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5000000045

第45章 隋唐时代的历史背景和哲学格局(2)

(二)“唯识”说

三性说的重心是依他起性。前面讲过,所谓依他起性的“他”就是指因缘。所谓因缘又是指一切现象的名言(概念)种子。这些种子都藏在“阿赖耶识”里头,依托“阿赖耶识”而存在。当这些种子显现行起(“现行”),就产生了一切现象。所谓缘起就是阿赖耶识种子缘起。这样也就由“三性”说而通向“唯识”说了。

“阿赖耶识”,原意是家宅,有收藏的意思,所以也叫做“藏识”。“阿赖耶识”是收藏一切现象的种子仓库,是包摄一切现象种子的总体。种子是借用稻谷等种子的名称,指人们具有的一种能够变现现象的精神性的潜在功能,千差万别的事物的产生都是由于一切众生的无量的“阿赖耶识”种子的作用,因此“阿赖耶识”是一切现象的总根据。现象之所以千差万别,是由于种子的性质不同。也就是说,一切现象的种种区别,都是由于名言概念种子的不同,即是由于认识上的原因。那么,种子又是怎样形成,它又是怎样产生宇宙一切现象的呢?唯识宗说,识有八种,“阿赖耶识”是第八识,是决定其他前七识的根本识。由于前七识有所见闻觉知,就留下印象在第八识的上面,这就是所谓“熏习”,这种熏习的产物就是种子。由前七识的熏习而有种子,种子再发挥自身的功能作用,生起了其他的识,并且通过前六识变现出外界客观环境和影像,而且执著为实有。这就是唯识宗论述种子产生万物的图景。一切现象由“阿赖耶识”所变现,由“阿赖耶识”的种子所变现,就是说宇宙的一切现象都离不开识,“万法唯识”,“心外无法”,“唯识无境”,这就是唯识宗唯心主义的基本认识路线。

唯识学说是为佛教的业报轮回和解脱成佛的思想作论证的。唯识宗认为,众生的思想、言论和活动(总称为“业”)以种子的形式存在于“阿赖耶识”中。“阿赖耶识”种子就是造“业”的承担者。这种种子不是物质性的东西,而是精神性的东西。这种精神性的种子是一种功能,是可以接受影响的、是变化的,且能发挥很大的作用,这与某些宗教所讲的不变的灵魂又有某些不同。唯识宗宣扬种子有染污和清净的两种,人们应当通过宗教修持,使染污的变为清净的,也就是转“识”成“智”,八种识都转变为成佛的智慧,也就达到了成佛的境界。

三、华严宗的从“理事无碍”到“事事无碍”说

华严宗由法藏创立,法藏以后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澄观、宗密。华严宗的基本哲学理论是“理事无碍”和“事事无碍”说。

华严宗人认为,众生往往见事迷理,而不能悟解事象的真性。为了使众生契理舍事,应当强调宇宙万有生起时,就呈现了各种因缘互相依持,相即相入,无碍圆融的真相。他们用“四法界”等法门,来阐明其中的意义。所谓法界是包含理和事及其相互关系的总相、总称。所谓四法界:1.事法界,指千差万别的万事万物。2.理法界,“理”,所谓真理。理法界,此指事物的本性、本体。宇宙万事万物,彼此一一差别,而事物的体性却同是真如之理。3.理事无碍法界,“无碍”是统一的意思。理事无碍法界是说千差万别的现象和平等无差别的性理,交融无碍。4.事事无碍法界,是说一切各有差别的现象,由于理体同一,所以能一一称性融通,一多相即,重重无尽。华严宗的法界观念包含了事物的差别性和性理的同一性两个方面,触及了现象世界和本体世界的区别与联系。华严宗把世界区分为事和理两大类,从认识论角度来看,这对于人们区别现象和本质、存在和精神是有一定启示作用的。但是,华严宗把四法界的产生归结为“一心”,则表现为一种宗教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华严宗的理论重心是“事事无碍”说。法藏说:“夫法界缘起……如帝网该罗,若天珠交涉,圆融自在,无尽难明。”(《华严经明法品内立三宝章》卷下)这说明华严宗讲法界缘起,其真意在于说明宇宙间的一切和各类关系都是圆融无碍的。四法界法门侧重在三、四法界,即“理事无碍法界”和“事事无碍法界”。但两者比较而言,更主要的是“事事无碍法界”。法界缘起论是通过“理事无碍”落实到“事事无碍”,“事事无碍法界”正是前三法界的归结点。从隋唐佛教宗派理论发展史来看,三论宗、天台宗都依据和发挥二谛(真谛、俗谛)说来阐发现象(事)和本体(理)的关系,而华严宗人则进一步讲具体事物、个别现象之间的互相关系,即通过调和具体事物、个别现象之间的差别和矛盾,来论证宇宙万事万物之间的大调和,这是华严宗理论的特色所在。

华严宗是怎样论证理事无碍,再进而论证事事无碍的呢?理与事之所以是统一的,是因为理是事的本体,事是理的显现,“理彻(贯彻)于事”,“事彻于理”,相彻相存,即相互交渗,相互依存。所以,事就是理,理就是事,两者是统一无矛盾的。华严宗人举例说,如水与波互相融合,无碍一体,也如塑造金狮子的金体与金狮子相,融为一体。由于理作用于事,事与事之间也就发生联系。既然事即理,事事物物都是理的体现,那么,千差万别的事物由于理体、理性是同一的,事事也就都能相即相融了。比如一粒微尘,也具足理性,因此也能和其他万事万物互不相碍,互相包容。华严宗还用另一个说法来讲事事无碍,说事事都是一心的产物,在同一心里,事事都周遍含容,彼此无碍。法藏称理事无碍的关系为“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华严义海百门·种智普耀门第三》)。同一本体显现为各种各样的事物,是“一即一切”,千差万殊的事物归结为同一的本体,是“一切即一”。由此也可以说,任何一个事物都包括一切事物,每一事物都包含有其他事物。同样,一切事物都包容于每一个事物之中,一切事物都可以为每一个事物所包容。也就是说,“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同样是事事无碍的关系。华严宗人由此更进而说明,诸佛与众生交彻,净土与秽土溶融,彼岸世界与此岸世界相即相入,无碍无障,生死即涅,烦恼即菩提。这也是华严宗宣扬事事无碍说的宗教实质。

在圆融无碍思想的支配下,华严宗随着历史的发展,理论上的调和色彩愈来愈浓。它不仅调和佛教内部各宗各派,而且积极调和儒家、道家的思想,强烈地表现了企图统一三教九流的倾向。如华严宗五祖宗密在所著《原人论》一书中,虽对儒道两家有所批评,但又认为释迦、孔丘、老聃都是至圣。该书最后第四节更标节名《会通本末》,突出了“今将本末会通,乃至儒、道亦是”的“三教同源”的思想。他在《佛说盂兰盆经疏》的序文中说:“始于混沌,塞乎天地,通人神,贯贵贱,儒释皆宗之,其为孝道矣。”和儒家同声鼓倡孝道。他还以儒家经典《周易》的“四德”(元、亨、利、贞)配佛身的“四德”(常、乐、我、净),乃至以“五常”配“五戒”。宗密的调和倾向,体现了尔后佛教发展的基本趋势。

四、禅宗的净性自悟说

中唐时期慧能创建的禅宗是中国佛教史上流传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宗派。禅,是静虑的意思,包括修定(“定”)和智慧(“慧”)两个方面,原是印度各种宗教的共同修行方法。印度佛教并没有禅宗,在中国慧能以前也只有禅学,即“藉教悟宗”,离不开佛教经典,又主张“渐悟”。慧能一派禅宗不同,既主张“教外别传”,又强调所谓“顿悟”。禅宗的根本主张是强调精神的领悟,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注重净性,强调自悟是慧能禅宗的理论基础。

慧能认为人人都有清净本性,他在流传广泛的“得法偈”中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佛姓(性)常青(清)净,何处有尘埃?”(《敦煌本坛经》)又说:“人即有南北,佛姓(性)即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姓(性)有何差别?”(同上)这是强调佛性恒常清净、人人共有。慧能在论述成佛问题时说:“我于忍(五祖弘忍,慧能的师父)和尚处,一闻言下大伍(悟),顿见真如本性。……今学道者顿伍(悟)菩提,各自观心,令自本性顿悟。”(同上)又说:“若识本心,即是解脱。”(同上)这是进一步说,佛性就是恒常清净的真如本性,也就是本心。性心相通,本心(本性)具有菩提智慧,包含有诸佛和佛理,一旦认识本心(本性),就是顿悟、解脱。

慧能还就本性和万事万物的关系说:“故知一切万法,尽在自身中,何不从于自心顿现真如本姓(性)!”(《敦煌本坛经》)“如是一切法,尽在自姓(性)。……一切法在自姓(性),名为清净法身。”(同上)慧能认为,万事万物、一切现象都在自心(自性)之中,在自心中见到万事万物、一切现象,称为清净法身,也就是自悟成佛。这里慧能强调外部客观世界是由于“妄念浮云”盖覆本心而不能显现,如果去掉妄念浮云,即顿现真如本性,也就显现出万事万物、一切现象。这就是说,人人自心本来具有的真如本性是万事万物、一切现象的根源。

慧能认为,人人本有真如佛性,人人只要对这种本性有所觉悟就可以成为佛。他说:“自性迷,佛即众生;自性悟,众生即是佛。”(同上)“前念迷即凡,后念悟即佛。”(同上)“迷来经累劫,悟则刹那间。”(同上)迷悟,即对佛性是觉悟还是不觉悟,是凡(众生)圣(佛)的唯一区别,人人先天具有成佛智慧,本性只要一念相应,自己认识自己的本心,就能成佛,这样,成佛不是另有佛身,而是自性就是佛;这种区别也只在一念之间、一刹那间,所以是“见性成佛”、“顿悟成佛”。这种成佛说教也称为顿教。

慧能的净性自悟说具有深刻的哲学内容,复杂的思想性质。这可以从两方面分析:一方面,佛性,即真如本性,它属于每个人的本心,佛性为人人普遍具有,是各人可能成佛的先天的内在原因和共同根据。同时,真如本性显现,就能包含万事万物,这里佛性具有一切现象的本体意义,相当于清净的精神实体。因此,真如本性说带有明显的客观唯心主义色调。另一方面,慧能竭力把所谓真如本性拉回到每个人的自心之中,强调每个人自己要去迷转悟,要自悟,这就把实现成佛的途径,全部转移到对自己“本性”的觉悟上来,提倡内求于心。同时,人人又具有菩提智慧,这种先天的神秘的智力,是使人人可能觉悟成佛的根据。这样又带有一定的主观唯心主义的色调,慧能的自悟学说,强调自性具足一切,又不执著一切,自在解脱,就成为佛,自性就是佛。这包含了从客观唯心主义出发进而转向主观唯心主义的思辨途径。

禅宗的心性学说是中国古代心性学说史的重要部分,它和古代儒家的先验的性善说相通,同时又深刻地影响了唐代李翱的复性说和宋明理学家的心性思想。

同类推荐
  • 博爱:胡适人生讲演集

    博爱:胡适人生讲演集

    《读点大师:胡适人生讲演集·博爱》收录胡适先生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关于人生 问题的讲演实录,内容详尽充实,原汁原味地再现一代大师的讲演风采,还原当时中国社会的风起云涌,让我们领略特定时代风口浪尖上催生的伟大思想和智慧结晶。 胡适先生主张修己以安天下:“为己而后可以为人,求学而后可以救国”,这种圆融的态度在当时曾引起轩然大波,但在今天看来,这种通达的思想未尝不是饱含着热情和希望,将民族的气节和精神有力地传承下去。他给读者带来的不一样的声音,足可以引起我们对人生更深层的思考。
  • 孟子(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孟子(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孟子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两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从他的思想中获取营养。这种影响,仅从我们的常用语中就可以得到证明。
  • 趣味哲学

    趣味哲学

    本书旨在通过对大量精彩有趣的经济学事件的分析来达到实用为本的目的,让你在精彩有趣的经济学事件中轻松掌握经济学知识,参透理财技巧,明晰赚钱和成功法则。
  • 每天读点《孙子兵法》

    每天读点《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言简意赅,具有高度的哲理性,除了少数篇章谈及具体战争问题外,其余均可以“原则”视之。今天,人们不仅在战争行动时依赖它的指导,而且在进行政治、经济乃至体育竞赛等种种活动时也可从中得到启迪。本书从《孙子兵法》中挑选出近百个影响深远、含义丰富的句子,分为战争、将才、治兵、谋略、攻防、制胜、机变、虚实等章节,对孙子智慧进行解析,其中既有原文、译文,还有历代论引、兵法札记、人生感悟,能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孙子的思想。
  • 易经大智慧

    易经大智慧

    国学经典,包罗万象,深奥难懂。如何参悟?如何为我所用?轻松阅读国学丛书结合当今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思维习惯,利用古今中外的具体事例重新诠释经典的智慧;让您能够轻松领悟!本书为该系列丛书之一。它主要通过简单的故事,让厚重的《易经》变得生动,用最短的时间将《易经》知识了然于胸。
热门推荐
  • 断残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断残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本书内容主要概况: 南行杂记、街灯、感伤的行旅、在寒风里、马蜂的毒刺、纸币的跳跃以、纸币的跳跃、故都的秋、江南的冬景、志摩在回忆里、移家琐记。
  • 我是汽车驾驶与维修能手

    我是汽车驾驶与维修能手

    为“金阳光新农村丛书”之一。《我是汽车驾驶与维修能手》主要向你介绍了汽车的基本结构、汽车的正确驾驶、汽车发动机的检查与维修、底盘的维修、汽车电气的维修、常见故障诊断及处理等内容。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 希望农民朋友用书上的知识指导实践,用勤劳的双手发家致富,早日把家乡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 黑帮老大

    黑帮老大

    悬疑之父,大师之中的大师,只可模仿,不可超越的巅峰,直逼理性与疯狂、压制与抗争的心理极限,你永远都猜不到故事的结局,你也无法预想故事情节的发展!精品、经典、精装、超值价蕾遇生与死、罪与罚的灵魂拷问。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带我一起走

    带我一起走

    不是说好了生生世世永不分离吗;不是说好了生老病死都不离不弃吗,不是说好了无论什么都要一起分享吗;不是说好了携手直到百年之后吗,为什么你要违背我们的诺言,一个人离开,既然如此,也请你带我一起走吧,有你的地方才是我的天堂。
  • 重生之昭雪郡主

    重生之昭雪郡主

    她慕容昭雪是长公主之后,当今圣上的亲侄女,高傲无比。抗旨,违背了最疼爱于她的舅舅,只为嫁给那个对她说过会爱她一生一世的男人。当有朝一日,江山易主,慕容家彻底倒了;她以为她还有一个依靠,谁料,那个已成为王爷的男人,却给了她一纸休书。寻死未成,她拿着休书,身心疲惫的回到了冷家,却是换来庶母的一杯毒酒。前一世的高傲无知,愚蠢自大,使得她在临死前受尽了丫环的欺凌。老天怜她,让她得以重生,这一世,她卷土从来,步步为营,眼中闪着复仇的光芒,绝情的夫君,冷漠的父亲,狠心的庶母,另怀心思的庶哥,善妒的庶妹,欺主的丫环,她慕昭雪定不会饶之!
  • 培养孩子好性格的经典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培养孩子好性格的经典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培养孩子好性格的经典故事》系列从成长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出发,内容涵盖了勤奋、坚强、自信、乐观等诸多与孩子健康成长密切相关的方面,人选的故事通俗易懂,道理清晰明了,版式活泼多样,容易激发孩子强烈的阅读兴趣,能够起到极好的教育和熏陶作用,对于提高孩子的文化素养、拓展孩子的知识面大有帮助。好习惯成就好未来,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成就大事业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生命需要鼓舞,心灵需要滋润。《国民阅读文库·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培养孩子好性格的经典故事》图书的故事极具启蒙意义,可以启迪孩子的心灵,开发孩子的潜能,塑造孩子健康的人格,为孩子健康茁壮成长创造必要的条件。愿孩子们拥有一次快乐的阅读之旅。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贵女谋略

    贵女谋略

    徐妙筠,徐氏第三女,享年九十。在徐家家谱上,描述徐妙筠的便是这几个简单的字,不是因为她平凡,而是因为她太过不平凡。她是徐家最得宠的小女儿,是泰宁大长公主的金兰姐妹,是报了抄家之仇和杀父之恨的徐氏功臣,是景宣帝的皇后,是成毅公的妹妹,她身负多重身份,内心却从未改变,即便站在九重台阶上,依旧是那个在紫藤花架下看姐姐们下棋却闷得睡着的小姑娘。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