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0200000010

第10章 内容与形式的关系(2)

黑格尔指出:“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一如没有无形式的质料,内容之所以为内容即由于它包含有成熟的形式在内。”这样,这两个范畴本身就是互为存在的前提,文学作品就是具有形式的内容。从这观点看,布鲁克斯的“意释误说”论是对的,我们不能把诗的内容从形式中抽出来写个散文的“大意”就算解决了内容问题。维姆萨特的比喻很有趣,他说诗就像2或π,用有理数怎样也写不清楚。不过散文文学作品也同样不能意释,托尔斯泰就说过:“如果我要用文字来说明我在小说里表达的是什么,我就得重写一部小说。”

但黑格尔更进一步指出内容形式这对矛盾物还互相转化:“内容非它,即形式回转到内容;形式非它,即内容回转到形式。”这可以与新批评派下列论述相印证:“形式不是盛装内容的容器,不是一个匣子,形式不仅包含内容,而是组织它,塑造它,决定它的意义。”这样,形式因素就可转化为内容因素,反之亦然。

例如燕卜荪评述薛德尼(Philip Sydney,1554—1586)一首六行体诗,每节行尾词重复。他指出这行尾重复的词就是全诗不断强调的主旨,形式因素成了诗的内容性因素。韦莱克也指出:小说中的事件照例说是内容,但安排成情节它又成了形式。瑞恰慈也认为节奏、词汇、比喻等组织形式的因素都是“总体意义”的一部分。

内容与形式的同一,组成了文学作品这个复合的整体。维姆萨特下面这段话可代表新批评在这问题上取得的认识:“形式拥抱信息,组织成一个更深沉、更有实质性的整体,抽象的信息不再存在,孤立的装饰物也不再存在。”这个理解是正确的。

但值得注意的是,新批评派只是在个别问题上赞同黑格尔的辩证法。一旦深入下去,他们就拒绝跟黑格尔走到底。例如黑格尔认为:“美可以下这样的定义: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因此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感性是为表现理念服务的。这与新批评派的基本立场完全相悖。在这里,新批评与黑格尔分手,走向形式自足论。

(第四节) 唯美主义的有机论——唯形式论

所谓自足论(anatomy)就是说艺术并不反映客观世界甚至经验世界,而是为自己而存在。显然,内容不可能完全自在自足,只有形式可以变成自足的,因此艺术自足论必然是唯形式论。不管新批评派如何否认,他们在形式内容关系问题上常与唯美主义一致。兰色姆不同意“有机论”,但他的“本体论”的前一半就与这种自足论式的有机论重合。

唯美主义本身缺乏一个一致的理论立场,兰色姆说的“坡式有机论”只是把坡谥为唯美主义圣人的各种文论家一些散乱的观点。理论史家大致上分辨出唯美主义者有三种走向自足论的路子,每一条新批评都试过。

第一种很简单:内容比起形式来,其重要性几乎等于零。唯美主义者这种言论举不胜举。兰色姆至少还承认“构架”有点次要的作用,艾略特说得很干脆:“诗的‘意义’的主要用途……可能是满足读者的一种习惯,把他的注意力转开去,使他安静,这时诗就可以对他发生作用,就像故事中的窃贼总是备着一片好肉对付看家狗。”以前古典主义者把形式看作是理性内容的装饰品,而艾略特反过来认为内容是形式的“糖衣”。

罗伯特·潘·沃伦认为艾略特的“小偷”说太过分,但是兰色姆对艾略特的比喻极为赞赏,而且还从中推论出他独特的看法。他说:“有意思的是,他(艾略特)把诗人比作小偷,诗人用逻辑的议论安抚社会的监察(public censor),就像小偷用肉对付看家狗;诗人此后的工作也像小偷:在暗地里偷偷干,比在光天化日下干来得好。这样,忠实的看家狗可以相信小偷除了肉没带其他工具,社会监察也可以自得地相信诗人除了这些议论外没有其他意图。”而对于懂行的新批评家来说,“不能意释的文本,其中的逻辑我们能本能地迅速地抓到,但文本是逻辑上透明的(Logically transparent)。”也就是说:诗没有逻辑。

因此,在新批评派看来,内容是骗人的,是对付拘泥于旧习俗的公众的障眼法,作为内容主干的逻辑是透明的,以便让读者看到肌质,看到形式,也就是看到诗的“本体性存在”。

艾略特还把这原则运用到批评实践上。他在评论庞德时说:“我不得不承认我对他所说的不太感兴趣,只对他说的方式感兴趣。这并不是说他言之无物,因为言之无物的方式不会使人感兴趣。斯温朋(Algernon Swinburne,1837—1909:英国后期浪漫主义著名诗人,其作品音韵技巧达到圆熟甜腻的程度,但内容空虚)的形式叫人不感兴趣,因为他实际上什么也说不出,你总得用你的词语说出点意思,不然你的词帮不了你什么忙。”

因此,艾略特的“小偷”理论承认内容和形式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内容之重要性极低,但还是无此不行。至于内容与形式之间则没有必要有任何关系——你可以对庞德诗作的内容不感兴趣,只欣赏其形式。这实际上又成了内容形式二元论,无怪乎兰色姆虽然常常与艾略特意见相左,但对艾略特这个小偷论却至为欣赏,而新批评派其他人却对此不满。大部分新批评派希望采取一种内容与形式有一定关系的理论立场。

第二种:唯美主义有口号曰:“内容从形式中产生。”形式万能,内容是形式的派生物。王尔德说:“我把艺术看作最高实在,把生活看作仅仅是虚构。”这种说法直到二十世纪应者还不少,新托马斯主义者雅克·马里坦就说:“没有荷马,特洛伊战争还剩什么?”

新批评派的说法比他们都更高明,他们坚持说生活是混乱的,“形式赋予生活以秩序”。艾略特认为世界是混乱的,无秩序的,“艺术的功用就是在日常生活上强加一个秩序,从而诱导出一种现实的秩序感”。

布拉克墨尔说波德莱尔的诗“给予混乱的,失去根基的,被折磨的生活以秩序”。布鲁克斯和沃伦也说:“关键在于人是创造形式的动物……人创造形式用来把握世界。”这样形式就成了先验存在,不仅先于内容,而且先于作品,甚至先于作者本人。形式成了这个没有秩序的世界上的秩序。

比新批评更加“新批评”的后期新批评派,把对形式的热衷变成了形式拜物教。马克·肖勒(Mark Schorer)1948年的论文《技巧即发现》把这种形式拜物教推到极端,他声称:“技巧使艺术材料客观化,因此只有技巧能给予材料以价值。”他把形式定义为“达到了目的的内容”(the achieved content),因此批评家的任务只是讨论形式,讨论作为艺术作品的艺术作品,“只有这个时候”,我们才作为批评家在说话。

走向极端的“纯形式主义”干脆否认有内容这回事,作品中只存在形式。这最典型地表现在所谓“音乐论”中。早期唯美主义者(如戈蒂埃、拉斐尔前派等)认为诗应追求造型艺术的效果,坡开始提出诗应以音乐为模仿对象,因为在音乐中,灵魂“几乎创造了最高的美”。此后佩特、马拉美、瓦雷里等许多人一再重复这论点,他们认为音乐可以抛开现实,没有内容,光靠形式构成作品,内容已经不存在,只有一种神秘的精神在推动作品。因此,达到音乐境界的诗,就不必再有内容。“音乐论”也被新批评派某些人接过来,例如伯克、兰色姆、布拉克墨尔等。

“音乐化”当然只是一种比喻,英国美学家罗杰·弗赖(RogerFry)和克莱夫·倍尔提出所谓“有意味的形式”(significant form)理论,认为与具体视觉经验无关的线条和颜色的组合也能具有意义,以此为“纯形式”的抽象主义造型艺术辩护。兰色姆也提出“任何诗在形式上都有抽象艺术成分”。

应当指出,这种纯形式主义(Pure formalism)实际上是与新批评理论对立的。布鲁克斯就认为哪怕是纯粹的几何线条也让我们想起自然世界,例如圆使人想起太阳。如果在美术上都不可能有纯形式,文学里就更不可能存在,除非是纯声音无意义的“纯诗”。他指出所有这些纯形式主义,实际上源自康德的先验论(a priorism),但尽管某些新批评派在某些时候反对“纯形式主义”,他们在理论上转不过圈子来时还是会落到这理论陷阱中。布拉克墨尔关于象征超越文字意义的“姿势论”即是一例(见六章五节)。马克·肖勒认为济慈的名言“想象作为美的即真”,就已经把内容完全视作形式。而新批评派一再引用叶芝的著名诗句:

哦随乐摇摆的身子,哦明亮的眼睛,

我们怎能把舞者与舞蹈区分?

这样,复杂的问题得到了一个干脆的解决,内容完全消失于形式之中。

我们在此无法讨论音乐,尤其是无标题音乐,是否真的无内容,我们在上文中已指出这只是一个比喻。我们只消指出这种“音乐论——纯形式论”,正是新批评派所激烈反对的“纯诗论”的一种最极端形式(见下面三章一节),它是与新批评派理论的其他部分无法调和的。在此,新批评派是咬了自己的舌头。

实在无法自圆其说时,新批评派经常采用一种折中态度,说他们的重视形式只是“纠偏”。例如兰色姆就说文学批评谈道德(内容)是必要的,但也比较容易做到,“而困难的、必须的、紧迫的,是艺术形式批评”;布鲁克斯也认为着眼于内容的批评方法已过了头,现在不妨回过来看诗的形式;退特认为不可能有全面的批评或“总体批评”(totalcriticism),既然批评无法说出全部真理,那么能够把注意力引向那些被忘却的,未被意识的方面就是有成果的批评。用这种方法逃避理论问题当然容易,但“有机论”也就无从谈起了。

(第五节) 内容形式关系之分析

新批评派没有发现他们自己在三种不同的有机论之间滑来滑去。但是他们感觉到自足论与他们的理论的无法相容。韦莱克就发觉自足论与“诗歌真理”说之间实在难以调和,因此他主张干脆放弃“有机论”这个术语。

我们上面已经看到有机论在西方文论史上意义已变得相当杂乱。结构主义者几乎没用过有机论这词,实际上是最极端的有机论者。但由于他们拒绝讨论本体论或诗歌真理问题,所以对他们来说虽然不存在新批评所面临的那种理论混乱,却也缺乏对形式与内容关系的切实的研究。

在内容与形式关系上,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它们是两个不同的范畴。用福楼拜的说法,内容之于形式就如灵魂之于肉体,虽然缺一不可但终究是两件本质上不同的东西。

但承认它们是两个范畴,不等于说他们是可分割的。这是大部分新批评派,甚至唯美主义者都有的正确看法,这也正是兰色姆、温特斯等人的两元论错误之处。

在内容和形式关系中究竟谁决定谁,这对习惯于在理论上搞折中主义的新批评派来说是最困难的问题。布鲁克斯在被逼得情急时曾强词夺理地说,一定要问形式内容何者为主就是认为两者可区分,这样一个批评家就会落到不做形式主义者就做道德论者的荒谬境地。这种说法当然在逻辑上就讲不通。我们在第一章就指出新批评搞的是一种平行主义本体论,既然平行,就谈不上何者为主。如果承认反映论,就必须承认内容在与形式的关系中起主导作用。

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问题的另一面,黑格尔为了抬高他的“理念”的地位,在这里也丢掉了辩证法,他说:“感性的客观的因素在美里并不保留它的独立自在性,而是要把它的存在的直接性取消掉(或否定掉),因为在美里,这种感性存在只看作概念的客观存在与客体性相关。”在这里,形式的被决定地位被绝对化到自身消失的程度。

但内容与形式只是文学作品中各种矛盾因素中的一对,当我们更全面地整理了新批评派对作品辩证结构的见解后,再来回顾这个问题,恐怕可以看得更清晰一。

同类推荐
  • 读不懂的女人

    读不懂的女人

    本书讲述女人的各个方面的情况。这本书会让你更了解女人,更读懂女人。
  • 一个中国人的激情史

    一个中国人的激情史

    全诗选取了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许多重大或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作为吟唱对象,约有数百位人物相继登场,或主或次,或详或略,或独立成篇或相携亮相。约有数百件或政治或经济或军事或文化或科技等各方面重大重要或作者认为有必要叙写的事件纳入其中,共襄情的盛举,共织歌的经纬,共同演绎伟大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沧桑故事。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一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一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汇集了众多的寓言故事,文笔简练、故事耐看,使读者在增长知识的基础上、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是世界上对文学作品的最高肯定,是世界各国文化的精髓。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精品》共收录百年来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的散文精品70余篇,为所有读者提供一份可供学习、欣赏、借鉴的世界散文经典之作。该书1995年出版过,现经整理后再版。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精品》由毛信德和李孝华担任编著。
  • 现代散文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

    现代散文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

    本书收录了多篇现代散文,并且由专家、名家为你解析、引导你鉴赏每一篇散文。这些散文的作者有:鲁迅、郭沫若、许地山、张恨水、林语堂、徐志摩、老舍、冰心、闻一多、沈从文、林徽音、余光中、何其芳等等等等。
热门推荐
  • 凤凰盘涅:第一夫人

    凤凰盘涅:第一夫人

    前世她身负家族使命,只为家族而存,无欲无求,一场拯救,一场摧毁,一场邂逅,一场携手,只因那句“你的存在是我的骨血”,这便是爱,无怨无悔,上天入地,有你的地方便是家。
  • 骑龙十八式

    骑龙十八式

    无意中到一个仙侠的世界,遇见一条自称为龙的长脚金色鲤鱼,易三元的世界在一夜间天翻地覆。啥啥?要我做一条龙的新娘?本姑娘对人兽没兴趣,喂喂,前面的帅哥等一等,请问婚否?有房有车不?本姑娘上得厅堂,入得厨房,要什么,有什么……你懂的!
  • 重生传说

    重生传说

    ——假如上天再给你一次机会,你会怎样来过?2003年,周行文因为一个极其可笑的原因回到了自己3岁的1986年。他欣然接受,重新来过,未来20年的波折坎坷从已知变成未知。这样的故事到底好不好看?人在该抓住某些东西的时候是否该及时出手?你是否后悔过自己的学识和胸襟没有现在开阔?你在努力的过程中是否屡次偷懒之后却悔恨不已?人生不能读档,望大家珍重。
  • 我的男友是猫妖

    我的男友是猫妖

    陶七七这辈子做过的最大善事就是在某个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从恶犬的嘴下救下一只白猫。可是,她真心想仰天长啸了!是哪个该杀千刀的说好人有好报的?她除了平时犯2,偶尔八卦,做事偷懒,好歹还是一个好姑娘啊,为毛难得大发的善心竟然会招来一一只腹黑无良的绝色猫妖?!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轻轻松松做人,快快乐乐生活全集

    轻轻松松做人,快快乐乐生活全集

    学会轻松做人,懂得快乐生活。做人是一门学问,轻松做人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处世智慧;生活是一大难题,快乐生活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人生追求。做人难,做人累,学会轻松做人,做最好的自己;生活烦,生活苦,再苦也要笑一笑,快乐每一天。
  • 闪婚厚爱

    闪婚厚爱

    【本文女主性格张扬开朗,男主温柔专情,宠文、婚后恋。】*米静,二十七岁,未婚。她家世平平,有个温馨的家,有疼爱她的爸妈。沈凌星,M集团的大股东之一,私家医院的院长,还是个官二代。他明明是黄金单身汉,把他尊贵的身份亮出来,何愁找不到老婆?!可他却总拿着普通医生的身份出来相亲,相亲十九次,只有两种结果,一种是人家姑娘看不上他,另一种是他看不上人家姑娘。而米静则是他十九次相亲的见证者,也是终结者。*她问:“又没遇到合适的?”他嗯了声,同时点了点头。她又问:“你觉得我怎样?”他答:“挺好的!”于是她说:“要不我们结婚吧?”闻言,他没有过多的惊讶,反倒很爽快地点头,“好,我们等会去领证。”*【最动人的爱情是千回百转后,她终于在最成熟的年华,遇见了最美好的他。】@他是她咖啡店里的常客,一开始,她并没有特别注意他,因为店里的女生经常提起他,所以潜移默化中她对他有了些微了解。他喜欢喝蓝山咖啡,经常相亲。其实,她自己也经常相亲,不过,她不是自愿的,而是被她家妈妈逼的。有一天,她遇到了个难缠的相亲对象,刚巧,他坐在邻桌,情急之下,她拉着他做挡箭盾牌。又有一天,大学同学的婚礼上,她遇见了他,也遇见了前男友和当年他们感情中的第三者。而面对“第三者”的挑衅,她拉着他冒充自己的男朋友,解了气,也破了财。…他们都是大龄青年,都被家人逼着频繁相亲,而且他们相亲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结婚,因此,他们一拍即合,闪婚了。【片段一】某晚,米静带沈凌星回家吃饭。晚饭过后,米静和沈凌星一起下楼。“你.”被沈凌星突袭强吻了,米静眼睛瞪得大大的,一脸错愕。“别动,妈在看呢。”沈凌星紧紧抱着米静,在她耳边温柔低语。“我妈?她在哪里?”“在阳台上。”沈凌星朝不远处的黑色轿车瞥了眼,看到米静前男友扭曲的面部表情后,眼眸划过一抹亮光。
  • 倾城妖孽:双重性格甜妃

    倾城妖孽:双重性格甜妃

    她,玉玲珑是仙音界预言之神命定的妻,身为天界前战神传承的战神,却阴错阳差的爱上了魔界魔君。她迷茫亦师亦夫的白衣人姚枫瑾和阴柔腹黑魔界魔君冥璃殇之间。大家兜兜转转,最终她明白他在她心中早已生根发芽,永远拔出不去。他和她之间本是仙魔势不两立,天地不容。妖孽男心甘情愿死在她的战剑下,她亦是生无可恋。他与她的爱恋最终如同那曼珠华沙,花叶两不见,相生相错。千年之后,经过千百次的转世,这一世的她有着全新的记忆从现代依照穿越到古代,命运的交织,那份情是否依然存在?
  • 妖孽男配逆袭记

    妖孽男配逆袭记

    谁说穿越重生这事只有女人能做,他个大老爷们也照样来了一把。上辈子连男配的边儿也没摸到,就被三震出局,挂了。穿越之后,重振雄风,卷土再来。瞧他如何一步步逆转剧情,屌丝变王子,荣登男主宝座。
  • 豪门甜宠:毒舌宝宝坑金爹

    豪门甜宠:毒舌宝宝坑金爹

    初次见面,他甩了她一脸钞票,而她则嚣张地还了他一巴掌;再次见面,他高深莫测地望着她,而她则卑微地跪在他脚下祈求帮助;五年之后,他一脸深情地望着宛若女王的她,单膝跪地献上专属定制钻戒,“你骂我、打我、怎么欺负我都没关系,嫁我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