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5000000023

第23章 汉唐时代真理观(2)

为了达到“至人”的无是非境界,郭象反对好辩,主张“各任其是”。他说,一般人往往是“不知而后推,不见而后辩”(同上),然而“辩对终日黮暗,至竟莫能正之”(同上),辩对的结果是分不清是非,得不到真理。所以,又说:是非之竟无常,故唯莫之辩而任其自是,然后荡然俱得。(同上)是非无常,是搞不清楚的,最好的办法是“各任其是”,听任人们自以为是。“各任其是”,也必然要任其相非,所以,郭象又说:“是非者,生于好辩而休乎天均,付之两行而息乎自正也。”(同上)“天均”是指既不执著是,也不执著非,是非也就自然齐一。也就是郭象说的:“莫之偏任,故付之自均而止也。”(同上)“休乎天均”,是非也就齐一了。“两行”,就是“任天下之是非”(同上)。郭象还说:天下莫不自是而莫不相非,故一是一非,两行无穷。唯涉空得中者,旷然无怀,乘之以游也。(同上)这是说,人们都是自是非彼,这样就一是一非没有穷尽。而圣人顺天下的是非,不辨是非,也就犹如处在圆环中,可以超脱是非,应变无穷了。

郭象的“任天下之是非”的主张,是庄子的“齐是非”和“逍遥游”思想的发挥。这种主张,归根到底是宣传取消是非,取消认识,取消真理,是完全错误的。

六、佛教的“如实智”说和吉藏的“四重二谛”说

(一)佛教的“如实智”说

佛教各派在真理问题上的一个共同的基本观点是,认为“如实智”是最高真理。

所谓“如实智”,“如实”是指观察一切事物的真实相状(“实相”),“如实智”即观察事物的实相而得的知识、真理。佛教把事物的“实相”也称作“真如”。所谓“真如”,是指事物的原本的样子,真实如常不变的状况、真实本质,约相当于本体或永恒真理。佛教认为对真如本体或永恒真理的认识是最高的真理。这是和世俗人们的真理观根本不同的。佛教认为世俗认识是对事物现象进行分别,执著为实有,而且是运用名言概念来表达,因而是虚假的、不足信的;“如实智”则是对“真如”的认识,是远离名言概念的中介,直观亲证而得的,因而是真实的,值得信仰的。

佛教认为,“如实智”只有佛才能具有,佛也称为“如实智者”。佛已根除烦恼和无明,具有“如实智”,即对“实相”或“真如”的认识。“如实智”又称“无分别智”。“无分别”,不是不要分别,而是指去掉不必要的分别。“无分别智”有两种:一是“根本无分别智”,这是不通过名言概念,和名言概念毫无联系的,是运用神秘直观直接洞察世界万物的“实相”。因为“实相”是根本不能用世俗社会的名言概念表达的,而且这种洞察“实相”的认识,从根本上说是“无所得”、“无分别”的,所以称为“根本无分别智”;再一种是和名言概念相联系的,是通过名言概念而获得的对世界万物的认识,称为“后得无分别智”。佛教说,“后得无分别智”是将“根本无分别智”证得的佛教“真理”,运用于分析各类具体现象的智能,其作用是保障对佛教“真理”的信仰,不再为各类具体事相所迷惑。佛教否定世俗社会的认识、真理的真实性,以不运用名言概念而直接悟证“真如”本体为最高真理,这是信奉解脱出世的僧侣主义真理观。

(二)吉藏的“四重二谛”说

吉藏,生于南朝梁临贺王正平二年(公元549年),卒于唐高祖武德六年(公元623年)。隋代佛教三论宗的创始人。吉藏继承印度佛教中观宗的学说和僧肇的思想,著《三论玄义》、《大乘玄论》和《二谛义》等,批判历来的各种佛教真理观,表述了对佛教真理的看法,以论证和宣传万物“性空”论。

1.“二谛”说

印度佛教继承古印度婆罗门教的说法,也主张“二谛”说。“谛”,指真实不虚的理。“二谛”,即俗谛和真谛,指相对的两种实在的认识。“俗谛”也称“世谛”、“世俗谛”,指世间的常识。“真谛”,也称“胜义谛”、“第一义谛”,指佛教的真理。“二谛”说也就是两种真理说,两种真理标准说。关于“二谛”说,印度佛教各派观点不尽相同,主要有三种说法:

(1)小乘有部把复合而成、可以分解的对象视为真实存在的认识,称为俗谛;把单一的、不可分解的对象视为真实存在的认识,称为真谛。

(2)小乘经量部和大乘瑜伽行派,称世俗人们的认识为俗谛,称所谓佛教的真理为真谛。

(3)大乘中观学派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都没有质的规定性、真实性,是空的,而世俗的人不懂得这个道理,误以为事物是真实的。中观学派把世俗认为是正确的道理,称为俗谛,把懂得事物缘起性空的道理,深知世俗认识的颠倒,称为真谛。

佛教,尤其是大乘佛教,认为真俗二谛有高低之分,虚实之分,真假之分,但又是缺一不可的。中观学派主张把二谛统一起来观察现象,不偏于对立的任何一方,即对于事物的有与无两边,既否定事物的真有,也否定事物的真无,认为这样才符合“中道实相”即所谓事物的真相,这称作“中道观”,简称“中观”。

2.“四重二谛”说

佛教“二谛”说传入中国以后,中国佛教学者接受了不同的说法,理解也很不相同。吉藏针对各种异说,强调二谛是一种言教,是佛根据不同对象的方便说教,绝不能执著为真实,应当“无所得”。他竭力论证“中观”学说的合理性、正确性,说:邪既无量,正亦多途。大略为言,不出二种,谓有得与无得,有得是邪,须破;无得是正,须申。……他论有破有立,则有破别有所申。今论唯破不立,则唯破不申。所以以者,若经若论,唯破颠倒虚妄,更无所申。本由病,故有教。在病既除,教药亦尽。……他论有破有立,此乃增有所得。非唯不能申,亦不能破。自是有得,何能破他?(《大乘玄论》卷五,见《大正藏》,第45卷,68~70页。)这是说,“邪见”是抓住几个概念(“有得”)来论说事物的真相,而“正见”是不执著任何概念(“无得”)以论断事物。通常在破斥自认为是“邪见”之后,随着又确立对事物真相的看法,实际上也就沦为“邪见”了,因为这也是执著概念(“有得”),这样非但不能申明真理,而且也不能破斥他人的“邪见”。在吉藏看来,唯一的彰显真理的方法是“唯破不立”。

吉藏把中国佛教历来的真理观归结为三种,称为“三重二谛”。他在破斥这些主张的基础上提出“四重二谛”说,以表达“无所得”的宗旨,他说:他(师)但以有为世谛,空为真谛。今明,若有若空,皆是世谛。非空非有,始明真谛。三者,空有为二,非空有为不二,二与不二,皆是世谛;非二非不二,名为真谛。四者,此三种二谛,皆是教门。说此三门,为令悟不三。无所依得,始名为理(真谛)。(《大乘玄论》卷一,见《大正藏》,第45卷,15页。)这里,第一重是指成实宗的观点,成实宗批评毗昙宗把事物看为实有,只能是通俗的真理——“俗谛”,而只有主张万物都“空”,才是真谛。也就是说,俗谛有,真谛无,就事来说是有,就理来说是无,有无并举。第二重是指某些大乘学派,认为万物是有或空,都是俗谛,而主张万物既不是有又不是空,离开有无,无有无非,才是真谛。第三重是指摄论宗的主张,认为万物是有是空,或非有非空,都是俗谛,只有否定说有说空和非有非空两个方面,才是真谛。也就是说,非有非无是与有无相对,有无为“二”,非有非无为“不二”,但“二”与“不二”也还是相对的,还是属于常识的看法,还是俗谛,只有超出这种“二”与“不二”的对立,主张非二非不二,才是真谛。第四重认为非二非不二也还是没有超出有所得的范围,还是俗谛,只有“言忘绝虑为真”,即以达到不涉语言不关思虑的境界为真。真谛是不可言说,不可思量——不可思议的,即无法用通常的语言概念表达的。这就是吉藏三论宗所主张的观点。

吉藏是继承佛教中观学说的“双遣双非”法,用否定的方式来阐述“二谛”说。依据“四重二谛”说的次第,前一重的所谓真,就是后一重所谓的俗,只有到了“忘言绝虑”才是绝对的真。重复地讲,第一重的真谛是对第一重的俗谛的否定,第二重的真谛是对第一重的真谛的否定,第三重的真谛是对第二重的真谛的否定,第四重的真谛又是对第三重的真谛的否定,这是连续性的否定。吉藏的这种方法论可以概括为两个特点:一是对互相矛盾的一对概念同时加以否定,也是所谓“双遣双非”;二是与上一特点相联系,只否定不肯定,也就是“唯破不立”,在否定中显示真理。吉藏认为,“破邪”就是“显正”,不是在“破邪”以后另外再去“显正”。自此也可见,吉藏的“四重二谛”说实际上是一种否定一切真理的真理观。吉藏认为绝对的真理是“言忘虑绝”的,所谓“言忘虑绝”,不是不要言虑,而是指不是一般言虑所能表达和悟解的,但是,怎么会有离开人们的语言概念和思虑活动,另有一套言虑呢?这只能存在于吉藏的宗教构想之中。可见,吉藏的学说是一种与真理相对立的信仰主义的真理观。

七、玄奘、窥基的“转识成智”说

唐代唯识宗创始人玄奘、窥基继承印度佛教瑜伽行派的思想,认为万物为“识”所变现,众生要成为佛,必须懂得万物是“识”所变,是虚假的,不要向外追求;同时,“识”把外界现象执为实有也是错误的,是一种烦恼,必须把“识”转变成“智”,成就“佛智”,领悟佛教真理,进入成佛境界。

在第二章论述玄奘、窥基的本体论思想时,我们曾经分析过唯识宗的唯识理论。玄奘、窥基持“八识”说。“识”,相当于认识。“八识”分两大类:一类是前六识。所谓六识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对六尘(色、声、香、味、触、法)所生的见、闻、嗅、尝、觉、知六种作用。前五识相当于感觉。第六识叫做意识,是思量、思虑的作用,是对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而发生的全部认识,也是前五识的共同依据。一类是第七识(末那识)和第八识(阿赖耶识)。第七识是第六识的根,其特点是不停顿地起思虑作用。第八识被第七识执著为我,是所有识中最重要的识,也称根本识,又称藏识,含藏有一切现象的种子,是产生一切事物的最后根源。

玄奘、窥基认为,必须使八识从有漏(漏,即烦恼)转变为无漏,即从烦恼转变为无烦恼,从而成就四种智慧:(1)眼、耳、鼻、舌、身五识转为无漏,成就“作事智”,有了这种智慧能使人对广大众生行善,做对众生有利的事;(2)第六识转为无漏,成就“妙观察智”,有了这种智慧就能正确观察事物,并能根据众生的不同条件,进行有效的教化;(3)第七识转为无漏,成就“平等智”,有了这种智慧就能认识到一切事物、一切众生都是平等无差别的,发大慈悲心,普度一切众生;(4)第八识转为无漏,成就“大圆镜智”,有了这种智慧,就如大圆镜的光明,能遍映万象,纤毫无遗,摆脱一切烦恼,不妄不愚。至此也就成就佛果而成为佛。

转识成智说强调要通过宗教修持,排除烦恼,获得智慧,证悟真理。把认识和烦恼、智慧和无烦恼联系、等同起来,这种宗教认识论是和宗教道德及其实践密切相连、不可分离的。它以对外界的认识和追求为烦恼,排斥主观对客观的反映,这是通过取消正常的认识,而把人们引上信仰主义的道路。由此可见,信仰主义总是和正常的认识相对立的。

八、刘禹锡的“法”与“是非”的观点

唐代唯物主义哲学家刘禹锡认为,法制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基本分野。从这个基本观念出发,刘禹锡十分重视法制实行情况对人们是非观念的严重影响,强调如果充分发挥法制的作用,就不仅能维护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而且还会有严格的辨别是非的标准。他说: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法小弛,则是非。……法大弛,则是非易位。(《天论·上》,见《柳宗元集》卷十六《天说》附)“”,杂乱。这是说,在“法大行”、“法小弛”与“法大弛”的情况下,社会的是非观念大不一样。也就是说,法制实行得严格或松弛,对于人们的是非有决定作用,从而包含了以法制行弛作为判断是非标准的思想。虽然,法制的行弛对人们的是非观念的表现确有影响,但是,法制是特定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的体现,属于上层建筑;从认识论来看,则是属于主观范畴的东西。刘禹锡强调社会法制对于是非观念的决定作用,这是不科学的。刘禹锡所讲的“公是公非”,是指代表“天下之人”即社会全体人员的利益,为全体人员所公认或反对的认识、主张,这对于推动人们去探求客观是非、客观真理是有启发的。但是,专制社会里的所谓“公是公非”,往往是地主阶级整体和长远利益的反映。

刘禹锡在《天论·中》分析天命论产生的认识论根源时,还从人们在实践中能否具体掌握自然规律的角度触及真理与谬误的分野。他指出,在小河中行船,风静水浅浪平,人们完全能够控制船只,不论搁浅或翻船,都不会委之于天命,因为“理(即规律)明”,明白航行的规律;在大海里航船,狂风遮日,波涛汹涌,人们很难驾驭航船,就难免要求助于上天的保佑。在这种情况下,不论平安到达目的地,还是不幸沉没,都被认为是天意,因为“理昧”,不了解大海航行的规律。这就是说,无神论和天命论、真理与谬误的形成,在于人们在实践中是否能够具体掌握客观规律,这显然也是一种宝贵的思想。

同类推荐
  • 人生之路如何走过

    人生之路如何走过

    本书是从叔本华的诸多著作集中选取了数十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内容涉及人生、哲学、美学、道德等诸多方面,基本反映了叔本华人生哲学的主要思想和理论。
  • 韩非与法家思想

    韩非与法家思想

    这本《韩非与法家思想》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刘宗周与蕺山学派(阳明学研究丛书)

    刘宗周与蕺山学派(阳明学研究丛书)

    刘宗周被认为是宋明儒学的殿军,在晚明儒学史上独树一帜。本书从对刘宗周哲学体系内在逻辑分析入手,将研究推至思想家本身,希望借此能呈现出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对其人格结构和哲学思想的影响;尝试通过刘宗周人格结构的内部机制来解说其心性哲学,以期能够更真切地体认他的思想。本书认为,刘宗周的心性哲学是将理学的内容注入心学体系之中,使客体之理变为主体之心,客观之理成为主观之意,由此统一心学和理学,其实质是以理入心,进而以理代心。对蕺山学派的研究是本书的又一主要内容。我们将重点放在梳理刘宗周之后学派内部变化,以张履祥、陈确和黄宗羲为例,通过他们的学术异同及冲突来解释蕺山学派分裂没落的内部原因。
  • 每天读点《论语》

    每天读点《论语》

    《论话》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政治主张、哲学思想、品德修养、伦理道德和教育原则。全书共20篇。前10篇有9篇以记录孔子的言论为主,第10篇《乡党》记录了孔子日常的生活、琐事、态度;后l0篇中有8篇以记录孔子言论为主,第l9篇《子张》记录的是孔子弟子的言论。本书从《论语》申挑选出近百个影响深远、富有哲理的句子,分为处世的智慧、交际的魅力、为人的准则、做事的态度、成功的启示、心灵的超越、品德的修养、生命的真谛、学习的方法等章节,其中既有原文、译丈,还有后人评注、人生感悟,能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孔子的思想,为自己的道德修养、立身处世找到一个可靠的途径。
  • “西道孔子”:扬雄

    “西道孔子”:扬雄

    《巴蜀文化走进千家万户——“西道孔子”——扬雄》由纪国泰所著,本书涵盖了巴蜀文化的起源与传承、历史文化、民族宗教、科学技术、民风民俗、名都名城名人等诸多方面,史实准确,文字精练,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对普及、宣传和弘扬巴蜀文化,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 相信这本书能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并从中领略到巴蜀文化的独特魅力。
热门推荐
  • 都市超级保镖

    都市超级保镖

    最强兵王转战都市,成为冷艳美女总裁的贴身秘书,不曾想卷入了无数的是非当中,伴随着这些是非……狡猾对手?一拳搞定。诡异高手?强势碾压。***新书《校花的修仙高手》,再启爆笑热血之路,欢迎收藏。
  • 卑鄙的圣人:曹操1

    卑鄙的圣人:曹操1

    曹操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将对手整得头昏脑涨、找不着北,卑鄙程度也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但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而且他还是一个柔情万丈、天才横溢的诗人;最后他还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的普通男人。
  • 礼仪金说7:外事礼仪

    礼仪金说7:外事礼仪

    孔子有道:“礼者,敬人。”所谓外事礼仪,即人们在其涉外交往中用以维护自尊,并用以尊重其交往对象的一系列的行为规范。依照中国古代典籍《素书》的说法:“礼者,人之所履。不安于理,便多乖违之象,故以安礼结之。治身、治家、治智,舍此不可。”
  • 魔法火枪手

    魔法火枪手

    善于隐蔽在背后充当猎人的他,在三大公会打劫贡品后,得到超级牛掰的装备却也招来了无尽的麻烦,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且看他如何将众多势力玩弄于鼓掌之间,成为雄卧一方的霸主。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江湖之骆荆长风

    江湖之骆荆长风

    他是行踪不定的江湖游侠。他是被情所困的登徒浪子,他是亦正亦邪的武林神话;他,驰骋于山水之间;他,纵情于轮回之巅;他,扬长于是非之界。试问,苍茫大地,谁还有藐沧海之一粟的情怀?只有他,也唯有他……他就是苏骆荆,执手写意江湖的苏骆荆……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公子天下

    公子天下

    推荐新文《纨绔小王爷》,也是女扮男装的女强。本文简介本文女扮男装,女主强大。江湖传言清颜公子武功奇高,医术卓绝。清颜公子清雅如仙、风华绝代。清颜公子一袭白衣,黑发飞扬。清颜公子双眸清冷,拒人千里。左肩红梅再现,他竟是王爷世子。异国入侵,他身披铠甲,决战于沙场。为了旗下十万将士,他踏上敌国之路。雪峰三年,墨发不再,三千银丝,皑皑如雪。白发归来,他是北邙冷面丞相,他是北邙无情驸马步步算计,运筹帷幄,终是北邙易主领兵十万,复仇再战。当血如红莲盛开,才知命运轮回。与魔鬼交易后,他化作嗜血的修罗江湖再掀血雨腥风!只是众人不知‘他’亦是‘她’!——————————————美男简介————————————————————云浅箫:云炫国二皇子,温柔清雅,风华绝代。他说:“离,如果能回到过去,是不是一切都会不一样呢?”云无痕:云炫国三皇子,俊美不凡,内敛霸气。他说:“没想到我第一个爱上的人竟然是个男子。”凤无歌:凤国太子,烈火如歌,狂傲霸气。他说:“离,我从来都没有骗过你!从来都没有!”雪千疏:身份神秘,清丽孤傲,冷冽如霜。他说:“离,你可知道雪峰没了你愈加寒冷。”红忆莲:妖颜公子,一袭红衣,媚如妖精。他说:“离,下山之后可别见了城里的花花世界就忘了人家哦!”以上美男领养人火热招募中。当然还有其它美男,后面出现了如果有亲要领养跟夜说。女主陌离由亲亲anhai123领养!红忆莲由亲亲13524407023领养!云浅箫由亲亲叆叇云领养!凤无歌由亲亲懵懂追忆领养!雪千疏由亲亲慵懒的少年领养!云无痕由亲亲南冰凌领养!悱移影由亲亲茶音领养!感谢亲亲懵懂追忆做的视频,大爱啊。&pstyle=1文中美男多多,夜也不一一列举了。结局待定。——————————————————————————————————————推荐新文《妖孽王爺腹黑妃》天真的笑容,澄澈的眼眸,谁又知她的真面目?一道圣旨,她成了桀王妃。传言桀王妃天真可爱,美丽倾城,却偏偏红杏出墙。洞房花烛夜邪惑的王爷说:“今夜,你们可要好好伺候王妃。”那一夜,新房内,四男一女,一室的旖旎。却不知——传言凌天国锦王清雅如仙,温柔儒雅。却偏偏有一头诡异的银发。丝丝纷扬的发丝,透着致使的诱惑,那是一个禁忌,凌天国无人敢提的禁忌。他遇上她,月夜下,人影成双。只是再次相见,她却已是他的嫂子。他举兵,兄弟反目。他说,为了她,他可以放弃一切。凌天国如何,天下又如何——那年,她成了红颜祸水,只因为连皇帝也来插一脚。兄弟情断,三分势力,都是为了他们心中的女子。异国王爷入侵,他说,誓要夺回本该属于本王的东西——包括那个女人!他捆着她的腰身:“你爱上了他?”“是!”“哈哈,既然如此,他永远也别想拿到解药——”粉末飘散在空气中。天下首富,本该无欲无求,却也深陷其中。五国对阵,万箭之中,他——天下乱,群雄起。战事连连,烟火弥漫。血流成河,江山易主。只是没想到他们为的竟只是一个女人。————————美男简介————————————————————————————-----千夜绯羽:凌天国皇帝,妖娆妩媚,勾魂慑魄,心思深沉,却为她甘弃天下。千夜墨芴:凌天国桀王,邪气魅惑,俊美不凡,野心勃勃,却为她自断后路。千夜倾泠:凌天国锦王,清雅如竹,温润如玉,内敛狠绝,却为她放弃所有。月柒风:神秘山庄的庄主,却默默守护。北辰刖:墨月国王爷,阴邪狂傲,得不到便毁掉!轩澈:一国皇子,对她一见倾心。他,他,他…本文各大男主男配强力对决,个个强悍,风云涌动。女主聪明活泼,腹墨无敌,扮猪吃虎。过程美男多多,但最后只有一人能够抱得美人归哈。也就是结局一对一,嘿嘿亲们喜欢的要多多支持哦,那样夜才有动力噻。QQ群115211380(夜阁:安静。敲门砖:文中任何一个角色的名字或书名)117482192(怡橙院:里面有多位作者和亲们,很热闹。敲门砖:夜的亲)请勿重复加群,重复加者夜将定时T人,勿怪!推荐夜的完结文《收了祸世相公们》——半价《妖孽王爺腹黑妃》——完结推荐好友文文:《奉纸成婚》《七夫扑妻》《弃心皇妃》《特警王后》《幻族魅影》(玄幻)《十岁小后妈《绝世妖莲》《抢手灰姑娘》《皇上你是俺的》《师叔个个很狂野》《小兽相公很有爱》《待选夫君九个半》通过淘宝导购可获得积分,得潇湘币,免费看VIP。连接:http://m.pgsk.com/
  • 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是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古代文化史话:海上丝绸之路》为丛书之一,生动介绍了丝绸之路的兴衰、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地位和贡献等内容。
  • 重生之弃妇医途

    重生之弃妇医途

    前生,她是一位合格的贤妻良母,相夫教子,孝敬公婆。然而,她的丈夫,却喜欢上了她那位惊采绝艳的妹妹,宁愿与众多男人共享一个女人,也不愿意多看她一眼。为了家族的利益,丈夫没有将她休弃,但是她最后的结果,却是儿子夭折,她年纪轻轻便郁郁而终。没想到,还有重来的机会。此时,她不过才十八岁,儿子刚刚两岁,夫妻恩爱,鹣鲽情深,妹妹与夫君尚未勾搭成奸……但是,早已经对丈夫心灰意冷的她,却无意挽回他的心——她发誓,这一世,一定要自强自立,再不要活的这么窝囊;她发誓,此生必要发愤图强,苦修自己医术,保护好自己的儿子,不能让他小小年纪便离开人世;她发誓,今生一定不会为了一个男人而毁了自己的一生,让渣男贱女都见鬼去吧!于是,世上便少了一个贤妻良母,多了一位医术高超的妙手观音。Ps:这是一个贤妻良母,重生后发愤图强,终于成长为一代妖孽,并寻找到自己幸福的故事。pps:有医术、有包子、有武道、有升级等等。郑重声明:作者是亲妈,绝不虐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