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8900000010

第10章 13—18世纪欧洲的华瓷收藏(3)

欧洲人在清代定制的白瓷瓷塑,部分是基督瓷塑。19世纪的文豪雨果对白瓷情有独钟。欧洲人这一时期收藏的青瓷部分是从中东辗转入手。吉美博物馆中15世纪中国明代龙泉产的青瓷印花葵瓣纹菱口大盘。彩瓷主要是纹章瓷。当然也有非纹章瓷的,如奥古斯都二世收藏的一件青花五彩瓷碗。18世纪的英国大臣将绘有自己族徽的雍正年间景德镇生产的青花五彩汤盘作为传家宝。欧洲人也定制收藏绘有欧洲风味的华瓷。丹麦王后朱莉安娜·玛丽亚(Juliana Maria)定制了一件粉彩的六瓣茶壶托,是清乾隆时期的作品。而中式伊万里瓷和珐琅彩瓷早在1698年法国第一艘商船带回的景德镇瓷器中就已经出现了。它们在当时的欧洲受到了普遍的欢迎,成为欧洲华瓷收藏品中的一员。

内销瓷主要是用于中国国内销售的瓷器。这些瓷器多是中国皇宫中的瓷器,在17—18世纪主要是通过外交途径流入欧洲王室,成为他们华瓷收藏中的极品。

葡萄牙国王若泽一世(José I)派遣使节于乾隆十八年访华。在端午节之后不久的一次宴席中,“叫钦差到万岁跟前,亲手赏他一个玉如意,一个玲珑大瓷瓶,内里有龙舟转动,外面看得见,万岁也赏了他”。玲珑瓶在中国都是巧夺天工之物,况且这件御用品瓶中有瓶,可以观看龙舟,堪称极品。

除了法国,英国国王也从中国皇帝那里得到了精美的华瓷。1793年英国使节乔治·马戛尔尼(George Macartney)访华。清军机处根据乾隆皇帝“薄来厚往”的旨意而拟定礼物清单,根据其多份奏折上显示,回赠给英国国王乔治三世(George III)的礼物中包括很多顶级的华瓷。根据清朝内务府《内折档》的记载,这些瓷器大部分出自皇宫内务府广储司六库储藏的精品 。

2.日用瓷和装饰瓷

17—18世纪欧洲收藏的华瓷,按使用目的来划分,可以分为日用瓷和装饰瓷两大类。

随着华瓷进口数量的增多和饮茶风尚的兴起,日用瓷越来越多受到收藏界的关注。1650年,茶开始在英国伦敦的咖啡馆出售,迅速风靡英伦群岛。17世纪末,英国进口约2万磅茶叶,到了19世纪初增加为2000万磅。茶叶消费的大幅度增加要求更多的茶具配套。收藏各式各样的茶具也随之成为时尚。英国文学家约瑟夫·艾迪生(Joseph Addison)曾记载了一个富有寡妇的私人图书馆中收藏的巨大的中国瓷罐,各种形状、颜色和大小的茶碟以及上千种奇特造型的瓷塑。

咖啡壶和调味盒等日用瓷器差不多是在17世纪晚期开始大量流入欧洲收藏界。1670年,英国第一任贝德福德公爵(Duke of Bedford)在购买了咖啡后,还买了一个咖啡壶和瓷碟作为配套,同年他还购买了一套咖啡壶和瓷杯。

此外,在法王路易十四的影响下,壁炉瓶、成套餐饮具等随之诞生。欧洲瓷器的收藏也开始注重整套瓷器的收集。光瓷壶就有茶壶、咖啡壶、水壶、牛奶壶和芥末壶等,杯子除了常见的茶杯还有专门定制的马克杯(Mug)、双耳杯等,盘子也分成套的大小,还按功能分为汤盘、盐盘、果盘、托盘、黄油盘等,这些藏品有一部分流传至今。

装饰瓷主要是用于室内装饰。如耶稣瓷,主要是以在瓷盘内描绘《圣经》故事为主。此外,还有各种人物和造型的瓷塑,包括动物,如骑马的欧洲人瓷塑和带猴子的欧洲人瓷塑等。

(三)收藏观念的嬗变

1.精品意识的出现

随着欧洲大量进口华瓷,华瓷收藏在数量上的需求得到缓解,使当时欧洲一些藏家开始对华瓷藏品的品质提出要求。

以荷兰为例,1653年左右,荷兰一位银器艺术家的富孀吉梅伦波洛夫人(Gemelenbrock)就以收藏精品华瓷而闻名。在英国也是同样。英国王室收藏的华瓷精品有一部分放在伦敦塔的珍宝室(Upper Jewel House)中,其中包括了一个有着银质镀金底座和边框的瓷脸盆。萨克森选帝侯奥古斯都二世毕生拥有大量华瓷,其中不乏精品。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情妇蓬巴杜夫人(Madame de Pompadour)收藏了一对清康熙年间的粉青双鱼瓶,十分精美。西班牙王室收藏的华瓷精品包括现珍藏在马德里王宫中的12件青花五彩大瓷罐。康熙时期是五彩瓷最富成就的时期,《饮流斋说瓷》中认为:“硬彩华贵而深凝……硬彩、青花均以康熙为极轨。”西班牙王室所收藏的这些青花五彩大瓷罐恰好就是康熙时期生产的。

2.系统性意识的萌芽

随着华瓷藏品数量的增加和精品出现,欧洲人对华瓷的了解也逐渐增加,发觉华瓷的历史源远流长,开始有意识地搜集乾隆之前的华瓷,以期让藏品在时间上形成体系,凭一己之力展示出中国瓷器史的源远流长。

法国路易十四的王储路易热衷于华瓷收藏,他注重对清朝之前的华瓷收藏,其藏品中有元朝和明朝的瓷器。元朝的瓷器是比较难得的,清代的朱琰在其《陶说》中只提到3件元代瓷器,分别是饶州小足印花碗、饶州青黑色戗金酒壶和酒盏,因此法国王储能收藏到元代瓷器实属不易。虽然他没有对每朝每代的瓷器都有收藏,但元、明、清三朝瓷器的收藏显示出其对于藏品系统性的重视。

藏品想要在时间上形成体系,需要数量的增加。藏品大量的增加为藏品管理带来不便,因此需要对庞大的藏品进行比较系统的管理。由此给藏品编号这一方法在收藏界逐渐流行。德意志的选帝侯奥古斯都二世则是以标记来对藏品行进分类和编目。例如他收藏的一件青花珐琅彩瓷碗上和从普鲁士国王那里换来的中国大瓷罐上都标有德累斯顿日本宫的印记。他们的这一方式可以说是西方近代编目的雏形,体现了欧洲收藏界对于藏品系统性的重视。

3.藏品的展示与陈列的对称性

随着藏品数量的增多和藏品系统性意识的萌芽,越来越多的华瓷不再被藏起来,而是陈列和展示给更多的人观赏。

在17世纪,便有欧洲贵族专为展示华瓷而单辟一屋,史称“瓷屋”。根据1605年英格兰南部威尔特郡沃德城堡的财产清单,其“瓷屋”(Possylen House)中共展示了154件瓷器。除了瓷屋,欧洲的王宫中还有瓷器厅和“瓷宫”。这种展示的规模比瓷屋更为壮观了。奥地利维也纳的美景宫(Belvedere Palace)不仅有中国蓝色厅、中国漆器厅,还有一间中国瓷器厅。

欧洲人对华瓷的摆设也是有讲究的。尤其注重对称性。这可以说是受到了凡尔赛宫对称美的影响,也是欧洲在理性主义影响下的一种审美取向。突出的是多样性的统一和井然有序的均衡均称。以法国人用华瓷来装饰壁炉为例。他们用5个以上的单数瓷器陈列在烟道上,以其中一件为中轴,在其两侧由大到小对称排列华瓷,展示出一种有秩序的对称美。

另一种对称方式就是简单的对称了。是以双数的华瓷来对称放置的。英国的玛丽女王将瓷器对称地放置,有些放在烟道上,有些放在门框上,有些则是在两扇窗户间的架子上。这种摆设在18世纪风靡英伦群岛,被称为“放在烟道上”(over ye Chimney)的装饰。英国林肯郡伯利别墅中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卧室陈设了很多华瓷,在床旁边的高脚柜上以对称方式放置了两个五彩将军罐,柜子左右各设一高脚架,上面也放有五彩将军罐。以瓷瓶为主,大多为青花瓷。瑞典王后岛宫中的王家寝室,床尾以对称的方式各摆放一件半人高的青花将军大盖罐。会客厅的一侧,也是在沙发旁各摆放一只青花瓷罐。葡萄牙贝纳王宫中的橱柜,第一层居中摆放一件青花五彩大瓷盘,第二层对称摆放青花瓷盘。

以对称方式陈列华瓷虽然不是一条必须遵循的规则,却也是当时华瓷陈列的一种广泛应用的方式。

同类推荐
  • 趣谈语言文学

    趣谈语言文学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汉语,人们也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其语言文学亦有深厚的功底,诸多名著让人目不暇接。《趣谈语言文学》以细腻的文笔,带领我们慢慢品读诸多经典之作,让我们在文学的殿堂寻找到那份已远去的宁静与淡然。
  • 成语与歇后语

    成语与歇后语

    《成语与歇后语》中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是汉语语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独特的结构、生动的表现形式和妙趣横生的表达效果为群众所喜闻乐见,构思巧妙,幽默风趣。
  • 古代兵勇

    古代兵勇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是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古代军事史话:古代兵勇》为丛书之一,介绍古代兵勇的有关内容。《中国古代军事史话:古代兵勇》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民俗实用大全(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民俗实用大全(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介绍中国的传统民俗风情:年节风俗、起名风俗、生活风俗、婚葬风俗、禁忌风俗、绝技风俗、信仰风俗等。
  • 中国梅花审美文化研究

    中国梅花审美文化研究

    《中国梅花审美文化研究》(以下简称《梅花审美》)是从来探讨中国梅文化众多论著中穖性最为突出者。如论梅之开发利用,历史远及七千年以上的新石器时代。从采用梅果于祭祀和烹调(增酸味,催肉熟),经过汉晋南北朝梅花欣赏的兴起,再经隋唐五代梅花审美欣赏的发展,通过北宋梅文化象征之生成尤其是南宋梅花审美文化的鼎盛与成熟,元代梅文化高潮延续,直到明清梅文化之稳定发展,真是既系统全面,又突出了一时期的特殊性。
热门推荐
  • 一代妖姬惑后宫

    一代妖姬惑后宫

    (本文不参赛)她心如蛇蝎,一心只想着攀附权贵.却没有尊贵的身世去做后宫里那最高位的女人.她说:我虽然不想做皇后,别人亦是不能做的.在权利的挣扎间,她发现自己不过是个牺牲品,那些平日里说爱她人,原来皆是利用.步步惊心,何去何从?
  • 告别香巴拉

    告别香巴拉

    上世纪70年代,下放在青海的经济学家方以民被迫害,九死一生逃到了西藏无人区,误入香巴拉,一个不可思议的乌托邦式的世界。在这里,有一个电气学家、一个地质学家、一个物理学家,一个喇嘛兼医师、一个猎手和他的女儿,连同大量的宝藏,形成了一个超然于世的独立世界。方以民扎根下来,并生下了儿子方明觉,所有人都把最精华的知识传授给他。方明觉长大后,人们决定让他回归正常的社会。曾经迫害方以民的人依靠90年代的资本狂飙,雄霸一方。方明觉担负着报仇和惩恶扬善的重任。他是一个人单独和一个权势群体在作战,能帮助他的,是香巴拉那群逐渐老去的人们的智慧,以及那巨大的财富……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星夜(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星夜(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星夜》收入了庐隐具有代表性的散文,其中散文《月下的回忆》和《雷峰塔下》“似乎比她的小说更好”,《玫瑰的刺》也是“清丽可爱的”(茅盾语)。《海滨故人》写女性爱情的赤诚和破灭,写下了女性独立人格的执著追求。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爱因斯坦的圣经

    爱因斯坦的圣经

    本书是对科学发现和宇宙洞察的总结,它采用了《圣经》的文体,分为《旧约》和《新约》两部分。创世之初的宇宙是什么样子?星星何时开始在天空中闪烁?太阳和地球是如何形成的?生命如何从复杂的有机体中开始?大型爬行动物何以统治地球?哺乳动物和人类真是进化而来的吗?《旧约》部分在讲述宇宙演化的精彩故事之时,不仅为我们解答了这些问题,而且展示了人类对宇宙和生命探索的最新成果,宇宙的历史“在言说中复活了”。自然的“戒律”是什么?人的灵性和智慧是如何出现的?物质与生命的基本要素是什么?《新约》部分在揭示这些奥秘的同时,也将宇宙和自然的固有之美展现在我们面前。自然与我们同在!阿门。
  • 绝色:极品丫鬟(完)

    绝色:极品丫鬟(完)

    一个太子爷,一个君王,一个大元帅,当这些站在权利顶峰的男人们一一霸道走进她的生命时,一个亡国公主还会剩什么……楚萱凛凛道:“你可用你的百万大军来困我,你可用你的千万百姓来压我,可是你不能折我的翼,断我的剑,楚萱给不了你那么多东西!”秋水清眸里尽是不屈服的倔强。抛却江山如画,换你笑靥如花,抵过这一生空牵挂……谁为她兵临城下?谁为她刀剑厮杀?谁为她一生牵挂?谁为她点上朱砂?谁为她拂去,眉间落花?第一卷:晋国篇(小白很轻松)第二卷:楚地篇(很虐很纠结)第三卷:漠北篇(很虐很郁闷)第四卷:鲁国篇(走温情路线)第五卷:完结篇(和谐的结局)此文首发:红袖呐,红袖偶滴新文《劫爱:窃后挑上皇》:http://m.pgsk.com/a/70901/,这回换没文化又有点痞的女飞贼上,且看小强般的女主怎么扛上霸道的王!
  • 异世狂君

    异世狂君

    本来只是在大街上扣着鼻屎随意发一个破誓,想不到竟真的遭天打雷劈,直接被雷劈到了一个被称之为法尼亚的大陆,在穿梭次元的过程中却由于是纯粹的中国人,拥有炎黄血脉而获得了龙之九变,一个魔斗风靡秘技横行的时代,一个人类能够与神魔抗衡的时代……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从零开始读懂投资理财学

    从零开始读懂投资理财学

    《从零开始读懂投资理财学》以实用性和趣味性为原则,对投资工具的介绍全面细致,讲授道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推荐的方法科学实用,切实可行;内容贴近生活,紧跟时尚,适合不同层次、不同类型读者的投资理财之需。相信通过阅读《从零开始读懂投资理财学》,你一定能轻松掌握有关投资和理财的知识和技巧,从而尽快踏上财富的增值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