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4800000036

第36章 婚姻思想与婚姻观念(3)

班昭《女诫》的产生,最根本原因在于它适应了自西汉后期以来豪族地主经济发展的需要。其次,还与班昭的家学渊源有相当关系。班氏家庭是东汉前期的著名儒学家庭,其父班彪“性沉重好古”,对儒家典籍十分熟悉④;(④《后汉书·班彪传》。)其兄班固持笔《白虎通义》,倡导男尊女卑和封建贞节观念,这一切都对班昭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封建知识分子家庭的浓郁熏陶下,班昭自幼就诵读儒学典籍,“博学高才”。她十四岁出嫁后,“战战兢兢,常惧黜辱,以增父母之羞”,男尊女卑的观念很早便深深树立在她的思想之中。最后,与刘向等人不同,她以女性细腻的心理,体验了女子在家庭环境中地位与处境。她流露出的女子(从幼女到成为妻子)自卑感是那样的发自肺腑、那样的深切凝重,因而,对于阅读这篇文字的妇女来说,也就更具有说服力。而这部著作又是在她老年时代完成的。现代心理学业已证明,参加过创造性工作的人,到了老年,反而可以见到其创造力更加成熟。班昭从中年开始,一直保持着十分明晰的思维能力,她以老年人的循循善诱,条分缕析地说明男尊女卑的合理性,处处从女子自身和宗族之间的和谐去教导后辈。因而,对于阅读这篇文字的妇女来说,也就更具有亲切感和感召力。

班昭认为,女子从一落地,就决定了终身“卑恭”的命运。她借用《诗经》中的说法,把女子比作“瓦”:“古之生女三日,卧之床下,弄之瓦,而斋告焉。卧之床下,明其卑弱,主下人也。弄之瓦,明其习劳,主执勤也。”女子长大成人后,必须明了自己在社会中的价值和地位,在家中应谨小恭敬,忍辱负重,勤执家务,任劳任怨:“谦让恭敬,先人后己,有善莫名,有恶莫辞,忍辱含圬,常若畏惧。是谓卑弱下人也。”“晚寝早作,勿惮夙夜,执务私事,不辞剧易。”倘若做不到这些,就会招致“名称之不闻,黜辱之在身”①。(①《女诫·卑弱第一》,见《后汉书·列女传》。)

在论述女子地位低于男子时,班昭引入了“阴阳”的概念,从“天道”角度论证其“妇行”理论的合理性。她说:“阴阳殊性,男女异行。阳以德为刚,阴以柔为用。男以强为贵,女以弱为美。”把刚、柔和强、弱的概念汇入“阴阳”的原则之下,使它们分别成为男、女的“天性”,丰富了董仲舒和刘向的理论。②(②参见《女诫·敬慎第三》,见《后汉书·列女传》。)

班昭对女子出嫁后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作了一系列规定:

第一,在家庭生活中,丈夫与妻子是“御”与“事”的关系:“夫不贤,则无以御妇;妇不贤,则威仪废缺;妇不事夫,则义理堕阙。”而这二者,也与阴阳相关:“夫妇之道,参配阴阳,通达神明,信天地之弘义,人伦之大义也。”③(③《女诫·夫妇第二》,见《后汉书·列女传》。)所以,妻子必须尽责尽力去侍奉丈夫。

第二,妻子在与姑舅相处中,应当逆来顺受,事事恭听:“夫虽云爱,舅姑为非,此所谓以义自破者也。然则舅姑之心奈何?固莫尚于曲从矣。”而要真正做到曲从于姑舅,就应对他们所说的一切,无条件服从:“姑言尔是,固宜从令,姑言尔而非,犹宜顺命。勿得违戾是非,争分曲道,此所谓曲从矣。”班昭唯恐出嫁的女子不了解姑舅在家庭中的(①《女诫·曲从第六》,见《后汉书·列女传》。)

第三,妻子在与丈夫的兄弟姊妹相处中,应当处处谨慎。班昭认为,丈夫的兄弟姊妹在夫家所起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尽管她还没有像后世那样,从血族(公婆与其子女)与姻亲(公婆与儿媳)的角度,去分析儿媳与小姑、小叔在公、婆眼中的亲疏远近,但她确实意识到他(她)们在家庭中的地位是有区别的:“妇人之得意于夫主,由舅姑之爱己也;舅姑之爱己,由叔妹之誉己也。”而“我臧否誉毁,一由叔妹,叔妹之心,复不可失也。皆莫知叔妹之不可失,而不能和之以求亲,其蔽也哉”。因此,妻子在与叔妹相处中,必须“求叔妹之心,固莫尚于谦顺矣”②。(②《女诫·曲从第七》,见《后汉书·列女传》。)

第四,妻子对于丈夫,应恪守“从一而终”的准则。班昭援引《礼记》的论述,把丈夫的地位提高到与天相等的程度:“夫者,天也。天固不可逃,夫固不可离也。”她认为,如果妻子行为无忌,不遵循这一原则,就会遭致丈夫的合理惩罚和“天谴”:“礼义有愆,夫则薄之”,“行违神祇,天则罚之”③。(③《女诫·曲从第五》,见《后汉书·列女传》。)

由此可见,班昭论述的是扩大家庭类型。即,公、婆、夫、妻、叔、小姑六种亲属。根据后文谈到的沙波特家庭关系公式,这种家庭中有15种关系,而与妻子有关的占了5种。班昭把其他10种略而不论,集中而深入分析了这5种主要关系。

第五,妻子应当遵循德、言、容、功四方面“妇行”。

妇德是:“不必才明绝异也”,“清闲贞静,守节整齐,行己有耻,动静有法,是谓妇德”。

妇言是:“不必辩口利辞也”,“择辞而说,不道恶语,时然后言,不厌于人,是谓妇言”。

妇容是:“不必颜色美丽也”,“盥浣尘秽,服饰鲜洁,沐浴以时,身不垢辱,是谓妇容”。

妇功是:“不必工巧过人也”,“专心纺绩,不好戏笑,洁齐酒食。以奉宾客,是谓妇功”①。(①《女诫·曲从第四》,见《后汉书·列女传》。)

应当看到,在“妇行”的诸项要求中,蕴含着某些合理的内容。如要求在交谈时和气有礼,不出口伤人;定时洗浴,讲究卫生。这对于保持家庭关系的和睦以及身体健康,都是有益的。但是,“妇行”中的消极面无疑是主要的,按照“妇行”塑造出的女子形象,是完全驯从于男方家庭的木偶和愚人。“妇德”是要求女子的行为规范符合男方家庭的利益,而不能擅自举动。“妇言”归根到底是要求女子在言谈中不能冒犯丈夫及其家中的其他成员。“妇容”则把女子打扮修饰视为邪恶,试图通过禁止“治容”来禁锢女子的心灵。“妇功”则是把女子看成一架机器:在家中只能辛勤劳动,做饭治炊,却不能有其他任何的享受与奢望。

需要指出的是,《女诫》并非每句每字都鼓吹男尊女卑,夫尊妻卑。其中确还存在着个别有价值的观念,尽管它如同一抹晚霞,很快消失在苍茫的夜色中。班昭认为,在婚姻和家庭关系中,夫妻双方有“恩义”的一面,这是在封建社会中被压抑、被扭曲的夫妻恩爱感情的流露与反映。班昭以浓厚的情感色彩论述道:“夫为夫妇者,义以和亲,恩以好合”,故此,在家庭生活中,彼此要互恩互爱,而尽量不要争吵和打骂(显然,这是针对夫方说的),避免导致“恩义俱废,夫妇离矣”的不幸结局。

但是“恩义”的提出,在班昭的著作中仅仅是一闪即过。在论及如何维系“夫妇恩义”时,班昭又折回到夫尊妻卑的理论上去。她认为,如欲保持婚嫁的稳定,妻子就必须遵循“敬顺之道”,时时、处处、事事留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由于“房室周旋,遂生怨黩。怨黩既生,语言过矣。语言既过,纵恣必作。则侮夫之心生矣”;所以,唯有妻子“修身莫若敬,避强莫若顺”,才能保障“夫妇之好,终身不离”②。(②《女诫·敬慎第三》,见《后汉书·列女传》。)

班昭对当时社会上一些人不让女子读书,“但教男而不教女”的做法极为不满。因此,她提出女性有与男性一样的权利去学习和读书。这与中国封建社会后代流行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法有颇大区别。但是在女子读书学习的最终归宿问题上,班昭却又一次折回到男尊女卑的理论上去。她说:“察今之君子,徒知妻妇之不可不御,威仪之不可不整,故训其男,”却不知以书教化女子,“不亦蔽于彼此之数乎?”只有使女子通过学习,明白“人伦之大节”,才能“通达神明,信天地之弘义”,“贵男女之际”,谨慎“事夫”①。(①《女诫·夫妇第二》,见《后汉书·列女传》。)

需要说明的一个问题是,学术界中广为流行这样的看法:班昭的婚姻思想反映了东汉时期妇女受压迫、受残害的现实。实则,这种说法是不够准确的。从前几章的有关分析可以看出,东汉时期,妇女的社会地位与西汉相比,确实有了下降,但与班昭所设想的状况,还有颇大距离。换言之,班昭的婚姻思想并不完全是当时妇女社会生活与家庭生活中实际地位的写照。

但是,班昭的婚姻思想又具有强烈的预见性。她的一系列设想,在唐代之后(特别是两宋、明、清)的近千年历史进程中,逐步成为现实。这样说并不是夸大个人观念的作用。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思想形态虽然是第二性的,但它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意识和观念这一特质,决定了它既可以大大落后于社会实践与社会现实,也可能超越社会实践与社会现实。班昭的婚姻思想,正属于这种超前的思想意识观念。

由于这个缘故,班昭的婚姻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班昭本人也被封建正统学者授予“女圣人”的桂冠。以至《女诫》的写作形式,也为后人模仿。唐代女子郑氏,以班昭与其女儿问答的方式,编写《女孝经》十八章,基本形式十分接近《女诫》。另一唐代女子宋若华在《女论语·序》中明确表示,她写这本书,纯然是仿《女诫》而作:“大家曰:妾乃贤人之妻,名家之女,‘四德’粗合,亦通书史。因辍女工,间观文字。九烈可嘉,三贞可慕。惧夫后人不能追步,因撰一书,名为《论语》。敬戒相承,教训女子。”

宋代的地主阶级在“家训”中广泛采撷了班昭倡导的要求妇女“恭”、“孝”、“奉”等观念,认为:“诸妇必须安详敬,奉舅姑以孝,事丈夫以礼,待姊姨以和。”至明、清时期,封建统治者对班昭更为推崇。明人徐氏在《内训》中写道:“世惟取……曹大家《女诫》为训。”清代人陆圻在《新妇谱》中也大量撷取班昭的思想。如他说:“新妇之倚以为天者,公、姑、丈夫三人而已。故待三人,必须曲得其欢心,不可丝毫触恼。”②(②陆圻:《新妇谱·得欢心》。)“夫者,天也,一生须守一‘敬’字。……若强肆折辩,又高声争斗,则恶名归于妇人矣。于丈夫何损。”③(③陆圻:《新妇谱·敬丈夫》。)清人李晚芳,亦曾撰《续女诫》,宣扬封建的伦理。

在内容上,后世“女学”之作,大都沿袭《女诫》思想,在内容相似性上几乎完全重合《女诫》。《女诫》的影响不仅是形式上的,更重要的是它倡导的思想渗入到各个阶层的意识心理中去,对妇女的影响尤为深重。尽管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还有人称誉班昭“远绍古代女子德、言、容、功之学,而为发扬光大。……后代女子,均奉为规范”①。(①朱倓:《班昭》,14页,重庆,胜利出版社,1944。)

《女诫》包含的婚姻思想,甚至越过了古代中国的境域,在近邻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封建社会的土壤中植根生长,并成为这些国家封建伦理观念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渊源。在日本德川时代,著名儒学家贝原益轩撰写一本颇具影响的《女大学》,其中的许多内容,均可以从《女诫》中找到源头:

妇人别无主君,以夫为主人,敬谨以事之。

女人属阴……遇事要屈身从夫。

女以夫为天,不可以反覆逆夫,受天之罪。

一经嫁后,则不出其家者,为妇之道古之圣教也。

若舅、姑有所命令,则谨慎而行。不可违抗。万事须询舅、姑,一任其教。舅、姑若憎我,训我,亦必和颜悦色,不敢怨恨。

贝原在这里说的“古之圣教”,就是指班昭的《女诫》。大约在公元6世纪,《女诫》全文随同《后汉书》一起,传入了高丽。据研究,至公元7世纪后半叶,《后汉书》已被正式列为高丽太学及民间各种教育中的必读教材②,(②参见高明士:《韩国古代学校教育的发展》,载台湾《文史哲学报》第30期,1981年12月。)《女诫》的基本思想也随之在高丽国内各地传播开来。在越南黎氏封建王朝,《女诫》在社会各阶层中的流传。亦颇为广泛和颇为深入。

由此可见,如同班昭这样对后世产生如此巨大影响的家庭婚姻关系思想家,在两汉时期是鲜有匹畴的。

王符的婚姻思想

王符(公元85—163年),字节信,安定临泾(今甘肃镇原)人。传世著作有《潜夫论》三十六篇。

王符自幼生活在社会下层:“安定俗鄙庶孽,而符无外家,为乡人所贱。”但他性格刚强,“有志操”,“耿介不同于俗”。其行文意气风发,鞭辟入里。在他生活的时代,社会的各种矛盾已相当激烈。特别是宦官与外戚两个集团相竞不已,朝政更加腐败黑暗。针对这种社会现实,王符进行了认真思考,对几十种社会弊端进行了剖析和抨击。因此,韩愈赞誉他“愤世著论”①。(①《昌黎文集·后汉三贤赞》。)作为其社会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王符的婚姻思想也带有这种批判色彩。

王符十分重视官吏和贵族阶层的婚姻状况,他认为,官吏和外戚家庭之间盛行的联姻之风,对东汉政权带来了不良影响。王符分析了春秋战国之后统治阶级成员广为联姻的风气,指出:“将相权臣,必以亲家。皇后兄弟,主婿外孙,年虽童妙,未逃桎梏”的结果,导致封建政权选拔人才时重亲族血缘关系,而不看才能高下,

“由藉此官职,功不加民,泽不被下而取侯,多受茅土,又不得治民效能以报百姓,虚食重禄,素餐尸位”②。(②③《潜夫论·思贤》。)在王符看来,造成这种不良现象的原因在于,“世主”即最高统治者任人不当所致。他警告说:“不使立功自诧于民,而苟务高其爵位,崇其赏赐,令结怨于下民,悬罪于恶,积过既成,岂有不颠陨者哉?”③(②③《潜夫论·思贤》。)早在西汉初年,贾谊就明确反对过婚姻结权势、攀高门和联姻的社会风气,王符从吏选、吏任以及吏治的角度,分析联姻对社会造成的危害,这是对贾谊婚姻观的进一步的发展。

其次,王符反对婚嫁时铺张浪费,但他分析的角度与前人有所不同,着重从物质生产资料和生产资料的再生产角度谈了自己的看法,指出:社会上风行婚嫁铺张,使许多下层人民债台高筑,全家生计遭到破坏,以至于“破终身之本业”,使再生产无法进行下去。④(④参见《潜夫论·浮侈》。)把婚嫁铺张与物质资料再生产联系起来进行考察,这在认识上又深入了一步。王符还提出了制止婚嫁铺张的措施,他主张运用法律手段惩治贪取聘财之人:“诸一女许数家,虽生十子,更百教,勿令得蒙一(人)还私家,则此奸绝矣。不则髡其夫妻,徙千里外剧县,乃可以毒其心而绝其后。”⑤(⑤《潜夫论·断讼》。)东汉政府是否因此而设立法律,尚无史料证实。但至晚到了唐代,已出现制裁“一女许数家”的专门法律,这与王符的论述当有一定关系。

王符还主张女子恪守“贞节”,不事二夫,他认为,衡量女子的道德标准,是应看其是否“鲜洁”。所谓“鲜洁”,并非专指讲究卫生,主要是说女子的“一许不改”。他认为:“贞女不二心以数变。……一许不改,盖所以长贞洁而宁父、兄也。”他尖刻地指责改嫁过的女子是“不贞洁”、“无廉耻”的“淫辟妇女”。王符在要求女子守“贞节”的同时,并没有提到男子是否也应遵守“从一”原则。看来,他和封建社会绝大多数思想家一样,把“贞节”看做女子特有的行为规范。但需要指出的是,王符在这个问题上的论述,与汉代其他力倡女子守节的人相比,并非毫无可取之处。他在客观上揭露了东汉时期妇女受压迫的社会现实。他说,一些女子本人不愿再嫁其“世叔兄弟”所指定的人,被“迫胁遣从”。更有甚者,有些人家对不愿改嫁的家庭女性成员,“多设人客,威力胁截,守将抱持,连日乃缓”。王符抨击这种行径,是“与强掠人妻无异”的强蛮的犯罪行为。①(①参见《潜夫论·断讼》。)王符这一批评是应予以肯定的。

同类推荐
  • 民间演艺

    民间演艺

    我们就是要通过彰显我国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保持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与特征,维护中华文化的本土化和多样化,这是具有伟大战略意义的事情。而对于每一个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来说,可以通过本书充分认识中华民族的辉煌文化,学习民族先人的聪明才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加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文化,并能够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新时代的文化创新和艺术创新。
  • 孔庙历史沿革与祭孔文化

    孔庙历史沿革与祭孔文化

    孔庙建筑历史悠久,已有近二千五百年的历史。公元前478年,孔子死后的第二年,鲁哀公就在孔子故乡曲阜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立庙,内藏孔子生前用过的衣、冠、琴、车、书等,“岁时奉祀”。这是中国最早的孔庙。
  • 关庙与关公文化

    关庙与关公文化

    将近10年前,笔者又和王峻峰、郭汾阳合写过一本同名的30余万字的专著。本书是对这本专著的浓缩和深化,又加上了一些新的思考。
  • 西口文化

    西口文化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表里山河的独特自然条件,勤劳智慧的历代先民,造就了得天独厚的三晋人文资;T.彼誉为华夏文明的“主题公园”,中国社会变革和进步的“思想库”,古代东方艺术的“博物馆”。在中华民族的煌煌文化巨著里,博大精深的三晋文化是其中极为绚丽和厚重的重要篇章。进入新世纪,山西省委、省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板应对经济社会和时代发展形势。
  • 湖北人的性情剖析

    湖北人的性情剖析

    湖北人既豪爽又谨慎,既热情又小心,既善于经营世俗人生,又崇尚精神生活。他们可以披肝沥胆,无私助人,也可以小处计较,谨慎处世;他们可以争强好胜,兼济天下,也可以超然物外,独善其身。本书是第一本诠释湖北人性情的精华本,是洞悉湖北人行为特性的全面攻略。本书着重描写了湖北的地理特点、文化和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本书中,编者突出表现湖北人在经济、教育、社会、性格、人文况味、语言等领域所呈现出的性情特征。其中,尤其对“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这句俗语,做了细致的解释。
热门推荐
  • 三国之名将终结者

    三国之名将终结者

    三国是个将星云集的时期,能人异士层出不穷,可是有很多名将却死的默默无闻,比如江东吕蒙,鲁肃病死家中,陆逊被孙权逼死,张飞死于小人之手等等。为将者当以马革裹尸,战死沙场为荣,而不是死于阴谋和病痛上。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万古天帝

    万古天帝

    天界第一战神,却因功高震主,遭挚爱背叛,死于洞房之夜。聂天重生百年之后,再不做殿下之臣!破苍穹,逆乾坤,凌万天,踏万界!开启一场与当世天才争锋角逐的逆天之旅。这一世,我要创造我的世界!这一世,我要成为万古天帝!这一世,我要主宰天界神域!万古天帝交流群:323877994欢迎加入
  • 天道封神圣人劫:霸决洪荒

    天道封神圣人劫:霸决洪荒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人充满了劣根性,曰:天地不仁。熟知天地之仁,方才大仁。所有的路都是自己选的,何以怪天?天道起大劫,圣人也不能脱俗,苦苦的挣扎是人的错,还是天道之错?本书来为你解答。
  • 雷锋1940—1962

    雷锋1940—1962

    从新中国激情燃烧的岁月里走出来的雷锋,恰像是一个“共和国长子” 式的角色。他代表了热情建设社会主义、努力朝着共产主义前进的“无私奉献”的红色一代,发生在他身上的一切对于中国当代年轻人来讲,显得神秘而遥远。 这个让人如雷贯耳的雷锋,当年并不是一个落伍的人。其实雷锋一直都是共和国五六十年代的潮流先锋,他戴红领巾、主动回乡当农民、当政府公务员、学开拖拉机、喜爱拍照片、发表文章、成为炼钢工人、穿皮夹克戴手表、参加解放军、学习《毛泽东选集》……毫无疑问,雷锋的生活正是那个时代的主流生活;而革命,也是那个年代的时尚生活的重要内容。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卿狂,傻王妃来罩

    卿狂,傻王妃来罩

    本文1v1,互宠,女强男萌,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男主也是很强的。她是天辰国丞相府里最最不受关注的庶二小姐,临水照镜,却不慎失足落水、芳魂逝去的伊梦影;她是奋斗十年,踌躇满志,准备回国大干一场的商界‘老油条’,飞机坠毁,魂入异世的林竹。再睁眼,林竹成了伊梦影。迎接她的,是一个待嫁之身。什么?快要嫁人了?什么?要嫁的是个煞星,煞星不算,还是个傻子?丫环哭哭啼啼,林竹却甚是满意——至少身份是个王爷,吃喝不用愁。至于煞星,煞星好啊!煞星就没人敢觊觎了。她不期待什么爱情,却也见不惯满屋子‘好姐妹’。至于傻子,傻子好啊!傻子好控制,这日子不就想怎么过就怎么过吗?这真是…想得太美!前往康庄大道上总有些烂虫来挡路。这道理,她明白!没事,咱迎风破浪,总会见到彩虹。婆婆态度晦暗不明?没关系,我会让你看到我是绝佳媳妇代言人;极品叔婶偶来闹?没关系,婆婆做前锋,我摇旗呐喊。到忍无可忍,那就别怪我自个做前锋了;想欺负我老公?那对不起啦,先做好去死的准备吧。王爷傻,想夺权?诶诶,别忘了还有本王妃。咱们王府,女主内,女主外,男主卖萌。看不起她?那就拿出点业绩瞧瞧。贪污腐败的,见了我也不用绕道而行,不好意思,哪条道都是我的人;闹分裂的,落的无家可归也别怨咱,谁叫你思想跟不上时代,世界需要和谐…这回不给小片段,给一些语录:一:女主语录:“傻瓜也是你能叫的?全天下能叫他傻瓜只有本王妃。记住了没?记不住那脑子就不用要了!”“我是你的王妃,你要事事依着我,知道吗?同时,我会事事罩着你的。”“我叫你傻瓜,那是昵称,你得笑;别人叫你傻瓜,那是侮辱,你要把别人打得承认他自个是傻瓜才行。”“虽然你真的是个傻瓜,但我一辈子认定的就是你了。你就偷着乐吧。那什么皱眉、忧愁的,实在是不适合你这个傻瓜。”二:萌主语录:“娘子是天下最最好的娘子,不准说她坏话。她骂你,肯定是你错了;她打你,肯定是你活该。”“娘子的话要乖乖的听着。娘子说的就是对的。”“欺负娘子的人都是坏人,恒恒要打死他们。”简言之,此文就是一个很强的乖乖傻瓜,经由咱们的女主调教,成了一个以娘子为天的定时炸弹的故事——不要欺负女主哦,小心男主会爆炸的…O(∩_∩)O
  • 平行空间

    平行空间

    穆昱宇先生白手起家,创下所谓的成功神话,但他内心却倍感疲惫,对周围的一切缺乏兴趣。有天他偶遇少年时代向自己告白,却遭自己唾弃厌恶的女孩倪春燕,从那之后他莫名开始频繁做梦,梦里他到了另一个空间,有着与现实中截然不同的身份,过着他想象不到的幸福生活。
  • 花田篱下

    花田篱下

    意外穿越,没有大富大贵的家世,没有爹娘的疼爱,但好歹上天是公平的,至少给了一个百花空间,一个疼爱她到骨子里的哥哥,养养花怡情还能赚个金钵满盆。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