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0200000021

第21章 语象·比喻·象征(2)

首先,明喻与隐喻之间似乎只是措辞上有所不同,在新批评派看来有本质的差别。他们认为:明喻表现了浪漫主义之“啰唆与因循”,而隐喻则表现了玄学派式的“独创和凝练”,为什么?兰色姆解释说:“在比喻性断言中,如果我们说话当真,或相信自己所言,就会出现一种奇迹性(miraculism)或超自然性(supernaturalism)……说明确些,当诗人用比拟在事物中发现了局部的同一性,虽然这局部性依然存在,但他走向完全的合一(identification)。与此正成对比的是,明喻用了‘好像’、‘类似’等语,就小心翼翼地把这同一性保持在局部中。”

兰色姆的论述很精彩,却并非无可推敲之处。明喻与隐喻真有如此明确的质的区别吗?隐喻的力量就在于把“像”换成“是”?有论者指出:“某些明喻形成的段落可以获得一种真正的隐喻关系,而某些隐喻形式的段落只是掩盖着明喻。”用明喻或隐喻形式,表明了诗人的态度意向,因而对比喻的意义有很大影响,但影响比喻的力量尚有其他因素。

瑞恰慈在《修辞哲学》中对比喻的语义结构提出了精辟的分析。他指出,比喻是“语境间的交易”(transaction between contexts)。他说:如果我们要使比喻有力,就需要把非常不同的语境联在一起。维姆萨特在解释瑞恰慈这个“远距”原则时提供了一个有趣的例子:“狗像野兽般嗥叫”,这比喻无力量,两个语境距离太近;“人像野兽般嗥叫”,就生动得多;“大海像野兽般咆哮”,就很有力量。约翰森指责玄学派“把异质的东西用暴力枷铐在一起”,而新批评派对玄学派作品的这种语言特色赞不绝口,原因正在于此。

这远距化原则甚至被人沿用来分析双关语、复义语等。乌尔曼就曾指出:“双关语的两义如果从属于非常不同的经验领域,其中就会有一种强大的张力。”

而且,按新批评派的看法,比喻的两造之间,不但距离越远越好,而且如果他们的联接是完全违反逻辑的逻辑(logic of logical aberration),那就含义更见丰富。对这种比喻,伯克有一个特殊的术语,称为“不相容透视”(perspective by incongruity),意思是说,比喻把不相容置于同一格局中;而维姆萨特赞扬地引用麦克斯·伊特曼(Max Eastman)的话:“比喻靠不正常不合时宜起作用,比喻就是把话说错。”英国批评家C·台·刘易斯(C.Day Lewis)的话特别妙:“诗歌真理是来自形象的冲突(collision),不是靠他们的共谋(collusion)。”正因为如此,新批评派认为传统修辞学认为是语病的错逆比喻(oxymoron)、矛盾误用(catachresis)和混杂比喻(mixed metaphor)在诗中完全可以成立。“最简单的比喻都是违反逻辑统一的。”

这就是新批评派认为比喻力量所在的“异质”原则(disparity)。

但是这条原则推究到底,我们就会发现,和其他新批评派的原则一样,我们不得不越出新批评自囚的范围,才能加以解释。传统修辞学认为比喻的两造有相似之处,有相异之处,以相似求相异。如果异质是比喻力量所在,那么相似之处有什么用?如果相似之处作用很小,或完全无用,只是一个借口,那么比喻超作用的机制是什么?

瑞恰慈作了详细研究之后,承认支持比喻关系的机制“很不清楚”,“相似虽然通常是明显的基础,但真正起作用的基础(operative ground)要宽得多”。“一个比喻可能极佳,但我们说不出其原因”。但有时候,瑞恰慈几乎认识到了问题症结所在。他说比喻的力量,不在于被比的两方,因为“当我们用突然的、惊人的方式把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放在一起时……最重要的东西是意识努力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正因为缺乏清晰陈述的中间环节,我们解读时就必须放进关系,这就是诗的力量之主要来源。”

瑞恰慈把比喻的力量放在阅读过程中,这不符合新批评派的原则,倒是很接近读者反应论的立场。

兰色姆也有一解:“用比喻来阐明只不过是一种借口;实际上,说话人是用比喻表明他对题目的态度或对听众的态度。”兰色姆的创作论解释正可作瑞恰慈上述说法的补充,他又从另一个方面越出了新批评方法论的范围,而接触到作者意识活动分析。

新批评派比较一致的意见是,比喻的力量在比喻之外:将A比B本身不是目的,A与B组成隐喻时,就产生了第三物X,这是个抽象的品质,是无法用其他方法表现出来的,就是C·台·刘易斯所谓“语象向冲突激发的真理”,也就是被兰色姆命名为“奇迹性”的东西。

把以上所说的各点集合起来,正好说明新批评派为何如此重视比喻。比喻所产生的“真理”,这个X,不是靠语象的联想和暗指色彩构成的,维姆萨特解释说:“在理解想象的隐喻时,常要求我们考虑的不是喻体如何说明喻旨,而是当两者被放在一起并相互对照、相互说明时能产生什么意义。”因此,比喻的力量并不是由于比较,而是“在两个事物的张力性矛盾关系中加入一种智力性的联系”。

而象征的特点,正如我们上面说的,是靠文化史累积的联想,因此新批评派认为比喻优于象征。庞德早就指责叶芝“相信文字的瑰丽及联想性……与法国象征派诗人共同之处太多”。布鲁克斯与沃伦再三指出浪漫主义靠的是近距离比喻(例如华兹华斯将露西姑娘比紫罗兰,比星星),象征主义也用美丽的富于联想的象征性语象,而玄学派用的多是中性的、不带感情的甚至不美的比喻,而靠喻本与喻体间的大跨度取胜。因此,新批评派声称“象征并不如某些比喻那样惊人,出人意料”。

这样,新批评派胜利地把玄学派诗风优于浪漫主义及象征主义的比较放到了语言基座上,那就是:玄学派靠远距异质,靠产生智力性关系的隐喻;浪漫主义靠近距类质,靠明喻;而象征派靠暗指和联想色彩,靠象征。

维姆萨特得意地说:“有充分理由可以说玄学派的比喻不协调之合一(discordia concors)在当代一些批评家看来,正是诗歌结构的原型和顶点。”这样,新批评理论的关键论点本体论和张力论也落到了比喻分析的基础上,落到这种远距、异质、产生智力性关系以表现真理的有魔力的隐喻上。

比喻在人们使用过程中会失去比喻原有力量,出现“老化”现象,韦莱克与奥斯丁·沃伦称之为“凋萎的”(faded)、“疲倦的”(wornout)或“死亡的”比喻。瑞恰慈虽然称比喻是“语言的无所不在的原则”,意思是语言几乎全是由死去的比喻构成的,像珊瑚岛一样,新的比喻只是庞大的死亡比喻的小小尖顶。固然,大部分人使用像“山脚”、“桌腿”之类比喻时,是把它们当作一般词语使用的,根本就没打算利用比喻的力量。但也有相当多的作者因为懒惰,因为缺乏调遣语言的能力,做“第二个拿花比女人”的傻事,把已经老化的比喻当作具有生命力的比喻。

这个问题,已经有许多人论述,但新批评派从他们的语境理论出发提出了新的观点。

布鲁克斯指出“过于经常的使用把比喻的两造压入同一个语境,它们就死亡,成为意义固定的词”。他的意思是说,如果一个比喻的意义受语境的压力已经很轻微,例如“针眼”,放在不同语境中都差不多是同一意义,这比喻就死亡。

布鲁克斯还指出,某些比喻,谈不上老化,因为生下来就是死胎,例如那些喻指与喻体的语境太接近的比喻本来就没有生命。

维姆萨特也指出:经常被断章取义地从文本中抽出来使用的比喻最容易老化,因为比喻特有的力量本来就是离不开其特有的语境。反复被套用的比喻,由于脱离了其语境,就像被抛上岸来的鱼。

但是老化的比喻尚能重新活化,其方法还是要靠语境,像水使鱼重新活过来一样。比喻活动的途径是很多的,新批评派只论及其中一部分。布鲁克斯和沃伦举了个例子:用玫瑰比女郎这比喻早陈腐不堪,但在英国诗人爱德蒙·华勒(Edmund Waller,1606—1687)的诗中这比喻被放在一个玄学派风格的展开性曲喻之中,就重现了生命力:

去吧,可爱的玫瑰,

告诉她别让我俩时间白费,

既然她已明白

当我把她与你相比,

她显得更可爱,更美丽。

布鲁克斯还指出一种“活化”的途径,就是把旧比喻放在一个反讽的语境中。他举华兹华斯的名诗《西敏寺桥上作》最后二行为例:

上帝啊,重楼叠宇都在沉睡,

整个强大的心脏静静躺着!

布鲁克斯说这整首诗有强力的反讽:只有在这熹微的晨光中,这死寂的伦敦才显得像个自然之物那样地活生生,这时,说伦敦的房屋在“沉睡”,说首都这个帝国的静静的“心脏”,就是反说它们是富于生命力的,于是“这样陈腐的比喻也被奇妙地更新了”。

燕卜荪又指出,精心制造的复杂意义是活化的办法,他举出两句诗:

美只是一朵花,

皱纹会把它吞下。

他说这是个混杂比喻,英语中相沿成习的旧比喻是说虫吞噬花朵(例如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中再三重复这比喻),这“虫”的位置现在成了“皱纹”,“我们不知道皱纹指时间的牙印,还是指花上的虫的形状。”燕卜荪这个例子十分类似中国诗艺中的“炼字”。《诗人玉屑》云:“诗句以一字为二,自然颖异不凡。”“暝色赴春愁”,下得“赴”字最好,若下得“起”字,便是小儿语也。(1978年版,142页。)小儿语,即陈腐不堪的老化比喻,在这里被一字救活了。这样,老化的比喻在新的语言环境中又复活了。

(第四节) 象征

一般都认为象征是语象的系列中最复杂的一级,新批评派认为比喻比象征复杂,借以证明玄学派比象征派高明,但他们也只认为一部分大跨度的杰出比喻才能具有超越象征的力量,柯尔律治的说法基本上还是得到赞同:“一个思想,在这个词的最高意义上,只有一个象征才能传达。”

但与image一样,关于象征的种种混乱的论述,与symbol一词的复杂意义大有关系。当这个词用于逻辑学、数学、符号学等等学科时,应译为“符号”;用在宗教学、艺术学、文学理论中时,我们一般译为“象征”,但这时它是否还保留“符号”的意义就应仔细斟酌了。美国哲学家桑塔延那说,“猿猴的声音变为象征性时,就变得崇高了”。这里的“象征性”恐怕是指符号。弗赖给symbol下的定义——“文学作品中可以孤立出来研究的任何单位”,依然是symbol这词的第一个意义——符号。因此,我们看到,即使在现代文学理论中这术语仍是够模糊的,正如弗赖定义中所称,语言中任何一部分都是符号symbol,但我们所谈的象征,只是靠联想等关系提示某个或一特定精神内容的语象。

它是个语象,因此它是具体的描写,具象的语言。参见刘熙载《艺概·诗概》:“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故诗无气象,则精神无所寓矣。”

它是个语象,因此不是以其他物质制成的象征:不是象征的天堂至福弥撒钟声这样靠声音构成;不是徽号纹章上象征权力的鹰这样以图象雕塑构成;它是个语象,因此也不是文学作品中的宏观象征。惠特曼的《自我之歌》中这“我”就是一个巨大的象征,哈姆雷特和波瓦利夫人都是象征,莎士比亚的暴风中的大海,艾米丽·勃朗特的荒莽沼地,卡夫卡的沉寂而冷漠的城堡,都是象征,但这都不在我们讨论的范围之内。

在语象的象征中,我们首先必须区分寓言式象征与非寓言象征。寓言式象征(allegorical symbo1)大量出现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代。班扬《天路历程》中的一个个地方、一个个人物都是这种象征。新批评派指出这种象征的特点是“被安在固定的,虽然有时很复杂的布局中”。但丁《神曲》中也充满这种寓言象征;彼特拉克说“寓言是一切诗的经纬”,就是指这种古老的象征主义。

寓言象征的特点是一对一,它与被象征物的联系不是靠暗示联想,而是靠固定的替代,这样的象征往往组成一个固定的形式。王逸论《离骚》:“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脩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其词温而雅,其义皎而明。”(重点号是我加的。)寓言式象征还未脱“符号”原义的痕迹,用新批评派的方法来处理,它们可以一个个“意释”出来而保持原来的布局。

例如布莱克的诗集《预言书》依然未脱离寓言象征的格局,但在他最有意义的一些作品中,新的非寓言式的象征,亦即浪漫主义时期的象征出现了,这种象征靠联想来引发一系列无法“意释”的精神境界(état d"ame)。

象征除了寓言与非寓言之分外,尚有公共象征与私设象征之分。公共象征就是在某种文化传统中约定俗成的,读者都明白何所指的象征,而私设象征是作者在作品中靠一定方法建立的象征。

公共象征有很多类型。布鲁克斯和沃伦就指出某些象征在人类经验中植根很深,例如春天和太阳象征驱散黑暗或死亡的真理的力量。这种象征往往被称作“原型象征”(archetypal symbol)。英国文论家阿瑟·西蒙斯(Arthur Symons)在他那本名著中曾指出:“我们现代作家作品中看到的象征,如果不是在以往的伟大而富于想象力的作品中也曾见过(虽然它在某种掩饰之下)就必然没有价值。”叶芝很欣赏西蒙斯这观点。但这不是象征的普遍规律,这是一种特殊的公用象征——历史累积形成的象征。关于公用象征的研究涉及整个文化史,这是新批评所不愿做的事,所以他们把注意力集中于私设象征上,即是诗人自己把一个语象变成深有寓意的象征之具体手法上。

私设象征的第一种办法很简单:直接点明即可。惠特曼的名诗《当紫丁香最近在庭园开放》一开头就写道:

每年开放的紫丁香,那颗在西方陨落的星

和我对我所敬爱的人的怀念……

同类推荐
  • 当代文坛点将录5

    当代文坛点将录5

    《当代文坛点将录》共五卷,收录五十位作家。文章大都出自名家之手,或为文坛名家或传主的亲友,或同被写的传主关系密切。他们写出的关于某一名家的创作背后的故事或花絮都是第一手材料,对于了解被写名家的创作与生活均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满足一般读者对著名作家的窥私欲。
  • 南磨房行走

    南磨房行走

    《南磨房行走》旨在让形形色色、光怪陆离,有着怎样闪光的头衔、动听的言辞、华丽的外衣都显示出本来面目。具体内容包括《“避邪”的邪门》《质疑十条“土”法律》《还有多少空置地在扯皮》《说“包二奶”》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2013年思想随笔排行榜

    2013年思想随笔排行榜

    梳理和总结了2013年我国思想随笔创作的实绩,编者在全年度大量的思想随笔创作中推荐编选了数十篇随笔佳作,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判断,从而把现实中受到普遍好平、具有广泛影响,富有一定的艺术性质的好作品选编出来,《2013年中国思想随笔排行榜》反映年度随笔创作全貌。
  • 月光下的人生

    月光下的人生

    948年6月,影响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年轻的读者。他的诗文“语言洗炼”“文笔秀丽”,爱国家。尤其是他那无悔的一生,是一部活生生的人生教科书。他一生追求真理,寻找光明,毛泽东同志曾高度赞扬了他的这种民族气节。,爱人生,平凡而又高尚。他虽贫病交加,朱自清的诗文,表现出他对黑暗时局的强烈不满,对现实人生的深沉思考,对光明未来的殷切期待,却在抗议美国扶植日本和拒绝接受“美授”面粉的宣言上签名,能给人以美的愉悦,情的感染
  • 西中黄村志

    西中黄村志

    盛世修志,志载沧桑,自古皆然。值此国家兴旺发达,社会和谐进步,人民安居乐业之际,西中黄村有史以来的第一部村志,破天荒的面世了,可喜可贺!村党政领导班子的有识之举,可歌可颂!众多有志乡士的无私奉献精神,可敬可佩!西中黄村,地处三晋“丁陶”、千年古镇汾城腹地。这里地灵人杰,世代耕读;物阜民丰,人才辈出。素有文化村、文明村、古建村、富庶村等盛名,堪称“金襄陵、银太平”版图上一株靓丽的奇葩。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霸宠不乖妻

    霸宠不乖妻

    第二次偶遇,她惊恐万分,祈祷他能够彻底忘记。却殊不知,她自己早已被那幽深的眸仁深深锁定。他,步步紧逼,只为让她躲进自己怀中。她,是温婉执拗,一退再退。可终究逃不过恶魔的利爪,深陷泥沼。掠夺,才刚刚开始……片段二:看着电视上一脸温润淡笑的面对着记者采访的慕容凰,即使是身处于肮脏破乱的平民窟中也丝毫不影响他风度翩翩的气质,秦语洛甚至能够想象出那个没有露脸的采访记者的脸,肯定早已是一片绯红。她忽然很想笑,真的,真的很想大笑一番。这个在外人面前德高望重的完美男人,在民众前永远的一副温润儒雅。可是,他私底下又是如何?秦语洛想,这个问题世上恐怕除了她,没有人会知道。在银幕的背面,这个邪佞的男人到底有多么的变态和自私!片段三:“她说,让我放她自由。可是我恨她,怎么可能放了她?”痛苦的捂着自己英俊的脸庞,男子说话的语气惨淡无比。眼前的智者闻言只是缓缓一笑,一双看透世事的眼眸,毫无波澜:“爱之深责之切,你只是无法容忍她不爱你这个事实而已。恨,有时是误用了爱的力量。”“爱?……我爱她?”■男主霸道强势,对深爱之人不惜强取豪夺。■本文属细水长流型,非悲剧,酸中带甜,绝对精彩!----------------------------------------------------QQ群:174217002敲门砖:文中任意角色名‘谢绝同门加群’--------------------------------------------------
  • 亚非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亚非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异界至尊老师

    异界至尊老师

    他自称万代师表,千古师圣,他将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自己的学生们……他是修真界的奇葩,他教导过的弟子一个接一个的飞升,创造了地球修真界几千年来的奇迹,而他却困在元婴期数千年没有丝毫进步……他是世俗界的传说,他教导过的学生皆是人中龙凤,手握乾坤,封王拜相,一代人杰,而他却一直在为寻找一处七尺卧眠之地的着落而痛不欲生……终于有一天,他人品爆发冲破了元婴期的桎梏,从此修为突飞猛进,一发不可收拾,三年就达到了渡劫期!面对天劫,他兴奋的仰天长啸:“他妈的,太爽了!老子终于要飞升了!”然而老天误解了他的意思,认为他对天不敬,于是乎,一道无敌天雷劈下,他还没来及辩解,就被劈到了异界……看我们的地球优秀人民教师+修真怪才,如何在异界将这个伟大的职业发扬广大!
  • 长生修仙录

    长生修仙录

    不求富贵,但求长生。继盘古开天,神魔争霸后,天界神道消失,仙界魔界妖界都人才凋零,各界为补充新血,增强实力。仙魔特此向人间界散播修仙修魔功法。并定下七大境界:练气期、筑基期、金丹期、元缨期,分神期、渡劫期、仙道……世间无长生药,唯有长生道。凡人唯有突破练气,进入筑基方算正式踏入修仙之道,从而延长寿命三百。长生之道求于灵根与悟性,不足者,即便天之骄子也不得长生。故事主人翁却是由一个没有灵根,对修仙一无所知之人,由一次机缘偶得天地本源,从而成就大道。
  • 姜先生追妻记

    姜先生追妻记

    秦湘湘辞职,回到了A市,这个给她留下很多回忆的江边城市。回到家中,秦母看见她,露出了惊喜的神色,喜极而泣:“不声不响,一走就是五年,也不给家里来个信。”秦湘湘有些愧疚:“妈,对不起。”“回来就好。”秦母抹了抹眼泪,“不准再有下次!”秦湘湘微微垂下眼眸,唇边泛起一丝苦笑:“妈,有件事要告诉你。”从包里取出一张照片,秦湘湘递给秦母,这是一个五……
  • 遗失的龙脉

    遗失的龙脉

    一枚奇怪的玉佩,引出尘封多年的往事。一个神秘的组织,调查绝对诡秘的事件。斗丧尸,寻龙脉,遇鬼魄,见奇物。闯南极,回三国,战外星,通未来。遗失的龙脉,竟然已经逝去!龙脉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秘闻!神秘事件调查员亲身口述,带你探索未知的领域,让你身临别样的世界。
  • 叛逆的灵魂(纪伯伦全集)

    叛逆的灵魂(纪伯伦全集)

    此书将纪伯伦的小说及话剧作品首次完整集结,并配有纪伯伦为该书特别绘制的插图,十分精美。纪伯伦的小说及话剧作品充满了反叛的精神,正如他所说:是在深渊最深处对自由之神的呼唤。《叛逆的灵魂》呼吁人民打破奴性的桎梏,纪伯伦也因此激怒了当局政府而被驱逐;《草原新娘》歌颂了爱情的纯洁,并控诉舆论与礼教对爱情的摧残;《被折断的翅膀》是作者以自己的一段经历为蓝本而作的凄美的爱情故事,文中的哀恸与绝望扣人心弦。此书没有纪伯伦在《先知》等其他作品中一贯的包容、温柔的模样,而是满满的愤怒与不平,他将他一生中所有的无奈与绝望都借文中主人公的口呐喊出来,震撼人心。
  • 相见欢之为爱轮回(全书完)

    相见欢之为爱轮回(全书完)

    一个其貌不扬的古怪老师,却在体内暗藏着南唐后主李煜的灵魂一个来路不明,性感多才的音乐老师,却在体内暗藏着大周后娥皇的灵魂这是一场现代爱情悲剧,还是唯美爱情的重演?这是人生宿命,还是一场惊天大阴谋?而当两个灵魂苏醒的时候,所有的一切却刚刚开始……=================================================本小说原名《琵琶》。一把著名传世的琵琶牵出了生与死、情与愁、爱与恨的碰撞=================================================故事简介:太平兴国三年的七夕节,李煜应该在这一天悄然死去,但他却从死亡中迸发出来。关于李煜的故事远远不止41年,这41年是历史的永恒,之后的千百年却是一段传奇。通过灵魂游离的千年——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远方传来了一声远古的声音,发出这种声音的是一种失传了千年的乐器——烧槽琵琶。而烧槽琵琶的声音更像是一种呼唤,来自于地底下、或者是时间背后的呼唤。神秘的音乐女教师似乎对这种声音有著特殊的信仰,她要去寻找这个声音,找到那个烧槽琵琶,因为这是开启轮回之门的钥匙。她跟随著一个古怪的男老师开了始寻找烧槽琵琶的探险,最后,他们在一处荒凉的古墓里的找到了这个琵琶,但是真正的阴谋却刚刚开始。烧槽琵琶不见了,他们又陷入了另一场危机之中……终于回到了北宋年间,李煜从死亡中复活,作为北宋俘虏的他开始了复仇的计划,他与宋太宗赵光义的明争暗斗也随之拉开……但是当烧槽琵琶重新来到他们身边时,一切都不同了。他放弃了与赵光义的暗斗,而且开始了一场逃亡的生涯,在宋廷军队不断地的追击中,李煜一次次与死亡擦肩而过,他能否摆脱赵光义的势力,他的终点又是何处?然而,跟随在他身边的烧槽琵琶,却也暗藏了一个惊天的大秘密……李煜还是重新登上了帝位,他又一次当上了皇帝,这一次面对的敌人除了北宋的赵光义外,还有来自大辽的耶律德光。这一次的敌人更加地凶狠和残酷,他与娥皇的爱情宿命在战火纷飞中经受着生离死别。这所有的敌人不仅仅为了夺取李煜的性命而来,也不仅仅是为了占领疆土而来,更是为了这把神密的烧槽琵琶,他们要将其占为己有……然而烧槽琵琶铭刻了李煜对娥皇无限的爱意,又岂能让人夺去,在保卫疆土和保护琵琶之中,到底孰轻孰重?在要江山还是要美人的选择中,李煜又会选择谁?当琵琶再一次响起的时候,你,做好了生或者死的准备了吗?=================================================欢迎朋友们加入读者群:53498536谢谢各位的支持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