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8200000036

第36章 季氏第十六(1)

本篇共十四章,内容涉及治国理政、国家统一、道德修养、教育思想等方面。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等章,阐述了孔子“以德治国”、“以礼治国”的思想。“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两章,阐述了孔子关于国家统一的思想,批评了季氏等大夫违礼僭越的行为。“益者三友,损者三友”、“益者三乐,损者三乐”、“君子有三戒”、“君子有三畏”、“君子有九思”、“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等章,是孔子对道德修养的要求,是修身的指南。“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这一章,体现了孔子的学习观和教育思想。

16.1季氏将伐颛臾①。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②。”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③?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④,且在邦域之中矣⑤,是社稷之臣也⑥。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⑦,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⑧:‘陈力就列⑨,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译文】季氏将要讨伐颛臾。冉有、子路去见孔子,说:“季氏将对颛臾采取军事行动。”孔子说:“冉求!这难道不是你的过错吗?颛臾,上代的鲁国国君曾让他主持东蒙山的祭祀,而且在鲁国的疆域之内,是国家的臣属。为什么要讨伐他呢?”冉有说:“季氏要这么做,我们两人都不愿意这样做。”孔子说:“冉求!古代史官周任说过:‘施展才力就担任职务,不能尽力就应辞职。’有危难不支持,将倾倒不扶持,那又何必用你当助手呢?而且你的话是错的。老虎、犀牛逃出笼子,龟甲、美玉坏在匣中,这是谁的过错?”冉有说:“如今的颛臾,城邑坚固,而且离季氏封邑费很近。现在不去占领,以后一定会成为子孙的忧患。”孔子说:“冉求!君子憎恶不说想要却一定寻找借口。我曾听说,拥有封国和家族的人,不担忧贫困而担忧不平均,不担忧人少而担忧不安定。因为平均就不会有贫困,和谐就不觉得人少,社会安定国家就不会倾覆。做到这样,边远的人不归服,就完善礼乐教化来吸引他们。他们来了,就要让他们安心。现在你们辅助季氏,边远的人不归服而不能吸引他们,国家分裂瓦解而不能守护,却图谋在国家内部使用武力。我担心季氏的忧愁不在颛臾,而在鲁国朝廷内部。”

【注释】①季氏:指季桓子。颛(zhuān)臾:春秋国名。伏羲之后,风姓,鲁国的附属国。在今山东省费县西北。②事:指军事行动。③无乃:岂不,恐怕。④东蒙:今山东省蒙阴以南的蒙山。东蒙主:指主持东蒙山的祭祀。⑤邦域:指鲁国的疆域。⑥社:指土神;稷:指谷神。社稷:指代国家。⑦夫子:指季桓子。⑧周任:古代的一位史官。⑨陈力:施展才力。就列:担任职务。止:停止。指辞职。颠:跌倒,倾倒。相:辅佐的人,助手。兕(sì):雌的犀牛。柙(xiá):关野兽的笼子。椟:木制的匣子。固:坚固。费:季氏的封邑,在今山东省费县西南。忧:忧愁。指祸患。疾:憎恶。舍曰:不说。辞:指托辞,借口。有国有家者:指诸侯、大夫。古代诸侯拥有封地,称诸侯国;卿、大夫拥有采邑,有自己的家族。倾:倾覆。修:整治。引申为完善。文德:指以礼乐教化进行统治。来:通“徕”,招徕。意思是吸引。分崩离析:分裂瓦解。干戈:指武力。动干戈:使用武力。萧墙:古代宫室用来分隔内外的当门小墙。这里喻指鲁国朝廷内部。因鲁国国君曾多次想除去三桓,而季氏长期专权,是鲁君首先要除去的对象。

【解读】这是《论语》中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的一章。孔子以德治国、以礼服人的思想,在此章得到了生动的体现。冉有、子路作为季氏的家臣,知道季氏将攻打颛臾,不但不劝阻,反而试探孔子的态度。孔子不赞成讨伐颛臾,以“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为喻,说明过错不在颛臾,而在朝廷的治国措施。当冉有以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进行辩解时,孔子对他进行了尖锐的批评,认为他不说想要却一定寻找借口的做法为君子所憎恶。接着,孔子耐心地给冉有和子路讲述了自己以德治国、以礼服人的政治主张。古人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此章所记述的“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等名言、警句,作为孔子提出的治国之道,对后世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至今仍能给当政的官员以深刻的启示。

16.2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①;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②;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③,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译文】孔子说:“国家政治清明,制定礼乐,出兵讨伐,由天子决定;国家政治黑暗,制定礼乐,出兵讨伐,由诸侯决定。由诸侯决定,大概传十代很少有不亡国的;由大夫决定,传五代很少有不亡国的;由家臣执掌国家权力,传三代很少有不亡国的。国家政治清明,政权就不会掌握在大夫手里。国家政治清明,百姓就不会议论纷纷。”

【注释】①礼乐征伐:制定礼乐,出兵讨伐。自天子出:意思是由天子决定。②十世:古代以三十年为一世,十世即十代。希:同“稀”,稀少。失:丧失。指亡国。③陪臣:大夫的家臣。执:执掌,把持。

【解读】此章是孔子在总结历史经验、联系社会现实基础上提出的治国主张。这个主张的核心是“天下有道”,即通过推行仁德礼制,实行“以德治国”,进而达到国家政治清明。这样,就会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由天子决定礼乐、战争等大政方针,大夫就不能专权,民众安居乐业而不会批评国政。反之,如果国家政治黑暗,就会导致礼崩乐坏、社会动乱,各地诸侯互相兼并、扩张称霸,国家四分五裂的局面。孔子从齐国传十代、晋国传九代、鲁国传五代等教训,指出了诸侯僭越、大夫执政、家臣专权的严重后果。以德治国的原则、国家统一的理想,是孔子留给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也是他为世界文明做出的一大贡献。杨伯峻先生为此章所作的注,引证了大量史实,可作为阅读或研究此章的重要参考:“‘自天子出’,孔子认为尧、舜、禹、汤以及西周都如此;‘天下无道’则自齐桓公以后,周天子已无发号施令的力量了。齐自桓公称霸,历孝公、昭公、懿公、惠公、顷公、灵公、庄公、景公、悼公、简公十公,至简公而为陈恒所杀,孔子亲身见之;晋自文公称霸,历襄公、灵公、成公、景公、厉公、平公、昭公、顷公九公,六卿专权,也是孔子所亲见的。所以说‘十世希不失’。鲁自季友专政,历文子、武子、平子、桓子而为阳虎所执,更是孔子所亲见的。所以说‘五世希不失’。至于鲁季氏家臣南蒯、公山弗扰、阳虎之流都当身而败,不曾到过三世。当时各国家臣有专政的,孔子言‘三世希不失’,盖宽言之。这也是历史演变的必然,愈近变动时代,权力再分配的斗争,一定愈加激烈。这却是孔子所不明白的。”(《论语译注》)

16.3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①,政逮于大夫四世矣②,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③。”

【译文】孔子说:“任命官员不由国君做主已经五代了,政权落到大夫手上已经四代了,所以仲孙、叔孙、季孙的子孙衰微了。”

【注释】①禄:俸禄。指代任命官员的权利。去:离开。公室:王室。指鲁国国君。去公室:意思是不由国君做主。五世:指鲁国的宣公、成公、襄公、昭公、定公五代国君。②逮:及,到。逮于大夫:落到大夫之手。四世:指季孙氏文子、武子、平子、桓子四代。

③三桓:因鲁国的仲孙、叔孙、季孙三卿都出于鲁桓公,因此称为三桓。微:衰微。

【解读】此章与上一章有联系。孔子的意思是,由于鲁国的国君违礼僭越,不行德治,导致了五代国君不能行使权力,季孙氏一家四代专权、仲孙叔孙季孙这三桓的子孙衰微的后果。可见,孔子大力推行仁德、礼制,目的是恢复国家的正常统治秩序,实现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安定,从根本上改变当时那种礼崩乐坏、社会动乱、道德沦丧的局面。为了实现这一理想,他历尽艰辛,矢志不渝。孔子的伟大正在于此。

16.4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①,友多闻,益矣;友便辟②,友善柔③,友便佞④,损矣。”

【译文】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与正直的人交友,与诚信的人交友,与见多识广的人交友,这样就有益;与逢迎谄媚的人交友,与虚伪圆滑的人交友,与夸夸其谈的人交友,这样就有害。”

【注释】①谅:诚信。②便辟:逢迎谄媚的样子。③善柔:阿谀奉承。指虚伪圆滑。④便佞:花言巧语,阿谀逢迎。指夸夸其谈。

【解读】此章记述了孔子的交友之道。孔子善于观察人、评价人,因此总结出了“益者三友,损者三友”的经验。他认为,与正直、诚信、多闻的人成为朋友,相互交往、切磋,就对自己有益;如果与逢迎谄媚、虚伪圆滑、夸夸其谈的人成为朋友,就会受其影响,臭味相投,败坏品行,深受其害。可见,一方面,孔子主张交友,认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另一方面,他又强调慎重交友,不能不加区别把什么人都当作朋友。孔子的这一观点,值得今人特别是年轻人借鉴。

16.5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①,乐道人之善②,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③,乐佚游④,乐宴乐⑤,损矣。”

【译文】孔子说:“有益的乐趣有三种,有害的乐趣有三种。以礼乐节制行为为乐,以说别人的长处为乐,以多结交好朋友为乐,这样就有益;以骄纵放肆为乐,以游荡无度为乐,以宴饮游乐为乐,这样就有害。”

【注释】①节:调节,节制。②道:说。③骄乐:骄纵放肆。朱熹《论语集注》:“骄乐,则侈肆而不知节。”④佚游:游荡没有节制。⑤宴乐:宴饮游乐。

【解读】孔子十分重视人性道德的修养。培养什么兴趣,以什么为乐趣,是人性道德修养的一项内容。在三种有益的乐趣中,孔子把“以礼乐节制行为为乐”放在首位,强调了礼乐制度对于规范人的行为的重要性。在三种有害的乐趣中,居于首位的是“以骄纵放肆为乐”,说明骄纵而不知节制就会违背礼制,从根本上影响人的品德和行为。孔子认为,人应该适当游玩、宴饮,但游荡无度、宴饮不节就对人有害。

16.6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①: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②,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③。”

【译文】孔子说:“与君子相处有三种过失:不到他说话时却说了叫做急躁,到他说话时却不说叫做隐瞒,不看对方脸色表情而说话叫做盲目。”

同类推荐
  • 左氏春秋

    左氏春秋

    记事基本以《春秋》鲁十二公为次序,内容主要记录了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对各类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民族关系、道德观念、天文地理、历法时令、古代文献、神话传说、歌谣言语均有记述和评论。
  • 北山酒经

    北山酒经

    《北山酒经》分上、中、下三卷。上卷追述了酿酒的发展历史,中卷和下卷介绍了酿酒的具体技艺。《北山酒经》虽为酿酒技艺的专著,实则却渗透着酒文化的浓重缩影,为饮而酿,酿则必饮,可谓关乎酒之品质的重要著作。
  • 中华家训3

    中华家训3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 诸子百家名句赏析

    诸子百家名句赏析

    《诸子百家名句赏析》中“诸子百家”一般是指先秦至汉代时期出现的学术流派。西汉刘歆在《诸子略》中著录各家著作有一百八十九家,其后的《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等书则使“诸子百家”的著作上升到上千家。但流传较广、影响较大、为的不过几十家而已。其著名的学派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纵横家、杂家、名家、阴阳家、农家、小说家等。
  • 韵府词库

    韵府词库

    《韵府词库》是作者花费近十年心血,在有关资料及工具书上选取六千余个韵单字,搜集古今汉语词典、词组约二十六万个汇编而成,为广大爱好作诗填词的读者及苦于汉语词组搭配检索的读者提供了方便。
热门推荐
  • 宝贝宠你会上瘾

    宝贝宠你会上瘾

    “现在给你两个选择,一,我吻你,二,你吻我。如果你一个都不选,那么我就直接吃掉你。”他,是忘斯京贵族学院里最高贵的泉少,不把任何女人对他的感情放在眼里,却唯独只对她一片痴心。已经被他灌醉,并且带到床上的她,神志不清的说:随……便……你,还有,这衣服我穿的不舒服!”
  • 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战役(世界军事之旅)

    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战役(世界军事之旅)

    本书是一本集聚了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战争书籍,它告诉读者:战争带来劳民伤财、废墟残骸的同时,也推动了历史车轮的前进。书中包括了十字军东征、血战顿河畔、德国农民战争、海地独立战争、美英战争、菲律宾独立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等。这些战争有的让世界重新划分版图,有的让权力者重新洗牌,有的……
  • 祭祀村

    祭祀村

    一具被掏空内脏的尸体,一个用人祭祀的神秘村庄,到底隐藏着怎么恐怖惊叹的秘密?一个精心设计的死亡游戏,面对重重机关,他们是否能全身而退?一段艰辛惊险危机四伏的寻宝之路,历经万千险境之后他们得到的究竟是什么……
  • 失踪之谜(走进科学)

    失踪之谜(走进科学)

    茫茫宇宙,浩浩人海,真是无奇不有,怪事迭起,许许多多的难解之谜和科技神奇奥妙无穷,神秘莫测,使我们对自己的生存环境捉摸不透。
  • 这个少奶奶不简单

    这个少奶奶不简单

    履行长辈订下的娃娃亲,温暖嫁给一个从没见过面的男人,不过,她可是带着个鬼朋友一起嫁豪门的,有鬼朋友撑腰,还怕富少老公欺负不成?“少爷,少奶奶昨晚又在房里烧祭品了。”“少爷,少奶奶好像中邪了,她一个人自问自答,您不在家的时候,常常一个人对着空气笑。”“对呢对呢,她每次用餐,都好像对面有人一样的,说笑个不停,好邪门啊。”自从温暖嫁入骆家,几乎每天都有员工辞职,辞职理由无非一个:少奶奶撞邪了!不过,大少爷在家的时候,小新娘却一切正常,嘟嘴装无辜。
  • 错进洞房:娘子快到碗里来

    错进洞房:娘子快到碗里来

    她是娇贵的首富千金,他是宰相家的纨绔长子,原本毫无交集的两人却被别人算计成为夫妻。都说她自小娇宠无才无智,他却发现她既可爱又聪慧,简直是天下掉下的好娇妻。听闻他不学无术风流成性,她却觉得他既温柔又专情,并且还有几分神秘感,确实是做夫君的不二人选。既然这样,她干脆将错就错,小手一拍,这个夫君我要了!嗯,有眼光!某男也不甘示弱,张开双臂笑得邪魅,娘子快到怀里来!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后来

    后来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凤凰盘涅:第一夫人

    凤凰盘涅:第一夫人

    前世她身负家族使命,只为家族而存,无欲无求,一场拯救,一场摧毁,一场邂逅,一场携手,只因那句“你的存在是我的骨血”,这便是爱,无怨无悔,上天入地,有你的地方便是家。
  • 杀手重生:天价老妈腹黑娃

    杀手重生:天价老妈腹黑娃

    黑暗势力追杀被列为叛徒的她,把她和儿子炸得粉身碎骨。一朝重生,竟然让她和儿子一起回到被炸死的半年前。重生一次,具备异能的她决定不再躲藏,带着腹黑儿子闯天下。杀手同行不断出现,情敌如假花,灵异的古城消失,身具异能的原因,黑暗势力创始者的秘密,前世与今生有何关联?探险与反抗,要么生,要么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