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5000000003

第3章 中国古代名实观(3)

八、荀子的“制名以指实”的学说

战国末期著名哲学家荀子,认为“正名”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措施,他继承孔子的正名思想,吸取墨家逻辑的成果,作《正名》篇,成为先秦时代正名学说的集大成者。《正名》篇对“名实”之辨作了全面的阐发,提出了“制名以指实”的著名论点。这个论点包含了认识论、逻辑学和政治道德学说三方面的意义和内容。

(一)“明贵贱”,“辨同异”

关于正名的目的和作用,荀子作了明确的论述:异形离心交喻,异物名实玄纽。贵贱不明,同异不别。如是,则志必有不喻之患,而事必有困废之祸。故知者为之分别制名以指实,上以明贵贱,下以辨同异,……此所为有名也。(《荀子·正名》)“离心”,人心相离而不同。“交”,交错混乱。“玄”,当作“互”。“玄纽”,互纽,互相结纽。“异物名实玄纽”,旧名指称新实而产生名实混乱。意思是说,世界上事物各不相同,如果对不同的事物没有确定的名,就会出现社会等级贵贱不明,事物同异不分的情况。这样,人们的思想不能交流,而产生彼此互不了解的弊病,做事也会遇到困阻而失败。因此必须分别事物,制名以指实,制定名称以表达客观事物,力求用名的统一,名实相符,从而使贵贱、同异都有明确的区分和辨别。这说明,荀子的“制名”,一方面是使“民莫敢托为奇辞以乱正名”(同上),以巩固专制等级制度,也就是专制统治者加强政治思想统治的工具;一方面是“名闻而实喻,名之用也”(同上),“名定而实辨,道行而志通”(同上),也就是沟通和交流思想的工具。荀子把这两方面并列和结合起来,表现了他对政治伦理和学术理论的共同兴趣,也表明了综合儒、墨二家正名思想的特点。

(二)“名也者,所以期累实也”

关于“名”是什么和“名”的形成问题,《正名》篇说:“名也者,所以期累实也。”“期累实”是对大量的事物加以概括。名词、概念是对大量的事物加以概括而制定的。也就是说,实是名的内容,名是实的反映,是实的表达形式。又说:然则何缘而以同异?曰:缘天官。凡同类同情者,其天官之意物也同,故比方之疑似而通,是所以共其约名以相期也。(《荀子·正名》)“天官”,感觉器官。“意”,测度。这是说,同名异名的制度,是根据人们感官的感觉。人和人是同类性质的,人们感官对外物的感觉也是相同的,所以经过人们感觉的类比沟通、比方揣度,就约定给予一个名称,以表示某一事物或一类事物。也就是说,名是人们根据感官对各类事物的接触所得的感觉而约定俗成的。这是承认实在先,名在后;客观事物是第一性的,思维形式——名词、概念是第二性的,这是对名的客观基础的唯物主义阐述。

荀子还认为名的形成和发展是“循旧作新”的过程,他说:“若有王者起,必将有循于旧名,有作于新名。”(同上)这是符合人类思维发展进程和认识辩证法的。人们在进行认识活动时,总是首先沿用旧名为认识工具,然后才有可能达到新的认识。同时,人们的认识、概念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对事物的初步认识所得的初步概念,是形成更深刻、更准确的新概念的基础。还有,旧事物不断变化,新事物不断出现,也要有新名来表达。至于荀子把“循旧作新”之功归于王者,是不正确的。

(三)“制名之枢要”

“制名之枢要”指制名的要领和原则,主要是:

1.“稽实定数”。荀子说:物有同状而异所者,有异状而同所者,可别也。状同而为异所者,虽可合,谓之二实。状变而实无别而为异者,谓之化;有化而无别,谓之一实。此事之所以稽实定数也。(《荀子·正名》)“所”,事物的空间存在。“化”,时间的推移。“稽”,考察。“数”,名数、名目。意思是说,有时两个事物形状相同,虽然可以合用一个名,但仍是两个事物的实体,如两头形状相同的牛。有时一个事物形状虽然发生变化,但仍是同一个事物实体,如蚕化为蛹,人由幼年、青年、中年到老年,都是同一个实体的变化。也就是说,名数决定于实体,而不是决定于形貌。在制名时先要考察事物的实质,划定类属而后再定名。荀子又说:然后随而命之:同则同之,异则异之。……知异实者之异名也,故使异实者莫不异名也,不可乱也。犹使同(“同”,原作“异”,据杨倞说改。)实者莫不同名也。(同上)在稽实定数以后,根据事物的属类,确定相同的其名也同,相异的其名也异。

2.“名闻而实喻”。制名以指实,要选用一定的语词形式来表达名。确定语词形式的原则就是“名闻而实喻”,具体说是:单足以喻则单;单不足以喻则兼;单与兼无所相避则共;虽共,不为害矣。(同上)“单”,单名,即单音词,一个字的名词。“兼”,复名,即双音词,多音词,两个字以上的名词。名的语词表达形式如果用一个字足以表达的,就用一个字,如“牛”、“羊”等;如果用一个字不足以表达的,就用两个以上的字表达,如“黄牛”、“中国人”等。“共”,相对于种更高一级的属概念。如“牛”是相对于“黄牛”更高一级的属概念。如果以单名或复名表达事物,在类属上并不相违,也可以用共名来表达。如单名“牛”和复名“黄牛”,反映的对象不同,但都是牛这个类属,就可以用共名“牛”来表达,叫牛为“牛”和叫“黄牛”为牛,人们都明白。这里,单名的复名并不是互相排斥的。

3.“约定俗成”。一个实用什么名,名以命给什么实才合适呢?荀子说: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名有固善,径易而不拂,谓之善名。(《荀子·正名》)名没有本来固然的、合宜的意义,一名对于一实,并无内在必然的关联,而是由人们共同约定命给某事物的。约定而成习惯,为大家所接受和掌握,就是合适的;如有人任意另作名,就是不合适的。同时只有善名才能约定俗成而为社会成员所接受。所谓善名,是直接平易,通俗易懂,不别扭,不矛盾。这说明,荀子已认识到名不但是由实决定的,而且是社会历史的产物,看到了名的社会性。如名既已为社会成员所接受,个人就不能任意改动。这都是合理的见解。但是,荀子没有把概念和概念的语词表现形式(字、词、名称)明确区分开来,忽略概念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客观性,这是他认识的局限性。

(四)“共名”和“别名”

荀子还阐述了名的分类,即划分概念的理论。他从概念的外延进行划分,把名的基本属种关系分为“共名”和“别名”两级,即逻辑学的属概念和种概念。共名是一个较大的类,是属;别名是一个较小的类,是种。共名和别名为一个系列,共名沿着“共”的方向推演,“推而共之,共则有共”(同上),直至“无共然后止”(同上)叫做“大共名”,也就是范畴。别名沿着“别”的方向推演,“推而别之,别则有别”(同上),直至“无别然后止”(同上)叫做大别名。荀子举“物”为大共名的例子,又举“鸟兽”为大别名的例子,鸟兽不是外延最小的别名,是举例不当。荀子认识到“共”上有“共”,“别”下有“别”,包含了属和种的相对性观念。

(五)“三惑”

荀子还对于“蔽于辞而不知实”(《荀子·解蔽》)的“三惑”进行了批判。所谓“三惑”,一是“用名以乱名”(《荀子·正名》)。如墨家的“圣人不爱己”、“杀盗非杀人”的命题,荀子认为“己”是人,“盗”也是人,墨家是改变“己”和“盗”的含义以乱“己”和“盗”的名。这对于强调概念的确定性和一贯性,揭示偷换概念的错误有重要意义。但是也应看到,概念和语词不同,同一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语词表达,同一语词也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看来,荀子并没有注意到这种情况。二是“用实以乱名”(《荀子·正名》)。如惠施的“山渊平”的观点,荀子认为山和渊只在特殊情况下才是平的,一般情况总是山高渊低,惠施是以个别的事实来否定和混淆概念的确定含义。三是“用名以乱实”(同上)。如“有牛马非马也”的命题,荀子认为牛马包括了马,“牛马非马”是用牛马与马的“名”的不同来混淆事实。荀子强调不能以名乱实是对的,但是,“牛马非马”,从概念上来讲是正确的。荀子是把概念和实际混同起来了。

总起来说,荀子通过对名实关系的多方面论证,对于我国古代唯物主义认识论和逻辑学都作出了有价值的理论贡献。

九、韩非的“形名”说

荀子的学生韩非对于名实关系发表过见解,说:“名实相持而成,形影相应而立。”(《韩非子·功名》)认为名实如同形影的关系一样,是统一的。但是没有展开,他更多的是着重于阐发名实的政治方面的意义和运用,即论述形名关系问题。他把形名(刑名)与法术联系起来,主张循名责实,严明赏罚,以建立专制主义思想体系。韩非的“形名”说,包含了事物和概念相互关系的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形名关系也是名实关系。“形名”说的要点是:

(一)“形名者,言与事也”

韩非所论的形名包含了复杂的涵义。所谓形,既指自然现象,如“有形,则有长短”(《韩非子·解老》);也指具体事物,如“因天之道,反形之理”(《韩非子·扬权》);更多的是指事情,如“有事者自为形”(《韩非子·主道》)。所谓名,较多的是指语言、名言、言论,如“有言者自为名”(同上);也指名分、功名,如“群臣其言大而功小者则罚,非罚功小也,罚功不当名也”(《韩非子·二柄》);也指法令,如说“圣人之所以为治道者三:一曰‘利’,二曰‘威’,三曰‘名’”(《韩非子·诡使》),这个名就含有法令的意义;还指概念,如“循名以责实”(《韩非子·定实》)。要言之,“刑(形)名者,言与事也”(《韩非子·二柄》)。“形”,指事实。“名”,指言论。所谓形名,就是言论和事实。

关于形名的关系,韩非说:“不知其名,复修其形”(《韩非子·扬权》)。“修”,治,考察。不知名的时候,先把事实考察明白,名也就可以知道了。这是肯定先有形后有名,循形求名,是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二)“循名责实”

韩非重视形名的统一,他反复说:“君操其名,臣效其形,形名参同,上下和调也。”(同上)“周合刑名,民乃守职。”(同上)“形名参同,君乃无事焉。”(《韩非子·主道》)“参同”,验证相合。君主掌握言论、主张,臣下贡献出事功,形名统一,君臣上下协调,臣民守职,君主也就可以实现无为而治的理想统治。怎样做到“形名参同”呢?韩非转而强调名的作用。他说:“用一之道,以名为首,名正物定,名倚物徙。”(《韩非子·扬权》)“一”,即“道”。君主运用“道”的方法,确定事物的名称是首要的一环。韩非又说: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韩非子·定法》)“责”,求。“柄”,权柄,权力。“课”,考核。“循名责实”,语原出《管子·九守》篇,韩非则主要用来说明考察群臣的功过和是非。话的意思是,所谓“术”,就是依据才能授予官职,按照名位责求实际的功效,掌握生杀大权,考核群臣的能力。他还发挥说:人主将欲禁奸,则审合刑(形)名;刑(形)名者,言与事也。为人臣者陈而言,君以其言授之事,专以其事责其功。功当其事,事当其言,则赏;功不当其事,事不当其言,则罚。(《韩非子·二柄》)君主根据群臣的言论(名)来授予政事,再视群臣从事政事的实际表现决定赏罚。这里,“名”被视为检查、衡量“实”的出发点和尺度。循名责实,对于督促官吏尽力做到言行一致,是可以起积极作用的。从哲学上看,名反映实,名是第二性的。从言论出发,以言论为检验事实、行动的准绳,是不正确的。

同类推荐
  • 魏晋时期《庄子》阅读史

    魏晋时期《庄子》阅读史

    魏晋时期是《庄子》阅读史上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庄子》不仅由汉代的一门子学变成当时最重要的玄学文本之一,而且《庄子》的版本以及对《庄子》的解读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这些变化与《庄子》的阅读热又在当时的文学、知识分子的行为模式、文艺理论以及佛教传播等方面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本论文借鉴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对《庄子》在魏晋时期的阅读情况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包括文本流传、阅读模式、读者对象以及阅读效果等。
  • 曾国藩冰鉴(第七卷)

    曾国藩冰鉴(第七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心学的力量:我们为什么要读王阳明

    心学的力量:我们为什么要读王阳明

    本书通过中国古代哲学家王阳明求知格物、创立“心学”的经历中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深刻分析了心学中蕴涵的强大能量。比如,王阳明认为人人都有良知,不过世事多艰,我们在生存过程中太多次违背良知,导致良知被遮蔽,不能发挥它的能量。作者希望读者能从王阳明的智慧中学习到取得成功的正确方法,更加关注自己的心灵,修炼强大的内心,在浮……
  • 哲学常识1000问

    哲学常识1000问

    本书以一问一答的形式为读者展示充满智慧的中外哲学大家、源远流长的哲学流派、晦涩难懂的哲学概念、发人深省的哲学名言、博大精深的哲学名著、绵延不绝的哲学斗争、异彩纷呈的哲学学说和令人津津乐道的哲人轶事。让读者轻松领略哲学的魅力与智慧。
  • 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1卷

    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1卷

    本书作者从汉朝吕后开始,历数西汉时期著名女性的故事。吕后、窦太后、卓文君、赵飞燕……她们的故事在作者笔下幽默诙谐,又不失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历史苍凉的反思。 本书是继当年明月和袁腾飞之后又一论史巨作,那些你不知道的历史故事,那些你一知半解的历史史实,那些你好奇已久的美人的秘密,那些充满争议的女人,都可以在本书中得到答案。你还等什么?赶紧拿起此书,寻找答案吧。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释梦:弗洛伊德合集(3-4)

    释梦:弗洛伊德合集(3-4)

    此套《弗洛伊德文集》(12卷)是中国第一部且唯一一部关于弗洛伊德文萃性的经典恢宏译著,由中国研究弗洛伊德第一人、学术界公认的弗洛伊德研究权威、著名心理学家车文博主编,经全国四十余位专家教授严谨翻译多次修订,堪称海峡两岸最权威、最完整的弗洛伊德心理学著作版本。《释梦》分上、下两册,是弗洛伊德的成名代表作,被认为是本世纪最富创见的、最伟大的著作之一,是了解精神分析学说和潜意识理论的必读书。《释梦》已被视为精神分析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三大理论支柱之一。美国前全国图书馆协会主席唐斯博士将这本书列入“改变世界历史面貌”的十六部巨著之一。
  • 少女生活百科大全

    少女生活百科大全

    本书注重知识性、实用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着重帮助青春少女解决非常时期的各种难题、疑惑。有助于少女正确认识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和心理特点,注重保护健康,养成卫生习惯,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 极速狙击

    极速狙击

    矛头指向一个叫龙帮的境外组织。为了尽快破案,天安市国安局成立了专案组,偶然遭遇一名老者感染不明病毒身亡,发现龙帮到天安是为了盗窃城际高铁设计技术,紧接着,城际高铁的总设计师高天在出差途中被袭击,天安市国安局侦查科科长陈昊文在高铁上,幸亏陈昊文和同事及时赶到,但龙帮又派出了几路杀手,在敌暗我明的情况下,于是顺藤摸瓜,陈昊文率领一帮战友历经重重困难,在遭遇一次次生死交锋之后终于挖掘出龙帮潜伏在天安的杀手和境外间谍
  • 萌夫驯养记

    萌夫驯养记

    剩女不是不想嫁,而是没遇上对的人,被人称为“剩斗士”的励志娱记夏夕凭借自己打不死的小强精神不断前进,却在某天下班路上遇见一帅哥......不料这帅哥竟是个傻子!真傻还是装傻?他的真实身份究竟如何?他们之间将会发生怎样的趣事?
  • 君临

    君临

    此刀当碎虚空界,此剑当开造化权!血戮尘寰世无双,傲视三界笑红尘!
  • 妃逃不可

    妃逃不可

    收拾金银,本小姐开溜!看你炸毛王爷还不干瞪眼!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啊,小丫头看你往哪跑!你追我赶之间,刚穿越过来就被人吃干抹净!本姑娘可不是吃亏的主!装满首饰,两个冤家要聚头!
  • 你总会路过这个世界的美好

    你总会路过这个世界的美好

    这是一本站在青春的尾巴上的回顾和总结之书。直面内心,砥砺成长,献给80、90两代人的青春自白书。毕业十年了,但我们的青春依然不老。学生、中学教师、出版社编辑、北漂、作家、创业者……伴随着这些不断转换的身份标签,得到或者失去,辛酸还是荣光、荆棘或是迷茫,不管经历着什么,一路走来,我们都在变得越来越强大。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致敬我们都曾路过的青春,致敬回忆里想见却不能再见的人。
  • 金步摇

    金步摇

    依蓝在潇湘有自己的圈子了,喜欢此文以及喜欢依蓝的读者朋友们可以到依蓝的圈子里去转转。也可以在那里给依蓝提出你宝贵的意见。圈子网址:http://m.pgsk.com/本书已经加入了五折书库一次性订阅本书大概只需要三块钱(已订阅过的章节不会重复订阅)为了她,母亲牺牲了自己,让她穿越了时空。可谁知,穿越之后一醒来,浑身是伤不说,自己新婚的相公却要挑断自己的脚筋。莫名其妙地卷入了宫庭的争斗之中,被人诬陷进入天牢,她要怎么才能摆脱这一个又一个的陷阱呢?当她面对宿主的挚爱,又会有怎么一番爱恨纠葛?九凤金步摇,一支蕴含着神奇力量的步摇,又将把她带入一个怎样的纷争之中?最终,她是与心爱的人白头偕老,还是要孤寂一生呢?………………………………………………………………………………………………………………………………依蓝新文《风云后宫》:原名《誓要为后》,现更名为《风云后宫》,希望大家继续支持蓝儿。凤家,一个被诅咒的家族,凤家之子要么一生疾病缠身,要么活不过二十;而凤家之女却是一生必定为奴为婢,不得善终。解咒的唯一方法便是有凤家之女能当上皇后,手持皇后的凤印去开启一个玉符上的封印。几百年来,凤家之女一直努力着,却都没有成功。而今,已然改朝换代,新帝大选秀女。凤家之女能否如愿以偿呢?凤天舞,一个没有机会参加秀女大选的凤这之女,在被送入宫之后会有什么样的经历?太子、四皇子与她将有怎样的情感纠葛?从小便对她有着爱羡之情的蓝智轩,她们之间的又会有怎样的故事?凤天凌,原本一个单纯可爱的小女孩,在入宫之后,又变成了怎样的一个人?妒忌心极强的凤天香,在面对权势的诱惑之时,又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来呢??一个后位,三千佳丽,将是怎么一番勾心斗角?最终,后位落到谁的头上?凤家那八百年的诅咒,能就此解除吗?她们,又将会有怎么的结局呢?请大家多多支持。…………………………………………………………………………………………………………………………妹妹凝蓝青春言情《若仪》好友香儿的穿越文《千年唇姬》推荐好友小狐狸的作品《律颜》:推荐好友芸莎的新作《利雪风飞》:推荐好友端木勤勤的作品《宝贝惹上火》:推荐好友端木勤勤的作品《替身王妃》:推荐好友月满霜天的作品《落痕梦》:推荐好友陌上柳絮的作品《钦差相公仵作妻》:推荐好友月满霜天的作品《残情》:推荐好友月满霜天的作品《掠心》:推荐好友梦幻的色彩的作品《哭泣时,不流泪》:推荐朋友生道的作品《青春记痕》:推荐朋友梦心伊的作品《孤女之皇后》:——————————————————————————————————————————蓝儿建了一个群:金步摇喜欢金步摇和蓝儿的朋友可以加哦。群号:2883847
  • 裸体画像(希区柯克最悬疑的故事集)

    裸体画像(希区柯克最悬疑的故事集)

    本书辑录了希区柯克惊悚小说三十余部。这些小说事件惊心动魄,情节跌宕起伏,结局出人意料。每一篇小说都充满了希区柯克特有的惊悚、紧张、刺激和恐怖的色彩,谋杀陷阱连环布局,杀机惊魂步步惊心,黑暗之处幽冥来袭,事件场景血腥残酷。故事以人性的冲突为出发点,情节安排巧妙,结尾曲折惊险,出人意料,其中又不乏黑色幽默式的夸张,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希氏的惊悚手法的精髓。阅读希区柯克的惊悚小说,体验希区柯克的超级惊悚盛宴,感受最强烈的心灵震撼,与希区柯克一起,在希区柯克的惊悚世界里齐声尖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