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8200000045

第45章 尧曰第二十

本篇共三章,记述二帝(尧、舜)三王(禹、成汤、周武王)和孔子的言论。

第一章记述尧传位给舜时的告诫、舜传位给禹时的告诫以及成汤伐桀祭告上天的誓词、周武王伐纣取得天下后祭告上天的誓词,称颂了古代帝王以德治国的贤行;“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所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这段文字,是孔子对前代帝王治国措施的概括和总结,是孔子以德治国的理想政治的全部内容。第二章记述孔子在回答子张怎样执政的问题时,提出了“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的要求,并对“五美”、“四恶”作了详细解释,分析了“尊五美,屏四恶”的原因,体现了孔子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第三章记述孔子对君子提出的“知命”、“知礼”、“知言”的要求,这是君子立身处世必须重视的问题。此章与《论语》全书的第一章首尾照应,说明为学与修身是君子的立身之本。

20.1尧曰:“咨①!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②,允执其中③。四海困穷,天禄永终④。”舜亦以命禹。曰⑤:“予小子履⑥,敢用玄牡⑦,敢昭告于皇皇后帝⑧:有罪不敢赦⑨。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所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

【译文】尧说:“啊!你这个舜!上天的使命落在你身上,要妥善地把握它的正道。如果天下百姓都贫困穷苦,上天赐给你的禄位就会永远终止。”舜也用这些话告诫禹。成汤说:“小子履谨用黑色公牛做祭品,并向光明伟大的上帝禀告:有罪的人,我不敢擅自赦免。天下的贤人,我不敢埋没,请上帝您明察。如果我在讨伐夏桀的事上有罪过,不要牵连各方诸侯;各方诸侯因此事而有过错,罪过在我本人。”周初大封诸侯,使善人得以富有。周武王说:“即使有最亲近的人,不如有仁德的人。百姓有过错,责任在我一人。”谨慎制定度量衡,审察各项法规制度,恢复废弃的政务机构,全国就会政令通行。复兴被灭掉的诸侯国,让断绝禄位的世家得以承续,举用避世隐居的贤人,全天下的百姓就会诚心归附。要重视的事是:百姓、粮食、丧礼、祭祀。宽厚就能得到民众拥护,诚实就能得到民众信任,勤勉就能取得功绩,公正就会使百姓心悦诚服。

【注释】①咨:语气词。啊,表示叹息。②历数:天道。也指朝代更替的次序。这里解作使命。尔躬:你身上。③允:得当,妥善。执:执掌,把握。中: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指正道。④天禄:上天赐给的禄位。⑤曰:这段文字是成汤即位时说的话,故“曰”前应补“汤”字。⑥予小子:上古帝王的自称。下文的“予一人”同此。履:商代开国君主汤称“天乙”,名履。⑦玄:黑色。牡:公牛。⑧皇皇:光明的样子。后帝:上帝。⑨有罪:有罪的人。指夏桀这样的罪人。帝臣:上帝的臣仆。这里指天下的贤人。蔽:遮盖。引申为埋没。简:朱熹《论语集注》:“简,阅也。言桀有罪,己不敢赦;而天下贤人,皆上帝之臣,己不敢蔽。简在帝心,惟帝所命。”阅:视察。引申为明察。朕:我。自秦始皇起专作帝王自称。以:及。指牵连。万方:指各方诸侯。大赉(lài):赏赐。指大封诸侯。是:助词,用于动宾结构的倒装。善人是富:即“富善人”。善人:指受封的诸侯。他们帮助周武王灭了无道的纣王。周:至,最。周亲:最亲近的人。“虽有周亲”至“在予一人”是周武王说的话。权:秤锤。测定物体重量的器具。量:斗、斛一类的量器。权量:指度量衡。法度:法规制度。修:修复,恢复。废官:废弃的官职、机构。灭国:指被灭掉的诸侯国。绝世:断绝禄位的世家。逸民:也作“佚民”,指避世隐居的人。归心:从心里归附。

任:信任。信则民任焉:刘宝楠、杨伯峻均认为此章原无此句,疑为子张问仁章误衍。可从。说:通“悦”,高兴。意思是心悦诚服。

【解读】此章内容十分丰富,不但记述了尧、舜在禅让时的告诫和成汤、周武王在即位时的誓言,而且记述了孔子提出的执政要点(从“谨权量”至“公则说”这部分文字,多数学者认为是孔子的话,可从)。尧禅位给舜时,告诫舜执政要把握正道,要坚持以民为本,关注民生。舜禅位给禹时,也把尧告诫自己的执政大纲告诉了禹。成汤即位时的誓言,提出自己的执政原则是:尊崇大义,诛罚罪人,勇于承担责任,不牵连各地诸侯。周武王即位时的誓言,提出自己的执政原则首先是任人唯贤,举用仁德的贤人,其次是严于律己,勇于承担责任。孔子则从治理国家的具体措施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执政要点:首先,通过“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使全国政令通行;其次,通过“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使百姓从心里归附;第三,执政者要高度重视百姓生活、粮食生产、丧葬礼仪、天地神灵祭祀这样的大事;第四,执政者具备宽厚、诚实、勤勉、公正的品质,才能得民心,顺民意,出政绩。综上所述,此章虽然篇幅不长,却涵盖了治国的原则、大纲,执政的具体措施,以及执政者应该具备的品质,既对尧、舜至成汤、周武王时代的美德、善政作了高度概括,又对孔子治国执政的思想进行了总结,成为中华民族治国、执政思想宝库中的一笔极为重要的财富。

20.2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①?”子曰:“尊五美②,屏四恶③,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④,劳而不怨,欲而不贪⑤,泰而不骄⑥,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⑦,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⑧,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大小,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⑨,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译文】子张询问孔子说:“怎样做才能执政呢?”孔子说:“推崇五种美德,摈弃四种恶习,这样就可以执政了。”子张说:“什么叫五种美德?”孔子说:“君子施惠于民却不耗费,让百姓劳动而不招来怨恨,追求仁德而不贪图名利,庄重却不骄傲,威严却不凶猛。”子张说:“什么叫施惠于民却不耗费?”孔子说:“根据百姓所想要的利益,使他们获得利益,这不是施惠于民却不耗费吗?选择百姓能够承担的劳动让他们劳动,又有谁会怨恨?追求仁德而得到了仁德,还贪求什么呢?君子不论人数多少,不论势力大小,都不敢怠慢,这不就是庄重却不傲慢吗?君子整饬自己的衣冠,目不斜视,矜持庄重,别人一看就感到畏惧,这不就是威严却不凶猛吗?”子张说:“什么叫四种恶习?”孔子说:“不加教育而惩罚叫做残暴;不先告诫就看成效叫做粗暴;懈怠政令却限期完成叫做害人;同样给人财物,却出手吝啬叫做小气。”

【注释】①何如:怎样。斯:连词。则,才。②尊:敬重,推崇。③屏:摒弃。④惠:指施予恩惠。⑤欲而不贪:指追求仁德,不贪图名利。⑥泰:平安,安宁。引申为庄重。⑦因:根据。利之:使之获利。⑧择:选择。⑨正:整饬,整齐。尊:高贵。引申为庄重。瞻视:观看事物的仪态。尊其瞻视:意思是目不斜视。俨然:形容矜持庄重。戒:命令。引申为告诫。视成:看成效。慢:懈怠。致:达到。致期:到期。意思是限期完成。贼:伤害。指害人。犹之:同样。与:给与。出纳:发出和收进。这里指出手。有司:古代负责具体事务的官吏,因其地位较低,借以比喻器量狭小、小气。

【解读】针对子张提出的问题,孔子提出了“尊五德,屏四恶”的执政原则。在“五德”中,“惠而不费”、“劳而不怨”体现的是以民为本的思想;“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是对执政者在仁德、品行修养上的要求。“四恶”则是执政中应该杜绝的四种将会造成不良后果的行为。子张比孔子小四十八岁,从他向孔子询问的问题可以看出,他非常关注社会和政治问题,孔子对他寄予了很大希望,因此对“五德”、“四恶”等他所关心的问题作了具体详细的讲解。晚年的孔子对年轻一代学生的重视和关心,所体现的是他希望自己毕生追求的理想和事业能够通过年轻一代得到延续和传承。通读《论语》全书,我们看到,书中标明“问仁”的有七章,标明“问政”的有十一章,没有标明“问仁”、“问政”,实际涉及“仁”和“政”的章节是全书的主体。涉及“仁”的部分主要讲人性道德的修养,即“内圣”;涉及“政”的部分主要讲执政原则及具体要求,即“外王”。“孔子的学说是由内向外,由自己向家庭、向社会扩散型的道德感化,即‘内圣外王’。只有内圣而没有外王不是孔子思想的全部,甚至不是精髓。孔子一生追求的是由内圣开启外王的途径,而且对于‘外王’,即将自己的政治主张转化为社会实践,造福于天下百姓的愿望十分强烈。”(毕宝魁《论语精评真解》)正因为这样,孔子对自己的政治主张“知其不可而为之”,做到了不懈努力,永不言弃。经过多年的奔波和努力,在认识到自己的政治理想由于时代的原因无法实现后,他并没有消沉,而是另辟蹊径,通过兴办教育和整理古代典籍,用另一种方式间接地实现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20.3孔子曰:“不知命①,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②。不知言③,无以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懂得人生和社会发展的规律,不能成为君子。不懂得礼义,不能在社会上立足。不懂得分析言论的实质,不能了解人。”

【注释】①命:一说指命运,一说指人生和社会发展规律。从后说。②立:指立足。③言:言论。指言论的实质。

【解读】“知命”、“知礼”、“知言”,是孔子提出的君子立身处世的三项要求,与《论语》全书的第一章(也是《学而》篇的第一章)相呼应。从君子应乐于学习、乐于与朋友切磋交流,到具备上述三项能力,可以说“是人生的全部内容,是生命的真正意义与价值”(毕宝魁《论语精评真解》)。孔子提出的三项要求中,做到“知命”最难,因为“命”让人感到不可捉摸,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如果把“命”理解为人生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那么隐藏在无数现象之中的规律也是可以认识和掌握的。如果不懂得人生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屈从于所谓的“命运”,这样的人生就是消极的、被动的,这种人怎么能成为君子呢?孔子还认为,礼义是行为准则,能约束、规范人的行为,要在社会上立足,就必须懂得礼义;言为心声,通过对别人言论的分析,了解其真实用意,才能了解一个人。孔子的学生以此章作为《论语》全书的结束语,启人心智,意义深远。

同类推荐
  • 韵府词库

    韵府词库

    《韵府词库》是作者花费近十年心血,在有关资料及工具书上选取六千余个韵单字,搜集古今汉语词典、词组约二十六万个汇编而成,为广大爱好作诗填词的读者及苦于汉语词组搭配检索的读者提供了方便。
  • 中华家训4

    中华家训4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 历代赋评注(宋金元卷)

    历代赋评注(宋金元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难经(四库全书)

    难经(四库全书)

    中医理论著作。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3卷。原题秦越人撰,但据考证,该书是一部托名之作。约成书于东汉以前(一说在秦汉之际)。该书以问难的形式,亦即假设问答,解释疑难的体例予以编纂,故名为《难经》。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理、营卫、俞穴,针刺等基础理论,同时也列述了一些病证。该书以基础理论为主,结合部分临床医学,在基础理论中更以脉诊、脏腑、经脉、俞穴为重点。
热门推荐
  • 凤逆天:妖娆庶女

    凤逆天:妖娆庶女

    一场传说引一番风云变化,手握龙脉秘密的她九死一生,被最爱的人所骗,被嫡姐亲手掐死自己的孩子,她生不如死万劫不复,最终被一场大火结束生命。一场意外的重生,她步步为营誓要将所有负她害她的人都一网打尽,斗疯嫡亲姐姐,整跨大夫人,谋害逸王爷,使两大帝国两败俱伤!
  • 决定你一生的好习惯

    决定你一生的好习惯

    习惯的力量是无比巨大的,它决定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从而左右一个人的成败。本书从了解和认识习惯切入,结合当代成功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交叉学科知识,从思维、时间、学习、健康、工作、管理、交际、财富、处世、成功等各个人生层面切入,全方位、多角度地阐释习惯对人生成功的意义,并学会用习惯的力量成就你的一生。本书用平易的语言构建了一个足以改变你一生的伟大的习惯工程,形象而生动地剖析了左右人生的卓越习惯和负面习惯,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跨越人生障碍、培养优良习惯的切实可行的妙方,从而为读者重塑自我,改变人生命运提供了一条黄金途径。
  • 第一弃后

    第一弃后

    她是窄巷之女,被太子夺爱与青梅竹马分开。后被奸人设计废除皇后之位打入冷宫,殊不知这一切均在她的算计之中。一代弃后,统帅六宫,造惊世传奇。
  • 谈判说服力

    谈判说服力

    这是一本告诉你最有效的谈判智慧与技巧的书。商务无处不谈判,谈判最终追求绝对说服。谈判需要强大的气场,更需要对人性的非凡领悟。谈判训练专家李力刚集数十年实战经验,从国学和人性层面妙语解读谈判智慧,并从势、道、法、术、器等角度深入阐述决定谈判气场的因素,在谈判者如何修身,谈判中如何开局、进攻、防守、回旋变通等诸多方面都提出了系统性的指导建议。全书旁征博引,却又通俗晓畅;幽默生动,而又一语中的,于轻松明快间指点迷津,可谓企业家个人和团队领悟谈判智慧、提升商务技能的不二教材!
  • 冤家路窄:多金男友靠边站

    冤家路窄:多金男友靠边站

    本以为在部队以后的生活就会好过一些,谁知道会遇到叫陆连城的家伙,你往南,一看就知道他不是个简单的人物,来到特种部队以后才知道他是特种部队的队长,冯愈年,这一刻夏锦织总算明白什么叫冤家路窄。一次特别的任务,让夏锦织沉睡了两年,我便向北。我们注定这辈子也不可能再次相遇。夏锦织选择了去到部队。与闺蜜同时喜欢上一个人,这两年里她清楚的听到了陆连城的话,以及连她自己都无法相信的秘密,不想夹在中间,还有关于她的身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成功社交72法则

    成功社交72法则

    生命中有些东西是不依赖于外力的,要想倍受瞩目,要想创建一个良好的人际氛围,必须得注重内在人格的修炼。正所谓:肚中有货,不骄不躁,不怕没有伯乐寻不着千里马,气宇轩昂,平易谦逊,不愁身边不环绕仰慕的群众。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网游之风月传说

    网游之风月传说

    一个惊世的游戏一位普通的玩家一腔不灭的热血一段永恒的传说一位失业青年,无意间进入一个游戏,于是神睁开了眼睛……
  • 爱情全攻略

    爱情全攻略

    苏晓菲----做为一个21世纪的优秀女青年,她显然是失败的,因为在她25年的岁月中竟没有谈过一次恋爱。关于林默----外表温文尔雅,俊朗非凡,其实内心很腹黑。
  • 血发乱舞

    血发乱舞

    天下负我,我灭天下星沉月落夜闻香素手出锋芒尘缘再续新曲心有意爱无伤江湖远碧空长路茫茫闲愁滋味多感情怀无限思量暗红,却光亮如月光滑如丝的发,在空中飞扬站在顶端,睥睨天下,一缕发,斩无数“豪杰”,唯我独尊一抹笑颜,让江湖鬼哭狼嚎,一抹笑颜,让无数人痴心痴狂如她,身着纱衣,冷面冷心亦冷情,一个丫鬟欲为她挽发,突地向后一掌,丫鬟被抛出几丈,筋脉尽断而亡;挽过自己的血发,有一下没一下的抚摸,然后用一根发带,松松的扎起来,在她身边的人都知道,不得她的允许,不准任何人碰触她的发。“主上莫恼,新来的丫鬟不懂规矩,以后这样的事不会发生了。”另外进来一人,跪在地上,战战兢兢的说道,却不敢结巴,因为主上不喜。如她,一身男子劲装,霸绝天下看着将她围得水泄不通的武林人士,“送上门给我杀,本尊成人之美。”如幻如影,看看像见了魔鬼一样的几人,是她留下的“信使”。拔身而起,猖狂而笑,撼动山岳,“要报仇,无忧宫,本尊恭候大驾。”如她,软若无骨,魅惑众生榻上,慵懒的趴着,眼前,是想要将她拆吃入腹的“恶狼”,那想要得到她而出的银两,一个赛过他一个,微微的勾着嘴角,凤目波光盈盈,妖冶,像一杯毒药,诱人品尝。…“主上。”一男子恭敬的单膝跪地。“沉…”软软的开口,让那些男子听了,酥到骨子里,有些撒娇的伸手。那些男人一个个都想冲上去握住那若无骨的手。跪在地上的男子起身,握住她的手,顺力,将她抱起,自己坐下,让她靠在自己怀里。“沉,他们都想欺负我。”似带着委屈的泣声说道。“将他们都杀了,给你出气,好不好?”“好。”…于是,血流成河,无一幸免。血发出,江湖涌,天下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