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8200000025

第25章 颜渊第十二(2)

【译文】齐景公向孔子询问如何治理国家。孔子说:“国君像国君,臣下像臣下,父亲像父亲,儿子像儿子。”齐景公说:“说得真好!的确是这样,如果国君不像国君,臣下不像臣下,父亲不像父亲,儿子不像儿子,即使有粮食,我能够吃到吗?”

【注释】①齐景公:姓姜,名杵臼,春秋时齐国国君。鲁昭公二十五年(前517),鲁国发生内乱,孔子到了齐国。于是就有了齐景公和孔子的这段对话。②君君:国君像国君。意思是要履行国君的职责。后一个“君”字作动词。③臣臣、父父、子子:后一个字均作动词,意思是尽责、守礼。④信如:诚如,的确。⑤得:能。

【解读】孔子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八个字回答齐景公的问题,是针对齐国当时的状况而说的。朱熹《论语集注》说:“是时景公失政,而大夫陈氏厚施于国;景公又多内嬖,而不立太子。其君臣父子之间,皆失其道,故夫子告之以此。”孔子认为,治理国家,必须维护礼制伦常,区分上下尊卑,“为君、为臣、为父、为子都应有各自的思想准则、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韩喜凯《名家评说孔子辨析》)。这样才能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君、臣、父、子才能履行各自的职责,做好自己分内的事。“人毕竟生活在群体中,任何个体均以这种群体秩序为生存前提条件。原始式的个体‘绝对自由’,永远是幻想……一定的规范、辨别、区分的结构秩序,始终是人类和个体所必需的,只有这样,大家才可能有饭吃,而不是混战一团。”(李泽厚《论语今读》)齐景公虽然非常赞同孔子的观点,但由于他无力改变大臣专权、伦常丧失的情况,“其后果以继嗣不定,启陈氏弑君篡国之祸”(朱熹《论语集注》)。

12.12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①,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②。

【译文】孔子说:“一两句话就可以判决案件的人,大概是子路吧?”子路为人爽快,没有久不履行的诺言。

【注释】①片言折狱:朱熹《论语集注》:“片言,半言。折,断也。子路忠信明决,故言出而人信服之,不待其辞之毕也。”朱熹认为“片言”是子路说的话,可从。也有人认为“片言”即“偏言”(偏听一言),认为子路以一面之词断案。这不符合子路的为人,不从。②宿诺:指久不履行的诺言。朱熹《论语集注》:“宿,留也,犹宿怨之宿。急于践言,不留其诺也。”

【解读】子路为人率直,办事果断,他的这一性格在孔子对他的评价中得到了体现。孔子说子路一两句话就可以断案,并不是说子路轻率,而是没有讲子路审理案件的过程。在经过案件审理,明确案件真相之后,就果断地断案而绝不拖延,体现了子路办事果断的性格特征。子路的这一性格,在待人处世中也得到了体现。

12.13子曰:“听讼①,吾犹人也②。必也使无讼乎③!”

【译文】孔子说:“处理诉讼,我与别人一样。一定要让诉讼不发生。”

【注释】①听讼:处理诉讼。②犹:同,与。③必:一定。

【解读】孔子认为,一个国家,处理诉讼并不是主要的问题,主要的问题是推行“德治”,做到以德治国,以礼治国,使民众都能自觉遵循礼制,遵守道德规范,从而减少违法犯罪的事,杜绝诉讼案件的发生。可见,孔子在处理诉讼问题上站得高看得远,提出的是治本的措施。既认真处理诉讼,又采取有效措施杜绝诉讼发生,这样标本兼治,社会才会安宁。

12.14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①,行之以忠②。”

【译文】子张问怎样从政。孔子说:“在位不能懈怠,处理政务靠忠诚。”

【注释】①居:指在位,任职。②行:执行。行之:指执行政令、处理政务。

【解读】孔子认为,忠诚和勤勉是从政者的基本素质。忠于职守,勤勉工作,才能履行好职责,用今天的话说,才能得民心、顺民意,也才能取得政绩。古往今来,一些官员疏于政事,沉湎于声色犬马;一些官员欺上瞒下,中饱私囊,种种劣行,令人发指。这样的人,如果面对倡导以德治国理念的孔子,难道不觉得羞愧?

12.15子曰:“博学于文①,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②!”

【译文】孔子说:“广泛学习文献典籍,用礼制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背离大道了。”

【注释】①博:广博。引申为广泛。②畔:通“叛”,违背,背离。

【解读】此章与《雍也》篇第二十七章重复,解读详见该章。

12.16子曰:“君子成人之美①,不成人之恶②。小人反是。”

【译文】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帮助别人做坏事。小人与此相反。”

【注释】①成:成全。美:美好。指好事。②成:成全。引申为促成、帮助。

【解读】孔子认为,君子是德行高尚的人,待人处世不以自己的好恶为出发点,能以宽容、仁爱之心待人,因此能够“成人之美”;小人则不行仁德,心胸狭窄,凡事首先考虑个人私利,不顾他人利益,因此总做出“成人之恶”的事。可见,人性修养的高低,心胸的宽广和狭窄,决定了君子和小人截然相反的处事态度和行为。

12.17季康子问政于孔子①。孔子对曰:“政者,正也②。子帅以正③,孰敢不正?”

【译文】季康子向孔子询问如何治理国家。孔子回答说:“政的意思是就是正。你率先走上正道,谁敢不走正道呢?”

【注释】①政:执政,处理政务。名词用作动词。②正:正直,端正,公正。指执政者自身的德行。③帅:同“率”,带领,率先。正:指正道。

【解读】孔子认为,执政治国的基本原则是“正”。不少学者认为,“正”主要包含正名(辨正名分)、正身(包括正心、正言、正行等)、正身边(即亲贤臣、远小人)三层意思,因此,“‘政者,正也’应是古今中外政治学的一个重要命题”(韩喜凯《名家评说孔子辨析》)。因为季康子是鲁国的执政大臣,所以孔子希望季康子以身作则,率先走上正道,并以此影响和带动其他臣子。古今中外,凡是当政者在国家管理中能实行正道,并能做到率先垂范,都会得民心、顺民意,国家就能欣欣向荣,人民就能安居乐业。孔子的这一思想,是他留给人类的一笔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12.18季康子患盗①,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②,虽赏之不窃③。”

【译文】季康子担忧盗贼太多,向孔子求教。孔子回答说:“假如你不贪财,即使鼓励偷窃,也没有人去做。”

【注释】①患:忧虑,担忧。②欲:贪欲。这里指贪财。③赏:奖励。这里意思是鼓励。

【解读】春秋时期,由于上层统治者肆意搜刮百姓,贫富分化极为严重,老百姓苦不堪言,于是社会上盗贼成灾。季氏一家四代相继在鲁国执掌国政,季康子执政期间也大肆聚敛财富,不听孔子的劝告。此章孔子对季康子的回答,可说是一针见血,既谴责了季康子执政不公正的行为,又表达了自己对这种行为的不满。

12.19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①,以就有道②,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③。”

【译文】季康子向孔子询问如何治理国家,说:“如果杀掉暴虐的人,亲近有道德的人,怎么样?”孔子回答说:“您治理国家,怎么能用杀戮的办法?您追求善民众就会行善!君子的品德像风,百姓的品德像草。草遇上大风,一定会倒伏。”

【注释】①无道:暴虐,没有德政。②就:靠近,亲近。有道:指有道德、有才艺的人。③偃:倒伏。草上之风,必偃:意思是草遇上大风,一定会倒伏。

【解读】季康子作为鲁国的执政大臣,沿袭了其父季桓子的施政方针,违背礼制,聚敛财富。他所说的“无道”,不一定是暴虐的人,很可能是持不同政见的大臣。孔子认为,君子的行为会影响百姓的行为,只有君子追求善,百姓才会行善,这正如风和草的关系,草遇上大风必定倒伏,老百姓遇到追求善的有德行的人,一定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也会由向善而行善。因此,孔子反对季康子用杀人的办法来治理国家。这一观点,体现了孔子强调德治教化、坚持以德治国的政治主张。

12.20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①?”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②,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③,察言而观色④,虑以下人⑤。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⑥,居之不疑⑦。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译文】子张问:“读书人要怎样做才可以叫通达呢?”孔子说:“你所说的通达是什么意思?”子张回答说:“在朝廷做官一定有名望,在家族办事一定有名望。”孔子说:“这是名望,不是通达。所谓通达,是正直而讲信义,能观察言语脸色以揣测别人的心意,总考虑如何谦让待人。这样的人,在朝廷做官一定会通达,在家族办事一定会通达。所谓名望,是表面实行仁德而行动上违背仁德,以仁人自居却不疑惑。这样的人,在朝廷做官一定会骗取名望,在家族做事一定会骗取名望。”

【注释】①达:通达事理。②邦:国家。这里指朝廷。闻:闻名,有名望。③质直:正直。好义:意思是讲信义。④察言而观色:观察言语脸色,以揣测对方的心意。⑤下人:居于人之后。表示谦让。⑥色取仁:表面实行仁德。⑦居之:以仁人自居。之:此。指代仁人。

【解读】孔子对子张的回答,首先指出“达”和“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然后分别解释了“达”和“闻”的含义和本质区别。可见,孔子主张读书人(即今人所说的知识分子)应通达事理,崇尚德行,而不能追求名望,违背仁德。宋代学者程颐说:“学者须是务实,不要近名。有意近名,大本已失,更学何事?为名而学,则是伪也。今之学者,大抵为名。”程颐认为,孔子所说的“达”与“闻”的关系,就是“实”与“名”的关系,如果只追求名,就会失去最重要的“达”和“实”。因此,学者应该以“通达”、“务实”为根本,在进入通达的人生境界时,自然就会成名,进而有名望和名声。

12.21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①,曰:“敢问崇德,修慝②,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③,非崇德与?攻其恶④,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⑤,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译文】樊迟跟随孔子在雩台下面闲游,说:“请问怎样提高德行,消除怨恨,辨识疑惑?”孔子说:“问得好!先付出后获得,不就是提高德行吗?指责自己的过错,不指责别人的过错,不就能消除怨恨吗?一时愤怒而忘记了自己,甚至忘记了亲人,不就是疑惑吗?”

【注释】①舞雩:祭台。古代求雨祭天,设坛命女巫为舞,故谓舞雩。②修:整治,消除。慝(tè):邪恶。这里指恶念、怨恨。③事:做,从事。指行动、付出。④攻:指责过失。恶:罪过。这里指过失、错误。攻其恶:意思是指责自己的过错。⑤忿:也作“愤”,生气、愤怒。

【解读】樊迟向孔子请教怎样“崇德、修慝、辨惑”,孔子针对樊迟为人“粗鄙近利”(朱熹《论语集注》语)的缺陷一一作了回答。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加强道德修养,先付出劳动后收获成果,责己之过而不责人之过,不因生气发怒而忘记后果。可见,奉献精神、严于律己、处事冷静,是人性修养的重要内容,做到了这三条,就能达到“崇德、修慝、辨惑”的境界。

12.22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①。子曰:“知人。”樊迟未达②。子曰:“举直错诸枉③,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④,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⑤!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⑥。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译文】樊迟问怎样做是仁德。孔子说:“关爱人就是仁德。”樊迟问怎样做是明智。孔子说:“了解人就是明智。”樊迟没有明白。孔子说:“举用正直的人并安置在邪恶的人之上,能使邪恶的人变得正直。”樊迟退出来,看到子夏,就说:“刚才我见了老师问他什么是明智,老师说‘举用正直的人并安置在邪恶的人之上,能使邪恶的人变得正直’,说的什么意思呢?”子夏说:“这句话含义丰富啊!舜拥有天下,在民众中挑选人才,举用了皋陶,不仁德的人就离去了。汤拥有天下,在民众中挑选人才,举用了伊尹,不仁德的人也离去了。”

【注释】①知:同“智”,明智。②未达:意思是没有明白。③错:安置。枉:不正直,邪恶。④乡(xiàng):通“向”,从前,刚才。⑤富:丰富。⑥远:指远离,离去。

【解读】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这个解释既精辟又透彻,指出了“仁”的实质。不关爱他人,只谋求个人私利的人,不可能成“仁”。孔子对“智”的解释是“知人”(即了解人),同样透彻精辟,但樊迟不明白其含义,孔子就以用人为例来进一步说明。“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简洁明了的十个字,说出了了解人,进而任用人的重要性。试想,如果不能了解和识别人,任用了邪恶而不遵行仁德的人,其后果将会怎样。可是樊迟还没能理解孔子的意思,于是又去问子夏。子夏就以舜在民众中挑选出皋陶并加以任用,汤在民众中挑选出伊尹并加以任用,都使不仁德的人离去的实例,说明了了解和识别人的重要性。樊迟领悟力不强,但不懂就问,这种精神难能可贵。此章记述的是师生之间的问答,但涉及治理国家的大政方针。孔子认为,治理国家要尊崇仁德,以德治国是当政者应坚持的基本原则。但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的关键是人才,只有伯乐才能识别千里马,只有明智的领导者才能识别和任用真正的人才。

12.23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①,不可则止②,毋自辱焉。”

【译文】子贡问如何交友。孔子说:“忠心劝告并善意引导他,他不听从就不再劝告,不要自找侮辱。”

【注释】①道(dǎo):引导。②不可:不能做到。意思是不听从。

【解读】孔子认为,朋友应该有共同的志向,既要互相关心、帮助,又是平等的关系。因此,孔子主张,当对方有了过错或违礼行为时,要坦诚地劝告和引导,使他认识到不对并加以改正;如果对方执意不听从劝告,也绝不能勉强,应做到适可而止。否则,不但会自找侮辱,而且会伤了朋友的感情。孔子的这一看法并不是听之任之,而是要首先尽自己的努力,在尽力劝告对方都不听的情况下,只好采取冷处理的办法,过一段时间再去劝告,或者换一个角度、换一个人去劝告,或许会有效果。

12.24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①,以友辅仁②。”

【译文】曾子说:“君子以学问、品德来结交朋友,以朋友的相互帮助来培养仁德。”

【注释】①文:一说指文章、学问。一说指文德,即学问、品德。孔安国注:“友以文德合也。”从后说。会:聚会。指结交。②辅:辅助。引申为培养。

【解读】曾参认为,朋友交往,一是为了相互切磋,增长学问;二是为了互相勉励,培养仁德。因此,他提出了“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的交友原则。古代的竹林七贤、乾嘉学派,今天的文学沙龙、学术论坛,可以说是“以文会友”的范例。今人中周恩来和邓小平的交往、季羡林和张中行的交往等等,可以说是“以友辅仁”的范例。但古往今来,以酒肉金钱“会友”,“以友”助恶助贪的事例也屡见不鲜,这是值得警戒的。

同类推荐
  • 韵府词库

    韵府词库

    《韵府词库》是作者花费近十年心血,在有关资料及工具书上选取六千余个韵单字,搜集古今汉语词典、词组约二十六万个汇编而成,为广大爱好作诗填词的读者及苦于汉语词组搭配检索的读者提供了方便。
  • 诸子百家名句赏析

    诸子百家名句赏析

    《诸子百家名句赏析》中“诸子百家”一般是指先秦至汉代时期出现的学术流派。西汉刘歆在《诸子略》中著录各家著作有一百八十九家,其后的《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等书则使“诸子百家”的著作上升到上千家。但流传较广、影响较大、为的不过几十家而已。其著名的学派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纵横家、杂家、名家、阴阳家、农家、小说家等。
  •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本书收入曾国藩家书126封,都是他在为官从政、操持防务,或奔走于驿道水路上的亲笔所书。既阐述伦理纲常,又慨叹人生艰辛,还劝勉后人精进,表达心事衷曲,言之凿凿,情意绵绵,实为后辈修身育人、捧读不倦之佳作。
  • 俗语

    俗语

    本书收入的是从传世的文史典籍中搜集整理的俗语,并加以必要的注释和例句。所收俗语包括:拔出萝卜带出泥、白日做梦、包子有肉不在褶上、醉翁之意不在酒等。
  • 三略

    三略

    顾名思义,《三略》是专讲战略的兵书。其上略、中略、下略都是从战略的高度论述问题,始终贯穿着战略思想。在西汉以前,这样紧紧围绕战略问题的兵法专著还不曾出现。可以说,《三略》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战略专著,影响极为深远。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网游女仆

    网游女仆

    裁缝、炼金、耕种、治疗……技能样样精通。小怪、BOSS、副本、攻略……资料信手拈来。是大神吧?非也,小小网游女仆一枚。“我要的魔法书呢?”“少爷,立刻给你送过去!”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妃常非凡:皇后不易追

    妃常非凡:皇后不易追

    【蓬莱岛原创社团出品】“别扯那么远,谁能确定你会活到那一天!”如烟将他全身上下都扫视一遍。“你有必要舌头这么毒吗?”炎恒看着如此良辰美景,能和心中的她一同欣赏,这是多么美好的事啊!“我舌头毒不毒你都知道,你尝过啊?”炎恒满脸黑线,一把将她拉到怀里,霸道的说:“以后,你的一切只能是我的!”“拜托!我是我自己的,好不好?”如烟推开他,转身懒得看他。炎恒怀疑自己是不是有问题,怎么会爱上这个毒舌女?谁也没留意如烟的嘴角挂着一抹微笑
  • 事半功倍成交法:推销快速成交的黄金顺序

    事半功倍成交法:推销快速成交的黄金顺序

    销售是一个被认可的过程,首先要让对方认可自己,只有对销售员认可了才有第二步,然后就是要让对方认可公司,认可产品。任何一个创造优秀业绩的业务员都是一个能被客户接受和认可的业务员。只要让对方认可了自己,认可了公司,认可了产品,销售一定能成功。成功的销售不仅仅依靠完美的产品,更需要完美的业务员。
  • 黑道贵妇

    黑道贵妇

    他欺她,骗她,次次伤害她;她疑他,防他,处处针对他。离婚时,他依旧不忘嘲讽,“其实我一直都介意,你的第一次给了谁。”她反唇相讥,“其实我更介意,在我之前之中,你的那些红粉知己。”分开五年,她以为她会将那个男人彻底忘掉,哪知却在得到他的消息后,带人杀到国外,搅散了他的婚礼……掌控黑道的她和神秘身份的他,到底会产生怎样的爱恨纠缠,请看花雨新坑【黑道贵妇】。本文女主渐强,花雨第一次写现代文,多有不足,欢迎亲们多多指点。潇湘十年经典作品评选,感谢亲们将本文也推荐进了前一百名,花雨厚着老脸再吆喝一声,帮我投几票吧,要求不高,真的不高,只要在八十名左右就成,千万别垫底,关于投票的事,亲们需要用v会员的读者账户投票才行,每天可以投票一次的,谢谢亲们了。投票地址请点潇湘首页中间横幅广告,或者复点击下面的地址均可:http://m.pgsk.com/huodong/20110909/m.pgsk.com?show=0&sorder=1#begin◆◆◆◆推荐《引凤阁》精彩好文◆◆◆◆【邪瞳】北棠【破日】李筝【傲风】风行烈【离婚】风中雀【凰权】天下归元【简随云】草木多多【朕本红妆】央央【庶女无敌】雁无痕【候门嫡女】素素雪【军火皇后】潇湘冬儿【黑道贵妇】漫天花雨【祸水皇后-】枫飘雪【侯门正妻】沐榕雪潇【皇家小尤物】北宗殿下【君爱美人妾爱钱】夜纤雪【娘子,不安于室】静海深蓝
  • 花妃漫天:邪魔大人请宠我

    花妃漫天:邪魔大人请宠我

    有她这么倒霉的人么。躺在云上看个视频,结果被打下了云层。在众神魔面前丢了脸不说,结果连随身法宝也丢了......什么?她的法宝掉进了鬼域界,什么?鬼域界有个超级无敌大邪魔。不仅法力无边而且还嗜血残忍.....某女顿时内流满面,这不是让她去找法宝,是让她去送死啊.....呜呜呜~~天杀的,她能再倒霉一点么......
  • 守住幸福

    守住幸福

    本书根据一位地质工作者的真人真事写成。相貌平平的城市姑娘嫁给地质汉子后,丈夫长年不在家,她一个带孩子,但她对公婆、小姑、小叔都很好,她是个幸福女人。后来她的爱人当上了官,有了地位后,她总是怕爱人会出轨,千方百计的守着。结果她发现,守住了幸福的人是她自己。
  • 错嫁:弃妃翻身记

    错嫁:弃妃翻身记

    一个误会,一场错嫁,她刚穿越,就被名义上的夫君上下其手。她的反抗,换来他更为粗暴的对待。被栽赃,被陷害,入天牢,中剧毒,几度徘徊生死线。靠!当她还是那个逆来顺受的弃妃!虐她,她反虐回去。挑衅她,她恶整回去!当他的残暴渐渐变成恩宠,她的心也日渐沦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