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8200000042

第42章 微子第十八(2)

【解读】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此章记述的是孔子从楚国的叶邑返回蔡国途中的事。当长沮知道车上拉缰绳的人是孔丘时,他说孔子知道渡口在哪里,言外之意可能是孔子能坚持大道,自己知道该怎么做。桀溺对子路说的话,是希望孔子生在乱世要避世隐居,不要对当政者们抱有希望。孔子却不同意桀溺的观点,他认为,生逢乱世,就要同乱世中的人(包括当政者)相处,而不能采取躲避的消极办法,去隐居而与飞鸟走兽一起生活。正因为天下不太平,他才要奔走于各诸侯国,向当政的国君和大臣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参与社会的变革。孔子之所以伟大,他的许多观点之所以两千多年来一直得到世人的赞同,他所具有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永不言弃的精神是重要原因之一。

18.7子路从而后①,遇丈人②,以杖荷③。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④。子路拱而立⑤。止子路宿⑥,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⑦。至,则行矣。子路曰⑧:“不仕无义。长幼之节⑨,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译文】子路跟随孔子赶路,落在后面,遇见一个老人,用拐杖挑着除草用的农具。子路问道:“您看见我的老师没有?”老人说:“你这种人四肢不勤劳,五谷不认识,我怎么知道你的老师是谁?”说完,就放下拐杖去锄草。子路拱着手站在那里。老人留子路住宿,并杀鸡做饭给他吃,让两个儿子与子路相见。第二天,子路赶上孔子并告诉了这件事。孔子说:“这是位隐士。”让子路返回去见他。子路到了老人家里,老人已经出去了。子路说:“不从政做官不合乎君臣大义。长幼之间的礼节,尚且不能废弃;君臣之间的大义,怎么能废弃呢?想让自身纯洁,却扰乱了伦常大道。君子从政做官,是为了履行君臣大义。我们的政治主张不能实行,早已经知道了。”

【注释】①从:跟随。后:指落在后面。②丈人:通称老人。③荷(hè):扛,挑。(diào):古代除草用的农具。④植:通“置”,放置。芸:锄草。⑤拱:拱着手、双手交叉抱在一起的姿势,表示敬意。⑥止:留住。⑦反:通“返”,返回。⑧子路曰:指子路向老人的儿子转述了孔子所说的话。⑨节:礼节。义:道义。大伦:伦常大道。古代多指礼制规定的人与人关系的根本准则。朱熹《论语集注》:“人之大伦有五: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是也。仕所以行君臣之义,故虽知道之不行而不可废。”道:指孔子的政治主张。

【解读】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此章记述的也是孔子从楚国的叶邑返回蔡国途中的事。此章与前两章一样,都是记述隐者对孔子的劝告、评论,以及孔子做出的回应。子路向老人的儿子转述的孔子的话表明,孔子主张君子从政做官必须履行君臣大义,即使自己的政治主张不能实行,也不能扰乱伦常大道,这充分体现了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李泽厚先生说:“‘知其不可’是认识,‘而为之’则是偏偏不计较成败、因果而去做,正显示伦理‘本体’高于现象的认识,显示了人的尊严,不屈从于因果的自由。”(论语今读))“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这句话,有人认为是老人批评孔子和他的学生轻视体力劳动。但从孔子让子路转告的话来看,作为隐者的老人这样说,是委婉地劝告孔子和他的学生,与其“知其不可而为之”,不如避世隐居踏踏实实地做点实事。显然,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孔子是不会采纳老人的这一观点的。

18.8逸民①:伯夷、叔齐、虞仲②、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③。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④,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⑤,身中清⑥,废中权⑦。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译文】避世隐居的贤人有: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孔子说:“不降低自己的志向,不侮辱自己的人格,是伯夷、叔齐吧!”又说:“柳下惠、少连两人,降低了志向,人格受到侮辱。但言论符合伦理,行为经过考虑,不过这样罢了。”又说:“虞仲、夷逸两人,隐居山野,不议论世事,行为廉洁,却抛弃了通达权变。我和他们都不同,没有什么可以,也没有什么不可以。”

【注释】①逸民:也作“佚民”,指避世隐居的人。②虞仲:又称仲雍,周太王的次子。相传周太王欲立少子季历,以便再传位给季历之子姬昌(后来的周文王),仲雍和兄长太伯一起到了楚、越交界的地方,自称为句吴。太伯死后,由仲雍继位做吴王(见《史记?吴世家》)。③夷逸、朱张、少连:三人生平、言行均不可考。④中:符合。伦:伦理。⑤放言:放弃言谈。指不议论世事。一说为放纵其言(刘宝楠《论语正义》)。从前说。⑥身中清:一身清廉。指行为廉洁。⑦废中权:抛弃通达权变。

【解读】孔子对古代六位隐居的贤人分别给予评价,认为他们都坚持某种德行而缺乏权变,不能灵活地处理遇到的问题。孔子认为,君子的为人应该遵行“无可无不可”的原则。“‘无可无不可’是非常灵活而又坚定执著的人生哲学与生存智慧,是‘经’与‘权’的灵活妙用。联系孔子终身行事的情形与其发表的观点,可以理解其‘无可无不可’的内涵,即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对策,没有固定不变的生活方式,体现出个体的主动性与灵活性。”(毕宝魁《论语精评真解》)孔子一生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既在鲁国担任过要职,又带领弟子周游过列国,在经过努力而无法直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后,他在晚年通过兴办教育、著书立说,间接地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孔子所评价的六位古代贤人,缺少的正是孔子所具有的灵活性。

18.9大师挚适齐①,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②,鼓方叔入于河③,播鼗武入于汉④,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⑤。

【译文】主管音乐的官员挚到了齐国,二次用餐乐师干到了楚国,三次用餐乐师缭到了蔡国,四次用餐乐师缺到了秦国,击鼓的乐师方叔到了黄河岸边,摇小鼓的乐师武到了汉水之滨,少师阳和击磬的襄到了海边。

【注释】①大师:即太师,乐官之长。古代朝廷主管音乐的官员。挚:人名。②亚饭:古代天子、诸侯每天四餐,用餐时要奏乐,“亚饭”即第二次用餐时奏乐的乐师,简称“二次用餐乐师”。三饭、四饭与此同。干、缭、缺:均为乐师名。③鼓:动词。击鼓。方叔:乐师名。河:指黄河。④播:通“簸”,摇。鼗(táo):小鼓,像现在的拨浪鼓。武:人名。汉:汉水。⑤少师:乐官。阳、襄:均为人名。

【解读】国家兴盛,政治清明,统治者重视人才。国家衰败,政治黑暗,统治者不重视人才。重视人才则人才聚,人才聚则事业兴;不重视人才则人才失,人才失则百业废。此章记述了鲁国音乐人才纷纷离开,前往外地或别的诸侯国的情况,说明鲁国当时由于季氏、孟氏、叔氏三家执政,导致了礼崩乐坏,政事荒废,民怨四起。此章虽无孔子和他的学生的言论,但客观地反映了鲁国当时的情况,这也许是孔子离开鲁国周游各诸侯国的原因之一。

18.10周公谓鲁公曰①:“君子不施其亲②,不使大臣怨乎不以③。故旧无大故④,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⑤。”

【译文】周公对鲁公说:“君子不怠慢他的亲族,不让大臣抱怨不被重用。老臣旧友没有严重过失,就不要遗弃。不要对某个人求全责备。”

【注释】①周公:姬旦,周文王之子,他辅助周武王灭纣,建周王朝,封于鲁,是鲁国的始祖。相传他制定了周朝的礼乐制度。鲁公:周公之子伯禽。②施(shǐ):通“弛”,弃置。引申为怠慢。③以:用。引申为重用。④故旧:旧友的总称。这里指老臣旧友。大故:大事,大变故。指严重过失。⑤求备:要求完美。意思是求全责备。

【解读】周武王在周公等人辅佐下灭了商纣王,建立了周王朝,并把鲁这个地方封给周公。作为鲁国的始祖,自然有老臣旧友和亲族要一同前去,但周公要留京辅政,于是派儿子伯禽前去代为治理鲁国(见《史记?鲁国公世家》)。伯禽出发前,周公对他作了这番告诫。伯禽不负周公的厚望,坚持以周礼治国,使鲁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成为周王朝统治下的“礼义之邦”,周公告诫伯禽的话也在鲁国民众中广为传诵。可能孔子在教育学生时引用过周公这句话,因此被学生收录在《论语》里。周公这种尊重亲族、不遗弃老臣旧友、不对人求全责备的观念,因有其合理之处,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18.11周有八士①: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②。

【译文】周代有八位贤能之士,他们是: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

【注释】①八士:八位贤士。②伯达、季等八人:生平、言行均不可考。有人因为八位贤士的名字每两位的前一个字相同,就推测他们是四对双生子,但无可靠证据。

【解读】此章介绍了周代八位贤士的名字,虽然他们的生平、事迹无法考证,但这段记述客观上反映了周王朝建立后由于以礼治国,实现了天下太平,百业兴盛,因而国内涌现出了一批贤能之士。明代首辅张居正为此章所作的注说:“考之尧、舜之时,有八元八恺;成周则有八士,盖天将祚帝王以太平之业,则必有多贤应运而生,一气数之自然耳!顾天能生才而不能用才,举而用之,责在人主。是以,史称舜举十六相而天下治。《诗》云:济济多士,文王以宁。言其能用之也。”可见,人才虽然对于一个国家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关键还在于有识才、用才的当政者和用人机制。与周代当政者重视人才相反,春秋末期的鲁国,由于季氏专权,国君昏庸,使得人才纷纷出走。孔子在感叹之余,可能在教育学生时讲述了周代重用人才、国家兴盛的情况。

同类推荐
  • 中华家训3

    中华家训3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 金匮要略(四库全书)

    金匮要略(四库全书)

    《金匮要略》为《伤寒杂病论》中一部分,共3卷25篇,是现存最早的一部专门研究杂病的医学专著,与《伤寒论》一起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准则,被后世推崇为中医经典著作。清代徐彬将其整理编次为24卷(原书分3卷),每卷列一种病证,文中有注有论,注释简明,论辨精当,引经析义,见解独到,密切联系临床,特别注重脉证辨析,揭示脉证规律。本书根据《四库全书》文渊阁本,参考清光绪五年(1879)扫叶山房藏版点校而成。
  • 韵府词库

    韵府词库

    《韵府词库》是作者花费近十年心血,在有关资料及工具书上选取六千余个韵单字,搜集古今汉语词典、词组约二十六万个汇编而成,为广大爱好作诗填词的读者及苦于汉语词组搭配检索的读者提供了方便。
  • 三略

    三略

    顾名思义,《三略》是专讲战略的兵书。其上略、中略、下略都是从战略的高度论述问题,始终贯穿着战略思想。在西汉以前,这样紧紧围绕战略问题的兵法专著还不曾出现。可以说,《三略》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战略专著,影响极为深远。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失忆侠女养成记

    失忆侠女养成记

    她却从未想过为何支离破碎的记忆里满是美好幸福,桃疆知道自己忘掉了很多很多东西,幸福得有一种诡谲的气息。她不知道自己那些大段大段的空白里是不是有很重要的东西,更没想到有一天会循着仇人的回忆去找寻自己丢失的时光。当真相随着记忆的推移一点点揭开,到最后才明白,一切恩怨纠葛,或许皆是命中注定,无关爱恨,无关风月。而她和楚凉之间,究竟是爱情,是亲情抑或只是依赖,谁能说得清呢。也许不过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千言万语实不足为外人道。--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致富的哲学:赢家背后的成功密码

    致富的哲学:赢家背后的成功密码

    《致富的哲学(赢家背后的成功密码)》是华莱士最为著名的著作,它所揭示的财富原则,深深影响了包括拿破仑·希尔、斯蒂芬·柯维、罗伯特·清琦等励志作家在内的几代美国人,成为奠基性的世界财富名著。《致富的哲学:赢家背后的成功密码》与《思考致富》《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并称世界上最伟大的三大财富著作。在美国专业励志培训界,《致富的哲学(赢家背后的成功密码)》被人们亲切地称为“那本小绿书”(因其初版时为绿色封面),并已成为美国专业励志培训的经典教材。至今,这些课程已经帮助全球的众多公司提高了数千万美元的销售收入,而且这些课程也造就了许许多多新生代的百万富翁。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无心插柳柳成荫

    无心插柳柳成荫

    情对她来说,本就奢侈。为情所伤后,她莫名其妙地来到了一个她不知道的异世。平凡如她,却遇到了他、他、他、他。他,夏韩洛,生得一张祸国殃民的脸皮,拥有无数家产,但他的眼里,只有她;他,上官翌,俊逸儒雅,却凉薄自持,只有对着她,才会展现真实的自己;他,上官冷渊,以冷酷狠戾闻名的他,只愿对她展现出自己仅有的温柔;他,雷潇,在朝廷与权术之间总是游刃有余的他,偏偏只有对着她,便会屡屡感受到无可奈何。而她,单诗诗,不知情为何物,不知自己心系何人,只会逃、逃、逃……
  • 闲居诗韵

    闲居诗韵

    本书以历史、地理、人文为写作范畴,是一本散文为主、诗歌为辅的文学集子。其中诗歌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当代诗歌和古体诗歌。
  • 火爆明星佣兵妻

    火爆明星佣兵妻

    一个退了役的女雇佣兵,能做什么?精通八国语言,精通各种防身术,精通多种专业,上至管理公司演戏做明星,下至开锁爬墙顺手牵羊,无一不精。可偏偏就是她这种多功能赛过机器人的精英,却求职无门,为什么?!只因缺少一张文凭。却遇上了他,豪门的冷情大少,冰山级的人物,冤家路窄,冰山碰上火爆女,会撞出怎么样的火花呢?他!超级明星偶像,却因何将自己冰封起来?又一座冰山重磅出现!究竟谁会夺得佳人垂青呢?
  • 异世剑神之倾城小姐

    异世剑神之倾城小姐

    她是身世显赫的帝国四小姐,却从小不被重视养在深山,习得绝世武功。在无意救了一个刺客,意外得知了自己身上秘密的线索,开始漫长的探索之路。她倾国倾城的容貌,成为了擂台的筹码。她机智聪慧,却陷入了情网不能自拔。两个爱她的男子为了她拼劲性命,只为得到她的真心。三族的是非恩怨,她又将会如何扭转乾坤?离奇的身世,绝世身手,在这个三族鼎力的历史舞台,她将如何将强的生存下去?女主性格多变,是针对不同的男士而议的,但绝对不是NP,结局一对一,男主虽然花心,但绝对干净。
  • 选择决定人生

    选择决定人生

    每一个人都有希望获得成功,每一个人都有权利选择,成功来于正确的选择,选择的权利就在你的手中,不要再麻木了,希望获得成功的人们,勇敢地站起来,大胆地去选择你的未来,你未来的成功就在你的正确选择之中。为了帮助那些初入社会的年轻人选对自己的人生目标,本书,从多角度、多方位的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