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8200000037

第37章 季氏第十六(2)

【注释】①侍:侍奉。侍于君子:意思是与君子相处。愆(qiān):过失,罪过。②及:到。之:代词。他。③颜色:脸色,表情。瞽:盲人。这里指盲目。

【解读】这是孔子总结的与君子相处时的说话艺术。孔子认为,与君子相处,既要坦诚融洽,又不能忽视礼节,在发表意见时要注意时机和对方的情绪。双方交谈时,不到自己说话时就不说,表现的是稳重、有礼、虚心;到自己说话时就畅所欲言,表现的是坦诚、教养、学识;发现对方不高兴、难堪,就改换话题,表现的是灵活、理解人、宽容人。孔子所总结的谈话艺术,是君子相处时采取的方法,与别有用心的人的察言观色、阿谀逢迎有本质上的区别。

16.7孔子曰:“君子有三戒①:少之时,血气未定②,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三件事需要警戒:年轻时,血气尚未稳定,要警戒女色;到了壮年,血气正旺盛,要警戒争强好斗;到了老年,血气已衰弱,要警戒贪图名利。”

【注释】①戒:警戒。②血气:历来有多种解释。一说为“精力”,李泽厚持此说;一说为“血脉和气血”,毕宝魁持此说;一说为“随着身体而有的本能和欲望”,傅佩荣持此说;一说为“人的自然属性”,金良年持此说。我们认为,人的“血气”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既有自然属性,又受环境和教育影响,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年轻时身体处于发育阶段,世界观尚未形成,缺乏正确判断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壮年时身强力壮,精力旺盛,遇事容易冲动;老年人身体衰弱,精力减退,如果追名逐利,结果势必事与愿违。为此,本著采用杨伯峻的做法:不做解释,译文中保留“血气”一词。

【解读】朱熹《论语集注》:“血气,形之所待的生者,血阴而气阳也。得,贪得也,随时知戒,以理胜之,则不为血气所使也。范氏曰:‘圣人同于人者血气也,异于人者志气也。血气有时而衰,志气则无时而衰也。少未定,壮而刚,老而衰者,血气也。戒于色、戒于斗、戒于得者,志气也。君子养其志气,故不为血气所动,是以年弥高而德弥邵也。’”朱熹的理解和范氏的分析很深刻,可供研读此章者参考。孔子针对一个人在青年、壮年、老年三个阶段不同的生理、心理特点,分别提出了需要警戒的事情,合情合理,见解深刻。可见,人的道德修养,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侧重点,要根据所处年龄段的特点和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要求,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避免人为的错误。孔子的这一忠告,对于生活在21世纪的人仍有普遍的意义。

16.8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①,畏大人②,畏圣人之言③。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④,侮圣人之言⑤。”

【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三种敬畏:敬畏天命,敬畏德行高尚的人,敬畏圣人说的话。小人不懂得天命而不敬畏,轻侮德行高尚的人,亵渎圣人的言论。”

【注释】①天命:一说指天神的意旨,一说指先祖的遗训。孔子对天命和鬼神“敬而远之”,仅持敬畏的态度,故从前说。②大人:一说指德行高尚的人,一说指大官、贵族。从前说。③圣人:人格品德最高的人。④狎:轻侮,轻视。⑤侮:轻慢,亵渎。

【解读】一个人有所敬畏,才有追求的目标;有敬畏之心,才会约束自己的行为。孔子认为,君子作为有德行的人,应该有三种敬畏,才能不辱没君子的言行。首先,天命不可知,人无法抗拒;其次,德行高尚的人严于律己、仁德待人,是学习的楷模;再次,圣人说的话充满生活的智慧,可作为座右铭。这三种敬畏,体现了君子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对人性道德的修养,以及对文明成果的继承。小人对天命一无所知,因而不知敬畏;轻视道德高尚的人,因而自以为是;亵渎圣人说的话,因而胡作非为。可见,由于小人没有上述三种敬畏,导致了道德的沦丧,以致不能约束自己的行为。

16.9孔子曰:“生而知之者①,上也②;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③,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④。”

【译文】孔子说:“生来就聪明的人,智商上等;通过学习而聪明的人,智商次一等;有困惑而学习的人,智商又次一等;有困惑而不学习,这种人在普通人之下。”

【注释】①知:通“智”,明智。引申为聪明。②上:上等。指智商上等。③困:困惑。

④民:指普通人。

【解读】历来把“生而知之”解释为“生来就知道”,这与孔子所说的“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篇第二十章)相矛盾。如果认为“我非生而知之者”是孔子的自谦之词,虽然符合他的为人风格,但仍有牵强之处。金池先生主编的《〈论语〉译注新旧对照100例》把“知”解释为“聪明”,把“上”解释为“智商上等”,比较符合孔子的思想,从心理学的角度也解释得通。孔子认为,一个人的智商有高低之分,智商高的人通过学习可以使智商更高,智商低的人通过学习可以提高智商,智商低又不学习就会连普通人都不如。导致这种变化的关键因素就是学习。可见,后天的学习对一个人的成长、进步极为重要。一个人能否成才,能否改变命运,学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6.10孔子曰:“君子有九思①:视思明②,听思聪③,色思温④,貌思恭⑤,言思忠,事思敬⑥,疑思问,忿思难⑦,见得思义⑧。”

【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九种需要考虑的事:看,要考虑看清楚没有;听,要考虑听明白没有;表情,要考虑是否温和;态度,要考虑是否恭敬;说话,要考虑是否诚实;办事,要考虑是否严肃认真;有疑问,要考虑向人请教;生气时,要考虑是否有后患;看到利益,要考虑取得是否合理。”

【注释】①思:思考,考虑。②明:清楚。③聪:明白。④色:脸色,表情。⑤貌:容仪,态度。⑥敬:恭敬,严肃认真。⑦难:灾难。指后患。⑧得:获得。指利益。

【解读】这是孔子对君子在待人处事中的各种行为提出的具体要求,既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又具有可操作性。但是,一个品德低劣、为人奸伪的人,要做到这些又很难。可见,作为君子,要在日常生活中落实这些要求,还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身品德、人格的修养。孔子所提出的礼仪规范,在他所生活的时代,对于规范人的行为、协调人与人的关系、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日常生活中的礼仪规范、行为准则有了较大的变化,“今人不必谨守传统仪文、规矩、观念(包括孔子教义在内),但由孔子和儒学强调‘礼’作为社会群体生存规范这一基本观念,毕竟不可废弃,‘虽百世可知也’。”(李泽厚《论语今读》)

16.11孔子曰:“见善如不及①,见不善如探汤②。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③,行义以达其道④。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译文】孔子说:“看见善良就努力追求,如同赶不上;看见邪恶就戒惧小心,如同手伸进开水。我见过这样的人,我听过这样的话。隐居避世以保持他的志向,遵行道义来实现他的理想。我听过这样的话,没有见过这样的人。”

【注释】①不及:赶不上。②汤:沸水。探汤:探沸水会把手烫伤。比喻戒惧。③求:寻求。这里意思是保持。④达:达成。引申为实现。道:这里指理想。

【解读】孔子的人生阅历非常丰富,他既在朝廷做过官,又带领弟子周游过列国,见过无数的人,经历过许多的事。他认为,一个人追求善良、崇尚仁德,并能戒惧邪恶、独善其身,这还可以做到;但要做到为了保持志向而避世隐居,遇到施展抱负的时机仍遵行道义就很难。前一种人的人生境界是“独善其身”,后一种人的人生境界是“兼济天下”。要达到后一种人的人生境界,即既有高尚的德行,又能在待人处世、做官从政中坚守道义,对一个人的要求很高,因此孔子感叹没有见过这样的人。

16.12齐景公有马千驷①,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②。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③,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④?

【译文】齐景公有四千匹马,他死时,老百姓不觉得他有什么德行值得称颂。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下,老百姓到现在还称颂他们。(实在不是因为他们富有,只因为他们品格卓异。)大概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吧?

【注释】①驷:古代一车套四马,因此一驷就是四匹马。②称:称道,称颂。③首阳:山名。在今山西省永济县南,即雷首山,又名首山。传说中伯夷、叔齐饿死处。④其斯之谓与:朱熹《论语集注》引胡氏曰:“程子(程颐)以为第十二篇错简‘诚不以富,亦祗以异’,当在此章之首。今详文势,似当在此句之上。言人之所称,不在于富,而在于异也。”虽不见证据,但有一定道理。从此说。

【解读】此章的说话主体不明,从表达的观点看,应为孔子所说。齐国自齐桓公之后成为春秋时代的大国。齐景公在位58年,权势极大,财富很多,但由于他奢侈,厚赋重刑,没有德行,因此得不到老百姓的称颂。伯夷、叔齐作为商代孤竹君的儿子,因互相谦让,不愿登位而逃到周国。周武王灭商后,他们耻食周食,饿死在首阳山下。他们高尚守节的精神,得到了老百姓的称赞。此章所表达的观点是:能否得到老百姓的称颂,关键在德行,而不在财富。

16.13陈亢问于伯鱼曰①:“子亦有异闻乎②?”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③。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④。’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⑤。’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⑥。”

【译文】陈亢问孔鲤说:“你也许听到了老师特别的教诲吧?”孔鲤回答说:“没有。他曾独自站在庭院中,我快步走过。他问我:‘学习《诗经》了吗?’我答道:‘没有。’他说:‘不学习《诗经》,就不会说话。’我下来后就学习《诗经》。有一天,他又独自站在那里,我快步走过庭院。他问我:‘学习礼制没有?’我答道:‘没有。’他说:‘不学习礼制,无法在社会上立足。’我下来后就学习礼制。我听到的教诲就这两次。”陈亢回去后高兴地说:“我问一件事却知道了三件事:知道学习《诗经》的意义,知道学习礼制的重要,还知道君子不偏爱他的儿子。”

【注释】①陈亢(gāng):字子禽,陈国人。孔子的学生。伯鱼:即孔鲤,字伯鱼。孔子的儿子。②异闻:听到不同的东西。意思是听到特别的教诲。③趋:小步快走。表示恭敬。④无以言:不会说话。⑤无以立:无法立足。⑥远:疏远。这里意思是不偏爱。远其子:朱熹《论语集注》引尹氏曰:“孔子之教其子,无异于门人,故陈亢以为‘远其子’。”

【解读】此章通过简洁、生动的对话,展现了陈亢、孔鲤和孔子的形象。陈亢求学心切,以为孔子对儿子会有“秘传”,因此向孔鲤打听。孔鲤说他只是两次经过父亲身边,父亲才告诉自己学习《诗经》和礼制的意义,自己并没有听到过特别的教诲。《诗经》的语言简练、生动、形象,礼制规范人的行为举止,提高人的品德素质,因此孔子要求学生都要学习,自己的儿子也不能例外。阅读此章,孔鲤尊敬父亲、孔子关爱而不偏爱儿子的形象跃然纸上。此章所记述的孔子教育孔鲤的情况,堪称家庭教育的典范,值得研究和学习。

16.14邦君之妻①,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②;邦人称之曰君夫人③,称诸异邦曰寡小君④;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

【译文】国君的妻子,国君称她为夫人,她自称为小童;国内的人称她为君夫人,对外国人就称她为寡小君;外国人称呼她,也叫君夫人。

【注释】①邦君:国君。②小童:国君夫人的自称。年幼未成人叫童。自称“小童”有自谦的意思。③邦人:国内的人。④异邦:别的国家,外国。寡小君:古代国君夫人对诸侯自称的谦词。

【解读】此章通过记述当时的典制,明确对国君妻子的称谓,体现了孔子的“正名”思想。由于没有“子曰”二字,有人认为不是《论语》的本文,而是后人在竹简空白处任意增写的。杨伯峻先生则认为“这一章既见于古论,又见于鲁论(鲁论作‘国君之妻’),尤其可见各种古本都有之,决非后人所搀入。”(《论语译注》)

同类推荐
  • 古代诗歌总集:诗经

    古代诗歌总集:诗经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诗歌总集:<诗经>》生动介绍了《诗经》的产生、收集与流传、周民族史诗和怨刺诗、《诗经》中的爱情诗、《诗经》的情感和思想、《诗经》的特色和地位影响等内容。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袁天罡与推背图

    袁天罡与推背图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袁天罡略传;袁天罡墓地之说;袁天罡与李淳风;袁天罡叔父袁守诚;初出茅庐;拜师孙思邈;给武则天算命等。
  • 金匮要略(四库全书)

    金匮要略(四库全书)

    《金匮要略》为《伤寒杂病论》中一部分,共3卷25篇,是现存最早的一部专门研究杂病的医学专著,与《伤寒论》一起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准则,被后世推崇为中医经典著作。清代徐彬将其整理编次为24卷(原书分3卷),每卷列一种病证,文中有注有论,注释简明,论辨精当,引经析义,见解独到,密切联系临床,特别注重脉证辨析,揭示脉证规律。本书根据《四库全书》文渊阁本,参考清光绪五年(1879)扫叶山房藏版点校而成。
  • 中华家训4

    中华家训4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 脉经

    脉经

    脉学是中国医学的卓越成就之一。魏晋以前,脉学史料已经相当丰富。《脉经》编纂了从《黄帝内经》以来,直到华佗,有关脉学的经典理论和重要方法,各按类别递相依次排列,对中国公元3世纪以前脉学进行总结,并作了发挥。
热门推荐
  • 吞天神体

    吞天神体

    如果不站在这个世界的巅峰!都对不起我的天赋与得自仙人的传承!且看一代绝世妖孽的成长之路,霸主人生!新书《三界魂帝》书号530385。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女状元

    女状元

    本文已设半价!只不过是多走了一步安吉从闪亮的T台走向了古代的人口贩卖市场,成了被拍卖品。真不知道古人的眼睛是怎么长的,明明是个极品美女却让人误会成了‘春哥’!男人就男人吧,好歹混了个‘二爷’当,时不时的还可以调戏下丫环,欺负下小厮,偶尔出个主意让那个当‘大爷’的大赚一笔就当是对他的回报。因为一时脑抽考了个状元玩,没想到皇帝小子逼良为娼,不不不,是逼民为官,将她交给妖孽相爷作手下,从此日子不太平。都说君子动口不动手,难道整个曦王朝就没有君子了吗?靠,这不是欺负她不懂武功嘛!每日里饱受妖孽的‘催残’与骚扰,外加惊吓;皇帝小子对她也是虎视眈眈,时不时跟她玩下暧昧;就连刚正不阿的铁血将军也对她蠢蠢欲动;天哪,‘大爷’你就不要再来插一脚了!今科状元爷一夕之间成了曦王朝的热门人物,这倒不是因为他政绩卓著,而是因为他的到来在整个曦王朝的上层人物中掀起了一股势不可挡的男风。***人物介绍(按出场顺序)洛无痕:长相俊美,性格圆滑,世代经商,曦王朝四分之一的财富是属于洛家的,也是买下安吉的‘大爷’左承轩:曦王朝的相爷,完全腹黑男,妖娆魅惑,阴晴不定,时邪时魅,让人捉摸不透,是安吉最可怕的对手古焰曦:曦王朝的君主,霸道冷酷,对安吉又爱又恨,除了用强无计可施司守:将相世家,子承父业,为曦王朝的铁血将军,性格刚毅,对安吉的娘娘腔很是不屑美男持续增加中结局一对一,过程待定美男宠物领养处左妖孽由亲亲玉莲雪藕领养,现正加紧调教中,为日后为祸人间作准备~洛无痕由亲亲潇洒冰少领养,据说要教他追女人的本领,期待中~其他众美男正等着各自的家主领回去~另外左左的亲妈玉玉帮红叶建了一个QQ群,群号为134164161,敲门砖:女主名有兴趣的亲亲快快加入,一起交流心得,红叶在那里恭候各位~推荐朋友的文文《拒嫁无情总裁》罗紫凌《豪门懒夫人》孤月如我《藏心妃子收六夫》南宫飞鱼《灭世双生》樱残雪《魅世红颜》三世石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每天懂一点:催眠心理学

    每天懂一点:催眠心理学

    本书采取图解的编辑手法和“左文右图”的版式,再现了催眠的治疗过程和发展历程在介绍催眠的原理、沿革的基础上详细列举了25项催眠诱导的方法和16项活用催眠的方法。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王爷,回头爱

    王爷,回头爱

    她,一个因白血病死亡而魂穿的现代女高中生,到古代后除了头发特长外没啥特长,但是却是一位乐天派,有时会耍一些小聪明,有时脑子一热就天不怕地不怕。他,异世界大秦王朝二皇子,18岁便被封南王,骁勇善战,令敌国闻风丧胆,引无数少女芳心暗许。她,是他休掉的发妻,他,是她初吻的掠夺者。她说他是高傲的公鸡,他也曾对她不屑一顾。可是慢慢的他却在她的小聪明和小计量里慢慢陷入……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剑斗九天

    剑斗九天

    看着身边人一个一个的在我面前倒下,我哭了---我的命运,怎么可能由上天来主宰?不能,绝不能。所以,我要逆天而行,用我手中之剑,埋葬我心痛的泪水,让九天在我面前忏悔......(86464840最新群)
  • 异空绽放的茉莉

    异空绽放的茉莉

    她,淡雅如茉莉,盈白如珠,幽香袭人。她,从二十一世纪穿过亿万光年来到了有他的年代,是命运的安排?还是冥冥中早有注定?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家人,遇上不止贪婪,还阴险、邪恶的二娘及妹妹,等待她的是什么样的未来?来!请您和我一起来见证她在异空绽放的光华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傲世嫡女:妖孽滚远点

    傲世嫡女:妖孽滚远点

    《女强,女主越来越强!》她是让人闻风丧胆的飒风组织的首领。穿越到蓝宫家的嫡女身上。蓝宫家的嫡女虽然说武功高强,但是比起灵念来,她会的这些都不算什么了。<br/>相貌一般,也没有修炼灵念的资质。但是这家里的老祖宗对她还真不是一般的宠溺,就因为如此,其他的家人都视她为眼中钉!<br/>眼前的这个男人是谁?这个绝美的男人怎么这么可恶?不停地嫌弃她,还口口声声的说要帮助她。既然已经决定要变强,那么就按照他的方法试试吧………<br/>这是做什么?未婚夫带着小三嚣张的来退婚?原因就是嫌弃她没有修炼灵念的资质?好吧!<br/>她从来就不相信没有这种资质,就不能修炼的道理!<br/>她现在没实力,五年以后且看她,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刀还没磨好,但已经出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