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共二十八章,主要内容是孔子对公冶长、南容、子贱、子贡、冉雍、子路、宰我等学生和对孔文子、子产、晏平仲、臧文仲、令尹子文、季文子、宁武子、左丘明等历史人物的评论。从这些评论中可以看到,孔子评论人物不问地位、出身,而是依据其道德和才能。针对每位学生和每个历史人物的情况,孔子进行有针对性的评论,或肯定其长处,或指出其不足。在这些评论中,体现了孔子的忠恕之道和仁者胸襟,提出了“恭、敬、惠、义”的君子标准,以及忠信待人、与人为善的待人之道。
孔子在对子路、冉求、公西赤、令尹子文、陈文子等人的评论中,说明了“仁”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即使是贤德的人也难以达到。孔子认为他们还未能达到仁德的境界,并不是说仁德遥不可及,而是要求人们把成就仁德作为一生追求的目标,通过不懈的人性道德的修养,进而达到仁德的理想境界。
5.1子谓公冶长①,“可妻也②。虽在缧绁之中③,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④。
【译文】孔子谈到公冶长,说:“可以把女儿嫁给他。他虽然曾被关进监狱,但并不是他的罪过造成的。”于是孔子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
【注释】①公冶长:字子长,齐国人。孔子的学生。②妻:这里作动词,指嫁女为妻。③缧绁(léixiè):古人捆罪犯的绳索。这里指代监狱。④子:古代儿女的通称。这里指女儿。
【解读】孔子嫁女的故事,说明孔子看人重视德和才,而不看一时的荣辱。公冶长入狱的原因是什么呢?传说是因为他很聪明,能听懂鸟语而被诬枉入狱。可见,孔子认为公冶长的入狱不是他的罪过造成的是有依据的。
5.2子谓南容①,“邦有道②,不废③;邦无道④,免于刑戮⑤”。以其兄之子妻之⑥。
【译文】孔子谈到南容,说:“国家政治清明,他不会被废弃;国家统治黑暗,也不会受刑罚惩罚。”于是孔子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他。
【注释】①南容:南宫适,名适,字子容,“敬叔”是他的谥号,孟懿子之兄,鲁国人。孔子的学生。②邦:国家。有道:指政治清明。③废:废弃。④无道:暴虐,没有德政。指统治黑暗。⑤刑:刑罚。戮(lù):杀,惩罚。⑥兄:孔子的异母兄长孟皮。
【解读】孔子对南容的评价,说明他看人重视人品和才干,而不在是否能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南容在国家政治清明时能被重用,说明他德才兼备;在国家统治黑暗时不受刑罚惩罚,说明他既能坚持原则,又善于保护自己。在当今社会,一个人要立身处世,必须重视品德、人格的修养,学识、才能的历练。只有这样,才能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不同的工作岗位获得生存的空间,并进而做出自己的贡献。
5.3子谓子贱①,“君子哉若人②!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③?”
【译文】孔子评价子贱,说:“这个人是君子啊!如果鲁国没有君子,他从哪里获得这种品德呢?”
【注释】①子贱:姓宓,名不齐,字子贱,鲁国人。孔子的学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说他比孔子小三十岁,但司马贞《索引》据《孔子家语》认为他比孔子小四十九岁。从后说。②若人:此人,那人。③斯:此。斯焉取斯:前一个“斯”指子贱,后一个“斯”指君子的品德。焉:何,哪里。取:汲取。引申为获得。
【解读】子贱作为孔子的学生,曾做单公(春秋时鲁国城邑)宰,相传他身不下堂,鸣琴而治,施行德政,因此孔子称赞他是君子。但孔子认为,好的品德来自环境和教育,因此他在晚年致力于教育,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即礼、乐、射、御等)等多方面的教育,子贱就是孔子晚年培养出来的具有良好品德的弟子之一。由于孔子晚年在鲁国办学,继续倡导“仁德”、“礼制”思想,对鲁国君臣和百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使鲁国涌现出了一些具有君子之风的人,这就是子贱所成长的环境。
5.4子贡问曰:“赐也何如①?”子曰:“女②,器也③。”曰:“何器也?”曰:“瑚琏也④。”
【译文】子贡问孔子:“我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你像一种器具。”子贡问:“什么器具?”孔子说:“宗庙里贵重的瑚和琏。”
【注释】①赐:子贡名。②女:通“汝”,你。③器:器具。④瑚琏:瑚和琏都是古代祭祀时盛粟稷的器具,因其贵重,常用来比喻人有才能,堪当大任。
【解读】子贡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此章孔子把子贡比做贵重的瑚琏,既对他的才干进行了称赞,又对他寄予了更高的期望,希望他不要仅仅像个器具,只具有某些方面的才干,还应该加强品德人性的修养,成为有德有才、德才兼备的贤能之士。孔子对子贡的评价,体现了作为社会活动家和教育家的孔子的人才观。
5.5或曰①:“雍也仁而不佞②。”子曰:“焉用佞③?御人以口给④,屡憎于人⑤。不知其仁⑥,焉用佞?”
【译文】有人说:“冉雍这个人有仁德但没有口才。”孔子说:“要口才干什么呢?以敏捷的言辞同别人争论,常常被别人憎恶。我不知道他是否真有仁德,要口才干什么呢?”
【注释】①或:代词。有人。②雍:冉雍,字仲弓,鲁国人。孔门德行科的高材生。佞(nìng):才能。这里指口才。朱熹《论语集注》:“佞,口才也。仲弓为人重厚简默,而时人以佞为贤,故美其优于德,而病其短于才也。”③焉:何,何必。④御:抵御。这里意思是争论。给(jǐ):足。言辞不穷的意思。口给:言辞敏捷。指口才好。⑤憎:憎恶,厌恶。⑥不知其仁:杨伯峻先生认为:“孔子说不知,不是真的不知,只是否定的另一方式。”可从。
【解读】孔子认为,口才好、会说话,不等于人品好、有德行。古往今来,巧舌如簧、能吹会拍的人,往往能讨得当权者的欢心,从而飞黄腾达,鱼肉百姓,但绝大多数结局都很可悲。孔子主张,一个人首先要有仁德,其次要有才能,如果口才不够好也无关紧要,只要“讷于言,敏于行”,就是一个贤能的人。在现代社会,由于人际交流的频繁和重要,一些岗位对人的口才有了更高的要求,但决不能因此而忽视对人的品德、人格的要求。
5.6子使漆雕开仕①。对曰:“吾斯之未能信②。”子说。
【译文】孔子要漆雕开去从政。漆雕开回答说:“我对从政这件事还没有信心。”孔子听了很高兴。
【注释】①使:派遣。这里意思是让、要。漆雕开:姓漆雕,名开,字子若,鲁国人(一说是蔡国人)。孔子的学生。仕:指做官、从政。②斯:此。指做官。
【解读】孔子从事教育以培养人才为宗旨,主张“学而优则仕”,鼓励优秀的学生去从政,以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孔子之所以为漆雕开对从政没有信心感到高兴,是因为漆雕开不为功名利禄所诱,有自知之明。一方面,孔子鼓励学识、品德优秀的学生积极“出仕”,为天下苍生谋福祉;另一方面,又要求学生要有自知之明,尚未达到“学而优”就不要急于去从政,即使达到“学而优”也不必都去从政,而是选择适合发挥自己特长和优势的事业,然后兢兢业业地去做。
5.7子曰:“道不行①,乘桴浮于海②。从我者③,其由与④?”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⑤。”
【译文】孔子说:“我的主张不能推行,就乘坐小船到海外去。跟随我的人,大概就是子路吧!”子路听了很高兴。孔子说:“仲由啊,你的好勇精神超过了我,但不知道怎样裁度事理。”
【注释】①道:学说,主张。②桴:以竹木编成的舟,大的叫筏,小的叫桴。③从:跟随。④由:仲由。即子路。⑤材:通“裁”。裁度,推测断定。朱熹《论语集注》引程颐云:“夫子美其勇,而讥其不能裁度事理以适于义也。”
【解读】孔子身处礼崩乐坏、战乱频发的乱世,但他坚持推行仁德、礼制的主张。“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这句话,表明了他即使到海外去,也决不放弃自己的政治主张,不与不行仁德、礼制的人同流合污的决心。子路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他的品德、学识和勇敢精神,都得到了孔子的赞许。由于孔子对他寄予厚望,因此常常进行批评、引导,要他力戒血气之勇,懂得裁度事理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当今社会,虽然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要求人们在待人处世中做到举止文明,但不少年轻人遇事不冷静,简单粗暴,逞血气之勇,酿成悔恨终身的后果。这难道不值得深思吗?
5.8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①,可使治其赋也②,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③,百乘之家④,可使为之宰也⑤,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⑥?”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⑦,可使与宾客言也⑧,不知其仁也。”
【译文】孟武伯问孔子子路是否仁。孔子说:“不知道。”他又问。孔子才说:“子路这个人,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可以让他负责军事,我不知道他是否仁。”孟武伯又问:“冉求怎么样呢?”孔子说:“冉求这个人,在千户人家的城邑,百辆兵车的封地,可以让他担任总管,我不知道他是否仁。”“公西赤怎么样呢?”孔子说:“公西赤这个人,穿着礼服站在朝堂上,可以让他负责外交,我不知道他是否仁。”
【注释】①千乘:一千辆兵车。②治:管理。引申为负责。赋:兵。指军事。古代按田赋出兵,因此称兵为赋。③千室之邑:指有千户人家的城邑。④家:古代指卿大夫的采地食邑,即封地。⑤宰:总管。古代官吏的通称。春秋卿大夫的家臣和采邑的长官也称宰。⑥赤:姓公西,字子华,鲁国人。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四十二岁。⑦束带:束紧衣带。意思是穿着礼服。⑧宾客:这里指外宾。与宾客言:与外宾交流、谈判。意思是负责外交。
【解读】通过对孟武伯所提问题的回答,孔子对三位学生分别具有的军事、行政、外交才能给予了高度评价,可见孔子长于识人,并希望孟武伯能够量才任用,发挥他们的才能。孔子真的不知道这些学生是否仁吗?显然不是。孔子认为,“仁”是做人的最高境界,只有不断地进行品德人性的修养,才能最终达到“仁”的境界。孔子说不知道这些学生是否仁,实际上是希望这些贤能的学生能够在从政之后,继续进行品德人性的修养,并在社会实践中“进德修仁”,从而实现人生的理想。
5.9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①?”对曰:“赐也何敢望回②?回也闻一以知十③,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④!吾与女弗如也。”
【译文】孔子对子贡说:“你和颜回谁强些?”子贡回答说:“我怎么敢和颜回相比?颜回听到一件事就能推知十件事,我听到一件事只能推知两件事。”孔子说:“真比不上!我和你都比不上。”
【注释】①也: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引起下文。愈:胜过。孰愈:谁强。②望:通“方”,比较。《礼?表记》:“以人望人,则贤者可知已矣。”③闻一以知十:形容聪明,善于类推。知:知道。这里指推知。④弗如:不如,比不上。
【解读】颜回聪明好学,领悟能力很强,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孔子想知道学生子贡对颜回的评价,实际是想从侧面对颜回做一番了解,以印证自己对颜回的看法。孔子这个做法显然是符合认识论的。由于颜回能够闻一知十,善于类推,因此孔子坦陈自己也比不上。他这样坦荡、自谦,以身示范,体现了他要求学生谦虚好学的良苦用心。
5.10宰予昼寝①。子曰:“朽木不可雕也②,粪土之墙不可杇也③。于予与何诛④?”子曰:“始吾于人也⑤,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⑥。”
【译文】宰予在白天睡觉。孔子说:“腐朽的木材不能雕刻,污秽的土墙不能粉刷。对宰予还有什么可责备的呢?”孔子又说:“最初我对于人,是听到他说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是听到他说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从宰予这件事后,我就改变了辨识人的方法。”
【注释】①宰予:字子我,擅言语,鲁国人。孔门高材生。昼:白天。②雕:雕刻。③粪土:腐土,秽土。杇(wū):涂饰,粉刷。④予:指宰予。与:语气助词。用于句中,无义。诛:责备。⑤始:最初。⑥于:介词。从。是:此,这。这里指代方法(即由“信其行”变为“观其行”)。
【解读】此章体现了孔子以小喻大的说理风格。宰予长于口才,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之一。由于看见宰予在白天睡觉,孔子对他进行了严厉批评,并进而引出了“听其言而观其行”的考察、识别人的方法。可见,孔子理想中的君子、贤人是勤勉、上进的人,而不是懒惰、不思进取的人。炎黄子孙向来以勤劳刻苦著称于世,恐怕与受孔子思想的熏陶分不开吧。孔子主张对人要“听其言而观其行”,既强调了言而必行、言行一致的重要性,又隐含着要宰予以具体行动改正缺点的希望。
5.11子曰:“吾未见刚者①。”或对曰:“申枨②。”子曰:“枨也欲③,焉得刚?”
【译文】孔子说:“我没有看到过刚毅不屈的人。”有人回答说:“申枨就是这样的人。”孔子说:“申枨欲望太多,怎么能做到刚毅不屈呢?”
【注释】①刚:坚硬,强劲。刚者:指刚毅不屈的人。②申枨:姓申,名枨(chéng),字周,鲁国人。孔子的学生。③欲:欲望。
【解读】孔子认为,一个人欲望太多,过多地考虑个人的利害得失,就不可能做到刚毅不屈。他所说的刚,不是遇事逞血气之勇的刚强,而是在困难、挫折面前不屈不挠的意志、永不言弃的精神。虽然“无欲则刚”已经成为流传千古的成语,但对这个“欲”要作具体分析。人非草木,谁能无“欲”。人有各种各样的欲望是正常的,问题在于,一个人要实现的、要为之奋斗的欲望应该是正当、合理的,如果是为一己私利的欲望、损人利己的欲望,就必须克制、杜绝,而不能任其膨胀,从而造成害人害己的后果。
5.12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①,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②。”
【译文】子贡说:“我不愿意别人强加什么东西给我,我也不愿强加什么给别人。”孔子说:“子贡呀,这不是你所能做到的。”
【注释】①加:强加,施加。诸:通“之”。指代人、事或物。②及:达到,做到。
【解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对孔子主张的“恕”的具体解释。子贡在这里谈对“恕”的理解,涉及公平和正义原则,也就是社会公德,它要求人们都要自觉地遵守和奉行。与单纯的个人修养相比,其要求、难度也就更高。社会生活中,绝对地不求于人很难办到,要求别人不强加于自己更难办到。因此,坚持“恕”道,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必须从私德和公德两个方面着手,一手抓个人的品德人性修养,一手抓社会公德的建设,以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
5.13子贡曰:“夫子之文章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②,不可得而闻也。”
【译文】子贡说:“先生关于礼乐法度的学问,我们可以听到;先生谈人性与天道的话,我们却没有机会听到。”
【注释】①文章:指礼乐法度。刘宝楠《正义》:“文章自谓《诗》、《书》礼乐也。”②性:人性。天道:古人认为天道是支配人类命运的天神意志。这里指天命和自然规律。朱熹《论语集注》:“天道者,天理自然之本体。其实一理也。言夫子之文章日见乎外,固学者所共闻;至于性与天道,则夫子罕言之,而学者有不得闻者。盖圣门教不躐等,子贡至是始得闻之,而叹其美也。”
【解读】孔子的教学内容,涉及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学问。他的教学风格,是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言行入手,阐述“仁”、“礼”、“忠”、“恕”等思想。可以说,一部《论语》,处处体现着生活的智慧、实践的智慧。学生们听不到孔子谈人性与天道的话,说明孔子“强调从近处、从实际、从具体言行入手,因之学生发此感叹。不是不讲,而是不直接讲……孔子很少讲这些大题目,宁肯多讲各种具体的‘仁’、‘礼’,‘道在伦常日用之中’,这也才是真正的‘性与天命’。”(李泽厚《论语今读》)
5.14子路有闻①,未之能行,唯恐有闻②。
【译文】子路听说一个道理,在没能实践时,只担心又听到一个道理。
【注释】①有闻:有所闻。指听说一个道理。②有:通“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