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5000000010

第10章 先秦时代知行观(3)

荀子强调言行统一,行高于言,他说: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任其用,除其妖。(《荀子·大略》)“器”,器物。“国用”,赖其言善而有所用。这是说,能言能行是国宝,其次,能行不能言是国器,再其次,能言不能行是国用,而言善行恶,言行不一是国妖。这是体现了重视言行一致,强调行高于言的思想。荀子还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圣人也者,本仁义,当是非,齐言行,不失毫厘。无他故焉,已乎行之矣。故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不闻不见,则虽当非仁也,其道百举而百陷也。(《荀子·儒效》)“已”,止。“识”,志,记。“敦”,厚,丰富。这段话包含了比较丰富的知行思想,揭示了认识是从“闻之”、“见之”到“知之”再到“行之”的过程,也就是由间接知识(“闻”)或直接知识(“见”)再到理性思维(“知”),再付诸实行的过程,这是符合认识的辩证法要求的。它还强调认识的来源、起点是“闻之”、“见之”,即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与此相联系,荀子还说:“人积耨耕而为农夫,积斲削而为工匠,积反(“反”,读为“贩”。)货而为商贾,积礼义而为君子。”(同上)“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劝学》)也都鲜明地包含了实际活动是认识来源的思想。更重要的是,它指出“行”高于“知”,“行”是“知”的目的。荀子肯定认识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理性认识高于感性认识,而实行又高于认识。在荀子看来,即使知道得很多,但不去实行,必然会陷入困境。这实际上是把“行”作为认识的最高阶段,是对知行学说的一个重要贡献。

荀子认为“学至于行而止”,不懂得行以后还要进一步深化认识,这是形而上学的观点。荀子讲的“行”和我们所说的实践相通,但主要是指个人的道德行为。他讲的认识过程,也就是一个人如何修养成圣人的过程,认识过程和修养过程是统一的。荀子看到了劳动生产对于农夫工匠的重要性,但是他并不重视。他夸大了圣人君子的认识作用,说:“言必当理,事必当务,是然后君子之所长也。”(《荀子·儒效》)轻视劳动人民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由此荀子对于人的认识能力,也多从自然本质去说明,看不到人的认识能力更主要的是劳动和社会发展的产物。

九、韩非的“缘道理”说

战国末哲学家、法家主要代表人物韩非,继承墨子和荀子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吸收和改造了老子的道论,提出了“缘道理”的认识学说,对先秦时代的认识论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韩非充分地肯定人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活动,他说:聪明睿智,天也;动静思虑,人也。人也者,乘于天明以视,寄于天聪以听,托于天智以思虑。(《韩非子·解老》)“聪”,听觉,听觉好。“明”,视觉,视觉好。“睿”,聪明。“智”,心,思维活动。“天”,天然,自然。“天明”,眼。“天聪”,耳。“天智”,心。意思是说,聪明睿智这些认识机能是人的自然属性,运用这些认识机能去看、听、思索是人的认识活动。人们的认识活动,就是凭借、依靠这些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去感觉和思维。

韩非认为世界万物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有规律的,其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他批判改造老子的“道”,把“道”看成是世界万物的总规律:“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韩非子·解老》)“所然”,形成那个样子的东西。“稽”,符合,汇合。意思是说,道是万物形成那个样子的东西,是万理的总汇合。又说:“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故曰:道,理之者也。”(同上)“文”,纹理,条理。这是说,理是构成万物的条理性的东西,道是万物所以构成的原因和根据。所以说,道是能使万物条理化的东西。韩非还说:“万物各异理,而道尽稽万物之理”(同上)。万物各有自身的理,而道总括了万物的异理。在韩非看来,道是自然界的总规律和总根源,理是万物的特殊规律。这里韩非第一次并举“道”和“理”的范畴,接触到了一般法则和特殊法则的关系问题,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界和客观事物规律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这也是在哲学发展史上的一个贡献。

在对“道”和“理”的认识基础上,韩非提出了“缘道理”说,他说:夫缘道理以从事者,无不能成。无不能成者,大能成天子之势尊,而小易得卿相将军之赏禄。夫弃道理而妄举动者,虽上有天子诸侯之势尊,而下有猗顿(猗顿:人名,春秋末期鲁国人,经营盐业和畜牧业的大富翁。)、陶朱(陶朱:即范蠡,春秋末期楚国人,曾帮助越王勾践打败吴国,后改名换姓到了齐国,经营商业,财产很多。因住陶(今山东定陶县)十九年,自称陶朱公。)、卜祝(卜祝:占卜吉凶的人和求神祝福的人。此指从事迷信活动而发财致富的人。)之富,犹失其民人而亡其财资也。(同上)“缘”,根据、遵循、按照。这是说,按照事物的规律办事,没有不成功的。相反,违背事物的规律,轻举妄动,只能失民亡财,一事无成。

“缘道理”和“弃道理”实际上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韩非把那种“弃道理”的认识称为“前识”,他说:先物行先理动之谓前识。前识者,无缘而妄意度也。(同上)“意”,通“臆”。“意度”,主观猜测。这是说,在事物没有出现之前和在事理没有表现出来之前的行动,叫做前识。前识是没有根据的胡乱猜度。也就是说,前识是先于经验的认识,是没有接触事物掌握规律以前就盲目行动的认识。韩非强调要“缘道理”,并说:“因天之道,反形之理,督参鞠之,终则有始。虚以静后,未尝用己。”(《韩非子·扬权》)“反”,回复,推及。“督”,考察。“鞠”,通“鞫”,寻根究底。这是说,依据事物的规律,推及事物的具体道理,寻根究底地考察事物,如此终而复始,使认识产生于对事物的虚静的观察和研究之后,从来不主观臆断。韩非认为,了解事物的规律是行动取得成功的前提,他说:思虑熟,则得事理。……得事理,则必成功。(《韩非子·解老》)这是强调只有正确的知才有正确的行,知对行具有指导作用。为了取得正确的知,韩非还着重强调“虚静”的重要性,他说:“知治人者,其思虑静;知事天者,其孔窍虚。”(同上)人的认识能力所以能够发挥“事天”、“治人”的作用,在于保持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的虚静状态。又说:“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正。”(《韩非子·主道》)“情”,真情,真相。“正”,准则。虚静有重要的功效:保持虚心就能知道事物的真相,保持冷静就能知道行动是否正确。这是对老、庄的虚静和荀子的“虚壹而静”观点的继承。第二节汉魏晋南北朝时代知行观

一、董仲舒的“察身以知天”和“知先规而后为之”的思想

西汉神学唯心主义哲学家董仲舒,继承孔、孟的“生而知之”的思想,尤其是孟子的“尽心”、“知天”的学说,加以神秘化,主张人们认识的根本任务就在于体认“天意”,按“天意”行动。

(一)“察身以知天”

董仲舒说:“天不言,使人发其意;弗为,使人行其中。”(《春秋繁露·深察名号》)就是说,天不说话,而使人体察它的意旨;天不行动,使人按照它的意旨去做。那么,人们怎样体察天意呢?董仲舒说有两条途径:一是体察“天意”的各种表示。如说:“谨按灾异以见天意”(《春秋繁露·必仁且智》),各种灾异现象以及寒暑四时等都是“天意”的体现,灾异是天对人的示威和谴告,而凤凰、麒麟的出现,则是国家兴盛、人们吉祥的预兆。人们应当从这些现象来体认“天意”,采取相应的行动;二是通过反省内心来体察天意。董仲舒说:“聪明圣神,内视反听,……独明圣者,知其本心。”(《春秋繁露·同类相动》)“本心”是天意在人身上的体现。人的聪明智慧通过向内探求而获得,发明“本心”也就是体认“天意”。这叫做“察身以知天”(《春秋繁露·郊语》)。董仲舒认为这是最重要、最好的方法:“道莫明省身之天”(《春秋繁露·为人者天》),没有比反省内求、体察自身更能体会“天意”了。这是非常独特而又带有神秘色彩的认识方法。

(二)“圣人者,见人之所不见也”

董仲舒认为,体察天意并非易事,而圣人是最能体察天意的,他说:“圣人者,见人之所不见者也。故圣人之言,亦可畏也。”(《春秋繁露·郊语》)“圣人”和一般人不同,具有非凡的智慧,能认识一般人所不能认识的东西。所以,圣人的言论,也是令人畏怖,应当绝对听从的。董仲舒宣传圣人异乎寻常,具有超人的认识能力,这是一种神秘主义的先验论观点。他还通过宣传圣人言论的可畏,以强化专制最高统治人物的绝对权威,要人们绝对地服从“圣人”的主张,以巩固社会统治。

(三)“知先规而后为之”

在董仲舒的思想系统里,作为体认天意的辅助手段,人们的日常认识和认识作用也是有重要意义的。他对“知”作了一个解说:何谓之知?先言而后当。……知者见祸福远,其知利害蚤(早),物动而知其化,事兴而知其归,见始而知其终,……如是者谓之知。(《春秋繁露·必仁且智》)能洞察未来的祸福利害,预见事物的变化和终结,叫做知。董仲舒对知的要求和作用是很高的。与此相应,董仲舒强调知而后行,他说:凡人欲舍行为,皆以其知先规而后为之。其规是者,其所为得,其所事当,其行遂,其名荣,其身故利而无患,福及子孙,德加万民,汤、武是也。其规非者,其所为不得,其事不当,其行不遂,其名辱,害及其身,绝世无复,残类灭宗亡国是也。故曰莫急于智。(《春秋繁露·必仁且智》)“规”,谋划。知的是或非对于行动的成败、名声的荣辱、自身和子孙的祸福,以及国家的兴亡都有直接的决定作用。从认识论来说,董仲舒看到知的重要性,强调知对行的作用是有合理思想因素的。但是,董仲舒所讲的“知”是体察“天意”的“知”,从根本上说是一种虚构的“知”;董仲舒力主先体察“天意”而后行,把“知”放在起点,完全歪曲、颠倒认识过程;过分夸大“知”的能动作用,把“知”看为决定“行”的因素,否定“行”是“知”的基础。可见,董仲舒宣扬的基本上是唯心主义的知行观。

二、《淮南子》的“循理而举事”的观点

西汉时代的重要著作《淮南子》一书,继承先秦诸家探讨认识论的成果,对感性和理性的认识活动,知和行的关系都作了论述。

(一)“视而无形者,不能思于心”

《淮南子》在阐述感性认识活动时,首先指出,感觉是通过感官获取的,“视而形之,莫明于目;听而精之,莫聪于耳”(《淮南子·缪称训》)。不同的感官各有其感觉作用。同时,还强调感官不与外界客观事物相接触,也不能取得认识,它举例说:盲者行于道,人谓之左则左,谓之右则右。遇君子则易道;遇小人则陷沟壑。何则?目无以接物也。(《淮南子·氾论训》)盲人眼睛有缺陷,不能接受外物的作用,反映相关的事物,也就不能区分左右。《淮南子》还认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感觉知觉,还受一定条件的制约,它举例说:明月之光,可以远望,而不可以细书,甚雾之朝,可以细书,而不可以远望寻常之外。(《淮南子·说林训》)这是说,观察远距离空间和写小字对光的要求不同,前一种要求光的透明度大,后一种则要求光的强度高。这是对制约感觉知觉的条件的细致观察和生动描述。

《淮南子》认为理性认识活动也是由物质器官进行的,它说:夫心者,五脏之主也。所以制使四肢,流行血气,驰骋于是非之境,而出入于百事之门户者也。是故不得于心,而有经天下之气,是犹无耳而欲调钟鼓,无目而欲喜文章也,亦必不胜其任矣。(《淮南子·原道训》)这是说,作为思维器官“心”(限于科学水平,而不懂得人脑是思维器官)既具有“制使四肢,流行血气”的生理功能,又具有辨别是非,处理百事的心理功能,看到了两种功能的区别和联系;思维不是直接由“气”构成的,而是一定器官的功能,这都是有价值的观点。

(二)“循理而举事”

《淮南子》十分重视“知”,强调“知天”、“知人”,它说: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行,则有以任于世矣。知天而不知人,则无以与俗交;知人而不知天,则无以与道游。(《淮南子·人间训》)认识的任务是两方面,即要懂得宇宙的自然规律和人间的行为准则,缺少任何一方面就或不能与世俗相交,或不能与天道共游。知之重要,在于对行有指导作用:“知人之性,其自养不勃;知事之制,其举错(措)不惑。”(同上)

《淮南子》认为,人的行为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以一定的认识为指导的,而人的认识并不都是正确的,它说:凡人之举事,莫不先以其知规虑揣度,而后敢以定谋;其或利或害,此愚智之所以异也。晓自然以为智,知存亡之枢机,祸福之门户,举而用之,陷溺于难者,不可胜计也。使知所为是者,事必可行,则天下无不达之涂矣。是故知虑者,祸福之门户也,动静者,利害之枢机也。百事之变化,国家之治乱,待而后成,是故不溺于难者成,是故不可不慎也。(《淮南子·人间训》)这是说,人们在做事以前,都要进行规虑揣度确定谋划,而谋划有是非利害之不同。实际上,人们相信自己的智慧、谋划而陷入困难境地的,不计其数。假使人们自认为是对的,并按此去做就一定可行,那么,天下也就没有不能实现的事情了。所以,“知虑”和“动静”十分重要,要十分慎重。怎样才能“不溺于难”而取得成功呢?它说:圣人则不然,论世而为之事,权事而为之谋,是故舒之天下而不窕,内之寻常而不塞。……是故圣人者,能阴能阳,能弱能强,随时而动静,因资而立功,物动而知其反,事萌而察其变,化则为之象,运则为之应,是以终身行而无所困。(《淮南子·氾论训》)这是说,圣人在确定计划时,先权衡事情的轻重,处理事情时,先看清当时的形势,这样也就能大能小,能放能收,放开到整个天下也不觉得宽,收缩到几尺的地方也不觉得窄;也就能文能武,能柔能刚,随着时间的变动而决定行止,凭靠有利的条件以建立功业,在事情发生时就知道它的结局,在迹象萌芽时就注意它的变化,在活动时随机应变,因而也就一生行身顺利而不遭遇困难。《淮南子》强调人的知与行要随客观事物的变化而相应变化,是有道理的;其中也包含着在行事的过程中不断认识客观事物的思想,是可贵的。《淮南子》在知行问题上,力主无为而无不为,《淮南子·修务训》在解释“无为”时说:若吾所谓无为者,私志不得入公道,嗜欲不得枉正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推自然之势,而曲故不得容者。(“功”,原作“权”,据王念孙校改。又王氏谓,“权”为下文中“推”字之误,从改。)这是说,所谓无为,是指人的行为要从客观实际出发,符合“理”,即合乎客观规律,不应以个人的主观意志、嗜欲去代替行事的客观规律。由此可见,《淮南子》知行观的内容是比较丰富的,其中也不乏比较正确的论述,应当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一定地位的。

三、王充的“实知”说

东汉时代唯物主义者王充作《量知》、《实知》、《知实》和《效力》等文,反对汉代流行的“圣人生而知之”说,强调只有接触实际事物才能取得感性知识。并且对于知的重要性,取得知的途径,以及知和行的关系都作了唯物主义的阐述。

同类推荐
  • 博爱:胡适人生讲演集

    博爱:胡适人生讲演集

    《读点大师:胡适人生讲演集·博爱》收录胡适先生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关于人生 问题的讲演实录,内容详尽充实,原汁原味地再现一代大师的讲演风采,还原当时中国社会的风起云涌,让我们领略特定时代风口浪尖上催生的伟大思想和智慧结晶。 胡适先生主张修己以安天下:“为己而后可以为人,求学而后可以救国”,这种圆融的态度在当时曾引起轩然大波,但在今天看来,这种通达的思想未尝不是饱含着热情和希望,将民族的气节和精神有力地传承下去。他给读者带来的不一样的声音,足可以引起我们对人生更深层的思考。
  • 曾国藩冰鉴(第五卷)

    曾国藩冰鉴(第五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蔡元培论人生·修养

    蔡元培论人生·修养

    蔡元培是我国现代教育制度的缔造者,一生主张教育救国,他认为,唯有思想文化的革命才能真正推动中国社会的变革。他对中国社会的弊端有透彻的认识,在国内大力提倡民主、自由与人权思想,致力于改良社会风气,尤其重视公民道德教育及相应的世界观、人生观、美学教育。
  • 易经白话全译

    易经白话全译

    易经白话全译正鉴于此,我们择取古本、兼采众本,精校精审,荟萃众家之长,采用文、白对照的形式编成。《易经》的六十四卦详解,是全书主体。按经上、经下分为两章,每卦独成一节,各节皆有原文、译文、解读,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或可先窥其门户,后登其堂奥,由浅入深,从而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本书在保持了传统《易经》的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努力为读者提供可以深入阅读的平台,以期让每个读者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读出属于自己的一本《易经》。
  • 沉思录(大全集)

    沉思录(大全集)

    《沉思录大全集:三位古罗马先贤的人生哲思(超值金版)》融汇了古罗马三位思想巨人的全部智慧精华,共分为三篇,比之同类书,内容更加详实,思想更加深邃,理解更为透彻。关键的是,能让读者在一《沉思录大全集:三位古罗马先贤的人生哲思(超值金版)》中,感受智慧的碰撞、思想的迸发,给生活于嘈杂现世的人们带来心灵的启迪。
热门推荐
  • 狼道的法则

    狼道的法则

    狼群最值的称道的是他们有团队精神,协同作战,统一策略,甚至为了胜利不惜牺牲自己。狼的忠诚,交流,合作,兼任是一个团队必须学习的精神。此外,学习狼族的职能,以狼为师,效法狼族勇敢顽强,吃苦耐劳,明锐机警,善于捕捉目标的特性,同时也学习他们有组织的观念,严守纪律,讲求速度,善于伪装的精神,读者可以透过本书得到智慧,与不可思议的生存法则,成为一位真正的强者。
  • 青少年营养食谱

    青少年营养食谱

    《吃出聪明智慧丛书》针对不同年龄婴幼儿生理特点,系统地介绍了成长发育期婴幼儿食谱的制作方法和营养搭配知识,科学地解决了婴幼儿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等营养进食的问题。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在路上

    在路上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冷少的绝情妻

    冷少的绝情妻

    “小宝贝,我不是你爹地哟。”楚逸拍着莫宝宝的头,笑眯眯的好心解释着。“可是你要和我妈咪结婚啊?”五岁的莫宝宝歪着头,一脸迷茫。一丝邪笑,划过男人的嘴角,他要的是女人,不过可不是眼前的小不点儿!信任,背叛,是谁第三者插足?意外,失忆,邂逅另一场温柔。她是谁?他又是谁?谁是她腹中宝宝的爹地?谁是她最后的归宿?那个站在她身边,看起来英俊、温柔又专情的倪睿熙,是什么来头?“安琪儿,我的未婚妻。”他挽着他似曾相识的女人,笑得温和又典雅。阴谋,利用与被利用。在爱的世界里,究竟什么才是值得心灵停靠的港湾?这一场寂寞与渴望纠缠着的荒唐旅程,是如何开始,又如何结束?*在那微风沉醉的夜晚,谁与你相见,谁又会与你相爱?这是一个寻找爱与被爱的故事,人这短短的一生一世,究竟靠什么温暖心底?也许一开始的徘徊让人不知所措,可是终将守得云开见月明。就算错过了那么多,那么多,终将有一个人对你不离不弃,愿与你厮守终身。-----------------------我是美丽分割线------------------------1、每天一更,多更看情况,上午11点或晚上,喜欢的亲请多多收藏+票票+留言,你们的支持是夏夏努力的动力!2、不是会员的亲,也可以在页面的“会员注册”上注册成为会员,然后再点“收藏作品”把夏夏的文文收藏下来,以后就不会找的那么辛苦了!3、对文文有什么看法和意见,夏夏欢迎大家提意见。
  • 重生花痴丑女

    重生花痴丑女

    周家有女,天生愚蠢花痴,丑女一枚,受尽了嘲笑。安家有姝,亦名阳阳,天生丽质,狂傲不羁,是万众瞩目的焦点。一次意外,魅力不羁的安阳阳变成了花痴丑女周阳阳,一切全然改变。男人靠近她身边是善意真心还是不怀好意?是利用还是想再利用?看她如何瘦身,如何周旋男人之间,如何为了自己报仇,如何与抛弃她的未婚夫PK......这是非常另类的学生故事!希望亲亲们喜欢!★(纯属虚构,请勿模仿)☆☆领养名额☆☆yoguat空★周阳阳上官依诺★安阳城妖娆月魔★敦玺恩★推荐爱如天使的V文《总裁的纯纯老师妻》她是堂堂亚洲首富的女儿,从小备受呵护,疼宠中长大。为了实现老师梦,阴差阳错成了高中老师,从此,她单纯的生活彻底改变!☆☆推荐师傅热文逐云之巅《盛世军婚》师姐的文《霸宠盗种妻》☆☆好友连接推荐景行《首领小夫人》妖娆小桃《重生一豪门傻千金》沐清妃《重生之豪门前妻》葬花翼《全能皇妃》雨淼《懒情女主》陌潇湘《女皇不好惹》十柒月《我的明星小女人》若绯儿《限制性宠爱》能让你流泪的终不是我《我的妈咪不好卖》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花痴丑女,名动天下》
  • 我传:一个男人的三生三世

    我传:一个男人的三生三世

    重庆大学学生王琪在毕业前三天的一场舞会上为了3分钱门票踢了别人下裆,被学校开除,多年苦读付之东流,人生轨迹由此改变。没想到他却开启了传奇人生:运作庞氏骗局、边境赌石、赌场洗码、跨国绑架、英雄救美、“入住”世上最高牢房、动辄上百万的豪赌、险遭活埋……死里逃生之后他的人生又将驶向怎样一个未来?
  • 平遥往事

    平遥往事

    以故乡平遥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平遥往事》脱稿,各方面的反响都很不错,将在今年的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前正式出版发行。这真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内心感到莫大的宽慰。踏实做事,造福桑梓。平遥商会以这本书的出版,再次践行了立会的宗旨。尤其在人们热衷物质利益的时下,关注纯文学创作,并能以切实的帮助促其开花结果,努力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实属难能可贵。商会诸多同仁的努力终结善果,作者的心血也得到回报,夫复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