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8200000033

第33章 卫灵公第十五(1)

本篇共四十二章,主要记述孔子关于道德修养(修身)和治国理政(执政)的言论。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当仁,不让于师”、“君子贞而不谅”、“道不同,不相为谋”等章,都是孔子关于道德修养的观点,既是对君子提高德行的要求,也是一个人待人处世应遵循的准则。

“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等章,记述了孔子关于如何治国理政的言论,以及对执政者的基本要求。其中,第一章对卫灵公不行王道的错误主张进行了批评。

“有教无类”的思想,是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孔子为中华民族的早期教育做出的一大贡献。

15.1卫灵公问陈于孔子①。孔子对曰:“俎豆之事②,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③。

【译文】卫灵公向孔子询问军队的战斗队形。孔子回答说:“礼仪方面的事情,我曾经听说过;军队的事情,我没有学过。”第二天孔子就离开了卫国。

【注释】①陈:同“阵”,作战时军队的战斗队形。②俎(zǔ):放肉的几。豆:装干肉一类食物的器皿。都是古代宴客、朝聘、祭祀用的礼器。③明日:次日,第二天。

【解读】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到卫国的时间是在卫灵公执政的晚年。卫灵公对孔子很客气,给予很好的待遇,但既不采纳孔子以德治国的主张,又不举用孔子,于是孔子离开卫国。后来孔子又多次到过卫国,继续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卫灵公对孔子的“仁德”、“礼制”思想不感兴趣,所以问他军队布阵的问题。卫灵公只重视军事,主张以战争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冲突,完全背离了孔子以德治国、先礼后兵的思想,因此孔子拒绝回答他的询问,并在第二天就离开了卫国。

15.2在陈绝粮①,从者病,莫能兴②。子路愠见曰③:“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④,小人穷斯滥矣⑤。”

【译文】孔子在陈国断绝了粮食,跟随的学生饿病了,不能起身。子路生气地来见孔子,说:“君子也有穷困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能固守穷困,小人一旦穷困就会无所不为。”

【注释】①在陈绝粮:见《先进》篇第二章解读。②兴:起来。③愠:恼怒。指生气。④固穷:固守穷困。⑤滥:越轨。意思是无所不为。

【解读】此章记述孔子一行在陈国断粮时的艰难处境。子路性格刚强、率直,看到孔子为推行仁德、礼制而身陷困境,感到不理解,于是生气地问孔子“君子也有穷困的时候吗”。孔子以君子和小人对待穷困的不同态度开导子路,希望他面临艰难的环境要坚定信念,不失气节,决不要放纵自己,做出违礼违法的事情。在身陷困境的情况下,孔子泰然处之的举止神态跃然纸上,令人敬佩。

15.3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①?”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②。”

【译文】孔子说:“子贡啊,你以为我是博学又能记得住的人吗?”子贡说:“对啊,难道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是这样,我是用一个基本观念来贯穿它。”

【注释】①识(zhì):通“誌”,记住。②一以贯之:用一个基本观念贯穿它。

【解读】在《里仁》篇孔子与曾参的对话中曾说过“吾道一以贯之”。曾参认为孔子所说的“道”就是“忠恕”。子贡聪明好学,反应敏捷,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孔子询问他自己是不是博学又能记得住的人,目的是要告诉子贡治学要“一以贯之”的道理。孔子认为,治学不能只求获得广博的知识并能记住,关键在于加深理解,能够运用。否则,学习和记忆的知识再多,却不能在实践中运用,也只能是夸夸其谈的书呆子。古今学者对“一以贯之”的理解,分歧较大。有的以“驾行”解“一贯”,认为应以行为贯穿一切知识;有的以“忠恕”解“一贯”,认为应以忠恕和宽容的思想贯穿所学知识。李泽厚先生认为,“一贯”应指“统帅贯串这些知识的基本观念和结构。无这基本观念、结构,尽管博闻强记,学问仍如一地散钱而已。所谓大学问家者,不也有如此的么?”(《论语今读》)三种说法都有其道理,但第三种说法更为贴切,也更符合孔子的意思。应该注意的是,对“基本观念”可有多种解释:学习知识重在理解、运用的观念;分门别类学习知识的观念;学习知识目的在于以忠恕之道待人处世的观念等。

15.4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译文】孔子对子路说:“仲由!现在懂德行的人太少了。”

【解读】“德”即道德,是人的内在品质,是对社会成员起约束和团结作用的准则。孔子推行仁德、礼制,目的在于让人通过人性道德的修养,提高自己的德行和遵礼守法的意识,从而改变礼崩乐坏、人伦丧失的社会状况,达到社会的和谐。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备尝艰辛,政治理想却不能实现。他感叹社会道德沦丧,因此对子路说了这句话。

15.5子曰:“无为而治者①,其舜也与!夫何为哉②?恭己正南面而已矣③。”

【译文】孔子说:“以德政感化百姓而使天下太平的人,大概是舜吧!他做了什么呢?不过是以端正严肃的态度约束自己,恭敬地坐在王位上罢了。”

【注释】①无为:指以德政感化百姓,不滥施刑罚。与道家主张的顺其自然、不求有所作为不同。②夫:代词。他。③恭己:指帝王以端正严肃的态度约束自己。南面:古代以坐北朝南为尊位,后泛指帝王或大臣的统治为南面。

【解读】孔子主张以德治国,反对对民众滥施刑罚。他所说的“无为而治”,是指以德政感化百姓,不滥施刑罚,与道家主张的“无为而治”有根本的不同。孔子认为,实施“无为而治”的治国纲领,关键在于举用贤德的人才。据《尚书?舜典》记载,舜不但有德行,而且知人善任,任用禹做司空、弃为后稷、契做司徒、皋陶做士,分别负责水利、农业、教化、法律等政务。因此孔子称赞舜实现了“无为而治”,由于他有一批贤能之士辅佐,自然不必多做什么。

15.6子张问行①。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②,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③,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④;在舆⑤,则见其倚于衡也⑥。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⑦。

【译文】子张询问怎样做才行得通。孔子说:“说话忠诚守信,行为忠厚恭敬,即使在边远落后地区,也行得通;说话不忠诚守信,行为不忠厚恭敬,就是在本乡本土,能行得通吗?站立时,就如同看见这两条准则并立在前面;乘车时,就好像看见这两条准则展示在横木上。这样才能行得通。”子张把这两条准则写在下垂的腰带上。

【注释】①行:实行。引申为行得通。②蛮貊:泛指少数民族。③州里:古代二千五百家为州,二十五家为里。本为行政单位,后泛指乡里或本土。④参:并立为三。徐刚《孔子之道与〈论语〉其书》:“在先秦时代,参字有并立的意思,它表示三者并列。”⑤舆:车厢。泛指车。⑥衡:古代马车前的横木。⑦绅:束在腰间,一头垂下的大带。

【解读】孔子认为,“言忠信,行笃敬”是一个人待人处世的准则,能够做到这两条,在边远落后地区也能够得到当地人的认同;不能做到这两条,即使在本乡本土也不会受到欢迎。只要时时、处处想到这两条,在待人处世中遵行这两条,不论在哪里都行得通。子张听后,把这两条准则写在下垂的腰带上,用意是随时提醒自己要这样去待人处世。

15.7子曰:“直哉史鱼①!邦有道,如矢②;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③!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④。”

【译文】孔子说:“正直啊,史鱼!国家政治清明,他像箭一样直;国家政治黑暗,他也像箭一样直。君子啊,蘧伯玉!国家政治清明时,他出来做官;国家政治黑暗时,就把自己的才能隐逸起来。”

【注释】①史鱼:名,字子鱼,卫国大夫。曾多次劝谏卫灵公任用贤人蘧伯玉,贬退佞臣弥子瑕,都未被接受。朱熹《论语集注》:“史鱼自以不能进贤、退不肖,既死犹以尸谏(即以自己的死劝谏),故夫子称其直。”②如矢:像箭一样直。③蘧伯玉:卫国大夫,有贤德。④卷而怀之:卷起来放在怀里。喻指把才能隐逸起来。

【解读】史鱼多次劝谏卫灵公任用贤人、贬斥佞臣,至死仍以“尸谏”感动了国君,使蘧伯玉得到任用,弥子瑕被罢免。蘧伯玉则能在国家政治黑暗时退隐,在国家政治清明时出来做官。史鱼的忠诚和蘧伯玉的明智孔子都极为赞赏,并对他们进行了高度评价。

15.8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①;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②。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译文】孔子说:“可以与他谈话却不与他谈,就会错过人才;不可以与他谈话却与他谈,就是浪费言辞。聪明人既不错过人才,也不浪费言辞。”

【注释】①失人:失去民心。这里指错过人才。②失言:指浪费言辞。

【解读】此章介绍了孔子的谈话艺术。通过谈话,即与对方的交流,可以了解对方的思想、为人,甚至可以发现人才。因此,孔子认为,如果是一个有德行的人,可以与他谈却不与他谈,就会错过发现人才的机会;如果是一个无德无能的人,不可以与他谈却与他谈,就是浪费言辞。孔子强调,只有聪明人才会有知人之明,才能做到既不“失人”,又不“失言”。孔子说的这句话,体现了生活的智慧,值得今人借鉴。

15.9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①,有杀身以成仁②。”

【译文】孔子说:“志士仁人,不会苟全性命而损害仁,宁肯舍弃生命也要维护仁。”

【注释】①求生:乞求生存。意思是苟全性命。②杀身:指舍弃生命。成:成全。引申为维护。

【解读】“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儒家的道德规范。孔子认为,作为志士仁人,为了维护仁宁肯舍弃自己宝贵的生命,也不会苟全自己的性命。“杀身成仁”,体现的是志士仁人的一身正气,以及勇于为真理和理想献身的精神。古往今来,涌现出了无数“杀身成仁”的志士,他们为了维护正义,反对残暴黑暗势力,慷慨悲壮,舍生取义,成为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15.10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①,必先利其器②。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③。”

【译文】子贡问怎样培养仁德。孔子说:“工匠要做好他的工作,必须先使他的工具精良。住在这个国家,就要侍奉那些大夫中的贤人,结交那些士人中的仁人。”

【注释】①事:指工作。②利:锋利。引申为精良。③友:结交。

【解读】孔子认为,要培养仁德,首先要与贤人和仁人相处,就像工匠要做好工作,首先要有精良的工具一样。朝廷的大夫不一定个个都是贤人,社会上的读书人不一定人人都是仁人,因此孔子对相处的对象作了明确的限定,即必须与大夫中的贤人、士人中的仁人相处。与仁德的人交往和相处,耳濡目染,相互切磋,从他们的待人处世中受到感染熏陶,就会有助于培养仁德。可见,孔子不主张通过空洞的说教培养仁德,鼓励学生在与仁德的人相处的实践中领悟和培养仁德。这种注重实践的教育观,值得深思和借鉴。

15.11颜渊问为邦①。子曰:“行夏之时②,乘殷之辂③,服周之冕,乐则《韶》《舞》④。放郑声⑤,远佞人⑥。郑声淫⑦,佞人殆。”

【译文】颜回询问如何治理国家。孔子说:“实行夏代的历法,乘坐商代的大车,戴周代的礼帽,音乐则用《韶》乐和《武》乐。舍弃郑国的乐曲,疏远谄媚的小人。郑国的乐曲浮靡不正,谄媚的小人危险。”

【注释】①为:治理。为邦:治理国家。②时:季节,节令。这里指历法。③辂(lù):天子乘坐的大车。④《韶》:传说舜所作乐曲名,在舜禅位于禹的仪式上演奏。《舞》:同“武”,相传是歌颂周武王的乐舞。⑤放:抛弃,舍弃。郑声:郑国的乐曲。⑥佞人:巧言谄媚的人,即小人。⑦淫:浮靡不正派。古代称郑、卫之音等俗乐为淫声,以别于传统的雅乐。

【解读】此章记述了孔子的治国之道。孔子在谈治国之道时,讲到了夏代历法、商代大车、周代礼帽,以及《韶》乐和《武》乐,但这些都是形式,孔子是以这些形式喻指前代文明的积极成果。夏历把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以正月为每年的首月,符合农作物生长收获的规律;殷商时天子乘坐的大车很实用质朴;周代建立了礼仪规范,礼帽两侧有挡耳的悬帛,喻指天子不听谗言;舜创作的《韶》乐和周武王时的《武》乐都是雅乐,用于祭祀、朝聘等庄重场合。可见,孔子的治国之道,首先是继承夏、商、周各代在农业生产、礼仪规范、简朴作风、崇尚雅乐等方面的积极成果,其次是舍弃郑国浮靡不正的俗乐,再就是疏远谄媚的小人。孔子的包容性以及他善于继承前代优秀文明成果的精神,在此章得到了体现。这种兼收并蓄的精神,正是孔子的思想能够长期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统治地位的一个重要原因。

15.12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译文】孔子说:“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愁。”

【解读】这是一句非常有名的格言。对国家而言,领导者考虑国家大事,要有战略眼光,立足于国家的长远发展。比如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事关民众的生活;教育培养和造就人才,事关国家的发展;军队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统一,保护民众的生命财产;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创造大量物质财富,等等,领导都要全面谋划,既要有长远发展目标,又要有短期具体安排。对个人而言,读书、治学要立足长远,要下工夫学好基础知识,打好知识的基础,然后一步一步前进,直至达到预定的目标;对待工作也要立足长远,要勤奋工作,成为工作领域的内行、专家,处理好与同事、领导的关系,既有利于自己的发展,又能与同事、领导和谐相处。如果领导者没有长远考虑,只顾眼前利益,比如为了发展经济而忽视教育,结果导致人才缺乏,反过来影响经济建设;如果一个人没有长远考虑,就会为眼前的处境所困,处境好则不思进取,处境不好则自暴自弃,不采取措施改变命运,结果对自己的长远发展不利。

15.13子曰:“已矣乎①!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②。”

【译文】孔子说:“完了啊!我没有看见喜欢美德像贪爱女色的人。”

【注释】①已:完毕。引申为完了。②好色:贪爱女色。

【解读】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居卫月余,灵公与夫人(即南子)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市过之”。孔子因此而发出这一感叹,可见孔子对卫灵公重色轻德的行为非常反感。因为感到在卫国推行仁德、礼制,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已无希望,不久孔子就离开了卫国。

15.14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①!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②。”

【译文】孔子说:“臧文仲大概是个不称职的人吧!他知道柳下惠贤德,却不提拔重用。”

同类推荐
  • 六韬

    六韬

    《六韬》包括《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和《犬韬》,是以周文王、武王和姜太公对话的形式写成的一部兵书。《《六韬》是一部卓有价值的军事经典著作,在战国和秦汉时即已广泛流传,具有很大的影响,深受刘备、诸葛亮、孙权等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重视。
  • 《后汉书》核心词研究

    《后汉书》核心词研究

    本书介绍了选题缘由、《后汉书》的研究概况、研究材料和研究方法。
  • 历代赋评注(唐五代卷)

    历代赋评注(唐五代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诸子百家名句赏析

    诸子百家名句赏析

    《诸子百家名句赏析》中“诸子百家”一般是指先秦至汉代时期出现的学术流派。西汉刘歆在《诸子略》中著录各家著作有一百八十九家,其后的《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等书则使“诸子百家”的著作上升到上千家。但流传较广、影响较大、为的不过几十家而已。其著名的学派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纵横家、杂家、名家、阴阳家、农家、小说家等。
  • 历代赋评注(宋金元卷)

    历代赋评注(宋金元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热门推荐
  • 市场营销部管理制度范本大全

    市场营销部管理制度范本大全

    本书是“企业规范化管理制度范本大全”丛书之一,由“时代光华管理培训研究中心”整体策划完成。由引爆营销理论创始人,品牌战略营销策划专家王广伟编著。本书立足中国企业实际,结合企业管理的实际需要,将枯燥的理论简单化、流程化、制度化,对市场营销部门管理的相关制度、流程、管理表格、文案等进行了介绍。本书囊括了几乎所有与企业市场营销部门相关的管理制度、管理流程以及相关管理表格。
  • 一品佞臣无耻妃

    一品佞臣无耻妃

    一、护佑爹爹地位不容他人动摇,【非NP,拉帮结派,打压跟爹爹作对的所有官二代。二、和太子称兄道弟,扶持他顺利登基,袭承爹爹的官位,成为新一代佞臣。可是人生总有意外,当遇到那个与自己不同信仰的人,她的人生目标就发生了改变,不仅要当个佞臣,恶名昭彰。她是影视界一代天后,还要踏上奸妃的不归路…然而从佞臣到奸妃,这条路她走了很多很多年。与男人斗,你死我活,与女人斗,其乐无穷。演技出神入化。女主这个人:可弯可直能屈能伸,装得了正太,演得了御姐,晒得了下限,获奖无数,丢得起节操,玩得了小清新,咽得下重口味,揍过小太子,亲过冷皇叔,前敢近佞远贤,后敢放火翻天,能娶佳人嫁美男,纨绔子弟,敢毒舌吐槽耍腹黑,当过佞臣闹朝堂,扮过奸妃镇后宫。总之,她要把朝堂搅乱,把战场搅乱,把后宫搅乱,还有把男人们和女人们的心都搅乱。当她穿越成她,面对劣迹斑斑的过去,只能照单全收,施展极致演技华丽蜕变,翻手为臣,覆手为妃。谁承想…那些拿“他”当兄弟的王侯公子哥们想要扑到自己做断袖;那些曾经视“他”如毒蝎的名门闺秀们争先恐后地来表白;“他”很伤脑筋,到底是做纯爷们?还是选择当个小娘子?男主那个人女强PK男强,女扮男装,佞臣恶斗奸王,不坏不绝配,不爱不相杀。某男此生最大的心愿:扑倒某人,扒开“他”的外衣,还原女人本色;某女此生最大的骄傲:在某男行动之前,先下手为强,把他压在身下,然后…身为佞臣之后,“他”一生为之奋斗的两个目标是:她致力于将他收为裙下之臣,男主已定】她是坏事做尽的佞臣嫡子,他致力于将她变成他孩子的娘。如果说某男是S,那女扮男装的某女就是M,他们互相扑倒就是SM的过程。不过,到底谁是S谁是M,这还真难说!简单的讲就是:恶贯满盈的徐家“公子”被官二代的同窗揍了一顿死了。影视天后附体重生,自此顶着LOLI脸,决定让自己阴郁暴力好色无耻之名进行到底…
  • 三界,乱舞

    三界,乱舞

    她是没有灵力的圣女,她是魅惑人心的血蝴蝶,她是雪族受人爱戴的皇女,他是纨绔不羁的太子爷,他是魔界的尊主,他是传说中的上古神兽,他是冷酷的蛟龙,他是雪族受人唾弃的皇子,一场霸主的角逐。
  • 独生子女:就是要这样教

    独生子女:就是要这样教

    随着社会竞争的愈演愈烈,越来越多的人只生一个孩子。只生一个孩子对于父母来说,可以把各方面的压力与负担减到最小,但是在教育的问题上,却经常遇到棘手的难题。初生的婴儿无疑是一张白纸,在未来的成长过程中,白纸上描绘出什么图案,染上什么色彩,都由父母决定,因为,孩子的性格来自父母的教育,而性格决定孩子一生的命运。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更需要在繁忙的时候,抽出一点时间,为孩子塑造健康的性格,发掘他们的潜能,不但充当他们的长辈,还要充当他们的朋友、哥哥姐姐,尊重他们,理解他们,也让他们在和谐的亲子氛围中,学会尊重和理解别人,成为一个优秀的人,让他们在将来的社会竞争中,能够从容面对。
  • 我的孩子最优秀

    我的孩子最优秀

    教育孩子要求父母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天性、情感和性格,并注意培养孩子健全人格的基本品行,这点和我们国学教育中的很多观点不谋而合。书中所阐述的正是以国学教育的基本思想为基础,生发出来的人性教育方法,希望能够通过这些浅显易懂的文字,与家长们一起来探讨家庭教育中最根本的问题,共同促进我们孩子的健康成长。
  • 权倾天下:誓娶冒牌王妃

    权倾天下:誓娶冒牌王妃

    穿越?牛肉丸子能噎死人?她见识到了!一穿越居然跟这个痞子王爷有扯不清的关系,老天还有太子,简直是没大脑。娶她?做梦,她是那么好娶得吗?等着吧!莫名其妙成了晋王的未婚妻,太子还想娶来做小妾?看她的样子跟狐狸精扯得上联系吗?当她白痴是不是?在现代都不做人小三,到古代还要做小三?想得美!看她怎么玩转古代!
  • 穿越黑心小王妃

    穿越黑心小王妃

    新文《暴君宠妻:爱妃,太凶猛》已开,求支持~商业龙头带着神奇空间穿越,米虫是她这一世的志愿,她从不想插足任何事情,可偏偏每件事情都有人向她身上引。行!既然不让她安稳,那她就伸手来搅上一搅!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放眼天下,只有我不想要的,却没有我要不到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一生的忠告大全集(优秀青少年必读)

    一生的忠告大全集(优秀青少年必读)

    本书是英国著名政治家查斯特菲尔德伯爵写给儿子的书信集,其中涉及到的学习、礼仪、处世、成功等话题,是当下年轻人关注的焦点话题,也是他们步入社会、走向成功必须学会的人生哲理。虽然查斯特菲尔德所处的时代与今天已相距甚远,但如果我们结合当今现实,这些书信中的一些观点与道理,对大家的处世、交友、立业仍是大有裨益的。翻开本书,开始一段处世、社交的阅读之旅,拨开心灵的迷雾,开启青春的航程。扬帆迈向成功的彼岸!
  • 错嫁:弃妃翻身记

    错嫁:弃妃翻身记

    一个误会,一场错嫁,她刚穿越,就被名义上的夫君上下其手。她的反抗,换来他更为粗暴的对待。被栽赃,被陷害,入天牢,中剧毒,几度徘徊生死线。靠!当她还是那个逆来顺受的弃妃!虐她,她反虐回去。挑衅她,她恶整回去!当他的残暴渐渐变成恩宠,她的心也日渐沦陷了。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