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5000000047

第47章 柳宗元 刘禹锡的天人关系学说(1)

柳宗元、刘禹锡是唐代重要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柳、刘都是“永贞革新”(“永贞革新”:公元805年(唐顺宗永贞元年),以王叔文、王为首的革新派为反对藩镇、宦官和官僚贵族集团的保守统治而发动了一次政治改革,不久即失败,史称“永贞革新”。)的中坚,主张抑制兼并,反对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以维护唐王朝的中央集权。“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刘都过着长期的贬谪生活。柳、刘的哲学观点基本一致,他们重新提出了天人关系问题,又一次展开了对天人感应论的批判,从而在宗教唯心主义泛滥的情况下,使唯物主义重新登上了哲学的“王座”。柳宗元的主要哲学著作是《天说》、《天对》、《非国语》、《贞符》、《答刘禹锡天论书》等。刘禹锡的《天论》三篇是其哲学代表作。

一、柳宗元的“天人不相预”说和“生人之意”观

(一)“天人不相预”说

柳宗元和韩愈是好友,韩愈曾和柳宗元讨论过天人关系问题,他认为天是能够“赏功罚祸”的。在韩愈看来,人的活动是对元气阴阳的破坏,因此人的繁息是“天地之仇”,而残害人正是“有功于天地”。天和人的好恶是不同的,“天之与人,必异其好恶无疑”(《与崔群书》)。人们的贵贱、贫富、吉凶、祸福等等,都决定于天命,“贵与贱、祸与福存乎天”(《与卫中行书》)。因此,人们应当顺从天命,“所谓顺乎在天者,贵贱穷通之来,平吾心而随顺之,不以累其初”(《答陈生书》)。对于天命的安排,要绝对服从,绝不能用人力去改变。柳宗元反对天能赏罚的说法,他系统地论述了天的自然性质和天人不相预的关系。

柳宗元肯定天是自然现象,自然物,他说:“彼上而玄者,世谓之天;下而黄者,世谓之地。浑然而中处者,世谓之元气。寒而暑者,世谓之阴阳。是虽大,无异果、痔、草木也。”(《天说》)这是说,天和地都是自然物,和瓜果草木的性质是一样的,只是体积不同罢了。所以,又说:“天地,大果也;元气,大痔也;阴阳,大草木也。其乌能赏功而罚祸乎?功者自功,祸者自祸,欲望其赏罚者大谬;呼而怨,欲望其哀且仁者,愈大谬矣。”(同上)这是说,自然界既不会因人们的呼怨而有“哀且仁”,也不会对人进行赏功罚祸。功者自功,祸者自祸。天地万物的变化是自然的运动,无所谓报应的。

天是自然现象,更进一步说,就是无限的宇宙空间。柳宗元在《天对》中说:“无极之极,漭非垠”,天苍苍茫茫,根本没有边际,广阔无边。又说:“无青无黄,无赤无黑;无中无旁,乌际乎天则!”《淮南子·天文训》把天划分为中央和八方共九块,每块都有青黄赤黑的颜色。柳宗元认为不能把天分为九块,天根本没有中央和偏旁的差别。这里柳宗元关于天没有中心的观念,是对宇宙空间无限性的极其深刻的见解。有中心就意味着四方的量度相等,也就不能无限延长。宇宙无中心,才是无限的。在西方,15世纪学者尼古拉和16世纪末学者布鲁诺肯定宇宙无限,没有中心,但这比柳宗元晚七八个世纪了,于此足见柳宗元观点的历史价值和历史地位。

柳宗元还深刻地指出,天是由运动着的元气构成的。他在《天对》开头说:“本始之茫,诞者传焉。鸿灵幽纷,曷可言焉?黑晰眇,往来屯屯。庞昧革化,唯元气存,而何为焉!”“本始”,天地形成以前。“诞”,荒诞。“鸿灵幽纷”,广大空虚,暗昧不明。“黑”,黑暗,指夜间。“晰眇”,日光远照,指白天。“屯屯”,不停息的样子。“庞昧”,蒙昧。“革化”,开化。这是柳宗元对战国时屈原《天问》提出的“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这一关于宇宙生成问题的回答。柳宗元认为,关于天地形成以前的茫无根据的说法,是荒诞的人传下来的。远古的世界广大空虚,暗昧不明,有什么可说呢?黑夜白天,往来不息。万物从蒙昧状态中变化出来,都是元气的自然变化,哪里有谁造作呢?这里,柳宗元明确否定造物主的观念,反对了“创世说”,肯定世界统一于元气,天地万物是出于元气的自己运动变化。元气的运动又是怎样推动自然界的变化呢?柳宗元在回答《天问》中“阴阳三合(“三合”:源自《梁传》庄公三年“独阴不生,独阳不生,独天不生,三合然后生”。),何本何化”这一问题时说:“合焉者三,一以统同。吁炎吹冷,交错而功。”(《天对》)“三合”,指阴、阳、天三者相合。“一”,指元气。意思是说,阴、阳、天三者,统一于元气,元气自然,它缓慢吹动,阳气流行,造成炎热的天气;它迅速吹动,阴气流行,造成寒冷的天气。寒暑交错,阴阳二气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万物的变化。这里,柳宗元把阴阳二气看成内部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包含了物质本身的矛盾是运动的源泉的思想,比王充的“气自变”理论和范缜的“独化”说又前进了一步。由此可见,柳宗元的元气说是对气一元论学说的发展。

柳宗元通过对天的自然性质的全面分析,进而提出了天和人“各不相预(干涉)”的观点。他说:“生植与灾荒,皆天也;法制与悖乱,皆人也。二之而已。其事各行不相预,而凶丰理(治)乱出焉。”(《答刘禹锡天论书》)自然的生长繁殖和年成的凶歉丰裕,社会的法制施行和治乱状况,各有其不同的规律。柳宗元用“天人不相预”的观点来说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是为了反对用天命论来解释历史,反对用自然现象来说明社会治乱。柳宗元十分重视人力的作用,他说:“变祸为福,易曲成直,宁关天命,在我人力。”(《愈膏肓疾赋》)同样,帝王的统治和社会的治乱,也在于人力的作用。他说:“受命不于天,于其人;休符不于祥,于其仁。”(《贞符》)帝王不是受命于天,而是受命于人民;国家兴盛的原因不是祥瑞,而是帝王的道德。所以,“唯人之仁,匪祥于天。……未有丧仁而久者也,未有恃祥而寿者也”(《贞符》)。柳宗元竭力强调帝王道德的重要作用,这是一种历史唯心论,但是帝王的道德面貌对国家的兴亡确有影响作用,至于这种观点在反对“君权神授”说和天人感应论的斗争中,更是有其积极的作用。

(二)“生人之意”观

柳宗元在“天人不相预”的思想基础上,进而提出进化的历史观。他认为历史的发展既不是天命、神意所使然,也不是帝王、圣人的个人意志所支配,而是“受命于生人之意”(《贞符·序》)。所谓“生人之意”,就是人们生存的意愿和要求。他说:“圣人出于天下,不夏商其心,心乎生民而已。”(《伊尹五就赞》)又说:“圣人之道,不穷异以为神,不引天以为高,利于人,备于事,如斯而已矣。”(《时令论上》)圣人要“心乎生民”、“利于人”,即要关心和重视人们的生存要求。柳宗元认为,正是由于人们的生存的意向和要求,推动人们为争取物质生活资料而斗争,而这种斗争造成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客观必然趋势,柳宗元把这叫做“势”。柳宗元说,人类的早期,和草木群兽生长在一起,由于身体条件的限制不能“自奉自卫”,这样就要“假(凭借)物以为用”,由此就要发生争夺,“争而不已”,就需要有能“断曲直”的人出来管理,这样“君长刑政”就产生了。由于一层一层的争夺,就有一层比一层高的统治者出现,以至形成了从最基层的地方官吏起,一直到最高统治者天子的封建制(不是指五种社会形态的封建社会制度,而是指天子分封同姓和功臣为诸侯的制度)。这种封建制的产生“非圣人之意,势也”(《封建论》)。封建制不是圣人意志所造成的,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后来实行官僚制度,即选拔人才,有赏有罚的郡县制,取代封建制,这也是合乎“势”的必然,而不是什么“圣人之意”。这是含有唯物主义思想因素的历史观。因为用“势”的观点来解释国家的起源和社会政治制度的演变,就否定了过去唯心主义者的天命史观,也超过了过去唯物主义者用人口、天时等条件来说明社会治乱原因的理论。其次,还值得注意的是,柳宗元觉察到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与参加历史活动的个别人物的主观动机之间的矛盾。他说:“夫殷、周之不革者,是不得已也。……夫不得已,非公之大者也,私其力于己也,私其卫于子孙也。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尽臣畜于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封建论》)这是说,殷、周的帝王搞分封,并不是出于公心,而是要诸侯为自己出力,为保卫自己的子孙后代尽力。秦始皇之所以变分封为郡县,其私心是为了树立个人权威,使臣民服从,主观动机是为一己的私利,然而客观上却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所以是“公之大者”。这里所讲的“公天下”,指郡县制而言,即是地主阶级的“公”,有利于地主阶级国家的长治久安。柳宗元指出了人们的主观动机后面隐蔽着客观的必然趋势,从而触及了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矛盾问题,暴露了表面上的偶然性始终是受内部的隐蔽着的规律支配的事实。这是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的。

二、刘禹锡的“天人交相胜”说

(一)“天人交相胜”说

刘禹锡认为,柳宗元的《天说》“非所以尽天人之际”,所以写了《天论》“以极其辩”,力图更深入地论述天人关系,他总结“世之言天者二道焉”:一是阴骘之说,宣扬天“昭昭”,即有意志,有意识,“天与人实影响”,天能赏功罚祸;二是自然之说,讲天“冥冥”,即无意志、无意识,“天与人实相异”,天道自然无为。刘禹锡在否定唯心主义和肯定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提出“天人交相胜”的观点。他说:“天,有形之大者也;人,动物之尤者也。”(《天论》)天不是上帝,是最大的东西;人是最优等的动物。天与人各有能和所不能,“天之能,人固不能也;人之能,天亦有所不能也。故余曰:天与人交相胜耳”(同上)。由于天与人各有不同的特殊功能,所以是互胜,天可以胜过人,人也可以胜过天。

天与人各有什么不同的特殊功能呢?刘禹锡说:“天之所能者,生万物也。人之所能者,治万物也。”(同上)又说:“天之道在生植,其用在强弱。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阳而阜生,阴而肃杀;水火伤物,木坚金利;壮而武健,老而耗,气雄相君,力雄相长,天之能也。阳而踨树,阴而揫敛;防害用濡,禁焚用洒;斩材坚,液矿硎铓;义制强讦,礼分长幼,右贤尚功,建极闲邪,人之能也。”(《天论》)“阳”,指春夏。“阜生”,生长。“阴”,秋冬。“踨树”,种植。“揫”,收敛。“濡”,指河水。“洒”,浇水。“坚”,挖空坚实的东西。“硎铓”,在磨刀石上把刀磨锋利。“强讦”,强悍。“右贤”,尊重贤能。“建极”,树立一定的标准。“闲邪”,防禁邪恶。这是说,天的职能在于生长、繁育万物,而人的职能则在于治理万物。天道表现为春夏生长,秋冬萧条。人道则是春夏种植,秋冬收藏。阴阳对立的力量互相斗争,互为消长,强胜弱败,是自然的作用。而组成社会,建立制度,确定是非、善恶的标准,实行赏功罚过,则是人的作用。由于天的功能、作用与人的功能、作用不同,所以“天理”与“人理”也有区别,“天理”即自然规律,是有力者占先,“人理”即人生的准则,是有德者居先。这说明刘禹锡已初步地觉察到人有社会的特性而与自然界相区别,认识到社会生活与自然界的区别,这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的。

天与人又如何“交相胜”呢?刘禹锡认为,在社会安定时期,有公认的“是非”,赏罚分明,人生的准则发生效力,这就是“人理胜”,即“人理”胜过“天理”,那种强有力者占先的自然规律也就不能在人类社会中发生作用。但是,在社会混乱的时期,“是非”不分,赏罚不明,道德法制都失去效力,这时,人类社会失去了自己的特点,而强有力者占先的自然规律却支配了人类生活,这是“天理胜”。刘禹锡强调“天胜人”或“人胜天”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天非务胜乎人”,因为“人不宰则归乎天也”。而“人诚务胜乎天”,因为“天无私,故人可务乎胜也”。天不是有意识地要胜人,当人不能支配自然时,自然力量就自发地起作用,“天胜人”是天的自然特性,是一种客观性和自然性。人不同,人是有意识地“胜天”,“胜天”是人的自觉的主观能动作用和社会特性。刘禹锡初步论述了自然规律与社会准则的区别,既反对天神目的论,又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全面而深刻的观点。

虽然天与人“交相胜”,但是天并不干预人类社会的治乱,人也不干预自然现象的变化,“天恒执其所能以临乎下,非有预乎治乱云尔;人恒执其所能以仰乎天,非有预乎寒暑云尔”(《天论》)。这是再一次强调天不干预人,否定天干预人的神学说教;同时也强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意义和范围,人胜天并不是改变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这个观点应当说也是全面的、深刻的。

柳宗元、刘禹锡对于“天人”之辨的论述,是在更高阶段上向荀子的“明于天人之分”观点的复归,在中国古代天人关系学说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理昧而言天”

柳宗元、刘禹锡从天人关系的基本看法出发,还从主观力量的大小和是否把握客观规律的角度,比较深入地考察宗教迷信产生的根源。柳宗元说:“力足者取乎人,力不足者取乎神。所谓足,足乎道之谓也。”(《非国语·神降于莘》)人力足以支配自然,就不会有宗教迷信,人力不足则会相信鬼神迷信。刘禹锡更详细地从“人道昧”和“物理昧”两个方面分析了宗教迷信的起源问题。

刘禹锡分析了宗教迷信的社会原因,指出:“生乎治者人道明,咸知其所自,故德与怨不归乎天。生乎乱者人道昧,不可知,故由人者举归乎天。”(《天论》)他以为“人之道在法制”,“人能胜乎天者,法也”。而法的实行有三种情况:一是“法大行”,法制严明,是非清楚,赏罚分明,此时“人道明”,人们就不会把赏罚祸福都归之于天。二是“法大弛”,社会混乱,此时“人道昧”,人们就会把祸福归之于天。三是“法小弛”,即是非混乱,赏罚不公,人们对天人关系问题的看法也混乱。这里,刘禹锡把宗教迷信和政治制度败坏、社会秩序混乱联系起来,从中揭露宗教迷信的根源,是一个深刻的新见解。

更可贵的是,刘禹锡还考察了宗教迷信的认识根源。他以“操舟”为例说,在小河里划船,快、慢、停、航都由人支配,即使搁浅和翻船,人们也都知道其原因,在这种条件下,“舟中之人未尝有言天者,何哉?理明故也”(同上)。在大河里航海就不同了,快、慢、行、止很难掌握,在这种条件下,无论是平安到达,或不幸沉没,或侥幸脱险,“舟中之人未尝有不言天者,何哉?理昧故也”(同上)。这就是说,人们之所以相信“天命”,是由于对客观规律盲目无知,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的缘故。刘禹锡的这种分析,是超越前人的,十分深刻的。

但是,柳宗元、刘禹锡的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是不彻底的。他们对佛教都采取了容忍妥协的态度。这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认为佛教教义中有与儒家孔子同道之处。柳宗元说:“浮图诚有不可斥者,往往与《易》、《论语》合。……不与孔子异道。”(《送僧浩初序》)二是欣赏佛教僧侣不做官、不追求名利的出世主义的人生态度。柳、刘作为地主阶级的革新派,在政治上失意后,便转而与僧侣为友,寻找精神寄托。柳宗元说:“凡为其道者,不爱官,不争能,乐山水而嗜闲安者为多。吾病世之逐逐然唯印组为务以相轧也,则舍是其焉从,吾之好与浮图游以此。”(同上)刘禹锡也说:“予策名二十年,百虑而无一得,然后知世所谓道,无非畏途,唯出世间法可尽心尔。”(《送僧元嵩南游序》)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毕竟也是软弱性的表现。

※※※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隋唐时代哲学的主要特点是:

同类推荐
  • 每天读点哲学

    每天读点哲学

    智慧不是知识,知识关乎自然,智慧关乎人生。而关于人生的“知识。是没有规律可循的。因为没有哪一个人能够找到人生的规律,谁也不敢说自己掌握了人生的真理。所以,哲学家寻找人生的智慧,注定了是在解答一个没有固定答案的“人生方程式”,每天读点人生哲学,其内容或来自经验的总结,或来自理论的阐释,或是生活的感悟,它们以一种浓缩的方式记录了人类的思想史。也就是人逐渐认识自己的历史。从这意义上来讲,人生哲学都已经被读了几千年,但今天我们还在读,而且每读一遍都有不同的体会,究其根本,就是因为里面是。点燃火焰。的智慧,而不是“授人以鱼。的知识。
  • 人生这道难题:培根随笔

    人生这道难题:培根随笔

    《人生这道难题:培根随笔》收录了培根的随笔散文,内容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论真理”、“论死亡”、“论宗教”、“论勇敢”等,这些随笔作品充分展现了作者的价值观念,既真实又诚恳,为读者呈现出了一个立体而完整的培根,使读者可以一览这位科学全才的思想世界。
  • 曾国藩冰鉴(第六卷)

    曾国藩冰鉴(第六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左手曾国藩家书,右手哈佛家训

    左手曾国藩家书,右手哈佛家训

    曾国藩,晚清第一名臣;哈佛,西方第一圣殿!跟曾国藩学做人做事,向哈佛汲取精英智慧!古为今用,从曾国藩家书中领悟先哲智慧;西为中用,在百年哈佛园里品读精彩人生!打开家书,在墨香中体悟成长的力量;走近哈佛,在故事中品懂生命的真谛!
热门推荐
  • 读三国演义悟做人之计

    读三国演义悟做人之计

    为了让读者从《三国演义》中更好地领悟如何做人,结合《三国演义》中的典型故事,将其中人物形象简略而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然后结合社会现实来揭示做人的方法和技巧,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 以《三国演义》为引子,或以全局为立足点,提纲挈领,或以局部为落脚处,小中见大,剖析出了较为全面的做人智慧,希望能够抛砖引玉,给读者带来更有价值的启迪。
  • 希区柯克精选集2:预言

    希区柯克精选集2:预言

    《希区柯克精选集》中所选的故事,都深得希区柯克的精髓。书里的每一个小故事,其实都是每时每刻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但是通过希区柯克的别样演绎,它们又变得意味深长,引人入胜。正是这些东西,让你一口气读到最后,也让你体验到那种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感觉,仿佛一下从黑暗中跃入到碧海蓝天之中,让你想放声尖叫。
  • 穿越:小小恶霸太子妃(完)

    穿越:小小恶霸太子妃(完)

    不就是黑帮打架也能穿越古代三岁???还是个被人到处追杀的太子妃?醒来就见到小男孩子。什么?他是太子?他要是太子能住这比普通百姓还不如的烂"茅房"?以为他是在大言不惭哼!穷就穷,娶不到老婆就算了还想骗她这心智16岁的宇宙超级无敌少女?算了,反正她在这个时代也不认识什么人他说什么便是什么吧谁知,皇帝一道圣旨下让太子搬师回朝见鬼,他还真是个太子!哈哈,那么她不就可以作威作福了?-------------------------推荐好友幕纱小说:http://m.pgsk.com/a/116854/《冷面王爷的绝色丫头》作品介绍:真是人倒霉喝凉水都塞牙缝!在家睡觉都能跟风来个穿越。穿就穿吧,还穿到了一个没听过的朝代。算了!我也不计较这个了,可为什么人家穿越不是公主,就是王妃。眼前我这算是个怎么回事?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误惹肥婆弃后

    误惹肥婆弃后

    新文求收藏《傻子肥后》◆◆◆◆肥婆重生◆◆◆◆她,苏落凝,21世纪小白领,梦想简简单单,生活平平凡凡。哪知人倒霉喝口水都能噎死——那一天,不仅她的爱情遭到了友情的背叛,连小命也被阎王爷提前收走了。原以为只是噩梦一场,谁知一觉醒来,自己不但躺在棺材里,还成了个丑陋无比的大肥婆!好吧,肥婆就肥婆,人家毕竟还是个皇后!什么?弃后?没事没事,吃穿待遇还不错,冷宫貌似也挺安全,还不用伺候那种猪皇帝…她就安心当个米虫,顺便减减小肥…只是,这些宫里的女人怎么个个都这么脑残?没事偏要来找麻烦?下毒?我忍。告状?我再忍。打人?丫的,当我肥婆好惹吗?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肥婆出马,一个顶俩,让那些只会以貌取人的封建大种猪们个个刮目相看,渐渐倾心。不过很抱歉,姑奶奶没空陪你们耗着,出宫逍遥去也!◆片段一:人来人往的月冥国京城街道上:“烧饼三文钱一个?这也太贵了吧,十文钱卖我四个,卖不卖不卖拉到。”吕馥桂一听,脸红气不粗的跟那个大叔砍起价来。苏落凝不由得脸上布满黑线,天啊,知道他抠门,但是没想到他这么抠,几文钱的烧饼,都还要砍价◆片段二:南宫烈焰一脸得意,原本还以为这个丑女多特别呢,还不是与世间普通女子一样花痴无聊,看来,美男计永远不会过时。然而——“我现在后悔了。”苏落凝一副很懊恼的样子,“我可是一国皇后,要是出了墙,有失国体。”“你…”◆片段三:看着她这副花痴表情,心中却暗生鄙夷,脸上却甜美如蜜:“既然如此,姐姐可愿将救人的法子告诉弟弟,也好成全弟弟拯救万民的心愿。”如果不是为了得到秘方,他早就把她的脖子拧断了!“嗯嗯,当然可以!不过…”苏落凝连连点头,转而又蹙起眉头,略显犹豫。“不过什么?”司空焦急地问。“不过…要看弟弟怎么取悦姐姐了。”苏落凝说得暧昧,眼神更有些挑逗。一旁的侍女心惊胆颤,难道皇后给陛下戴了一顶绿帽子还不够?还要戴第二顶?◆片段四:“说就说,怕你不成!咦,你的眼瞳居然是紫色的,真好看。”苏落凝毫不示弱的站了起来,迎上男子凶狠的目光,赫然发现,龙逸辰拥有纯天然的紫眸,不禁赞叹道。男子一愣,居然有人会不嫌他的紫色眼睛,甚至赞美它,各种情绪涌上心头,让他不禁想起那些刻意去遗忘的黑暗日子…◆片段五
  • 香港回归

    香港回归

    本书被收录在2001共和国回顾丛书中。长篇报告文学。,1997年香港回归,作者用他朴实的文笔记录了这一重大的历史时刻
  • 鸾凤鸣

    鸾凤鸣

    ★※【轻松版文案】※★上帝给了她一个公主的身份,她却带着它住进冷宫俗话说的好,是祸水,总会祸害人间的冷宫怕什么,她照样混的风生水起隔三岔五骗骗皇帝老爹的三千老婆,有事没事耍耍瓜田李下的宫女侍卫闲了就躲到龙床下听听那啥…闷了就出宫溜达溜达听老娘的旧情人念念经说说佛,好不惬意但是——古语云,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又云,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再云……总之,诸多原因导致一个事实——某女在皇宫混不下去了于是乎,桃之夭夭,转战江湖蒙上帝照顾,一不小心认了个老顽童师傅然后,便宜接二连三,玉面神医是大师兄,武林盟主是二师兄……最最最重要的是,还有个天下第一公子罩着自己,某女奸笑,这下,她可以在江湖上横着走了只是,这两师兄怎么没有一个和自己对盘的?而冷冰冰的天下第一个公子,似乎就是她认识的那个‘他’可是,他干嘛装作不认识她!虽然她骗了他几千两银子,也不至于对她这么冷淡吧她一定要弄清楚这是怎么回事,而且,还要让他负责。谁让他倾城一笑,把她的魂给勾走了呢?…………且看冷宫之凤与江湖之鸾如何演绎一场精彩绝伦的爱情盛宴【看完本文正文只需4.5元,番外0.7元】现半价回馈读者,一次性订阅全部章节,五折收费。广而告之————————穿越文《财迷王妃》【5.5元】架空文《凤戏东宫》下面推荐好友文:南乔妹妹的文《青丝引》玲珑天心《蛮妃的契约》
  • 狂女食夫

    狂女食夫

    她是21世纪黑社会女老大,为人冷静,出手很辣,却被自己亲信背叛而身亡。再睁眼,她是王府里不受待见,却关系复杂的隋王妃。且看现代狂老大如何在古代扭转乾坤,艳倾天下。【片段一】:“寒儿,你为何就不能替朕想想,难道一个贵妃还不能满足你吗?”腹黑狂妄的皇帝捧着她的脸满面深情。女子低头,抿唇不语。皇帝皱眉,声音徒然变冷,“你果真只是为了后位吗?”“后位?别说是你的后位,就是你的天下,只要我想要,那也如同探囊取物!”女人冷冷的推开男人的手,清冷的身影闪出门外。【片段二】:“我可以跟你同房,但,你睡地下,我睡床上,你不许碰我!”流云国太子一脸小绵羊的表情看着眼前这个娇美冷漠的女人满脸的防备,仿佛她是要吃了他的大灰狼。“太子殿下,良宵苦短。”故作掐媚的向他靠了靠,在看到他那厌恶的神情时,女人的嘴角溢出一个浅笑。“你,你给我睡到大厅去!”男人仿佛像碰到了什么脏东西,一把将她推开。抱起被子,女人一脸娇笑的离开男人的视线。半夜,一声尖叫响彻云霄,女人无语的看着那个趴在自己身上的男人,靠!到底谁是大灰狼!【片段三】:“寒儿,我错了,你回来吧!”他一脸的后悔,看着翘着二郎腿品茶的她,伸手想去抚她的脸。凭空蹦出数只手,七八个姿色各异的男人突然跳了出来,一脚踹开快要碰到她身体的手。“哪来的丑八怪,也想动我们的寒儿!”领养处!亲加猛马达来抢吧!(★领养费嘛,~\(≧▽≦)/~啦啦啦,你们懂的...)女主楚寒:我从未要求过你们爱我,你们爱我又与我何干(亲亲妖娆月魔领养)皇帝:寒儿,到现在我才了解自己的心,我真的爱你。八王爷:寒儿,你还不明白吗?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的未来。(亲亲小梦领养)前夫:寒儿,我错了,我真的错了,你回来吧!富商:寒儿,这天下间只要你想要的,我都可以为你买下来。(亲亲菁熙梓ciyi领养)杀手:我爱你(亲亲a0754123领养)宫主:女人,你是我的(亲亲樱花的星泪领养)剑客:我只是想尝尝这么多男人追逐的女人究竟是什么味道红倌:寒儿,你夺了人家的身子,还想安然无恙的离开么(亲亲rz8894430领养)侍卫:无论什么时候,你只需记得,你的身后还有我(亲亲秋韵冷色领养)丞相:我想要的没有得不到的(亲亲小吆兒领养)他国太子:我从未见过你这么有趣的女人本文男主众多,男配女配更多,男主强,女主更强。——推荐姐妹新文: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私奔者

    私奔者

    本书是海男文学第二卷。边陲,高原,云南丽江的所在,海男作品的一个大的地域与人文背景。由于高原,它洋溢着神秘,且注定要演绎香格里拉的传说。于是,回归现实,这里的男女就生活得异常生动。他们的行为拙朴、灵动、有些古老的色彩斑谰,又用一种全开放的姿态走向现代。这里最动人的应是海男讲述的一个个曲折动人情欲横生的男女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