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5000000003

第3章 中国古代名实观(3)

八、荀子的“制名以指实”的学说

战国末期著名哲学家荀子,认为“正名”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措施,他继承孔子的正名思想,吸取墨家逻辑的成果,作《正名》篇,成为先秦时代正名学说的集大成者。《正名》篇对“名实”之辨作了全面的阐发,提出了“制名以指实”的著名论点。这个论点包含了认识论、逻辑学和政治道德学说三方面的意义和内容。

(一)“明贵贱”,“辨同异”

关于正名的目的和作用,荀子作了明确的论述:异形离心交喻,异物名实玄纽。贵贱不明,同异不别。如是,则志必有不喻之患,而事必有困废之祸。故知者为之分别制名以指实,上以明贵贱,下以辨同异,……此所为有名也。(《荀子·正名》)“离心”,人心相离而不同。“交”,交错混乱。“玄”,当作“互”。“玄纽”,互纽,互相结纽。“异物名实玄纽”,旧名指称新实而产生名实混乱。意思是说,世界上事物各不相同,如果对不同的事物没有确定的名,就会出现社会等级贵贱不明,事物同异不分的情况。这样,人们的思想不能交流,而产生彼此互不了解的弊病,做事也会遇到困阻而失败。因此必须分别事物,制名以指实,制定名称以表达客观事物,力求用名的统一,名实相符,从而使贵贱、同异都有明确的区分和辨别。这说明,荀子的“制名”,一方面是使“民莫敢托为奇辞以乱正名”(同上),以巩固专制等级制度,也就是专制统治者加强政治思想统治的工具;一方面是“名闻而实喻,名之用也”(同上),“名定而实辨,道行而志通”(同上),也就是沟通和交流思想的工具。荀子把这两方面并列和结合起来,表现了他对政治伦理和学术理论的共同兴趣,也表明了综合儒、墨二家正名思想的特点。

(二)“名也者,所以期累实也”

关于“名”是什么和“名”的形成问题,《正名》篇说:“名也者,所以期累实也。”“期累实”是对大量的事物加以概括。名词、概念是对大量的事物加以概括而制定的。也就是说,实是名的内容,名是实的反映,是实的表达形式。又说:然则何缘而以同异?曰:缘天官。凡同类同情者,其天官之意物也同,故比方之疑似而通,是所以共其约名以相期也。(《荀子·正名》)“天官”,感觉器官。“意”,测度。这是说,同名异名的制度,是根据人们感官的感觉。人和人是同类性质的,人们感官对外物的感觉也是相同的,所以经过人们感觉的类比沟通、比方揣度,就约定给予一个名称,以表示某一事物或一类事物。也就是说,名是人们根据感官对各类事物的接触所得的感觉而约定俗成的。这是承认实在先,名在后;客观事物是第一性的,思维形式——名词、概念是第二性的,这是对名的客观基础的唯物主义阐述。

荀子还认为名的形成和发展是“循旧作新”的过程,他说:“若有王者起,必将有循于旧名,有作于新名。”(同上)这是符合人类思维发展进程和认识辩证法的。人们在进行认识活动时,总是首先沿用旧名为认识工具,然后才有可能达到新的认识。同时,人们的认识、概念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对事物的初步认识所得的初步概念,是形成更深刻、更准确的新概念的基础。还有,旧事物不断变化,新事物不断出现,也要有新名来表达。至于荀子把“循旧作新”之功归于王者,是不正确的。

(三)“制名之枢要”

“制名之枢要”指制名的要领和原则,主要是:

1.“稽实定数”。荀子说:物有同状而异所者,有异状而同所者,可别也。状同而为异所者,虽可合,谓之二实。状变而实无别而为异者,谓之化;有化而无别,谓之一实。此事之所以稽实定数也。(《荀子·正名》)“所”,事物的空间存在。“化”,时间的推移。“稽”,考察。“数”,名数、名目。意思是说,有时两个事物形状相同,虽然可以合用一个名,但仍是两个事物的实体,如两头形状相同的牛。有时一个事物形状虽然发生变化,但仍是同一个事物实体,如蚕化为蛹,人由幼年、青年、中年到老年,都是同一个实体的变化。也就是说,名数决定于实体,而不是决定于形貌。在制名时先要考察事物的实质,划定类属而后再定名。荀子又说:然后随而命之:同则同之,异则异之。……知异实者之异名也,故使异实者莫不异名也,不可乱也。犹使同(“同”,原作“异”,据杨倞说改。)实者莫不同名也。(同上)在稽实定数以后,根据事物的属类,确定相同的其名也同,相异的其名也异。

2.“名闻而实喻”。制名以指实,要选用一定的语词形式来表达名。确定语词形式的原则就是“名闻而实喻”,具体说是:单足以喻则单;单不足以喻则兼;单与兼无所相避则共;虽共,不为害矣。(同上)“单”,单名,即单音词,一个字的名词。“兼”,复名,即双音词,多音词,两个字以上的名词。名的语词表达形式如果用一个字足以表达的,就用一个字,如“牛”、“羊”等;如果用一个字不足以表达的,就用两个以上的字表达,如“黄牛”、“中国人”等。“共”,相对于种更高一级的属概念。如“牛”是相对于“黄牛”更高一级的属概念。如果以单名或复名表达事物,在类属上并不相违,也可以用共名来表达。如单名“牛”和复名“黄牛”,反映的对象不同,但都是牛这个类属,就可以用共名“牛”来表达,叫牛为“牛”和叫“黄牛”为牛,人们都明白。这里,单名的复名并不是互相排斥的。

3.“约定俗成”。一个实用什么名,名以命给什么实才合适呢?荀子说: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名有固善,径易而不拂,谓之善名。(《荀子·正名》)名没有本来固然的、合宜的意义,一名对于一实,并无内在必然的关联,而是由人们共同约定命给某事物的。约定而成习惯,为大家所接受和掌握,就是合适的;如有人任意另作名,就是不合适的。同时只有善名才能约定俗成而为社会成员所接受。所谓善名,是直接平易,通俗易懂,不别扭,不矛盾。这说明,荀子已认识到名不但是由实决定的,而且是社会历史的产物,看到了名的社会性。如名既已为社会成员所接受,个人就不能任意改动。这都是合理的见解。但是,荀子没有把概念和概念的语词表现形式(字、词、名称)明确区分开来,忽略概念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客观性,这是他认识的局限性。

(四)“共名”和“别名”

荀子还阐述了名的分类,即划分概念的理论。他从概念的外延进行划分,把名的基本属种关系分为“共名”和“别名”两级,即逻辑学的属概念和种概念。共名是一个较大的类,是属;别名是一个较小的类,是种。共名和别名为一个系列,共名沿着“共”的方向推演,“推而共之,共则有共”(同上),直至“无共然后止”(同上)叫做“大共名”,也就是范畴。别名沿着“别”的方向推演,“推而别之,别则有别”(同上),直至“无别然后止”(同上)叫做大别名。荀子举“物”为大共名的例子,又举“鸟兽”为大别名的例子,鸟兽不是外延最小的别名,是举例不当。荀子认识到“共”上有“共”,“别”下有“别”,包含了属和种的相对性观念。

(五)“三惑”

荀子还对于“蔽于辞而不知实”(《荀子·解蔽》)的“三惑”进行了批判。所谓“三惑”,一是“用名以乱名”(《荀子·正名》)。如墨家的“圣人不爱己”、“杀盗非杀人”的命题,荀子认为“己”是人,“盗”也是人,墨家是改变“己”和“盗”的含义以乱“己”和“盗”的名。这对于强调概念的确定性和一贯性,揭示偷换概念的错误有重要意义。但是也应看到,概念和语词不同,同一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语词表达,同一语词也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看来,荀子并没有注意到这种情况。二是“用实以乱名”(《荀子·正名》)。如惠施的“山渊平”的观点,荀子认为山和渊只在特殊情况下才是平的,一般情况总是山高渊低,惠施是以个别的事实来否定和混淆概念的确定含义。三是“用名以乱实”(同上)。如“有牛马非马也”的命题,荀子认为牛马包括了马,“牛马非马”是用牛马与马的“名”的不同来混淆事实。荀子强调不能以名乱实是对的,但是,“牛马非马”,从概念上来讲是正确的。荀子是把概念和实际混同起来了。

总起来说,荀子通过对名实关系的多方面论证,对于我国古代唯物主义认识论和逻辑学都作出了有价值的理论贡献。

九、韩非的“形名”说

荀子的学生韩非对于名实关系发表过见解,说:“名实相持而成,形影相应而立。”(《韩非子·功名》)认为名实如同形影的关系一样,是统一的。但是没有展开,他更多的是着重于阐发名实的政治方面的意义和运用,即论述形名关系问题。他把形名(刑名)与法术联系起来,主张循名责实,严明赏罚,以建立专制主义思想体系。韩非的“形名”说,包含了事物和概念相互关系的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形名关系也是名实关系。“形名”说的要点是:

(一)“形名者,言与事也”

韩非所论的形名包含了复杂的涵义。所谓形,既指自然现象,如“有形,则有长短”(《韩非子·解老》);也指具体事物,如“因天之道,反形之理”(《韩非子·扬权》);更多的是指事情,如“有事者自为形”(《韩非子·主道》)。所谓名,较多的是指语言、名言、言论,如“有言者自为名”(同上);也指名分、功名,如“群臣其言大而功小者则罚,非罚功小也,罚功不当名也”(《韩非子·二柄》);也指法令,如说“圣人之所以为治道者三:一曰‘利’,二曰‘威’,三曰‘名’”(《韩非子·诡使》),这个名就含有法令的意义;还指概念,如“循名以责实”(《韩非子·定实》)。要言之,“刑(形)名者,言与事也”(《韩非子·二柄》)。“形”,指事实。“名”,指言论。所谓形名,就是言论和事实。

关于形名的关系,韩非说:“不知其名,复修其形”(《韩非子·扬权》)。“修”,治,考察。不知名的时候,先把事实考察明白,名也就可以知道了。这是肯定先有形后有名,循形求名,是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二)“循名责实”

韩非重视形名的统一,他反复说:“君操其名,臣效其形,形名参同,上下和调也。”(同上)“周合刑名,民乃守职。”(同上)“形名参同,君乃无事焉。”(《韩非子·主道》)“参同”,验证相合。君主掌握言论、主张,臣下贡献出事功,形名统一,君臣上下协调,臣民守职,君主也就可以实现无为而治的理想统治。怎样做到“形名参同”呢?韩非转而强调名的作用。他说:“用一之道,以名为首,名正物定,名倚物徙。”(《韩非子·扬权》)“一”,即“道”。君主运用“道”的方法,确定事物的名称是首要的一环。韩非又说: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韩非子·定法》)“责”,求。“柄”,权柄,权力。“课”,考核。“循名责实”,语原出《管子·九守》篇,韩非则主要用来说明考察群臣的功过和是非。话的意思是,所谓“术”,就是依据才能授予官职,按照名位责求实际的功效,掌握生杀大权,考核群臣的能力。他还发挥说:人主将欲禁奸,则审合刑(形)名;刑(形)名者,言与事也。为人臣者陈而言,君以其言授之事,专以其事责其功。功当其事,事当其言,则赏;功不当其事,事不当其言,则罚。(《韩非子·二柄》)君主根据群臣的言论(名)来授予政事,再视群臣从事政事的实际表现决定赏罚。这里,“名”被视为检查、衡量“实”的出发点和尺度。循名责实,对于督促官吏尽力做到言行一致,是可以起积极作用的。从哲学上看,名反映实,名是第二性的。从言论出发,以言论为检验事实、行动的准绳,是不正确的。

同类推荐
  • 易经大智慧

    易经大智慧

    国学经典,包罗万象,深奥难懂。如何参悟?如何为我所用?轻松阅读国学丛书结合当今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思维习惯,利用古今中外的具体事例重新诠释经典的智慧;让您能够轻松领悟!本书为该系列丛书之一。它主要通过简单的故事,让厚重的《易经》变得生动,用最短的时间将《易经》知识了然于胸。
  • 中国人说话术

    中国人说话术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说话是关键的一个环节。在说话的把握上,不仅讲一个“情”字,更讲一个“巧”字。俗话说,“欲速则不达”,急于说服对方,往往易招致对方与己拉开距离,使谈话进入被动之中。要借题发挥,避重就轻,巧妙应付对方的刁难,使己方摆脱不利的窘境。
  • 国学十八篇

    国学十八篇

    《国学公共课:国学十八篇》收录章太炎先生1922年及1935年数次公开讲学记录,系统体现国学的概貌,展示章氏深厚的学养,内容通俗易懂、简略概括,对中国传统经学、哲学、文学进行精到而系统的简述,深入浅出,行文典丽古雅,是热爱本国传统文化的读者的最佳入门读物,也是了解章氏思想及国学进阶的最佳指引之书。
  • 南怀瑾的济世佛道

    南怀瑾的济世佛道

    在当今社会中,还有这样一位传奇之士,他博学多才,诲人不倦,传承着释迦牟尼的伟大教化,不辞辛苦,身体力行,以利益天下众生。
  • 君主论·论李维

    君主论·论李维

    书中有关领袖之道以及治国原则的观点无比深刻又惊世骇俗,一直被奉为欧洲历代国家元首的案头之书,政治家的最高指南,人类有史以来对政治斗争技巧最独到精辟的解剖。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家乡的味道

    家乡的味道

    方达明,在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几十篇。短篇小说《出走》获第八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三等奖。小说《婶婶》获第九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短篇小说《我的土豆》获第四届林语堂文学创作奖。短篇小说《气球》获台湾第33届联合报文学奖小说评审奖。
  • 命定贵妃

    命定贵妃

    这是一个爱与等待的故事真是倒霉到家,相恋四年的男朋友移情别恋,还害我穿越到一个史书上没有记载的陌生皇朝----盛濯皇朝,遇见皇朝传闻中冷酷无情的三皇子,并且跟他相爱。但是重重误会让我无奈跟他分开。难道真爱都要经历过严格考验才能实现?三年后,他已经成为盛濯皇朝最尊贵的万人敬仰的皇帝,而我却流浪宫外,还带着一个二岁半的儿子!看着那酷似他的小人儿,自己真能潇洒地忘记他吗?我应该选择再次接受,跟随他,并且接受他的三宫六院?还是应该选择做武状元夫人过着逍遥惬意的生活?或者应该跟随一直对我一往情深的他去浪迹天涯?这是一本围绕着爱情而展开的书,情不自禁的爱,让人为它生为它死。让人羡慕和妒忌的女主欧阳若舞,让人敬慕的痴情皇帝濯硕,让人心酸和惋惜的濯墨……紫的第一本书,文笔或许一般,但故事情节很不错的哦。套一位亲的话:那是一个特别的不同凡响的构思!看完全书只需4块8元钱(即480点潇湘币!)值得一看哦!(*^__^*)...紫色为本书做了一个视频出来,个人感觉还可以,音乐,图文并茂,希望你们喜欢!视频地址是?prand=1
  • 爱情计中计【完本】

    爱情计中计【完本】

    她是个单纯善良的女孩儿,终日平淡如水,然而一切的平静都在进入跨国广告公司云扬后戛然而止。他是跨国公司的总裁,专情痴情,多年来,女儿是他唯一的生命支柱。可当他面对她的真情告白时,心再次沦陷…他是新崛起的广告奇人,喜怒无常,目中无人、惟我独尊。他怀着满腔仇恨回来报仇,却不料遇到了她,从此陷入爱情海…------------------------------------------------欢迎支持俏俏新文《穿越俩冤家》http://m.pgsk.com/a/188079/现世里,他和她,婚约早许,可是,男不欢,女不爱......穿越后,他和她,灵魂互换,从此,男不刚,女不柔......他,本是昂藏的七尺男儿,奉命去见未来的老婆,却不料被骗进一间怪房,醒来...她,天真可爱的小公主,听说未婚夫要来,只不过随便写了几个字,竟然会...《两个人一颗心》http://m.pgsk.com/a/193295/蓝晴语――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坚强,乐观是她的本性!二十岁那年,她成功做了心脏移植手术,本以为从此就可快快乐乐过日子的她,却发现健康如常人的自己,眼前总会出现一些怪异画面:有时是一双忧郁的眼神,有时是一个落寞的背影…简明杰――著名的内科医生,对心脏病移植手术特别向往。个性沉稳,内敛,对感情专一。可是令人不解的是一次成功的手术后,他不再进过手术室,不再做过任何手术...巫雅俊――留洋博士级医生,人如其名,文雅,俊帅,移民前和蓝晴语是邻居。第一次看到蓝晴语在他面前倒下时,决定为爱学医!可是,当他学成归来,却发现――
  • 男孩最喜欢读的108个好故事

    男孩最喜欢读的108个好故事

    本书为男孩们展示出一个令人向往的故事世界,其中不乏世界著名童话故事、进取故事、励志故事等。好故事犹如一杯陈年的老洒,愈久弥香。我们真诚地希望这本书能够在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伴随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好故事是孩子手中的花盆,用勤劳、善良把自己的生话美化;好故事是旅行者的背囊,承載着对美好旅程的梦想和希望;好故事是男孩脚下的皮球,如影相随,亲密无间,伴随男孩快快地长大。
  • 红颜乱冷王追妃

    红颜乱冷王追妃

    青梅竹马的准夫君为了不娶她,偷龙转凤错配了她的姻缘。错配就错配吧,原本以为寻到了可依之人。谁料,一场浩劫改变了她的命运。几国腹黑的王爷,倾国倾世的红颜!都说红颜为祸水,那又是谁祸了红颜,毁了卿卿女子一生!
  • 深宫怨伶

    深宫怨伶

    瑞喜进宫了,封为美人。一朝宫墙内,只盼君王怜,可惜两年过去,皇上却从来没有召她侍寝。不过瑞喜并不着急,因为她的玉女神功还没有练成,不足以在床第间杀了那个君王。选秀女就像抢银行,收益很大,但后患无穷。深宫女子,一旦卷入尔虞我诈,想抽身就是南柯一梦了……
  • 桥上的新娘

    桥上的新娘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乱红杀

    乱红杀

    爱,不过是奋力厮杀前的一桩憾事琴奏看着眼前的这个男人毫不犹豫地把剑刺进他的胸口用他送她的剑用他教她的招数……
  • 樱花树下的咏叹调

    樱花树下的咏叹调

    洛无痕斜靠在她身旁的树干上,修长的双腿交叠,凌妖妖慵懒地坐在地上。一手拿着打开的书,繁茂的法国梧桐树下,一手推推鼻梁上的眼镜。,背靠着树干,微微抬头,眯着眼,看着对面繁盛妖娆的樱花树,丰润的唇微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