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8200000034

第34章 卫灵公第十五(2)

【注释】①臧文仲:即臧孙辰,鲁国大夫,先后在鲁国的四位国君朝中做官。窃位:指居其位不勤其事,意思是不称职、不忠于职守。②柳下惠:鲁国大夫展获,字禽。因食邑在柳下,谥号“惠”,所以称柳下惠。他任士师(即掌管司法的官员)时,三次被罢免。与伯夷并称夷惠。立:通“位”(见《中华大字典》),指官位。与立:给予官位。指提拔重用。

【解读】识才用才是执政者的重要任务。中外历史证明,一个人身边有一大批人才辅助,才能成就大业。三国时的刘备、曹操、孙权,都是因为既善于识才,又大胆任用贤才,因此势力大增,进而形成三国鼎立之势。臧文仲身为鲁国四任国君的大臣,知道柳下惠贤德却不提拔重用,所以孔子批评他不称职。

15.15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①,则远怨矣。”

【译文】孔子说:“要求自己严格,却很少责备别人,就会远离怨恨了。”

【注释】①躬自厚:应为“躬自厚责”,因后文有“责”字而省略“责”。躬:亲自。厚:重,大。引申为严格。躬自厚责:要求自己严格。薄责:少责备。

【解读】这是孔子提出的处世原则。与人共事或相处,如果工作出现了失误,首先从自身找原因,而不能把责任全部推给别人;如果产生了意见分歧,首先检讨自己的意见是否正确,而不能轻易否定对方的意见。孔子认为,做到了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就能远离怨恨。现实生活中,能够遵行这个处世原则的人,不但能处理好与上级、同事以及相交往的人的关系,而且能营造一种融洽和谐的氛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和工作的推行。

15.16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①,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译文】孔子说:“不说‘怎么办,怎么办’的人,我也不知道对他该怎么办了。”

【注释】①如之何:怎么办。朱熹《论语集注》:“‘如之何,如之何’者,熟思而审处之辞也。不如是而妄行,虽圣人亦无如之何矣。”

【解读】生活中,有的人遇事就说“没问题”,不说“怎么办”,仓促表态,轻率行动,结果事与愿违,甚至带来严重的后果。孔子认为,一个人遇事应该多问一个“怎么办”,通过深思熟虑,对问题有一个客观全面的了解,然后提出妥善的解决办法,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此章可能是孔子在与学生谈话时有感而发,孔子表示无奈的神情如在眼前。

15.17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①,好行小慧②,难矣哉!”

【译文】孔子说:“整天聚在一起,说话不合乎道义,喜欢耍小聪明,这就难办了。”

【注释】①义:道义。②小慧:小聪明。

【解读】这是孔子针对一些无所事事、虚度光阴的人所发的感慨。古往今来,一些人自恃才高,又不愿做实事,于是聚在一起侃大山、耍小聪明、吃喝玩乐,甚至对人评头论足,挑拨是非。当今社会上,许多聚会徒有虚名,实际上搞游山玩水、吃喝玩乐,与孔子当年所谴责的现象并无实质上的区别,这是值得重视的。

15.18子曰:“君子义以为质①,礼以行之,孙以出之②,信以成之。君子哉!”

【译文】孔子说:“君子以道义为行事的根本,以礼仪制度来实行道义,以谦逊的语言来表达道义,以诚信的行为来完成道义。这才是君子啊!”

【注释】①质:本体。引申为根本。②孙:同“逊”,谦逊。出:说出,表达。

【解读】孔子非常重视君子的道德修养,认为一个人只有尊崇道义、遵行礼制、为人谦逊、待人诚信,才能成为真正的君子。孔子所讲的四种美德,既是君子的表现,又是成就君子的途经。这四种美德,既是宗教性私德,又可上升为社会性公德,以此规范人们的行为。在孔子仁德、礼制思想的影响、熏陶下,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形成了许多美德。沐浴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长河中,追求高尚的精神道德境界,注重品德人性的修养,才是当今社会人们的正途。

15.19子曰:“君子病无能焉①,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译文】孔子说:“君子担心自己没有能力,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

【注释】①病:忧虑,担心。

【解读】此章与《学而》篇第十六章、《里仁》篇第十四章、《宪问》篇第三十章意思相同。孔子多次强调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目的在于强调加强自身的修养和学习。孔子认为,一个人能专心致志地学习,严格地进行品德人性的修养,并且矢志不渝,不懈努力,一定能成为德才兼备的君子。可见,不图虚名,严格要求自己,重视自身的修养和学习,是为人的根本,是获得成功的途经。

15.20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①。”

【译文】孔子说:“君子所担心的事,是死后名声不为后世传扬。”

【注释】①疾:憎恨。指担心。没世:死。称:称颂,传扬。

【解读】孔子曾反复强调,君子应加强自身的修养和学习,不必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这说明他主张君子应该积极进取,有所作为,不追求在世时的虚名。从孔子一生的经历来看,他不但这样说了,也是这样做的。但孔子不同于常人之处,是有更高的目标和追求,那就是自己生前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要给后世的人带来恩泽和教益,即造福于人类。孔子“所讲身后之名或说‘没世之名’,不仅是指个人之名誉、声望,而重要的更是对后世的泽被,对后世损益前世的实际作用”(韩喜凯《名家评说孔子辨析》)。孔子一生的努力,以及他所创立的思想体系充分说明,他不仅赢得了生前的声望、名誉,而且以其思想和学说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宝库,滋养了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的子孙。

15.21子曰:“君子求诸己①,小人求诸人②。”

【译文】孔子说:“君子责求于自己,小人苛求于别人。”

【注释】①求:责求。②求:苛求。

【解读】是“责求于自己”还是“苛求于别人”,这是孔子总结出的君子和小人在行为上的区别。君子立身处世,总是严格要求自己,遇事先从自身找原因,不把责任推给别人;即使是别人的责任,也能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和处理。小人却与此相反。孔子善于从鲜明的对比中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这又是一个生动的例证。

15.22子曰:“君子矜而不争①,群而不党②。”

【译文】孔子说:“君子庄重而不争执,合群而不偏私。”

【注释】①矜:庄重。争:争执。②群:合群。指能与人和睦相处。党:偏私。

【解读】此章是讲君子待人处事之道。孔子认为,作为有德行操守的君子,为人庄重谨慎,遇事严于律己,不与人发生争执,不追名逐利,能与人和睦相处,不徇私情而偏袒与自己亲近的人。孔子讲述君子的待人处世之道,是希望自己的学生以君子为榜样,不断提高自己的德行操守,学会像君子那样做人。

15.23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①。”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因为会说话而举用人,不因为人不好而否定他说的话。”

【注释】①废:废除。这里意思是否定。

【解读】孔子认为,有的人能说会道,长于言谈,但没有德行,人品不好,举用这样的人既不利于国家和民众,还会助长不良的风气;有的人没有地位,人微言轻,或者人品不好,但不一定说的每句话、提的每个意见都不合理,因此不能“以人废言”。品读《论语》,我们常常看到,孔子善于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浅出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从而体现了他睿智的眼光和生活的智慧。此章就是孔子善于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和处理的事例。

15.24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①?”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②,勿施于人③。”

【译文】子贡问道:“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吗?”孔子说:“大概是‘恕’吧!自己所不想要的,不要给予别人。”

【注释】①行:奉行,遵循。②不欲:不想。指不想要的东西。③施:给予。

【解读】在《里仁》篇第十五章,曾参以“忠恕”概括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忠’是对自己的要求……‘恕’字则是用自己的心去体会他人的心。‘忠’指自己的处事准则,‘恕’则指对人的态度,两者便构成人在做人做事以及处理社会人际关系方面的准则。”(毕宝魁《论语精评真解》)“忠”和“恕”两个字,概括了孔子对君子的基本要求。“忠”的实质是严以律己,“恕”的实质是宽以待人。在此章,孔子从“恕”的角度提出了君子待人处事的原则,并明确告诉子贡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就是“恕”,具体说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5.25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①?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②。斯民也③,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④。”

【译文】孔子说:“我对于他人,批评了谁?称赞了谁?如果有称赞的人,都是经过验证的。因为有了这些人,才使得夏、商、周三代能够施行正道。”

【注释】①毁:诋毁。意思是批评。誉:称誉,称赞。②试:考较,验证。③斯民:这些人。指孔子称赞过的人。④三代:指夏、商、周三个朝代。直道:正直之道,正道。

【解读】此章记述了孔子评价历史人物的观点。孔子主张,对历史人物不能随意评价,不管是批评、否定,还是称赞、肯定,都要有事实依据,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孔子说,自己称赞过的前代圣贤,使得夏、商、周三代能够施行正道,说明自己的称赞是经过验证的。孔子称赞夏、商、周三代的贤明国君能够施行正道,隐含着对自己生活时代(春秋末期)的执政者不行正道、违礼僭越行为的不满和谴责。

15.26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①,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

【译文】孔子说:“我还能够看到因有疑问而缺少记载的历史文献,如有马的人因不会调教而先借给别人骑,这样的事现在已经没有了!”

【注释】①及:追上,赶上。意思是能够。阙文:缺疑不书或遗漏之文。

【解读】包咸《论语章句》注:“古之良史,于书字有疑则阙之,以待知者。有马不能调良,则借人乘习之。孔子自谓及见其人如此,至今无有矣。言此者,以俗多穿凿。”古今对此章的解说较多,包咸的解说比较符合原意。孔子认为,古代史官遇到有疑问的问题或有散佚的文字,宁可存疑也不随意编造,正如有马而不会调教先借给别人,借别人之力进行训练一样。孔子感叹这样的事现在没有了,既是感叹自己所处时代世风日下、道德沦丧,又对秉笔直书、不随意编造和篡改历史文献的古代史官进行了赞赏。

15.27子曰:“巧言乱德①。小不忍则乱大谋。”

【译文】孔子说:“美妙伪善的言辞败坏人的道德。小事不忍耐就会败坏大事。”

【注释】①巧言:巧伪的言辞。乱:扰乱。引申为败坏。

【解读】此章讲处世之道,也是说人的自身修养。首先,要善于听取不同意见。美妙动听的话往往隐藏着伪善的动机,要特别留意和分析、鉴别;轻信这样的“巧言”,轻则听不进不同意见,重则铸成大错。其次,要善于控制情绪。遇事不能感情用事,要宽容、忍耐,为了大局宁可牺牲局部的、暂时的利益;同时,做事应该在情况清楚时当机立断,如果在小事上纠缠,优柔寡断,就会影响、败坏大事。“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句话,为后来的许多事例所证明,已成为中国人经典的格言和处事的策略。

15.28子曰:“众恶之,必察焉①;众好之②,必察焉。”

【译文】孔子说:“大家都厌恶他,一定要考察;大家都喜欢他,一定要考察。”

【注释】①察:考察。②好:喜好,喜欢。

【解读】孔子认为,看一个人,要通过对这个人所作的考察,从他的言行举止和一贯的为人作深入、全面的了解,如果人云亦云,轻信别人的评价,往往会做出错误的判断。因为在“众人”当中,有正直、善良、说实话的人,也难免有奸佞、卑劣、口是心非的人,所以对“众人”说的话,决不能轻信和盲从,而是要进行考察、分析,听取、采纳正确意见,不听或批评错误意见。

15.29子曰:“人能弘道①,非道弘人。”

同类推荐
  • 俗语

    俗语

    本书收入的是从传世的文史典籍中搜集整理的俗语,并加以必要的注释和例句。所收俗语包括:拔出萝卜带出泥、白日做梦、包子有肉不在褶上、醉翁之意不在酒等。
  •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是春秋末期我国古代大军事家孙武所著的一部军事经典著作,被誉为“武学之圣典,兵家之绝唱”,在中国军事思想史,乃至世界军事思想史上都占有极为尊崇的地位。
  • 易经 尚书

    易经 尚书

    易经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姬昌编著的《易经尚书》用现代白话对其进行了详尽而又明白的解说。《尚书》是古代的重要文献,西汉武帝时被列为儒家五经之一,是士子科举进身的必读之书。本书给供相关学者参考阅读。
  • 棋经

    棋经

    《棋经》,又称《棋经十三篇》,是中国悠久的棋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从内容到体裁到篇目设计,都是模仿《孙子十三篇》全书首篇总论棋局,以为黑白之棋,正合阴阳之分。以下各篇则从“得算”、“权舆”等各个角度,分别论述了对弈的战略战术,对弈者应有的品德作风。论述深刻,内容丰富。
  • 脉经

    脉经

    脉学是中国医学的卓越成就之一。魏晋以前,脉学史料已经相当丰富。《脉经》编纂了从《黄帝内经》以来,直到华佗,有关脉学的经典理论和重要方法,各按类别递相依次排列,对中国公元3世纪以前脉学进行总结,并作了发挥。
热门推荐
  • 北纬31度东经121度

    北纬31度东经121度

    相遇相离,都是特定时间地点发生的概率事件。自认为无一不普通的李瞳,总以为家世优渥的季彦对她是一时兴起。漂亮骄傲的云珈我行我素,却期盼能和初恋的安以陌一同站在家族面前。玩世不恭的何子炀,在帮助未婚妻私奔的瞬间怦然心动。但在流言和隐秘、利益和代价、优雅和伪饰交错成行的浮华世界,爱情无非是冲动,有人抓住,有人没有。
  • 心情·百味卷(散文精品)

    心情·百味卷(散文精品)

    《心情:百味卷》收录的散文包括:“你是我梦中的期待”、“请把我的情感留下”、“将芳年写在心灵”、“珍视心中的爱”、“淡淡柳如烟”五个栏目。
  • 怎样当经理(领导者修养文库)

    怎样当经理(领导者修养文库)

    这是一部立论新颖、资料翔实的领导人才学专著。书中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提出了以“价值论”为导向的人才学理论体系,着重研究和探讨了领导人才的价值结构,制约人才价值积累、输出和实现的内外在因素,领导人才的发展变化规律,人才价值的输出方式,领导群体的结构优化和领导人才的科学管理,并就改革我国人才管理制度的目标要求和具体设想,提出了可贵的探索性见解。
  • 读者文摘精粹版9:活着就是幸福

    读者文摘精粹版9:活着就是幸福

    人生下来就是为了活着。生命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但是要活得有质有量,因为我们被赋予了生命,这本身就值得感激,在人生的道路,生命与我们一路同行。
  • 90后最喜爱的名言警句

    90后最喜爱的名言警句

    名言警句是人类智慧宝库里的一份珍贵财富,是古今中外先哲们和无数有志之士的厚积薄发,是人类知识的积累,是民族智慧的提炼,所以它跨越国界,世代相传,给人启迪,发人深思,成为人生旅途中的良师益友。《90后最喜爱的名言警句》是一本具有“麻辣”效果的好书,精选多位青春作家的睿智思想和时代惊语,青春活力与叛逆的回归。
  • 兔子彼得和他的朋友

    兔子彼得和他的朋友

    在世界儿童文学长廊里,活跃着一只古老而又年轻、顽皮而又惹人喜爱的兔子--彼得。1902年,他以在花园里狼狈逃窜、丢掉了蓝上衣的形象首次亮相,随后,他和他的伙伴们便一个接一个地以不可抗拒的魔力闯进了数以千万计孩子的童年生活。淘气而又胆小怕事的兔子彼得,不知天高地厚的松鼠特纳金,不谙世事而却又颇有主张的水鸭杰迈玛,勤劳的刺猬提吉o温克夫人,爱搞破坏的小老鼠露辛达和简……他们可爱、调皮、爱犯懒,时不时有点小脾气。书中的画面将孩子们的日常世界与幻想世界结合到一起,字里行间洋溢着友情和爱心的温馨。
  • 绝色降魔师:第一妖妃

    绝色降魔师:第一妖妃

    她,是邪隐杀手界让人闻风丧胆的不死杀手,打破宿命的诅咒,她带着前世的记忆异世重生!一句“妖皇归来,幻影将灭”的偈语让她家破人亡,为了复仇她从降妖伏魔的一代女降魔师一步一步化身成魔,冥王、妖狐、神秘的大地使者,谁是她将救赎?且看暗夜妖妃荼蘼如何翻云覆雨,祸乱三界.....
  • 冷夫萌妻

    冷夫萌妻

    她:沐氏集团小公主一枚,小小年纪就显示出她卓越的经商头脑,是集团幕后最高决策者。但是一朝被人追杀,赶上了时下最潮的事‘穿越’落入了一个不知名的时代。他:南苍摄政王权倾天下,天下第一庄庄主富可敌国;他:待人冷漠疏离,却独独对她宠溺有加。她单纯,不带表她好骗;她善良,不带表她好欺;她性格迷糊,只是她懒不想动脑筋;且看她如何在古代开学堂、教育育人。开赌场、粮庄、、、抓经济。开孤儿院、养老院帮助弱小。当迷糊的她遇上那个待人淡漠疏离他;当他在她看不到的地方守候着她;当他在她遇到困难的时候默默的帮助着她;当他在她遇到危险的时候默默的给她除去险阻;【片段】“焰、、、”如玉石般漆黑的眸子呆呆的看着他。“我在,睡吧!”轩辕焰坐在床边,指腹摩挲着沐沐娇艳的脸颊。“焰、、、”“乖、我在”“焰、、、”“宝贝儿你怎么了?”“你可不可以上来陪我睡呀!”说完整个小脸红得都可以滴出血来似的。“好!快睡觉吧!”他叹了叹气,转身上去把她抱在怀里,真是个磨人小妖精。几年后再次相遇她已不认得他,而他依然如初般宠溺着她!“王爷,王妃说‘天香楼’的饭菜很合她的口味,她准备把它收购了、、、、”某侍卫将最新收到的‘特大’事件向自家王爷禀报。“‘天香楼’的老板要迁到别的国家去,所以要低价出售,记得意思一下就行了!”听到自家王爷说完这话某侍卫满头黑线。“为什么不直接送给王妃呢?这样王妃肯定会非常高兴的!”某侍卫不解的问。“笨,王妃现在也是经商的,如果直接送给了她,她会觉得很没面子的,如果是她收购了,那以后她在商介可谓是如虎添翼谁敢小瞧了她。”
  • 男人30谋事规划

    男人30谋事规划

    同时,人生黄金的起点!毫无疑问,大凡成功者大多具有一个不凡的起点:在30岁开始就能独立自主地设计自己的人生。由于他们从30岁就开始砥砺自己的心性而使得他们在为人处世时往往能坚守住自己的原则,30岁:青春年华的开端,追求自己向往的生活,这是每一个人重要的阶段,它关乎人一生的成败!而古往今来,无论在什么领域,特立独行。,并为之奋斗不息!无论比尔盖茨还是拉里·佩奇莫不如此
  • 皇宠之杠上大牌夫君

    皇宠之杠上大牌夫君

    一朝穿越,火场复生,洛青青这才发现自己居然进了皇室的下属部门,成了保皇一族的一员。还以为自己当上了风光的皇家人员,没想到跳进的根本就是一个无底火坑。她郁闷、她愤恨、她想暴走,但她不能告诉自己的顶头上司,“宝鸡”适合做的是地名而不是人名,除非她迫不及待地想进行第二次穿越……名字不好听?没什么!谁的穿越之旅不是痛并快乐着?缺陷不怕,只要有美来填!精彩片段:情节一(南宫烁篇):“小叽叽,真是不容易呀,你终于是本宫的了。”南宫烁摇头尾巴晃地走到保鸡面前,得意地说道。保鸡头上瞬间冒出数根黑线,苦笑道:“主子,可否麻烦您称呼奴婢的全名——保鸡。”南宫烁笑得纯真无邪,点头道:“好啊,小叽叽。”情节二(依旧南宫烁篇):南宫烁同皇兄们蹴鞠正起兴时突然尿急,转头向保鸡喊道:“保鸡,本宫要去小解,你过来替本宫,把局势稳住了!”保鸡慢慢坐起,装作中暑后的症状,虚弱道:“主子,属下不会……”“不会?你们保皇一族第一天就是教这个,你以为本宫不清楚?”眼见众人露出疑惑的眼神,保鸡“噌”地坐起身,斗志满满地改口道:“属下是说不会……输的!”情节三(南宫斐篇):面对不定期来光顾的亲爱大姨妈,保鸡束手无策,躲在茅厕里不敢出去,正在郁闷之时,头顶却突然伸出一只手,送上了大姨妈助手。保鸡揶揄道:“六皇子的心真细,不是给好多女人送过就一定是……”南宫斐挑眉,“是什么?”“就一定是有随身携带女性用品的嗜好。”“呵呵,说错了。第一,本宫不敢说今生会不会给很多女人送,但至少在你之前还没送过;第二,那是本宫刚刚特意为某个不知好歹的女人买来的,本宫没有随身携带那种东西的嗜好,但是不介意为了某个女人增加一种这样的嗜好!”笑点多多,先拉这两只出来遛遛,更多情节就坑里见喽!(文中涉及到的代号与地名、车名等如有雷同,纯属情节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