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5000000047

第47章 柳宗元 刘禹锡的天人关系学说(1)

柳宗元、刘禹锡是唐代重要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柳、刘都是“永贞革新”(“永贞革新”:公元805年(唐顺宗永贞元年),以王叔文、王为首的革新派为反对藩镇、宦官和官僚贵族集团的保守统治而发动了一次政治改革,不久即失败,史称“永贞革新”。)的中坚,主张抑制兼并,反对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以维护唐王朝的中央集权。“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刘都过着长期的贬谪生活。柳、刘的哲学观点基本一致,他们重新提出了天人关系问题,又一次展开了对天人感应论的批判,从而在宗教唯心主义泛滥的情况下,使唯物主义重新登上了哲学的“王座”。柳宗元的主要哲学著作是《天说》、《天对》、《非国语》、《贞符》、《答刘禹锡天论书》等。刘禹锡的《天论》三篇是其哲学代表作。

一、柳宗元的“天人不相预”说和“生人之意”观

(一)“天人不相预”说

柳宗元和韩愈是好友,韩愈曾和柳宗元讨论过天人关系问题,他认为天是能够“赏功罚祸”的。在韩愈看来,人的活动是对元气阴阳的破坏,因此人的繁息是“天地之仇”,而残害人正是“有功于天地”。天和人的好恶是不同的,“天之与人,必异其好恶无疑”(《与崔群书》)。人们的贵贱、贫富、吉凶、祸福等等,都决定于天命,“贵与贱、祸与福存乎天”(《与卫中行书》)。因此,人们应当顺从天命,“所谓顺乎在天者,贵贱穷通之来,平吾心而随顺之,不以累其初”(《答陈生书》)。对于天命的安排,要绝对服从,绝不能用人力去改变。柳宗元反对天能赏罚的说法,他系统地论述了天的自然性质和天人不相预的关系。

柳宗元肯定天是自然现象,自然物,他说:“彼上而玄者,世谓之天;下而黄者,世谓之地。浑然而中处者,世谓之元气。寒而暑者,世谓之阴阳。是虽大,无异果、痔、草木也。”(《天说》)这是说,天和地都是自然物,和瓜果草木的性质是一样的,只是体积不同罢了。所以,又说:“天地,大果也;元气,大痔也;阴阳,大草木也。其乌能赏功而罚祸乎?功者自功,祸者自祸,欲望其赏罚者大谬;呼而怨,欲望其哀且仁者,愈大谬矣。”(同上)这是说,自然界既不会因人们的呼怨而有“哀且仁”,也不会对人进行赏功罚祸。功者自功,祸者自祸。天地万物的变化是自然的运动,无所谓报应的。

天是自然现象,更进一步说,就是无限的宇宙空间。柳宗元在《天对》中说:“无极之极,漭非垠”,天苍苍茫茫,根本没有边际,广阔无边。又说:“无青无黄,无赤无黑;无中无旁,乌际乎天则!”《淮南子·天文训》把天划分为中央和八方共九块,每块都有青黄赤黑的颜色。柳宗元认为不能把天分为九块,天根本没有中央和偏旁的差别。这里柳宗元关于天没有中心的观念,是对宇宙空间无限性的极其深刻的见解。有中心就意味着四方的量度相等,也就不能无限延长。宇宙无中心,才是无限的。在西方,15世纪学者尼古拉和16世纪末学者布鲁诺肯定宇宙无限,没有中心,但这比柳宗元晚七八个世纪了,于此足见柳宗元观点的历史价值和历史地位。

柳宗元还深刻地指出,天是由运动着的元气构成的。他在《天对》开头说:“本始之茫,诞者传焉。鸿灵幽纷,曷可言焉?黑晰眇,往来屯屯。庞昧革化,唯元气存,而何为焉!”“本始”,天地形成以前。“诞”,荒诞。“鸿灵幽纷”,广大空虚,暗昧不明。“黑”,黑暗,指夜间。“晰眇”,日光远照,指白天。“屯屯”,不停息的样子。“庞昧”,蒙昧。“革化”,开化。这是柳宗元对战国时屈原《天问》提出的“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这一关于宇宙生成问题的回答。柳宗元认为,关于天地形成以前的茫无根据的说法,是荒诞的人传下来的。远古的世界广大空虚,暗昧不明,有什么可说呢?黑夜白天,往来不息。万物从蒙昧状态中变化出来,都是元气的自然变化,哪里有谁造作呢?这里,柳宗元明确否定造物主的观念,反对了“创世说”,肯定世界统一于元气,天地万物是出于元气的自己运动变化。元气的运动又是怎样推动自然界的变化呢?柳宗元在回答《天问》中“阴阳三合(“三合”:源自《梁传》庄公三年“独阴不生,独阳不生,独天不生,三合然后生”。),何本何化”这一问题时说:“合焉者三,一以统同。吁炎吹冷,交错而功。”(《天对》)“三合”,指阴、阳、天三者相合。“一”,指元气。意思是说,阴、阳、天三者,统一于元气,元气自然,它缓慢吹动,阳气流行,造成炎热的天气;它迅速吹动,阴气流行,造成寒冷的天气。寒暑交错,阴阳二气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万物的变化。这里,柳宗元把阴阳二气看成内部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包含了物质本身的矛盾是运动的源泉的思想,比王充的“气自变”理论和范缜的“独化”说又前进了一步。由此可见,柳宗元的元气说是对气一元论学说的发展。

柳宗元通过对天的自然性质的全面分析,进而提出了天和人“各不相预(干涉)”的观点。他说:“生植与灾荒,皆天也;法制与悖乱,皆人也。二之而已。其事各行不相预,而凶丰理(治)乱出焉。”(《答刘禹锡天论书》)自然的生长繁殖和年成的凶歉丰裕,社会的法制施行和治乱状况,各有其不同的规律。柳宗元用“天人不相预”的观点来说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是为了反对用天命论来解释历史,反对用自然现象来说明社会治乱。柳宗元十分重视人力的作用,他说:“变祸为福,易曲成直,宁关天命,在我人力。”(《愈膏肓疾赋》)同样,帝王的统治和社会的治乱,也在于人力的作用。他说:“受命不于天,于其人;休符不于祥,于其仁。”(《贞符》)帝王不是受命于天,而是受命于人民;国家兴盛的原因不是祥瑞,而是帝王的道德。所以,“唯人之仁,匪祥于天。……未有丧仁而久者也,未有恃祥而寿者也”(《贞符》)。柳宗元竭力强调帝王道德的重要作用,这是一种历史唯心论,但是帝王的道德面貌对国家的兴亡确有影响作用,至于这种观点在反对“君权神授”说和天人感应论的斗争中,更是有其积极的作用。

(二)“生人之意”观

柳宗元在“天人不相预”的思想基础上,进而提出进化的历史观。他认为历史的发展既不是天命、神意所使然,也不是帝王、圣人的个人意志所支配,而是“受命于生人之意”(《贞符·序》)。所谓“生人之意”,就是人们生存的意愿和要求。他说:“圣人出于天下,不夏商其心,心乎生民而已。”(《伊尹五就赞》)又说:“圣人之道,不穷异以为神,不引天以为高,利于人,备于事,如斯而已矣。”(《时令论上》)圣人要“心乎生民”、“利于人”,即要关心和重视人们的生存要求。柳宗元认为,正是由于人们的生存的意向和要求,推动人们为争取物质生活资料而斗争,而这种斗争造成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客观必然趋势,柳宗元把这叫做“势”。柳宗元说,人类的早期,和草木群兽生长在一起,由于身体条件的限制不能“自奉自卫”,这样就要“假(凭借)物以为用”,由此就要发生争夺,“争而不已”,就需要有能“断曲直”的人出来管理,这样“君长刑政”就产生了。由于一层一层的争夺,就有一层比一层高的统治者出现,以至形成了从最基层的地方官吏起,一直到最高统治者天子的封建制(不是指五种社会形态的封建社会制度,而是指天子分封同姓和功臣为诸侯的制度)。这种封建制的产生“非圣人之意,势也”(《封建论》)。封建制不是圣人意志所造成的,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后来实行官僚制度,即选拔人才,有赏有罚的郡县制,取代封建制,这也是合乎“势”的必然,而不是什么“圣人之意”。这是含有唯物主义思想因素的历史观。因为用“势”的观点来解释国家的起源和社会政治制度的演变,就否定了过去唯心主义者的天命史观,也超过了过去唯物主义者用人口、天时等条件来说明社会治乱原因的理论。其次,还值得注意的是,柳宗元觉察到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与参加历史活动的个别人物的主观动机之间的矛盾。他说:“夫殷、周之不革者,是不得已也。……夫不得已,非公之大者也,私其力于己也,私其卫于子孙也。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尽臣畜于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封建论》)这是说,殷、周的帝王搞分封,并不是出于公心,而是要诸侯为自己出力,为保卫自己的子孙后代尽力。秦始皇之所以变分封为郡县,其私心是为了树立个人权威,使臣民服从,主观动机是为一己的私利,然而客观上却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所以是“公之大者”。这里所讲的“公天下”,指郡县制而言,即是地主阶级的“公”,有利于地主阶级国家的长治久安。柳宗元指出了人们的主观动机后面隐蔽着客观的必然趋势,从而触及了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矛盾问题,暴露了表面上的偶然性始终是受内部的隐蔽着的规律支配的事实。这是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的。

二、刘禹锡的“天人交相胜”说

(一)“天人交相胜”说

刘禹锡认为,柳宗元的《天说》“非所以尽天人之际”,所以写了《天论》“以极其辩”,力图更深入地论述天人关系,他总结“世之言天者二道焉”:一是阴骘之说,宣扬天“昭昭”,即有意志,有意识,“天与人实影响”,天能赏功罚祸;二是自然之说,讲天“冥冥”,即无意志、无意识,“天与人实相异”,天道自然无为。刘禹锡在否定唯心主义和肯定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提出“天人交相胜”的观点。他说:“天,有形之大者也;人,动物之尤者也。”(《天论》)天不是上帝,是最大的东西;人是最优等的动物。天与人各有能和所不能,“天之能,人固不能也;人之能,天亦有所不能也。故余曰:天与人交相胜耳”(同上)。由于天与人各有不同的特殊功能,所以是互胜,天可以胜过人,人也可以胜过天。

天与人各有什么不同的特殊功能呢?刘禹锡说:“天之所能者,生万物也。人之所能者,治万物也。”(同上)又说:“天之道在生植,其用在强弱。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阳而阜生,阴而肃杀;水火伤物,木坚金利;壮而武健,老而耗,气雄相君,力雄相长,天之能也。阳而踨树,阴而揫敛;防害用濡,禁焚用洒;斩材坚,液矿硎铓;义制强讦,礼分长幼,右贤尚功,建极闲邪,人之能也。”(《天论》)“阳”,指春夏。“阜生”,生长。“阴”,秋冬。“踨树”,种植。“揫”,收敛。“濡”,指河水。“洒”,浇水。“坚”,挖空坚实的东西。“硎铓”,在磨刀石上把刀磨锋利。“强讦”,强悍。“右贤”,尊重贤能。“建极”,树立一定的标准。“闲邪”,防禁邪恶。这是说,天的职能在于生长、繁育万物,而人的职能则在于治理万物。天道表现为春夏生长,秋冬萧条。人道则是春夏种植,秋冬收藏。阴阳对立的力量互相斗争,互为消长,强胜弱败,是自然的作用。而组成社会,建立制度,确定是非、善恶的标准,实行赏功罚过,则是人的作用。由于天的功能、作用与人的功能、作用不同,所以“天理”与“人理”也有区别,“天理”即自然规律,是有力者占先,“人理”即人生的准则,是有德者居先。这说明刘禹锡已初步地觉察到人有社会的特性而与自然界相区别,认识到社会生活与自然界的区别,这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的。

天与人又如何“交相胜”呢?刘禹锡认为,在社会安定时期,有公认的“是非”,赏罚分明,人生的准则发生效力,这就是“人理胜”,即“人理”胜过“天理”,那种强有力者占先的自然规律也就不能在人类社会中发生作用。但是,在社会混乱的时期,“是非”不分,赏罚不明,道德法制都失去效力,这时,人类社会失去了自己的特点,而强有力者占先的自然规律却支配了人类生活,这是“天理胜”。刘禹锡强调“天胜人”或“人胜天”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天非务胜乎人”,因为“人不宰则归乎天也”。而“人诚务胜乎天”,因为“天无私,故人可务乎胜也”。天不是有意识地要胜人,当人不能支配自然时,自然力量就自发地起作用,“天胜人”是天的自然特性,是一种客观性和自然性。人不同,人是有意识地“胜天”,“胜天”是人的自觉的主观能动作用和社会特性。刘禹锡初步论述了自然规律与社会准则的区别,既反对天神目的论,又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全面而深刻的观点。

虽然天与人“交相胜”,但是天并不干预人类社会的治乱,人也不干预自然现象的变化,“天恒执其所能以临乎下,非有预乎治乱云尔;人恒执其所能以仰乎天,非有预乎寒暑云尔”(《天论》)。这是再一次强调天不干预人,否定天干预人的神学说教;同时也强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意义和范围,人胜天并不是改变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这个观点应当说也是全面的、深刻的。

柳宗元、刘禹锡对于“天人”之辨的论述,是在更高阶段上向荀子的“明于天人之分”观点的复归,在中国古代天人关系学说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理昧而言天”

柳宗元、刘禹锡从天人关系的基本看法出发,还从主观力量的大小和是否把握客观规律的角度,比较深入地考察宗教迷信产生的根源。柳宗元说:“力足者取乎人,力不足者取乎神。所谓足,足乎道之谓也。”(《非国语·神降于莘》)人力足以支配自然,就不会有宗教迷信,人力不足则会相信鬼神迷信。刘禹锡更详细地从“人道昧”和“物理昧”两个方面分析了宗教迷信的起源问题。

刘禹锡分析了宗教迷信的社会原因,指出:“生乎治者人道明,咸知其所自,故德与怨不归乎天。生乎乱者人道昧,不可知,故由人者举归乎天。”(《天论》)他以为“人之道在法制”,“人能胜乎天者,法也”。而法的实行有三种情况:一是“法大行”,法制严明,是非清楚,赏罚分明,此时“人道明”,人们就不会把赏罚祸福都归之于天。二是“法大弛”,社会混乱,此时“人道昧”,人们就会把祸福归之于天。三是“法小弛”,即是非混乱,赏罚不公,人们对天人关系问题的看法也混乱。这里,刘禹锡把宗教迷信和政治制度败坏、社会秩序混乱联系起来,从中揭露宗教迷信的根源,是一个深刻的新见解。

更可贵的是,刘禹锡还考察了宗教迷信的认识根源。他以“操舟”为例说,在小河里划船,快、慢、停、航都由人支配,即使搁浅和翻船,人们也都知道其原因,在这种条件下,“舟中之人未尝有言天者,何哉?理明故也”(同上)。在大河里航海就不同了,快、慢、行、止很难掌握,在这种条件下,无论是平安到达,或不幸沉没,或侥幸脱险,“舟中之人未尝有不言天者,何哉?理昧故也”(同上)。这就是说,人们之所以相信“天命”,是由于对客观规律盲目无知,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的缘故。刘禹锡的这种分析,是超越前人的,十分深刻的。

但是,柳宗元、刘禹锡的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是不彻底的。他们对佛教都采取了容忍妥协的态度。这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认为佛教教义中有与儒家孔子同道之处。柳宗元说:“浮图诚有不可斥者,往往与《易》、《论语》合。……不与孔子异道。”(《送僧浩初序》)二是欣赏佛教僧侣不做官、不追求名利的出世主义的人生态度。柳、刘作为地主阶级的革新派,在政治上失意后,便转而与僧侣为友,寻找精神寄托。柳宗元说:“凡为其道者,不爱官,不争能,乐山水而嗜闲安者为多。吾病世之逐逐然唯印组为务以相轧也,则舍是其焉从,吾之好与浮图游以此。”(同上)刘禹锡也说:“予策名二十年,百虑而无一得,然后知世所谓道,无非畏途,唯出世间法可尽心尔。”(《送僧元嵩南游序》)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毕竟也是软弱性的表现。

※※※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隋唐时代哲学的主要特点是:

同类推荐
  • 哲学常识1000问

    哲学常识1000问

    本书以一问一答的形式为读者展示充满智慧的中外哲学大家、源远流长的哲学流派、晦涩难懂的哲学概念、发人深省的哲学名言、博大精深的哲学名著、绵延不绝的哲学斗争、异彩纷呈的哲学学说和令人津津乐道的哲人轶事。让读者轻松领略哲学的魅力与智慧。
  • 曾国藩冰鉴(第七卷)

    曾国藩冰鉴(第七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理想国

    理想国

    《理想国》不仅是哲学家的宣言书,而且是哲人政治家所写的治国计划纲要。原书共分十卷,主要涉及国家专政问题、独裁问题、正义非正义问题、善与恶问题、教育问题以及男女平权等诸多问题。
  • 纵横家与“合纵连横”

    纵横家与“合纵连横”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纵横家与合纵连横》纵横家指春秋战国时期从事合纵或连横外、交运动的政治家、外交家及军事家。纵横最初只是表方向的概念,南北向称为“纵”,东西向称为“横”。到战国时期,演变成政治概念,当时割据纷争,王权不能稳固统一,需要在国力富足的基础上利用联合、排斥、威逼、利诱或辅以兵法不战而胜,或以较少的损失获得最大的收益。于是,熟悉政治形势,善于辞令和权术,充分利用智谋。思想、手段、策略处理国与国之间问题的纵横家就应时而生。《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纵横家与合纵连横》适合大众读物。
  • 墨子与墨家学派

    墨子与墨家学派

    本书从墨子以及墨子的生平入手,详细介绍了墨家思想流派的核心思想和主要思想成就,并将墨家思想和中华侠文化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具体的分析阐释。
热门推荐
  • 现代散文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

    现代散文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

    然而,人们忘情地读诗、读小说、看戏剧……也一样忘情地鉴赏散文!散文的魅力究竟在何处呢?我们又该沿着怎样的路径去寻幽访胜呢?本书收录了多篇现代名家散文佳作,总之,其中既有优美的山水游记,也有回忆性的人物小记,还有充满哲理的美文,更无戏剧激烈的性格冲突,内容丰富,笔力深厚。从形式到内容,散文既无诗歌的音乐节奏,散文的确好像是显得太平常了一点。并且由专家、名家为您解析,也无小说的故事情节,引导您鉴赏每一篇散文,使您更加深刻体验文中的韵味与涵义
  • 护士王妃

    护士王妃

    靠,这就穿越了呀?开玩笑吧,自己的救治天下的梦想还没有实现呢!白念瑶刚才还在南丁格尔面前宣誓,自己就要成为一名伟大的护士了。可是还没有开始上班就莫名其妙的穿越。好嘛,好嘛。穿了就穿了。还好这个身体贼漂亮贼漂亮的。什么?要嫁人?王爷呀?还好啦!什么?!昏迷了一年?汗,那不就是植物人嘛!算了,算了,反正自己是护士,就当是实习了。相传白家大小姐绣工天下第一。相传白家大小姐胆小怯懦。相传白家大小姐奇丑无比,总是带面巾。相传白家大小姐被诅咒,是煞星。相传白家大小姐有隐疾。。。。总之不管怎样,白家大小姐一直是待字闺中,无人问津。。。。白家是先皇赐匾,天下第一绣庄,富可敌国,但是白家大小姐双十年华依然是小姑独处。白念瑶,这个新世纪小护士,干净利索,贪点小财,好点小色而已,总体是个好人。一个不小心,穿越了,成为百绣山庄的白家大小姐。有一个不小,嫁给植物人王爷。再一个不小心,捡了个重伤的人回府。哎,本着救死扶伤的意愿,当然也是因为长的帅。。。。。还有一个不小心。。。。。。。。。。只是,好像越来越复杂了。。。。。“喂,你植物人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不脱怎么能洗澡。”白念瑶实在看不下这个“植物人”身上这么脏。于是在一个风高夜黑的晚上给自己的“夫君”洗澡。好嘛,好嘛,她承认,自己是有些小色啦,谁叫这个男人这么帅。不过可惜了,都植物人了。洗洗澡还是可以的呀~什么?醒了?什么?傻了?还好,傻子是不懂xxoo的,自己还是安全的。可是,渐渐发现,自己这智商似乎是退化了。要不怎么能连这个傻子都玩不过~“瞪了屁呀!是本小姐给你捡回来的,顺便给你治好了的!别以为你帅,就有特权,哼!想吃老娘的豆腐!”白念瑶瞪着那个自己捡来的人,痛苦的蜷缩着,大吼着。。。。“你。。。。”冷懿轩看着眼前这个女子,真的是有种无力感。。。不就踢了那里么!还好自己小心,要不还不被吃光抹净呀~不过这个人还真的不是一般的帅呀。。。。“都别动,你们知道我是谁嘛?!”“告诉你们,我可是,黑风堡堡主闻人擎苍的女人!哼,害怕了吧,小心,我家苍苍来把你你们都废了!”白念瑶一本正经的说着。突然发现周围的人把目光都投在了那个面具男身上。“带走。”面具男很玩味的说着。只是带着面具,白念苍没有发现这个男人上扬的嘴角。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真情实感的故事(中华成语故事全集)

    真情实感的故事(中华成语故事全集)

    成语是汉语词汇宝库里的璀璨明珠。它是长期以来人们在相沿习用的过程中,形成的形式简洁面意义精辟的固定短语。它结可严谨,表现性强,具有庄重典雅的书面语色彩,历来为人们喜闻乐用。不论讲话或作文,准确恰当地镶嵌或点缀一些成语。本书注重知识性、可读性和完整性,每个成语都辟有释义、出处、故事三大部分。编排顺序按笔画多少排列,既方便读者阅读,又方便读者查阅。本书既可作为中小学生学习成语的工具书,又适合不同层次读者作为故事阅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 大影帝

    大影帝

    不疯魔不成活,一生为戏。作者备注:希望苏叶,在我手上能长命百岁。
  • 鬼手天医:火爆小妖妃

    鬼手天医:火爆小妖妃

    东方磬璇,她是六界之上,唯一的黑暗破坏神,掌控世间一切丑恶,却成为亲哥哥光明神创世之路上的垫脚石,被众神诛灭。仇恨,让她破灭重生,却必将历经三世劫难,方可重塑神之光环。再度为人,她似流沙沉浮,冷静干练,又似焚天烈火,炙热豪迈,鬼魅般难以捉摸。天生煞骨、毫无战力、众亲叛离,那又如何?凭借一双能识破七情六欲的离魂眼,她便在这强者为尊的世界里混的风声水起,随欲纵狂!
  • 外省娃娃

    外省娃娃

    在轰轰烈烈的高考中,有一些孩子落寞得与众不同,他们从一个城市“ 返回”到另一个城市,他们在陌生的家乡开始陌生的生活,为了炎热时节终 须放手一搏的高考。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借读生。 《外省娃娃》作者(苏笑嫣)以本人亲身经历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借读生 从北京返回家乡参加高考前后的心路历程。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惹上总经理

    惹上总经理

    新文推荐《误惹黑心上司》:——本文已完结!公众章节:13W字!!VIP章节:18W字,订阅只需:5.34元!番外不加V!!~~~~~~~~~~~~~~本文:轻松+小虐+温馨+甜蜜=幸福终点站!喜欢这一型的亲亲,就放心的收藏吧!!——————————————————他:俊美、冷酷、倨傲、狂妄、独断专横、霸道,集坏男人的‘优点’于一身。她:娇小、丰满、固执、倔强、善良、可爱,包裹在乖巧的外表之下有一颗甜蜜而炽热的心。他与她是不能相交的平行线,却因一次激烈的碰撞,擦出了炽热的火花。………………………………内容简介很老套的故事,男友结婚,新娘不是她,不过……她却被邀请参加婚礼。眼睁睁看着他为别的女人套上婚戒,原本她是要泪洒当场的,可偏偏……出现个‘程咬金’什么,居然是新娘的前男人!!为了保住他的婚礼,她可以暂且牺牲一下小小的色相,将这个色魔男人带出礼堂。可这色魔男人却从此缠上了她………………………………精彩片断:“你以为你逃得出我的手心吗?”他狂妄中透着掳夺的眼神,“没有人可以从我身边逃开第二次。”“你应该捉的人不是我!”“是你自己送上门来让我捉的,不是吗?”………………………………“放过我吧,如果你不是真的爱我,就请放我离开!”这是她第一次跟他低头,第一次用卑微的语气跟他说话,“……这样的日子,我再也不想过下去了,我怕,我会疯掉!”“不,我不会放过你,除、非、我、死!”他疯狂的吻她,脸上被淋得模糊一片,分不清是淋浴的水或是男儿之泪。………………………………“你,真的决定要离开我,回到他身边?”依在病房门外,他目光直视着她,那幽暗深邃的眸中,透着不意察觉的痛楚。她,用一双哭红的眼,对上那双染上血丝的的眼,认真的点头。下一秒,他的眼底染上了暴戾,充满血色的眼放出残酷的光芒:“你就不怕我毁了他!”“你当然可以……”她大喊,眼泪不受控制的大举落下,“……你高高在上,无所不能,你当然可以……如果你要毁了他,那就把我也毁了吧!”高大挺拔的身躯,明显的浑身一振,看着她坚决而迅速的转身,心被狠狠的抽痛……这一次,他认输了!………………………………舒可可:原本以为他是色魔,相处之后才发现,他原来是个恶魔,对女人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对工作伙伴冷酷无情外加狠绝霸道。她讨厌他像对待那些倒贴女人一般对待她,讨厌他举手投足间对她造成的间接影响,她决定……逃离他。单允哲:他是风靡商场的猛将,是财经版的头条,他拥有比一般人邪恶俊美的外表,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女人之于他……只是利用的工具。而她,居然为了另一个男人,主动的撞上他的枪口,成为他下一个利用对象。程至浩:碍于长辈的命令和家族利益,他埋藏了心底从未抹去的爱情,不得不娶一个自己不爱的女人,基于多年未见的想念,他自私的将‘她’列入邀请名单,却没想到……因此害她落入恶魔的怀抱。他见不得她受伤,见不得她委屈的掉泪,必要的时候……他一定会将她抢回,护在自己的羽翼之下。……………………凄凉的夜里,他看着躺在病床上,脸色苍白的她,此刻的她退去了那耀眼的活力,像只没有生命力的小猫般任人摆布。他执起她的手,放在唇边,嘶哑而低沉的倾诉:“没有人是一开始就会爱的,更何况是一直生活在恨里的人!”“老婆……对不起!请给我时间。”☆☆☆☆☆☆☆☆☆☆☆☆☆☆☆☆☆☆☆☆☆☆☆◆◇★推荐文:夜色痕迹:《刁蛮公主的恶少总裁》:樱冷美:《绝色王爷天才妃》:十字家的猫:《再嫁为妾》:亦可烟:《丑女要嫁诸葛亮》:紫婉儿:《惹火小丑后》:——————————————————————————嘻嘻,简介随手写的,要改的可能性很大!!久仙又回来开坑了,希望亲亲们留下脚步看一看,是个精彩有趣的故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