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俊臣
在欧洲,古希腊、罗马时代的传统医学和医学思想在经历了古典文明的辉煌后,随着中世纪文化潮汐的退落而衰萎。广泛吸收中医成就的阿拉伯医学西传成为了欧洲医学复兴的动力。11世纪末,阿拉伯医学主要经由南部意大利和西班牙开始明显地影响西欧,大量阿拉伯医书在蒙特卡西诺、托莱多等地被译成拉丁文。西方医学最初试图在集东方医学成就的阿拉伯医学中去寻求复兴之路,这些被翻译过来的医学典籍进入了医学学校和大学,并成为了中世纪后期医学教育的主导。阿拉伯医学及其包含的中医精神,在医学理论、治疗手法和药物学上都对中世纪后期的欧洲医学形成了重要的塑造作用。
一、阿拉伯医学的传播途径
日耳曼人在征服罗马的时候,他们的医学水平还处于原始的状态,医学几乎完全是魔术或巫术的形式,以至于中世纪初期欧洲的医学被认为与罗马文化一同消失,或者是迁移去了远方,以后才与阿拉伯医学一起返回。同其他古代的文化硕果一样,中世纪初期的医学在修道院的荫蔽下经过缓慢的发展历程,很多教士承担起了医生的职责。修道院医学兴盛于蒙特卡西诺,由本尼狄克特建立了其教团的招待所,在一定程度上承续了西方医学的发展,成为了医学学者聚焦的重要中心,并且这一模式扩展到许多其他新建的修道院中。英国的牛津、剑桥,欧洲大陆的图尔(Tours)、富尔达(Fulda)都兴建起了类似的活动中心。这些中心的形成有助于西欧文献翻译活动的兴起,并广泛地接纳阿拉伯医学。
(一)阿拉伯医学在南意大利的传播
相对于西欧在中世纪初期的蒙昧,兼收并蓄东西方医学成就的阿拉伯医学正处于黄金时期,地跨欧亚非的阿拉伯世界成为文化高地,影响着周围的民族。南意大利在与阿拉伯世界的交往中可谓近水楼台。西西里岛是阿拉伯人在欧洲势力的第二个重要据点,大量的书籍与医学知识在阿拉伯人征服后接踵而至,并通过与北方的联系往来,又传到欧洲大陆。阿拉伯人势力在西西里撤退之后,其文化成果仍被统治这里的诺曼人继承,在更大规模上向欧洲传播。1091年后,诺曼人征服这个岛屿后,其历任国王保存并发扬了阿拉伯文化,将希腊语、阿拉伯语、拉丁语都用于官厅的注册和皇帝的敕书中。初任国王罗吉尔一世缺乏教化,面对意大利人、希腊人、阿拉伯人、犹太人等诸多种族混居杂处的现实,不得不采取一种法律、宗教和文化方面适应广泛种族的折中政策。罗吉尔二世继位后,允许宗教自由和文化自治。在罗吉尔二世奖挹的学者中,有阿拉伯地理学家埃德里西,也有翻译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作品的译者尤吉尼厄斯和亨利·阿里斯蒂帕斯。西西里和南意大利在腓特烈二世统治下达到极盛,在他的左右有许多东方的哲学家、占星学家和医学家。腓特烈二世给非基督教徒举行宗教仪式以充分自由,留用高级穆斯林官吏。他还从巴格达和大马士革等地招聘学者到宫廷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并命人翻译了许多阿拉伯文书籍。1224年,腓特烈二世创办了那不勒斯大学,这所大学的图书馆收藏了大量阿拉伯图书。阿拉伯文化在这片土地上仍发挥重要的影响。
将阿拉伯文献翻译为拉丁文的活动在罗吉尔一世之前就已开始。在众多翻译者中,非洲人君士坦丁的贡献尤为突出。就像化学家达伦姆贝格1853年在《医学手稿的注释与节选》(Notices et extraits des manuscrits médicaux)中写的,“我们对于君士坦丁有太多的感激之情,因为他为拉丁世界打开了一扇通向东方和古希腊的大门,他无愧于西方医学文献的修建者这一荣誉”。在萨勒诺海湾和卡西诺山至今都还有他的雕像,他的多部翻译手稿都被作为珍品陈列在梵蒂冈博物馆。彼得执事(Peter the Deacon)对君士坦丁的生平和事业有着详细的记载。君士坦丁大约1015年出生于迦太基,后前往巴格达求学,学习语法、占星术、医学、几何等,还学习了法拉比的音乐和算术,并且去印度、埃塞俄比亚等地游学,饱学了各国知识。彼得还记录到,非洲人曾阴谋杀害他,但他秘密逃到了萨勒诺。在萨勒诺度过了贫困潦倒的一段时间后,君士坦丁由于其渊博的知识受到萨勒诺大公吉斯卡尔(Guiscard)的赏识(一说成为其私人秘书),后由萨勒诺大主教阿尔方厄斯的举荐,前往卡西诺修道院,院长迪西德里厄斯接纳了君士坦丁。在卡西诺,君士坦丁组织了一个将有价值的哲学、科学特别是医学著作由阿拉伯文译为拉丁文的翻译中心,在卡西诺的僧侣阿托和约翰辅助下,开始了他的翻译生涯。他由于精通医学理论,并将希腊和阿拉伯医学知识介绍给西欧,因而获得“新的杰出的希波克拉底”的称号。君士坦丁译著众多,翻译了包括拉齐、以撒、阿巴斯、盖伦、希波克拉底等人的医书,介绍了伊本·贾扎尔关于天花及牛痘、伤风、麻疹的理论。他常常见书即翻译,译著难免略显粗糙。同时,为了防止西欧人对伊斯兰教的抵触情绪,他还将许多原稿以自己的名字命名而避免提及翻译的阿拉伯名字,或伪托于拉丁和希伯来语的名人。如将苏莱曼·阿尔·以色莱利(Suleiman Al Israili)的著作说成是犹太人依沙克(Isaacus Judaeus)所作,将《论外科手术》译做《论外科》(De Chirurgia),甚至将《论性》(De Coitu)说成修士所作。其译作中篇幅最长的一部是《涵盖所有的医疗艺术》(Liber pantegni),由十本理论和十本实践著作构成,君士坦丁称其出自拉丁人之手,而据考证此书便是阿巴斯著名的《皇家医学》。另外一部著名的翻译著作是《旅行规则》(Viaticum),共分7部,介绍有关发热、被毒昆虫与动物叮咬,以及在没有医生的情况下如何治疗与处置此类病症的书籍。据近代化学家达伦姆贝格指明,此书为伊本·贾扎尔(Ibn Jezzar)专为旅行者编写的医学著作。由于饱读医学典籍,君士坦丁本人在当时也可谓贯通东西医学,他对忧郁症、胃肠紊乱等疾病有较深的认识和研究。他注意到专注于研究和思考的人容易患抑郁症,“长期的科学研究容易使得记忆力疲倦,因而使人容易患抑郁症”,“失去至爱的人和学者失去至爱的书,容易变得怨恨和酗酒”,他所在的地方抑郁症非常盛行,于是他收集了关于这方面的阿拉伯专著,并以翻译的方式介绍给拉丁世界,包括有侯耐因·本·依沙克(Honein Ben Ishak)之前的翻译作品。
在罗吉尔二世以后,出现了更多的翻译家和著作家。巴勒摩人尤金翻译了一些占星术方面的书,如托勒密的《光学书》等。阿布·阿尔拉为拉哈曼三世翻译了戴厄斯克里提斯关于生物学的一篇论文。几位学者和医生还对阿维森那的著作做过注释。在腓特烈二世时期,1225年犹太人博纳科萨将伊本·鲁士德的《医学通则》翻译成希伯来文。对亚里士多德的《动物学》、拉齐的《医学集成》,以及其他一些阿拉伯、古希腊作家的名著(特别在医学和数学方面)的翻译活动也多有记载。
(二)阿拉伯医学通过伊比利亚半岛的传播
在中世纪欧洲的文化史上,曾被穆斯林腓特烈占领的西班牙有着重要的地位。哈斯金斯曾断言,在8世纪中叶到13世纪初这一时期,西班牙的阿拉伯文化为古代科学和哲学的重新发现起到修订增补、承先启后的作用。西班牙是阿拉伯统治势力在欧洲的最大部分,在阿拉伯人来到之前,这里与欧洲其他地方一样处于衰落的境地,8世纪阿拉伯人占领之后,西班牙文化开始了一个新的时期。伊斯兰教统治者在当地采用了宽松的宗教政策。阿拉伯语为很多人学习和使用,阿拉伯人统治下的伊比利亚半岛文化相对之前时代更为繁荣,学校和图书馆较为发达。科尔多瓦大学在10到11世纪仅次于开罗及巴格达的大学,它吸引了来自欧亚非三大洲许多基督教学生和穆斯林学生,许多教授受聘到此任教。与教育发达相伴随的是图书馆事业的繁荣。穆斯林西班牙有70座公共图书馆,藏有从各地搜集来的珍贵书籍。哈干姆二世时科尔多瓦的图书馆最大,藏书据说达50万册。当12世纪拉丁世界开始吸收东方学问的时候,新学问的先驱者们把西班牙视为一个重要的文化高地,他们一个又一个地前往那里,探究在那里积累起来的数学、天文学、医学知识的精髓。各路学者先后聚集在西班牙,巴斯的阿德拉尔、切斯特的罗伯特、提沃利的普拉托等,在巴塞罗那、塔拉索纳、莱昂等地展开学术活动。同时,教会对翻译也持保护态度,教会经常支持翻译学校,并主持翻译借以获取敌人信息。在1085年卡斯提尔国王阿方索六世率领基督教徒攻陷托莱多城后,1130年雷蒙大主教在托莱多建立了一所正规的翻译学校,用以搜集、整理、翻译阿拉伯文化典籍和阿拉伯文书籍。该校卓有成效的翻译活动持续了一个半世纪,将大批阿拉伯人撰写的各学科著作和译成阿拉伯文的希腊古典文献翻译成拉丁文,为阿拉伯文化的西传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托莱多最终取代了巴格达的地位,成为欧洲“翻译院”。通过翻译活动,阿拉伯学术的影响还深入到洛林,并通过洛林向欧洲内陆及英格兰传播。在11、12世纪时洛林是阿拉伯科学中心,阿拉伯医学由洛林地区传到德国其他一些地方,如列日、戈尔日和科隆等城市,再传入英格兰。西班牙人彼得鲁斯·阿尔方斯到英国当了亨利一世的御医,比较早地在那里传播了阿拉伯科学。大约1180年罗吉尔曾在赫里福德领导下成立了一个阿拉伯学术研究中心。
12世纪后期最勤奋的翻译者是克雷莫纳的杰勒德,曾翻译盖伦的《蒂格尼》(Tegni),还翻译了大约70本阿拉伯文著作,其中大部分为医学著作。其他如艾尔弗雷德,迈克尔·斯哥特和德国人赫曼也是重要的阿拉伯著作翻译家。这时期以阿维森纳、拉齐为代表的阿拉伯医学家的作品多由西班牙翻译家完成。热拉尔曾翻译宰海拉威的《医学宝鉴》、拉齐的《曼苏尔集》、阿维森纳的《医典》;西西里的犹太人法赖吉·本·萨林曾于1279 年翻译拉齐的《医学集成》和伊本·兹莱的《养生表》。这时期的翻译工作者们很容易重复别人的劳动,并且通常不将自己的名字与其著作联系,大批的典籍被介绍到西方而往往并不知道其译者是谁。
这时期以贾比尔作品为代表的东方炼金术内容取道西班牙传到西方,酒精(alcohol)、碱(alkali)、炼金药(elixir)、升华锅(alembic)、糖浆(syrup)和阿拉伯树胶(gum Arabic)等词语开始在西方典籍中出现。一些阿拉伯语的术语,也传入了欧洲的各种语言。Julep (译自阿拉伯语的julāb,来源于波斯语的gulāb,蔷薇水),是一种芳香的药水;rob(译自阿拉伯语的rubb),是一种用蜂蜜和蒸浓的果汁做成的甜剂;syrup(译自阿拉伯语的sharāb),是依照法定配方而制成的糖水,有时依照特种疗法,加上药剂,而制成糖浆。在中世纪的拉丁语里,soda 的意义是头痛,sodanum的意义是头痛药,这两个术语是译自阿拉伯语的sudā,意思是剧烈的头痛,拉丁语的dura mater(硬脑膜)和pia mater(软脑膜)就是从阿拉伯语的al-umm al-jāfyiah(粗鲁的妈妈)和al-umm al-rā-qiqah(温柔的妈妈)翻译过来的。
二、中世纪西欧学校对阿拉伯医学的接纳及影响
大量医学典籍的翻译与介绍为中世纪西欧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各个医学校,从萨勒诺到博洛尼亚再到蒙彼利埃,东方医学典籍成为医学知识的源泉。
萨勒诺学校的黄金时期主要特征便是受到阿拉伯医学的影响。以君士坦丁为代表的翻译先驱将阿拉伯典籍源源不断地介绍到了南意大利,此后萨勒诺学校成为意大利乃至整个欧洲的医学中心。萨勒诺学校的古典著作中有一部著名的《疾病之医疗》(de aegritudinum curatione)。这部书展示了当时医生的病理理论和治疗手段,是萨勒诺医生的重要标准著述,也是其教学资料的主要来源。第一部分讨论发热学说,第二部分讲述全身的疾病。发热的学说是根据临床征兆,分为日常的和消耗的,治疗最主要的手段为饮食疗法或缓和疗法,这与拉齐的论断几乎一致;神经疾患的病理是认为精神紊乱时由于前脑的脓肿,嗜睡或昏睡是由后脑的脓肿引起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饮食、泻药、放血,强调心理治疗,表现出了强烈的阿拉伯色彩。学校里盛行的外科著作为宰海拉威的成名作是《医学宝鉴》,其最后一节中总结了当时的外科学知识,由克利摩拿人热拉尔译成拉丁语,在随后数几百年时间里一直保持外科手册的地位。这本书介绍伤口烧灼术和膀胱结石术等新观念,在萨勒诺学校得到了很好的应用。萨勒诺重要的外科专家罗格尔(Roger,拉丁名Rogerius Frugardi)的讲义以及另外一部外科著作《四大师》(Book of the four masters)中曾对这些方法有所反映。《医学宝鉴》还介绍了解剖术,并强调了活体解剖术的重要性。这在萨勒诺学校也曾实行过,并被看作是萨勒诺学校的主要功绩之一。在此之前,教授解剖学纯属纸上谈兵,总是说:“盖伦这样说(sicut asserit Galenus)”。萨勒诺学校系统地进行了动物的解剖,蒙迪诺·德·卢奇(Mondino de Luzzi)曾搜罗了在《萨勒诺文集》中许多关于解剖的文章,证实了当时已开始独立研究解剖。据苏特霍夫考据,毛勒斯的《论解剖》(Anatomia),约成书于12世纪中叶,其中有许多阿拉伯语名词,比如称腹膜为siphac,称大网膜为zirbus,这表示萨勒诺的解剖学汲取了来自阿拉伯的养分。历史上第一本系统论述解剖学的书——德·卢奇的《解剖学》同样采用了阿拉伯语术语,承袭了宰海拉威的成果以及谬误,作为经典盛行于西方医学校直到被维萨里的著作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