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8200000043

第43章 子张第十九(1)

本篇共二十五章,记述孔子去世以后子张、子夏、子游、曾参、子贡等学生的言论,内容涉及为学必先做人、治学的原则和方法、学习与修身的关系、学生对孔子的推崇,以及孔子的学生传承、弘扬孔子学说等方面。

“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等章,论述了为学必先做人、学会做人是求学的根本的道理。“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等章,论述了治学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学习与道德修养的密切联系。“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等章,是子贡对恩师孔子的评价,说明孔子在学生中有着崇高的地位,以及孔子去世后学生们传承、弘扬孔子学说的情况。

19.1子张曰:“士见危致命①,见得思义②,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译文】子张说:“读书人看到危险能舍弃生命,看到利益就想到道义,祭祀时想到恭敬,守孝时想到悲哀,这就可以了。”

【注释】①士:读书人,即知识分子。致命:授命,舍弃生命。②得:获得,得益。指利益。义:道义。指是否取之合理。

【解读】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说:“四者立身之大节,一有不至,则余无足观。故言士能如此,则庶乎其可矣。”子张对读书人在不同场合应采取的态度分别提出了要求。这四项要求,正是读书人应该具备的四种德行,也是读书人立身处世的准则。在《季氏》篇第十章,孔子提出了“君子有九思”的要求,对君子的日常行为进行了规范。子张对读书人提出的四项要求,是对孔子“君子有九思”要求的总结和进一步发挥。

19.2子张曰:“执德不弘①,信道不笃②,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译文】子张说:“履行仁德却不让它发扬光大,信奉道义却不能真诚执着,这种人怎么能说有?又怎么能说没有?”

【注释】①执:施行,履行。弘:扩大。引申为光大。②笃:真诚。

【解读】子张认为,履行仁德却不能发扬光大,信奉道义却不能真诚执着,这样的人称不上君子,无足轻重,有没有都没关系。作为君子,既要做到独善其身,即履行仁德,信奉道义;还要做到兼济天下,即让仁德发扬光大,让道义深入人心,使官员、民众逐步树立仁德观念,从内心信奉道义。

19.3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②,嘉善而矜不能③。我之大贤与④,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译文】子夏的学生询问子张如何交友。子张说:“子夏是怎么说的?”回答说:“子夏说:‘可以交往的就交往,不能交往的就拒绝。’”子张说:“我听到的与这不同:君子尊重贤德的人,而能包容普通人;称赞善良的人,而能怜悯没有能力的人。如果我很贤德,对人有什么不能宽容的呢?如果我不贤德,别人将拒绝我,我怎么能拒绝别人呢?”

【注释】①子夏:卜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门人:学生。交:指交友。②容:包容。众:指普通人。③嘉:赞美,称赞。矜:怜悯。④大贤:最贤德。

【解读】据蔡邕《正交论》所说:子夏交友的面儿宽,孔子告诫他要有所选择;子张交友的面儿窄,孔子告诫他要宽容别人。可见,孔子对学生的教育因人而异,有很强的针对性。但他们都没能领悟孔子的意思,子夏认为交友的原则是可以交往的就交往,不能交往的就拒绝,缺乏具体分析和选择,交友的面儿又过窄;子张在交友上强调宽容,虽然更具实用性,但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即由于交友不慎而造成不良后果。可见,在交友问题上孔子的观点是全面而正确的,即:既要慎重交友,又要宽容待友。慎重与宽容结合,才不会失之偏颇。

19.4子夏曰:“虽小道①,必有可观者焉②;致远恐泥③,是以君子不为也。”

【译文】子夏说:“虽然是一般的技艺,一定有可取的地方。担心它妨碍追求远大的目标,所以君子不从事一般的技艺。”

【注释】①小道:小技艺。朱熹认为“小道”指农耕、医术、占卜等,未免偏颇,不从。②可观:意思是可取。③致:达到。引申为追求。泥(nì):阻滞。引申为妨碍。

【解读】孔子兴办教育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和以仁德、礼制为重点的教学内容,培养具有德行、遵行礼制、能够“治国平天下”的杰出人才。因此,子夏说君子应该追求远大的目标,不必热衷于一般的技艺。子夏所说的有可取之处的一般技艺,指唱歌、下棋、钓鱼、弹琴等有益身心的技艺。现代社会的许多杰出人才,既通晓专业知识,又多才多艺;既有远大的理想,又不因热衷于业余爱好而影响事业的发展,就体现了子夏的这一观点。

19.5子夏曰:“日知其所亡①,月无忘其所能②,可谓好学也已矣。”

【译文】子夏说:“每天知道一些新知识,每月复习一下所掌握的知识,可以说是好学了。”

【注释】①亡:通“无”,未知的。指新知识。②无忘:不遗忘。意思是复习。所能:指所掌握的知识。

【解读】子夏的话虽然平易,却提出了两个重要的学习方法,即“日积月累”和“及时复习”。首先,学习知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能每天学习一些新知识,日积月累,积数年甚至数十年之功,才能通晓所学专业的知识,成为学识广博的专家或学术领军人物。如果不愿下工夫,耐不住寂寞,贪多图快,幻想一蹴而就,必然事与愿违,达不到预定的目标。其次,已经学习并掌握了的知识,时间久了就会遗忘,等到遗忘之后再去重新记忆,就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所掌握的知识遗忘之前进行“及时复习”,省时省心,效果显著(现代心理学对此有专门的研究,可参阅相关著作)。可见,好学的人是懂得并能运用“日积月累”、“及时复习”的学习方法的。

19.6子夏曰:“博学而笃志①,切问而近思②,仁在其中矣。”

【译文】子夏说:“广泛学习,专心致志,恳切提问,循序渐进,仁就在其中了。”

【注释】①笃志:专心致志。②切:急切,恳切。近:切近。近思:思考当前的问题。意思是循序渐进,不好高骛远。程颐注:“近思者以类而推。”

【解读】子夏认为,一个人要成就仁德,就必须遵循博学、笃志、切问、近思的途径。广泛学习才能通晓仁德、礼制等方面的知识;专心致志才能排除各种干扰潜心学习;恳切提问才能弄清自己不懂的问题;循序渐进才能从近处、从当前入手,进而学习相关的知识,或联系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思考,从而达到举一反三、善于类推的目的。总之,能够做到博学、笃志、切问、近思,就能明白“仁”的道理,并进而成就仁德。

19.7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①,君子学以致其道②。”

【译文】子夏说:“各种工匠在作坊里完成自己的制作,君子通过学习来实现自己的理想。”

【注释】①百工:各种工匠。肆:本指集市贸易的场所,这里指作坊。②致:达到。引申为实现。道:大道。指仁德等理想。

【解读】子夏以各种工匠只有在作坊里才能完成制作为喻,说明君子实现理想、成就仁德必须通过学习的道理。子夏认为,学习仁德等知识,是实现理想、成就仁德的重要途径;一个人要成就仁德、实现理想,就必须专心致志地认真学习,而不能厌学、弃学。

19.8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①。”

【译文】子夏说:“小人对于过错一定要掩饰。”

【注释】①小人:指行为不正派的人。文(wèn):文饰,掩饰。

【解读】由于小人品德卑劣、行为不正派,心中总有不能见人的东西,因此不能正视、承认自己的过错,总是想方设法对过错进行掩饰,以求蒙混过关。子夏是以此告诫自己的学生不要做小人,而要像君子那样,心地坦然,勇于承认并改正错误,这样既能得到人们的理解和原谅,也有利于自己的进步和事业的发展。如果一个人有过错不但不承认、改正,反而“文过饰非”(这个成语就是源于此章),这就不是君子所为。

19.9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①,即之也温②,听其言也厉③。”

【译文】子夏说:“君子的神情态度有三种变化:远看的感觉是庄重拘谨,接近后感觉温和平易,听他的话感觉严厉认真。”

【注释】①俨然:庄重拘谨。②即:靠近,接近。③厉:严厉。

【解读】子夏从“望”、“即”、“听”等不同角度谈君子的神情态度,有着深刻的含义。君子庄重拘谨,是因为他坚持正道,在仁德、礼制等大是大非问题上决不让步;君子温和平易,是因为他人格高雅,以礼待人;君子的话严厉认真,是因为他内心真诚,仁爱待人。“俨”、“温”、“厉”这三种给人留下的外在印象,实际上是君子重视内在人性道德修养的结果。《述而》篇第三十八章说:“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这句话比较全面地刻画了孔子的仪态和给人的印象。可见,子夏所说的君子形象,应是他心目中的孔子的形象。

19.10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①,未信,则以为厉己也②;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③。”

【译文】子夏说:“君子得到信任后才去动员百姓,没有取得信任,百姓会认为在虐待伤害自己;得到信任后才去劝谏,没有取得信任,国君会认为在毁谤中伤自己。”

【注释】①劳(lào):劝勉。意思是动员。②厉:虐害。③谤:毁谤。

【解读】子夏认为,作为君子,对百姓首先要取得他们的信任,才能去动员;对国君,首先要取得他的信任,才能去劝谏。否则,就会造成误解,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甚至会事与愿违。可见,取得对方充分的信任,是君子有所作为的前提条件。子夏的这句话也说明,作为领导者(官员、企业总裁、学校校长等等)要想在事业上有所建树,一是要取信于民,得到群众和下属的信任;二是要信任下属或群众,在明确职责、任务后,放手让他们去做,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同时也能从他们那里听到好的意见和建议,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19.11子夏曰:“大德不逾闲①,小德出入可也②。”

【译文】子夏说:“大节不能超越界限,小节稍有出入也行。”

【注释】①大德:大的节操,即大节。闲:范围。引申为界限。②小德:即小节。

【解读】子夏的这句话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在处事方面,君子应关注大是大非问题,在原则问题上不让步,对于非原则的小问题,就不必过于计较;在待人方面,君子应看对方的大节,看他的品德人格,不能因为他有小的过失或冒犯自己的地方,就求全责备,全盘否定。子夏的这句话蕴涵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看问题应把握本质和主流的认识论的思想。

19.12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①、应对②、进退③,则可矣。抑末也④,本之则无⑤,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⑥!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⑦?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⑧?有始有卒者⑨,其惟圣人乎!”

【译文】子游说:“子夏的学生,担任打扫卫生、接待客人、进退礼仪这样的事,是可以的,但这是细枝末节,根本性的大道却没有,怎么行呢?”子夏听说后,说:“唉!子游说错了!君子的大道,先传授的,就会先厌倦;后传授的,就会后厌倦。好像花草树木,各有不同的类型。君子的大道,怎么可以曲解呢?有始有终按先小后大的次序传授大道,只有圣人才能做到。”

【注释】①洒扫:洒水扫地。指打扫卫生。②应对:对答。指接待客人。③进退:指向主人引荐客人并退出时的礼节。④末:细枝末节。⑤本:根本。指根本性的大道。⑥言游:言偃字子游,故称言游。⑦倦:厌倦。孰先传焉,孰后倦焉:此句用了互文的修辞方法,完整的表达应为:“孰先传焉,孰先倦焉;孰后传焉,孰后倦焉。”(徐刚《孔子之道与〈论语〉其书》)⑧诬:诬蔑。引申为歪曲、曲解。⑨卒:完毕,终了。

【解读】子夏认为子游的观点不符合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因此进行了反驳,并指出教育学生应该从近处、小处入手,逐步达到更高的层次。正如宋代学者程颐所说:“君子教人有序,先传以小者、近者,而后教以大者、远者。非先传以近、小,而后不教以远、大也。”(朱熹《论语集注》)子夏主张从日常行为规范入手,让学生懂得仁德、礼仪的道理;然后再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类教学,因材施教。子游则主张本、末兼顾,寓仁德、礼仪的道理于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之中。两人所主张的教学方式不同,各有其特点和优势。但对于难易程度不同、要求不同的知识,还是以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为宜。

19.13子夏曰:“仕而优则学①,学而优则仕。”

【译文】子夏说:“从政后,工作有余力,就学习深造;学习后,道德学问好,就应该从政。”

【注释】①仕:从政,做官。优:丰厚,优裕。指有余力。后文的“优”指道德学问好。

同类推荐
  • 历代赋评注(宋金元卷)

    历代赋评注(宋金元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六韬

    六韬

    《六韬》包括《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和《犬韬》,是以周文王、武王和姜太公对话的形式写成的一部兵书。《《六韬》是一部卓有价值的军事经典著作,在战国和秦汉时即已广泛流传,具有很大的影响,深受刘备、诸葛亮、孙权等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重视。
  • 天下第一奇书:智囊大全集(白话译本)

    天下第一奇书:智囊大全集(白话译本)

    本书是一部上至治国安邦的经国大略,治军作战的用兵良策,决讼断案的明察睿智;下至治家理财的精明算计,立身处世的生活锦囊,逢凶化吉的机敏权变;甚至于宠宦奸臣的阴谋诡计,损人利己的狡黠小慧,无所不包的奇书
  • 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为唐代著名高僧唐玄奘口述,门人辩机奉唐太宗之敕令笔受编集而成。这是玄奘游历印度、西域旅途19年间之游历见闻录。全书内容丰富、文字流畅、叙事翔实。
  • 九芝草堂诗存校注

    九芝草堂诗存校注

    朱依真是清中叶广西诗坛上的著名诗人,袁枚推之为“粤西诗人之冠”。然而由于历史、地域及其声名卑微等多方面的原因,其作品的流传与影响受到了严重的制约。人们对朱依真及其作品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本书着重对《九芝草堂诗存》进行标点、校勘、注释等整理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对朱依真的生平、思想、交游及其诗歌创作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进行较全面的分析研究,以期获得对朱依真及其作品较全面的认识与掌握,正确评价朱依真的文学成就,弘扬广西地方文学遗产,为今后的文学创作提供借鉴。
热门推荐
  • 异大陆奸商

    异大陆奸商

    很意外的成为穿越人选!那么他将经历些什么那!异大陆奇异的生活,变态的魔兽和人类!
  • 不妻而遇

    不妻而遇

    推荐绾绾新文:《婚宠》http://m.pgsk.com/a/967609/***她是名不见经传的小护士,他是光芒万丈的巨星。四年前的一起事故将他们的命运牵扯在了一起。隐婚四年,他视她为无物。而他却是她心口的朱砂,不能轻触的芳华。在桑葚的心里,傅亦桓是一个触摸不到的存在。在人前,他是光芒万丈的巨星;在人后,他是她名义上的丈夫。傅亦桓的出现打破了桑葚自诩坚固的原则:他会在她流落街头的时候带她回家,却也会在她最狼狈的时候将她推到记者面前。他会温柔地在她耳边诉说情话,也会在她面前揽住别的女人笑靥如花。傅亦桓不知道,桑葚为了留在他的身边,曾经牺牲了多少幸福。桑葚也不知道,傅亦桓为了甩开她,宁愿退出娱乐圈。浮光错良人,当她充满了对未来的向往的时候,他却轻而易举地将她的幻想捏碎。“如果不想离婚,现在就滚出我家。”他的眼眸凉薄,不似人前的温暖。她执拗不已:“要离婚,下辈子!”***良人不可待,若与浮光错年华。她也有倦怠之时,如果能够选择她愿意从不与他相识。然而千帆过尽,他终有愧意。这一次,他不能再放手。他在她的城池里驻足久立,能否能到她回头的风景?如果年华就此终止,他愿交付浮光,赠她一片深情。
  • 飘(青少版)

    飘(青少版)

    斯佳丽是一个漂亮、任性、果断的美国南方女子,爱上了另一庄园主的儿子阿希利,但阿希利却选择了温柔善良的玫兰妮。斯佳丽赌气嫁给玫兰妮的弟弟查尔斯。南北战争爆发后,查尔斯上前线战死。斯佳丽和风度翩翩的商人瑞特相识,瑞特开始追求郝思嘉,但遭到她的拒绝。南方军战败,亚特兰大一片混乱。不巧玫兰妮孕期将至,斯佳丽只好留下来照顾她。战后斯佳丽在绝望中去找瑞特借钱,偶遇本来要迎娶她妹妹的暴发户弗兰克。为了保住家园,她勾引弗兰克跟她结婚。弗兰克因反政府活动遭北方军击毙,斯佳丽再次成为寡妇……
  • 中国报告文学的世纪景观

    中国报告文学的世纪景观

    作为一名新时期文学的参与者,本书作者长期身处报告文学创作、研究的前沿,是作者对世纪转折间报告文学发展的追踪、观察和思考,因此这些文章表现出了深厚的理论素养,也有对当下的报告文学创作,其中一些篇章是对报告文学理论建设的丰富、发展和补充。同时,这些研究文章还向读者传递了大量的信息,本书收录的是作者1996年到2000年间的一系列研究报告文学的文章,具有相当的资料文献性。可以这么说,这本书既是作者的一个阶段性研究成果,其中既有宏观的报告文学理论及发展流变、创作潮流的梳理、总结,同时也是这几年报告文学理论界的一个阶段性成果。甚至是微观的报告文学作家、作品的剖析、评论
  • 庶女策:盛世毒妻

    庶女策:盛世毒妻

    前世使尽计谋,只为了他一生回眸、坐拥江山。一朝梦醒,她与爱子双赴黄泉,他却与嫡姐长相厮守。意外重生,却发现回到了十三岁。此时的她面临着回府的局面,这一次,她要掌握自己的命运,把他们欠自己的,一样一样拿回来!“女人,你用毒?”某男眯起眸子,大手不安分地游走在眼前人细长脖颈上。某女冷眼一瞥,“申公子,自重。”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生出个吸血鬼宝贝

    生出个吸血鬼宝贝

    苏菲,孤儿院长大,不知生养她的父母是谁。十六岁出来混世,如今二十岁的她一个人独居。白天,她是个其貌不扬的本分上班族,夜晚却变身为网络兼职代号:SF。【妈咪版简介】:“苏小姐,恭喜你,你怀孕了!”从外地“休假”回来的苏菲,正逢公司一年一度的体检,原本自以为身体超健康的她居然收到体检医生的一句恭喜祝福。恭喜个P呀!她苏菲正值花样年华的二十岁,私生活向来检点。试问,她哪有可能怀孕???苏菲左右扫视了一下,以着极快的速度关上房门,接着一把薅起体检医生的领口,目露凶光:“你、是、在、开、玩、笑、的、吧?!嗯?”医生吓傻,眼镜斜挂在鼻梁上:“没,绝对没有!不信,你可以用验孕棒验一验……”苏菲照做,果然,发现验孕棒上亮起了两盏红灯……她,确实怀孕了!!!But,???……【宝贝版简介】:产房内,传来女人声嘶力竭的呼痛声————“吸气,用力,再吸气,再用力……啊,就快出来了,就快出来了!”医生不厌其烦地说着。“Shit!这句话你他妈的都说了不下一百遍了!”女人咆哮,接着一用力,人也跟着嘶吼了一声。“啊,出来了,出来了!”医生兴奋地将一个软乎乎嫩生生的小肉球抱给女人看,并顺势拍了一下孩子的小PP。岂料————“妈咪!”孩子不是嚎哭出声,而是开口说话了。医生两眼一翻,晕倒在地。五分钟后,医生睁开眼,刚想大呼,眼前却出现一枚坠饰摇摆不停。“你什么都没听到,什么都没听到,什么都没听到……”女人以着蛊惑的声音一遍又一遍地说着。于是,医生也跟着喃喃念道:“我什么都没听到,什么都没听到,什么都没听到……”……对于这个莫名出生的宝贝,苏菲其实并未有多大的触动情绪。因为,宝贝看起来似乎和普通的孩子没什么两样,只不过是比普通的孩子聪明一点,漂亮一点,懂事一点……还有奇怪一点——遇到危险或惊慌时,宝贝的头发会张扬竖起,原本银色的眼眸会变红,口中的小犬牙会抽长,背后还会长出两只蝙蝠的翅膀……而苏菲本身也发生了奇怪的事情,经常会梦到一个满脸是血的男子向她和宝贝扑过来。更更奇怪的是,一向低调行事的她居然受到了众多帅哥的青睐,这真是……★注:【此文颠覆常规的血族文,慎入!!!】+++++++++++++++++++++++++++++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