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领导谈话时,要以听为主。我们往往非常紧张地注意领导话语中对自己是肯定还是否定,是抑贬还是褒扬的种种信息,或忙碌地思考着自己应对的话语,因此,往往没听清领导说的什么意思。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不仅听清上司所谈的一切,而且要听清他所意指的含义。这样,就意味着你能概括他谈话的所有要义,并做出聪慧的应对。
3. 选择话题很重要
谈话,不管是什么场合,人们总是会围绕相应的话题交谈。一些成功者的经验证明,在工作场合,在关键时刻,在实现重要目标的过程中,选择令人亲近的话题交谈,是一种永远不会错的谈话艺术。所谓令人亲近的话题,原则上讲,是指能够尽快拉近双方感情距离的一切可谈的内容。这些令人亲近的话题,必须体现出对上司的关怀和关心,否则,就不能达到令人亲近的目的。
4. 语气适当,措辞委婉
在同领导交流时,如果说得过火或过于渲染,涉及领导的尊严与权威,尺度掌握不准,搞得不好就会有嘲讽、犯上之嫌,被领导误以为心怀不满,另有所指。所以一定要注意使自己的口气比较和缓,显示自己的诚恳和尊敬之情。特别是要使领导明确地认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出于做好工作的动机,是为领导设身处地着想,而不是对领导者本人有何不恭的看法。
5. 不要保留自己的主意和设想
及时向领导提供自己的信息,使他保持不断的信息更新;尽量在会前向他提供所需的事实,以便他与人谈论时引用;无私地向他贡献自己的主意和设想;从长远来说,我们这样做是不会损失什么的。有人曾经说过:“一个乐意无私奉献,让别人享用他的成果的人,就能产生出很多有利于这个世界的点子和主张。”从某种意义上讲,当领导有一个良好的形象时,我们的形象也就好了。
6. 善提建议,善于换位
通常说来,我们所考虑到的事情,领导早已考虑过了。因此如果我们不能提供一个即刻奏效的方法,至少应提出一些对解决问题有参考价值的看法。要想与上级相处得好,重要的是必须考虑到他的目标和压力,如果能把自己摆在上级的地位看问题,做领导的忠实合作者,领导自然而然就会为我们的利益着想。
7. 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
记住,我们能为领导所做的最好的事就是做好本职工作。一个有能力的领导通常是乐观主义者,他也希望他的下属有相同的素质。积极进取的行为不仅仅是一种策略,而且是一种内在素质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姿态。一个富有经验的下属,在他的语言中很少用到“困惑、危机、挫折”一类词,而会把困难的情势看成“挑战”,并设计出迎接挑战的计划。一个人没有比他无力解决自己职务内的问题更浪费领导的时间了。独立地排除你面临的困难,不仅能培养有效工作的能力,开拓有效工作所需要的门路,而且能提高你在领导眼中的价值。
领导是我们事业发展的关键人物。面对领导,一定要同他建立良好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让他尽快了解你。
和领导说话的态度和用语
一般同事之间的相处都会注意分寸,更何况是和领导相处,更应万分小心。有些话说出来会令领导不快,所以,怎样说话、哪些该说,哪些不该说,一定要分清。
以下几点在同领导谈话时一定要注意:
1. 忌说“你辛苦了!”
“你辛苦了”这句话,本来应该是领导对于下属表示慰问和犒劳时说的。如反过来由下级对上级说,这样的话可能会产生负面的效应。
2. 忌说“您的做法真让我感动!”
事实上,“感动”一词是领导对下属的用语。例如说:“你工作认真负责,不怕耽误自己的事,我很感动!”
尊重领导,应该说“佩服”。例如说:“经理,我们都很佩服您的果断!”这样比较恰当。
3. 忌说“随便,都可以!”
领导会认为这个年轻人冷漠,不懂礼节。对说这句话的人,自然就看低了。
4. 忌说“这事你不知道”或“那事我知道”
“这件事你不知道!”“这事
你不懂!”这样的话会伤害领导的感情,是对领导的不敬。
5. 忌说“太晚了!”
这句话的意思是嫌弃领导的动作太慢,以致误事了。在领导听来,肯定有“干吗不早点”的责备意味,想必不可能高高兴兴地接受。
6. 忌说“我想这事很难办!”
领导分配工作任务下来,下级却说“不好办”、“很困难”,这样直接地让领导下不了台。一方面显示下属自己在推卸责任,另一方面也显得领导没远见,让领导脸面上过不去。
7. 忌过度客气
和领导说话应该小心谨慎,顾全大局。但顾虑过多反不足取,容易遭人误解。因此,应该善于察颜观色,以落落大方的态度去应付。要克服胆小怕事的心态,越是谨慎小心,反而越容易出错,更容易被上司误认为你没有魄力。
委婉地提建议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或多个想法,而且常常自信地认为这些想法若被实施将会大大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但是在向领导提供建议时,应注意哪些呢?
首先,从领导的角度来看,你的想法也许没什么了不起——事实上,也许很不成熟。而且,你要记住,他的看法可能与你完全不同。有许多内在的因素你大概并不十分清楚,但当它们与其他事物放在一起时,就很可能明显地表现出来。你的建议有可能使你的领导与组织的其他成员,包括领导的领导在内的人发生冲突。至少,实施你的建议很可能耗费领导的时间。即使你认为,从长远的观点来看,你的建议会节省他的时间,但你要记住,管理者往往是注重短期行为的。
还有一个因素值得考虑:提出一个改进工作的建议,事实上意味着你认为目前的工作并不理想。换句话说,这里面含有一种批评的弦外之音。接受你的建议意味着,在领导的工作中有不足之处。但不容忽视的是,领导有时也很自负,他们不愿承认他们工作中有不当之处,在下属面前尤其如此。
有一家公司为了奖励员工,制定了一项香港旅游计划,一个部门分了六个名额。可是八名员工都想去,大家要求再向上级领导申请两个名额,副经理找到了老总:“老总,我们部门8个人都想去香港旅游,可只有6个名额,剩余的两个人会有意见,能不能再给两个名额?”
老总说:“筛选一下不就完了吗?公司能拿出六个名额就花费不少了,你们怎么不多为公司考虑?你们呀,就是得寸进尺,不让你们去旅游就好了,谁也没意见。我看这样吧,你们做部门经理的,姿态高一点,明年再去,这不就解决了吗?”
副经理灰溜溜地回到办公室,有人了解了情况,当即知道他失败的原因“只顾表达自己的意志和愿望,忽视老总的心理反应”。
分析清楚情况,副经理明白了不能以自我为中心,要树立一个沟通低姿态,站在公司的角度上考虑一下公司的缘由。
所以,在给领导提出建议时,应当慎重。以下几点仅供参考:
1. 注意选择提出建议的时间和地点
如果要提的建议有助于解决领导正在思考的问题,那么很显然,你在这时提出的建议一定会引起他的重视。而且,领导在情绪好的时候一般更容易接受你的意见。还有,给领导提建议时,无人在场要比有人在场好,除非你有把握相信,其他人会支持你的建议,并且上司对他们的支持反应良好。
2. 提建议的方式以尽可能少的打扰领导的日常工作为宜
在给领导提建议前,通常的方法是事先做好大量与实施的建议有关的工作。例如,如果你认为领导应该通知生产部门注意某些顾客对产品质量的抱怨,那么,你可先试着为领导起草一份材料。如果你很了解领导的话,那你在提建议时就可以把这封信交给他。一般而言,让领导签字总比让他撰文要容易得多。
3、从上司的角度考虑问题,不要打乱他已做好的安排
领导大多能够从全盘考虑问题,你所提出的意见可能只是注重某一个方面。因此给领导提建议的时候应该从领导的角度进行考虑,考量你的建议是否打乱了整体的计划,如果会打乱已经做好的安排,则应考虑修改或放弃你的建议,如果你的建议对整体发展都是建设性和积极的,则应大胆提出自己的建议。
含糊建议的方式
在生活或工作中,并不是什么时候都需要明明白白的,在某些特定的场合,出于某种特别的考虑,说得含含糊糊一点儿,效果反而更好。
糊涂有两种解释,一种是看不明白弄不清楚,因而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另一种则是看得明白弄得清楚,但却不便于直截了当,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采取一定的糊涂战术。
清朝的嘉庆皇帝即位后对前代的一些遗留问题进行清理,还准备破格提拔几位曾为父皇做过贡献却被奸臣排挤、打击的官员。但这破格提拔的事在清朝历代尚无先例,群臣反应不一。嘉庆帝拿不定主意,便问老臣纪昀。纪昀沉吟良久,说:“陛下,老臣承蒙先帝器重,做官已数十年了。从政,从未有人敢以重金贿赂我;为了撰文著述,也不收厚礼,什么原因呢?这只是因为我不谋私、不贪财。但是有一样例外,若是亲友有丧,要求老臣为之点烛或写墓志铭,他们所馈赠的礼金,不论厚薄,老臣是从不拒绝的。”
嘉庆帝听完纪昀一席话感到莫名其妙,进而一想,才点头称许,于是定下破格提拔这批官员的决心。
纪昀的这番话听起来言不及义,但细究起来里面大有文章。既然为官清廉,何以对亲友之丧事点烛、作铭所得概不拒绝呢?为祖宗推恩无所顾忌之故也。嘉庆皇帝破格提拔曾为先帝做过突出贡献的官员,本来也是为祖宗推恩,弘扬先帝的德化,还有什么顾忌的呢?这不正和纪昀为别人点烛、作铭不推却馈赠,好让死者的后人为死者尽孝的道理一样吗?嘉庆皇帝聪慧,哪能悟不出纪昀的话中话呢?
纪昀为何如此含含糊糊呢?出于两种考虑:其一,虽然建议破格提拔这些官员,但没明说,此建议倘若被采纳,是成是败,名义上自己都没有介入,皇帝也好,其他人也好,抓不着把柄;其二,嘉庆皇帝秉性聪明,而且有好自作主张的特性。不说吧,自己的意见皇上不清楚,而且皇上会不高兴。倘若说白了,恐有教导皇帝、不自量力的嫌疑,容易产生副作用。不如用此模糊之法,让皇帝自己“悟”出道理来,既说出了自己的意见,又迎合了皇帝好自作主张的秉性。纪昀此举,真是一举两得的糊涂法门。
当然,模糊之法不可滥用。严格地说,模糊建议法乃是一种特殊情况下的不得已而为之,如果不需要模糊的时候也来模糊一下,就会弄巧成拙,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值得注意的是,模糊建议法不等同于模棱两可。纪昀的一番话貌似文不对题,含含糊糊,其实他真正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是很清楚的,纪昀早已算定他的参谋对象能悟出来。
切忌对上司评头论足
许多人都有一个通病,就是在闲暇的时候喜欢议论他人,尤其喜欢谈论自己的上司。但是千万要记住,议论也要分场合和对象。在午休时,或是在闲暇的时候与同事聊天,不经意说了关于上司和公司的坏话,说不定就会被谁听了去。结果传到了上司的耳中,上司对你的态度就会有很大的转变。这种事在现实生活中确实不少。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祸从口出”。所以,和同事绝不可议论上司,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同事之间的相处要把握好尺度,即使是关系非常要好的同事,相互发一些有关上司的牢骚,也是不明智的行为。同事之间应该是相互勉励、相互促进的关系。
在工作过程中,因每个人考虑问题的角度和处理的方式难免有差异,对上司所做出的一些决定有看法,在心里有意见,甚至变为满腔的牢骚有时也是难免的,但不能到处宣泄,否则经过几个人的传话,即使你说的是事实也会变调变味,待上司听到了,便成了让他生气难堪的话了,难免会对你产生不良看法。
如果你在同事间议论上司的话传到上司耳中,那么就算你再努力工作,有很好的成绩,也很难得到上司的赏识。况且,你完全暴露了自己的弱点,很容易被那些居心不良的人所利用。这些因素都会对你的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恰当的时候直接找上司,向其表示你自己的意见,当然最好用其能接受的语言表述,这样效果会更好些。作为上司,他感受到你的尊重和信任,对你也就多些信任。这比你处处发牢骚,风言风语好多了。
在背后议论领导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得不偿失。明智的选择就是在听到同事议论领导时,首先应以善意的态度劝告他们不要背后议论领导者,不要扩大议论的范围,更不要以讹传讹,有意或无意地贬低领导或损害领导的形象;其次应尽量回避对领导的议论,不得已作评价或说明时,也只宜点到为止,不要主动挑起话题,更不要添油加醋,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猜测和误解。在这个问题上,自己要有主见,要有一种不怕同事嘲弄、不怕孤立的精神。那种以为同事在议论领导时只有随大流参与其中,才能与同事搞好关系的认识是大错特错的。
生活中总是少不了爱说别人坏话的人,尤其是对领导,只要人多的地方,就会有闲言碎语。有时,你可能不小心成为“放话”的人;有时,你也可能是别人“攻击”的对象。这些背后闲谈,比如,领导喜欢谁,谁最吃得开,哪个领导又有绯闻等等,就像噪音一样,影响人的工作情绪。聪明人要懂得,该说的就勇敢地说,不该说的就绝对不要乱说。
刘丽是一个性格十分开朗的女孩,来到新单位没多久,就成了办公室里的“开心果”。一天,她和同事下班回家,看见上司的车里坐了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孩。第二天,刘丽就在办公室大声公布了她的新发现。两天以后,上司把她叫到办公室,告诫她以后在上班时间少说与工作无关的事。刘丽闷闷不乐地回到自己办公室,叫她伤心的是,没有一个人过来安慰她。
后来,刘丽逐渐发现,其实办公室里除了她,别人几乎很少说与工作无关的话,更别说提及别人或自己的私事了。这样一来,只要刘丽不开口说话,办公室里几乎是死气沉沉的。刘丽不明白,为什么大家之间的关系那么冷漠,处事都那么小心谨慎。
总之,不论你是有意还是无意,在同事间随便议论领导者最容易惹是生非,所以还是不随便议论为上策。
工作中言辞须委婉
工作中难免有失误,也难免出差错。当你必须指出同事的错误时,请记住,一定要用委婉的方式和温和的态度去指出别人的错误,使良药不至于苦口,同时也要避免犯错误的同事对你产生反感。
在工作中,同事之间容易发生争执,有时搞得不欢而散甚至使双方结下芥蒂。发生了冲突或争吵之后,无论怎样妥善地处理,总会在心理、感情上蒙上一层阴影,为日后的相处带来障碍,最好的办法还是尽量避免它。我们可以委婉表达对同事的意见,避免与同事“交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