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制度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建设不同历史时期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而在我国高校建立起来的一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体制。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为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和进一步改革发展的要求,党和国家提出高校辅导员要向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本章主要对历史文献和重要历史事件的梳理回顾,深入剖析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历史发展过程,揭示高校辅导员制度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第一节) 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历史回顾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发展是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特别是政治背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每一时期,国家政治大气候的变化都会带来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变迁。可以说,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每一步历程都反映着当时的时代背景。
一、高校辅导员制度的萌芽阶段(1924年~1949年)
虽然高校辅导员制度建立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已经在军队中开始了“政治指导员”制度的探索,从黄埔军校政治指导员的尝试到南昌起义的政治指导员制度形成,以及秋收起义“支部建在连上”的“党代表”制度,我军政治指导员制度从建立、发展和完善经历了较长的历史过程,对提高人民军队的战斗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1.黄埔军校政治指导员
政治指导员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加强人民军队建设的制度创新。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具体帮助下,建立了国共合作的黄埔军校。黄埔军校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军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后派周恩来、聂荣臻、恽代英等多名同志到军校担任政治教官,出任政治部领导职务。周恩来在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期间,在其主持下,政治部制定了《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政治教育大纲草案》、《本校政治部政治指导员条例》等系列制度,在《黄埔军校组织条例》中规定,政治部专司本校政治教育训练事宜。在政治部下设立总务、宣传和党务三科,其中党务科就配备有政治指导员若干名。当时黄埔军校采取军事与政治并重的教育方针,政治指导员的主要任务是在政治部领导下加强学生政治训练,政治指导员是给学生讲授政治课的专职教官。政治课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主要研究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以此来传授革命的基本理论,培养师生的革命思想。同时,为了加强国民革命军的政治思想工作,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周恩来主持制定了《国民革命军党代表条例》,在军队中创造性建立了党代表制,使军队面貌焕然一新。军队党代表实际是政治指导员,说明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我党就已开始在黄埔军校学生中进行政治指导员制度的探索。
2.南昌起义中的政治指导员
第一次国内革命失败后,我党开始了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的新时期。为了加强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在南昌起义爆发前夕,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国共产党前敌委员会,在起义部队中首先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组织,明确提出:起义军中“党的组织是一切组织的根源”,“党的作用高于一切”,党组织的主要任务是“管理支部生活,执行党的政策,监督军队行动”;规定“一切党的政策均须拿到支部会议或小组会议中讨论,使每个党员都能发表意见”。并在各军、师设党代表和政治部,团、营、连设政治指导员。这些党代表与政治指导员均由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共产党员担任。正因为我党拥有一批德才兼备的政治指导员,通过他们开展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鼓舞了士气,大大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因此,在南昌起义军队中设置党代表和政治指导员是中国共产党加强对军队领导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政治指导员制度在人民军队中的最初尝试。
3.“三湾改编”设党代表
1927年9月,毛泽东当机立断放弃攻打长沙的目标,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永新县的三湾村,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支部建在连上”是毛泽东“三湾改编”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三湾改编”,建立和健全了党的各级组织,班排设立党小组,连设党支部,营团设党委,连以上各级设置党代表,全军由党的前敌委员会统一指挥,并规定部队的一切重大问题都要经过党组织集体讨论决定。“三湾改编”是我党在军队中独创性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起点,特别是把党的“支部建在连上”,第一次确立了在连以上部队设立党代表。从职能上看,军队里设立的党代表实际就是政治指导员。1929年以后,红军中连以上的党代表又统一改称政治委员。到1931年,连队政治委员又改称为政治指导员。
4.红军大学中的政治指导员
在红军大学设置政治指导员是我党加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1933年我党创办的中国工农红军大学,是一所由中共中央直接领导的培养军事干部的专门学校,以培养“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高度的军事艺术和指挥艺术,以及模范的铁的纪律,艰苦奋斗,英勇牺牲、顽强制胜的战斗作风”的军事干部为目标。同年,我党在瑞金创建了培养党政干部的苏维埃大学,实行校长领导下的管理委员会制,设有校务、教务两处。校务处负责全校行政工作事宜,教务处管理全校教务和训育工作。训育工作实际上就是思想政治工作。后中国工农红军大学随红军长征迁到陕北瓦窑堡,于1936年6月改称为“抗日军政大学”,1937年迁至延安,又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为了适应革命战争的需要,抗日军政大学的组织机构基本上是仿照部队编制的,对学生生活实行军事化管理。其校部设有政治部、训练部和校务部。政治部下设有组织、宣传、训育和秘书四科,负责全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学员编成若干大队,大队下设若干支队,支队下设若干中队,政治部给大队配备政治委员,中队配备政治指导员,支队配备政治协理员。在对学员的日常管理方面,抗日军政大学实行基层学员队(中队)的“政治指导员”制度。政治指导员职责是全面负责基层中队学员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是学校领导对学员进行教学和思想教育工作的得力助手。
在解放战争时期,我军拥有一批政治素质高、作风过硬和善于作战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政工干部队伍,而活跃在基层连队的政工干部就是政治指导员。他们采用形势教育、诉苦教育,鼓舞战士的胜利信心,提高阶级觉悟,极大地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保证了人民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军从红军、八路军到解放军,虽历经28个春秋,军队名称几经变化,但政治指导员的工作职责始终没有变化。毛泽东曾高度评价我军政治指导员制度,指出:“党代表制度(政治指导员制度),经验证明,不能废除。特别是在连一级,因党的支部建在连上,党代表更为重要。”“红军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所以,政治指导员制度是我军组织制度建设的伟大创造,我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之所以所向披靡,战无不胜,是与我军拥有一大批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指导员分不开的。这项制度的确立和完善无疑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008年11月25日,陈至立同志在全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会议的讲话指出:“我国辅导员制度在我国高校由来已久,早在73年前,党在江西瑞金创办了中国工农红军大学,即后来的抗日军政大学,就设有政治辅导员负责基层中队学员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实际工作,是高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得力助手。这个时期的政治指导员制度,为培养优秀军事干部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是我国高校政治辅导员制度的萌芽。”由此可知,在1949年之前,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已经粗显雏形。
二、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初创阶段(1949年~1956年)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全国军事斗争的全面胜利,我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迫切需要培养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又红又专的高素质建设人才,为此,在继承我军政治指导员制度和抗日军政大学在基层连队设置政治指导员制度的基础上,在高等学校实行政治辅导员制度。
1.发展进程
第一,设置高校政治辅导处。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人才为先,教育为本,我党首先确立了新中国学校教育的方针和政策。1949年12月23日,全国第一次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新中国的教育应该是作为反映新中国的政治经济的新教育,作为巩固与发展人民民主专政的一种斗争工具的新教育。”中央文教委员会副主任陆定一在会上着重指出:“教育工作要为政治服务。”由于国内外复杂的政治形势,当时提出新中国的教育要为政治服务是非常正确和及时的。为了保证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加强学校的政治与思想教育,1951年10月,教育部发出了《关于加强对学校政治思想教育的领导》的指示,要求各类学校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在这期间,党和政府采取了有力措施,加强对接收、接管、接办的旧学校的改造,撤销了“国民党”和“三青团”等反动组织,在高等学校中建立了党的组织和共青团组织,确立了党在高校中的领导地位。1951年11月30日,政务院批准《关于全国工学院调整方案的报告》,提出:“为了加强全国工学院的政治思想教育的领导,各工学院有准备地试行政治辅导员制度,设立专人担任各级政治辅导员,主持政治学习思想改造工作。”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在我国高校提出建立政治辅导员制度。经过近一年的准备,1952年10月28日,教育部在《关于在高等学校有重点地试行政治工作制度的指示》中指出:“在高等学校中建立政治工作制度,以加强政治领导,改进政治思想教育,开展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思想建设工作,为全国高等学校教育建设事业打下坚实的政治基础。”并提出在高校内设立政治工作机构——政治辅导处,政治辅导处设辅导员若干人,专门指导教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随时掌握教职工和学生的政治思想情况。为加强对高等教育事业的领导,党抽调了部分思想政治素质高且经过革命战争锻炼、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同志主持高等学校的党委工作,由政治辅导处的辅导员开展学校师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第二,建立“双肩挑”政治辅导员制度。随着全国高校相继设置了政治辅导处,在高校出现了一支专门从事师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辅导员队伍,这标志着我国高校政治辅导员制度的正式确立。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1953年4月,时任清华大学校长的蒋南翔同志率先提出并建立了学生政治辅导员制度,即选拔思想政治觉悟高、业务素质好的高年级学生,“半脱产”做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这种学生政治辅导员制度被形象地称为“双肩挑”,即两个肩膀挑担子——一肩挑业务学习,一肩挑思想政治工作。清华大学在向高教部、人事部请示设立学生政治辅导员的报告中提出:“为了加强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保证学习任务的完成,并把学生中党团员的社会工作时间减少至政务院规定的每周6小时的限度,我们拟根据1952年政务院批准的全国工学院院长会议决议设立政治辅导员制度。……由于今后政治工作必须结合学习进行,辅导员由于具有一定业务水平,及其在学习上的模范作用,对开展工作是会有很大便利的。”清华大学的学生政治辅导员一般由品学兼优、组织能力较强的高年级学生担任,这部分学生在求学期间就能够参与学生的实际管理工作。清华大学这种“双肩挑”辅导员制度,是对高校政治辅导员制度的创新发展,为兼职政治辅导员的设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产生了重要影响。几十年来,从清华的政治辅导员队伍中,走出了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走出了许多共和国各行各业的骨干。从党的十四大到十六大,每届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中都有7人至9人曾在清华学习期间担任过政治辅导员。
2.阶段主要特点
从我国高校政治辅导员制度的发展演变过程看,新中国成立初期是我国辅导员制度产生的历史起点和初创发展阶段。在当时复杂的国际和国内政治斗争紧迫形势下,主要是适应巩固新生政权的需要。该阶段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发展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第一,从辅导员制度产生的动机和过程来看,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党组织加强对高校领导的一项政治任务,辅导员工作职能源于“政治”,辅导员最初也被称为“政治辅导员”,此时期的辅导员队伍和制度建设体现了全国第一次教育工作会议“教育工作要为政治服务”的方针,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只是作为学校政治工作的一部分而存在,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和主要职能是做学生的“政治领路人”。
第二,辅导员的工作模式是采取兼任的办法,没有独立的地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在青年团团委的具体指导下进行的。许多学校只有兼职的政治辅导员,许多政治辅导处的工作人员、团委的干部本身就兼任政治辅导员的工作。说明这一时期政治辅导员机构和制度还不是很健全。
第三,由于政治辅导员制度处于初创期,当时的政治辅导员制度和队伍建设都不够健全,辅导员没有明确的身份,也没有明确的待遇。并且这一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对象具有广泛性,并不只是针对学生,还要针对教职工开展工作。担任政治辅导员的工作人员,不少是经过革命锻炼的同志。
三、高校辅导员制度的确立阶段(1956年~1966年)
1958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指出:“学校党委,应当配备党员去领导年级和班的工作、配备党员去做政治思想工作、学校的行政工作和生产管理工作,党委书记和委员力求担任政治课的教学、研究工作。”
为了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高校进一步在各系建立和健全了党团组织,增配了党团专职干部和政治辅导员。从1957年开始,由于中国政治运动接连不断,高校对“左”的错误缺乏足够认识,其思想政治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正确方向。从20世纪60年代初至“文革”爆发之前,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也可以称为高校辅导员制度的确立期,其主要标志为由初创时期的兼职政治辅导员向专职辅导员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