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4800000009

第9章 汉代人婚姻的地缘结构(2)

两汉时期,内地人民与边域民族之间存在着双向性人口流动,既有内地汉族人口迁徙至匈奴、西域、西南夷和高句丽等地,也有这些地区的人口迁徙至内地。其中,边域民族定居内地的人口,可能比汉族徙往边域民族聚居区的人口要多。这种状况,部分是由战争造成,部分取决于内地较高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水平对少数民族的影响。根据《汉书·匈奴传》记载:文、景时,匈奴入边杀略边民总数不超过三万人,而武帝时期匈奴昆邪王、休屠王的部众,一次降汉人数就有四万之众。迁往内地的少数民族有的以巫为业③,(③《汉书·武五子传》:“灸胡巫上林中。”)有的以商贾为业④,(④《后汉书·李恂传》:“诸国待子及督使贾胡数遗恂奴婢。”)有的贩卖酒浆⑤,(⑤《乐府诗集》卷六十三辛延年《羽林郎》云:“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有的为人奴婢⑥。(⑥《史记·大宛列传》云:“堂邑父,故胡奴甘父。”)随着张骞通西域,打通中西交通之后,沿着丝绸之路,内地吏民、屯田之士长期居住在西域,而很多西域人也迁往内地,并定居下来。《汉书·宣帝纪》载:长安是西域少数民族留居的一个重要地区,“呼韩邪……来朝,……其左右当户之群皆列观,蛮夷君长王侯迎者数万人”。三辅地区是第二个重要留居区,《汉书·西域传下》“温宿国”下颜师古注云:“今雍州醴泉县北有山,名温宿岭者,本因汉时得温宿国人,令居此地田牧,因以为名。”我们不清楚颜师古说法的依据,这可能是他的推测,但内地

地名以异域地名为名大约与人口移动有关,颜氏的推想是合理的。上郡是第三个重要留居地,上郡有龟兹县,“龟兹国人来附者处之放以名云”。南方的越人也有不少定居于内地,其中以河东地区人数较多。《汉书·沟洫志》云:“久之,河东渠田废,予越人,令少府以为稍入。”如淳注曰:“时越人有徙者,以因与之,其租税入少府也。”

如上所述的人口广泛流动状况为汉族人民与各少数民族人民之间的相互通婚,提供了必要的前提。从类型上看,不同民族的通婚分作两类:

类型之一,留居内地的少数民族人口与内地汉族人民通婚。西汉王朝前期,就可以见到这种通婚现象,《汉书·李陵传》云:“卫律者,父本长水胡人,律生长汉。”而后,西汉朝廷在都城长安专辟了一条街,供少数民族使节和商人居住。随着对匈奴战争的胜利,匈奴降将、战俘大量涌入内地。由于定居于内地的少数民族人口绝大多数是男性,因此,这一类型的通婚情形,基本上是少数民族男子与汉族女子的通婚。例如,匈奴人复陆支降汉之后,受封为杜侯。武帝元鼎三年其子偃即位嗣侯。其复陆支家族的世系便一直延续下去:

侯屠耆→侯宣平→侯福①(①参见《汉书·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

如果说,复陆支本人在降汉之前可能已与本族女子结婚,那么,其后裔屠耆、宣平和福等人则肯定与汉族女子结婚。这种现象在当时并非绝无仅有。在匈奴平民中,由于史料湮泐,难以作出量上统计;而在匈奴贵族中,则有数十例这样的婚例,占有汉一代降汉有功的匈奴大臣的1/3以上。

来自西域地区的少数民族和南方的越族也存在着类似情形。例如:

(1)渠复垒以西域属国大首渠击匈奴有功,旋定居于内地,生子“乃始”(以汉人名为子之名)。

(2)驹几以西域属国骑出击匈奴有功,遂定居于内地,生子“督”,“督”又生子“崇”和“诗”(以汉人名为子、孙之名)。

(3)监居翁以南越国桂林监谕瓯骆氏降汉有功,定居于内地,生子“益昌”(以汉人名作子之名)。

(4)多居以东粤将军弃军降汉有功,遂定居于内地,生子“卯”(以汉人名作其子之名)。①(①参见《汉书·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

两汉时期,边域地区少数民族的婚姻形态部分还处于原始社会母系氏族阶段,也有一些是奴隶社会的婚姻结构。少数民族女子与汉族男子多有来往。如疏勒河流域出土的汉简谓:“降归义乌孙女子复帬献驴一匹骍牡两抾齿□岁封颈以敦煌王都尉章。”③(③林梅村、李均明:《疏勒河流域出土汉简》,简370,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因此,在这种民族杂居的情形下,也会出现少量的迁居内地的少数民族女子与汉族男子的通婚。东汉时期的汉族男子马子硕便以羌族女子为妻。①(①参见《三国志·蜀书·马超传》注引《典略》。)

类型之二,是内地汉族人民迁往少数民族聚居区并与之通婚。这个类型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在“和亲”政策影响之下,汉宗室女子出嫁少数民族的上层人物。两汉时期,朝廷除去与匈奴贵族几度“和亲”外,还与乌孙、鄯善等西域属国上层人物通婚联姻。

其次,是内地汉族男子与少数民族女子的通婚。其中的情形是比较复杂的,下面分次说明。

(1)强迫型。即少数民族首领为了达到软化和怀柔的目的,而把本族女子强迫嫁给不愿降服的汉族俘虏。如,西汉前期,张骞出使西域途中为匈奴所获,匈奴军臣单于在劝降无效后,“予(张骞)妻,有子”②。(②《汉书·张骞传》。)西汉中期,汉使苏武被匈奴所扣,也被迫娶匈奴族女子为妻,生子苏通国。③(③参见《汉书·苏武传》。)由于这种婚姻带有强迫性,所以,由此建立的家庭关系是不牢固的。张骞和苏武在回归内地时,均未将其少数民族妻子带回。

(2)奖励型。即少数民族首领为了彰扬降其的汉族大臣,把本族女子嫁给这些降人。如李陵投降匈奴后,单于以其女儿妻之。④(④参见《汉书·李广传》。)汉大将李广利投降匈奴,单于“素知其汉大将贵臣,以女妻之”⑤。(⑤《汉书·匈奴传》。)东汉时期,汉将耿恭被匈奴—车师联军围困于西域疏勒城中,匈奴单于“复遣使招(耿)恭曰:‘若降者,当封为白屋王,妻以女子’”①。(①《后汉书·耿恭传》。)由于汉降人长期定居异域,因此,这种婚姻关系是比较稳固的,他们的后代有一部分人成为少数民族的上层分子。

(3)自愿型。这是当时最主要的通婚状况。表现在与少数民族杂居的边境地区,汉族人民同少数民族人民的通婚;以及越境移居少数民族地区的汉族人民与异族之间的通婚。如《华阳国志·南中志》云:今南人言论,虽学者亦半引夷经。与夷为姓者曰:“遑耶”……与夷至厚者,谓之:“百世遑耶”。

关于文中“为姓”一词,清代学者顾广圻(千里)校勘比勒,核订为“为婚”②,(②转引自刘琳:《华阳国志校注》,366页,成都,巴蜀书社,1984。)这是颇有见地的。可以设想,在汉代西南地区,汉人与其他民族通婚者不在少数。

那么,迁居少数民族地区或在边城杂居区通婚者,汉族是以男性为主、抑或以女性为主?尽管现在缺乏更多的史料,不能作出精确统计,但总的状况和趋势还是可以把握的。西汉元帝时久居边域的侯应指出:

边人奴婢愁苦,欲亡者多。曰:“闻匈奴中乐,无奈候望急何!”然时有亡出塞者。③(③《汉书·匈奴传下》。)东汉时期,则有大量的边塞男子人口逃往鲜卑地区:

轲比能,本小种鲜卑……众推以为大人。部落近塞,自袁绍据河北,中国人多亡叛归之。⑤(⑤《三国志·魏书·鲜卑传》。)

此外,自汉武帝朝中西交通线畅通之后,内地的屯田吏士、行政官员和商贾开始进入西域地区,汉政府鼓励内地人移往西域,颁令:“予节,募吏民无问所从来,为具备人众遣之,以广其道。”⑥(⑥《汉书·张骞传》。)疏勒河流域的汉简中有“左部后曲候丞”、“伊循都尉”、“军守司马”之类的简文。⑦(⑦参见林梅村、李均明:《疏勒河流域出土汉简》,附录《罗布淖尔汉简释文》,简3、10、7。)从文献、简牍保存的史料看,进入西域地区、匈奴和鲜卑地区的汉族人口绝大多数是单身男子,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定居在当地,从而形成内地汉族男子与西域、匈奴、鲜卑诸少数民族的女子的通婚格局。例如,东汉时期西域车师后王夫人的先世就是内地汉人。①(①参见《汉书·耿恭传》。)后代史家的追述,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此点。如南北朝时期西域高昌国的前身是汉代车师前国,“昔汉武遣兵西讨,师旅顿弊,其中尤困者住焉”,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高昌国“人庶昌盛”,婚嫁习俗也与内地“大同而小异”②。(②《北史·西域传·高昌》。)汉代军队全部由男性组成,高昌国人口的这些变化,或者与定居于此地的汉军将士与当地女子通婚密切有关。匈奴地区也是如此,《宋书·索虏传》云:

索头虏,姓託跋氏,其先汉将李陵后也。陵降匈奴,有数百千种,各立名号,索头亦其一也。

托名李陵后裔,可能有附会之嫌,但文中说的汉代内地汉族男子与边域少数民族女子的通婚的说法,则是可信的。有关此类的记述,一直到隋唐时期还流行不衰。《太平寰宇记》卷一九九《黠戛斯》引唐朝安西都护府都护盖嘉惠《西域记》云:坚昆国人,皆赤发绿睛,而“发黑黑睛者,李陵之后也,故其自称是都尉苗裔”。

由于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广泛存在通婚状况,在汉代产生了一些特殊的人口,前述的西南地区的“遑耶”就是一种;人数更多的则是“秦胡”。

关于“秦胡”的理解,人们的看法尚不尽相同。一曰“秦胡”系已经汉化了的胡族③;(③参见初师宾:《秦人、秦胡蠡则》,载《考古》,1983(3)。)一曰“秦胡”一词包含了两种意思,“秦”指汉族人,“胡”指非汉族人④。(④参见方诗铭:《释秦胡》,载《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79(1)。)我的推想是汉代史料中的“秦胡”似是当时内地对汉族人与少数民族人通婚后所生子女的称谓,这些少数民族开始是指匈奴人,而后又渐次扩大到西域诸族、鲜卑族和乌桓族。对于不同民族通婚后的后裔的专门称谓,在秦代便已出现,并在汉代颇为普遍。《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云:

可(何)谓“真”?臣邦父母产子及产它邦而是谓“真”。·可(何)谓“夏子”?·臣邦父、秦母谓殹(也)。⑤(⑤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2227页,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

汉代“秦胡”一词称谓的道理是与此相同的。“秦”是边域少数民族对内地汉人称谓,“胡”则是内地汉人对少数民族的称谓。《古文苑》卷四《苏武别李陵》诗写道:

子当留斯馆,我当归故乡。一别如“秦胡”,会见何讵央。

这首诗是说,作者(苏武)要离开匈奴,独自一人返回内地①,(①据《汉书·苏武传》记载,苏武在归汉时,并未携带其匈奴妻子和儿子,只是在若干年之后,汉宣帝才遣人将其子苏通国领回内地。)而友人李陵此时早已与匈奴单于之女结婚。二人的后代均属于“秦胡”之类,所以,苏武在诗中进一步强调,尽管两人今后再也不能见面,但“一别如‘秦胡’”———即只有在这一点上是相同的。

同类推荐
  • 中西合俎集

    中西合俎集

    本丛书体现了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全体同仁如是学术旨趣——静虑澄心,“虚怀若谷,静一至道”。于学科建设而言,此为根本,当有深意焉。“大学,乃大师之谓也”。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全体同仁恪尽职守,教书育人,同时“皓首穷经”,不断提升理论素养,拓展学术境界,提高专业能力。我们高悬起“学术境界”这把标尺作为理想的目标去衡量、读解与阐释外语教学生动的现实实践,试图以求“道”之旨“月印万川”,鉴照理论与教学实际,使其呈现“有我之境”。丛书的核心理论追求就是“求道”,并将其悬为映照万川之“月”,作为价值尺度,以求“学理”。
  • 日用与收藏(和谐教育丛书)

    日用与收藏(和谐教育丛书)

    本书介绍了生活中常见器具,如筷子、剪刀、梳子、镜子等的发展历史,也说明了如笔墨纸砚等文化收藏品的前世今生,读来贴近生活,妙趣横生。
  • 中国梅花审美文化研究

    中国梅花审美文化研究

    《中国梅花审美文化研究》(以下简称《梅花审美》)是从来探讨中国梅文化众多论著中穖性最为突出者。如论梅之开发利用,历史远及七千年以上的新石器时代。从采用梅果于祭祀和烹调(增酸味,催肉熟),经过汉晋南北朝梅花欣赏的兴起,再经隋唐五代梅花审美欣赏的发展,通过北宋梅文化象征之生成尤其是南宋梅花审美文化的鼎盛与成熟,元代梅文化高潮延续,直到明清梅文化之稳定发展,真是既系统全面,又突出了一时期的特殊性。
  • 弟子规·增广贤文·声律启蒙·幼学琼林

    弟子规·增广贤文·声律启蒙·幼学琼林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著。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详述了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养成忠厚仁爱道德风尚的经典教材。《增广贤文》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是一部古训集、民间谚语集。其内容汇集了为人处世的各类谚语,很有哲理性,释道儒各方面的思想均有体现。《声律启蒙》按韵分部,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虚实应对。从单字到双字、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节奏明快,朗朗上口。《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最初名叫《幼学须知》,又称《成语考》《故事寻源》。
  • 风筝

    风筝

    金开诚编著的《风筝》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风筝相关知识。《风筝》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而我只有我

    而我只有我

    我们正青春,爱得褪去一身骄傲。有一种现实却是,不管我们多努力去爱,都没有明天。2014年怀旧青春第一本青春大神夏七夕、微酸袅袅倾力推荐短篇女王风声晚凉蓄势一年,继《心动》热销过后,再度抒写痛至孤独的少年初恋。也许唯有刻骨铭心的失去,最能纪念我们的青春。我再也不会奋不顾身地去爱一个人了,哪怕那个人是你。
  • 丰碑

    丰碑

    当青年作家、诗人苗勇同志的代表作,长篇纪实文学《丰碑》,讲述红军时期的故事!
  • 养女锋芒露:宗师太子妃

    养女锋芒露:宗师太子妃

    向晚晚,国家地下特工组织“影”的第一把交椅,全球特工界的第一人,代号“焰狐”,却在打算洗手‘从良’的前一天,一不小心,出大事了。醒来后,她成了宰相府的傻小姐。换了身体,穿越古代,容貌大变,她却依旧是她,杀伐果断、镇定自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战事平定,她本该放下满心悲凉,却不料誓死保护的太子殿下猝然遇害,震怒之下的她要践踏这个世界,她要俯瞰这个世界,她要夺回属于她的一切!狂风中,她风华绝代,水眸含煞,遗世孤绝。可当她回眸,看他死而复生,一步步向她走来,眼角竟微微湿润,便觉得心满意足,一世无求。她一直认为北澈太子温柔、善良、尊贵高雅、宛若谪仙,不善与人争强斗狠、勾心斗角,因此,从嫁给他那一天起,她便做好了永远守护他的准备,绝不容许任何人伤害到他一丝一毫。直到那一日,她被人暗算,震怒之下的他再也无法维持假象,本性毕露,屠戮天下。。
  • 丞相的新娘

    丞相的新娘

    “碧落,我这里有一盒上好的绿豆糕,只要你玉手轻轻将绣球抛下去,这一盒绿豆糕就全归你了!”郑氏诱惑的说道。肚子里的谗虫被唤醒,婚事?绿豆糕.最终她为了一盒绿豆糕选择了抛绣球。“买大.买小.买定离手.”“我压大!”金碧落将手里的最后一块绿豆糕压在‘大’上面众人惊异“你压绿豆糕?”“恩!”碧落傻傻的点点头,希望这个绿豆糕可以赢回更多的绿豆糕。欧阳耀祖极度郁闷的问道“难道你离家出走的时候就没有带银子?”“没有,我只带了绿豆糕”碧落嘟嚷道。“那你知不知道没有银子就买不到绿豆糕?”欧阳耀祖忍不住笑道。“知道,可是银子太重所以我就只带了绿豆糕!”金碧落边说边抢过他手里的绿豆糕塞在嘴里。============================================
  • 莞然回首

    莞然回首

    叶莞曾认为她的爱情会是一直去追逐于那双温柔的明眸,并乐此不彼。直到满身伤痛,蓦然回首,才发现另一双守候已久的深邃眼眸,一如初衷。“阿莞,我在等你。”他说。彼时叶莞才真正明白,所谓爱情,不只是温柔。
  • 水

    工作是嘉兴市中级法院的一名法官。已发表小说100万余字,散见于《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中国作家》、《江南》、《山花》、《百花洲》等期刊。
  • 人文百科知识博览

    人文百科知识博览

    《我的第一本百科书:人文百科知识博览》内容包罗万象,形式丰富多彩。它既是人们认识世界、感知历史、触摸时空和未来的组合工具,又是聆听历史和探索未来的一条捷径,同时也是家长引领孩子成长的教育指南。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学会走商路

    学会走商路

    本书《学会走商路》,说到底也是念生意经的学问。书中再现了古今中外大大小小的商家和各有千秋的奇招。以精湛的故事,列举并评析了商人在创业、经营、招揽人才、搜集情报、新产品开发、销售、广告、公关等不同战场上的决胜过程,俾使今天的经商者在对“前度刘郎”们的经验有所参照和参悟。从而运用商战的技巧,在攻与防、进与退、新与旧、苦与乐、胜与败、兴与亡等方面,得心应手地趋吉避凶。历史上的商人千千万万,限于“商家典要”之故,仅精选出些许学习之楷模。
  • 吾乃祸水

    吾乃祸水

    红颜祸水,即红颜等于祸水!那么,吾等于红颜吗?因为:自古红颜美人难求,好难得出现这么一个,自然导致很多男子追求,男人凑多了,容易引发争端,轻则斗殴流血,严重时会祸及众无辜。所以:红颜是祸水。因为:吾长得没话说,除了美,还是美,那是相当的美!但……呃……好像叫吾祸水与此关系不大。所以:吾与红颜不能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