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8200000004

第4章 为政第二(1)

本篇共二十四章,主旨是治理国家和为人处世都要以仁义、道德为准则。“为政以德”是孔子提出的政治思想,建立在这个思想之上的“以德治国”的理念,是孔子为中华民族和全人类做出的一大贡献。忠诚、孝顺、守信、立志向学、见义勇为、不结党营私,是仁义、道德在一个人为人处世中的具体表现,也是品德高尚的人必须具备的品格。

治国必先修身,修身必先学习。孔子提出的“温故而知新”、学与思结合的学习方法,“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学习态度,既是他的治学经验的结晶,又是一个人学习和修身的正确途径。

在本篇第四章,孔子通过对自己整个人生经历的回顾,进一步强调了学习是人的立身之本,并对人生的几个关键期(即十五岁、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六十岁、七十岁)分别提出了要求。孔子从人的整个一生的全局和高度,对几个关键期进行审视、规划,并提出要求,可以说是修身的纲要,处世的宝典。为政第二

2.1子曰:“为政以德①,譬如北辰②,居其所而众星共之③。”

【译文】孔子说:“国君用道德教化来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处在它所在的位置上,其他星辰都环绕在它的周围。”

【注释】①为政:处理政务。《诗·小雅·节南山》:“不自为政,卒劳百姓。”也可解作治理国家。②北辰:北极星。古人认为北辰在天的中心位置。③所:处所,位置。共:同“拱”,环绕。

【解读】“以德治国”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孔子以北极星为喻,告诫国君只有坚持“以德治国”,才能得到众臣的拥戴、百姓的拥护。孔子倡导的“以德治国”的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珍宝,经过两千多年的积淀和完善,在今天更焕发出其异彩,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和世界的一大贡献。今天,执政者坚持以德治国,才能得民心,顺民意;才能廉洁自律,鞠躬尽瘁;才能在德治、民主的基础上建设一个富强、民主、和谐、文明的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2子曰:“《诗》三百①,一言以蔽之②,曰:‘思无邪③’。”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思虑没有邪念’。”

【注释】①《诗》:儒家经典中的《诗经》。《诗》三百:《诗经》共三百零五篇,孔子只举其整数。②蔽:概括,囊括。③邪:不正。无邪:没有邪念。

【解读】“思无邪”是孔子对《诗经》内容的高度评价。孔子引用这句出自《诗·鲁颂·篇》中的话,既对《诗经》进行了评论,又表达了“诗言志”的观点。这一观点,在中国诗歌、散文等文学形式的发展史上得到了彰显,使无病呻吟、言之无物的文人受到了警策。可以说,孔子是中国文学史上主张“文以载道”、“诗以言志”观点的开先河者。

2.3子曰:“道之以政①,齐之以刑②,民免而无耻③;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④。”

【译文】孔子说:“用政令来教导,用刑罚来整治,民众只求免受惩罚,却没有羞耻之心;用德行来引导,用礼制来规范,民众就有羞耻之心,并能纠正不良行为。”

【注释】①道:通“导”,引导,教导。《释文》:“道本或作导。”政:政令。②齐:整治,规范。刑:刑罚。③无耻:指无羞耻之心。④格:纠正。《书·冏命》:“绳愆纠谬,格其非心。”

【解读】此章通过对施行法治与德治不同结果的比较,孔子倡导德治的思想得到了充分体现。法治能够治标,政令、刑罚能起到管理、整治的作用,却不能治本,不能让民众从道德自律的高度规范和约束自己。德治通过对民众的教导、规范、约束,让他们形成是非、善恶观念,具备羞耻、荣辱之心,进而实现主观上的道德自省和道德自律,促进社会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

2.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①,三十而立②,四十而不惑③,五十而知天命④,六十而耳顺⑤,七十而从心所欲⑥,不逾矩⑦。”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习,三十岁可以立身处世,四十岁不会困惑,五十岁领悟天命,六十岁听到不同意见能辨别是非,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而不会违背礼制的规定。”

【注释】①有:同“又”。十有五:即十五岁。②立:站立。引申为自立。指立身处世。③惑:迷惑,困惑。④知:领悟。天命:古代把天当作神,称天神的意旨为天命。杨伯峻先生认为:孔子是怀疑鬼神的存在的。因此,“把一切偶然性,甚至某些必然性,都归之于‘天’和‘命’。这就是孔、孟的天命观”(见《论语译注》“试论孔子”)。为此,文中“天命”一词可不译。⑤耳顺:朱熹《论语集注》:“声入心通,无所违逆。知之之至,不思而得也。”意思是听到不同意见能辨别是非。⑥从:通“纵”,放纵。这里指随意。从心:随心。从心所欲:即随心所欲。意思是按自己的意愿说话、做事。⑦逾:越过。意思是违背。矩:规矩,准则。指礼制的规定。

【解读】此章是孔子人生经历的自述,也是孔子在晚年对自己整个人生历程的总结和回顾。其中,潜心求学的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打好了知识和学问的基础,又能进行品德、人性的修养,就能在三十岁时立身处世。进入立身处世阶段以后,如果能够潜心奋智,继续进行事业的开拓、学问的精进、品德的历练,则能进入人生的后面四个阶段。孔子的这句流传千古的名言,不但启人心智,催人奋进,而且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值得深思和借鉴。

2.5孟懿子问孝①。子曰:“无违②。”樊迟御③,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④;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译文】孟懿子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不违背礼制。”樊迟为先生驾车时,孔子告诉他说:“孟孙问我什么是孝道,我回答说‘不违背礼制’。”樊迟问道:“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父母在世时,要按礼制侍奉他们;父母死了,要按礼制安葬他们,按礼制祭祀他们。”

【注释】①孟懿子:即孟孙,姓仲孙,名何忌,鲁国大夫,“懿”是他的谥号。因他和季孙、叔孙作为鲁国的大夫把持朝政,经常违礼僭越,其父孟僖子临死前曾嘱咐他要向孔子学礼。②无违:不违背礼制。③樊迟:名须,字子迟,鲁国人,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三十岁。御:驾车。④事:侍奉。

【解读】古代礼制有严格的规范,天子、诸侯、大夫、士、庶人在婚、丧、嫁、娶等方面的礼仪都不相同,如果不遵从,就是违背礼制。鲁国的孟、季、叔三大夫有时用诸侯之礼,有时又用天子之礼,导致了礼制伦常的混乱,这就是孔子向孟孙强调“无违”的原因。春秋时期的礼制伦常,是维护贵族士大夫利益的。当今社会倡导的礼仪规范、伦理道德,在继承孔子倡导的礼制的精华基础上,赋予了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全新的内容,成为构建和谐、文明社会的重要举措。

2.6孟武伯问孝①。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②。”

【译文】孟武伯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让父母只担忧子女的疾病。”

【注释】①孟武伯:孟懿子之子仲孙彘(zhì),“武”是他的谥号。②其:代词,指代子女。忧:担忧。

【解读】父母对子女的关心是多方面的,如果做子女的在做人、求学、事业等方面都做得让父母满意,而父母只担忧子女是否健康、是否生病,这就是子女对父母最大的孝。孔子的这个回答,是对他的人伦思想具体而生动的诠释。从孔子的这句话,我们领悟到:作为子女,既要好学上进,学会做人,事业有成,还应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只有这样,父母年老之后才不会为子女的健康担忧,才能过上幸福快乐的晚年生活。

2.7子游问孝①。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②。至于犬马③,皆能有养;不敬④,何以别乎?”

【译文】子游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今天的所谓孝,是说能够赡养父母。就是狗和马,人们都能去饲养;不孝顺父母,与饲养狗和马有什么区别?”

【注释】①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吴国人。孔门文学科高材生,比孔子小四十五岁。②养:赡养。③至于:表示另提一事,解作“就是”。④敬:尊敬。这里意思是孝顺。

【解读】赡养父母与供养父母有本质的区别。赡养是发自内心的行为,蕴涵了“敬”,体现了孝道;供养是被动的、迫于无奈的行为,仅仅是在履行职责,与对牲畜的饲养无本质的区别。因此,孔子强调的“孝”是子女从孝顺的高度赡养父母,以尽孝道的具体行动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2.8子夏问孝。子曰:“色难①。有事,弟子服其劳②;有酒食,先生馔③,曾是以为孝乎④?”

【译文】子夏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子女在父母面前总是表情愉悦,这是件难事。有事情,由子女操劳;有酒饭,让父母先吃。难道这样就可以认为是孝吗?”

【注释】①色:神态,表情。这里指子女在父母面前表情愉悦。②弟子:子弟,子女。劳:效劳,操劳。③先生:长辈,年长的人。这里指父母。馔(zhuàn):食用。④曾:岂,怎,难道。

【解读】孔子谈论孝道,总是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入手,决不作空泛、高深的议论,恐怕这也是《论语》和孔子学说能够成为传世经典的原因。孔子强调子女在父母面前的表情,因为这是人内心情感的表现。如果子女操劳家事、侍奉父母有了烦恼、怨气,必然会在面部表现出来,这当然不是孝顺。子女把侍奉父母、操持家务看成是应尽的义务,是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行为,自然会乐于去做,在父母面前就会和颜悦色。

2.9子曰:“吾与回言终日①,不违②,如愚。退而省其私③,亦足以发④,回也不愚。”

【译文】孔子说:“我和颜回交谈一整天,他都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像愚笨的人。他退下后,我观察他平时的言行,也能够发挥我所讲的道理,颜回并不愚笨。”

【注释】①回:颜回,字子渊,鲁国人。孔门德行科高材生,比孔子小三十岁。②不违:不违背。意思是不提反对意见。③省:观察,留意。私:私下。指平时的言论。④发:发挥。

【解读】此章反映了孔子“学贵知疑”、“重在发挥”的教育理念。孔子教育学生非常认真,这不但表现在自己讲授的内容和方式上,还表现在他对听讲学生的关注上。孔子发现了颜回听讲时的情况,却并不轻易下结论,而是通过观察他平时的言行,以了解他掌握和运用知识的真实情况,这说明孔子的教育是严谨的,他对学生的关心是全面的。孔子对颜回的评价,说明学生的学习必须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10子曰:“视其所以①,观其所由②,察其所安③。人焉廋哉④?人焉廋哉?”

【译文】孔子说:“看他所亲近的人,观察他所做的事,了解他做事时是否心安。那么,这个人怎么隐藏得住呢?这个人怎么隐藏得住呢?”

【注释】①以:与,亲附,跟从。所以:所与。这里指所亲近的人。②由:经历。所由:所经历的事。这里指所做的事。③安:安定。所安:指做事时是否心安。④焉:何,怎样。廋(sōu):隐藏。

【解读】此章是孔子谈论考察一个人的方法。俗话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了解一个人的真实情况是很难的。孔子从“视”、“观”、“察”的不同角度,对一个人从过去到现在、从外部表现到内在动机进行整体的全面了解,因而能够了解一个人的真实情况,而不会被假象所蒙蔽。现在许多年轻人由于轻信网友而上当,许多老年人由于轻信电话而受骗,都是因为缺乏警惕性,轻信别人或轻信别人说的话(包括电话里某某人的话)而造成的。

2.11子曰:“温故而知新①,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温习旧知识时,能领悟新的道理,就可以做老师了。”

【注释】①故:旧。指已学过的旧知识。知:知道,领悟。新:指新的道理、知识、发现等。

【解读】对知识的领悟能力,对世事的观察能力,是孔子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孔子认为,作为一个教师,不但要有广博的学识,而且要有较强的领悟能力,这样的教师才能为人师表。另外,中国历来有重视历史经验的传统,“温故知新”、“鉴往知来”,就是通过对历史经验的回顾和总结,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以指导现在和将来的事业。

2.12子曰:“君子不器①。”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样,只具备某一方面的才能。”

【注释】①器:器具。不器:不像器具那样,其作用只局限于某一方面。后来以“不器”作为赞人全才的词(见《辞源》“不器”注)。

同类推荐
  • 中华家训3

    中华家训3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 俗语

    俗语

    本书收入的是从传世的文史典籍中搜集整理的俗语,并加以必要的注释和例句。所收俗语包括:拔出萝卜带出泥、白日做梦、包子有肉不在褶上、醉翁之意不在酒等。
  • 尚书

    尚书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也是最早的一部历史典籍,它的“典”、“谟”、“训”、“诰”、“誓”、“命”六体,有的是讲演辞,有的是命令、宣言,有的是谈话记录。《尚书》为我们研究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和夏商周奴隶社会历史,留下了珍贵的资料。
  • 论语今读新解

    论语今读新解

    本书的译注始于2006年,历经六个寒暑。原文以中华书局1980年版杨伯峻《论语译注》的原文作为底本,参照朱熹《论语集注》的经文及注解《论语》的有关著作,对个别章节和标点做了适当调整。
  • 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是一部论述传染病与内科杂病为主要内容的典籍,东汉张仲景约撰成于公元2世纪末3世纪初,被誉为“中医临床医学之祖”。
热门推荐
  • 做最好的秘书

    做最好的秘书

    如今的秘书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仅仅负责端茶倒水、抄抄写写的小人物,而是被赋予了更多的职能:他们是领导的左膀右臂、上下级沟通的桥梁纽带、公司和领导的门面与形象……身为秘书,如何快速适应这种角色的转换?如何出色地完成上级领导下达的任务?如何在繁忙的工作中游刃有余?——这就是本书要探讨的问题。
  • 独霸冷妻

    独霸冷妻

    六年的默默守护,为了不过是想在他心里有一个小小的位置!可换来的却是被送入另一个男人的怀里!他,独霸影视界的鳌头!撒旦的化身,有着俊美外表,却总是笑挂着一副无害的邪笑!让她毫无抗拒的沉沦了下去。他说;救她,因为她有商业价值!养她,因为她有利用价值。他说,他永远不会爱上她…终于,她累了,想要逃离了…精彩片段一“你来干什么?”昔日的温柔早已经被一道刺骨的冷漠替代。横跨在门框上,某个怒火横溢的强势男,攥过眼前冷漠如冰的女子;“你竟然敢跟别的男人搂搂抱抱,你别忘了,你是我的女人。”他的女人?某女冷淡扫了眼他,抿紧的嘴角扬起一抹弧度,抽回手,下一秒,“砰”的一声甩上了门,冷淡声音隔着房门传出;“你被踢出局了。”门外,怒火的红光烧红到了半边天,只见某霸势男在抱脚痛呼中叫嚣着。片段二Xx民政局。“你往哪去呢?这边才是结婚签证处。”某男霸道的揽过往另一边走去的女子邪笑道。某女抬头冷淡望着他,眼神突然闪烁了下,嘴角扬起一抹媚笑,在众多羡慕眼光下踮脚环抱上他,柔淡的缓慢道;“顺便先把离婚手续办好,免得隔天多跑一趟。”闻言,众生皆倒……只见青筋暴跳的某男,怒火冲天的把人扛起就往结婚签证处而去。片段三“下次来我家请先经过我同意。”看着在自己厨房搞破坏的男人,刚刚进屋的她只是冷淡扫上一眼。一个身穿草莓围裙,一手拿锅铲的俊美男子从厨房冲了出来,脏兮兮的俊脸凑了上去;“那么晚才回来,你干嘛去了?”“关你什么事?”“你是我老婆,你敢在外面招风沾草的,我就跟你急。”某男笑脸下沉怒道。某女冷瞥了眼他,冷淡扯开嘴角,边往自己房间走去边道;“那你慢慢急吧,出去时记得关门。”“林芊影……你敢再给我说一遍。”一道惊天怒声霎时揭开屋顶似的响起。特此声明;此文并非虐文,先小苦后甜蜜,女主表面柔弱冷淡,实则性格倔强冷傲,手段强大,有仇必报的腹黑女。此文除楠竹,还有非常多让人意想不到的帅哥连番上阵,妒忌,醋意满头飞……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冰山王爷的废妾

    冰山王爷的废妾

    出差回家想给他一个惊喜,但是却撞见自己心爱的他和自己最信任的她在一起。自己该做什么?掩面哭泣跑离现场?向他责问哭诉?都不是!我要~!!!为什么突然晕了过去?难道自己被两个人算计?再次醒来,脸上狠狠的挨了耳光,有人在她耳边怒吼:不嫁也得嫁,死了也要把你的尸体抬到王府!啥?那个啥?摸着异常疼痛的脸,李云真的有些晕了。自己要嫁给一个王爷,冷酷无比的王爷?还是做小妾?!这个变态无情的王爷却在一直羞辱自己,还有王府众多小妾更加的欺辱自己。该怎么办?反击?如何反击?逃离,如何逃离。这个死变态王,自以为是!其实是人头猪脑。就骂你了,怎么的?啊~~错觉,刚才骂的都是您老人家的错觉。其实没骂啊。哼,女子报仇,十年不晚,能屈能伸。无耻为荣!她想做一只没有脚的小鸟,一直自由的飞翔,死的那刻便是自己落地的那刻。那么,江湖,我来了.只是,变态王似乎也追来了.怎么办呢?女主是很坚强的,不是随便被人欺负的人!有点小冲动,有点小聪明,有点小无耻~嘿嘿~~@@@@@@@@@@@@@@@@@@@@@@@@@@@@@@推荐我的新文:《盛世风华》当轻狂腹黑、决绝果断的她穿越到生性懦弱、说话都结巴的她身上…盛世传奇就此开始!丞相府白家三小姐白风华,说话结巴,皮肤黝黑,生性懦弱,资质低微,处处被人嘲笑欺负。却爱上了当今第一天才美男南华王,甚至爱的失去了自我。在一次夜宴为南华王爷挡下刺客的一剑差点送命。当白风华再次醒来,面对这戏剧的一切,眼神中却充满了讥诮和冷笑。眼底深处更是闪烁着狂妄和不羁。南华王“好心施舍”准备迎娶白风华为侧妃作为报答,派去送定情信物的人却被白风华叫人打成猪头扔出了丞相府!接下来,白风华让人见识到了什么叫真正的“纨绔子弟”。以前嘲笑她的,欺负她的,揍,全部揍。看不顺眼的,也揍!“飞扬跋扈,仗势欺人”,被她发挥的淋漓尽致。被揍的人昏天旋地,鬼哭狼嚎,却都忘记了一个资质低微的人怎么可以揍的他们像猪头!天才南华王终于与其对上,众人这才惊觉,原来,白风华才是真正的天才!以前白风华为了不抢心上人南华王的风头,生生隐匿了自己的光芒。而今日,她将光芒万丈,谱写一场盛世风华!¥¥¥¥¥¥¥¥¥¥¥¥¥¥¥本文不管是文名,简介,构架,人物,情节都是我辛苦想出来的,这是我的心血,所以——禁止借鉴和抄袭,谢谢合作。自己的另外两个文:《七夜宠姬》《妖女对上邪男》
  • 第一皇妻

    第一皇妻

    云云新文,亲们大力支持哈。《邪魅娘亲腹黑娃》“千回要嫁给九哥哥!”她死死拽着他的衣角不放。“好啊,你去那里边,把衣服脱光光,我就娶你。”他眯着眼眸,笑得邪恶,怀里还搂着她八姐子青,指着前面那家青楼。她叫孟千回,是东临大将军孟庭之九女。出生之时,正逢父亲胜仗归来,皇帝老儿心悦,封了个皇妻给她。谁料十八年后,这女却是疯疯癫癫,男女不辨,左右不分,好坏不明,偏偏还恋上那地狱阎王九皇子。一场“有心人”的闹剧,她成了青楼老鸨子的棍下亡魂,抛尸乱坟岗。========================她,唐月月,二十一世纪的天才恐龙女,医学、天文学、生物学样样精通,头脑极其聪明,相貌却是极其丑陋,性子泼辣,无人敢欺。为看天象奇观——“双星拱月”,登上城市最高大厦,忽而一射强光射来,她莫名奇妙穿越了。醒来,却是另外一个时空,身处乱坟岗,周围是一双双可怕的兽瞳。我的妈,哪来这么多狼。只听到嗖嗖几声响,那些狼鬼哭狼嚎啕倒在血泊里死翘翘了。“娘,你没事吧。”不知哪里窜出来的一只绝世美男,上演英雄救美。某女一脸黑线,自己就是长得寒碜点,不至于老得快成人家娘了,“谁是你娘,你娘叫你回家吃饭喱,去去,比老娘都老的臭男人!”“你就是我娘,娘,你是天下第一美女,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某男傻笑,一边从衣袖里取出一面小铜镜。镜中女子十七八岁,长得那个美呀,倾国倾城。唐月月借着孟千回的躯体重生了,一个头脑聪明相貌恐龙的现代天才,一个疯痴傻笨、貌如西子的古代小姐,两人完美结合。孟千回从此华丽丽地重生了。(一)“八姐姐,从明个儿你就帮妹妹我洗马桶,妹妹我站着,你就不许坐着,我坐着,你就不许躺着。”某女一脸邪笑。“大娘,我爹和我娘要完成再造人计划,以后每月初一到二十九,爹都会在我娘房间,三十就留给大娘,如果某月没有三十,那就等到下个月吧。”某女看似一脸善意。(二)东临帝君风云兮眯着眸,将女人压到龙床之上,你是朕的皇妻,我要的就是你。不待女人多言。宫门被撞开,风起,剑来,冷眸相对。我的娘亲不是你这个无耻偷夫可以碰的。某女心脏差一点蹦出,十八岁可以生出二十几岁的儿子?眼翻白,真想晕倒,臭小子,坏我好事。(三)千千,本王愿为你生,原为你死,只要你嫁给本王。你愿意为我生儿子吗?某女一脸不屑。
  • 离婚女的外挂修真

    离婚女的外挂修真

    觉醒上古之神的血脉,踏上现代修真之路,宴青平凡的生活从此如脱肛的野马一去不复返!小三插足、净身出户——没关系,她有随身空间。没有根基、天资也一般——没关系,她本是女娲转世。洪荒级妖孽横生,危险异常——没关系,抓来当灵兽骑骑。寻法器,炼丹药,骑神兽,打怪升级……宴青依靠原身这个强大外挂信手拈来,过的好不风生水起。
  • 一品悍妻之倾城画妃

    一品悍妻之倾城画妃

    一朝穿越,她竟成了神秘的画中人,更神奇地拥有自由进出各类画的特殊能力。从此,想去哪眨眼间就能到,看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品江山如画,生活好不惬意。然,当她同画中那相似的容貌,展现在世人面前时,各种麻烦层出不穷,阴谋阳谋接连不断,她见招拆招,一一化解。重重阴谋下,隐藏的究竟是什么惊天的秘密呢?且看神秘画中妃,千变万化,颠倒乾坤,绝代风华。【宠文一对一,男女主身心干净,女主嚣张邪佞,男主霸道腹黑,女强VS男更强,小恶搞,宠爱无极限】#精彩片段#某日,某男子对着眼前的一副画像,诱哄道,“倾儿,乖,只要你出来,我保证再也不对你动手动脚了。”画中的某女才不吃这套,悠着声音道,“我要是再相信你的话,我就跟你姓。”这男人简直就是欠揍,给点阳光就灿烂。她只是一时心软,给了他点福利,他就越发不规矩起来了。要是不给他点颜色瞧瞧,以后哪还有她说话的份。某男心里得瑟,就算你不相信我的话,也已经跟我姓了,不过嘴上却求饶道,“行,以后倾儿说什么就是什么。”“男人的话要是能信,母猪也会上树的。”某女明显不信。怀柔政策失败,某男嘴角勾起一抹邪魅的笑容,手开始挠起了眼前的画。很快,话里的某人开始大笑起来,“痒……痒……,求你……别……别挠了。”
  • 我的绝色美男军团

    我的绝色美男军团

    夏玲珑左手扯过书包挎在肩上,右手摁灭教室里的电灯,右脚开门左脚再勾过门关上。整套动作一气呵成,没有一个环节不娴熟,真让人怀疑她上辈子是不是八爪鱼转世。未免在心情郁闷时,还要被凄风惨雨雪上加霜的淋到,夏玲珑脚下生风的往家的方向飞奔,就听见僻静的校园一隅传来不和谐音符……
  • 特工太子妃:忽悠一个江山玩

    特工太子妃:忽悠一个江山玩

    初遇那晚,我与他携手同醉。我指着夜空说:唐楚,我来数星星。你智商差点儿,就数月亮吧!抱着一颗琼瑶的心来对待穿越新生,结果还是金庸了。好吧,既然摆脱不了打杀的命运,那就让我来助你开疆拓土,忽悠一整片江山!咱轻轻的来再轻轻的走,挥一挥衣袖,不留一个活口!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