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8200000010

第10章 公冶长第五(1)

本篇共二十八章,主要内容是孔子对公冶长、南容、子贱、子贡、冉雍、子路、宰我等学生和对孔文子、子产、晏平仲、臧文仲、令尹子文、季文子、宁武子、左丘明等历史人物的评论。从这些评论中可以看到,孔子评论人物不问地位、出身,而是依据其道德和才能。针对每位学生和每个历史人物的情况,孔子进行有针对性的评论,或肯定其长处,或指出其不足。在这些评论中,体现了孔子的忠恕之道和仁者胸襟,提出了“恭、敬、惠、义”的君子标准,以及忠信待人、与人为善的待人之道。

孔子在对子路、冉求、公西赤、令尹子文、陈文子等人的评论中,说明了“仁”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即使是贤德的人也难以达到。孔子认为他们还未能达到仁德的境界,并不是说仁德遥不可及,而是要求人们把成就仁德作为一生追求的目标,通过不懈的人性道德的修养,进而达到仁德的理想境界。

5.1子谓公冶长①,“可妻也②。虽在缧绁之中③,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④。

【译文】孔子谈到公冶长,说:“可以把女儿嫁给他。他虽然曾被关进监狱,但并不是他的罪过造成的。”于是孔子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

【注释】①公冶长:字子长,齐国人。孔子的学生。②妻:这里作动词,指嫁女为妻。③缧绁(léixiè):古人捆罪犯的绳索。这里指代监狱。④子:古代儿女的通称。这里指女儿。

【解读】孔子嫁女的故事,说明孔子看人重视德和才,而不看一时的荣辱。公冶长入狱的原因是什么呢?传说是因为他很聪明,能听懂鸟语而被诬枉入狱。可见,孔子认为公冶长的入狱不是他的罪过造成的是有依据的。

5.2子谓南容①,“邦有道②,不废③;邦无道④,免于刑戮⑤”。以其兄之子妻之⑥。

【译文】孔子谈到南容,说:“国家政治清明,他不会被废弃;国家统治黑暗,也不会受刑罚惩罚。”于是孔子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他。

【注释】①南容:南宫适,名适,字子容,“敬叔”是他的谥号,孟懿子之兄,鲁国人。孔子的学生。②邦:国家。有道:指政治清明。③废:废弃。④无道:暴虐,没有德政。指统治黑暗。⑤刑:刑罚。戮(lù):杀,惩罚。⑥兄:孔子的异母兄长孟皮。

【解读】孔子对南容的评价,说明他看人重视人品和才干,而不在是否能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南容在国家政治清明时能被重用,说明他德才兼备;在国家统治黑暗时不受刑罚惩罚,说明他既能坚持原则,又善于保护自己。在当今社会,一个人要立身处世,必须重视品德、人格的修养,学识、才能的历练。只有这样,才能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不同的工作岗位获得生存的空间,并进而做出自己的贡献。

5.3子谓子贱①,“君子哉若人②!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③?”

【译文】孔子评价子贱,说:“这个人是君子啊!如果鲁国没有君子,他从哪里获得这种品德呢?”

【注释】①子贱:姓宓,名不齐,字子贱,鲁国人。孔子的学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说他比孔子小三十岁,但司马贞《索引》据《孔子家语》认为他比孔子小四十九岁。从后说。②若人:此人,那人。③斯:此。斯焉取斯:前一个“斯”指子贱,后一个“斯”指君子的品德。焉:何,哪里。取:汲取。引申为获得。

【解读】子贱作为孔子的学生,曾做单公(春秋时鲁国城邑)宰,相传他身不下堂,鸣琴而治,施行德政,因此孔子称赞他是君子。但孔子认为,好的品德来自环境和教育,因此他在晚年致力于教育,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即礼、乐、射、御等)等多方面的教育,子贱就是孔子晚年培养出来的具有良好品德的弟子之一。由于孔子晚年在鲁国办学,继续倡导“仁德”、“礼制”思想,对鲁国君臣和百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使鲁国涌现出了一些具有君子之风的人,这就是子贱所成长的环境。

5.4子贡问曰:“赐也何如①?”子曰:“女②,器也③。”曰:“何器也?”曰:“瑚琏也④。”

【译文】子贡问孔子:“我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你像一种器具。”子贡问:“什么器具?”孔子说:“宗庙里贵重的瑚和琏。”

【注释】①赐:子贡名。②女:通“汝”,你。③器:器具。④瑚琏:瑚和琏都是古代祭祀时盛粟稷的器具,因其贵重,常用来比喻人有才能,堪当大任。

【解读】子贡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此章孔子把子贡比做贵重的瑚琏,既对他的才干进行了称赞,又对他寄予了更高的期望,希望他不要仅仅像个器具,只具有某些方面的才干,还应该加强品德人性的修养,成为有德有才、德才兼备的贤能之士。孔子对子贡的评价,体现了作为社会活动家和教育家的孔子的人才观。

5.5或曰①:“雍也仁而不佞②。”子曰:“焉用佞③?御人以口给④,屡憎于人⑤。不知其仁⑥,焉用佞?”

【译文】有人说:“冉雍这个人有仁德但没有口才。”孔子说:“要口才干什么呢?以敏捷的言辞同别人争论,常常被别人憎恶。我不知道他是否真有仁德,要口才干什么呢?”

【注释】①或:代词。有人。②雍:冉雍,字仲弓,鲁国人。孔门德行科的高材生。佞(nìng):才能。这里指口才。朱熹《论语集注》:“佞,口才也。仲弓为人重厚简默,而时人以佞为贤,故美其优于德,而病其短于才也。”③焉:何,何必。④御:抵御。这里意思是争论。给(jǐ):足。言辞不穷的意思。口给:言辞敏捷。指口才好。⑤憎:憎恶,厌恶。⑥不知其仁:杨伯峻先生认为:“孔子说不知,不是真的不知,只是否定的另一方式。”可从。

【解读】孔子认为,口才好、会说话,不等于人品好、有德行。古往今来,巧舌如簧、能吹会拍的人,往往能讨得当权者的欢心,从而飞黄腾达,鱼肉百姓,但绝大多数结局都很可悲。孔子主张,一个人首先要有仁德,其次要有才能,如果口才不够好也无关紧要,只要“讷于言,敏于行”,就是一个贤能的人。在现代社会,由于人际交流的频繁和重要,一些岗位对人的口才有了更高的要求,但决不能因此而忽视对人的品德、人格的要求。

5.6子使漆雕开仕①。对曰:“吾斯之未能信②。”子说。

【译文】孔子要漆雕开去从政。漆雕开回答说:“我对从政这件事还没有信心。”孔子听了很高兴。

【注释】①使:派遣。这里意思是让、要。漆雕开:姓漆雕,名开,字子若,鲁国人(一说是蔡国人)。孔子的学生。仕:指做官、从政。②斯:此。指做官。

【解读】孔子从事教育以培养人才为宗旨,主张“学而优则仕”,鼓励优秀的学生去从政,以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孔子之所以为漆雕开对从政没有信心感到高兴,是因为漆雕开不为功名利禄所诱,有自知之明。一方面,孔子鼓励学识、品德优秀的学生积极“出仕”,为天下苍生谋福祉;另一方面,又要求学生要有自知之明,尚未达到“学而优”就不要急于去从政,即使达到“学而优”也不必都去从政,而是选择适合发挥自己特长和优势的事业,然后兢兢业业地去做。

5.7子曰:“道不行①,乘桴浮于海②。从我者③,其由与④?”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⑤。”

【译文】孔子说:“我的主张不能推行,就乘坐小船到海外去。跟随我的人,大概就是子路吧!”子路听了很高兴。孔子说:“仲由啊,你的好勇精神超过了我,但不知道怎样裁度事理。”

【注释】①道:学说,主张。②桴:以竹木编成的舟,大的叫筏,小的叫桴。③从:跟随。④由:仲由。即子路。⑤材:通“裁”。裁度,推测断定。朱熹《论语集注》引程颐云:“夫子美其勇,而讥其不能裁度事理以适于义也。”

【解读】孔子身处礼崩乐坏、战乱频发的乱世,但他坚持推行仁德、礼制的主张。“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这句话,表明了他即使到海外去,也决不放弃自己的政治主张,不与不行仁德、礼制的人同流合污的决心。子路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他的品德、学识和勇敢精神,都得到了孔子的赞许。由于孔子对他寄予厚望,因此常常进行批评、引导,要他力戒血气之勇,懂得裁度事理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当今社会,虽然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要求人们在待人处世中做到举止文明,但不少年轻人遇事不冷静,简单粗暴,逞血气之勇,酿成悔恨终身的后果。这难道不值得深思吗?

5.8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①,可使治其赋也②,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③,百乘之家④,可使为之宰也⑤,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⑥?”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⑦,可使与宾客言也⑧,不知其仁也。”

【译文】孟武伯问孔子子路是否仁。孔子说:“不知道。”他又问。孔子才说:“子路这个人,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可以让他负责军事,我不知道他是否仁。”孟武伯又问:“冉求怎么样呢?”孔子说:“冉求这个人,在千户人家的城邑,百辆兵车的封地,可以让他担任总管,我不知道他是否仁。”“公西赤怎么样呢?”孔子说:“公西赤这个人,穿着礼服站在朝堂上,可以让他负责外交,我不知道他是否仁。”

【注释】①千乘:一千辆兵车。②治:管理。引申为负责。赋:兵。指军事。古代按田赋出兵,因此称兵为赋。③千室之邑:指有千户人家的城邑。④家:古代指卿大夫的采地食邑,即封地。⑤宰:总管。古代官吏的通称。春秋卿大夫的家臣和采邑的长官也称宰。⑥赤:姓公西,字子华,鲁国人。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四十二岁。⑦束带:束紧衣带。意思是穿着礼服。⑧宾客:这里指外宾。与宾客言:与外宾交流、谈判。意思是负责外交。

【解读】通过对孟武伯所提问题的回答,孔子对三位学生分别具有的军事、行政、外交才能给予了高度评价,可见孔子长于识人,并希望孟武伯能够量才任用,发挥他们的才能。孔子真的不知道这些学生是否仁吗?显然不是。孔子认为,“仁”是做人的最高境界,只有不断地进行品德人性的修养,才能最终达到“仁”的境界。孔子说不知道这些学生是否仁,实际上是希望这些贤能的学生能够在从政之后,继续进行品德人性的修养,并在社会实践中“进德修仁”,从而实现人生的理想。

5.9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①?”对曰:“赐也何敢望回②?回也闻一以知十③,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④!吾与女弗如也。”

【译文】孔子对子贡说:“你和颜回谁强些?”子贡回答说:“我怎么敢和颜回相比?颜回听到一件事就能推知十件事,我听到一件事只能推知两件事。”孔子说:“真比不上!我和你都比不上。”

【注释】①也: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引起下文。愈:胜过。孰愈:谁强。②望:通“方”,比较。《礼?表记》:“以人望人,则贤者可知已矣。”③闻一以知十:形容聪明,善于类推。知:知道。这里指推知。④弗如:不如,比不上。

【解读】颜回聪明好学,领悟能力很强,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孔子想知道学生子贡对颜回的评价,实际是想从侧面对颜回做一番了解,以印证自己对颜回的看法。孔子这个做法显然是符合认识论的。由于颜回能够闻一知十,善于类推,因此孔子坦陈自己也比不上。他这样坦荡、自谦,以身示范,体现了他要求学生谦虚好学的良苦用心。

5.10宰予昼寝①。子曰:“朽木不可雕也②,粪土之墙不可杇也③。于予与何诛④?”子曰:“始吾于人也⑤,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⑥。”

【译文】宰予在白天睡觉。孔子说:“腐朽的木材不能雕刻,污秽的土墙不能粉刷。对宰予还有什么可责备的呢?”孔子又说:“最初我对于人,是听到他说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是听到他说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从宰予这件事后,我就改变了辨识人的方法。”

【注释】①宰予:字子我,擅言语,鲁国人。孔门高材生。昼:白天。②雕:雕刻。③粪土:腐土,秽土。杇(wū):涂饰,粉刷。④予:指宰予。与:语气助词。用于句中,无义。诛:责备。⑤始:最初。⑥于:介词。从。是:此,这。这里指代方法(即由“信其行”变为“观其行”)。

【解读】此章体现了孔子以小喻大的说理风格。宰予长于口才,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之一。由于看见宰予在白天睡觉,孔子对他进行了严厉批评,并进而引出了“听其言而观其行”的考察、识别人的方法。可见,孔子理想中的君子、贤人是勤勉、上进的人,而不是懒惰、不思进取的人。炎黄子孙向来以勤劳刻苦著称于世,恐怕与受孔子思想的熏陶分不开吧。孔子主张对人要“听其言而观其行”,既强调了言而必行、言行一致的重要性,又隐含着要宰予以具体行动改正缺点的希望。

5.11子曰:“吾未见刚者①。”或对曰:“申枨②。”子曰:“枨也欲③,焉得刚?”

【译文】孔子说:“我没有看到过刚毅不屈的人。”有人回答说:“申枨就是这样的人。”孔子说:“申枨欲望太多,怎么能做到刚毅不屈呢?”

【注释】①刚:坚硬,强劲。刚者:指刚毅不屈的人。②申枨:姓申,名枨(chéng),字周,鲁国人。孔子的学生。③欲:欲望。

【解读】孔子认为,一个人欲望太多,过多地考虑个人的利害得失,就不可能做到刚毅不屈。他所说的刚,不是遇事逞血气之勇的刚强,而是在困难、挫折面前不屈不挠的意志、永不言弃的精神。虽然“无欲则刚”已经成为流传千古的成语,但对这个“欲”要作具体分析。人非草木,谁能无“欲”。人有各种各样的欲望是正常的,问题在于,一个人要实现的、要为之奋斗的欲望应该是正当、合理的,如果是为一己私利的欲望、损人利己的欲望,就必须克制、杜绝,而不能任其膨胀,从而造成害人害己的后果。

5.12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①,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②。”

【译文】子贡说:“我不愿意别人强加什么东西给我,我也不愿强加什么给别人。”孔子说:“子贡呀,这不是你所能做到的。”

【注释】①加:强加,施加。诸:通“之”。指代人、事或物。②及:达到,做到。

【解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对孔子主张的“恕”的具体解释。子贡在这里谈对“恕”的理解,涉及公平和正义原则,也就是社会公德,它要求人们都要自觉地遵守和奉行。与单纯的个人修养相比,其要求、难度也就更高。社会生活中,绝对地不求于人很难办到,要求别人不强加于自己更难办到。因此,坚持“恕”道,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必须从私德和公德两个方面着手,一手抓个人的品德人性修养,一手抓社会公德的建设,以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

5.13子贡曰:“夫子之文章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②,不可得而闻也。”

【译文】子贡说:“先生关于礼乐法度的学问,我们可以听到;先生谈人性与天道的话,我们却没有机会听到。”

【注释】①文章:指礼乐法度。刘宝楠《正义》:“文章自谓《诗》、《书》礼乐也。”②性:人性。天道:古人认为天道是支配人类命运的天神意志。这里指天命和自然规律。朱熹《论语集注》:“天道者,天理自然之本体。其实一理也。言夫子之文章日见乎外,固学者所共闻;至于性与天道,则夫子罕言之,而学者有不得闻者。盖圣门教不躐等,子贡至是始得闻之,而叹其美也。”

【解读】孔子的教学内容,涉及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学问。他的教学风格,是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言行入手,阐述“仁”、“礼”、“忠”、“恕”等思想。可以说,一部《论语》,处处体现着生活的智慧、实践的智慧。学生们听不到孔子谈人性与天道的话,说明孔子“强调从近处、从实际、从具体言行入手,因之学生发此感叹。不是不讲,而是不直接讲……孔子很少讲这些大题目,宁肯多讲各种具体的‘仁’、‘礼’,‘道在伦常日用之中’,这也才是真正的‘性与天命’。”(李泽厚《论语今读》)

5.14子路有闻①,未之能行,唯恐有闻②。

【译文】子路听说一个道理,在没能实践时,只担心又听到一个道理。

【注释】①有闻:有所闻。指听说一个道理。②有:通“又”。

同类推荐
  • 论语今读新解

    论语今读新解

    本书的译注始于2006年,历经六个寒暑。原文以中华书局1980年版杨伯峻《论语译注》的原文作为底本,参照朱熹《论语集注》的经文及注解《论语》的有关著作,对个别章节和标点做了适当调整。
  • 棋经

    棋经

    《棋经》,又称《棋经十三篇》,是中国悠久的棋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从内容到体裁到篇目设计,都是模仿《孙子十三篇》全书首篇总论棋局,以为黑白之棋,正合阴阳之分。以下各篇则从“得算”、“权舆”等各个角度,分别论述了对弈的战略战术,对弈者应有的品德作风。论述深刻,内容丰富。
  • 历代赋评注(唐五代卷)

    历代赋评注(唐五代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论语新校释

    论语新校释

    《论语》是一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书,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练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本书对原著行了详细地注释,是文学工作者及广大文学爱好者值得珍藏的艺术经典
  • 周易参同契

    周易参同契

    在汉代出现了一部对后世影响极大的奇书,这部书虽然在当时默默流传,世人很难理解它的奥秘;但唐代后名声大振,宋代时被称为“万古丹经王”、“丹经之祖”、“丹中王”,可谓古今炼丹第一书。
热门推荐
  • 胡适传

    胡适传

    胡适,一个相当复杂而又影响颇大的历史人物,他是新文化的战士,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代表。他的思想历久而弥新,他的影响在海峡两岸十分深远。本书以史家之思、作家之笔为胡适立传,使读者对胡适的一生有深入的了解,给读者以深刻的启迪。 史传之有褒贬评赞,自古而然,也是史学工作者的职责。评论的关键,在于“出以公心,实事求是”八个字。须以传主行实为脉络肌肤,做到理由事生,浑然一体,不谀不诬,公允精当。笔者有志于此,对胡适一生的思想业绩,褒其所当褒,贬其所当贬,惟求按实而论,析理居正,作客观公允的评价……
  • 傻女掠夫

    傻女掠夫

    女主是2920年x星一枚被人当成笑柄的弱智长了十六年连个正经的名儿也没有,因上面有九个绝色美男的天才哥哥,于是便叫了个小十。因为智商赶不上人类发展的速度,被亲爷爷当成眼中钉,日日派人追杀,没一个男人愿意要她,万不得已老妈和哥哥们把她打包塞进时光机穿越到一个叫荣月国的地方令她无论如何要偷个种回来。哥哥临别赠语:只见九哥邪邪的说:“总之,你只要见到美男,就给我巴这不要放。”六哥恨铁不成钢的敲了一下她的脑袋说:“美男就是长的和哥哥们一样帅气英俊的男人,总之,不管是老是少,通通都不能放过。”七哥红着眼睛对她说:“最好是王爷,世子,身份越是高贵的越不能放过,知道吗?”二哥又说:“如果去到皇城,就一定要混进皇宫,把皇宫搞个鸡飞狗跳,人仰马翻,若是皇帝年轻又英俊,就一定要死死捏在手里。”大哥也不甘落后的警告:“小十,要是实在进不了皇宫,就去找那些武林盟主,魔教教主,顶级杀手,财阀公子,一个一个都不能少,知道吗?”眼看还剩十几秒,机器就要发动了,三哥扯着嗓子大喊:“记住,看见美男能摸就绝不只是看,能亲就绝不只是摸,能上就绝不只是亲.......”傻女裙下之臣:荣明王朝之安王爷:凌龙宣————外冷内热/霸道强势荣明王朝之皇帝:凌龙寒————残酷多疑/心狠手辣贺辛国皇子:东宫离————腹黑张狂/闷骚之极第一杀手:夜九影————冷血无情/亦正亦邪魔教教主:涧月玄————邪气妖孽/杀人无形武林盟主:风千云————风流倜傥/豪放不羁怪手毒医:巫冷—————谪仙美男/性格乖张头牌清倌:花百离————妖媚倾城/风骚无限异域小正太:子桑羽————粉雕玉啄/萌萌无敌∮∮∮∮∮推荐自己的np新文《致命诱惑》时隔十年,她长大了,她回来了。拿下脸上的太阳镜,那是一张任何人见过都不会忘记的脸,倒不是因为她长的有多么倾国倾城,而是那双眼睛。那双纯粹干净的黑瞳,能给人心底最深的震撼!★★★★★同一天,她拥有了三个不同的身份。大哥,展天刑:世界著名的金牌律师——她化名林佩佩,成为他儿子的家庭教师钢琴教师。二哥,展天宇:亚洲第一集团兴宁集团的总裁——她化名藤野惠,成为她的贴身秘书。三哥,展天浩:全国夜生活娱乐后台老板——她化名莫习纯,神秘的少女,如愿引起他的注意了。她的目标,接近,勾引三个亲哥哥,做他们的情人!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霸道王爷状元妃

    霸道王爷状元妃

    现代女警穿越到唐朝,看她如何玩转大唐,成为第一女状元?她与小王爷、皇上、宰相之子之间如何演绎生死爱情?但是二十一世纪新时代女性,怎能嫁给古代人呢?她需要的可是自由,而不是束缚。于是她跑他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之怡生幸福

    重生之怡生幸福

    唐一将洗干净的大米放入电饭煲,从冰柜里拿出一块羊肉切成片,剁了些香菜,打算涮碗羊肉。自从接受了这个身体,她还没有接触过肉腥。恐慌不安到现在的平静。既来之则安之,她决定要好好的活下去,快乐的生活。上辈子的唐怡出生在农村,父母的意外死亡使她不得不撑起这个家。为了供弟弟上学,她毅然到城市里谋生,脏活累活都干过,可是确从没有放弃过。弟弟学业有成,她终于可以享受生活了。可就是因为这该……
  • 老师,请宠我

    老师,请宠我

    她为了救一个孩子,死在富二代的飞车之下,不料却机缘巧合,不仅起死回生,拥有了一项异能;还得到了一份优渥的高中教师的职业。可是当她欣喜的踏进那所高中的大门时,才明白这份工作充满挑战性,且看自强独立的异能女教师——如何运用头脑和智慧,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拼出一片天空,爱情与事业双丰收!///////////////////////////////////////////////////////////////////////////////酒醉之后,一夜纵情,万千旖旎。清醒之后当她拖着娇软胀痛的身子怒视着昨夜生猛狂霸如龙、而此刻却羞怯乖顺如羊的某人时——“我……我第一次做这种事,难免会没轻没重的,你别生气,下次……下次就好了……”某人终于笨拙的开口。“你还想有下次?”她吼。“当然,最好每天都做!”某人紧紧盯着她那酡红的丽颜很快的答道。“做你个大头鬼,混蛋,你去死——”为人师表的她终于忍不住连爆粗口。……*******************************************************莫俊烈——行在边缘的少年,成长在血腥暴力之中,桀骜偏执。他在人生低谷中遇到她,是她用自己的温情和关爱,伴他走过生命中的阴霾,让他冷硬的心被她所感化。当他青涩退去,功成名就、风华无限时,誓要给她一份真正的幸福。他说:我哪里小了,一点都不小,不信你……你摸摸!他说:木糖醇老师,就宠我一个人好不好?………………………………………………………………………………………………………………………………席维彦——席氏的执行总裁,处心积虑的阴谋家,一个沉凉冷魅的优质男。本是为探寻她的秘密而来,不料却将一颗心失落在她身上。在他与她之间展开了一场男与女、吸引与反吸引、征服与反征服的拉锯战,到底谁才是最后真正的赢家?他说:你也只不过是个女人而已,永远都是男人的身下物,如此坚持有意义吗?他说:输赢我都不在乎了,小狐狸,你还想逃吗?……………………………………………………………………………………………………………………………………………………席维语——自闭而病弱的少年,怯懦胆小,敏感抑郁。是她将他从那黑暗的心灵囚笼里带了出来,让他直面阳光,成为一个自信勇敢的男子汉。他说:你永远都是我最敬宠最爱慕的神仙姐姐,永远!
  • 丑颜皇后倾天下

    丑颜皇后倾天下

    “不怕,据说丞相千金口含玉石出生,据说她相貌奇丑,据说她才思敏捷,才高八斗....高高在上的君王好奇,有孤在!”他勾唇浅笑。“可是我家小姐也不会武功啊!”“但是...但是我家小姐相貌奇丑,她闹市中仗义直言,教训恶徒,他背后悄悄援手救助,难登大雅之堂...”“更加不怕,他神兵突现为她解围辩白,而后一纸诏书成为后宫之首...“也不怕,一见之下,顿时捂脸逃走,,有孤在!”他眼里笑意更浓暮雨新群334143136,,她家中受到姨娘陷害,半夜遁入丞相后宅。只怕入不得宫啊!”“皇上,我家小姐心地善良,有孤在!耻笑皇后就是等同耻笑孤!孤会将那些背后嚼舌头的拉出去斩!!”
  • 探险记系列3

    探险记系列3

    罗布泊、楼兰、百慕大……浩瀚宇宙,我们只不过是沧海一粟。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对神秘所在的探险,依然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
  • 教你打棒球·垒球(学生球类运动学习手册)

    教你打棒球·垒球(学生球类运动学习手册)

    21世纪,人类进入了新经济时代。综合国力竞争的实质是民族素质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素质教育,尤其是进行身体素质教育就显得更为重要。球类运动是世界上开展的最广泛的运动项目之一,也是广大体育爱好者乐于观赏和参与的体育运动。经常进行此类运动,不仅可以增强人们的体质,提升身体的协调性,而且还能增强我们的自信心以及培养团队精神。
  • 窗帘后的男人(悬念大师希区柯克经典故事集)

    窗帘后的男人(悬念大师希区柯克经典故事集)

    希区柯克对杀人狂的一段评论,很典型地表明了他对这类人的态度,他说:“人们常常认为,罪犯与普通人是大不相同的。但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罪犯通常都是相当平庸的人,而且非常乏味,他们比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那些遵纪守法的老百姓更无特色,更引不起人们的兴趣。罪犯实际上是一些相当笨的人,他们的动机也常常很简单、很俗气”。希区柯克认为人是非常脆弱的,他们经不起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