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0200000010

第10章 内容与形式的关系(2)

黑格尔指出:“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一如没有无形式的质料,内容之所以为内容即由于它包含有成熟的形式在内。”这样,这两个范畴本身就是互为存在的前提,文学作品就是具有形式的内容。从这观点看,布鲁克斯的“意释误说”论是对的,我们不能把诗的内容从形式中抽出来写个散文的“大意”就算解决了内容问题。维姆萨特的比喻很有趣,他说诗就像2或π,用有理数怎样也写不清楚。不过散文文学作品也同样不能意释,托尔斯泰就说过:“如果我要用文字来说明我在小说里表达的是什么,我就得重写一部小说。”

但黑格尔更进一步指出内容形式这对矛盾物还互相转化:“内容非它,即形式回转到内容;形式非它,即内容回转到形式。”这可以与新批评派下列论述相印证:“形式不是盛装内容的容器,不是一个匣子,形式不仅包含内容,而是组织它,塑造它,决定它的意义。”这样,形式因素就可转化为内容因素,反之亦然。

例如燕卜荪评述薛德尼(Philip Sydney,1554—1586)一首六行体诗,每节行尾词重复。他指出这行尾重复的词就是全诗不断强调的主旨,形式因素成了诗的内容性因素。韦莱克也指出:小说中的事件照例说是内容,但安排成情节它又成了形式。瑞恰慈也认为节奏、词汇、比喻等组织形式的因素都是“总体意义”的一部分。

内容与形式的同一,组成了文学作品这个复合的整体。维姆萨特下面这段话可代表新批评在这问题上取得的认识:“形式拥抱信息,组织成一个更深沉、更有实质性的整体,抽象的信息不再存在,孤立的装饰物也不再存在。”这个理解是正确的。

但值得注意的是,新批评派只是在个别问题上赞同黑格尔的辩证法。一旦深入下去,他们就拒绝跟黑格尔走到底。例如黑格尔认为:“美可以下这样的定义: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因此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感性是为表现理念服务的。这与新批评派的基本立场完全相悖。在这里,新批评与黑格尔分手,走向形式自足论。

(第四节) 唯美主义的有机论——唯形式论

所谓自足论(anatomy)就是说艺术并不反映客观世界甚至经验世界,而是为自己而存在。显然,内容不可能完全自在自足,只有形式可以变成自足的,因此艺术自足论必然是唯形式论。不管新批评派如何否认,他们在形式内容关系问题上常与唯美主义一致。兰色姆不同意“有机论”,但他的“本体论”的前一半就与这种自足论式的有机论重合。

唯美主义本身缺乏一个一致的理论立场,兰色姆说的“坡式有机论”只是把坡谥为唯美主义圣人的各种文论家一些散乱的观点。理论史家大致上分辨出唯美主义者有三种走向自足论的路子,每一条新批评都试过。

第一种很简单:内容比起形式来,其重要性几乎等于零。唯美主义者这种言论举不胜举。兰色姆至少还承认“构架”有点次要的作用,艾略特说得很干脆:“诗的‘意义’的主要用途……可能是满足读者的一种习惯,把他的注意力转开去,使他安静,这时诗就可以对他发生作用,就像故事中的窃贼总是备着一片好肉对付看家狗。”以前古典主义者把形式看作是理性内容的装饰品,而艾略特反过来认为内容是形式的“糖衣”。

罗伯特·潘·沃伦认为艾略特的“小偷”说太过分,但是兰色姆对艾略特的比喻极为赞赏,而且还从中推论出他独特的看法。他说:“有意思的是,他(艾略特)把诗人比作小偷,诗人用逻辑的议论安抚社会的监察(public censor),就像小偷用肉对付看家狗;诗人此后的工作也像小偷:在暗地里偷偷干,比在光天化日下干来得好。这样,忠实的看家狗可以相信小偷除了肉没带其他工具,社会监察也可以自得地相信诗人除了这些议论外没有其他意图。”而对于懂行的新批评家来说,“不能意释的文本,其中的逻辑我们能本能地迅速地抓到,但文本是逻辑上透明的(Logically transparent)。”也就是说:诗没有逻辑。

因此,在新批评派看来,内容是骗人的,是对付拘泥于旧习俗的公众的障眼法,作为内容主干的逻辑是透明的,以便让读者看到肌质,看到形式,也就是看到诗的“本体性存在”。

艾略特还把这原则运用到批评实践上。他在评论庞德时说:“我不得不承认我对他所说的不太感兴趣,只对他说的方式感兴趣。这并不是说他言之无物,因为言之无物的方式不会使人感兴趣。斯温朋(Algernon Swinburne,1837—1909:英国后期浪漫主义著名诗人,其作品音韵技巧达到圆熟甜腻的程度,但内容空虚)的形式叫人不感兴趣,因为他实际上什么也说不出,你总得用你的词语说出点意思,不然你的词帮不了你什么忙。”

因此,艾略特的“小偷”理论承认内容和形式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内容之重要性极低,但还是无此不行。至于内容与形式之间则没有必要有任何关系——你可以对庞德诗作的内容不感兴趣,只欣赏其形式。这实际上又成了内容形式二元论,无怪乎兰色姆虽然常常与艾略特意见相左,但对艾略特这个小偷论却至为欣赏,而新批评派其他人却对此不满。大部分新批评派希望采取一种内容与形式有一定关系的理论立场。

第二种:唯美主义有口号曰:“内容从形式中产生。”形式万能,内容是形式的派生物。王尔德说:“我把艺术看作最高实在,把生活看作仅仅是虚构。”这种说法直到二十世纪应者还不少,新托马斯主义者雅克·马里坦就说:“没有荷马,特洛伊战争还剩什么?”

新批评派的说法比他们都更高明,他们坚持说生活是混乱的,“形式赋予生活以秩序”。艾略特认为世界是混乱的,无秩序的,“艺术的功用就是在日常生活上强加一个秩序,从而诱导出一种现实的秩序感”。

布拉克墨尔说波德莱尔的诗“给予混乱的,失去根基的,被折磨的生活以秩序”。布鲁克斯和沃伦也说:“关键在于人是创造形式的动物……人创造形式用来把握世界。”这样形式就成了先验存在,不仅先于内容,而且先于作品,甚至先于作者本人。形式成了这个没有秩序的世界上的秩序。

比新批评更加“新批评”的后期新批评派,把对形式的热衷变成了形式拜物教。马克·肖勒(Mark Schorer)1948年的论文《技巧即发现》把这种形式拜物教推到极端,他声称:“技巧使艺术材料客观化,因此只有技巧能给予材料以价值。”他把形式定义为“达到了目的的内容”(the achieved content),因此批评家的任务只是讨论形式,讨论作为艺术作品的艺术作品,“只有这个时候”,我们才作为批评家在说话。

走向极端的“纯形式主义”干脆否认有内容这回事,作品中只存在形式。这最典型地表现在所谓“音乐论”中。早期唯美主义者(如戈蒂埃、拉斐尔前派等)认为诗应追求造型艺术的效果,坡开始提出诗应以音乐为模仿对象,因为在音乐中,灵魂“几乎创造了最高的美”。此后佩特、马拉美、瓦雷里等许多人一再重复这论点,他们认为音乐可以抛开现实,没有内容,光靠形式构成作品,内容已经不存在,只有一种神秘的精神在推动作品。因此,达到音乐境界的诗,就不必再有内容。“音乐论”也被新批评派某些人接过来,例如伯克、兰色姆、布拉克墨尔等。

“音乐化”当然只是一种比喻,英国美学家罗杰·弗赖(RogerFry)和克莱夫·倍尔提出所谓“有意味的形式”(significant form)理论,认为与具体视觉经验无关的线条和颜色的组合也能具有意义,以此为“纯形式”的抽象主义造型艺术辩护。兰色姆也提出“任何诗在形式上都有抽象艺术成分”。

应当指出,这种纯形式主义(Pure formalism)实际上是与新批评理论对立的。布鲁克斯就认为哪怕是纯粹的几何线条也让我们想起自然世界,例如圆使人想起太阳。如果在美术上都不可能有纯形式,文学里就更不可能存在,除非是纯声音无意义的“纯诗”。他指出所有这些纯形式主义,实际上源自康德的先验论(a priorism),但尽管某些新批评派在某些时候反对“纯形式主义”,他们在理论上转不过圈子来时还是会落到这理论陷阱中。布拉克墨尔关于象征超越文字意义的“姿势论”即是一例(见六章五节)。马克·肖勒认为济慈的名言“想象作为美的即真”,就已经把内容完全视作形式。而新批评派一再引用叶芝的著名诗句:

哦随乐摇摆的身子,哦明亮的眼睛,

我们怎能把舞者与舞蹈区分?

这样,复杂的问题得到了一个干脆的解决,内容完全消失于形式之中。

我们在此无法讨论音乐,尤其是无标题音乐,是否真的无内容,我们在上文中已指出这只是一个比喻。我们只消指出这种“音乐论——纯形式论”,正是新批评派所激烈反对的“纯诗论”的一种最极端形式(见下面三章一节),它是与新批评派理论的其他部分无法调和的。在此,新批评派是咬了自己的舌头。

实在无法自圆其说时,新批评派经常采用一种折中态度,说他们的重视形式只是“纠偏”。例如兰色姆就说文学批评谈道德(内容)是必要的,但也比较容易做到,“而困难的、必须的、紧迫的,是艺术形式批评”;布鲁克斯也认为着眼于内容的批评方法已过了头,现在不妨回过来看诗的形式;退特认为不可能有全面的批评或“总体批评”(totalcriticism),既然批评无法说出全部真理,那么能够把注意力引向那些被忘却的,未被意识的方面就是有成果的批评。用这种方法逃避理论问题当然容易,但“有机论”也就无从谈起了。

(第五节) 内容形式关系之分析

新批评派没有发现他们自己在三种不同的有机论之间滑来滑去。但是他们感觉到自足论与他们的理论的无法相容。韦莱克就发觉自足论与“诗歌真理”说之间实在难以调和,因此他主张干脆放弃“有机论”这个术语。

我们上面已经看到有机论在西方文论史上意义已变得相当杂乱。结构主义者几乎没用过有机论这词,实际上是最极端的有机论者。但由于他们拒绝讨论本体论或诗歌真理问题,所以对他们来说虽然不存在新批评所面临的那种理论混乱,却也缺乏对形式与内容关系的切实的研究。

在内容与形式关系上,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它们是两个不同的范畴。用福楼拜的说法,内容之于形式就如灵魂之于肉体,虽然缺一不可但终究是两件本质上不同的东西。

但承认它们是两个范畴,不等于说他们是可分割的。这是大部分新批评派,甚至唯美主义者都有的正确看法,这也正是兰色姆、温特斯等人的两元论错误之处。

在内容和形式关系中究竟谁决定谁,这对习惯于在理论上搞折中主义的新批评派来说是最困难的问题。布鲁克斯在被逼得情急时曾强词夺理地说,一定要问形式内容何者为主就是认为两者可区分,这样一个批评家就会落到不做形式主义者就做道德论者的荒谬境地。这种说法当然在逻辑上就讲不通。我们在第一章就指出新批评搞的是一种平行主义本体论,既然平行,就谈不上何者为主。如果承认反映论,就必须承认内容在与形式的关系中起主导作用。

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问题的另一面,黑格尔为了抬高他的“理念”的地位,在这里也丢掉了辩证法,他说:“感性的客观的因素在美里并不保留它的独立自在性,而是要把它的存在的直接性取消掉(或否定掉),因为在美里,这种感性存在只看作概念的客观存在与客体性相关。”在这里,形式的被决定地位被绝对化到自身消失的程度。

但内容与形式只是文学作品中各种矛盾因素中的一对,当我们更全面地整理了新批评派对作品辩证结构的见解后,再来回顾这个问题,恐怕可以看得更清晰一。

同类推荐
  • 中华诗词名句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中华诗词名句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本书搜集了大量的中华诗词中的经典名句,并配有解析,如“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树欲静而风不止”、“英雄一入狱,天地亦悲秋”等。荟萃了流传久远、脍炙人口、有欣赏和实用价值的名言佳句两千多条,编选的典籍从孔子整理的《诗经》到民国时期的著作,历两千多年。一书在手,尽览中国诗文词曲千古绝唱;开卷有益,领略宠中华民族文化千年辉煌。注释准确疏通词义,言简意赅,权威考证。鉴赏精辟,深入浅出,优美精当,陶冶情操。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世界近代文学发展概论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世界近代文学发展概论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迪尔伯特的未来:下个世纪战胜白痴的生存之道

    迪尔伯特的未来:下个世纪战胜白痴的生存之道

    本书中,有一点会变得日益明显,即你的竞争对手同你一样一脑子浆糊。轻信的顾客比比皆是,不管产品多么毫无价值,多么愚蠢透顶,他们照买不误。简而言之,该是诺查丹玛斯靠边站的时候了。作者披上他的预言家长袍,以极具穿透力的眼光洞察一切,从技术到工作间,从选举到两性大战,从宠物保护到其他星球上有无智慧生命的可能性。书中融笑料和事实于一体,它弹奏出我们社会的热门音符,令读者忍俊不禁,惊诧不已。
  • 爱如玫瑰次第开:索解传媒朝代中国文学精神

    爱如玫瑰次第开:索解传媒朝代中国文学精神

    ,贴近灵魂,没有生命的感同身受,必得贴近身心。屏息谛听。蜷缩在文红霞编著的《爱如玫瑰次第开:索解传媒时代中国文学精神》文字里,聆听玫瑰绽放的声音,体味揣摩,又怎能准确地把握作品微妙复杂的内核?又怎能将作家传神写照,描摹出其精魂?优秀作品正是作家的生命激情和人生体验的结晶,要想真切地了解你的研究对象,并让内心也呈现玫瑰的光芒
  • 康若文琴的诗

    康若文琴的诗

    诗集共收录108首诗。,《康若文琴诗》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呈现出非常鲜明的个性以及语言极具特色的魅力
热门推荐
  • 联对佳话(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联对佳话(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古往今来有许多字字珠玑的联对佳话,他们闪烁着智慧的火花。《联对佳话》收录了八仙桥上老翁遇帝、献字画巧讥财主、妙人儿倪家少女、纪昀妙联为帝乐等联对故事,这些故事集锦往往被当成教育青少年的重要内容。阅读此书,希望孩子们能从联对佳话中汲取智慧的营养。
  • 问题找对了,事就好办了

    问题找对了,事就好办了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出问题,只有找到它才能思考谋划进而解决它。本书编写的目的就是让人们学习遇到问题的时候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方法,高效迅捷地解决它,以达到成功的目的
  • 星辰微暖萤火光

    星辰微暖萤火光

    一场考试的失利,令她与他不期而遇。原本像平行线一样的人,却被一封封书信紧紧拴在一起。飞舞的红色萤火虫,寻不到的白色月亮门,徘徊在楼下的卷发男孩,事实扑朔迷离;被背叛的友谊,被欺骗的亲情,被反抗的命运,未来晦暗不明。他们,像雪地里跌跌撞撞的行人,固执地守着彼此的秘密,慢慢前行,直到萤光倏然大亮,直到眼泪变成春花。待真相一一揭开,她还他一个清白,他许她一个未来。青春本是一场猝不及防的大雨。所幸,她一抬头,就能看见他如星辰般熟悉的眼眸。
  • 心学的力量:我们为什么要读王阳明

    心学的力量:我们为什么要读王阳明

    本书通过中国古代哲学家王阳明求知格物、创立“心学”的经历中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深刻分析了心学中蕴涵的强大能量。比如,王阳明认为人人都有良知,不过世事多艰,我们在生存过程中太多次违背良知,导致良知被遮蔽,不能发挥它的能量。作者希望读者能从王阳明的智慧中学习到取得成功的正确方法,更加关注自己的心灵,修炼强大的内心,在浮……
  • 异界魂战天下

    异界魂战天下

    亲爱的各位读者朋友们,我的书的最新章节已经迁移到腾讯原创文学网站上了,阅读本书最新的章节内容,鼠标猛击访问:http://m.pgsk.com/混沌时期,魂斗大陆只有各种异兽,后来的人类或多或少继承了异兽的血脉,能够引导自身远古血脉的人,被世人称为魂战师,而猎杀异兽,让其灵魂成为自身战斗工具的人,则称为猎魂师。一个普通的大学生重生在这个以魂师为最高职业的魂斗大陆,作为炎黄子孙,他引导出来的远古血脉竟然是中华神龙,看他如何在魂斗大陆翻云覆雨。本书群号:91996007,欢迎大家进来吹牛讨论。友情推荐:《星铠武装》,绝对好书。
  • 狐狸少爷很有爱

    狐狸少爷很有爱

    她从没见过这么卑鄙的男生!想她宋菀菀标准的一个模范学生,全校男生的梦中情人,本应尽万千宠爱,就因为不小心被他发现了自己柔弱的外表下不为人知的一面,华丽丽的沦为他的全职小跟班及专用跑腿!这这这真是太屈辱了!他堂堂一个学生会长,对别人的弱点加以践踏就算了,还借此奴役她这么一个柔弱(?)的女孩子,他到底知不知羞耻啊?!啊?但是为了在高中时代不重复走上初中时“彪悍暴力女”的错误路线,她咬牙——忍了!呜呜呜,原本美好的高中时代,彻底葬送在他的魔掌中了!泪奔ING!盼啊盼啊,终于将他盼出国了,她心想痛苦的日子总算结束了。——但是下一秒,他竟然变身成为自己的顶头上司!她转身就想从16楼跳下去……在水深火热的职场生活中,她好不容易将大少爷伺候得舒舒服服了,但是某天,少爷他漫不经心的说着:“有空我们去结了吧。”狗腿小职员立刻请示:“请问少爷是要结账,结业,还是结扎?”他微微一笑:“结婚。”——宋菀菀一直退退退退,直退到遥远的西伯利亚,失声尖叫:“你为什么要假扮苏翊!快说,你来地球究竟有什么目的!”——————————————————————前半部为校园生活,后半部为职场生活,讲述一对欢喜冤家的故事。继续寿司的小爆笑+小温馨+小平淡的都市小白文风格对“连载中”深为厌恶的美女们可以移架至鄙人的网游言情文——《绵羊绵羊我爱你》http://m.pgsk.com/a/189890/*************《狐狸》的番外请移步《BOSS》的章节。已完结的旧文不可增加章节。只能搬到那里发写于11年的了,不知为什么当时没发。懵逼ING
  • 汉末之中华崛起

    汉末之中华崛起

    王宇是一个全世界最顶级的特工,为了完成一个任务,却意外的来到了三国时期。来到了三国时期,他是如何改变三国文化,又是如何成为那些一个个诸侯的噩梦,听到他的大名都乃为之胆寒。将那些天下闻名的文臣武将一一收入麾下。统一了汉朝,又是怎么远征R本,H国等亚洲国家的!
  • 搞鬼:废柴道士的爆笑生活2

    搞鬼:废柴道士的爆笑生活2

    史上最废柴的道士——马力术,是一个以贴小广告为生的“文化工作者”。他出生在一个历代都有一个有通灵能力传人的道士世家,而这一代的通灵能力又刚好遗传到了马力术身上,于是他继承了他爷爷的二叔的大爷的曾孙子留给他的一座二层小楼,开始了他的道士生活。这座二层小楼位于极阴之地,里面住着一个大舌头吊死鬼、一个男人头、一个没舌头的小鬼、一个狐狸精、一个画皮妖,还有一个神兽——貔貅,这些鬼和妖各自都有一段既纠结又爆笑的故事,请听马力术为您娓娓道来……
  • 秘密使命3:水落石出

    秘密使命3:水落石出

    现代版的“千里走单骑”,坚守与找寻的是传说的神秘宝藏……男人的使命?用生命与鲜血完成,永不回头!任何传说都有一定的事实来源,闯王宝藏也不例外。闯王到底把宝藏在了那里?由谁来打开闯王宝藏的大门?答案会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揭晓……无名小卒一夜成名,混得风生水起。他还记得自己是谁吗?是赠性难改痴迷成疯,还是另有隐有天机不露?秘密,一切都是秘密。
  • 我的第一本经济学常识枕边书

    我的第一本经济学常识枕边书

    本书内容涉及供需关系、市场、经营、消费、宏观经济、国际贸易等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经济学概念,既是一本全面翔实的经济学知识普及读本,同时又是一本指导经济生活,科学实用的工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