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5800000007

第7章 【英】泰坦尼克号:人类一自大,上帝一耳光(二)(4)

1912年4月,西半球的北大西洋深处发生了泰坦尼克号沉没事故;不到两个月,东半球的中国就将其写进了教科书,反应之速,见识之高,堪称“世界之最”。

在隆重纪念泰坦尼克号沉没100周年的日子里,《辽沈晚报》发表了主任记者王志东的报道:

4月20日,沈阳一名收藏家首次曝光一本100年前的小学教科书,这本书用整整两课来介绍泰坦尼克号沉没这个和平时期最惨重的海难,课文中还绘制了船撞冰山沉没的插图。

记者在筹备中的沈阳詹氏教育史料博物馆见到了这本保存尚好的百年教科书。这本泛黄的书有57页,为“商务印书馆发行”,封面有“教育部审定”字样,并标有“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高等小学校”“第一册”等字样。

该馆馆长詹洪阁介绍,这本书是辛亥革命后出的最初一批教科书,以前所用的都是清朝的课本。出版日期是1912年6月,也就是中华民国元年,所以写有“共和国教科书”。

虽是《新国文》,但从目录上看,有熟悉的古文如《爱莲说》、《桃花源记》等,也有自然方面的内容如《显微镜》,还有人物介绍《华盛顿》和评论《尊重人类》等,可谓五花八门,但很吸引人。

詹洪阁说:“更为令人惊奇的是,泰坦尼克号沉没是在1912年的4月。时间刚过两个月,就成为小学教科书的内容,可谓与时俱进。”

关于泰坦尼克号(该书译称铁达尼号)的内容共两课,十五课和十六课,课文名叫《铁达尼邮船遇险记》。第十五课介绍了铁达尼号船体概况、发船时间、发生危险的时间等。两课加起来千余字,至今读来仍很吸引人。课文还写明了铁达尼号的建造费用为117万英镑,写明时间为“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4月自英国南安普敦启程,渡大西洋前往美国纽约”。“舟行后,天气晴明,水波不兴,旅客非常愉快。未数日,竟为冰山所触。”

第十六课详细写了船撞冰山沉没的过程,“船长督率船员百计救护。既知无可为,乃发令下小艇,又令男子退后,妇孺登艇,男子闻令即退,无有喧哗者。”文中还写到了最感人的一幕:当时船上电灯亮如白昼,船上的乐工照常演奏着乐曲,只是将出事前的欢快的曲调改为庄重的曲调,“曲曰:上帝乎,吾将近汝。”“船中有邮局职员五人,因救护邮件遂以身殉职。”

詹洪阁说,100年前的小学课本如此与时事紧密联系,反应如此之快,真是让人惊讶。

商务印书馆版《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高小第一册第十五、十六课《铁达尼邮船遇险记》全文如下:

铁达尼者,世界最巨之邮船也。修八百余尺,广九十余尺。船中有花园、球场、练艺所、泅泳池、电气浴室。凡百咸具,富丽绝伦。世称为海上之宫殿。

是船新制自英国,所费一百十七万镑。中华民国元年四月十日,自英国之沙桑布敦启程,渡大西洋,前往美国之纽约,世界人士,欲由英渡美者,多守候是船,以极游观之乐。

舟行后,天气晴朗,水波不兴,旅客非常愉快。未数日,竟为冰山所触,全船沉没。时十四日夜半也。

是日铁达尼叠得无线电报,知有大冰山,在航路之北方。船长下令警备,沿航路之南而进。夜将半时,忽觉全船振荡。旅客不以为意,嬉游如故。盖深信制造之坚固,设备之周至,必无意外事也。

船既遇险,船长督率船员,百计救护。既知无可为,乃发令下小艇。小艇既备,又令男子退后,妇孺登艇。男子闻令即退,穆然无有喧哗者。妇孺既毕登,男子以次登艇。时船已就沉,其不及艇者,或植立船上,或跃入海中,无有出怨语者。

时船中电灯照耀,俨如白昼。乐工奏曲,不改常度。久之,乃易其欢愉之调,而为庄重之歌。歌曰:“上帝乎!吾将近汝。”洎船沉,歌声乃随之俱沉于海底。船中有邮局职员五人,因救护邮件,遂以身殉职。

是役也,船员无不以死守职,秩序井然。旅客之舍身救人者,不可胜数。妇女亦镇定,罕闻啜泣声。间有依恋其夫,誓不愿行者。船员亦听之,不相强也。

当遇险时,频发无线电报,以求援救。加伯德邮船,得电飞至,天已黎明。乃悉援小艇诸人,十八日抵纽约。被难之亲故,迎迓者千余。医师看护妇麇集。街衢间默无人语,气象愁惨。计船中二千二百人,得拯者仅七百余人云。

三、坎迪在北京生活两年

无论是葬身冰海的遇难者,还是侥幸生还的幸存者,所有搭乘泰坦尼克号的人,都是不幸的。死者死不瞑目,生还者终身生活在阴影中,难以解脱。唯一一个例外,就是海伦·丘吉尔·坎迪。这是因为,身为作家,这个重大题材,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少年时代,坎迪接受过良好教育;青年时期,她投身创作,并在离婚之后,独自养育两个女儿,在没有任何固定经济来源的情况下,凭借着自己的勤奋和智慧,过上了有尊严的生活。她的著作《女人如何自力更生》,还一纸风行,成为国际畅销书。

的确,坎迪并非等闲之辈。在泰坦尼克号上,她收获了自己的爱情;在游轮沉没时,她得以生还;在随后的日子里,她抓住这个题材,完成了36页回忆录,将自己的爱情载入史册,并点燃了电影大师卡梅隆的灵感和创作激情,为《泰坦尼克号》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战争的号角刚刚吹响,坎迪就离开美国,只身前往意大利,加入国际红十字会,在连天烽火中出生入死,抢救伤员。当时,19岁的美国小伙海明威,正血气方刚。他随同美国红十字战地服务队,前往意大利前线,在枪林弹雨中来回穿梭。7月初的一天夜里,一颗炸弹在他的身边爆炸,他的头部、胸部、上肢、下肢都被炸得血肉模糊。为了挽救他的生命,医生先后给他做了13次手术,有些弹片一直没有取出来,到死都留在体内。三个月后,意大利政府授予他银质勇敢勋章。据说,住院期间,坎迪曾像慈祥的母亲那样,日日夜夜地护理他。

后来,坎迪一直在东南亚、印度、日本等地流连忘返。据悉,她还曾作为《纽约时报》外派记者,在北京生活过两年,发回了许多报道。有人把她说成“北京通”,我认为有溢美之嫌。因为,我们至今也没有见到她的任何报道之作,怎么可以随便下结论呢

再后来,大家都知道了。她年龄大了,满世界跑不动了,回到了自己位于缅因州的住家,安享晚年。

1949年8月30日,坎迪逝世。在另外一个世界,她是否与心上人肯特再续前缘,那只好去问上帝了。

四、席琳·迪翁让大连彻夜难眠

喝了“二锅头”,再品白兰地,什么感受

看了狂风暴雨,再听小桥流水,什么感觉

听完瑞奇·马丁的《生命之杯》,再欣赏席琳·迪翁的《我心永恒》,什么感想

1998年9月12日夜晚,在大连人民体育场,在第十届大连国际服装节开幕式广场艺术晚会上,我现场欣赏了席琳·迪翁演唱的《我心永恒》,心里的感想就是:喝了“二锅头”,再品白兰地;看了狂风暴雨,再听小桥流水。

那个时候,国际服装节作为大连市一张靓丽的名片,风头正劲。

1998年9月,大连国际服装节组委会,请来了1998年南非世界杯足球赛主题歌演唱者瑞奇·马丁,又请来了1997年公映的电影《泰坦尼克号》主题歌演唱者席琳·迪翁。

我记得,瑞奇·马丁先唱。瑞奇·马丁演唱的时候,在台上载歌载舞,全场观众深受感染,跟着他手舞足蹈,大声叫喊:“Go Go Go……”

随后,优美的音乐响起,席琳·迪翁站在黑色轿车上,环绕体育场跑道缓慢行进,深情歌唱。全场观众闭上嘴巴、竖起耳朵,顿时鸦雀无声,尽情聆听这天籁之音。只有一群摄影记者,前堵后追,拼命地抓拍。

当时,我还在大连市新闻办公室,负责组织外地记者的采访,也在现场。手持照相机,跟着轿车满场跑,似乎与我的身份不太相符,但我也不愿意放弃这个抓拍机会。

于是,我就提前二三十米,在轿车前方“守株待兔”,用镜头锁定她,轿车缓缓行驶,她的娇颜慢慢由小变大,等我要按下快门的时候,她突然转头向我的这个方向嫣然一笑,我立马将她定格。

那一个夜晚,席琳·迪翁演绎的泰坦尼克号冰海绝恋,续写了泰坦尼克号与中国的新篇章。

第二天,洗出彩照,觉得她有“回眸一笑百媚生”之美,就将其放大,镶进镜框,置于我的书架之上……

14年,弹指一挥间。真没想到,今天撰写泰坦尼克号这一章,她还在我的书架上方,默默地看着我……

经历是人生的宝贵财富。谁说不是啊!

同类推荐
  • 云水清清

    云水清清

    《云水清清》是一部近体诗集。书中诗歌清丽纯朴,雅俗纵逸。词句温润婉约,细腻柔情,以女性特有的抒情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对土地、对爱情深深的向往和浓浓的热爱。期间有岁月洪流带来的不可磨灭的印痕,也有生命过往里夹杂的淡淡的忧愁和透明的感伤,令读者情随文转,流连忘返。
  • 笔耕留痕(高平作家丛书)

    笔耕留痕(高平作家丛书)

    早就想把自己写的东西整理一下,一直未动手。这回算交差了,当然是为自己。起了个名:《笔耕留痕》。似乎显得文雅点。其实,说白了,我不过是个码字的,像手执瓦刀码墙的匠人一样,这些东西,可以说是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墙圪垛儿。这些“墙垛”的“砖”有的还算齐楚,有的缺棱少角,差火候。
  • 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中华文化书系)

    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中华文化书系)

    本书主要包括: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的本性都是好的,善良的,只是由于后天的环境影响,使得性情、习惯上产生了差异。
  • 老干部工作实录

    老干部工作实录

    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挖掘利用好这一群体的丰富资源,是做好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和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老干部工作实录》全书主要积累了服务老干部的一些工作方法。
  • 妈妈也有想妈妈的时候

    妈妈也有想妈妈的时候

    我以为妈妈是港湾、是依靠、是最后的壁垒;却发现,她也曾是别人的孩子,也渴求关爱和宠溺。我以为爸爸是头顶的天,是身后的树,能永远用最有力的手臂给我支撑;却发现他也会变老,老得需要我去呵护和照顾……妈妈也会想妈妈,爸爸也会变老,再坚强的人也会脆弱无助,我们要抓紧时间爱他们。
热门推荐
  • 青少年应知的100个天文学常识

    青少年应知的100个天文学常识

    玛雅预言中说的“地球将在第五太阳纪迎向完全灭亡的结局”可信吗?或许,解开谜底只能从了解天文学入手。100个青少年不得不知的天文学常识,最权威、实用的天文学常识手册。让你轻松、高效地学习天文学知识,带领你在浩瀚的宇宙中遨游。
  • 雾锁峨眉:蒋介石谋取四川纪实

    雾锁峨眉:蒋介石谋取四川纪实

    1935年,红军经川边北上抗日,一部分红军突然迂回直扑四川省省会成都,让领教过红军厉害的“四川王”刘湘慌了手脚,不得不请求执中央权柄的蒋介石支援。蒋介石趁机插手四川:在峨眉山办军官训练团,专挖刘湘“墙脚”,同时,在重庆派驻中央参谋团。从此,双方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明争暗斗。而当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民族生死存亡一线之时,具有民族正义感的刘湘舍弃一切,毅然率数十万军出川抗战。一时,“无川不成军”,激昂慷慨悲壮。
  • 寻宝大冒险(科学大探险)

    寻宝大冒险(科学大探险)

    本系列漫画共8本,以布瓜博士、乐乐淘等主要人物的冒险经历为主要内容,通过他们的探险故事,穿插故事中出现的科学知识点,让小读者在趣味阅读的同时可以学到更多的科学知识。除了惊险刺激的内容,图书的每个章节都还有相对应针对本章所讲述的主要内容的百科知识介绍,这些知识学习也是以漫画的生动形式表现出来,将集趣味性与知识性融于一体。
  • 我们的故事

    我们的故事

    我们也唱着这支歌奔赴了北大荒…… 本书的作者是记者出身的作家,中华儿女志在四方……大概每一个知青战友都会唱这首歌、它是电影纪录片《军垦战歌》的插曲。本书的类型是他最擅长的纪实文学。书中主要描写了哈尔滨、上海、北京的六十多位知青,迎着晨风迎着阳光,跨山过水到边疆。伟大祖国天高地产,在“前青知时代”或“ 后知青时代中”最具代表性的又最具个性的故事。一群意气风发背着行李的上海知青坐在大卡车上。这首歌曾让我们热血沸腾、激情浩荡。,他们高唱着这支歌向塔里木荒原进军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错惹妖孽男

    错惹妖孽男

    可惜阻挠重重,前有心计蛇蝎女,且看错惹妖孽男。,更是签下女仆合约,致使豪门总裁求婚未遂。误打误撞,二人数度交手并发生关系,司如风如何抱得美人归,相处之下萌生爱意。后有豪门贵妇,打工女皇白小桃授命搅局,他们如何突破阻碍,从此惹上妖孽总裁司如风
  • 经济知识全知道

    经济知识全知道

    在快节奏的社会里,人们追求快、新、奇的生活方式。多数人都不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学习一些晦涩的经济理论、经济术语,但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早已渗透到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经济现象也随处可见,经济学的力量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无法想象的影响力。《经济知识全知道》把那些实用的经济学常识用一种简洁、有趣的方式表达出来,让你在娱乐中尽情领略经济学的魅力。
  • 探索世界:动物世界里的杀手

    探索世界:动物世界里的杀手

    广袤太空,神秘莫测;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人类历史,纷繁复杂;个 体生命,奥妙无穷。《动物世界里的杀手(彩图版)》由江文编著,本书以新 颖的版式设计、图文并茂的编排形式和流畅有趣的语言叙述,全方位多角度 地探究了多领域的知识点,使读者体验不一样的阅读感受和揭秘快感,为读 者展示出更广阔的认知视野和想象空间,满足其探求真相的好奇心,使其在 获得宝贵的知识的同时也享受到愉悦的精神体验。
  • 斗剑

    斗剑

    这世间,何曾有永生不灭的魂灵,唯有斩不断的人心。今日之因,必有明日之果,而今日之果,亦起于昔日之因。一把剑,在十三岁时开启他的纵横之路,前方却是迷雾重重……人世间,充满着杀戮,要想不被人踩在脚下,那就拿起剑,将他人的头颅斩下!
  • 掌上帝国之乱世春秋

    掌上帝国之乱世春秋

    八一八那些让你不明觉厉的历史故事,揭秘五千年前高富帅的生活、重口味的乱世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