例外都是把经济增长押在了外需上。如果说小国经济过于依赖外需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话,我国作为一个拥有众多人口和巨大潜在市场的国家将外需作为核心的拉动力量则是非常浪费也是非常危险的。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证明消费和企业投资(注意不是政府投资)是更实在、可靠的拉动经济的引擎。

一个国家扩大外贸出口提高经济增长,这本身无可厚非,但是长期依赖出口贸易来达到经济高速增长的目的则很有问题。我们暂且不论这样可能会出现的贸易不平衡和贸易争端问题,仅仅是对外贸易本身,有时候也是相当不靠谱的。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与世界经济的波澜起伏,不是任何一个国家能够独自力挽狂澜的,美国、法国、德国、英国等国家原本看上去一个比一个牛气,但是经济危机一旦来临不照样急得团团转,到处拉关系搞帮派,高唱“国际合作”的主旋律?别人的事情无法把握,但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总是说了算数的。所以扩大内需才是提高抗风险能力,增强经济长期稳定性的不二选择。

我们现在走的路其实很多国家曾经也走过,比如日本、韩国,它们在出口拉动发展20多年后都成功转型进入“自我循环”的模式。我们改革开放已经30年了,也已站到这个关口上了。

那么我国老百姓不消费干吗去了呢?就是储蓄去了,把钱存银行了。我国目前的GDP组成中,有50%的收入被储蓄了,其中10%以外汇储备等形式放在了国外,借给外国人去花了,另外40%被用做投资。这个储蓄比例实在是太高了!如果储蓄过多,显然就会导致利率过低,资本太充足、廉价,那么资本就很可能会浪费掉,各种重复建设也就顺理成章了。

所以我国是典型的高储蓄率、高投资率和低消费率并存的“投资驱动型经济”。按理说这种经济模式不可能持续30年之久,因为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是消费,如果生产扩张得太快,以至于和消费水平严重失衡,就会出现过剩,接着又会导致企业破产,社会生产力下降,直到使生产和消费重新平衡,可见生产和消费不平衡会导致经济危机。但是事实上我们就是这样搞了30年,还似乎搞的挺好。说到底这还是一个思想认识的问题:你想储蓄,人家还有愿意借钱消费的嘛!GDP总量占世界四分之一的美国是典型的“消费驱动型经济”,正是因为有它的存在才使得生产和消费在全世界范围内保持平衡。

打个很通俗的比方:我们老百姓一年辛辛苦苦生产出了10个面包,每个面包一块钱,那总收入就是10块。我们只花了5块钱买了5个面包吃,另外的4块钱(4个面包)又被用于扩大面包的生产规模,买设备、原材料去了,剩下的1块钱(一个面包)出口到了美国,我们只收到了1块钱“白条”(美元),接着又用这个白条买了美国政府的债券(借钱给美国人),好让他们生产武器打伊拉克抢石油去。这么看来,我们中国人真是活**啊!自己勒紧裤腰带也要为建设美利坚合众国添砖加瓦。

难道我们中国人天生就喜欢储蓄、不喜欢消费吗?这基本上就是一个扯淡的问题,因为至少就我个人来说,看到街上琳琅满目的商品就有购买的冲动。其实我们中国人一点不缺乏消费积极性,比如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民间消费占当时GDP的68%,远远高于现在的37.5%,改革开放之初也曾有过一段消费热潮。

大体上来看,我国的消费不振主要的原因有两个,其一是消费意愿不足,其二是消费能力不足,而且往往这两个原因还是相互联系着的。

常年居高不下的储蓄率不是我们风格高尚,更不是我们中国人傻,正是经济学上理性人假设的最好论据。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就在于他有理性,为了未来的福利可以牺牲眼前的享受。我们之所以要忍受着远不及通货膨胀率的利率水平而坚持存钱,是出于无奈,出于对未来的恐慌。美国人敢于“花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是因为美国的经济总量、社会制度等给美国带来乐观、稳定的预期。

比如我国一直没有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大多数中国人被排除在社会保障制度之外,社保水平很低。农村居民和没有退休金的城市居民必须自己筹划养老,他们所能够依靠的只有子女和储蓄。除了必须“存钱养老”,我们中国人还必须“存钱防病”。

所谓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只是在大病的时候提供一部分住院和治疗费用,而且它的资金总量很小,有很多制度都不健全。我本人专门研究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这个问题,除了极少部分相对发达地区外,大部分地方的“新农合”作用相当有限。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虽然医疗保障水平比农民高,但是考虑到现在昂贵的医疗费用,还是让人没有安全感。

加上节节攀升的教育费用就是所谓的新“三座大山”。总之一句话,我们政府在公共事业上的投入不足迫使我们必须克制眼前的消费,把大部分收入存进银行,以备不时之需,这是中国人不敢消费的最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的原因就在于我们的财富分配上了。我们的国民收入分配体系中,政府财政收入和国有企业收入的比重不断上升,相对应的,个人收入的比重不断下降。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的蓝皮书中指出,2001年以后,我国劳动者报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不断下降,到2008年已经下降到了40%以下,营业盈余的比例高达36%,政府财政税收占23%。在1995年到2007年期间,政府财政税收累计增加了5.7倍,而城市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增加了1.6倍,农民的人均纯收入才累计增加1.2倍。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一组数据也可以说明我们的政府有多“富”:2003年我国财政收入刚刚突破2万亿大关,2005年突破3万亿,2007年突破5万亿大关,2008年到了6万亿,真正是“跨越式”发展。

所以这就意味着尽管我们的经济高速发展,但是全国人民并没有同步分享到经济增长的成果,越来越多的社会财富被集中到了政府的手中。民间消费难以增长,并不是因为中国人不喜欢花钱,而是老百姓没能充分分享到经济增长的好处。对于绝大多数老百姓来说,工资是他们唯一的收入,而工资收入的增速又远远低于GDP的增速。

这上面讲的是公民与政府之间的财富分配,其实公民之间的财富分配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前面的章节我们已经谈到过这个问题了。在两个用来衡量贫富差距的指标上,我国的表现那是相当的“显眼”。据亚洲开发银行的数据,中国收入最高的20%人口的平均收入是收入最低的20%人口的平均收入的11.37倍,而基尼系数达到了0.47。财富分配的两极化对扩大消费非常不利,理由就是我们前面提到过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知道了上面这些消费不振的结构性原因之后,我们应该就能开出刺激消费需求的“釜底抽薪”的药方了。

启动消费的一个最根本途径就是保证城乡居民的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具体地说,就是要保证城乡居民收入与GDP保持大致相同的增长率,甚至要让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现有的经验表明这绝不是什么神话,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我们政府迫切需要做的,一是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减轻教育负担;二是减税,提高起征点和降低税率,目前2000元的个税起征点实际上是对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费征税,是对低收入人群消费欲望的一种压制,于情于理都不合;三是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与民让利。同时在这里我还要特别强调一点,我们的政府一定要在房地产市场上有所作为,不然高企的房价绑架的不仅仅是百姓的钱袋子,更是中国经济成长的长期动力。这些都是根本性的措施,而像发行消费券之类的手段,仅仅只能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对最贫困的那部分人产生一点暂时的影响,远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是临时性的举措,是调味品,不是主食。

上面我们对消费需求作了一大堆分析,你可能会认为我离题了,但是我认为我还是紧扣着我们的话题的——这点自信我还是有的。我们这次的“4万亿”投资的即时功效已经很明显了,我想即将公布的关于2009年经济运行情况的报告能够交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卷。但是,这个“4万亿”投资计划的长远影响如何,是“人走茶凉”呢,还是造福将来?这个问题就要看我们这个投资机会在启动国内消费方面的作用显著与否,长久与否。

回顾历史,在1997年金融风暴后,我国政府依靠积极的财政政策启动内需获得了极佳的效果,虽然那种以政府借债为主要形式的扩张性财政政策的规模相对于4万亿是相当有限的,但是它确实引导了大量的民间资本的投资,加速了某些商品市场的启动,极大活跃了民间资本。

与10年前相比,这次的经济刺激计划虽然还是以投资为重点,但是投资的方向显然已经不同于以往了。10年前的政府投资,主要是针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而现在,我国的基础设施已经相对完善,制约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瓶颈已经不是基础设施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除了基础设施建设,这次大规模投资更多地被用于改善民生。

在投资项目的选择上,如果大量投资于企业,其短期拉动经济的效果明显,但从长期看可能会产生重复建设、产能过剩等问题。而我国的农村长期缺少必要的投资,存在很大的投资空间。因此,我们的投资方向应该首先是发展农村,增加对“三农”的投资力度,改善农村生产环境,促进农业生产,促进农业稳定发展,提升农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另外,投资重心应放在民生上,让中低收入人群过得更好,比如提供廉租房、基层医疗服务等,这些都是以投资带消费、促增长的手段。

从我们的4万亿投资计划来看,也基本符合了这样的一个大方向。以2008年第四季度投入的第一批1000亿元中央投资为例,加快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安排了340亿元,加快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建设安排了130亿元,加快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安排了120亿元,2009年再次上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仅这几项民生工程的投资就占总额近70%。这些具体措施的出台,无疑相当于给原本奄奄一息的经济打了一剂强心针。

“民生”是我们这次投资的主题词,保障性住房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表示,在3年内将会有9000亿元投资于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棚户区改造工程。而农业是民生保障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农业部新增的农业建设项目投资计划中,涉及中央投资总计51.5亿元,主要用于农村沼气、动物疫病防治、农产品质量安全、垦区危房改造等直接关系农村“民生”的内容。

这4万亿元的投资方向大概有以下几个:一是民生工程,二是农村、农业、农民的需要,三是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投资,五是生态环保,六是用于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而这4万亿其实只是全社会投资的一部分,比如,2008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超过17万亿,而今年估计将达到20万亿左右。

就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似乎这个刺激计划已经取得了圆满的成功。2009年11月17日,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贸易研究所所长张燕生表示:“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最糟糕的时候都过去了,但也不会有那么长期的高速增长态势了。”事实上,如何实现经济刺激计划的“软着陆”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学家们关注的两个焦点。

就我个人看来,我国经济的深层次矛盾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政府占据资源过多,经济结构失衡,民众消费能力低下等状况也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虽然这次4万亿的投资计划总体还算是切中了我国经济的病症的,它的实施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某些根本性的问题,但是幻想通过这样一个计划解决所有问题是不现实的。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只是权宜之计,治标难治本,不可能从根本上拯救中国经济。要使我国的经济能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要让我国经济再来一个黄金10年,甚至20年、30年,我们要持续在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推出相应的政策措施,这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需要我们继续努力。

“泡沫”之争

每开始新的一章,一般我们都会针对某一个话题描述一些现象,提供一些相关的经济学理论和知识,并运用这些理论和知识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最终得出一定的结论。这样做虽然是一个标准的且相对轻松的程式,对大家的经济学素养的形成有一定好处。但是经过前面这么多章节的内容,大家可能还是会感觉比较累,所以在这一章我们来点轻松的形式——主要就是给大家讲几个故事,大家就当看《故事会》吧。那么为什么偏偏选这章呢?

因为这章我们谈有关“泡沫”的问题。虽然现在很多人都在说“泡沫”,说股市有“泡沫”,楼市有“泡沫”,似乎只要哪儿的价格有点高,那儿就有“泡沫”。但是“泡沫”究竟是什么?怎样界定有没有“泡沫”?如果有,“泡沫”到底有多大?这些最基本的东西到现在为止都没怎么弄明白,大家争来争去,最终也没有一个比较公认的结论。由于这一部分通过一般的方式很难讲明白,所以就先跟大家分享几则有关“泡沫”的著名故事吧,相信看完了这些故事,你对“泡沫”会有自己的理解——而且几乎没人能说你错,因为其他人也搞不明白什么东西是对的。

首先就来跟大家聊聊一个公认的历史上有记载的首次“泡沫”事件,这个故事发生在17世纪的荷兰。

一提到荷兰,许多人会立刻想到郁金香,它是荷兰的国花。全世界每年郁金香产量的65%都来自这个土地面积只有四万多平方公里,并且四分之一的土地在海平面以下的小国家。荷兰每年培育的郁金香球茎有30亿个,如果把它们排列起来能够围绕赤道7圈。然而历史上郁金香却给荷兰人带来过一场惨痛的经济灾难,当然造成这一切的其实不过是人们心中无法克制的贪婪和欲望。

同类推荐
  • 世界上最有趣的经济学故事

    世界上最有趣的经济学故事

    为什么女人的衣服扣子在左边,而男人的却在右边?为什么牛奶装在方盒里,而可乐却装在圆瓶子里?
  • 最受欢迎的哈佛经济课

    最受欢迎的哈佛经济课

    本书汇集了哈佛教授对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和经济常识的生动解读,把深奥难懂的经济学知识以案例、故事的形式还原为浅显易懂的事理常规,细致讲解了我们每个人的收入、消费、缴税、投资理财、职业规划乃至婚姻选择背后的经济学原理和规律,使读者可以更加理性地规划自己的经济生活、找到投资理财的诀窍。
  • 谁来买单:走进经济学聊天室

    谁来买单:走进经济学聊天室

    本书没有刻意追求经济学严谨的逻辑性,我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与过去相比简直是飞跃一般的进步,而是通过寻常百姓的饮食起居、开销用度、求职谋生、投资办店等活生生的生活故事和真实案例,放下筷子骂娘”;政府机构年年精简,将以往“高深”的经济学的原理变为浅显的生活常识。但是却不断地变得更加臃肿;很多个人的小公司渐渐地发展成了巨人,而有些巨人般的大企业却在不知不觉间轰然倒地……这都是为什么呢?用轻松幽默的笔调,但是人们却“端起碗来吃肉,为你解答了本书生活工作中这些令人困惑的问题
  • 服务细节全书

    服务细节全书

    一位餐饮业巨擘这样总结他的成功之道:在其连锁店中提供给顾客的,永远是17厘米厚的汉堡与4℃的可乐。这两个数据是经过反复的研究、调查、试验得来的。是的,连锁店当然也可以提供20厘米厚的汉堡和7℃的可乐,但那一定不是最佳口感——这就是专业精神的服务与普通服务的区别。本书倡导完美的服务精神,即要实现从要服务、会服务到服务好的蜕变;强调服务精神的建立、服务精神的落实和服务精神的完善与升级。只要从生活和工作中的点滴人手,使领导者和员工都更为明确服务精神的实质,并将服务精神灌输到思想中,落实到实处。你将会发现——服务就是力量!
  • 趣味营销学

    趣味营销学

    本书将营销4P同被称为“竞争理论”的博弈论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一些故事和典型案例进行阐述,共分四篇:竞争策略篇、公关及服务篇、产品及品牌篇、渠道及技巧篇。
热门推荐
  •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看西哈努克亲王、斯诺、基辛格、李约瑟、萨马兰奇……等来自123个国家的至少601位老朋友“你方唱罢我登场”。他们有的一直是朋友。有的本来是朋友,却突然形同陌路;有的本来是对手,后来却成了朋友。翻开本书,通过“老朋友”这个颇具中国特色的政治称谓,了解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和大国政治的曲折历程。
  • 原野上的草原

    原野上的草原

    这是一部用心来诉说蒙古草原上的感动的作品,在作者深情地勾勒下,我们仿佛能听见牧民们的放歌与交谈,孩子们的追逐与嬉闹,看见门外树桩上拴着的马,以及狗在来来回回跑。在这篇纯净的土地上,牧民们外出时家里不需锁门,对待外来的客人异常热情谦恭。这是作者的故乡,也是作者的天堂。他写草原上的每一个眼所能见、心所能感的东西,每一种东西、每一缕思绪无不洋溢着他对草原、对蒙古最热烈的、最深厚的爱。那种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热爱,读后能让人的心灵得以净化并归于平静。他的笔很淡,却写活了他所身属的草原,给人以强烈的触动。
  • 毒后在上朕在下

    毒后在上朕在下

    她是杀手组织里最擅长用毒的一级杀手,却终究没有逃过一个情字,当她背叛了组织,被组织追杀,只为那个男人的时候,而那个男人却将匕首刺进了她的心脏。他说,“龙暖暖,记住,下一辈子不要再相信男人!”再醒来,她的身份变成了被打入冷宫的皇后,还顺便被人陷害,热火焚身之际,一个小白羊自动送上门,她宛如大灰狼一般扑了上去,面目狰狞道,“拿来吧!”正当她准备享受的时候,她的冷宫被人包围,想不到解个毒这么多人参观,正好让他们瞧瞧什么是辣手催花!那躺在床上的小白羊颤抖着身子,真真的我见犹怜。吃饱喝足,一脚将男人踹下床,意犹未尽的打开门,龙暖暖纤手一挥,“这男人太差劲了,本小姐余毒未清,换个健壮的来!”“朕的皇后,你说什么?”身后那男人摇摇晃晃起身,某一处还在流血,那个惨啊!一个腹黑残忍的皇帝殿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却留不住一个女子的心,哪怕是处心积虑的下药也……拥兵自重的七王爷,脾气火爆,三万兵马围困都城,只为一个女人。“暖暖,我不会让任何人伤害你!皇上也不行!”绝美天下的护龙殿殿下龙溪,身份地位更是在五国之首,可是他却宁愿放弃这样的地位,放弃成仙的际遇,只是想要一个女子。龙暖暖,一个被打入冷宫的皇后,到底是怎样的一名女子?女强加宠文,嘿嘿简介有待继续,嘿嘿!推荐小妖刚刚完结的女强文,毒后的姊妹篇《第一妾》推荐好友好文狂想曲《上—邪》亲们有空去看看吧,么么
  • 幽默与口才

    幽默与口才

    灰色的幽默表达内心的苦恼和忧愁,黑色的幽默视荒谬人生为痛苦的玩笑,冷色的幽默揭露生活中的阴暗,蓝色的幽默富有东方温和的诗意,玫瑰色的幽默沾染西方美学传统色彩。本书用精彩的理论和有趣的故事,展示幽默的智慧、揭示幽默的机巧,告诉大家;幽默能使批评和反驳被对方接受,幽默能使长篇大论的演讲富有感染力,幽默能使人际关系变得融洽,幽默能使生活充满乐趣。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毒医狂妃不好惹

    毒医狂妃不好惹

    魂魄散尽。她,苍茫山的废物嫡小姐,特工之首,被家人所害,魂断山中。当强大冷漠的她,附身一无是处的她的身上,将会绽放出怎样耀眼的风华!“白洛烟纵使你有通天的本事,本世子也看不上你这样的恶毒女!”前未婚夫恼羞成怒,言语羞辱,她傲然一笑,她,他日,纵使他跪地求饶,放弃满身骄傲,她亦不会回头!“烟儿,纵使这世上优秀的女子万千,但我心中只有你一人,因公殉职,我心悦你。”他是本领通天的强者,但却愿为她折腰,江山虽美,却不及美人笑靥,若是能陪在她的身边,他可放弃一切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紫忆百合:静景纯白

    紫忆百合:静景纯白

    她、只想脱离哥哥给自己设下的港湾,向哥哥证明她自己也可以好好活下去。他、只想好好的在青春里放纵一场,却不曾想到遇见了她相遇与相知、他们之间会发生些什么?他们之间究竟又有着怎样的羁绊?
  • 首席混混总裁夫人(大结局)

    首席混混总裁夫人(大结局)

    本文为“另类总裁夫人系列”的第一本---------柠檬酸甜分割线---------她是摩北区街头混混的最高统领——首席混混他是迅风集团的最高决策人她的世界在底层他却是高高在上的总裁大人原来走在两条平行线上的人,却因为十年前的一句承诺而即将成为夫妻呃,他居然同意了,那个眼睛长在头顶的总裁居然同意娶她,她实在是……太……太悲哀了去他奶奶的大姨婆!她想嫁时,他不娶她,现在她爱上了别人,他又要娶她了不是说小混混不配当总裁夫人吗?哼,她哪是那种呼之即来、挥之则去的女人他想娶她是不,好啊!那她就逃罗……
  • 名门毒医

    名门毒医

    作为精通岐黄之术又擅长用毒的的现代女医生,方青罗表示:姐从来就不是吃素的!so重生古代,身世复杂又如何?且看她如何经营药田,打理农庄,玩转名门,“毒”来“毒”往,逍遥自在。=====某咔新书《带着萌宝去种田》已发布,种田甜文,绝对值得一读,求围观!穿越成为大了肚子的弃妇,白若竹决定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空间吃空间,带着萌宝种田经商奔小康。可是一个两个都想给她家宝宝做爹,你们够资格吗?“娘亲,我想有个爹嘛。”“娘还在观察,观察一下。”---新书《福妻跃农门》发布,求收藏求圈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