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8200000023

第23章 先进第十一(3)

【译文】孔子在匡地被围困,颜回因走散最后赶到。孔子说:“我以为你死了。”颜回说:“老师还活着,我怎么敢死呢?”

【注释】①畏:有戒心。这里指被围困。匡:地名,在今河南省长垣县。②后:指因走散而后赶到。

【解读】此章记述了遇险之后师生重逢时的对话,表现了孔子在遭困时师生失散、盼望重逢的焦虑心情,以及颜回对老师的敬重和关心。孔子和颜回的对话,坦率真诚,发自肺腑,老师关心学生、学生敬爱老师的一片真情,溢于言表。

11.24季子然问①:“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②,曾由与求之问③。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④。”曰:“然则从之者与⑤?”子曰:“弑父与君⑥,亦不从也。”

【译文】季子然问:“子路、冉有可以说是大臣吗?”孔子说:“我以为你问别的,原来是问子路、冉有。所谓大臣,是以道义侍奉国君,如果行不通就辞职不干。如今子路与冉有,可以说是备位充数的普通臣属。”季子然又问:“那么,他们是顺从上司的人吗?”孔子说:“杀父亲、杀国君的事,他们是不会顺从的。”

【注释】①季子然:鲁国大夫季氏的同族人。②异之问:问别的。③曾:竟然,原来。④具臣:备位充数、不称职守之臣。指普通臣属。⑤从:顺从。之:代词,指代季氏。因子路、冉有当时都是季氏的家臣。⑥弑(shì):古代臣杀君、子杀父母叫弑。

【解读】季氏是鲁桓公之子季友的后裔,又称季孙氏。自鲁文公之后,季氏在鲁国权势日重,后来成为鲁国的执政大臣。但季氏违背礼制,聚敛财富,不行仁义。孔子认为,大臣应该以道义侍奉国君,子路、冉有作为家臣,不能阻止上司违礼、敛财,只能说是充数的普通臣属,对子路、冉有进行了批评。同时,孔子又认为,如果季氏要做杀父杀君的谋逆之事,子路、冉有也不会顺从,他们不能担当以道义侍奉国君的大臣,但绝不会违背礼制,助纣为虐。可见,孔子一方面相信自己的学生具备起码的德行,另一方面又对他们寄予了遵从道义、礼制的希望。

11.25子路使子羔为费宰①。子曰:“贼夫人之子②。”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③。何必读书,然后为学④?”子曰:“是故恶夫佞者⑤。”

【译文】子路让子羔去担任费邑的长官。孔子说:“害了人家的孩子。”子路说:“那里有百姓,有土地庄稼。为什么一定要读书,才能求得学问呢?”孔子说:“所以我讨厌强词狡辩的人。”

【注释】①费:春秋时鲁国季孙氏的食邑。费宰:费邑的长官。②贼:败坏,伤害。夫人之子:别人的孩子。指子羔。朱熹《论语集注》:“言子羔质美而未学,遽使治民,适以害之。”③社稷:土、谷之神。这里指土地庄稼。④学:指学问。⑤恶:厌恶,讨厌。佞:奸巧谄谀,花言巧语。这里指狡辩。

【解读】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他要求学生先学习礼仪典制等文化知识,同时进行人性道德的修养,在道德、学问都达到较高境界、堪称优秀时,再去做官从政,这样才有能力辅助国君、管理政事,才不致做出危害国家、损害百姓的事情。子路虽然是出于友情,要让比自己小二十一岁的子羔去做费邑的长官,孔子却认为子羔不成熟,不具备从政的条件,对子路作了严厉批评。子路却以做学问不一定靠读书,还可以在从政的实践中求得来辩解。显然,子路忽视了从政者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让连基本条件都不具备的人在从政的实践中去增长才干、求得学问,无异于揠苗助长,无论对社会还是对自己都极为不利。子路的辩解,同样受到了孔子的严厉批评。可见,孔子虽然关心爱护学生,也提倡“学而优则仕”,但在原则问题上他决不会让步。

11.26子路、曾皙①、冉有、公西华侍坐②。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③,毋吾以也④。居则曰⑤:‘不吾知也!’如或知尔⑥,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⑦:“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⑧,加之以师旅⑨,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译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位学生陪孔子坐着。孔子说:“我的年纪比你们稍长一些,但不要因为我是老师就拘束。平时你们说:‘没有人了解我’,如果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准备做什么呢?”子路立即回答说:“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处在大国中间,外有军队的威胁,内有饥荒的困扰。如果我去治理,只须三年时间,可以让百姓勇敢,并且懂得道理。”孔子微微一笑。孔子问:“冉有,你怎么样?”冉有答道:“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如果让我去治理,只须三年时间,可以让民众富足。至于礼乐推行,那就只有等待君子了。”孔子问:“公西华,你怎么样?”公西华答道:“不是说我有能力,但愿意学习。举行祭祀,接待外宾,我愿意穿礼服戴礼帽,做小小的司仪。”孔子问:“曾皙,你怎么样?”曾皙放慢弹奏瑟的节奏,“铿”的一声放下瑟并起身,回答说:“与他们三个人所说的意见不同。”孔子说:“那有什么妨害呢?正是要各人谈谈自己的志向啊。”曾皙说:“暮春三月,已经穿上春装,和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小孩子,在沂水里沐浴,到祭坛上乘凉,然后唱着歌回家。”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同曾皙的志向!”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人出去了,曾皙走在后面。曾皙说:“他们三位的话怎么样?”孔子说:“不过是各人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曾皙问:“您为什么要笑子路呢?”孔子说:“治理国家要以礼制,他的话不谦虚,所以我笑他。”曾皙问:“冉有说的不是治理国家吗?”孔子说:“怎么能说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曾皙问:“公西华说的不是治理国家吗?”孔子说:“祭祀宗庙,接待外宾,不是国家的事是什么?公西华说只愿意做小司仪,谁来做大司仪呢?”

【注释】①曾皙:名点,字子皙。曾参的父亲,孔子的学生。②侍坐:陪坐。③一日:比喻年岁相差不大。长:年长。④以:同“已”,停止。意思是不说话,拘束。⑤居:平时。⑥或:有人。⑦率尔:轻率、急遽的样子。⑧摄:夹处。⑨师旅:指军队。饥馑:饥荒。比:相近。及:达到。比及:意思是将近、只须。方:道,道理。哂(shěn):微笑。如:连词。或者。足:富足。俟:等待。

宗庙之事:指国君、诸侯在宗庙举行祭祀活动。会同:古代诸侯以事朝见帝王,叫做会,众见叫做同。这里指与别国会盟。端:古代礼服。章甫:古代礼帽。相:执礼的人,即司仪。希:稀疏。意思是节奏放慢。铿:象声词。指放下瑟的声音。作:指起身。撰:著述。这里指所说的意见。伤:妨害。莫:同“暮”。冠者:成年男子。古代在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成年。沂(yí):沂水,河流名,源出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尼丘,西流经曲阜、兖州合于泗水。舞雩(yú):鲁国祭天求雨的高坛。喟(kuì)然:叹气的样子。与:赞同,赞成。让:谦让。诸侯:指国家。

【解读】孔子非常重视对学生的理想教育、励志教育。此章就是孔子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的生动范例。一开始,孔子就营造了让学生畅所欲言的良好氛围。子路首先发言,说如果自己在危难之际受命,去治理“千乘之国”,只须三年时间,就能让百姓勇敢,并懂得道理;冉有的志向是治理小国,使民众富足;公西华的志向是在举行祭祀、接待外宾时当个小司仪;曾皙的志向则与前三人不同,他不愿意从政,而希望结伴同游山水,过一种闲适清静的生活。从孔子这四位学生的发言中,可以看到他们不同的性格、志趣。子路性格刚强,率直勇武,能受命于危难之际;冉有性格谦恭,说自己能让民众富足而不擅长推行礼乐;公西华为人谦逊,说话委婉,说自己没有什么大的志向,只愿做一个小小的司仪;曾皙性格恬静,安贫乐道,寄情于山水。对子路的志向,孔子并不赞同,因为他既不能以礼治国,又不谦虚;冉有在谈志向时,承认了自己在礼乐方面的不足,孔子没有不同意见;公西华谈志向时又过于谦虚,孔子鼓励他要有更高远的志向,不要安于做小司仪;曾皙所谈的志向,则得到了孔子的赞许,“因为曾皙所描绘的图画,正是儒家所推崇的人际关系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理想”(雅瑟主编《论语大全集》)。从此章的记述可以看到,孔子对学生的教育是全面的,他要求学生既要学习文化知识,又要进行品德人性的修养,增强社会实践能力,还要树立高远的理想,用仁德、礼制思想去治理国家、善待百姓。可见,孔子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宗师、万世师表,与他的教育思想和培养出了一大批杰出人才是密不可分的。

同类推荐
  • 论语·孟子(最爱读国学书系)

    论语·孟子(最爱读国学书系)

    《最爱读国学书系:论语·孟子》是孔子与其弟子的语录结集,儒家重要经典之一。结集工作是由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完成的。
  • 中华家训3

    中华家训3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 尚书

    尚书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也是最早的一部历史典籍,它的“典”、“谟”、“训”、“诰”、“誓”、“命”六体,有的是讲演辞,有的是命令、宣言,有的是谈话记录。《尚书》为我们研究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和夏商周奴隶社会历史,留下了珍贵的资料。
  • 历代赋评注(南北朝卷)

    历代赋评注(南北朝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

    在中国古代的科技著作中,影响最巨、传播最广者,无过于《梦溪笔谈》一书了,被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里程碑。全书按内容分为故事、辩证、乐律……可谓包罗万象,应有尽有。
热门推荐
  • 废妃很拽,休掉腹黑帝

    废妃很拽,休掉腹黑帝

    彼时,她是燕国左相第十九夫人,收敛锋芒,如履薄冰,只为完成父亲交代的秘密任务;却惹来九五至尊的青睐,要她为他守身如玉。后来,她一心报仇,踏入宫门,千娇百媚陪伴在君王侧;他运筹帷幄、算无遗策,对她的心思了若指掌;他罔顾满朝文武的反对浪潮,视她为瑰宝,独宠她一人。妃嫔动她一根手指,他便斩下妃嫔纤纤十指;妃嫔让她落一根毫毛,他便砍下妃嫔的头颅。文武重臣齐齐跪在天子寝殿阶前,五日五夜,奏请将她逐出后宫;他视若无睹,仍然行册封皇贵妃的大典,下令:出言阻止者,削官斩首!后来,他的皇后归来,他毫不犹豫地将她推入绝境;她才知道,让他疯魔、痴狂的不是她,而是另有其人;他的心,从未容纳过她;他的爱,叫作万劫不复。曾经,他说:“朕活一日,你便活一日;你无伤无痛,朕便无所畏惧。”曾经,他说:“朕心甘情愿被你利用,朕的生杀大权,便是你的生杀大权!”后来,他嫌恶道:“朕让你利用,只是因为想宠你!朕不想宠你,你便猪狗不如!”再后来,他在宫中种满了萱草,在京师每一条街摆满了萱草,迎接她归来,只希望她听他一句话:“你说那是万箭穿心之痛,那么,今日你便赐我万箭穿心!”******她发誓要将仇人碎尸万段,却发现,恨错了人!她期待与深爱多年的他执手一生,独享恩宠,却被伤得体无完肤!爱与恨,原来只是一线之间,最爱的人就是最恨的人!**摇摇新文,喜欢请放入书架。咖啡是免费滴,请为摇摇冲一杯提神哈。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爱情传(男女情感史)

    爱情传(男女情感史)

    爱情的永恒占据了我们生活在迷宫之中的命运。牢牢地抓住爱情绳索的读者啊。此书将帮助你去漂流爱河,咏叹波峰浪谷,一路风光。爱是个体的、个性的,又是我们永恒的生活,无尽的文明。当长河日落,生命的潮悄然退去,爱情涅槃了,我们超越了么?本书献给那些长久地学习爱情,并施展爱情魔法的15岁—80岁的读者。
  • 智慧明灯

    智慧明灯

    本套读物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扩大了中小学生的阅读深度和范围,这正是配套设计此套校园读物的最大特色。因此,本套校园读物有着极强的广泛性、知识性、阅读性和趣味性,是广大中小学生阅读和收藏的最佳版本,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绝宠禛心

    绝宠禛心

    她,是被他捧在手心的宝贝。世界上任何珍贵的物品都敌不过她灿烂一笑。他不许任何人伤害她,就算是一条发丝也不行。若是有人敢伤她,就算拼了自己的性命,他也要保她完好无损。他,原本淡漠一切。从小便被父母讨厌,被兄弟嫌弃。她对他笑,简单的一个微笑,从此让他陷入了权势的争斗,为了保她周全,他忍辱负重十多年。男主:爱新觉罗•胤禛女主:月儿
  • 我家太子妃超腹黑

    我家太子妃超腹黑

    前生她被庶妹陷害,丈夫抛弃,儿子被害,最终落得万剑穿身而死;老天垂怜,竟使她重生回到十岁。姨娘庶妹几番陷害,父亲万般不信,她也不是任人欺凌的小绵羊!发誓决不让人欺忠与她之人,欺她之人,不得好死!负她之人,碎尸万段!前生的恩怨,今世她要连本带利的讨回来!
  • 涛生云起

    涛生云起

    英翔伤势初愈,做为职业杀手,被派往敌人的心脏……他被最好的兄弟误会,却不作解释。他被卷进异国的政治漩涡,遭到酷刑折磨,却沉默到底。当最后的胜利到来,他却悄然离去,隐于幕后。他是沉默的英雄,是永远不为人知的刀锋。
  • 成功社交72法则

    成功社交72法则

    生命中有些东西是不依赖于外力的,要想倍受瞩目,要想创建一个良好的人际氛围,必须得注重内在人格的修炼。正所谓:肚中有货,不骄不躁,不怕没有伯乐寻不着千里马,气宇轩昂,平易谦逊,不愁身边不环绕仰慕的群众。
  • 杰出青少年应具备的30种优秀品质

    杰出青少年应具备的30种优秀品质

    优秀的品质是人生大厦的基石,是决定人生成败的终极力量。青少年正处在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培养好必要的品质,打好基础,未来的道路才会更宽广、更远大。本书深入阐述了30种杰出青少年应具备的优秀品质,帮助青少年在成长中塑造和完善自我,建立属于自己的品质体系,以优秀的品质成就卓越人生。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