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8900000023

第23章 印度文学对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影响(2)

前文提及的欧洲故事组诗《七哲人书》主要讲述一个年轻的王子在拒绝他父亲所喜爱的一个女人的接近后,被这个女人以侮辱她的罪名控告,国王宣布他的儿子死刑,但通过占卜星象要他保持七天的沉默,所以王子不能立即与其答辩。国王的七个圣哲确信王子是无辜的,他们努力在这七天中以每人每天讲述一个关于女人不忠的故事的方式来挽救王子。每个晚上,这个女人则给国王讲述一个有关男人的虚伪和堕落的故事以抵消这七个圣哲的故事产生的影响。最后当这个王子可以重新自由讲话时,这个女人的罪过暴露出来并被惩罚。从这个组诗的主要内容我们发现它与著名的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在形式上相似。《一千零一夜》讲的是古代东方某国国王山鲁亚尔和王后山鲁佐德的故事。山鲁亚尔生性残暴嫉妒,每夜娶一王后,翌晨即行杀害。宰相之女山鲁佐德,为了拯救其他女子,自愿嫁给国王。她用讲故事的方法,引起国王兴趣,因而未遭杀害。此后,她夜夜讲述,故事一个接着一个,一直讲了一千零一夜,最后,国王终于悔悟,愿和山鲁佐德白首偕老。可见,两者都是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推进情节的发展。

除上述故事组诗外,意大利薄伽丘的《十日谈》,英国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以及其后产生的一系列摹仿《十日谈》的作品,如法国的《新故事百篇》与《七日谈》等都是采用讲故事的形式,在此不一一赘述。但有一点肯定的是,由于它们借鉴了东方文学中讲故事形式,从而使作品更富有趣味性,并且在给人娱乐的同时使人轻松地接受教育,避免了单纯说教的乏味。

印度寓言故事集的形式很奇特,被叙述的重要事件常常形成一个框架,在这个框架中又放置了各种各样的故事。《五卷书》就采用了这种有特色的结构,德国学者称之为“连串插入式”(Einschachtelung)。上文提到的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也采用了这一文学形式,将一个个小故事套在大故事中,这种文学形式的故事集深受普通民众喜爱并“为欧洲的翻译家、编辑者和作家提供了不改动框架故事而是去掉、改变或更换附属故事的机会”,从而显示了这一文学形式极强的适应性与可塑性,并对欧洲文学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在整个文学领域,没有一部作品比梵语《五卷书》更卓越非凡,它有50多种语言的200种版本,其中四分之三是非印度的。”

在欧洲,最早的“框架”故事(一个故事在另一个故事中)可能是前面提到的改变了信仰的犹太人佩特鲁斯·阿方索的《教士的训诫》。尽管这部作品很受欢迎,但奇怪的是并未出现大批摹仿作品。稍晚一些,欧洲的“框架”故事有高尔(Gower)的《恋人的忏悔》(Confessio Amantis),乔万尼·塞尔凯比(Govanni Sercambi)的故事,薄伽丘的《十日谈》和《亚梅托的仙女的故事》(Ameto),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除此之外,还有一度与乔叟联系在一起的《波恩故事》(Tale of Beryn)。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薄伽丘。在其代表作《十日谈》中共收100个短篇故事,用一总的“框架”将这些故事串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其框架是:1348年,瘟疫袭击佛罗伦萨,在这场浩劫中,七位少女和三位少年在一座教堂里邂逅并相约一起逃离佛罗伦萨,以躲避瘟疫。他们来到距佛罗伦萨不远的菲耶索莱郊外的一所漂亮的别墅,共同愉快地度过了两个星期。每天他们选举一位“国王”或“女王”组织一个故事会;每个人必须按“国王”或“女王”的旨意讲一个有趣的故事。星期五和星期六为祈祷日,不举行故事会。这样,两个星期共10天,讲述了100个故事。这个框架将100个本不相连的故事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其具有统一性、完整性。以后,“《十日谈》以其框架结构、叙述语气和娴熟的文学技巧在欧洲所有国家产生了一大批摹仿者”。“它成为以后意大利及其他地方的很多故事集的范例,将近有一千种这一独特小说的翻译、摹仿和改编作品被记录下来。”例如乔万尼爵士(Ser Giovanni)的故事集《愚人》(Il pecorone),其空泛的框架故事讲述一位牧师和一名修女连续二十五天在一个修道院的会客厅见面,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还有安东·弗朗切斯科·格拉齐尼(Anton Francesco Grazzini, 1503—1584年)的名为《晚餐》(Le cene)的短篇故事集,其框架故事是我们很熟悉的类型:四男四女和他们的男、女主人连续三个星期于星期四的嘉年华会共进晚餐,这样每周四的晚上都有十个故事被讲述;而意大利的阿尼奥洛·菲伦佐拉的短篇小说集《谈爱情》(I ragionamenti d"amore)则完全效法《十日谈》,采用了薄伽丘式的框架,以三对男女聚集在佛罗伦萨附近的别墅里,每人每天讲一个爱情故事集合而成。

在薄伽丘以后的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坛,阿里奥斯托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在他著名的《疯狂的罗兰》(Orlando furioso)中以撒拉森人和基督徒之间的战争,罗兰对安杰丽嘉的爱情,布拉达曼特和鲁杰罗之间的爱情作为三条主线。他用这三条主线将许许多多动人的故事贯穿在一起,组合成一个完美的整体。这些故事尽管短小却包含了丰富的内容,为作品增添了绚丽的色彩。《疯狂的罗兰》一经问世,各种摹仿之作层出不穷。后来它又被译为多种欧洲语言,对整个欧洲的史诗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意大利,到16世纪末之前,它有200种版本,而那些不重要的摹仿之作的数量也许同样惊人。在16—17世纪的法国和西班牙,翻译作品和摹仿作品层出不穷。在英国,从约翰·哈瑞顿爵士(Sir John Harington)的译作开始出现了若干翻译作品。斯宾塞(Spenser)的《仙后》(Faerie Queene)大部分应归因于阿里奥斯托;意大利语题目“疯狂的罗兰”就出现在罗伯特·格林(Robert Greene)的戏剧中;弥尔顿(Milton)和拜伦(Byron)也运用了这部诗歌的较小一部分。

《十日谈》和《疯狂的罗兰》对整个欧洲文学的发展都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除去作者本人娴熟的文学技巧和深厚的文学功底外,它们的巨大成功应归因于借鉴了印度文学中极具特色的串联结构。这一文学形式的运用使他们可以将形形色色的人物、各种各样的故事组织在一起,使其作品包罗万象、变化多端、引人入胜,从而流传广泛、影响深远。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处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许多文学作品都不同程度地对印度文学加以借鉴,而且这些文学作品涵盖了整个欧洲。这表明,印度文学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对整个欧洲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影响。由于借鉴了印度文学中的优秀成分,欧洲文学获得长足发展。

三、印度文学对欧洲人的影响

印度文学作品传入欧洲后,作为接受者的欧洲人必然会受其影响。

(一)通过文学作品的传播,增加了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扩展了欧洲人的知识面

文艺复兴时期,通过翻译,大多数有关印度的最好的古代和中世纪的作品几乎可以在欧洲任何国家找到。虽然一些文学家仍把以印度为代表的东方作为奇人异事发生的背景,一般大众也仍然从中获得娱乐,但已不再局限于类似亚历山大传奇中那样离奇的记述。或许这时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仍不充分,但已向前迈进。

意大利的安德烈亚·德·马格纳博蒂(Andrea deMagnabotti, 1370—1431年)创作的散文传奇《不幸的盖里努》(Guerinoil Meschino, 1409)中关于东方的地理术语使用相当正确。《游记》(Travels)的作者意大利的约翰·曼德维尔爵士(Sir John Mandeville)是第一个对印度以东领域提出讨论的传奇作者。“西班牙的历史学家马蒂尔(Martyr)、奥维多(Oviedo)和戈麦拉(Gomera)把他们著作中的某些部分用来论述太平洋和东南亚岛屿的较远区域。”在博亚尔多(M. M. Borardo)《热恋的罗兰》(Orlando Innamorato)中“将传统的亚洲部分区分为鞑靼(Tartary)、锡瑞卡(Serica)、中国(Cathy)和印度(India),并且他是以其读者有类似地理知识为前提的”。葡萄牙的卡德里戈·德·圣埃利亚(Kadrigo de Santaella, 1444—1509年)于1503年在塞维尔出版了一部仿作于一年前在里斯本由瓦伦廷·费门蒂(Valentim Femandes)发行的叫做《马可·波罗》(Marco Paulo)的翻译作品。在他的《马可·波罗》中,圣埃利亚敏锐地将葡萄牙人在东方的发现和卡斯蒂利亚人在大西洋的发现作了一个区分。可见,欧洲人对于东方的认知大大增加了,并且拓宽了对东方的认识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印度。

同类推荐
  • 读点经典

    读点经典

    本书所选录的内容主题可分为操守、修养、为政、勤学、交友、爱情、亲情等几方面,其目的就在于进一步提高读者(尤其是公职人员)的文化修养和行政素质。
  • 中国人的特性

    中国人的特性

    《中国人的特性》是明恩溥最著名的代表,1890年,明恩溥积累在中国传教二十多年的见闻和观察,以“中国人的特性”为主题,在上海的英文版报纸《华北每日新闻》发表,轰动一时;在纽约由弗莱明出版公司结集出版,又被抢购一空。如果说马可·波罗曾向西方人描绘了一个神话般存在的东方国度,那么《中国人的特性》则试图刻画中国人的性格特征。
  • 明清时期的“官当”

    明清时期的“官当”

    《明清时期的“官当”》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在狮身人面像的脚下

    在狮身人面像的脚下

    屹立千年的文明古迹,隐藏着怎样的历史奥秘?流淌万年的文明河流,述说着怎样的智慧心语?林丹环编著的这本书精选的文章,有的追忆文明古迹,有的针砭社会时弊,有的思索文明走向,让您跨越东西方文化,纵横寰宇,俯仰天地,从整体视角品悟“文明与文化”这部大书。
  • 海沧民俗文化

    海沧民俗文化

    《海沧民俗文化》主要内容包括:保生大帝信俗;“送王船”民俗活动;“蜈蚣阁”游艺活动;“抗大龟”民俗活动等。
热门推荐
  • 宫女复仇记:御前尚义掌凤印

    宫女复仇记:御前尚义掌凤印

    【本文情节纯属虚构,请忽模仿】她是现代品学兼优初中生,受虐至死,穿越却成罪臣之女,全家满门抄斩之迹,只有她一人幸免!背负满身仇恨,她入宫为婢。他是高高在上的皇子,也是她仇人之子。他爱她,她却已心有所属;她爱他,她全家却因他而死。在爱恨交织的感情里,小小一名宫女,如何平步青云,成为他御前最高女官——御前尚义。御前从三品女官,如何掌持着后宫凤印……
  • 其实你就是人物

    其实你就是人物

    谁都希望得到他的眷顾,有一个词叫“机会”。他的青睐,有一个词叫“缘份”,他才是偶像,很自圆地说。前一个词很中国,是人们永远要追逐永远拥有的。明星明星,不成叫无缘。后一个词永远很酷酷地走来,对,明天指不定是不是星。,如果这个词具象的话,缘分。任何事情,成了叫发,是大众情人。而机会,也许是用一半的头发遮住一只眼睛那样的?一副我是机会我怕谁的牛样
  • 美国“阴谋”

    美国“阴谋”

    新华社驻美记者刘洪四年心血,告诉老百姓一系列事件的幕后。提供不一样的答案,讲述你不知道的始末。过去几年,在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保护、贸易顺差、中国的责任和义务等许多问题上,中国面临了一轮又一轮的质疑。在美国,翻开报纸,有对中国的批评;打开电视,有对中国的攻击;日常闲聊……
  • 傲世嫡妃

    傲世嫡妃

    【此书完结】“木头郡主”睿王府嫡女冷夜月,因遭贼人所掳被晋王当众羞辱并写下退婚书后不惜服毒自尽以死证清白。大难不死,清澈眼中再也不见昔日呆板木讷。本想独善其身的她不仅被精于算计的祖母、狼子野心的庶母、八面玲珑的庶妹,骄纵跋扈的表妹,一个个乐此不疲的主动找上门求虐,逼着她开启打怪升级的魔女模式,还因亲爹出卖被皇上赐婚给了早已病入膏肓只能以药石续命的“鬼魅王爷”御王为妃。多年后,血雨腥风的沙场,不管化身羽扇纶巾的儒雅谋士还是飒爽英姿的豪情女将,天下人终于想起了那个曾让兴周朝风云色变的传闻——得此女者得天下!
  • 政道与商道

    政道与商道

    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曾国藩熟读中国历史,对官场之道参深悟透,积淀了一整套官场绝学,这套绝学正是挣扎起伏在官场之中的人应该学习的。胡雪岩从一个仰人鼻息的钱庄伙计,变成富甲东南的商界巨擘,头戴红顶翎身穿黄马褂,大福大贵,天下无人能比。他自有一套从商绝学,这正是在商海之中苦苦拼搏之人应该掌握的。《政道与商道》通过分析曾国藩与胡雪岩的从政、从商经历,总结出他们的官场绝学、从商经要,全面地分析他们成功的原因和秘诀,对于有建功立业志向的读者来说将大有益处。
  • 狼性法则全书

    狼性法则全书

    在这残酷的竞争环境和微利时代,学习狼性生存法则势在必行!市场经济波涛汹涌,诡谲多变,外国企业却在我国纵横捭阖,蚕食市场,鉴于此,我国大大小小的企业,面对来势汹汹的市场竞争,于是将狼性精神作为了企业强势管理与实战营销的誓师号令,为企业竞争决胜和强劲发展注入了震撼的动力。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湖北人的性情剖析

    湖北人的性情剖析

    湖北人既豪爽又谨慎,既热情又小心,既善于经营世俗人生,又崇尚精神生活。他们可以披肝沥胆,无私助人,也可以小处计较,谨慎处世;他们可以争强好胜,兼济天下,也可以超然物外,独善其身。本书是第一本诠释湖北人性情的精华本,是洞悉湖北人行为特性的全面攻略。本书着重描写了湖北的地理特点、文化和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本书中,编者突出表现湖北人在经济、教育、社会、性格、人文况味、语言等领域所呈现出的性情特征。其中,尤其对“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这句俗语,做了细致的解释。
  • 傲世圣王

    傲世圣王

    我爱的人,谁也不能动。要是你动了,不好意思,杀!我要杀的人,谁也不能阻,要是你阻了,不好意思,死!踏大陆,战群雄。斗神明,傲天下!
  • 诡行天下

    诡行天下

    贪嗔爱欲痴,善恶一念间。他大哥失踪了,留给他唯一的线索只是一个地名,两人一路寻找,却遇到了一连串匪夷所思的案件……这世间真有魑魅魍魉么?民间传说、消失的古法、巫术咒语、是否都真实存在?是异术还是心魔,一鼠一猫带你揭开层层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