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8100000012

第12章 羽叶植物及化石(2)

第四类裸子植物化石是银杏类化石,现存的银杏仅一属,有活化石之称。本类化石最初见于二叠纪,可能在晚石炭世时已经出现,到侏罗纪和白垩纪处于全盛时期,广布于欧亚大陆的温带植物区内。自晚白垩世开始衰落,第三纪时,中欧尚有银杏分布。第四纪冰期以后,北美、欧洲、亚洲的绝大部分地区的银杏均已灭绝,只有浙江天目山的峡谷中保存着野生的银杏。到唐宋时期,由于寺僧的保护与选种繁殖,挽救了濒临灭绝的活化石。此后,传到日本,再传到欧美各地。

我国的银杏化石相当丰富,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裂银杏,叶扇形至半圆形,有明显的叶柄。叶片常深裂为许多窄的线形裂片。裂片成组,对称。叶脉平行,每一裂片内有三四条。分布于晚二叠世至晚白垩世。我国此类化石多见于江西安源晚三叠世的煤系地层中。

似银杏,叶与现生的银杏有些相似。有一长叶柄,叶片分裂不多,或分裂为2~8片舌形或倒楔形的裂片。每裂片内有几条双歧式分叉的扇状脉,我国此类化石常见于陕北晚三叠世的“延长群”地层中,也曾见于内蒙古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的“固阳群”地层中。

楔裂银杏,无明显的叶柄,叶呈楔形、舌形,基部收缩,上部深裂为2~5个主要的裂片,每一裂片上有4条以上的叶脉。化石产于鄂西早、中侏罗世的煤系地层中。

上述的裂银杏、似银杏、楔裂银杏,都可认为是现代银杏的祖先,或近亲类型。

第五类裸子植物化石是松柏纲,此为常绿或落叶的乔木,主干发达,叶呈披针形、线形、针形、鳞片形等。多数为单脉,少数为平行脉。叶在枝上呈螺旋状排列。一般有厚的角质层,种子具硬皮。在裸子植物中属于高等的一类。最早的松柏纲化石见于晚石炭世,中生代早期迅速发展,至侏罗纪和白垩纪时到达顶峰。

我国的古生代松柏纲化石保存下来的很少,到中生代时期才丰富起来,常见者有下列几种:

苏铁杉,枝细,叶椭圆形、披针形或长线形。叶脉细而直,与侧边近平行,至顶端交叉于叶缘。分布于晚三叠世至早白垩世。我国此类化石见于云南东部晚三叠世的煤系和南京附近早、中侏罗世的“象山群”地层中。

南洋杉,叶在枝上作螺旋状排列,呈鳞形,或宽披针形,有几条叶脉。分布于热带或亚热带。我国此类化石见于华北地区的三叠纪地层中。

红杉,叶线形,较厚,呈两列互生或螺旋状着生,叶的基部收缩,有一条叶脉。分布于早白垩世到现代。我国此类化石见于辽西的晚侏罗世或早白垩世地层中,为红杉中的最古老化石,现存的红杉为常绿的高大乔木。

水杉,现生者与红杉相似,但到冬季会落叶,叶较薄,顶尖,在枝上对生。过去以为它已灭绝,1945年,我国植物学家在湖北利川水杉坝和四川万县发现野生的水杉林,证明这种植物尚未灭绝,现已广泛栽培,成为著名的活化石。我国辽宁抚顺渐新世煤系地层中发现此化石。

短叶杉,小枝互生,位于一个平面上。叶呈鳞片状,菱形,紧密叠复,顶端尖而钝,背面有直纹。分布于晚二叠世至白垩纪。我国此类化石见于福建西部和山东莱阳盆地的晚侏罗世地层中。

柏型枝,叶鳞片状,交互对生,基部下延于枝上,上部与枝分离,分离部分不超过叶的下延部分,分布于早侏罗世至第三纪。我国化石见于福建西部晚侏罗世的地层中。

其实,我国南方许多红色盆地,如浙东、闽西、赣南等地的晚侏罗世到早白垩世地层中均产上述各种松柏类化石,此外还有袖套杉、拟节柏等化石。

被子植物化石

被子植物又称有花植物,而真双子叶植物是被子植物的主要分支之一,以具有三沟型花粉为特征。人们平时常见的槭树、柞树以及毛茛科植物等都是真双子叶植物。然而,由于早期真双子叶植物的化石十分罕见,以往科学界对真双子叶植物的早期类群及其祖先所知甚少。这次发现的“李氏果”填补了我国白垩世早中期真双子叶植物化石记录的空白。

我国辽西热河生物群是目前地球上少有的古生物化石宝库,此前,科学家曾相继在此发现了“辽宁古果”“中华古果”“十字里海果”等被子植物化石,其中“辽宁古果”更是被誉为迄今发现的地球上“最早的花”,这些已发现的被子植物化石与此次发现的“李氏果”基本上都处于距今1.24亿~1.25亿年的地层。

这次发现的“李氏果”化石保存完好,形态特征与现生的毛茛科植物基本一致,在叶形、脉序和果实特征等方面特别像现生的铁线莲、翠雀花等。

我国古植物学家、课题组负责人孙革教授曾说:“尤其难得的是,‘中华古果’‘十字里海果’以及‘辽宁古果’,尽管所处年代与‘李氏果’基本相当或稍早,但它们所属的科级类群现在都已灭绝,而‘李氏果’所代表的真双子叶植物现在仍有约25万种,占整个被子植物种类的75%,这使得‘李氏果’成为迄今最早的与现生毛茛科被子植物有直接系统演化联系的化石。”

科学家们认为,这些化石在大致同时期的集中发现表明,在距今1.25亿年,早期被子植物在演化上可能有一个“加速期”或称“爆发期”,这较之科学界以往的认识要早1000万年左右。孙革说,被子植物也不可能刚一出现就进入“爆发期”,因此推断,被子植物的起源还应该在“爆发期”之前,课题组今后将集中精力在距今1.6亿年前至1.8亿年前的侏罗纪地层里去寻找更早的“花”。现在常见的开花、结果、宽叶的植物,基本上都属于被子植物。有高大的乔木,也有矮小的灌木,甚至草本植物。它们可能从某种裸子植物(例如本内苏铁)演化而来。过去认为起始于早白垩世,但近来我国发现的被子植物祖先化石时代可能属晚侏罗世,约向前推移2000万年。

1996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孙革教授及其研究小组,在辽宁北票黄半吉沟,晚侏罗世(距今1.45亿年)地层中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被子植物化石——辽宁古果,引起国际学术界的极大反响,被《科技日报》评为“1998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之一。

辽宁古果化石共有8块标本,由主枝与侧枝组成,主枝长约8.5厘米,侧枝长约8.6厘米,枝轴上共着生40枚果实。这些果实都是瞢葖果,长5~9毫米。果实由心皮对折闭合而成,内含2~4枚胚珠(种子),果枝下部有2片似叶状结构。从果枝的似叶状、果实螺旋状着生以及心皮对折闭合等特征观察,辽宁古果显示了最早期被子植物的原始性。

自从辽宁古果发现以后,连同近年来在蒙古发现一系列相类似的植物化石表明,包括我国东北(距今1.3亿年的鸡西早白垩世地层中,曾发现早期被子植物化石)和俄罗斯外贝加尔地区以及南滨海等地在内的亚洲东部地域,可能是世界上被子植物的起源中心或中心之一。

孙革教授在研究辽宁古果化石以后认为,这些化石还不能算是被子植物的始祖,将来有可能发现更原始的被子植物化石,而辽西是很有希望的地区。

我国的其他被子植物化石,基本上集中在几个新生代盆地沉积区中,各个科的代表化石都有发现,比较常见的有以下各属。

首先介绍双子叶植物化石:

木兰,这是双子叶植物中比较古老的类群,白垩纪时即已出现,第三纪时分布较广,一直生存到现在,为热带及亚热带的类型。我国的化石发现于山东临朐中新世“山旺组”内。叶较大,卵圆形,基部宽圆,顶端圆钝或圆尖,全缘,具粗短的叶柄。中脉粗强,侧脉呈羽状,第三次侧脉呈网状。

樟,出现于晚白垩世存在至现在,第三纪时分布广泛。叶卵形,基部楔形或圆形,顶端渐尖,全缘或微显波状。三出脉或离基三出脉,稀疏的羽状脉,中央主脉明显,直达顶端,两侧脉与主脉夹角小,弧曲向上,达于叶的上部或顶端,第三次侧脉不清楚或呈网状。化石发现于湖南湘乡始新世的“下湾铺组”地层中。

榉,叶呈卵形,基部圆形或微心形,顶端渐尖或钝尖,边缘有大而简单的锯齿。中脉粗而直,侧脉多,4~18对,互生或对生,与中脉相交成锐角,微向上弯,伸达边缘的锯齿,有第三次细脉。白垩纪直到现在均有生长。我国此化石见于湖南湘乡始新世的“下湾铺组”和山东临朐中新世的“山旺组”内。

椴,为落叶乔木,叶卵圆形,基部不对称,常呈心形。叶缘呈粗锯齿状,中脉明显,侧脉至边缘分叉,每一支达于锯齿,第三级脉呈网状。第三纪至现代均有生长。我国此化石见于山东临朐中新世“山旺组”内。

杨,落叶乔木,单叶,其形态大小变化很大,有阔卵形、圆形、肾形,最宽处近基部,基部宽圆或呈心形,顶端渐尖,叶全缘或具锯齿,有长的叶柄,中脉较细,直达顶端。侧脉自中脉伸出,其他次级侧脉成网状。从白垩纪到现在均有生长,广布于温带到寒带地区。我国此化石见于山东临朐中新世的“山旺组”内。

柳,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多呈披针形、椭圆形。基部圆钝,顶端渐尖。全缘或具细锯齿,中脉明显粗强,至顶端变细,侧脉呈羽状互生,向上弯曲,细脉连成网。白垩纪到现在均有生长,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地区。我国此化石发现于山东临朐中新世的“山旺组”内。

胡桃,落叶乔木,羽状复叶,小叶对生,无柄,叶长卵形,顶端渐尖或急尖,全缘或具细齿,中脉细而明显,侧脉自中脉伸出,至边缘上弯,第三次脉连接两相邻侧脉,网内有更细的网脉。白垩纪至现代均有生长,分布在北半球的温带地区,第三纪最广。我国此化石见于山东临朐中新世的“山旺组”内。

桦木,落叶乔木,叶作卵形,顶端急尖,边缘重锯齿,基部圆形、截形或心形。中脉直而强,侧脉羽状互生或半对生,与中脉成40°~45°夹角。第三次脉细,多次分叉形成多角形的网脉。晚白垩世到现代均有,第三纪时最盛,分布于北半球的温带和寒带地区。我国此化石见于山东临朐中新世的“山旺组”内。

栎,落叶乔木或灌木,单叶互生,叶呈宽带形,边缘波状或锯齿状,或裂片。侧脉羽状,互相平行,直达锯齿或裂片的边缘。果实坚硬,常形成化石。白垩纪到现代均有生长,分布于北半球的温带及亚热带地区。我国此化石见于山东临朐中新世的“山旺组”内。

榆,落叶或常绿乔木,叶互生,具短柄。叶的基部常偏斜,叶缘锯齿状,单齿或复齿。中脉显著,侧脉羽状。果实扁平,为圆形或卵形的翅果。第三纪至现代均有。分布于北温带。我国此化石见于山东临朐中新世的“山旺组”及华北地区更新世的黄土地层中。

槭,落叶乔木,少数为常绿乔木或灌木。单叶,对生,掌状分裂为3~7个裂片。基部心形、截形或宽楔形。每一裂片作三角形,顶端渐尖至钝尖,宽楔叶形,全缘或有锯齿。叶脉掌状,侧主脉主于每一裂片的顶端,侧脉细,上弯,第三次脉和细脉形成不规则的多边形的网格。晚白垩世到现代均有。分布于温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此化石见于山东临朐中新世“山旺组”以及内蒙古的上新世地层中。

其次介绍单子叶植物化石:

单子叶植物的茎无树皮,不能增粗,叶具平行脉。有须根。出现于早白垩世,第三纪时繁盛起来。能适应各种环境,分布很广,最常见的有棕榈。叶簇生于树顶,有长柄,呈扇形,掌状分裂。分布于亚热带和热带地区。我国此类化石见于辽宁抚顺渐新世地层中,称为拟棕榈,其特征与现代的棕榈十分相近。

我国幅员辽阔,经历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各地质时代的化石蕴藏量极为丰富。要了解整个地球历史面貌与各地质时期生物演化的特点,如果缺失我国的化石资料及其研究成果,无疑是不全面的,将成为一大憾事。

我国的各门类化石,早已引起世界各国古生物学家的注意。我国各地质时代的主要化石产地,目前已成为国际古生物学界的注视焦点。今选择若干典型的地点作出简略叙述,以窥见一斑。

同类推荐
  • 别笑,我是高考零分作文(第3季)

    别笑,我是高考零分作文(第3季)

    最雷人、最搞笑、最荒诞、最天才的零分作文,高考一族的减压零食,都市白领的幽默早餐!另附小学生爆笑“撒谎作文”必杀篇,绝对挑战你的想象极限!《央视新闻频道》等28家电视台,《新华日报》《南方日报》《重庆晨报》等120家报纸、数千家网站报道推荐!
  • 豪夫童话(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

    豪夫童话(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

    《豪夫童话》讲述了出一个又一个的小故事:《小穆克》揭露统治阶级的不仁不义和对普通百姓的欺压,具有很强的人民性。《年轻的英国人》写一只猴子扮成绅士在上流社会厮混,受到市长等人的赏识,最后使他们丢尽了脸面。这篇童话辛辣地嘲讽了市民阶层盲目崇拜外国风尚、追求时髦的坏风气。
  • 真情实感的故事(中华成语故事全集)

    真情实感的故事(中华成语故事全集)

    成语是汉语词汇宝库里的璀璨明珠。它是长期以来人们在相沿习用的过程中,形成的形式简洁面意义精辟的固定短语。它结可严谨,表现性强,具有庄重典雅的书面语色彩,历来为人们喜闻乐用。不论讲话或作文,准确恰当地镶嵌或点缀一些成语。本书注重知识性、可读性和完整性,每个成语都辟有释义、出处、故事三大部分。编排顺序按笔画多少排列,既方便读者阅读,又方便读者查阅。本书既可作为中小学生学习成语的工具书,又适合不同层次读者作为故事阅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 立志勤学(下)

    立志勤学(下)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康熙后宫Ⅱ、Ⅲ:岁月如流、晚秋离歌

    康熙后宫Ⅱ、Ⅲ:岁月如流、晚秋离歌

    心系江山,开创伟业,满清帝王,坐稳中原——他是满清的帝王,他守候着满清的江山,他的心装的是天下,装的是江山社稷;他的心中也有儿女情长,也有夫情父责,他——是清朝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爱新觉罗玄烨!绵情如丝,岁月如流,默守君王,无怨无悔——她是康熙的后妃,她知道大清的君王心系江山,岁月的痕迹妆点在她的面庞、她的身体、她的心里,但有一份守候却永远流存,她——是康熙帝白发相守的女人:荣妃!本文在历史时间上,与第一部是接叙的关系,第一部讲述康熙五年到康熙二十年的故事,第二部是从康熙二十年康熙大封后宫后开始;第三部则讲述康熙最后的二十年,全书以与康熙白头到老的“荣妃”为女主,以她的视角,走过康熙后宫五十年的风雨历程,讲述一代英明帝王的后宫生活,帝王亦是凡人,亦有七情六欲,人之情感,亦有心中天平最重的那颗砝码;本文写作手法以写实为主,不追求文章的华丽,追求与史实的尽量贴尽,重新解读历史,平淡中见知真……
  • 让心灵深呼吸的小故事

    让心灵深呼吸的小故事

    一本好书,让你呼吸更自由。有呼吸就有希望,我们不能拒绝呼吸,更不能拒绝希望。能得到的感动是那么多,就像你所呼吸的新鲜空气一样充足。打消你心灵的“口罩意识”,给自己内心一个自由的呼吸环境。
  • 似水流年

    似水流年

    有时候我也会想,这一切究竟是为了什么。等到终于要离开这一切的时候,我才发觉,对他的爱早已深入骨髓。如果我们不曾互相伤害,该多好……-------------------如果时光真的可以倒流,请让我遇到你,静止在跨越三百年的凝眸。如果可以相守,我愿陪你走到生命的尽头。只是这似水流年,从不肯为谁而停留……谁来告诉我,该怎样面对这时光的洪流?——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第二部《清韵:似水流年》←非穿越、《似水流年》姐妹篇《如花美眷》筹划中,敬请期待~】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花心王爷极品妃

    花心王爷极品妃

    他,陌上王朝,最花心的王爷,庞大的后宫,人数惊人.她,二十一世纪,无人不知的寒冰女王。何为爱,她不懂。初次见面,他和美艳小妾在上演现场直播,面对这红果果的‘鸡情’,某女给予的评价只有四个字:野鸡打架。穿越第一天,她直接把一身赤裸的他踹进了荷塘,让他和一池子的荷花,来了个亲密接触。穿越第二天,她很不小心的教训了一下他最爱的侧妃,他赏了她一个耳光,两人的梁子就此结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