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8200000021

第21章 先进第十一(1)

本篇共二十六章,主要内容是通过孔子对学生的学习、品行的评价,说明学习与实践的关系、做好小事与培养仁德的关系、树立志向与成就大业的关系。

“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这一章,强调学习礼乐要领会其实质,进入到礼乐的道德内涵。孔子认为,这样的人性情质朴,才能担当大任。本篇第四章、第七至十一章,主要记述孔子对颜回的称赞和颜回去世后孔子的悲痛心情;第三、五、六章,第十三至十九章,是孔子对颜回、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宰我、子贡、冉有、子路、子游、子夏等学生的评价,这些评价既贴切又中肯,既指出了长处又指出了不足;在第二十章,孔子说:“不践迹,亦不入于室”,说明了善于向前人学习,才能使道德学问达到高深境界的道理;在第二十四章,孔子说:“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表明了孔子以道义为国君办事的态度和对季氏违礼行为的不满。在第二十六章,记述孔子让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位学生畅谈志向的情景,以及孔子明确表示的态度,这是中华民族在两千多年前就非常重视励志教育,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的范例。

11.1子曰:“先进于礼乐①,野人也②;后进于礼乐③,君子也④。如用之⑤,则吾从先进⑥。”

【译文】孔子说:“先进入到礼乐的道德内涵的人,是禀性质朴的人;后进入到礼乐的道德内涵的人,是注重文采的人。如果要我选用人才,我主张选用禀性质朴、重仁遵礼的人。”

【注释】①先进:一说指前辈,一说指先实行,一说指先学习礼乐,一说指先进入。从后说。

②野:与“文”对应,指质朴。③后进:与“先进”对应,指后进入。④君子:与“野人”对应,指重“文”轻“质”的人。⑤用:选用,任用。⑥从:依从。这里意思是主张。先进:指禀性质朴、重仁遵礼的人。

【解读】对此章的解读,关键在对“先进”、“后进”的理解。杨伯峻先生根据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认为“先进”指“先学习礼乐后做官”,“后进”则与之相反。多数学者采用这一观点。韩喜凯先生对此提出了异议,认为“先进”指“先进入”,“礼乐”指“礼乐的道德内涵”(《名家评说孔子辨析》)。把“先进”解释为“先学习礼乐后做官”,采用增字立说(“进”解作“进学”)的方法进行意译,虽然符合孔子的思想,但忽视了孔子这句话的背景。因此,我们赞同韩喜凯先生的观点。朱熹《论语集注》引程子曰:“先进于礼乐,文质得宜,今反谓之质朴,而以为野人。后进之于礼乐,文过其质,今反谓之彬彬,而以为君子。盖周末文盛,故时人之言如此,不自知其过于文也。”宋代学者程颐的这句话,分析了此章孔子说这番话的时代背景。周初制礼作乐的人(相传是周公)既制定了礼乐的条文(即“文”),又重视礼乐的道德内涵(即“质”),做到了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即“文质得宜”),孔子注重的是“质”,因此称先进入到礼乐的道德内涵的人是周初禀性质朴的人(即“野人”)。周末“文采胜过质朴”(即“文胜质”),出现了舍仁论礼、弃本逐末、重形式轻内容的现象,导致了春秋时代的礼崩乐坏、违礼僭越和人伦丧失,因此孔子称后进入到礼乐的道德内涵的人是周末重“文”轻“质”、偏重礼制而忽视仁德的人(即“君子”)。在“仁”和“礼”、“质”和“文”的关系上,孔子认为,“仁”是道德情感,“礼”是行为规范,“质”是内容,“文”是形式,忽视“仁”和“质”,重视“礼”和“文”,就是舍本逐末;“仁”和“礼”并重,“质”和“文”统一,才能达到崇仁、行仁的人生境界。

11.2子曰:“从我于陈、蔡者①,皆不及门也②。”

【译文】孔子说:“当年跟随我而困在陈国、蔡国的人,现在都不在身边了。”

【注释】①陈:春秋时诸侯国名,在今河南淮阳和安徽亳县一带。蔡: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上蔡、新蔡等地。②不及门:不及列于自己的门墙。意思是不在身边。

【解读】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在鲁哀公四年(前491)由陈国到蔡国,途中因陈、蔡两国担心孔子到楚国后被重用,于是派兵把孔子一行围住,以致断粮七天。《史记?孔子世家》对孔子一行“厄于陈蔡”的事件作了记载。孔子说这番话,一方面表达了他对昔日追随自己的学生的怀念,同时也抒发了对当年在陈、蔡交界地受困的感慨。

11.3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①:宰我,子贡。政事②:冉有,季路。文学③:子游,子夏。

【译文】道德品行好的学生是:颜回、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善于外交应对的学生是:宰我、子贡。长于处理政务的学生是:冉有、子路。熟悉古代文献的学生是:子游、子夏。

【注释】①言语:能言善辩。指善于辞令和外交应对。②政事:政务。指善于处理政务。③文学:指古代文献,包括礼、乐等典制。

【解读】此章从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个方面分别对孔子的十位得意门生进行了高度评价,出处不明,疑为孔子平时分别对某位学生作了评价,孔子的弟子把这些评价搜集汇总,成为一章。从学生的优势和所取得的成就看,孔子对学生的教育注重因材施教,发现学生具有某个方面的爱好、天赋,就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使其这方面的天赋、才能得到充分发展。孔子这种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对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在的许多家长,不管子女的兴趣、爱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子女,结果事与愿违。一些教师也无视学生的差异,在教学中不注意针对性,其结果是优等生“吃不饱”,后进生“消化不了”。这种现象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11.4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①,于吾言无所不说②。”

【译文】孔子说:“颜回不是对我有所帮助的人,他对于我说的话没有不赞成的。”

【注释】①回也:“回”指颜回,“也”是语气助词,无实义。②说:通“悦”,喜欢。引申为赞成。

【解读】朱熹《论语集注》说:“颜子于圣人之言,默识心通无所疑问,故夫子云然。其辞若有憾焉,其实乃深喜之。”可见,朱熹认为孔子对颜回的评价似贬实褒。李泽厚先生则认为褒贬兼有,可从。颜回聪明,勤勉,领悟力强,对孔子的教诲没有疑问,因此孔子对他十分满意,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但孔子也指出了他的不足:不能提出疑问,发现不了自己讲述内容的问题。如果学生对老师讲的内容完全赞成,不能提出一点疑问,就不利于教学相长,对师生双方都不利。孔子对颜回的评价,说明他希望学生不盲从老师,要在老师的基础上有所发展,甚至超过老师。

11.5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①。”

【译文】孔子说:“闵子骞真是孝顺啊!别人不会怀疑他的父母兄弟称赞他的话。”

【注释】①间:嫌隙。引申为猜疑、怀疑。

【解读】据《艺文类聚?孝部》载,闵子骞原为兄弟二人。母亲去世后,继母偏爱亲生的两个儿子,为亲生儿子缝的棉衣厚,为闵子骞兄弟缝的棉衣薄。闵子骞的父亲知道后很生气,要休掉妻子。闵子骞不同意,劝父亲说:“母在一子单,母去四子寒。”继母很受感动,不再偏爱亲生儿子,后来成为慈母。由于闵子骞以仁孝之心对待父母,又能以宽容态度对待继母,使家庭从此和睦,因此受到父母兄弟的称赞。此章是孔子对闵子骞孝亲行为的赞美。

11.6南容三复白圭①,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②。

【译文】南容反复吟诵“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这句诗,孔子就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他。

【注释】①南容:字子容,《宪问》篇作南宫适,鲁国人,孔子的学生。三复:多次重复。指反复吟诵。白圭:《诗?大雅?抑》中的诗句。②子:这里指女儿。兄之子:侄女。

【解读】《诗?大雅?抑》中这句诗的含义是:白玉上的污点,还可以打磨掉;言语中的失误,就不容易消除。南容反复吟诵这句诗,既是要加深对这句诗的理解,也是希望借此要求自己慎于言辞。根据平时对南容的观察,联系南容认真吟诵“白圭”诗句的情况,孔子认为南容谨言慎行,处事严谨,因此把侄女嫁给了他。

11.7季康子问①:“弟子孰为好学②?”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译文】季康子问:“你的学生中谁好学?”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学生好学,不幸短命死了!现在没有这样的学生了。”

【注释】①季康子:季桓子之子,鲁国执政大臣。②孰:谁。

【解读】季康子的父亲季桓子在鲁国执政期间,多有违礼僭越行为,于是孔子离开鲁国,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季桓子临死前曾嘱咐季康子一定迎接孔子回国并予以重用。季康子向孔子询问学生的情况,有选用人才的目的。在《雍也》篇中,鲁哀公也问过同样的问题,孔子的回答比较详细。此章孔子对季康子的回答少了“不迁怒,不贰过”、“未闻好学者也”等语。有人认为鲁哀公有“迁怒”、“贰过”的问题,故孔子说颜回“不迁怒,不贰过”有劝谏的意思。

11.8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①。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②,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③,不可徒行也。”

【译文】颜回死了,他的父亲颜路要求孔子卖掉自己的车子来为颜回置办外棺。孔子说:“不管有没有才能,也都是自己的儿子。我的儿子孔鲤死了,也只有内棺,没有外棺。我不能步行来为他置办外棺。因为我曾经担任过大夫,依礼是不可以步行的。”

【注释】①颜路:名无繇,字路。颜回的父亲,也是孔子的学生。椁(guǒ):外棺。古代棺木有两层,外层叫椁,内层叫棺。②鲤:孔鲤(前532-前483),字伯鱼,孔子的儿子。据《公羊传》记载,颜回死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享年41岁。一说颜回生于公元前521年,死于公元前490年。不从。③从大夫之后:跟随在大夫行列之后。孔子曾担任鲁国大夫,说这番话时早已离职,所以谦虚地说是“从大夫之后”。

【解读】颜回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年仅四十一岁就去世了,孔子十分悲伤。颜路因家贫而请求孔子卖车置办外棺,孔子首先用为自己的儿子孔鲤办丧事没有置办外棺,让颜路设身处地考虑是否一定要为颜回置办外棺,然后从礼制角度说明自己不能卖车步行的原因。孔子对颜路的回答,既设身处地,又委婉坦诚,同时也表达了对颜回之死的伤感和对颜路的同情。从孔子关于可以只置办内棺的主张可以看到,他提倡量力而行,根据家庭财力办理丧事,这样既不违反礼制,又合乎人情。

11.9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①!天丧予!”

【译文】颜回死了。孔子说:“啊!这是上天惩罚我!这是上天惩罚我!”

【注释】①丧:死亡。天丧予:上天让我死。意思是上天惩罚我。

【解读】孔子对颜回的早逝极为悲痛,因此发出了“天丧予!天丧予!”的感叹。由于颜回聪明好学,领悟力强,是弟子中的佼佼者,孔子对他寄予了厚望。颜回的死,使他的愿望落空,甚至感到自己将会后继无人,精神上遭受重大打击,因此产生了颜回的死是上天对自己的惩罚的想法。孔子感情深厚的仁者情怀,从“天丧予!天丧予”这短短六个字中体现出来。

11.10颜渊死,子哭之恸①。从者曰②:“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译文】颜回死了,孔子哭得很伤心。跟随的人说:“您太悲伤了。”孔子说:“我太悲伤了吗?不为这样的人悲伤,还为谁呢?”

【注释】①恸(tòng):极其悲痛。②从者:跟随的人。

【解读】此章记述了孔子为颜回的死极其悲痛,以至痛哭的情况。孔子说:“不为这样的人悲伤,还为谁呢?”这句话可以说是孔子的肺腑之言,说明他对颜回的死非常惋惜,他的悲伤是内心真实情感的体现。这正是孔子的可敬之处。

11.11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①,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②,予不得视犹子也③。非我也,夫二三子也④。”

【译文】颜回死了,弟子们要丰厚地埋葬他,孔子说:“不能这样。”弟子们丰厚地埋葬了颜回。孔子说:“颜回啊,你看待我好像父亲一样,我却不能像对待儿子那样看待你。不是我要这样啊,是弟子们这样做的啊。”

【注释】①门人:弟子。厚葬:丰厚地埋葬。②犹父:像父亲一样。③犹子:像儿子一样。④二三子:几个人。这里指弟子们。

【解读】为了表达对逝者的尊重,孔子是主张厚葬的。但孔子认为,葬礼的厚、薄,应由丧家的经济情况决定。颜回家中贫寒,加之颜回本人有德行,因此孔子不主张厚葬颜回。弟子们厚葬了颜回,是出于对颜回的敬重和友谊,所以孔子不能加以阻止。孔子曾对颜回的父亲说自己的儿子孔鲤死了,也只置办内棺,不进行厚葬,因此当弟子们厚葬颜回后,孔子说了上述这番话。可见,孔子一方面坚持礼制,不同意厚葬颜回,另一方面又对颜回的死极度悲伤,没有阻止弟子们厚葬颜回。“社会行为坚持原则,个人情感有灵活性”(李泽厚《论语今读》),这就是真实的孔子。

11.12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①。”曰:“未知生,焉知死②?”

【译文】子路询问如何侍奉鬼神。孔子说:“没能侍奉好人,怎么能侍奉好鬼?”子路说:“请问怎样看待死?”孔子说:“不懂得生的意义,怎么懂得死呢?”

【注释】①敢:自言冒昧之词,无实际意义。敢问:请问。②焉:怎么。鬼:古人称人死为鬼。

【解读】孔子对待鬼神的一贯态度是“敬而远之”。一方面,他敬畏鬼神,参加祭祀祖先神灵的仪式;另一方面,他不谈论鬼神,对鬼神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虚构事物“采取颇为一贯的‘存而不论’的实用态度,既不肯定,也未否定”(李泽厚《论语今读》)。在两千多年前科学文化不发达的情况下,能持这种态度,足见孔子的睿智。孔子不回答子路如何侍奉鬼神的问题,表明他重视的是“事人”,即侍奉君主、侍奉父母等,这是忠和孝的体现。他不回答子路怎样看待死的问题,表明他更重视“生”,并希望子路通过勤奋学习和人性修养懂得生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才能去探讨“死”。

11.13闵子侍侧①,訚訚如也②;子路,行行如也③;冉有、子贡,侃侃如也④。子乐。“若由也⑤,不得其死然。”

【译文】闵子骞陪侍在孔子身旁,温和而恭顺;子路刚强而英武;冉有、子贡从容而快乐。孔子很高兴。然后,孔子说:“像子路那样,恐怕得不到好死。”

【注释】①侍:陪从尊长身旁。②訚(yín)訚:和颜悦色的样子。这里意思是温和恭顺。③行(hàng)行:刚强的样子。④侃侃:和乐的样子。⑤由:仲由,即子路,亦称季路。

【解读】孔子主张因材施教,看到闵子骞、子路、冉有、子贡这四位学生各具个性的神态,他感到很高兴。同时,他又认为子路的性格有缺陷,如果为人刚强而无智谋,就不会有好的结局。于是,他直言不讳地指出“像子路那样,恐怕得不到好死”。孔子对子路的告诫是坦率的,是发自内心对子路的关心。但人的性格一旦形成,确实很难改变。后来,子路在卫国担任大夫孔悝的家臣,卫国内乱时他忠勇无畏,死于乱军。

11.14鲁人为长府①。闵子骞曰:“仍旧贯②,如之何?何必改作③?”子曰:“夫人不言④,言必有中⑤。”

【译文】鲁国官员准备翻修藏财物的府库。闵子骞说:“按照原来的做法,怎么样?何必要改建?”孔子说:“这个人要么不说话,一说话必然说到点子上。”

【注释】①鲁人:指鲁国的执政大臣。长府:藏财货的府库。②旧贯:旧制,旧例。指原来的做法。③改作:指改建。④夫:代词。此。⑤中(zhòng):击中目标。指说到点子上。

同类推荐
  • 论语·孟子(最爱读国学书系)

    论语·孟子(最爱读国学书系)

    《最爱读国学书系:论语·孟子》是孔子与其弟子的语录结集,儒家重要经典之一。结集工作是由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完成的。
  • 古代诗歌总集:诗经

    古代诗歌总集:诗经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诗歌总集:<诗经>》生动介绍了《诗经》的产生、收集与流传、周民族史诗和怨刺诗、《诗经》中的爱情诗、《诗经》的情感和思想、《诗经》的特色和地位影响等内容。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论语新校释

    论语新校释

    《论语》是一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书,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练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本书对原著行了详细地注释,是文学工作者及广大文学爱好者值得珍藏的艺术经典
  • 山海经

    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奇书之一,据说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有“山海图”流行于世。《山海经》分《山经》五卷和《海经》十三卷,虽仅有三万一千余字,但其内容涉猎甚广,从天文、地理、传说、神话、宗教,到种族、动物、植物、矿产等,包罗万象,体系庞大,堪称我国古籍中的百科全书式的著述。然而,由于它所述多奇诡怪异,常被人斥为荒诞不经。
  • 吴子兵法

    吴子兵法

    《吴子》主要论述了战争观问题。该篇既反对持众好战,也反对重修德,而废弛武备。它认为只有内修文德,外治武备才能使国家强盛。
热门推荐
  • 狼之独步:高建群散文选粹

    狼之独步:高建群散文选粹

    ,其代表作长篇小说《最后一个匈奴》是新时期中国长篇小说领域重要收获之一。中篇小说《雕塑》、《大顺店》、《刺客行》、散文集《新千字散文》、《我在北方收割思想》、《穿越绝地》等重要作品问世。此外还有长篇小说《六六镇》、《古道天机》、《愁容骑士》,当代重要西部小说家。本书收录了《我的饥饿记忆》、《陕北猎奇》、《我家的小保姆》等数十篇高建群散文佳作。被誉为浪漫派文学最后的代表人物,高建群,中国文坛罕见的具有崇高感、古典精神和理想主义色彩的重量级作家
  • 真武破天

    真武破天

    从玛雅人的语言开始,这一连串的故事就像是一个不会醒转的梦,他,重生到了另外的一个世界,不是枭雄,不做坏蛋,只做自己要做的自己。踏天道,战四方,高唱天马行空路
  • 7天让你读懂经商心理学

    7天让你读懂经商心理学

    心理学是帮助人们了解自我、洞察人生、解释行为的一门实用科学。人的心理千变万化,这也使得人的心理现象成为一个极为复杂和奇妙的领域。但通过大量的试验以及经验的总结证明,人类的心理活动仍然是有一定规律的,人们对心理现象事实上都很熟悉,只不过由于缺乏科学的理解,因此觉得神秘罢了。然而,从普通大众看来,严谨深奥的心理学的确是晦涩难懂的,一些专业的名词术语在日常生活中总是难以被理解。所以,迫切需要一条合适的纽带将心理学的科学性运用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与工作中。《7天让你读懂心理学》系列丛书无疑就是这样一条及时出现的纽带。本书为丛书之《7天让你读懂经商心理学》分册。
  • 妃常可爱:舞林萌主降魔计

    妃常可爱:舞林萌主降魔计

    明明心狠手辣、杀伐果断,却顶着一张可爱的娃娃脸骗神骗鬼。有人骂她“卑鄙”她问:“baby?你是在夸人家像婴儿一样粉嫩么?”有人骂她“无耻”她回:&quot;胡说,本王妃可是有一口洁白的小牙,不信你看!&quot;无耻、腹黑的她,被命中注定的煞星,以强大的念力召回古朝。而等待着她的,又是什么?
  • 绝世武尊

    绝世武尊

    一个身患竭血症,无法修炼的废物,得到一面能够推衍世间一切的神奇镜子!功法、武技、炼丹、制符、布阵,对他来说,统统都变得易如反掌!他修炼最强的功法,饮最烈的美酒,泡最美的女人,灭最嚣张的敌人,一步步走向武道巅峰!亿万神魔,匍匐脚下;无尽星空,尽在掌中!
  • 重生小丫鬟

    重生小丫鬟

    现代的普通人穿越成了被卖为奴没人权的小丫头绮罗,开始了一段为了脱籍努力奋斗的日子,总算是费尽心思离开了工作了十二年的牛国公府,接下来的日子也不是那么省心呢。女儿大了该出嫁了,不出嫁?不行!绮罗就开始了寻人出嫁的慢慢征途...
  • 南南小姐的花样年华

    南南小姐的花样年华

    &quot;老婆大人,您回来了!”高大英俊,玉树临风,不可一世的秦大总裁终于沦落到在家当家庭煮夫的命运。看到自家老婆上班回来,主动迎门,并体贴的给脱下外套。“恩!”南南只是从鼻孔里发出一个音节,然后斜着眼睛瞅着系着紫色围裙的某人,不住的点头。“这围裙很适合你呢!”“谢谢老婆夸奖!”秦总表示再接再厉!在老婆休息之后,秦秋拨通了秘书的电话。“公司最近有什么麻烦的方案和决策通通都给我发过来,我解决!不准累着我的老婆!”秦氏总部南南坐在办公室无聊的摆弄着签字笔。“莫非公司最近要倒闭了吗?只是动手签签字,没一样有挑战性的工作,怎么感觉自己像个二世祖呢!”一旁秘书一头黑线,心里腹诽‘您身后有个二十四孝好老公,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呵呵,总裁您淡定!作为一个跨国企业的老总就是这么轻松来着!”
  • 九败一胜:美团创始人王兴创业十年

    九败一胜:美团创始人王兴创业十年

    所有的创业者都面临着很多问题,困惑不是个人的,是有共性的。除了自身去摸索着石头走路,他们还可以通过学习,从那些在创业路上走得更远的创业者身上学到经验、教训。这本书的主角——王兴,恰好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对象。出生于1979年的王兴,很早就创业了,2004他就开始和同学一块创业,2005年做出了校内网;2007年,他又做出了饭否网——这是中国最早的类似twitter的网站。2010年,他又做出了美团网。校内网、饭否网在王兴的创业路上都留下了遗憾,没有获得圆满的结局。在美团诞生的三年里,王兴完成了巨大的蜕变,从极客、产品经理到优秀的CEO、企业家。我试图在这本书里,寻找到王兴蜕变的原因。
  • 重生之修炼者

    重生之修炼者

    生前他是古老家族的传人,手握一方势力,执掌生杀大权。重生后拥有五大龙主法力,执手遮天。都市异能称霸,美女艳遇无穷。天才枭雄般的性格,冷静沉着的心思,强大无匹的实力注定他成为绝世强者!且看世界在他脚下如何被一步步的踏平...
  • 妃要休夫:绝色厨娘斗深宫

    妃要休夫:绝色厨娘斗深宫

    谁说一定夫为妻纲,她就要反其道而行之,妻为夫纲。让你知道何为夫,何为父,何为子。丈夫为天已是过眼云烟,看她小小厨娘如何妻为夫纲,调教驯夫。不要以为你是太子就了不起?太子也是人,太子也是吃大米长大。你不要得意,我要休夫,休的就是你!且看泼辣女与腹黑男的斗智斗勇~~~麻雀如何变凤凰!如果爱情有毒,让我成为你的解药。繁华过境,千言万语都抵不过你一句我在这里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