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5000000020

第20章 中国古代真理观(1)

引言

中国古代真理观和知行观密切相关,更准确地说,是属于知行观的一个方面,是认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自庄子以来讲“真知”,墨家、荀子等讲“智”,“真知”、“智”就是真确知识的意思,相当于现在通常所讲的真理。不过,真理是指真实的道理,是就知识的内容而言的,而“真知”则是就知识本身讲的,实际上两者的意义是有区别的。

自老子、庄子以来,中国古代哲学家也常讲“真”,“真”的涵义,一般地说,不是指逻辑上的真,也不是经验科学上的真,而大体上是相当于道德范畴的“诚”,是一个重要的道德观念。中国古代哲学家常讲是非,是非有两种意义:一是善恶,是即善,非即恶,这是最普遍、最常见的用法;二是真假对错,是为真、对,非为假、错,中国古代只有少数哲学家是在比较严格意义上以真假对错来论是非的。

中国古代真理观的内容相当广泛、丰富,涉及或包括了真理的形成、真理与谬误、客观真理与主观真理、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以及检验真理的方法和标准等问题。中国古代哲学家对上述各种问题都有所阐述,而其中对于真理的标准问题论述尤多。第一节先秦时代真理观

一、墨子的“三表”说

战国初期,思想界学派林立,百家争鸣。这样,确定衡量言论的是非真假的标准,就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哲学问题。墨子十分重视辩论,他认为一个贤者不仅应当“厚于德行”,还应当“辩乎言谈”,也就是要能掌握辨别是非真假的标准。墨子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真理标准问题,这就是著名的“三表”(“三法”)说。

《墨子·非命上》说:言必有三表。何谓三表?子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发(“发”,原作“废”。王念孙说:“废”读为“发”,“废”、“发”通用。)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表”,标准。“中”,符合。第一表是“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墨子还发挥说:“凡言凡动,合于三代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者为之;凡言凡动,合于三代暴王桀、纣、幽、厉者舍之。”(《墨子·贵义》)应当效法古代圣王的言行,避免重复古代暴王的言行。这是以历史上的间接经验为依据。第二表是“原察百姓耳目之实”。这是以广大群众感官的直接经验为标准。这里不是指个人的直接经验,而是多数人的直接经验。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比较,直接经验更为重要:“吾以为古之善者则述之,今之善者则作之,欲善之益多也。”(《墨子·耕柱》)主张多在直接经验上下工夫。墨子还针对当时人神化古代天子的视听能力,指出:“非神也,夫唯能使人之耳目,助己视听,……助之视听者众,则其所闻见者远矣。”(《墨子·尚同中》)实际上是借助于众人的经验,并不是有什么神奇。可见在墨子看来,这是比第一个标准更为重要的标准。第三表是“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即要考察实际的应用效果,看它是否符合国家人民的利益。这是一个颇具特色的标准。墨子所讲的利,不是指个人的狭隘私利,而是所谓对国家百姓人民有利或不利,是指言论的社会政治效果。这里包含了以行动来检验言论的思想因素。“用而不可,虽我亦将非之,且焉有善而不可用者!”(《墨子·兼爱下》)认为一个好的言论主张而在实践中不能运用取得效果,是不可能的。

《墨子·非命中》对“三表”说的提法有些不同:于其本之也,考之天鬼之志,圣人之事。于其原之也,征以先王之书。用之奈何?发而为刑政(“政”,据毕沅说校增。),此言之三法也。这里多了“天鬼之志”和“先王之书”。讲“天鬼之志”是宗教思想,不过“天鬼之志”的内容是“兼相爱,交相利”,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劳动者的要求、愿望。“先王之书”,即记载先王言行的书,以此为标准,既有以言论为标准的唯心主义思想因素,也有通过先王言行的记载所反映出来的间接经验为标准的含义,这是唯物主义思想因素。

墨子“三表”说是朴素唯物主义经验论的真理观,它在中国哲学史上的理论贡献是:首先,第一次以唯物主义经验论反对唯心主义先验论,并否定传统的以“天命”为真理尺度的观念;其次,强调以前人、众人的经验和社会效果为准绳,排斥了个人的主观成见,这种重视百姓人民的直接经验和现实利益的观点,体现了唯物主义思想。但是“三表”说也有严重的理论局限:第一,“三表”说以经验为立论根据,偏重感性认识,忽视理性思维,这种对感性经验的天真的信赖,使墨子陷入片面性,盲目相信“古者圣王之事”和“百姓耳目之实”,不对事物的现象和本质作科学的分析,以至众人说有鬼,也就肯定鬼的存在,陷入了谬误。这也是把感性经验看作人们对外界的直观反映,而不是作为实践活动的结果,反映出直观性认识的缺陷。第二,不懂得知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把历史知识当作僵化的教条;看不到人民群众的直接经验是因时因地而不同的,陷入了形而上学。第三,不懂得在剥削阶级统治的阶级社会里,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并非一致,不存在利害统一的标准。墨子的理论,作为历史上狭隘经验论的典型,为人们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思维教训。

二、庄子的“不谴是非”说

庄子在先秦百家争鸣的年代中,和以感性经验或以理性思维来判断是非的独断论不同,提出了“不谴是非”的相对主义和怀疑主义的真理观。

(一)“不谴是非”

庄子认为,认识是没有客观标准的,感觉和理性都是不可信赖的,他说:且吾尝试问乎女:民湿寝则腰疾偏死,鳅然乎哉?木处则惴栗恂惧,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处?民食刍豢,麋鹿食荐,蛆甘带,鸱鸦耆鼠,四者孰知正味?猿狙以为雌,麋与鹿交,鳅与鱼游。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庄子·齐物论》)“女”,通汝,你。“猨”,同猿。“刍豢”,指禽兽。“荐”,茂盛的草。“蝍蛆”,蜈蚣。“带”,蛇。“鸱”,猫头鹰。“鸦”,乌鸦。“猵狙”,猕猴的一种。“毛嫱”,古代美女,一说越王的美姬。“丽姬”,晋献公夫人。这是说,人、泥鳅和猿猴三者安居不同,谁才算懂得真正舒适的处所呢?人爱吃禽兽的肉,鹿喜欢吃草,蜈蚣喜欢吃蛇脑,乌鸦又爱吃老鼠,谁才算懂得真正可口的味道呢?毛嫱、丽姬,人都以为美,但是,鱼见了就下沉,鸟见了就高飞,麋鹿见了就奔逃,谁才算懂得真正漂亮的容貌呢?庄子认为处、色、味是否“正”是以不同认识主体的感觉而决定的,由于感觉的差异性、相对性,因此,是没有客观标准的。庄子用不同类的事物进行类比,以说明人和其他动物的感觉究竟何者正确是无法确定的,这是一种诡辩。不止于此,庄子还认为理性思维也是这样没有客观标准的:“仁义之端,是非之途,樊然淆乱,吾恶能知其辩?”(同上)善和恶、是和非的界限,交错杂乱,是无法辩明的。人们发生意见、看法的分歧,也是无法作出正确判断的,他说:既使我与若辩矣,若胜我,我不若胜,若果是也?我果非也邪?我胜若,若不吾胜,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其或是也?其或非也邪?其俱是也?其俱非也邪?我与若不能相知也。则人固受其暗,吾谁使正之?使同乎若者正之,既与若同矣,恶能正之?使同乎我者正之,既同乎我矣,恶能正之?使异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异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使同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同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然则我与若与人俱不能相知也,而待彼也邪?(《庄子·齐物论》)“若”,你。“不若胜”,即不胜你。“而”,指你。“黮暗”,不明。“谁使”,即使谁。“正”,评判。意思是说,你我双方发生辩论,辩论双方是无法评判谁是谁非的。请第三者来评判,或者与你观点相同,或者与我观点相同,或者与你我观点都不同,或者与你我观点都相同,不论那一种情况,第三者都不能对你我的是非作出评判。对于是非,人与人之间都是不能辨明的。“天下非有公是也,而各是其所是。”(《庄子·徐无鬼》)“天下是非,果未可定也。”(《庄子·至乐》)天下没有大家公认的公理,都是以自己的是非为是非,是非是不确定的,“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庄子·齐物论》)。庄子就这样用典型的相对主义的诡辩手法,否定了真理的客观标准。

庄子不仅认为辨别是非是不可能的,而且也是没有必要、没有意义的。他在《齐物论》中讲了一个寓言故事,说养猴老翁对猴子说:早上分发三升橡子,晚上分发四升橡子,好吗?猴子听了都不高兴。老翁改口说:早上给四升,晚上给三升,怎样?猴子听了都十分满意。实际上,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分发橡子的总数并没有变,而猴子的主观喜怒心理却不同了。庄子由此得出结论:“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一”,一管之见。“同”,是非相通。人们劳累神明,互相争鸣,辨别是非,其实有什么是非的区别呢?有什么辨别的必要呢?所以,他又说:“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庄子·齐物论》)“和”,调和。“休”,无为任之。“天钧”,自然均衡。圣人调和是非,任其自然而趋于均衡。“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庄子·天下》)“谴”,责,求。不求是非,以与世俗相处。这是取消认识、取消是非的错误倾向。

(二)“成心”与“真知”

庄子怀疑知识的可靠性,认为一般人并不能得到真正的知识,而人们却各执是非。在庄子看来,人们的是非是怎样形成的呢?他说:未成乎心而有是非,是今日适越而昔至也,是以无有为有。(《庄子·齐物论》)“成心”,主观成见。这是说,未形成主观成见而有是非,就如今日去越国而昨天就到了一样,是不可能的。庄子认为是非生于“成心”,即一切是非差别都生于主观成见。庄子还发挥说:道恶乎隐而有真伪?言恶乎隐而有是非?道恶乎往而不存?言恶乎存而不可?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同上)“隐”,蔽。“言”,此指反映道的语言。“成”,“成心”的成。“小成”,指小有认识,便自以为是,固执己见。“荣华”,指只求华言美词,而不求合乎实际。这是说,道被什么所蒙蔽而产生真伪?言论被什么所蒙蔽而产生是非?道在什么地方不存在?言论在哪些方面不行?道为“小成”所蒙蔽,反映道的言论为“荣华”所蒙蔽。庄子把是非的产生归结于“成心”,把道的被蒙蔽归结于“小成”、“荣华”,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因为是非的区别是客观的,是非是由于社会的、历史的、认识的原因,而在人们的认识过程中形成的。但是庄子反对主观片面,反对小有收获就自以为正确,反对花言巧语,夸大其词,是有积极意义的。

庄子怀疑知识,怀疑客观真理,但是又主张有“真知”,他说:“且有真人而后有真知”(《庄子·大宗师》),能有真人的修养,而后才有真知。真知指真实确切的知识,不是一般人所能具有,而是达到精神绝对自由境界的真人,通过“坐忘”工夫而得到的。真知是所谓与道同体的知识,是带有神秘直觉性质的知识。

同类推荐
  • 《道德经》意释致用

    《道德经》意释致用

    老子《道德经》问世后注本数千,解读的角度、方法各异,笔者无暇用“小学”、“版本学”对之作出一一甄别。为了使从事实际工作的管理人员尽快把《道德经》的知识转化为操作智慧,笔者以《道德经》方面的权威专家朱谦之先生撰写、中华书局1984年出版的《老子校释》作为底本,用王弼“得意而忘言”的方法对《道德经》进行逐章“意释”,同时根据个人阅历和体悟逐章加写“致用”。
  • 王阳明:人生即修行

    王阳明:人生即修行

    本书是一部以王阳明的心学形成历程为主线的人物传记,将他的生平、心学以及现代励志概念结合起来,更深层次地、更独特性地介绍王阳明其人其学。这不是一部简单的传记,它深入浅出,幽默有趣,是有关王阳明的著述中不可多得的一部精品。
  • 道德经批判

    道德经批判

    本书以一个全新的角度,通过对道学经典《道德经》的批判,告诉人们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对于传统文化所应采取的态度:既不能全盘否定更不能全盘肯定,尤其不能借之来厚古薄今和以古非今;在肯定古人智慧的同时,更要看到作为现代人的我们自己的伟大,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在今天的基础上更好地去创造明天。
  • 弗洛姆:有爱才有幸福

    弗洛姆:有爱才有幸福

    本书是新世界出版社本年度之末隆重推出的“思想大师谈人生系列”其一。丛书第一批共四本,主要是听现代西方的思想大师讲人生哲理。本书请弗洛姆出场,宣讲他“有爱才有幸福”的人生哲理,本书是领悟人类情感、获得最优心理的必读书。弗洛姆是现代思想中的“情爱大师”。他对现代人的研究和批判,对现代人心理状况的准确诊断,被称为“综合了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学说”,使他成为现代心理学领域最权威的典范。他提出爱是一门实践的艺术,呼吁只有用爱才能拯救人类,使他成为美国最著名、最受欢迎的心理学家。
  • 哲学就是爱智慧(爱智书系)

    哲学就是爱智慧(爱智书系)

    在很多人的眼里,哲学是一个让人莫测高深的词汇,一提起它,就令人联想到某种至高无上的智慧,还有一张与这种智慧相连的刻满岁月年轮的脸。哲学真的是这样让人望而生畏的吗?这本小书将会回答我们最关心的几个问题:什么是哲学?哲学家们想的都是些什么问题、哲学家都是些什么样的人,读过这本书后你会发现,哲学原来有着这样一张生动有趣的面孔,而你自己也曾经像哲学家一样思考过!
热门推荐
  • 六王之后:美人如鸩

    六王之后:美人如鸩

    (完结文)第一次见面她是王后,他是小贼;第二次见面她是国君,他是奴隶;第三次见面她被人劫持囚禁,他生死作陪;第四次见面他成了她的宿敌!一切情爱化作骗局!一个是为爱人出卖自己的天之娇女,一个是从死人堆里走出来的奴隶将军,他们相爱,他们伤害,只因站在权利的两岸,最后是野心战背叛了情感还是情感压制了野心?(过程有虐,结局HE,1vs1)群号:340689405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权斗兵谋之舞姬帝后

    权斗兵谋之舞姬帝后

    简洁一句话:舞姬出身、间谍专业的杜嫣,命比纸薄、心比天高,几经辗转沙场朝堂,驱除鬼戎,复我明楚,成就人生,收获真爱的奋斗史。=================================她是舞姬,是引无数纸醉金迷的王公贵族竞折腰的花魁倾蝶。美丽,明媚,温顺,聪慧。她是间谍,是百年门阀隐在帝都权力漩涡里阴蔽的一处暗礁。冷静、理智、伪装、缜密。一个谋划,一段青涩,一场骗婚。雨水冲刷着鲜血蜿蜒流下,她笑:如果天绝她平安康乐之路,她杜嫣,不怕逆天而行,披荆斩棘,开出一条她自己的路!”火红的衣裙蹁跹跌落,艳丽的轻纱层层飘开,金色的凤凰张扬飞起。从此,她如振翅雏凤,从熊熊烧灼的烈焰里振翅冲出,凤鸣明楚大陆。且看她一介舞姬间谍,风云变幻,铁马倥偬,举义旗,挟天子,篡帝位,驱鞑虏,统天下!=================================轻松片段:一人自嘲:“不论如何,我追了她十年,好歹也让她追了我一回。”一人默然:你捧着城池国玺追她,她带着十万精锐追你,这个能划等号么?—————————深情独白:“嫣儿,如果你是追求你的霸业,要做千古一帝,我愿倾国相赠;如果你是心另有属,我会举国相祝。但是,嫣儿,你诚实地回答你自己,你是么?”
  • 风华绝代:王妃斗苍穹

    风华绝代:王妃斗苍穹

    狠毒凶残的黑暗帝皇:“我吃了你。”素手轻拂黑发,女子淡定回眸:“想吃我,就看你有没有那个本事。”“我爱你。”温柔的帝国之王。“可我不爱你。”“跟我走,我许你一生一世。”坚定的妖界至尊。“跟我走,我也许可以考虑。”……女人的天地有多大?心有多大,天地就有多大。上至九苍之上,下至星球之间。“为了你,我可以踏遍这天下,闯过这星空,走遍这宇宙,只为……今生与你携手。”。茫茫星空,浩瀚宇宙。捣了这九天,覆了这星河。定不负一生一世一双人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邪魅王爷逗哑女

    邪魅王爷逗哑女

    一朝穿越,冉柒柒悲催的成了一名庶女,还是哑巴庶女;好吧,成了哑巴不要紧,装乖讨好父亲和嫡母,冉柒柒低调、低调、再低调!偶然认识一个神秘人物,竟然是神医的弟子,教她习医制毒,才知道之所以成为哑巴,竟是被下了毒。好吧,反正也习惯了不说话,那就暗中解了毒,冉柒柒淡定、淡定、再淡定!咦?有个王爷忽然找上门来,指明要娶她?冉柒柒再低调也低调不了了,再淡定也淡定不了了。“为什么要娶我?”“我要你帮我解决那些莺莺燕燕?”“为什么?你们男人不都喜欢三妻四妾么?”(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荧河踏浪

    荧河踏浪

    本书收录了作者21篇新闻作品。其中1-8篇是作者在黄石人民广播电台实习期间采写的部分新闻稿件,除了在电台播发外,还被《黄石日报》刊发。9-21篇是我到湖北电视台工作后留存的部分稿件。
  • 无处可逃

    无处可逃

    【经典文学】今日风行,明日经典【晴语】编辑旗下出品他,只想过普通人的生活,但命运之手却在他的人生道路上布下一个又一个陷阱,非让他入瓮不可。于是惊险、离奇、逃亡、追杀,步步紧跟。她,丢掉手中高智慧一族为她亲手打造的斩妖除魔的短剑,人类的命运与她何干?她只想做个女人,做一个他怀里的女人,一生锁定目标,天涯海角别想逃掉。他,言语不多,外表冷漠,却是一座活火山,内心激热无比,生着爱她无怨无悔,死后心也随她埋葬,哪怕她抛弃了他。愚爱?错爱?别人哪里体会得到:心田一寸埋连理,枝枝叶叶血育成。他,开朗活跃,玩世不恭,恨巧取豪夺贪婪不义,他日凡夫俗子空怀肝胆,今日长剑在手,天地之间我怕谁?她,懵懵懂懂不知爱是何物,却不知那爱来得悄悄,渐深渐浓,当懂得时被爱之人却已为人夫,是天天面对,还是从此远离?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高智慧种族在地心中留下了两块奇异的物质,百慕大三角的诡异现象都因此而来。一个神秘组织妄想夺到此物统治世界,腥风血雨正在袭来……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李萍啊

    李萍啊

    叶勐,河北省作协会员。作品见于《人民文学》《芙蓉》等期刊。小说《老正是条狗》入选《2005年短篇小说年选》。《亡命之徒》电影改编。《塞车》被译成英文。《为什么要把小说写得这么好》获2008年度河北十佳优秀作品奖。现为河北省文学院签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