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7700000022

第22章 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发展进程(2)

第一,设立专职政治辅导员。1961年9月15日中共中央批准试行《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该条例进一步明确了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并对高等学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指出:“为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在一、二年级设政治辅导员或者班主任,从专职的党政干部、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其他青年教师中挑选有一定政治工作经验的人担任。同时,要逐步培养和配备一批专职的政治辅导员。”这是在中共中央文件中第一次提出要在高等学校设置专职政治辅导员的要求。这个条例颁布之后,教育部直属高校率先设置专职政治辅导员,随后其他部委和地方高校也设立了专职政治辅导员。

第二,设置高校政治部,加强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为了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革命化,保证培养又红又专的人才,1964年6月10日,中共中央批准了高等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政治工作和建设政治工作机构试点问题的报告》。《报告》指出:高等教育部改党组为党委制,即建立高等教育部党委,直接领导直属高等学校的党委,同时在高等教育部和直属高等学校设立政治部。高等学校政治部是校党委的工作机构,其主要任务是在上级政治机关和学校党委的领导下,负责领导全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工作,保证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以利于培养又红又专的人才。报告拟确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高等学校建立政治部的试点学校。要求各试点高等学校,应当从上到下建立起政治工作机构,学校设政治部,班级配备政治辅导员或班主任,教研室和其他基层单位根据需要配备专职的或兼职的政治工作干部。同时报告还对专职政治工作干部的来源、编制作了具体规定,提出在两三年内配齐班级的专职政治工作干部,其编制为平均每100名学生至少配备1人。干部来源主要从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中间选留。这些选留的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毕业生就是政治辅导员。时隔不到一年,即1965年3月1日,高等教育部所属政治部通知各直属高等学校要迅速建立政治部,并大力充实政治工作干部队伍。该通知不仅再次重申在高等学校要设立专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干部,而且对编制人数、干部来源也作了明确规定。同年教育部制定了《关于政治辅导员工作条例》。该条例以法规的形式将政治辅导员的地位、作用和学生工作等一系列问题作了明确的规定,标志着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已经形成。这样,全国各类高等学校普遍建立了政治辅导员制度。

2.阶段主要特点

20世纪60年代初期是我国高校积极探索自己发展道路的重要时期。政治辅导员制度是模仿军队政治指导员制度创立的,它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创新。政治辅导员主要是为加强党对高校的绝对领导而设立,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为新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培养政治合格的人才。在这个时期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发展的主要特点如下:

第一,我国对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强,我国高校政治辅导员队伍坚持教育为政治和阶级斗争服务,思想政治工作为政治运动服务,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并逐步强化。

第二,诞生了我国首个辅导员的正式工作条例——《关于政治辅导员工作条例》,进一步巩固了我国高校政治辅导员制度,规范了辅导员的工作,这具有重要的建设性意义。

第三,首次提出了设置专职的政治辅导员的要求,开始明确辅导员的身份,在经济上以“岗位津贴”的方式体现经济待遇。这是辅导员制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各高校普遍建立了政治工作机构,政治思想工作开始具有组织保证,并逐步建立起了一支专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政治辅导员队伍。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比较好的清华大学在这个时期共选拔、培养了682名学生政治辅导员。

第四,这一时期的政治辅导员任务相对单一,仅局限于辅导学生的政治学习和指导学生的政治活动,具有重政治、轻业务的特点。他们一般由品学兼优,又有一定组织能力的高年级学生担任。这部分学生在求学期间能够参与学校管理,有很高的工作热情。他们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政治学习,管理学生事务,维护国家和政权的稳定是他们的首要职责。

四、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受挫阶段(1966年~1976年)

十年“文革”期间,高等院校是遭受严重破坏的“重灾区”。当然,经过17年建立起来的高校政治辅导员制度也未能幸免,高校辅导员制度被破坏,许多辅导员被错误批判,高校辅导员制度进入低潮阶段。1966年8月“文革”一开始,教育战线首当其冲,正常的教学秩序被打乱了,高等学校元气大伤。林彪、“四人帮”为了彻底否定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的成就,大肆批判1961年教育部制定的《高教六十条》,污蔑“教授治校”、“智育第一”和“业务挂帅”都是“推行修正主义路线”。高校成了这场灾难的重灾区,斗争的矛头一开始直接指向高校的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在学生工作第一线的德育干部更是厄运难逃。“四人帮”鼓吹“踢开党委闹革命”,各级党组织完全瘫痪。高校的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均作为“走资派”被打倒。1968年8月25日,工人宣传队、解放军宣传队进驻大学,大搞所谓工、农、兵对学校实行“上、管、改”,即工、农、兵上大学、管理大学、改造大学。这些做法严重违背了教育规律,颠倒了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学生成为批判者、教育者,教师则成为被批判、接受再教育的对象,完全败坏了高等教育的声誉和尊严。1971年,林彪、“四人帮”又进一步炮制所谓“两个估计”,诬蔑新中国成立以来17年的教育工作执行的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的反动路线,改变了党的教育路线、教育思想,破坏了教育规律,降低了教学要求,致使教学质量严重下降。同时完全否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也否定高校辅导员制度,实际上是要取消党对学校的领导。高校政治辅导员制度被当作学校党委推行“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受到批判。高校的干部、教师受到极大的压制,许多领导干部被撤职批斗,一大批知名学者、专家被戴上“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横遭迫害。“文革”期间,高校许多政治辅导员被作为“保皇派”、“修正主义的苗子”遭批斗、游街,身心受到严重摧残。因此,在极“左”思潮干扰和破坏下,一些派性十足的“打、砸、抢”分子为夺高校领导权,拉帮结派,武斗不止,使高校教学完全处于无领导、无组织的混乱状态。

“文革”后期,随着招收“工农兵学员”入学,高校又开始恢复配备学生政工干部制度,在青年教师和青年干部中选派政治条件好的负责思想政治工作。但是,由于“左”的路线仍占统治地位,“工农兵学员”是带着所谓“上、管、改”的任务来上大学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被颠倒。在这样的条件下,广大政治工作者虽然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在学生中开展了一些工作,但也难以摆脱当时“左”的路线的影响,有时甚至不得不违心地在学生中宣传错误路线,工作中困难重重。当时的政工干部一方面有教育学生的任务,另一方面又是“被改造者”的身份,随时准备接受学生的“批判”。这种尴尬的处境实在令他们难以大胆开展工作。

这一时期,高校的教育方针和政策被改变,新中国成立十几年来高校党委从无到有,精心建立起来的一支辅导员工作队伍遭到了全面破坏,整个教育事业被中断,高校的辅导员制度一度陷于停滞和取消的状态。

五、高校辅导员制度的恢复阶段(1976年~1983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在邓小平同志亲自领导下,教育战线开始拨乱反正。中共中央于1979年3月转发了《教育部党组关于建议中央撤销两个文件的报告》,撤销了1971年由“四人帮”炮制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推翻了“两个估计”,使极“左”思潮在高校德育队伍建设中得以基本清算。广大学校干部放下包袱,轻装上阵,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发挥。高校各级党组织也陆续正式建立,原有的政治辅导员干部,或继续留任,或重新安排,并且选留了一批德才兼备的大学毕业生补充辅导员工作队伍,增加了新的活力。

1.发展进程

1977年我国重新恢复统一高考制度,次年,高校辅导员制度也得到恢复,并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1978年4月22日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这是一次高等教育拨乱反正的会议,这次大会明确了恢复高考制度后高校教育工作一系列方针、政策性的问题。10月4日,教育部针对《高教六十条》和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际,起草修订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条例第五十一条中明确规定:“为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建设一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在一、二年级设政治辅导员或者班主任,从专职的党政干部、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其他青年教师中挑选有一定政治工作经验的人担任。” 由此恢复了高校政治辅导员制度。“政治辅导员都要既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又要坚持业务学习,有条件的要坚持半脱产,担任一部分教学任务。政治辅导员可以适当轮换。”按照教育部的指示要求,刚刚恢复招生的高校从部队转业干部、青年教师、学生干部中选拔了一批兼职的和少量专职的政治辅导员。这实际上是重新恢复了清华大学“双肩挑”政治辅导员制度,并要求在全国高校普遍实施。这个条例的颁布,对高校辅导员制度恢复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对于高等学校而言,要恢复“文革”前的政治辅导员制度并非易事。由于多种原因,“文革”前许多政治辅导员都已经转岗,新选拔的政治辅导员多数是青年教师,由于是半脱产,还要考虑本身的业务工作以及自身职称晋升,这些新辅导员将工作重点放在业务工作上,而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很重视,因而在具体实践中出现了“业务工作硬,思想政治工作软”的被动局面。

自1980年起,中宣部、教育部(国家教委)、团中央连续发出了一系列文件,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建设。针对“双肩挑”辅导员“一手硬、一手软”的实际状况,1980年4月29日,教育部与团中央共同颁布《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各校要根据具体情况建立政治辅导员或班主任制度。政治辅导员和班主任应从政治、业务都好的毕业生中选留或从教师中选任。他们要既做思想政治工作,又要坚持业务学习,有的还要担负一部分教学任务。学校领导要从政治上和业务上关心他们的成长,帮助他们落实政治学习和业务进修计划。”《意见》还要求高校建立专职政工干部队伍,同时对兼职政工干部,可依照本人情况,工作几年以后进行轮换,并给予半年、一年或一年以上的脱产进修时间。对于包括政治辅导员在内的政工干部,要求各高校党委在看文件和听报告方面给予照顾,对其评定教师职称和福利待遇问题也作了相应的规定。1981年7月,教育部在《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暂行规定》中进一步指出:“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有一支又红又专、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队伍。要选拔政治觉悟高、作风好,具有一定思想理论水平、政治工作能力的具有大专文化程度的干部、教师和高年级学生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在第一线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辅导员,可按120名左右学生配备1名。”并提出:“中青年教师要积极并努力做好班主任或兼职政治辅导员工作。要把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成绩,列为教师考核、晋级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教师兼任辅导员期间,要保证有一半左右时间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期满后给予一年左右的脱产进修时间。兼任班主任和辅导员的教师、干部,每月发给一定数量的岗位津贴。”同时对高年级大学生或研究生半脱产担任政治辅导员的人员,规定:“任职一般两年,边学习,边工作,学习时间可以延长一年。任职期间每月发给一定数量的生活补贴费。毕业年限、工龄按同届学生计算。毕业后不再有见习期,可以留校,也可以另行分配工作。”根据教育部和团中央的要求,1982年春季和夏季,各高校先后从1977级和1978级应届毕业生中选留了一定数量的专职政治辅导员,辅导员制度在高校又恢复起来了。

2.阶段主要特点

从这个时期教育部颁布的文件可以看出,在高等教育领域拨乱反正之后,高校恢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人们普遍认识到建立一支精干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做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保证,也是高等教育恢复发展期的重要使命。高校辅导员制度在恢复发展期呈现出如下特点。

第一,政治辅导员队伍、制度得以迅速恢复,并且建设和发展速度很快,在编制、职务聘任、岗位培训、职称评定、队伍管理等方面有了政策规定和依据,辅导员队伍的地位和待遇得到较大的提高和改善,促进了辅导员队伍向专门职业的发展。

第二,党和政府注意开展了高校思想和政治两方面的工作,提出了辅导员职能是政治工作与思想教育并重,明确了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德育当作一门科学来研究,从专业建设方面促进了辅导员队伍的发展,开始按照学科专业化模式培养后备人才,辅导员队伍在人才队伍建设上有了专业化培养方面的发展。

六、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发展阶段(1983年~1989年)

1983年以后,教育部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在肯定工作成绩的同时,对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针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存在着数量不足、思想不稳、后继乏人、业务水平亟待提高等不能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问题,教育部采取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措施,国家教委相继颁发了关于在部分高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意见,决定在高等学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采用正规化的方法培养大专生、本科生和研究生等各种规格的思想政治工作专门人才,为高校政治辅导员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发展进程

同类推荐
  • 谁说8090不靠谱

    谁说8090不靠谱

    他们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独生代群体,这注定了他们与以往的任何一代都不同。不管你是否愿意承认,他们都已经长大,并将在未来的几十年中成为中国社会的中流砥柱。作为80后、90后独生一代,你如何处世?作为父母,如何调教80后、90后的孩子?
  • 人口原理

    人口原理

    《人口原理》是学术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出版以来社会科学领域争议最多的一部著作,它对世界人口理论以及整个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影响。
  • 素质教育在中国

    素质教育在中国

    中国的素质教育要做什么,我想可分为两个方面,即做人与成才。从古至今,海内外的教育在培养学生做人这一方面都有共识。北宋的张载和现代的陈鹤琴都论及过做人。陈鹤琴认为在具备健全的身体,创造的能力,服务的精神,合作的态度,世界的眼光的基础上,不仅要做中国人,而且还要做世界人,要以宇宙为学校。要做世界人必须具备爱国家、爱人类、爱真理。素质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还要让他们成才。要实现这样的目标,现在西方社会中提出的把学生放在“适应性领域发展”的观点与朱熹的思想大致相同。
  • 悦读MOOK(第十八卷)

    悦读MOOK(第十八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民国模范作文(日记篇)

    民国模范作文(日记篇)

    民国小学生日记PK当代小学生日记。继“开明国语课本”之后,再现民国语文教育风采!101篇民国小学生优秀日记,展示不同的少年中国!给当代语文教育一面镜子!给当代青少年一面镜子!全面展现民国小学生所思、所历、所感、所悟。在民国老课本引起广泛关注,并火热畅销之后。近日,民国小学生作文又被媒体疯狂转载,同时与当代小学生作文进行了比较,引起了热议。民国小学生作文多数语言功底扎实深厚,视角高远,思想深刻,最可贵的是,较少虚假套话。
热门推荐
  • 魔女出世:迷死人不偿命

    魔女出世:迷死人不偿命

    “不知在公子眼中,奴家可算得上宝物?”声音轻柔,像一阵微风,令人赏心悦目。他却面露诧异之色,又仔细的看了我和莫名几眼。似乎还是不懂。(内容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超神枪炮师

    超神枪炮师

    特殊的职业,怪异的技能。玩爱玩的游戏,做想做的事儿!
  • 背刀的小艾

    背刀的小艾

    破天刀,乾坤弓,长生剑,阴阳轮到底存在着什么秘密,龙族到底有何使命,看小艾在背刀中如何力压群雄!
  • 农家有女好种田

    农家有女好种田

    新书《天命丹妃》求支持!------------大房村的人都说,连家的大丫头被未婚夫家退亲之后性情大变,泼辣之极。连芳洲闻之暗暗想道:不泼?父母双亡,弟妹幼小,无人相帮,使坏心眼欺负上门的倒是不少!还有极品伯父伯母虎视眈眈不但想谋夺那可怜的几亩地,还想把她给卖给人当填房!把弟妹当长工使唤!不泼这日子还怎么过?难道叫她像连芳洲这具身体本尊一样活活给人气死吗?想要镇住这一大帮妖魔鬼怪,闯出一条宽阔大道,天使般的脸蛋那是浮云,夜叉般的手段才是王道!
  • 丫鬟王妃

    丫鬟王妃

    隆重推出新书《丫鬟代嫁》==========================================她,夜若兮,十六岁开始看穿越,十八岁考入考古系,每天梦想穿越当王妃或皇后,最逊也要换张绝世容颜来一次一笑倾城!梦想中的穿越在一次考古中实现了,呜呜!为什么没有穿越成皇后,王妃,连容貌都没有变,更惨的居然穿越沦为丫鬟!呃!好不容易有机会嫁给了王爷,却说她和他死去的爱人同名,但因没有那女子的美貌和贤淑,而被打落王府冷宫。哼!王妃是我的,即使玩转三十六计,也要做一个名正言顺的王府当家主母。。。。。。冷墨鸿,玄夜皇朝的王爷,有着傲人的财富和权势,三妻四妾习以为常。怎么这个满口胡言乱语,但又聪明机灵的女子,一点宰相府的大家闺秀样也没有,还给他红杏出墙,说是以示男女平等,不给她点颜色,似乎难肃家风啊。。。。。。HOHO!在二十一世纪,连桃花长什么样都不知道,怎么到了玄夜皇朝,桃花遍地开啊!呃!什么,他们都不要千金小姐,连公主也不要,就要她这个只会“闯祸”的野丫头,而且都想让她当王妃,太子妃,皇后!看来这群人肯定是脑子坏掉了,要不就是审美有问题,不过。。。。。。有人喜欢总比一辈子当老处女好!顺便还可以打击那该死的男人。。。。。。《丫鬟王妃》的群群一54799081,群二16367423敲们砖:丫鬟王妃请别重复加小鱼在那里恭候各位大驾光临!视频做好了,谢谢小透大力制造:=======================================偶的新书已经开了,有兴趣的大大可以去看看哦!:《冷艳丫鬟色王爷》啼笑姻缘,令你开心!《假婚总裁》《男色》,缠绵虐心的耽美小说,包准好看,喜欢的可以去看看:保证会让各位亲们耳目一新的,呵呵!
  • 彪悍医妃

    彪悍医妃

    却没有料到嫁给了一个脾气暴躁的家伙。犹记得新婚之夜,那个男人挑起她的下巴,在她的耳边说道:“就你那干瘪的豆芽菜,一点都引不起我任何的兴趣。”一盆凉水哗啦的淋在她的脑门上,替姊待嫁,她这是骨感美,一个只知道打仗的王爷懂什么?一年之后,王妃悄悄地溜进军营之中,做起了伙夫,给带兵打仗的王爷下了点猛药,王爷一震暴怒,扛着大刀一脚踹开了厨房间的门……
  • 别抢,爹地是我的!

    别抢,爹地是我的!

    【地下黑市...】〖你买下我好不好,一块,只要一块就好!〗他是地下黑市的‘阎王’,习惯了黑暗里的一切。却在看到那双倔强的眼睛时,露出了趣味的笑容。于是,一元钱,他买下了她。故事,缘分,从这儿便开始了...NO.1“爹地,我好想你哦。咱们快回家吧。”“厄?你有这么大的孩子。”在一场相亲宴会上,忽然发生了这样的场面。NO.2“爹地,爹地,我好怕啊,快开门。”“怎么了?”“我做恶梦了,呜呜,好可怕,爹地,你陪我睡好不好?”每当男人带着女伴儿回家,这种事情就总会发生。NO.3“你来了,人家等你好久了,好想你啊。”“啊,她是?”“阿姨,你说呢?”一个大姑娘坐在一个帅帅男子的腿上,而对面女子表情难看。…林乐乐,她没有理想,没有报复。她所做的一切,都只为从小就定下的人生目标——十八岁嫁给他。为了自己的愿望能达成,她可算是用尽了浑身解数。每次都是‘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而做这一切的时候,她的潜台词,永远只有一个——别抢,爹地是我的!可是,面对另一个完美男人的爱,她真的能不心动吗?......本文分四卷!《雏鸟卷》,主要介绍背景故事,了解人物,为后面的故事做铺垫。《腾飞卷》,文文的简介,主要写的就是这一卷里的内容。《折翼卷》,是乔楚认识到自己的感情后,发生的故事。《惊鸿卷》,这卷写小乐乐怎么‘勾引’乔楚,最后‘心想事成’。这卷也就是完结卷。★★★★★★★★★★★★★★★★★★★★★★★★★★★★★★★★★★★★★★★★★★★★★★★★【自己的文推荐:】【三龙一凤】《天才儿子笨蛋妈》(轻松搞笑!)《一凤九龙》(一女N男!五折半价!)《复仇妖姬》(完结,非V。)★★★★★★★★★★★★★★★★★★★★★★★★★★★★★★★★★★★★★★★★★★★★★★★★推荐好友的文文:小妹:《傻妃翻身记》春春:《狂凤霸情》星辰:《误入总裁房》
  • 医道还元注疏

    医道还元注疏

    作《医道还元》“注疏”,在“注疏”的规范性上难以把握。因为就《医道还元》正文的九卷,都分为“总论”和“洋解”两个部分,“详解”对“总论”进行逐句解释。如果把“详解”当作“注”,那所做的只能叫“疏”;如果把“详解”当作“总论”的“分论”,那所做的则叫“注”。从这个角度,《医道还元》原文本应该叫《医道还元注》才合适。就文本的实质而言,“详解”与“注”无异。既然原文本已经含“注”,那后来在此基础上做的工作,只能叫“疏”了。鉴于原文难以界定,所以本书名为《医道还元注疏》,此“注疏”的意思可以多熏理解:既可以理解为在“注”上作“疏”,又可以理解为有“注”有“疏”。
  • 趣谈逻辑

    趣谈逻辑

    本书希望通过趣谈逻辑,带领青少年进入中华文化的智慧天地,初步了解逻辑知识,培养逻辑思维。逻辑理论比较抽象,但编者在编纂过程中,力求做到趣味性、知识性和实用性相结合,使读者在轻松愉悦中阅读。
  • 自己拯救自己

    自己拯救自己

    《自己拯救自己》一书最初的创作只是为了配合斯迈尔斯的演讲。1856年前后,斯迈尔斯经常到利兹市去作演讲,对象是一群困苦无助的年轻人。讲座地点是个简陋、空旷的大房子,本来是用于治疗霍乱的临时病房。在演讲中,斯迈尔斯尽力让这群迷茫的年轻人明白:人生的幸福在很大程度上靠的是自身的努力,比如勤奋、学习、自律和自制。但更重要的是,必须培养正直、诚实的品质,并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这些演讲的效果之好,远远超出了斯迈尔斯的预期。于是他开始将演讲内容整理城文字,按照斯迈尔斯自己的说法,“毕竟,书籍要比口头语言流传更广”。他把书名定为《自己拯救自己》,他觉得,“再也没有比这一名称更切合主题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