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8300000034

第34章 叙述形式的意义(6)

从我们的有限的价值观来观察生活,在布斯看来,这种做法在两点上极其有害:首先,机械地使用人物视角破坏主体,而19世纪全知叙述者却能够控制主体,并产生很好的效果。(菲茨杰拉德写了《温柔的夜》两种文本,不知如何处理为好,是个经典例子。)第二,纯粹的人物角心引来了全面的相对主义,由此我们只能就叙述者所及接受这叙述,这就造成全部绝对价值判断标准的毁灭,其后果是文学效果的源头也被毁灭。

威廉斯所说的这个“文学效果”,就是逼真性。这很接近加缪提出的一条相似的规律:“艺术家越感到与社会一致,就越不用在风格上扭曲他的素材。”

这个看法是很正确的,但是现代社会缺乏合一道德规范,人与人及人与社会的关系变得多元化复杂化,布斯认为是坏事,对社会对文学都是坏事;笔者认为是好事,因为它是现代社会思想空前活跃、社会文化形态飞速变化的标志。如果这种情况迫使叙述样式也趋向不稳定,趋向多元化,那更是好事。如果叙述样式至今还是19世纪中叶的原样,说实话,这本叙述学也不用写了。即使写,薄薄几页也就够了。

(第六节) 症候式阅读

张岱在《陶庵梦忆》中讲到晚明阮大铖家乐:

余在其家看《十错认》《摩尼珠》《燕子笺》三剧,其串架斗笋,插科打诨,意色眼目,主人细细与之讲明,知其义味,知其旨归,故咬嚼吞吐寻味不尽。

传统的批评认为作品的意义是确在的,它是作者本人安置于叙述的内容和形式之中的,阮大铖本人向张岱介绍他的剧作“串架斗笋”、“意色眼目”中的“义味”和“旨归”。如果我们没有张岱这样幸运,也只能慢慢读,细细嚼,再从历史资料中找找阮大铖生平与思想和晚明的时代背景,就基本上确定作品的意义,这就是传统批评所用的方法。

20世纪四五十年代盛行于美国的新批评派,则强调作者的创作意图不能算数,作品的意义全在文本之中,“诗开始存在之时,恰好就是作者经验终结之时。”作品本身是意义的存在方式,也是批评家捕捉意义的唯一证据,意义是确在的,但不在于作者创作意图中,也不在读者阅读反应中,而就在文本之中。因此,他们要求对文本作耐心的“细读”。

现代文学批评认为这样两种态度都是不可取的,因为作品的意义并不确在于文本的文字之中,也并不由创作过程中确立。有确定意义的文本是不存在的,“确定的文本这概念只属于宗教,或属于疲倦。”博尔赫斯这句话很尖刻,但实际上还可以加一句:确定的文本,属于传统文化观念和传统批评方式。

巴尔特在其批评名著《S/Z》中提出一个看法:叙述文本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称为“可读式”(1isible),可供读者“直接消费”式地接受,其文本单线性编码,限制了意义多元的可能。这种作品可以比作杏子,哪怕浮泛阅读也能找到文本中意义所在的内核。另一种叙述文本是现代的,称为“可写式”(ible),它是一连串能指的集合,其编码是多元的而所指却是不确定的,它并不让读者被动地“消费”,而是让读者“重写”,即不断地重新发现其意义。这种作品如洋葱,意义层次很多,却找不到一个固定的内核。

但是巴尔特拿来作“可写性”范例分析的,却是一个他认为是典型的“可读式”作家——巴尔扎克——的中篇《萨拉辛》。巴尔特出色的、令人目眩的分析,却令人得出一个与巴尔特的论断相反的结论,即任何叙述作品不管传统的还是现代的,都可以是可读式的,也可以是可写式的,关键在于阅读—批评操作的方式。用吃杏子的方法阅读,那么意义再复杂的小说也会被固定在内核上,都成为“可读式”小说,伍尔夫的《到灯塔去》可以当作感伤小说来读,罗伯·格里耶的《橡皮》可当作侦探小说来读,《阿Q正传》可作为讽刺小说来读,《红楼梦》可作为才子佳人小说来读。

相反,用吃洋葱的方法阅读,那么意义表面上很单一,文本的单线性编码很清晰的小说,我们也可以发现其意义呈现出多元的复杂性。巴尔特读《萨拉辛》就是范例。法国批评家皮埃尔·马歇雷读《鲁滨孙漂流记》或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美国女批评家凯瑟琳·贝尔西读福尔摩斯侦探小说,意大利符号学家艾柯读占士邦间谍小说都证明了这一点。其原因,是由于文学作品作为符号集合的特殊性。在叙述作品的内容被铸成叙述文本的过程中,社会文化形态作为编码的控制原则加入进来。但是文学叙述形式与内容的结合是一个过于复杂的符号意指过程,不可能像政论或历史叙述那样被吸收到一个单一化的原则体系之中,也就是说,没有一个叙述文本的编码是单线性。因此,社会文化形态由于被使用于这个过分困难复杂的任务而出现裂缝。

当叙述作品的叙述程式符合一定的社会规范时,作品往往会有个很光滑圆满的表面,有稳定的叙述程式,看来就像是个饱满的杏子,里面有坚实可触的内核。“可写式”阅读正是不盲信作品表面的完整性,而努力追寻社会文化形态与叙述意指过程之间的差距和空白。在那些地方,叙述作品的真正意义在批评阅读的压力下处于不断分解的运动之中。

这样透露出来的意义,往往与作为叙述作品内容的经验材料没有太多的关系,而是与选择评价“加工”这些材料的社会规范和准则有关。换句话说,作品的隐含意义不一定在于其内容,而很可能在于这些内容是如何进入叙述形式的。用符号学术语来说,就是阅读—批评的目标不局限于能指,而更在于从能指到所指的过程。

力图寻找固定意义的阅读方法实际上把符号的意指过程看作是单线意指过程,但是由于叙述作品符号编码的复杂性,意指过程永远不可能是单线的,而是多元的。因此,阅读—批评应当把作品看作是不可避免的分解的过程,这是“洋葱式”的阅读。

这种寻找社会文化形态与叙述意指过程之间的差距的阅读—批评,我们可以称之为“症候式阅读”(Symptomatic reading)。因为它是以承认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之结合方式必然有缺陷,作品的意义并不以稳定存在为先决条件的,也就是说,看书如医生检查病人。

以上讨论,听起来很抽象,看一些作品的实例我们就可以明白“症候式阅读”原理实际上并不玄妙。当然,应用于具体作品时,比起用传统批评方法,要费好多脑筋。

风格的断裂往往是揭示潜在意义的指标,就像地层断裂是地质学家弄清先前地壳运动造成现存地层构造的关键点。作家维持作品风格完美性的努力,实际上是把一种修辞结构作为作品本体存在形式的努力。在风格大师手中,这种完美性可使作品显得“天衣无缝”,但绝对完美无缺的风格形式是不存在的。

在大部分作品中,风格断裂往往是不经意的,是叙述形式在各种条件压力下失去控制的“笔误”。看一个简单的例子:中国传统小说中常见的“有诗为证”,经常与叙述的脉络无法结合。作者在《卖油郎独占花魁》中企图把小商贩卖油郎的嫖妓说得如何符合封建伦常,因此努力用细说慢写的风格隐藏他不惜代价追求性满足这个不符合社会文化规范的动机。但是,在“有词为证”的一段诗中,突然变得放肆:

一个是足力后生,一个是惯情女子……那边说一载相思,喜侥幸粘皮贴肉……红粉妓倾翻粉盒,罗帕留痕;卖油郎打翻油瓶,被窝沾湿。

这时,在叙述正文中努力压住的反规范内容,即欲望的追求,在风格断裂处冒出头来。

作品的道德规范也自动地隐去某些情节,从而在叙述的完整性上造成破绽。而当读者与作品的规范合一时,他也并不觉得这种隐言的存在,更不觉得叙述的完整性被牺牲。在症候式阅读的压力下,我们会发现“自然而然”的叙述中疑问很多。

例如《三国演义》中最竭力回避的问题是刘备如何在军阀的拼死互噬中生存下来,并且发展成最成功的军阀之一。光靠“行仁义”当然会比陶谦或公孙瓒更快地被消灭。该书第十七回:

(刘备与曹操)相见毕,玄德献上首级二颗。操惊曰:“此是何人首级?”玄德曰:“此韩暹、杨奉之首级也。”操曰: “何以得之?”玄德曰:“吕布令二人权住沂都、琅琊二县。不意二人纵兵掠民,人人嗟怨;因此备乃设一宴,诈请议事;饮酒间,掷盏为号,使关、张二弟杀之,尽降其众……”

显然,惩罚“纵兵掠民”既是军阀互相吞并的常用借口,也是作者享有读者认可的共同道德规范。

美国文论家凯瑟琳·贝尔西对福尔摩斯探案中的一个短篇《查尔斯·奥古斯都斯·米尔沃顿》的分析也说明这点。书中主人公是个勒索犯,他似乎专门设法搞到某些贵妇人的要害信件进行勒索。一个叫伊娃的女士正准备与某伯爵结婚,米尔沃顿掌握了她早年给“一个穷苦的青年绅士”的信件,于是进行勒索,因为伯爵看到此信肯定会取消婚约。福尔摩斯假说愿与米尔沃顿的女仆订婚,从而潜入此人家里,却看到米尔沃顿与另一女子吵架,那女子大嚷,说米尔沃顿把一封信寄给她的丈夫后,“伤透了他的侠义心肠,他死了。”最后这女人开枪打死了米尔沃顿。出事后伦敦警方要福尔摩斯协助破案,但福尔摩斯拒绝参与。

贝尔西指出侦探小说是实证主义的文学表现,其情节要求是把一切说得一清二楚,真相大白。但这篇小说一字不提伊娃的信的内容,以及杀死米尔沃顿的女子的信的内容,因为这两封信肯定是婚前性关系或婚外性关系,一旦说明,就会使当时读者失去对这两个女性人物的同情,也使福尔摩斯潜入米尔沃顿家所用的手法显出卑劣的性质,更重要的是,使产生这篇小说的道德价值观上出现大漏洞:这位丈夫为道德问题“伤心而死”,公爵将为道德问题而退婚,而小说不得不要读者为同样这两个道德问题而同情女主人公,但实际上读者与公爵或这个丈夫道德观又是一致的。于是,唯一的办法就是不涉及福尔摩斯甘愿为之采取非道德行动的这两封信的内容。

上一章提到过福尔摩斯探案以其惊人的“逼真性”著称,为了造成这种逼真性,它以华生写笔记或回忆录的方式作“客观”叙述,福尔摩斯的行动似乎一步步都是科学的、逻辑的。但小说一旦涉及社会文化形态,科学的“逼真性”就破裂了。因此,贝尔西认为,古典现实主义“充其量只是把自己放在现实与幻觉之间。”贝尔西举的这个例子也说明:“塔布”,或译“禁忌”并非真的不说,隐言大部分是以暗示,或隐隐约约闪烁其词,来避开确切的描写。也犹是说,不点破已经濡湿的窗纸。

《红楼梦》第十五回:

宝玉笑(对秦钟道):“这会子也不用说,等一会儿睡下咱们再慢慢儿的算账。”……却不知宝玉和秦钟如何算账,未见真切,此系疑案,不敢创篡。

《红楼梦》中这样的隐言,尚有多处,都是有关宝玉的异性或同性恋关系。既然叙述情节展开的基础是树立贾宝玉作为读者同情的主人公,那么贾宝玉在相当多方面都可以自行其是,却在社会文化形态最禁忌的性问题上不能亮得太明。因此《红楼梦》在这问题上显得出奇的虚伪,唯一写出与贾宝玉有性关系的女人是袭人,袭人预定要做偏房,与偏房的性关系既非婚前也非婚外性关系,是当时社会道德规范可以同意,或可以原谅的,不会损害正面人物贾宝玉的形象。用对规范极为理解极为尊重的袭人的话来说:“自知贾母曾将他给了宝玉,也无可推论的。”贾宝玉可以不读经书光写诗词,可以拒绝去仕途上“显身成名”,在封建士大夫观念上,这是叛逆的,但就整个读者群而言,大部分人显然没有当上官,此不妨有个人物帮他们骂几句他们想骂的话。但在性关系上,社会的塔布比什么都要紧。

因此我们看到宝玉与晴雯的关系暧昧不明,丫头帮宝玉洗澡,弄得“床上都是水”。点到此为止,再说清就使小说无法写下去。

纪德曾经指责普鲁斯特自己是同性恋者,却在《追忆似水年华》中把同性恋的夏尔公爵士写成丑恶的性变态的牺牲品。但是,纪德自己在以同性恋为主题的小说《背德者》中,也只是反复暗示,却从不点明。主人公自述的语调优雅而高傲,与他内心的忧虑、犹疑和自责正成对比。道德压力,造成人格分裂,最终形成叙述风格的裂痕。

现代社会学开创者杜尔克海姆对犯罪概念有个有趣的定义,他说:“并不是因为某件事是罪行,我们才加以惩罚。”实际情况正相反:因为社会对某种行为要给予惩罚,所以称之为罪行。

用到叙述学上,我们可以说:“并非因为这话是塔布,所以我们不谈;我们不谈,所以这是塔布。”我这话不是诡论,罪行和禁忌都是从属于一定社会观念的不断变化的概念,决不是绝对的道德范畴,它们正需要社会文化形态的确认才能形成。反过来,罪行和禁忌范畴的形成也帮助社会文化形态取得一致。因此,在塔布问题上,叙述文本不仅仅单纯地顺从道德规范,而且参与建立或维护道德规范。

叙述盲区,是比社会禁忌范围大得多的空白区,是社会文化形态与叙述形式内容完美结合可能性之间的大规模的冲突。盲区的存在,往往使作者的所谓“创作意图”(即社会文化形态的个人表现)完全被阅读所颠覆,而使叙述的逼真性完全失去立足地。

笔者相信,任何一部叙述作品,最后总能被发现有盲区,某些作品我们之所以觉得内容形式结合得很完美,或比较完美,只是因为我们自己被束缚于相同或相似的社会文化形态之中而不自觉。任何社会文化形态都是排他性的,也就是说,拥护某些规范,反对某些规范。当然,任何社会文化形态都能理直气壮地自我辩护。但是,任何辩护实际上都是依据同一规范,因此是循环论证。这就是盲区的由来。

同时,任何社会文化形态,如果不能自然而然根本不需要作自我辩护,它就无法再存在并发挥作用,这就是为什么叙述自身并不感觉到盲区的存在,而需要阅读来发现。而且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比较容易发现古代的、先前的、外国的,离我们较远的叙述作品中的盲区,而却沉醉于靠近我们身边的作品之逼真性,看不到它们也可能有盲区。

《三国演义》之抑曹扬刘观念之虚妄,以及对刘备、诸葛亮和关羽描写之破坏叙述完整性,已经被许多批评家讨论过。但这种强加于叙述之上的封建正统观和忠义观,在中世纪中国读者看来,是理所当然不必解释的事,因为这是社会文化形态使绝大部分社会成员采用的规范,这样叙述的逼真性就掩盖了盲区。

同类推荐
  • 晨笛(生活晨报优秀作品集)

    晨笛(生活晨报优秀作品集)

    《生活晨报》是由三晋文化研究会主管主办的一份综合类报纸,如今已走过十五个年头。他们将十五年来的稿件、图片、版面进行梳理、选编,结集成册,这实在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三晋文化研究会这些年陆续出了一批书,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定的反响。我们深知,出书是一件很兴奋也很艰难的事情,如同一位母亲孕育一个生命。个中甘苦,身心的付出,不亲身经历者很难感同身受。
  • 林徽因诗传

    林徽因诗传

    林徽因,建筑学家和作家,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围绕在她身边的,是当时最浪漫的诗人徐志摩,最优秀的建筑家梁思成,最著名的哲学家金岳霖,以及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沈从文、胡适、费正清。 她的一生是掌声与鲜花包围的一生。《林徽因诗传: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撷取她诗歌的片段,以诗观情,不仅仅写出了林徽因的生命历程、心路历程,同时还生动地勾勒出她与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等一批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多彩生活。诗歌的简练与散文的优美相融合,力图为读者还原一位真实的绝代佳人。
  • 忘了归来

    忘了归来

    本书作者砺平是沁水籍“三平美女作家”之一,长期固守沁水本土,笔涉诗歌、散文等领域,有诗文集《哪种离别不忧伤》面世。另两位是葛水平和杨平。葛水平是名扬全国文坛的一级作家,现任长治市文联主持工作的副主席;杨平在杭州打拼,出版了《人文晋城》上下册,在晋城轰动一时。
  • 亲爱的向日葵(青春卷)

    亲爱的向日葵(青春卷)

    本书是“中学生必读的心灵故事”之青春卷。收录了近百篇短文,均为各种青春洋溢的故事,对青少年读者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作者均为《读者》《青年文摘《意林》《格言》等知名杂志的金牌签约作家,文笔细腻,描写真实,文章可读性强。
  • 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偏偏恋上恶魔校草

    偏偏恋上恶魔校草

    其中一个,她该怎么选择?一个狠毒的女人,三番两次要陷害她,凌皇高中的校花,置她于死地。后来,一场车祸,传说中的校花不是的亭亭玉立、举止优雅、柔柔弱弱的吗?可是......传说和现实还是有差距的。她不仅大大咧咧,她离开了。冰山校草,陈雅萱,对她凶巴巴,他与其他两位少爷同时恋上她,而且蠢蠢哒!在学校遇到几位公子哥儿。她该何去何从?而她和几位公子哥儿又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 爆笑萌妃:邪王宠妻无度

    爆笑萌妃:邪王宠妻无度

    “王爷,王妃打人了!”“她手打疼了吧?”君无邪担心了。管家滴汗:“爷,王妃没事。但……但是被打的是璇贵妃!”“璇贵妃?以后她来王府,关门放狗!”君无邪眼眸微眯,气势凌空一变,胆敢惹他的玥儿,该死的东西!管家沉默,王爷的世界他永远明白不了,那璇贵妃可是未来的皇后!“王爷,王妃把皇宫烧了!”“由她去,顺道告诉皇上一句,重建皇宫的钱本王付了!”“王爷,皇上把王妃掳走了!”原本淡定的君无邪早已不见人影!调皮可爱杀手王妃对上腹黑妖孽病秧王爷,且看他们谱出一段金玉良缘。
  • 先生离婚吧

    先生离婚吧

    “太太说今天是二小姐的生日,孩子也贱到骨子里!“哦。在叶家大宅里谁不知道叶家大小姐不得宠,甚至可以说是连他们这些佣人都不如。”心里抽疼抽疼的,“大小姐,面上却做不在乎的应了一声,还请大小姐不要随意走动。眼里闪过一丝的不屑和快意。”王妈冷漠的说着,……,点了点头。真是活该,你回来啦”叶行音推开门迎面走来的王妈恭敬的问候,妈妈是破坏人家家庭的小三,叶行音嗯了一声当作回答,面上漠然。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盛世才女:太子栽了

    盛世才女:太子栽了

    她是天定帝后星!遭劫沦落最底层!一身男装裹素颜!从默默无名的‘江湖小子’到赫赫有名的‘大内总管’,刀光剑影处铸出多少英雄豪杰。层层剥茧中孕育出多少爱恨情仇。腹黑文、励志篇!【关于男主】一直以来,外界对他的揣测颇多,众说纷纭。有人说他疾言厉色、冷酷高傲。也有人说他灿若春花、勤政爱民。更多的人说他是东傲皇朝上最花心的太子爷,只因他身边美女无数!嫔妃如云!在江湖中悠哉游哉的她被迫陷入深宫,服侍东傲史上最为花心的太子爷,她披荆斩棘、极尽能事、绞尽脑汁的做着她‘该’做的事……她的地位节节攀升,最终成为他的大内总管,只是他的眼光,为什么越来越向她看齐?精彩对话:——他手拿一本生理限制级图书,“一起研究研究!”——她随手接过,血脉贲张,继而平和递给他,“太监对这不感兴趣!”——他有些不满,“这般婆婆妈妈,你还是不是男人?”——她有些抽搐,“殿下,您认为,太监是男人么?”——他意味深长的看着她,“替本殿沐浴!”——她有些委屈,谁叫她现在是太监,不再是王牌书僮?权当看生理限制极图书罢!——他眼泛琉璃之光,“一起沐浴吧?”——她牙龈咬得‘咯咯’响,“殿下,按东傲律例,奴才的身份如果和殿下一起沐浴,会被处斩刑!”——他恍然大悟,“哦,十八岁前你不能与人共浴,否则会短命……嗯……确实会掉脑袋。”【关于男配】——她很恼火,“你不觉得,躺在一个女孩子身边是很无耻的事么?”——他只觉荒唐,“你是女孩?有哪个女孩像你这般暴粗口?”——她语塞,“本岁……我是生活所迫。”——他眯眼而笑,“好啊。证明给本公子看,你是女孩。”——她无限崇拜的看着他,“我觉得……我觉得你都可以当我的爹了。”——他震惊,为了掩饰尴尬,“你想一想,本公子八岁的时候能生一个女儿么?”【栽了系列之东傲皇朝四百年故事:太子】文文开篇是悬疑的、其次是轻松的、接着是纠结的、继而是温馨斗智的、最终是幸福多多的……有国仇、有家恨、有爱情、有友情、有亲情。文公众章节27万字。朋友们入了眼的、上了心的、请收藏、留言、推荐、投票……嘿嘿,一并感谢!支持就是写手的动力!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文文推荐区:【推荐咱的新抗】《我家娘子》【推荐咱的完结文】《相公栽了》,腹黑文、宠妻篇!《夫子栽了》,腹黑文、逆天篇!《醉红楼之溶为玉狂》,腹黑文
  • 大苦逼时代

    大苦逼时代

    总裁,帝王,不能吃的刀削面。小人儿,冷峻,天神般的容颜。好男人都要灭天又杀人,一路踩着小产似的血脚印儿,恶魔似地微笑着说:“shei也不能阻挡,我要你只shuo于我!”【嗯,请就这么念】少女有做梦的权利,正如少年有梦到一堆少女的权利。相遇之前,你们shei也别管shei。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青少年受益一生的感恩故事

    青少年受益一生的感恩故事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困难、失败、无奈都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旷达地处理。当你遇到挫折时,是一味地埋怨生活,从此变得消沉、萎靡不振?还是对生活满怀感恩,重新振作起来?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