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的是,60%的被调查者居然选择了方案A,也就是先付钱再去旅行。在这种情况下,支付方案与商品的消费并不直接对应。旅行的好处是在度假期间享受的,而费用却要提前支付。传统的经济学理论预测人们会倾向于方案B。这种差别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对此经济学无能为力,我们只能向心理学求助了。
人们认为预付费用的旅行比过后再付钱的旅行更令人愉快。因为如果先付钱的话,旅行的时候就不会因为还没有付钱而觉得苦恼。如果滞后付钱,旅行的乐趣会为了对付付款问题的担心而减少。往往很多人都倾向于先承受“痛苦”再进行“享受”。在前面那个洗衣机的例子中,使用洗衣机并不是一个很享受的过程,既然反正没有“享受”,那么人们就愿意为资金的时间价值而滞后付款。这也可以解释我们很多人不太愿意选择用信用卡分期付款买那些“享受型”的商品。
同样,如果你在未来的6个月里每个周末加班几个小时,那么你希望老板如何支付工资呢?人们往往不希望提前支付未来的加班工资,66%被调查者选择加班后再拿钱。这个例子又一次违背了传统经济学理论关于追求财富最大化的结论。从心理学上看,人们不想提前拿工资是因为这是一种用产生长期负债(未来6个月每个周末加班)换取短期收益(拿工资)的做法。
6.代表性思维和熟悉性思维
心理学家的研究显示大脑一般使用捷径来简化分析信息的过程。这些捷径使大脑可以在完全掌握这些现存信息的情况下产生一个大概的答案。捷径的两个例子就是代表性思维方式和熟悉性思维方式。大脑利用这些捷径可以组织并迅速处理大量的信息。然而,这些捷径也让投资者难以正确分析新的信息,这就可能导致错误的结论。
大脑一般会假定,拥有相似特征的事物就是相同的。代表性思维就是基于这种固定思维模式的判断,几乎每个人都会产生这样的想当然的想法。不信?咱们可以来做做下面的测验:
小丽是一个文静、勤奋并且关心社会问题的女孩。她本科就读于复旦大学,主修英语语言文学和环境学。了解这些信息后,你猜猜以下三种工作中,她最可能从事哪种工作:A小丽是图书馆的管理人员;B小丽是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同时也是山地俱乐部的会员;C小丽在银行部门工作。你的答案是什么?
有人就这个问题调查主修投资学的本科生、工商管理硕士以及金融顾问。三组被调查对象中,都有一半以上的人选择了B,即小丽是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同时也是山地俱乐部的会员。人们选择这个选项,是因为这两项工作是勤奋且关心社会问题的人会选择的工作。但是其实我们所需要选择的应该是哪一个选项能让我们最大概率地“猜对”小丽的工作,而不是考虑哪一种工作让小丽更开心。
显然答案A的可能性要比答案B更大,因为答案A其实已经包含答案B的内容,答案B只是答案A的一部分。所以相比较而言选择A才是“更优”的。但是大多数人都很具有人道主义思想,他们充分考虑到了小丽的兴趣,同时又给她“安排”了一个山地俱乐部会员的身份。这就是典型的代表性思维。所幸的是,还是有1/3~1/4的被调查者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们选的答案是A而不是B。
事实上,A也不是最好的答案,其实C才是最好的答案——因为在银行工作的人要远远多于在图书馆工作的人,所以选C猜对的概率最大。但是因为在银行工作与之前我们对小丽的描述不太相符,也就是说不代表我们大脑的思维捷径,所以往往一开始人们就把它排除了,很少人会选择答案C(选了的人也往往是蒙的,并没有思考过“概率”问题)。
人们在金融市场上也可能犯代表性思维的错误,例如,人们往往将一个好公司和一项好的投资相混淆。好公司指的是一个能大规模盈利、销售快速增长、管理有效率的公司;而好的股票投资指的是该股票比其他股票上涨得更快。那么一个好公司的股票就一定是好的投资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人们往往毫无来由地认为一个公司过去的业绩和股票过去的表现就代表了将来的预期表现,认为过去的经验可以预知将来要发生的事情。其实,正是高速增长的公司的股票很受大众的欢迎,它的股价已经被抬高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投资者可能会发现自己原先对未来的估计过于乐观。虽然它是一个好公司,但它的股票经过炒作已经不值那么高的价格了,接着该公司的股价就会开始下跌。这也是一种“超调”的机理。
而熟悉性思维指的是:人们一般更愿意接受自己熟悉的东西,就像雇员一般更愿意购买自己公司的股票。如果有两个赌博方式,人们在这两种赌博中获胜的几率是一样的,但是人们对其中一个赌博比另一个更熟悉,这样人们通常会选择自己更熟悉的那个。事实上,即使他所熟悉的赌博获胜率更低,他也愿意选择那个熟悉的赌博方式。
当你熟悉某种东西的时候,你对它的认识就可能产生偏差。球迷们通常认为自己喜欢的球队比其他球队获胜的几率要高一点。同样,人们也更倾向于自己熟悉的公司,因为他们觉得熟悉的公司比不熟悉的公司的收益率更高且风险更小。这些都是一种幻觉。这种思维方式常常使得一个人的投资组合过于集中,风险也较高,但是人们往往并没有觉察到这一点。很多人都不敢去投资国外的证券产品,因为他们觉得那是自己所不“熟悉”的,事实上这样做反而会降低整个投资组合的风险,提高收益。
好了,以上提到了人们存在的几种常见的心理误区,它们是那么的普遍以至于很多人对此习以为常。但是,如果我们按照那种常规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去做投资,从理性的角度来看这样做的人都是“正常的大傻帽”,他们是在自己消磨自己的财富。可见,那些所谓的投资建议、投资策略固然是非常重要的,但要真正起作用帮你赚钱,你就首先需要对自身存在的一些常见的思维误区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对此有所警惕,在关键的时候这可能就会帮助你保持冷静和理智。
“4万亿”可以解决什么?
有这样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说法,说2008年下半年,全球经济学与天文学开始“全面接轨”——为了拯救经济,人们看到了一个个超乎想象能力的天文数字,原本这些数字似乎只是用来描述太空的。这样看来,我们原本常提的“与国际接轨”还是落伍了,以后应该改为“与宇宙接轨”。
美国出台了7000多亿美元的救市计划,日本花4400亿美元注资银行业,德国政府也开始实施其5000亿欧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当然我们的政府也没闲着,中国宣布将投资4万亿人民币用于拯救实体经济。只有大把花钱才能顺利过冬,似乎已经成为了世界各国政府难得的共识。
中国巨资救市的消息被称为中国版的“罗斯福新政”,给全世界带来了莫大的惊喜。那么这“4万亿”的投资会对经济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它到底能够解决什么问题?下面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我们这一部分讲的是关于投资的故事,但是“投资”这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下会有迥然不同的含义。对于我们大多数普通百姓而言,投资可能就是指买债券、买股票、买基金等,这些和实体经济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只是一种“虚拟”的投资。真正在经济学上称的“投资”是指投资到实体经济领域的行为,比如盖工厂、兴修水利、改善交通等。我们这里讲的投资就是这些影响实体经济的行为。
大家经常听到“扩大内需”这个词,内需指的是国内需求,而国内需求包括消费和投资。我们整个国家生产出来的商品和服务,最后一定是要花出去的(比如我们不可能长期积存着大量的电视机,如果仓库里面有大量库存,企业就不会有动力继续生产,所以如果需求不足就会引起经济的萎缩),而花出去的途径就是内需和外需(出口)。在投资这一部分需求中,又可以分为政府投资和企业投资,“4万亿”主要影响的就是政府投资的那一部分。
那么政府投资是如何影响经济增长的呢?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假设这样一种场景。比如我们的政府决定修建京沪高铁,我们暂且不论高速铁路修建完成后会大大方便南北人和物的流通,促进经济发展这个显而易见的好处。其实在它建设过程中肯定会需要大量水泥、钢铁、建筑设备等物资,这就会刺激相关企业扩大生产,而这又会进一步增加企业对电力、生产设备、劳动力等的需求。同时,在这些行业中的劳动力的报酬也会增加,居民收入的增加又会进一步提高对各种商品的购买力。这样的影响一波波地扩散开来,最终政府增加的每一块钱投资可能会转化为几块钱的需求,这个放大的倍数就是所谓的“投资乘数”,这个效应叫做“投资乘数效应”。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投资对于扩大内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008年由于金融危机造成的出口疲软对我国经济的成长提出了严峻的考验,面对突如其来的经济滑坡,2008年11月初,我国政府公布了10条经济刺激措施,特别是推出了投资总额超过4万亿的两年经济振兴计划。这一系列“组合拳”给人们一个强烈的信号:中国政府对于维持中国经济稳定增长是有着坚定的决心的!我国公布的4万亿人民币经济刺激计划对世界的影响大大超出了我们原先的想象。2008年11月10日,亚太股市全面飘红,欧洲股市大幅拉升,中国是其中明确无误的原动力。这是全球投资者第一次向中国政府的决定集体敬礼,在这之前,中国的单个行动从没引发过全球股市的普遍上涨。什么叫大国的影响力?这就叫大国的影响力!
很多人认为我国投4万亿救市的震撼力堪比北京奥运会,彰显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那么这个4万亿到底是个什么概念呢?
前面我们提到的“投资乘数效应”就是西方经济学中关于公共工程拉动内需、刺激经济的理论依据。即使不考虑投资乘数,4万亿也是一个庞大的数据。美国2008年首次推出的经济刺激方案的1650亿美元加上金融解困计划的7000亿美元,只占美国GDP的5%,而我国的经济规模不到美国的一半,4万亿占了GDP的16%,是我国年财政收入总额的70%。
当时耶鲁大学金融学终身教授陈志武先生就估计,4万亿相当于给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多加3%左右,由于滞后效应,4万亿的投资的影响在2009年的第三季度以后会比较明显地体现出来,综合来看2009年全年的GDP增长率会达到8%左右。从到目前为止的实际情况来看,当时的这个判断基本上是靠谱的,不过似乎我国的形势要更乐观一些,2009年GDP的增速超过8%是铁定的,如果我们的经济能咬咬牙再来个小高潮,9%的增速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
为什么说在2008年我国政府提出的这个“4万亿”计划是顺应形势的,是必要的呢?大家都知道要拉动经济增长有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净出口。
以前我们的经济增速靠什么拉上去的?大家去看看长三角、珠三角就会有直观的感受了:我们的企业生产出大量的商品,然后装到一艘艘集装箱船上拉到国外,换回来大量外汇,接着又去买原材料、招聘工人继续生产……本来只要这么一个循环可以一直运作下去,我们的经济就不太可能出现什么问题。然而,这个看上去完美的循环是非常脆弱的,只要某个环节稍微出点问题就可能会导致整个经济走向瘫痪。随着改革开放和我国加入WTO,我国的经济对国外市场的依赖度已经非常高了,特别是那些外贸大省,比如浙江,它的经济对外依存度超过了50%,也就是说一旦出口出现问题,它的经济总量的一半以上要受到影响。2008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的外贸出口逐月下滑,大批中小型民营企业停产倒闭。2008年第四季度,各行业企业家信心指数全线回落。由于外部需求的下降,过去对经济增长贡献度超过30%的出口部门面临严峻的收缩局面。所以,净出口那一架马车开始“喘气”了,动力不足了。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消费这驾马车的情况。我们喊口号说要“促进消费”已经不知道多少年了,但是消费者似乎永远对此无动于衷,“刺激”了十年八载的“消费”始终毫无起色。这里给大家一个比较:我国净出口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5%,远远超过了发达国家和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投资的贡献率占到了另外的35%,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过低,只有不到30%,其他许多国家都达到了50%,美国甚至达到了70%。所以看来这个所谓的“消费”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启动得起来的。
那么在上面的两驾马车短时间内还未能得以“修复”的情况下,我们也就只能靠投资这一驾马车“单刀赴会”了。投资这驾马车中其实也有两匹马——政府投资和企业投资。本来就已经是经济的低潮期了,你再要求我们的企业去加大投资似乎不太现实。我们的企业更多的是选择顺势而为,而要做到“力挽狂澜”则不仅仅要求有实力,更要求我们的企业有勇气和魄力,显然这样的企业是不多的。这样看来,最后的救命稻草就在我们的政府身上了。
所以,我们的政府出台这样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是不得不做的事情,也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事实也正是如此,仅仅过了半年,我们的经济就出现了复苏的迹象。而到了2009年的第四季度,这个形势就愈发明显了。我国那辆用一匹马拉动的经济大车撒腿就跑,似乎还跑得挺欢快,在世界各国的“拉力赛”中可以说是一骑绝尘。各大机构纷纷调高了对我国经济增长率的预测水平,整个市场弥漫在一股乐观的氛围当中,似乎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又一个黄金时代已然展开。
那么我们想问的是:我们的“4万亿”真的已经解决了我们所有的问题了吗?是不是以后出现经济衰退时我们可以用同样的“灵丹妙药”呢?这一剂药在我看来也正是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作出的最大的贡献。
但是我想提醒的是,我们千万不能过于乐观了。“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是很需要的,但是过于乐观就是愚蠢了,我们必须趁机尽快疗养好我国经济中客观存在的内伤。猛药可以起一时之功效,但要使身体保持健康状态,必须在平时注意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