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4800000036

第36章 婚姻思想与婚姻观念(3)

班昭《女诫》的产生,最根本原因在于它适应了自西汉后期以来豪族地主经济发展的需要。其次,还与班昭的家学渊源有相当关系。班氏家庭是东汉前期的著名儒学家庭,其父班彪“性沉重好古”,对儒家典籍十分熟悉④;(④《后汉书·班彪传》。)其兄班固持笔《白虎通义》,倡导男尊女卑和封建贞节观念,这一切都对班昭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封建知识分子家庭的浓郁熏陶下,班昭自幼就诵读儒学典籍,“博学高才”。她十四岁出嫁后,“战战兢兢,常惧黜辱,以增父母之羞”,男尊女卑的观念很早便深深树立在她的思想之中。最后,与刘向等人不同,她以女性细腻的心理,体验了女子在家庭环境中地位与处境。她流露出的女子(从幼女到成为妻子)自卑感是那样的发自肺腑、那样的深切凝重,因而,对于阅读这篇文字的妇女来说,也就更具有说服力。而这部著作又是在她老年时代完成的。现代心理学业已证明,参加过创造性工作的人,到了老年,反而可以见到其创造力更加成熟。班昭从中年开始,一直保持着十分明晰的思维能力,她以老年人的循循善诱,条分缕析地说明男尊女卑的合理性,处处从女子自身和宗族之间的和谐去教导后辈。因而,对于阅读这篇文字的妇女来说,也就更具有亲切感和感召力。

班昭认为,女子从一落地,就决定了终身“卑恭”的命运。她借用《诗经》中的说法,把女子比作“瓦”:“古之生女三日,卧之床下,弄之瓦,而斋告焉。卧之床下,明其卑弱,主下人也。弄之瓦,明其习劳,主执勤也。”女子长大成人后,必须明了自己在社会中的价值和地位,在家中应谨小恭敬,忍辱负重,勤执家务,任劳任怨:“谦让恭敬,先人后己,有善莫名,有恶莫辞,忍辱含圬,常若畏惧。是谓卑弱下人也。”“晚寝早作,勿惮夙夜,执务私事,不辞剧易。”倘若做不到这些,就会招致“名称之不闻,黜辱之在身”①。(①《女诫·卑弱第一》,见《后汉书·列女传》。)

在论述女子地位低于男子时,班昭引入了“阴阳”的概念,从“天道”角度论证其“妇行”理论的合理性。她说:“阴阳殊性,男女异行。阳以德为刚,阴以柔为用。男以强为贵,女以弱为美。”把刚、柔和强、弱的概念汇入“阴阳”的原则之下,使它们分别成为男、女的“天性”,丰富了董仲舒和刘向的理论。②(②参见《女诫·敬慎第三》,见《后汉书·列女传》。)

班昭对女子出嫁后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作了一系列规定:

第一,在家庭生活中,丈夫与妻子是“御”与“事”的关系:“夫不贤,则无以御妇;妇不贤,则威仪废缺;妇不事夫,则义理堕阙。”而这二者,也与阴阳相关:“夫妇之道,参配阴阳,通达神明,信天地之弘义,人伦之大义也。”③(③《女诫·夫妇第二》,见《后汉书·列女传》。)所以,妻子必须尽责尽力去侍奉丈夫。

第二,妻子在与姑舅相处中,应当逆来顺受,事事恭听:“夫虽云爱,舅姑为非,此所谓以义自破者也。然则舅姑之心奈何?固莫尚于曲从矣。”而要真正做到曲从于姑舅,就应对他们所说的一切,无条件服从:“姑言尔是,固宜从令,姑言尔而非,犹宜顺命。勿得违戾是非,争分曲道,此所谓曲从矣。”班昭唯恐出嫁的女子不了解姑舅在家庭中的(①《女诫·曲从第六》,见《后汉书·列女传》。)

第三,妻子在与丈夫的兄弟姊妹相处中,应当处处谨慎。班昭认为,丈夫的兄弟姊妹在夫家所起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尽管她还没有像后世那样,从血族(公婆与其子女)与姻亲(公婆与儿媳)的角度,去分析儿媳与小姑、小叔在公、婆眼中的亲疏远近,但她确实意识到他(她)们在家庭中的地位是有区别的:“妇人之得意于夫主,由舅姑之爱己也;舅姑之爱己,由叔妹之誉己也。”而“我臧否誉毁,一由叔妹,叔妹之心,复不可失也。皆莫知叔妹之不可失,而不能和之以求亲,其蔽也哉”。因此,妻子在与叔妹相处中,必须“求叔妹之心,固莫尚于谦顺矣”②。(②《女诫·曲从第七》,见《后汉书·列女传》。)

第四,妻子对于丈夫,应恪守“从一而终”的准则。班昭援引《礼记》的论述,把丈夫的地位提高到与天相等的程度:“夫者,天也。天固不可逃,夫固不可离也。”她认为,如果妻子行为无忌,不遵循这一原则,就会遭致丈夫的合理惩罚和“天谴”:“礼义有愆,夫则薄之”,“行违神祇,天则罚之”③。(③《女诫·曲从第五》,见《后汉书·列女传》。)

由此可见,班昭论述的是扩大家庭类型。即,公、婆、夫、妻、叔、小姑六种亲属。根据后文谈到的沙波特家庭关系公式,这种家庭中有15种关系,而与妻子有关的占了5种。班昭把其他10种略而不论,集中而深入分析了这5种主要关系。

第五,妻子应当遵循德、言、容、功四方面“妇行”。

妇德是:“不必才明绝异也”,“清闲贞静,守节整齐,行己有耻,动静有法,是谓妇德”。

妇言是:“不必辩口利辞也”,“择辞而说,不道恶语,时然后言,不厌于人,是谓妇言”。

妇容是:“不必颜色美丽也”,“盥浣尘秽,服饰鲜洁,沐浴以时,身不垢辱,是谓妇容”。

妇功是:“不必工巧过人也”,“专心纺绩,不好戏笑,洁齐酒食。以奉宾客,是谓妇功”①。(①《女诫·曲从第四》,见《后汉书·列女传》。)

应当看到,在“妇行”的诸项要求中,蕴含着某些合理的内容。如要求在交谈时和气有礼,不出口伤人;定时洗浴,讲究卫生。这对于保持家庭关系的和睦以及身体健康,都是有益的。但是,“妇行”中的消极面无疑是主要的,按照“妇行”塑造出的女子形象,是完全驯从于男方家庭的木偶和愚人。“妇德”是要求女子的行为规范符合男方家庭的利益,而不能擅自举动。“妇言”归根到底是要求女子在言谈中不能冒犯丈夫及其家中的其他成员。“妇容”则把女子打扮修饰视为邪恶,试图通过禁止“治容”来禁锢女子的心灵。“妇功”则是把女子看成一架机器:在家中只能辛勤劳动,做饭治炊,却不能有其他任何的享受与奢望。

需要指出的是,《女诫》并非每句每字都鼓吹男尊女卑,夫尊妻卑。其中确还存在着个别有价值的观念,尽管它如同一抹晚霞,很快消失在苍茫的夜色中。班昭认为,在婚姻和家庭关系中,夫妻双方有“恩义”的一面,这是在封建社会中被压抑、被扭曲的夫妻恩爱感情的流露与反映。班昭以浓厚的情感色彩论述道:“夫为夫妇者,义以和亲,恩以好合”,故此,在家庭生活中,彼此要互恩互爱,而尽量不要争吵和打骂(显然,这是针对夫方说的),避免导致“恩义俱废,夫妇离矣”的不幸结局。

但是“恩义”的提出,在班昭的著作中仅仅是一闪即过。在论及如何维系“夫妇恩义”时,班昭又折回到夫尊妻卑的理论上去。她认为,如欲保持婚嫁的稳定,妻子就必须遵循“敬顺之道”,时时、处处、事事留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由于“房室周旋,遂生怨黩。怨黩既生,语言过矣。语言既过,纵恣必作。则侮夫之心生矣”;所以,唯有妻子“修身莫若敬,避强莫若顺”,才能保障“夫妇之好,终身不离”②。(②《女诫·敬慎第三》,见《后汉书·列女传》。)

班昭对当时社会上一些人不让女子读书,“但教男而不教女”的做法极为不满。因此,她提出女性有与男性一样的权利去学习和读书。这与中国封建社会后代流行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法有颇大区别。但是在女子读书学习的最终归宿问题上,班昭却又一次折回到男尊女卑的理论上去。她说:“察今之君子,徒知妻妇之不可不御,威仪之不可不整,故训其男,”却不知以书教化女子,“不亦蔽于彼此之数乎?”只有使女子通过学习,明白“人伦之大节”,才能“通达神明,信天地之弘义”,“贵男女之际”,谨慎“事夫”①。(①《女诫·夫妇第二》,见《后汉书·列女传》。)

需要说明的一个问题是,学术界中广为流行这样的看法:班昭的婚姻思想反映了东汉时期妇女受压迫、受残害的现实。实则,这种说法是不够准确的。从前几章的有关分析可以看出,东汉时期,妇女的社会地位与西汉相比,确实有了下降,但与班昭所设想的状况,还有颇大距离。换言之,班昭的婚姻思想并不完全是当时妇女社会生活与家庭生活中实际地位的写照。

但是,班昭的婚姻思想又具有强烈的预见性。她的一系列设想,在唐代之后(特别是两宋、明、清)的近千年历史进程中,逐步成为现实。这样说并不是夸大个人观念的作用。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思想形态虽然是第二性的,但它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意识和观念这一特质,决定了它既可以大大落后于社会实践与社会现实,也可能超越社会实践与社会现实。班昭的婚姻思想,正属于这种超前的思想意识观念。

由于这个缘故,班昭的婚姻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班昭本人也被封建正统学者授予“女圣人”的桂冠。以至《女诫》的写作形式,也为后人模仿。唐代女子郑氏,以班昭与其女儿问答的方式,编写《女孝经》十八章,基本形式十分接近《女诫》。另一唐代女子宋若华在《女论语·序》中明确表示,她写这本书,纯然是仿《女诫》而作:“大家曰:妾乃贤人之妻,名家之女,‘四德’粗合,亦通书史。因辍女工,间观文字。九烈可嘉,三贞可慕。惧夫后人不能追步,因撰一书,名为《论语》。敬戒相承,教训女子。”

宋代的地主阶级在“家训”中广泛采撷了班昭倡导的要求妇女“恭”、“孝”、“奉”等观念,认为:“诸妇必须安详敬,奉舅姑以孝,事丈夫以礼,待姊姨以和。”至明、清时期,封建统治者对班昭更为推崇。明人徐氏在《内训》中写道:“世惟取……曹大家《女诫》为训。”清代人陆圻在《新妇谱》中也大量撷取班昭的思想。如他说:“新妇之倚以为天者,公、姑、丈夫三人而已。故待三人,必须曲得其欢心,不可丝毫触恼。”②(②陆圻:《新妇谱·得欢心》。)“夫者,天也,一生须守一‘敬’字。……若强肆折辩,又高声争斗,则恶名归于妇人矣。于丈夫何损。”③(③陆圻:《新妇谱·敬丈夫》。)清人李晚芳,亦曾撰《续女诫》,宣扬封建的伦理。

在内容上,后世“女学”之作,大都沿袭《女诫》思想,在内容相似性上几乎完全重合《女诫》。《女诫》的影响不仅是形式上的,更重要的是它倡导的思想渗入到各个阶层的意识心理中去,对妇女的影响尤为深重。尽管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还有人称誉班昭“远绍古代女子德、言、容、功之学,而为发扬光大。……后代女子,均奉为规范”①。(①朱倓:《班昭》,14页,重庆,胜利出版社,1944。)

《女诫》包含的婚姻思想,甚至越过了古代中国的境域,在近邻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封建社会的土壤中植根生长,并成为这些国家封建伦理观念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渊源。在日本德川时代,著名儒学家贝原益轩撰写一本颇具影响的《女大学》,其中的许多内容,均可以从《女诫》中找到源头:

妇人别无主君,以夫为主人,敬谨以事之。

女人属阴……遇事要屈身从夫。

女以夫为天,不可以反覆逆夫,受天之罪。

一经嫁后,则不出其家者,为妇之道古之圣教也。

若舅、姑有所命令,则谨慎而行。不可违抗。万事须询舅、姑,一任其教。舅、姑若憎我,训我,亦必和颜悦色,不敢怨恨。

贝原在这里说的“古之圣教”,就是指班昭的《女诫》。大约在公元6世纪,《女诫》全文随同《后汉书》一起,传入了高丽。据研究,至公元7世纪后半叶,《后汉书》已被正式列为高丽太学及民间各种教育中的必读教材②,(②参见高明士:《韩国古代学校教育的发展》,载台湾《文史哲学报》第30期,1981年12月。)《女诫》的基本思想也随之在高丽国内各地传播开来。在越南黎氏封建王朝,《女诫》在社会各阶层中的流传。亦颇为广泛和颇为深入。

由此可见,如同班昭这样对后世产生如此巨大影响的家庭婚姻关系思想家,在两汉时期是鲜有匹畴的。

王符的婚姻思想

王符(公元85—163年),字节信,安定临泾(今甘肃镇原)人。传世著作有《潜夫论》三十六篇。

王符自幼生活在社会下层:“安定俗鄙庶孽,而符无外家,为乡人所贱。”但他性格刚强,“有志操”,“耿介不同于俗”。其行文意气风发,鞭辟入里。在他生活的时代,社会的各种矛盾已相当激烈。特别是宦官与外戚两个集团相竞不已,朝政更加腐败黑暗。针对这种社会现实,王符进行了认真思考,对几十种社会弊端进行了剖析和抨击。因此,韩愈赞誉他“愤世著论”①。(①《昌黎文集·后汉三贤赞》。)作为其社会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王符的婚姻思想也带有这种批判色彩。

王符十分重视官吏和贵族阶层的婚姻状况,他认为,官吏和外戚家庭之间盛行的联姻之风,对东汉政权带来了不良影响。王符分析了春秋战国之后统治阶级成员广为联姻的风气,指出:“将相权臣,必以亲家。皇后兄弟,主婿外孙,年虽童妙,未逃桎梏”的结果,导致封建政权选拔人才时重亲族血缘关系,而不看才能高下,

“由藉此官职,功不加民,泽不被下而取侯,多受茅土,又不得治民效能以报百姓,虚食重禄,素餐尸位”②。(②③《潜夫论·思贤》。)在王符看来,造成这种不良现象的原因在于,“世主”即最高统治者任人不当所致。他警告说:“不使立功自诧于民,而苟务高其爵位,崇其赏赐,令结怨于下民,悬罪于恶,积过既成,岂有不颠陨者哉?”③(②③《潜夫论·思贤》。)早在西汉初年,贾谊就明确反对过婚姻结权势、攀高门和联姻的社会风气,王符从吏选、吏任以及吏治的角度,分析联姻对社会造成的危害,这是对贾谊婚姻观的进一步的发展。

其次,王符反对婚嫁时铺张浪费,但他分析的角度与前人有所不同,着重从物质生产资料和生产资料的再生产角度谈了自己的看法,指出:社会上风行婚嫁铺张,使许多下层人民债台高筑,全家生计遭到破坏,以至于“破终身之本业”,使再生产无法进行下去。④(④参见《潜夫论·浮侈》。)把婚嫁铺张与物质资料再生产联系起来进行考察,这在认识上又深入了一步。王符还提出了制止婚嫁铺张的措施,他主张运用法律手段惩治贪取聘财之人:“诸一女许数家,虽生十子,更百教,勿令得蒙一(人)还私家,则此奸绝矣。不则髡其夫妻,徙千里外剧县,乃可以毒其心而绝其后。”⑤(⑤《潜夫论·断讼》。)东汉政府是否因此而设立法律,尚无史料证实。但至晚到了唐代,已出现制裁“一女许数家”的专门法律,这与王符的论述当有一定关系。

王符还主张女子恪守“贞节”,不事二夫,他认为,衡量女子的道德标准,是应看其是否“鲜洁”。所谓“鲜洁”,并非专指讲究卫生,主要是说女子的“一许不改”。他认为:“贞女不二心以数变。……一许不改,盖所以长贞洁而宁父、兄也。”他尖刻地指责改嫁过的女子是“不贞洁”、“无廉耻”的“淫辟妇女”。王符在要求女子守“贞节”的同时,并没有提到男子是否也应遵守“从一”原则。看来,他和封建社会绝大多数思想家一样,把“贞节”看做女子特有的行为规范。但需要指出的是,王符在这个问题上的论述,与汉代其他力倡女子守节的人相比,并非毫无可取之处。他在客观上揭露了东汉时期妇女受压迫的社会现实。他说,一些女子本人不愿再嫁其“世叔兄弟”所指定的人,被“迫胁遣从”。更有甚者,有些人家对不愿改嫁的家庭女性成员,“多设人客,威力胁截,守将抱持,连日乃缓”。王符抨击这种行径,是“与强掠人妻无异”的强蛮的犯罪行为。①(①参见《潜夫论·断讼》。)王符这一批评是应予以肯定的。

同类推荐
  • 弟子规·增广贤文·声律启蒙·幼学琼林

    弟子规·增广贤文·声律启蒙·幼学琼林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著。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详述了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养成忠厚仁爱道德风尚的经典教材。《增广贤文》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是一部古训集、民间谚语集。其内容汇集了为人处世的各类谚语,很有哲理性,释道儒各方面的思想均有体现。《声律启蒙》按韵分部,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虚实应对。从单字到双字、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节奏明快,朗朗上口。《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最初名叫《幼学须知》,又称《成语考》《故事寻源》。
  • 中外文化交流史

    中外文化交流史

    本书系统探讨了自先秦至1999年的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可以说是首次对21世纪前中外文化交流的全面巡礼和总结。通读全书,可以发现,这是一部很有品位的学术佳作。
  • 老房子掠影

    老房子掠影

    《国家地理·神秘中国》是一套以地域事件为单元散点透视、实地实拍、实证实录的图书,从地理人文风貌,到社会历史心态,有记录,有拍摄,有考察,有论证,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把历史之树的绚丽风采展示给大家。从社会生活的细节上,揭开历史的面纱,看一看神秘中国的精彩。每本书中围绕同一主题生发出的不同故事,就像几片相似的树叶,为中华历史的大树平添几抹生命的绿色。在这里,我们即将看到:秀丽的山川,古老的城镇,尘封的遗迹,神秘的陵寝;我们将接触到:奇石美玉,奇异建筑,珍贵遗产,传奇人物……
  • 文明的故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文明的故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文明的故事》乃威尔斯代表作中之代表作,被称为“世界之书”,凡有文字的地方即有《文明的故事》的译作,这几年来畅销多达千万册以上,乃介绍人类历史、文化的经典之作。
  • 中华美德2

    中华美德2

    在故事中吸取营养,让中华美德薪火相传,让孩子成为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给儿童最好的教育让他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精髓。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仙途遗祸

    仙途遗祸

    五百年前,灵气日渐稀薄的修仙界再遭重创——法则改变,仙路断绝!庸碌众随波逐流,醉生梦死;精英群各展奇谋,博一线仙机。貌似穿越而来的水馨抚剑而笑——与其和无数人一起,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不如执剑逆行,另开仙路!只是……逆流而行的人,似乎也不只她一个?PS:第一卷算是前传,画风有点不大一样……群号:480560950,欢迎加入沙丁鱼群讨论~
  • 豪门弃妇奋斗史

    豪门弃妇奋斗史

    三位有着职业微笑的年轻女孩并排站着,她们每个人手上拿着2套时尚的衣裙。方芹有些诧异,华阳酒店什么时候多了项这么体贴周到的服务。“随便给我一套衣服就好。”方芹想到房间里的凌乱脸上涌出两朵尴尬的红云。“这些衣服早上有位先生已经付过款,小姐还请您全部收下。”甜甜的声音夹杂着羡慕。“衣服我收下,这里没有你们的事情,你们可以走了!”方芹满脸厌恶的看着发出羡慕声音的女孩,因……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姻缘绘:我的前世夫君

    姻缘绘:我的前世夫君

    他是北齐传说中的战神,也是先皇第六子,奇谋睿智,骁勇善战。传闻他生的俊美如斯,待部下如同手足;传闻敌国军队只要听闻他挂帅,便主动退降,不愿与他交战;还有许多关于他的传闻,可传闻中他最终却为了一个身份卑微的舞姬夜闯皇宫禁地,血染宫墙,犯下谋逆之罪,筋脉尽断,成为废人。她只是现代的一缕幽魂,跨越千年,成了大玥王朝的亡国公主,被赐给北齐国那个传闻中残忍嗜血、古怪暴戾的废人王爷做妃子。大婚之夜,竟有狂人当着王爷的面,洞房之内敢调戏与她,而她那王爷夫君却视若无睹,冷眼旁观……
  • 伦敦杂记(朱自清作品精选)

    伦敦杂记(朱自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这个丫头太无赖

    这个丫头太无赖

    “爷!天上好像有什么东西掉下来了啊!”那个俊逸非凡,身穿白衣的男子闻言往天上看去,那个东西好巧不巧的就砸向了他的方向,谁知他身形迅速向旁边一移,快得让人觉得眼神一晃,那个东西就这样悲惨的摔在了地上,“喂、你干嘛要闪开啊?”女子疼苦的揉着脚道。“在下不躲,那砸到在下怎么办!”男子好笑的说。“你要不躲,我能扭到脚吗?反正你要负责”女子非常理直气壮的说。男子不可思议的看着她,心想:关我什么事啊……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憨憨老婆,别走

    憨憨老婆,别走

    强推好文:Boss,吃了请买单此文为冤家和宝宝文!喜欢此文的亲亲们踊跃跳坑喔!!!!!温馨宠文颂乔乔,因为舅舅杀人坐牢,逼迫的“报恩”代替舅舅的女儿荒唐的嫁给仇人顾羿轩。一个天真单纯,憨憨可爱,一个外表温润如玉,高贵不凡,内心却是桀骜强势,冷酷如冰。两人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报复婚姻绑在一起,开始了她人生的新旅程。片段一:“乖,我们回家吧!我保证以后都听你的!”面对老婆多次的逃家,顾羿轩痛苦的说着,双眸中早已疲惫不堪。这种猫捉老鼠的日子受够了!某女皱着小脑袋想半天,圆鼓鼓的大眼珠子终于停住了转动,小嘴吐出“真的?”“是的!”“那你赶紧买票,我要去看暮邤哥哥的演唱会!”颂乔乔喜颠颠的说着,大眼洋溢着光彩!一听是情敌的名字,又叫的这么亲密,顾羿轩立马坚决道在“不行!”片段二:“乔乔,乖乖和顾羿轩离婚好不好?”男人深切的目光,霸道的命令着!某女瘪瘪小嘴,喃喃自语道“可他说了,要是我敢背叛她,他不仅会打断我腿,还会把我手剁掉的!”想起男子恐怖的行径,某女一脸为难的摇头,不赞同!片段三:“颂乔乔,你老公把你卖给我了!不过你这个可怜虫居然还值这么多钱,那三个古董花瓶可是我爷爷的珍藏一辈子的宝贝啊!!想想就心疼!“慕容煊一脸心疼的说着,但桃花大眼里有着得意之色!某女气呼呼的鼓着小腮帮,小脸一拽,狠狠的剁了身边男人一脚,软绵绵道“我不愿意!我花六倍的价格我把自己买下来!”推荐溪的旧宠文!女主笨笨的!总裁的笨笨小娇妻:傻傻的她什么时候交好运了,居然钓到一个小金库,可是她不想要抢别人的老公啊!既然人家大总裁都认定她,那么就勉强接受吧!什么,居然想搞外遇,那就不能怪她离婚了!即使带两个小鬼来求婚,她也绝不会心软!推荐溪的完结古言文:无赖小皇后女主无赖俏皮可爱!推荐友文:盛世军婚娘子,我错了养女成妃庶女狂妃重生珠光宝妻痞子妻法官爹地,请爱我
  • 草包逆袭:倾城大小姐

    草包逆袭:倾城大小姐

    满面疮疤,痴傻丑陋,废材灵根,是她?哼!那就让你们看看什么是天才!什么?认识不到几天就叫自己娘子?且看现代神偷小魔女如何玩转异世。【片段】:“渴了!”花凝晴睁大眼睛看着即墨凌寒。“等我一下!”过了一会,即墨凌寒拿着一个镶金的容器递给花凝晴。花凝晴喝的美滋滋的。“我饿了!”花凝晴指着肚子。过了一会即墨凌寒又拿回来了许多果子,和几只看不出伤口的野兔子。绝对的【宠文】+【一生一世一双人】!!!希望大家多多收藏和推荐呦!!!